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专业技术总结(收集2篇)
来源:
口腔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正畸技工学学生问卷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现代口腔医学基础知识与较强的口腔修复体制作能力,能从事各种类型口腔修复体制作及其从事口腔预防保健等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口腔医学技术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医院口腔技工室或齿科技术加工企业从事各种口腔用修复体和矫正器制作的工作,服务于口腔临床[1]。
口腔正畸技工学作为该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有重要的教学价值。另外,近年来口腔正畸临床学科的巨大发展也给该专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当今的口腔技师不仅要会制作传统哈雷保持器和牙合垫平导,而且要会制作很多复杂的、新型的正畸矫正器,如sanderⅡ,固定式Twin-block,甚至还要掌握与现代正畸新型临床技术相配合的技工室技术,比如舌侧间接黏结技术等。学生能否顺应社会需求,掌握较高的实践操作技能,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中适当调整课程设置,使教学更加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需要,让学生在社会上更具竞争力。
我在口腔正畸技工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工作中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尝试从学生角度了解口腔正畸技工学课程现状,采用自编“高职学校口腔正畸课程学生问卷”,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2010级所有修习过口腔正畸技工学课程的学生为总样本,通过分层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经过差异性对比,得到学生在学习这门课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进行相应的实践教学改革。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2010级所有修习过口腔正畸技工学这门课程的口腔工艺技术的学生163名,其中男生36人(占22.08%),女生127人(占77.92%)。
(二)方法
问卷调查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学生对课程的感兴趣程度、学习遇到的困难及对等方面。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调查前用统一的指导语解释问卷内容,被调查学生在20分钟内完成。发放问卷163份,收回163份,问卷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63份,问卷有效率为100%。
二、调查结果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对课程的感兴趣程度喜人而对课程的理解程度不尽如人意
口腔正畸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略带神秘的学科,一来在于它神奇的美容魔力,能使一个人的外貌发生非常大的变化,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所以在接触之初,尤其是口腔专业的学生,都对正畸学很感兴趣,看到病人矫治前后的照片对比都会惊叹,不禁问“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表1显示同学们对正畸技工学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还是很高的。二来在于它的可望而不可即,口腔正畸学通常为毕业后教育[2],在学校期间,只能学习正畸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理论,对错畸形初步了解,无法对其诊断和治疗有足够的认识,也无法掌握其复杂矫治器的制作工艺。但是授课计划要求用短短的28学时来讲授近两百页的教科书及相关实践操作内容,同学们对课程的理解程度自然会有些不尽如人意,表5显示的结果就可以理解了。而且表2显示同学们普遍认为任课老师的讲授还是比较清晰的,主要是讲授的很多内容因为课时的原因而删减,使整个正畸的内容体系缺乏连贯性,理解困难。
(二)课程地位改革的必要性
口腔正畸技工学在口腔技工学这个专业中,虽是一直都是常规课程,但仍是选修科目。这似乎已经不能满足该门课程的教学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让口腔正畸这门学科这几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各大口腔医院的正畸科门庭若市,爱美人士都来寻求帮助。如何健康、高效、稳定、优质地矫正成了该门学科的发展方向。这也大大地带动了口腔正畸技工学这门子学科的发展。各个齿科加工中心,各式新型矫治器的订单越来越多。因此,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必须“依托行业、对接产业、锁定职业、服务就业”,作为技术培养基地的学校也应该因时而变,提高口腔正畸技工学课程的地位,丰富课程内容,加大课时量,真正实现专业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的有效接轨,便于学生学到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增强学生就业、创业的竞争力[3]。
(三)课程设置改革的重要性
