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卫生室传染病(整理2篇)

来源:

村卫生室传染病范文篇1

围绕以上思路和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创新完善卫生发展“十二五”规划,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根据省政府《“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2013-2015年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着力抓好深化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几项重点任务。

一是健全医疗保障体系。稳定新农合筹资水平,2014年参合率继续稳定在99%以上,到2015年筹资标准达到450元,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扩大救治范围,进一步提高终末期肾病、宫颈癌、肺癌、食道癌等20种重大疾病患者保障水平,积极推行大病保险工作。

二是巩固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严格基本药物网上采购结算程序,加强基本药物配送考核评价,建立药品调剂保障制度,提升基本药物管理水平。进一步净化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环境。狠抓非法行医整治,保持对打击非法行医行为的高压态势;狠抓基本药物线下采购行为监管,对村卫生室线下采购药品坚决查处。营造良好宣传舆论氛围。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形式宣传基本药物制度,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认真执行基本药物目录和新农合报销公示制度;将村支书、村主任、会计、村民小组长等作为宣传重点人群,通过他们的力量去影响更多的人。进一步推进基本药物全覆盖工程,推动实施青阳镇城区一体化管理,实施乡村“六统一”管理和基本药物制度,让城区广大干部群众均能享受到基本药物制度带来的真正实惠。

三是整合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模块,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投入。建设包含居民健康档案模块、新农合和职工医保报销模块、医院信息模块、远程医疗会诊等模块组合的区域信息卫生平台,把二级医院并网运行,并与国家、省、市级卫生信息平网,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从而构建统一高效、资源整合、实时监管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

四是建设一所县级公立医院和4所乡镇卫生院。坚持公立医院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把公立医院建设成为我县医疗机构的行业标准,包括医疗技术、医德医风等方面,带动全县医疗机构健康发展,促进医疗市场有序竞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多元化需求。让群众有一个参照对比的样本,有更多的选择性,更深层次地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选择中心乡镇建设4所公立卫生院,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二)建立政府主导的多部门参与管理机制,确保卫生事业良性发展。

建立完善政府统一领导、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卫生部门负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村卫生室的实施;发改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工作,抓好各个环节的工作落实和衔接;财政部门负责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建设等各项资金的筹集和监管,要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人社部门要合理核定村卫生室人员编制,逐年提高工资待遇和补助标准,并负责对接医保相关补偿政策;审计部门负责基本药物制度各项资金审计;物价部门负责制定一般诊疗费标准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监督检查;药监部门负责村卫生室使用基本药物的质量监管,对基本药物进行抽验工作;青阳镇政府负责城区村(居)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免费提供村卫生室业务用房,确保城区尽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三)稳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一步促进公共卫生均等化。

一是扎实做好公共卫生工作。落实好11类43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持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及时做好对新增项目“中医药健康管理”的培训。按序时进度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业务培训、督导和工作量审查工作,对每次督查中存在问题整改不到位或连续二次考核得分在70分以下的卫生院长进行处理。进一步落实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和育龄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等4项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大宣传力度来提高居民对项目的知晓率,确保按期完成项目工作任务。

二是继续加强传染病防控力度。加强秋冬季传染病防治工作。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控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加强疫情监测,全面落实各项防制措施,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对医疗单位肠道门诊、发热门诊、传染病网络工作的督查,严格贯彻落实相关工作规范要求,确保不发生传染病漏登、漏报和瞒报的现象。继续加强托幼机构和学校的手足口病和腮腺炎等传染病防控工作,定期到托幼机构和学校进行督导,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学校的晨检及缺课上报工作,降低手足口病和腮腺炎的发病率,确保2014年我县不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

(四)强力推进村卫生室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一是推进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六个到位”。按照市343工程建设目标,2014年我县标准化卫生室建设任务是100个,按照县委徐书记签署交办单:“相关单位结合乡镇“三个集中”工程的规划建设情况,开展农村集中居住区、居民小区卫生室建设调研工作,居住人口3000人以上的小区必须提供卫生室业务用房,2014年7月份卫生室房屋要提供到位”的要求,做到“六个到位”,即规划布局到位、资金落实到位、房屋建设到位、标牌标识到位、设备配置到位、公示承诺到位。

村卫生室传染病范文篇2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保健为中心”的工作方针,按照全县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及县疾控中心、妇幼院工作计划的安排,继续深入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母婴保健法》及《龙陵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依法搞好预防保健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有效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提高住院分娩率,全面促进我镇农村卫生事业稳步发展。

二、组织、管理工作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卫生组织建设,健全组织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各种工作制度。严格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的相关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

1、继续巩固“乡村一体化”取得的成果,严格按照“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三制、四有、七统一”要求开展工作。

2、争取政府及各部门的支持,增加对卫生事业经费的投入,以保证组织建设、师资培训等所需费用。

3、为提高乡村医生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加强乡村医生从业管理,保护乡村医生的合法权益,保障村民获得卫生保健服务,执行国务院颁布《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将乡村医生从业管理纳入到法制化轨道。

