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税收筹划的认识(收集2篇)
来源:
对税收筹划的认识范文篇1
关键词:税收筹划;风险;合法性;问题
税收筹划是指企业在法律合法的范围内,通过对经济活动进行合理的事先安排,从而降低税费,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收筹划越来越被众多企业采用。通过筹划活动,节约税费,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税收筹划的目的。
一、税收筹划的涵义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符合国家法规和政策的要求下,通过事先规划合理安排,对企业的生产、投资、经营等环节,采取有效的会计计算和税收计算方法,以达到最小化税收的一种安排活动。税收筹划具有合法性,与税务当局严厉打击的偷税漏税行为是完全不同的,税收筹划是税务当局提倡的合理行为。
二、税收筹划的特点
1.合法性。税收筹划是依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选择的行为,是完全合法的行
为。同时,税收筹划也是当前税务部门提倡的。我们应在合法的范围内进行税收筹划,而不能采取违法行为减轻税收。
2.事前筹划性。税负对于企业来说是可变的,虽然税收法律规定了税收要素,但是并未规定税基的具体数额。纳税人可以通过事先安排,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等,对收入、支出进行合理控制。从而影响应税所得,这样就达到了合理的税收筹划。
3.几率性。税收筹划是一种事先安排,会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所以税收筹划成功的几率不是百分之百的。税收筹划的经济效益只是一个估计数字,因此,企业应在众多方案中选择成功概率大的方案。
4.普遍性。各国的税收筹划是普遍存在的。各国政府为了国家的发展,总会愿意牺牲一些税收利益促进企业的发展,这就为税收筹划提供了契机。
三、税收筹划的风险
尽管税收筹划给企业带来了许多利益,但由于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会导致税收筹划的最终收益偏离预期结果,这就是税收筹划的风险。具体可分为:
1.政策选择和调整变化的风险。税收筹划是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指引下进行的,所以进行税收筹划要求必须对国家的法规政策充分了解并能够熟练的分析。所以,在进行税收筹划之前,要会选择合理的国家政策,如果政策选择错误或者分析错误,就会导致整个筹划活动失败。
2.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和沟通不畅导致的风险。进行税收筹划活动,在现实中要常常与税务人员打交道。由于税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我国税收法律政策种类繁多,因此税务执法人员对于税收政策的理解可能会出现偏差,这就造成税务人员的弹性执法行为。
3.税收筹划目的不明确导致的风险。税收筹划属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部分,所以税收筹划应符合财务管理的目标,从而为企业战略管理目标服务。税收最小化只是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才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有些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一味追求税负最小化的目标,选择了不适合生产发展的方案。从而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经营理财秩序,最终会招致更大的潜在风险的发生。
四、我国进行税收筹划时应注意的问题
1.企业对税收筹划的认识存在偏差
第一,进行税收筹划必须在合法的范围内进行。税收筹划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偷税、漏税、逃税。税收筹划应以相关的税收法律政策为依据进行。第二,税收筹划的多元性不足。许多企业将税收筹划固定于减小税率、税基,没有从多角度减少纳税。如考虑到递延纳税,应充分利用货币的时间价值。企业可将递延纳税这部分资金用于其他活动创造更多财富,也可解决暂时性的困难。
2.税收筹划理论的研究和层次亟需提高
从目前我国税收筹划的理论发展来看,多集中于个案的分析,缺乏系统的研究,而且目前税收筹划研究的层次还较低。当务之急是需要集中我国的权威专家进行相关教材的编写,为学习税收筹划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缺少税收筹划的专业人才
目前来看,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人才主要有三种:一是委托税务师事务所进行税收筹划;二是企业自身的财会人员进行筹划;三是聘请某些税收筹划人员。税收筹划要求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尤其需要对税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十分熟悉,所以进行筹划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水平。我国现在较缺少相关方面的人才,所以需要加大对税收筹划人才队伍的培养。
4.企业应加强对税收筹划风险管理的控制
由上述分析可知,税收筹划虽然会给企业带来利益,但同时也存在众多风险。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筹划前高瞻远瞩,提前准备好应急措施,针对众多不确定因素尽可能小的降低损失。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收集动态信息,确保筹划活动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宋榕.当前企业税收筹划的问题和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09)
[2]李大明.企业税收筹划原理与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曹秋严.对当前企业纳税筹划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0(24)
对税收筹划的认识范文篇2
