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整理2篇)

来源: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范文篇1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211-01

随着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逐步提升,小学中高年级英语教学重点也逐步由词、句教学转向语篇教学方面。在小学中高年级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阅读教学策略,促使学生逐步了解词句以及句句间复杂的关系,帮助他们正确理解文章,逐步提升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1小学中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英语阅读教学是小学中高年级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也是小学中高年级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主要是由于如下原因导致的:

1.1强调单词,忽略语境,过度拆分

当前,虽然有关小学中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表面充分,但是,实际运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强调单词记忆,不注重带入文章的整体语境;教材所提供的具有完整语境的文章,教学时常常被教师过分拆分,并使学生以句、词等形式展开记忆,导致文章完整性严重缺失。

1.2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专业结构不尽合理

多数英语教师缺乏玩、画、唱、演、写等教学技能,导致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趣味性、生动性与直观性,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再加上不少教师仍沿袭了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只是一味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注重词、句讲解,忽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因而严重影响了英语阅读教学的高效开展。

1.3学生依赖性强,阅读积极性不高,英语阅读能力较低

由于教师日常教学过程中只关注听、说训练,不关注阅读,也不注重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辅导工作,导致学生英语阅读的积极性不高,且阅读能力严重缺失。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对已学阅读材料无法快速认读;对新接触的语言难以进行高效构建;阅读材料信息收集能力差;文本信息收集及处理方法不当;小学生课外阅读资源获取渠道窄,阅读量难以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也很难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2.1阅读前开展适当的导读活动

在阅读之前,采用一系列形式的导读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其阅读积极性。具体而言,导读活动可从如下方面展开:对阅读材料的背景及主体进行介绍,对核心词汇进行讲解,清除学生自主阅读的障碍,鼓励他们采用略读、跳读、预测等技巧。由于中高年级阅读材料通常篇幅较短,所涉及语言及主题也十分简单。因此,在导读活动中应着重围绕语篇主题及核心词句展开。如可以在阅读模块设计“Beforeyou

read…”板块作为导读指导,在阅读“HatsandMonkeys”一文时,可先鼓励学生针对标题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然后使学生带着疑问展开阅读,并思考“What’sthestoryabout?”“Whatdidthemonkeysdo?”带着疑问迅速掌握文章大意,并从中寻找相应的答案。这样可以极大地激活学生的储备知识,使其将所需阅读内容同生活经验相联系,加强其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

2.2阅读中布置阅读任务,采用灵活的阅读技巧

在阅读过程中,应对阅读任务及其具体实施的方式进行设计,课堂中应由简到精,对文章进行多次阅读,明确各次阅读所需完成的任务,促使大家积极地开展阅读,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获取良好的体验。以六年级下册“Planningfortheweekend”一文为例,在安排大家展开阅读前,教师可先将读后“Finishthesentences.”作为相应的阅读任务,使学生在阅读后回答。还可依据教学需求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如提出what、where、How、when等问题,让学生一一回答,或要求大家从文中划出与周末活动相关的动词,也可以将周末的活动绘制成表,使学生自主组织阅读内容,并予以填写。

在阅读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精泛结合、朗默结合的阅读技巧。加强泛读训练可以转变学生见词就查的习惯,使他们掌握有意义的阅读方法,在阅读实践中掌握阅读方法。因此,泛精结合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十分有益。与泛读相对应的是默读,学会泛读的同时应了解默读规范。对初学阅读的小学生而言,朗读课文可以使其体会发音,掌握语调,使文章更具生活感,若教师需要强调某部分材料时,可以通过朗读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但朗读并非日常交际中最常用的沟通形式,且朗读习惯会影响阅读速度。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增加默读方面的训练,让学生掌握默读规则,根据语境推测出生词意思,避免频繁指读。

2.3阅读后完成检测任务

应从整体、细节两大层面出发,设计检测任务,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在阅读检测时,应采用有效的方式检测学生阅读技巧的运用情况、语篇理解及掌握情况、语篇评价情况等。由于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文章所涉及的语言、主题及体裁较简单,因此,检测时重点应放在快速阅读,语篇细节理解、整体语篇意义的理解等方面。如,五年级上册“Ouranimalfriends”一文,可以设计如下整体语篇理解问题:Thestoryisabout…。也可以根据文章信息设计检测表格,使学生对表格进行填充,如,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Lookandwrite”安排了Cloze式的段落填充活动,要求学生根据配图进行仿写记录,可以检测学生读、写能力。

3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中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核心在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能力,实现英语学习萌芽阶段阅读知识的积累。因此,教师应采用各种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逐步提升英语阅读教学质量,以实现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范文篇2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差异;语文;教学