问卷中的3、4项问题是针对课程设置方面提出的。表3显示绝大多数人认为口腔正畸技工学这门课程的总课时应该增加。表4显示大部分人认为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的比例要不少于实验课的比例。口腔正畸技工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若只在课堂上讲授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所以我院的课程设置基本上都是实验课多于或等于理论课的配比。但是正畸课可以稍有不同,首先正畸矫正器以活动矫正器为主,在制作上有很多类似于修复的活动义齿,但是其作用机理却完全不同,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矫治器的作用原理,实际制作中就会遇到很多问题,最后矫治器自然也就很难做好。
(四)人才培养理念的新方向
首先,现行的教学相对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相比之下就没那么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职业技术学院一直是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指导思想,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但现在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光有实干精神、没有理论知识及相应的表达能力,很多机会也会失去。其次,现在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是与临床配合的医技人员,与临床一线的医生交流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矫治器制作中遇到的问题,彼此沟通都建立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教育要以人为本,立足于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高技能的口腔医学技术人才[4],教师必须把理论知识及表达能力的培养与技能操作能力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我院在口腔正畸技工学专业的学生对课程的感兴趣程度、理解力、遇到的困难及课程设置的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全面阐述了我校在实施口腔正畸技工学教学改革过程中,可以借鉴的一些建议,比如更加注重课程地位,增加课时,引入新的培养理念,既保障达到较好学习效果和基本学习要求,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腔正畸技工学,从而提高我校口腔工艺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蒋菁,王莹,吴佩玉,等.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初探.中国成人教育,2008,(18):166-167.
[2]周彦恒,许天民,张兴中,等.口腔正畸学进修教学总结与分析.医学教育,2003,(1):55-56:
口腔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篇2
【关键词】口腔护理;规范化培训;实践研究
1对象与方法
均为护理专业,学历:中专20名,大专26名,缺乏口腔护理的理论和实践,无口腔临床操作经验,全部为新入职护理。1.1培训对象:本组46名新入职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18~25岁。
1.2培训方法
1.2.1护士行为规范:培训目标。通过三个月的系统化规范化口腔护理专业培训,46名护士要熟练掌握口腔临床护理的专科理论知识与护理操作技术,并能娴熟运用规范化口腔专科护理操作技术配合医师椅旁“四手操作”。
1.2.2培训计划:由护士长、护理部主任进行具体讲座。从口腔专业理论知识、临床护理技能操作和护士职业礼仪等多方面进行专业培训。第1周,培训内容有医院规章制度和,口腔专业知识、口腔科一般护理和常规护理操作技能等。第2~14周,为技能实践培训,分为于牙体、牙髓4周,修复3周,口腔外科3周,正畸2周。均由各科室业务骨干以一对一带教方式,规定各种量化标准,培训期内每周组织一次口腔护理各种常见病的理论和治疗讲座,对常用仪器和各种护理操作进行示范。
1.2.3培训内容:护理服务理念,口腔专科护理理论基本知识和器械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各种常见病的治疗护理流程,演示口腔护理规范化技术操作(如调拌各种材料、吸唾器的使用、与医师的四手操作配合)可穿插讲解理论知识,进行讨论,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及无菌技术,训练应急抢救能力等。
1.2.4考核办法:培训结束后和上岗前分别进行护理床护理技能医师满意度调查表,包括专业知识、四手操作的理论知识、护理安全规范、技能操作等综合考核。打印临配合水平、无菌技术[3]。分别对每个新入职护士进行评分,取各项平均分为最终考核分数。
2结果
46名新入职护理人员培训前口腔护理和口腔专科知识经验缺乏,经过口腔专业护理规范化培训后,46名新入职护士均顺利通过护理部考试。提高了与患者沟通满意度和四手操作成功率。
3讨论
结合我国口腔护理发展现状,“四手操作”是口腔护理的重点,如何提高护士的岗位胜任力和工作效率已成为护理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4]。新入职口腔护理人员专科护理岗前培训是口腔护理重要的关键环节。护士的自身素质培养通过职业化性格塑造和护士专业素质培养两方面来完成。
3.1注重新入职护士的性格塑造:①职业化性格塑造是经过规范化培训,让新护士注重个人修养,培养自己良好的护理道德品质,适应护理角色的需要。②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培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强化护理服务理念,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思想,主动为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