摘要:企业税收筹划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在西方国家己有很长的历史,“野蛮者抗税、愚昧者偷税、糊涂者漏税、精明者进行税收筹划”的说法,令人们对税收筹划产生诸多遐想。随着税收筹划在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的普遍应用,税收筹划这个非常有“含金量”的概念引起了越来越多中国中小企业的重视。一些中小企业利用自身的财务人才或者委托税务机构开始了税收筹划方面的尝试。然而,由于中小企业在规模、资金、人员素质、融资渠道等方面与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有很大差异,怎样针对自身情况来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仍是一个难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税收筹划;双核
1引言
税收筹划是一门与管理科学密切管连得交叉性前沿学科,是一种高智商的文明游戏。它的主要特点是一种事前行为,具有合法性、超前性、长期性、预见性等特点,而国家税收政策、税收法规都在不断变化,所以,税收筹划与其他财务管理决策一样,风险与收益并存。对于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来说“税收筹划风险的防范”和“税收筹划方案的确立”是建立最优税收筹划的两个最重要的核心。
2合理避税“双刃剑”
由于税收筹划经常是在税法规定性的边缘操作,其风险无时不在。所谓税收筹划的风险是指税收筹划活动因各种原因失败而付出的代价。由于税收筹划经常在税法规定性的边缘操作,而税收筹划的根本目的在于使纳税人实现税后利益最大化,这必然蕴涵着较大的风险。因此中小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一定要树立风险意识,认真分析各种可能导致风险的因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避免落入偷税漏税的陷阱,从而实现税收筹划的目的。
风险其一,税收筹划基础不稳。税收筹划基础是指企业的管理决策层和相关人员对税收筹划的认识程度,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企业涉税诚信等方面的基础条件。如果中小企业管理决策层对税收筹划不了解、不重视,甚至认为税收筹划就是搞关系、找路子、钻空子少纳税或是企业会计核算不健全,账证不完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造成税收筹划基础极不稳固,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税收筹划,其风险性极强。这是中小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最主要的风险。
其二,税收政策变化导致的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税收政策总是要作出相应的变更,以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国家税收政策具有不定期或相对较短的时效性。税收筹划是事前筹划,每一项税收筹划从最初的项目选择到最终获得成功都需要一个过程,而在此期间,如果税收政策发生变化,就有可能使得依据原税收政策设计的税收筹划方案,由合法方案变成不合法方案,或由合理方案变成不合理方案,从而导致税收筹划的风险。
其三,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导致的风险。税收筹划与避税本质上的区别在于它是合法的,是符合立法者意图的,但现实中这种合法性还需要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确认。在确认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由于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从而导致税收筹划失败的风险。因为无论哪一种税,税法都在纳税范围上,都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只要税法未明确的行为,税务机关就有权根据自身判断认定是否为应纳税行为,加上税务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和其他因素影响,税收政策执行偏差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其结果是:企业合法的税收筹划行为,可能由于税务行政执法偏差导致税收筹划方案成为一纸空文,或被认为是恶意避税或偷税行为而加以处罚;或将企业本属于明显违反税法的税收筹划行为暂且放任不管,使企业对税收筹划产生错觉,为以后产生更大的税收筹划风险埋下隐患。
其四、税收筹划目的不明确导致的风险。税收筹划活动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税后利润最大化也只是税收筹划的阶段性目标,而实现纳税人的企业价值最大化才是它的最终目标。因此税收筹划要服务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为实现企业战略管理目标服务。如果企业税收筹划方法不符合生产经营的客观要求,税负抑减效应行之过度而扰乱了企业正常的经营理财秩序,那么将导致企业内在经营机制的紊乱,最终将招致企业更大的潜在损失风险的发生。
3防范
税收筹划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也是可以防范和控制的。就中小企业税收筹划而言,防范风险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正确认识税收筹划,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中小企业经营决策层必须树立依法纳税的理念,这是成功开展税收筹划的前提:依法设立完整规范的财务会计账册、凭证、报表和正确进行会计处理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基本前提。税收筹划是否合法。首先必须通过纳税检查,而检查的依据就是企业的会计凭证和记录。因此,中小企业应依法取得和保全企业的会计凭证和记录、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为提高税收筹划的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