新业务开展情况汇报(收集3篇)
来源:
新业务开展情况汇报范文篇1
【关键词】国际收支统计预警监测
近年来,随着外汇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转换,外汇统计分析作为新时期外汇管理工作的基础,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各项外汇数据,是做好统计分析工作的基本要求。我们应当以统计分析为主要工具,充分发挥其预警功能,与非现场外汇监管有机结合,不断增强外汇监管的实效性,有效防范跨境资金的风险。
一、积极主动开拓外汇数据来源,保证外汇数据真实性,打好统计分析基础
为了客观、真实地反映本地区涉外资金流动的全貌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外汇局要从多方面开拓数据来源入手,首先利用现有各外汇业务系统作为主体数据来源,对跨境资金流动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其次辅助数据由金融机构和交易主体提供,外汇局结合实际制定报送国际收支数据核对表、外商投资项下资金大额结汇情况表、银行结售汇统计报表、特殊非贸易项目售付汇登记表、大额交易核查表等要求,广泛深入了解数据。
外汇局通过建立跨境资金流动现场和非现场监测制度,采取在日常业务办理中对跨境资金交易行为进行真实性审核、利用现有各外汇业务系统对跨境资金流动状况进行监测分析、对相关业务系统之间的关联信息进行核对等三种方式,对辖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资本项下等跨境资金流动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进行全面监测,重点对跨境资金流动金额较大、交易频繁或有异常行为的交易主体进行监测,分析存在的风险隐患,有针对性地采取监管措施,防范外汇运行风险。日常工作中,要突出业务系统之间数据信息核对的监测方式,各业务岗位对有疑问的数据信息及时与相关业务系统进行核实,按季以国际收支系统数据为核心,以外汇交易主体为主线,对各业务系统之间相关联的交易信息进行全面核对,在准确掌握跨境资金流动状况的同时,及时发现外汇指定银行、涉外企业在执行外汇政策和业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充分利用统计分析数据,发挥预警监测功能,有效防范跨境资金风险
(一)主要采取非现场监测手段进行数据分析
在非现场监测中,要重点监测货物贸易项下出口不收汇、收汇不出口、出口报关额与收汇额不一致、进口不付汇、付汇不进口、进口报关额与付汇额不一致、进出口逾期未核销、企业退赔、退汇等情况。服务贸易项下须凭税务证明办理的服务贸易对外支付、收支项目与交易主体的行业类型和经营范围不符、分拆收支等情况。直接投资项下资本金未到位、资本金结汇改变用途、外资转内资、撤资、减资、利润汇出划转、转增资、再投资等情况。外债项下国外股东贷款、外债结汇资金改变用途、外债逾期未偿还、企业预收、预付、延收、延付等贸易信贷行为未作登记及注销、贸易信贷额占贸易总额比率较大等情况。个人项下个人大额、频繁结售汇、个人分拆结售汇、个人手持大额现钞结汇、提取大额现钞等情况。
(二)对在非现场监测中发现的可疑或异常信息,要及时向银行或涉外主体进行调查核实,查明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监管措施
对业务操作不规范的问题,要求银行或涉外主体及时进行整改;对存在的风险隐患,及时给予监管提示,进行动态监测;对发现的违规问题,开展现场检查,依法进行处理。
三、合理利用统计分析资源,创新分析监测方法,提升外汇监管水平
(一)合理利用有效资源,提升综合分析水平
通过加强现场和非现场监测工作,有效整合现有的各外汇业务系统内的数据信息,使分散的信息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提高外汇数据信息的利用率,为全面了解和掌握辖区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状况和交易主体的具体情况,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提高综合分析水平。外汇局要根据非现场监测情况,及时捕捉信息,开展调查研究,撰写有价值的分析报告和调研文章,为宏观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二)提升外汇监管效率
通过加强非现场监测,发挥其分析预警、事后监督的作用,促进外汇管理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外汇监管的有效性,提升了外汇监管效率。外汇局要积极运用非现场监管与现场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监督管理职能,对跨境资金流动外汇资金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监测、对交易主体进行重点监测,分析判断外汇交易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和风险隐患,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检查,防范外汇风险,为辖区涉外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外汇金融环境。
(三)适当运用现场监测手段
充分利用现有外汇系统进行数据查询,对非现场监测中发现的大额和可疑信息进行梳理,工作人员前往银行和涉外交易主体工作场所,现场调阅与涉外收付款相关的原始交易凭证及其他相关凭证,可以具体、直观地了解到企业从事的涉外收支交易的真实情况,以及交易的完整记录,对大额和可疑信息进行真实性和合规性监测。
新业务开展情况汇报范文篇2
(一)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做好2013年信贷工作。完成一季度信贷调控任务,实现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新增信贷平稳增长。完成2012年涉农和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发挥再贴现工具引导、调节作用。一季度,共办理再贴现4541万元,支农再贷款1000万元。