4、继续实施好兴边富民村卫生室建设项目的建设及检查验收工作。

三、卫生防疫工作

(一)疾病控制

1、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工作。一是认真贯彻执行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疫情报告管理的督导和检查,防保科每天对各科室、辖区村卫生室进行疫情报告督导、检查,并落实疫情报告奖惩制度。二是进一步规范传染病、突发卫生事件的报告,一旦发现有传染病、不明原因传染病和疑似突发卫生事件时,应立即进行网络直报;要求乡、村两级认真开展疫情漏报调查,建立完善疫情漏报自查制度和疫情分析制度,两项每季度进行一次。三是提高对暴发疫情和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严防疫情的扩散蔓延。

2、按照《县非典型肺炎、人间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防治方案》的要求,继续抓好非典型肺炎、人间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及早发现和控制疫情。

3、加强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加强领导,强化部门职责,争取各部门参与,采取多渠道方式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力争年内组织开展2—3期艾滋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卫生人员累计参训率达50%以上,年底城市、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达90%、70%。另外,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人群的检测任务。

4、加强鼠疫、霍乱的疫情监测。继续强化鼠疫“疫情三报”,加强肠道门诊与疫情监测,坚持“零报告”制度,年内组织大面积灭鼠、灭“四害”1—2次,严防鼠疫病、霍乱病的发生及流行。

5、抓好结核病防治工作。按照《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要求,以“控制传染源,降低疫情”为目标,切实落实各项控制措施。普及结核病的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对结核病人进行归口管理,村医实行分片包干,做到送药到手、看服到口、记录再走。

6、疟疾防治工作。充分利用全球基金疟疾项目,严格执行《龙陵县疟疾管理意见》,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对外出疫区务工人员,务必做到“三不漏”;保护易感人群,做好内源性病灶点的病家及四邻人群进行预防服药,对现症病人进行正规治疗,搞好冬春季休止期病人根治及疟史访问,村医实行挂钩负责制。

7、加强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积极做好计划免疫对象以内的甲、乙肝疫苗接种工作,采取综合措施,努力控制肝炎的发病水平。

8、继续做好麻风病的自然村线访工作,巩固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成果。

9、做好高血压、糖尿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

(二)计划免疫

1、认真落实AFP病例的监测,加强对消灭脊灰工作的督促检查,做好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活动,以搜索0剂次儿童为重点,做好流动人口接种工作。

2、继续巩固五苗全程接种率,以村为单位达95%以上目标,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达90%以上。

3、认真做好卫VII项目的后期管理与运作。

4、开展1—2种计划免疫外有苗可防疾病的预防接种。

四、妇幼保健

1、继续深入学习和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的法律、法规,搞好“围产期保健保偿”服务,各村卫生室必须认真落实好入保工作,以村为单位入保率达100%,保偿金管理村卫生室每月做帐时上交当月收取保偿金,由防保科收取,交中医院财务室管理做账。

2、认真落实好“龙陵县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利用项目活动,加强村医业务培训,提高村医业务水平,巩固三级防保网底建设。

3、加强乡村医生的业务技术指导,强化村卫生室的职能作用,配合村医积极开展高危孕产妇和高危儿童筛查,年内组织到每村各开展一次高危孕产妇和儿童筛查、管理。

4、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危急孕产妇和儿童的转诊急救运行机制。有危急孕产妇和危重症儿童村医要及时抢救护送转诊并呼吁上级帮助。

5、每月进行一次怀孕妇女的摸底排查,早孕建册检查及动员做HIV检测,筛查高危孕产妇,办理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卡。动员孕妇住院分娩,搞好产后访视,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

6、全面开展7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提高保健覆盖率。

7、加强“三监测、四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卫VI项目的后期管理要求开展。

8、大力开展以家庭为最佳场所,以育龄妇女及其丈夫为主要对象,以“四本连环画册”为目的,形式多样的妇幼卫生健康教育活动增强目标人群自我保健意识。严格按照妇幼卫生保健教育的12个要点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每年防保科、各村卫生室至少开展两种以上形式健康教育宣传,板报不少于12期。

9、巩固爱婴医院取得的成果,不断完善我院产科、儿科的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乡村妇幼保健队伍的建设,半年对村医及产科、儿科医生进行妇幼保健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形成能防能治、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防治体系。

10、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做好痕迹资料的归类整理,建立健全乡村两级信息资料档案,准确上报并及时反馈信息资料,促进妇幼卫生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达到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和健康发展的目的。

五、社区医疗服务工作

为满足城镇居民社区卫生服务需要,坚持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结合我镇的实际,严格按照镇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方案执行,对五个社区卫生室进行认真的督导检查,配合村卫生室把社区服务工作落实好,做到全面实施。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会计人员工作要求(整理2篇)

    阅:0

    会计人员工作要求范文篇1关健词: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经济发展....

    村卫生室传染病(整理2篇)

    阅:0

    村卫生室传染病范文篇1围绕以上思路和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创新完善卫生发展“十二五”规划,深化....

    地铁公司人力资源工作总结(收集3篇)

    阅:0

    地铁公司人力资源工作总结范文篇1关键词:地铁施工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管理;措施1.引言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