G623.2

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教学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在素质教育时代,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了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途径,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小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差异性,并以此为基础,为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的开展提出了建议。

一、小学语文差异教学概述

受成长环境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每个小学生均具有其各自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以尊重与重视小学生特点为基础所展开的教学,便成为差异性教学。差异性教学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要求[1]。

总的来所,小学语文差异教学主要有以下特点:

首先,要求平等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学生的差异表现在心理以及生理等方方面面。在心理方面,一部分小学生性格较为活泼,因此在课堂上表现也会更加积极,但同样存在一部分小学生,其性格相对内向,因此也就会缺乏与同学以及教师之间的交流。另外,从生理方面看,小学生的身高以及体重等均属于其生理方面的差异。教师要尊重上述差异,要避免以上述差异划分学生等级等问题[2]。

其次,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以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接受能力为例,一部分小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能力往往较快,但同时也存在一部分小学生,接受知识同样需要大量的时间,针对上述不同点,教师要从教学目标的确定以及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规划等不同角度出发,尽最大程度的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要求,以达到全面培养小学生全面素质的目的。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差异分析

小学生课外阅读差异主要体现在阅读兴趣差异、阅读内容差异以及阅读风格差异等不同方面。

(一)阅读兴趣差异

不同小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不同。通过对某市某小学3到6年级的学生的调查发现,4个年级的学生均对课外阅读存在一定的兴趣,与对课外阅读无兴趣的人数相比,兴趣较高的学生数量较多,占据总调查人数绝大部分。但需要认识到的是,4个年级中同样存在差异,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随着年级的增长,小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在不断的增加,这是小学生阅读兴趣差异的主要体现。

(二)阅读内容差异

小学生在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同样存在差异。通过对某小学3到6年级的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的调查发现,3年级学生较倾向于漫画类的课外阅读;4年级的学生更加倾向于科普类的阅读;相对而言,5年级以及6年级的学生则更加倾向于科普与文学类的阅读。由此可见,不同年级的学生在阅读内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阅读风格差异

不同年级小学生的阅读风格也存在差异。以阅读的独立性为例。四个年级中小学生在阅读中如遇到问题,均会采用请教的形式解决问题,但需要认识到的是,随着年级的增长,选择以请教方式解决问题的小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减少,6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通过自行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可见,随着年级的增长,小学生阅读的独立性也在显著提高。

三、基于课外阅读差异的小学语文差异教学策略

针对小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差异,在小学语文差异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实现。

(一)阅读教学中的差异教学

为在尊重不同学生的不同差异的前提下,提高小学语文差异教学水平,必须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阅读特点,为其提供具体的阅读内容。

以《我所知道的野生动物》一文为例。在这一节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3]。首先,针对喜欢漫画的学生,教师可以将种种野生动物以漫画的形式体现出来,同时使学生对于该课外阅读产生兴趣。另外,这对喜欢科普类文章的学生,教师可以将野生动物动物的科普材料提供给该部分学生。针对喜欢文学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引导其从文学的角度赏析作品。在每一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阅读完成之后,教师要将其聚集在一起,使学生之间能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进行沟通,以达到提高每一个学生阅读水平的目的。

在同一班级中,可以采取以上阅读方式,在不同的年级中,同样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阅读兴趣展开教学,方法同上。

(二)写作教学中的差异教学

在写作教学中,同样需要重视差异性教学。以写作题材的确定为例,学生的阅读兴趣等方面的因素往往关系到其写作的特点,因此无论在任何年级的写作教学中,教师都不应单纯的设计同样的写作题材,可以放宽学生的写作权利,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自行确定题材来表现文章大意。上述措施的实施能够使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得到充分的尊重与发挥,对于差异教学效果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要从丰富自己的写作知识入手,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手法进行观察,并以其特点为基础,对其写作水平进行培养,以使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4]。

四、结束语

在考虑小学生课外阅读差异的基础上展开小学语文差异教学能够使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得到充分的尊重与发挥,这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使小学生阅读以及写作等水平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由此可见,差异性教学必须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苏渊.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江苏省常州市城乡小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3,07:35-38.

[2]丁锐,吕立杰,唐丽芳.小学生阅读环境、投入与习惯的调查研究[J].基础教育,2016,04:71-81.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中年人理财方法(整理2篇)

    阅:0

    中年人理财方法范文篇1关键词:夫妻财产制:历中沿革:价植取向一、我国《婚姻法》夫妻财产制度的历史沿革十月....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整理2篇)

    阅:0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范文篇1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

    小学新学期德育工作计划(收集3篇)

    阅:0

    小学新学期德育工作计划范文篇1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三个面向”,坚持以人为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