(二)发挥金融对科技、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会同市科技局、文产办等单位(部门)拟订了《关于加快推进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
(三)做好全市重大项目投融资对接洽谈会会务准备工作,指导金融机构加快项目对接。做好全市房地产市场监测引导工作。组织开展2013年银行贷款增长风险补偿奖励资金申报工作。
(四)会同市民宗局赴邳州实地考察民族贸易特需商品生产企业并召开现场推进会。完成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企业贷款贴息申报材料初审工作,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落实优惠利率政策。
(五)积极推动企业开展直接债务融资工作。
二、金融稳定工作
(一)开展2012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人民银行政策情况评价工作。
(二)拟订中心支行《“两管理、两综合”系统管理办法》。
(三)制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辖区新设银行业机构金融管理与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完成新沂汉源村镇银行开业管理工作。对睢宁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徐工集团财务公司进行开业辅导、预审核。
(四)制发《市2013年金融生态县创建考核方案》。组织辖区县(市、区)开展2013年金融生态县创建自评、申报工作。
三、金融服务工作
(一)完成2013年一季度各期金融统计报表。完成统计集中系统中金融机构信息、报表合法性关系维护工作。带领新沂汉源村镇银行人员参加总行存贷款综合抽样统计试点培训,指导其完善台账,完成首次数据报送工作。完成2012年三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2012年四季度工业景气、物价、企业家、银行家、储蓄问卷、民间融资等调查及分析报告。完成2013年省GDP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9个指标的预测工作。完成存贷比监管情况等5项调查。召开全市小额贷款公司年会,编制《小额贷款公司操作手册》。
(二)组织完成银行卡刷卡手续费调整工作。对非金融支付服务机构开展调研。完成《市支付机构2012年综合监管情况的报告》。完成同城资金实时清算系统风险排查工作,减少同城清算实物票据交换场次,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向辖区相关银行业金融机构部署票据凭证印制管理系统试运行工作,开展操作人员现场培训。做好淮海农商行账户批量迁移工作。总结2009-2012年农村支付结算工作改善情况。
(三)开展TCBS(全国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业务操作培训,做好TCBS上线准备工作。组织县(市)国库做好系统参数设置、数据移植演练等工作。在全辖开展TCBS第一、二轮联调测试工作。做好“区级集中支付业务系统”与“财政与人民银行信息共享无纸化系统”的接口开发工作。完成“财政与人民银行信息共享无纸化系统”升级工作,做好该系统向区财政推广应用工作。完成2013年第一期凭证式国债发行工作。完成2012年已兑付无记名国债复点、销毁工作。对辖区国债承销机构开展季度考评。完成对市本级、区2012年12月及年度财政库款、预算收入的对账工作。
(四)加强春节期间现金投放回笼预测分析工作,保证了节日现金供应。顺利完成2013年贺岁普通纪念币发行工作。组织召开年度货币金银工作会议。完成辖区人民银行各县(市)支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年度考核工作。贯彻落实分行残损币回收会议精神,向社会公布纸币兑换硬币自助设备网点,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推行首兑负责制,实现了残破币、小面额货币兑换“零障碍”。召开“冠字号码信息系统”建设推进会,系统试点工作开展顺利。举办现金消费者权益保护集中宣传活动。
(五)做好贷款卡行政许可及个人信用报告查询工作。完成各类征信报表和报告上报工作。保持非银行信用信息报送的连续性。完成农户系统数据上报工作。开展《征信业管理条例》宣传,举办机构信用代码专项宣传月活动。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信用代码推广应用监测制度。开展担保机构信用评级。实施征信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工程,编制《金融机构征信管理操作手册》,完成“个人信用报告互联网查询平台”内部测试工作。
(六)完成了一季度存贷款、国库存款的计息工作。
四、外汇管理工作
(一)举办外汇检查内控培训班,汇编、印刷《外汇检查工作手册》。对全市435家重点企业进行监测分析,全面了解市进出口企业状况。制定中心支局《2013年外汇年检方案》。积极推进中心支局“外汇监测分析室”建设工作。利用外商投资信息服务平台上挂各类业务规定、表格。完成对丰县、睢宁县港华燃气公司外汇收支业务的现场检查。参与省分局对徐工集团开展的内保外贷业务调研、非现场检查系统可疑线索筛选工作。
(二)完成国际收支申报数据日常非现场核查工作。召开市外汇管理工作会议、一季度外汇形势分析会议。完成对外汇指定银行2012年外汇管理政策执行情况的考核工作。完成对浦发银行分行国际收支申报现场核查、结售汇业务回访工作。完成对淮海农村商业银行开办银行结售汇业务市场准入内控制度初审、上报工作。做好银行结售汇业务市场准入和机构信息变更备案工作。完成对县(市)支局内控集中检查的后续跟踪、整改落实工作。承担省分局澳大利亚经济形势监测工作。
新业务开展情况汇报范文篇3
一、改革供销社汇总会计报表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我们认为。改革供销社汇总会计报表要放眼于整个农村合作经济,动态反映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状况,体现“大合作、大校纪,的总体总想。要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同时要具有前瞻性;既要反对弄虚作假,又要反对漏统漏报。要坚持三个原则:
(一)规范性原则。汇总会计报多的改革要坚持以国家现行有关财经法规、制度为准绳。参汇单位的会计报表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会计法规、会计制度编制。汇总会计报表数据要严格按照参汇单位上报数汇总。
(二)科学合理原则。要适应供销社创新体制、创新机制的改革需要,体现“开门办社、开放办社”,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反映发展中的供销社经营情况和财务成果,科学地设置汇总会计报表报表格式及会计指标。既要坚持广泛性,又要加以合理规范、确定汇总会计报表的汇编范围。
(三)简明实用原则。报表格式及指标的设置,要既能够全面客观反映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工作成果,完整提供会计信息和决策依据,又能够不增加被汇总单位的工作和经济负担。
二、改革汇总会计报表基本思路
汇总会计报表改革要做到“两个延伸,两个精简”。一是延伸汇总单位。改革现有以各级联社作为汇总单位的报表汇总体系,将汇总单位延伸至基层供销社。这符合中央5号文件规定的“社企分开”原则。从实践上讲,基层社范围具有法人资格的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单体经营公司以及各种形式的承包、租赁经营的客观存在.使基层社作为级汇总单位成为必要。因此,对其所辖范围内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编制的会计报表,按相同项目汇总,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政策上讲,都是可行的。由于不涉及税收、信贷、审计等问题,从而解决了改革汇总会计报表的技术问题。将基层供销社作为汇总单位有利于真实、全面、完整、客观地反映这些经济实体的会计数据,有利于上级领导准确了解供销社经营情况和财务成果,有利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有利于划分基层社与其下属被汇总单位的责、权、利关系。
二是延伸起报单位。凡是承认供销合作社章程,接受供销社行业指导的专业合作社、社区综合服务社、独立核算的单体公司以及基层社原有理事会所应无独立法人资格的经营实体都应单独作为基层供销社理事会下属一个起报单位,纳入汇总范围。
三是精简汇总报表种类。现有汇总会计报表种类繁多,部分报表基本没有实际使用价值。应以科学、合理、实用为原则,重新设置能反映改革成果的汇总报表。
四是精简汇总报表指标。现有汇总会计报表指标重复、过时现象严重,应大量精简压缩,同时适量增加能反映改革成果的会计指标。
三、改革汇总会计报表存在的难点与对策
对于新的改革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一是被汇总单位自觉履行汇总义务的比例不大。被汇总单位是否自愿接受汇总管理,是制约汇总范
围延伸的瓶颈问题;二是受税收、银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汇总数据在真实性、有效性上存在问题。解决这些难点的基本对策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这是解决汇总会计报表数据的前提。首先要由各级领导尤其是县、基供销社领导要给予高度重视、要在组织和人员上落实,加强财会工作力度;其次要求各级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及提高认识,坚持财会工作必需与供销社的发展相适应的原则,转变“等、靠、要”的消极思想,积极主动参与供销社的改革;再次要求基层企业(被汇总单位)领导和财会人员深刻理解改革汇总会计报表的目的与作用,正确处理加入合作经济组织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关系
(二)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素质。这是解决汇总会计报表数据真实性、有效性的基础。一是提高财会人员道德水准。要求财会人员工作要有责任心、事业心,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主动,深入基层收集资料;二是提高财会人员专业素质。要通过不断学习,更新专业知识。

仙女湖作文500字(精选13篇)
- 阅1仙女湖作文篇1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非常的爱惜环境。有一次,她到小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衣服顺着河水飘走了,她跟着衣服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衣服飘到岸边不走了.....

独自在家的作文200字(精选6篇)
- 阅0独自在家的作文篇1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大好。爸爸妈妈今儿都要去上班,哈哈,今天我“当家”喽!“诗雨,我们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疯!”妈妈说。“哦,哦,哦!”别.....

海底两万里笔记摘抄(精选5篇)
- 阅1海底两万里笔记摘抄【篇1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些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法国作家、人称科幻小说之父的儒勒·凡尔纳的三部曲之第二部——《海底两万里》。该书中记叙了当时在.....

红楼梦读书笔记加赏析(精选5篇)
- 阅0红楼梦读书笔记加赏析篇1以前,读《红楼梦》时,对它的认识始终停留在,大皆不过谈爱情上,对它产生兴趣的原因也完全是因为中间掺杂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直到现在,取下这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