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施工措施及应急预案(收集3篇)
来源:
雨季施工措施及应急预案范文篇1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73484.2O。其中:地下室3层约20238.7O,为车库、设备用房及商业;地上A栋15F,B、C均为栋16F,约53255.5O,为商业及办公用房建筑高度57.35m(主体女儿墙高度),建筑高程相对标高±0.000等于绝对标高500.800m,室内外高差为0.150m。
现场环境情况:
二、雨季施工监理依据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2、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工地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评价试行办法(建设部);
3、四川省省级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评审办法;
4、现行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成都市有关防汛方面的文件;
5、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
三、雨季施工监理质量方面的工作要点:
1、施工准备阶段监控
1.1、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雨季施工方案;
1.2、审查施工单位分包队伍的资质、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的上岗证;对雨季施工所采用的物资、严格检查并作好确认工作,工程所需要的原材料、构配件应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现场按有关规定进行抽检复试,复试报告合格的材料才能使用到工程上,未经检验或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决不能用于工程;
1.3、检查施工单位施工准备情况及进场的机具设备,技术性能是否满足雨季施工要求,直接危及工程质量、安全的机具设备不能投入生产运行。
2、施工阶段监控
2.1、原材料的储存和堆放
2.1.1、各种易受潮、生锈的材料应根据情况分别采取垫高、入库、苫(shan)盖等保护措施,并做好库房防火、防雨工作;
2.1.2、根据雨施项目提前准备雨期所需材料、设备和其他用品,如水泵、抽水软管、塑料布、苫布等;
2.2、土方开挖和回填
2.2.1、土方开挖要集中力量进行,土方开挖后垫层要迅速跟上;
2.2.2、土方开挖前,基坑上口做好挡水埂,沿基坑的顶、底周边设置环状排水沟,以防地表水、雨水流入基坑,并及时抽干集水井的余水;
2.2.3、土方开挖要严格按审核的施工方案进行,对局部需放坡挖土的地方应按比例放坡,放坡有困难或局部坡度不够的地方要妥善支护;
2.2.4、土方开挖视天气情况分段施工,天气好的情况下应随挖随清理,准确及时的做好标高的测量工作,及时浇灌砼垫层;天气不好的情况下应在底部保留20-30cm的土层,待进行垫层或基础施工时再进行挖除。基础砼垫层施工时可采取分段修整,分段验槽,及时浇筑砼封闭基底的施工方法,以防雨水浸泡,扰动基底;
2.2.5、重要部位的回填土要避开雨季施工,一般回填土要严格控制其含水率,过湿的土料应预晒晾干,当天回填的土要压实。回填部位有积水的要及时排水,被浸泡的回填土要翻挖晾晒后重新夯填,当回填土达到饱和时则须重新换土;
2.2.6、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应做好降水与排水工作:
降水与排水是配合基坑开挖的安全措施,施工前应有降水与排水设计。当在基坑外降水时,应有降水范围的估算。
降水系统施工完成后,应试运转,如发现井管失效,应采用措施使其恢复正常,如无可能恢复则应报废,另行设置新的井管。
基坑内明排水沟应设置排水沟及集水井,排水沟纵坡宜控制在1‰-2‰。
2.3、砌筑工程
2.3.1、砌筑工程应分段施工,工作面不宜过大,以便防护;
2.3.2、雨期施工不得使用饱和砖,以免砂浆流淌影响砌体质量,雨后继续施工时,应复核砌体垂直度;
2.3.3、砌体要严格控制砂浆的稠度,砂浆稠度应适当减小;
2.3.4、每日的砌筑高度不宜过高,以保证墙体的稳定;
2.3.5、每班收工时,砌体的立缝应填满砂浆,顶面不宜铺砂浆,应平铺一层干砖,或用纺织袋布盖好,防止雨水冲刷砂浆而影响墙体质量。
2.4、钢筋工程
2.4.1、钢筋分批进场,尽量减少钢筋在现场的堆放时间,钢筋堆放场地应硬化并适当垫高,并做好覆盖,以防钢筋被锈蚀和污染;
2.4.2、直螺纹钢筋接头加工完后必须带保护帽,现场对接时方可取下。锈蚀的钢筋必须经除锈处理后方可使用。
2.5、模板工程
2.5.1、模板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排水通畅,模板拆下后应放平堆放,以免变形;
2.5.2、模板使用前应均匀涂刷脱模剂,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或基层表面浇水降温;模板拆下后应立即维修整理,分规格码放整齐,并采取必要的防雨措施。
2.6、砼工程
2.6.1、及时掌握天气预报,混凝土施工应尽量避免在雨天进行。大雨和暴雨天不得浇筑混凝土;
2.6.2、雨季施工阶段搅拌站应根据骨料含水率随时调整配合比。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超过摄氏32℃,搅拌站及现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例如预先冷却搅拌用水、运输及浇注过程中加强遮阳等;
2.6.3、浇筑混凝土遇到小雨时,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如对地泵的进料口进行遮挡,浇筑砼时分区域进行,浇筑完一个区域应随抹随进行防雨水材料覆盖;雨大时,应停止浇筑,并按规范要求在次要结构部位留置施工缝;
2.6.4、混凝土浇筑完初凝后浇水养护,但应依据雨季施工的特点及时进行调整,雨停后仍应进行正常养护。
2.7、屋面工程
如屋面防水工程必须赶在雨季施工的项目,必须选择无降雨天施工。保温层应采用干做法施工(找坡层、保温层),找平层要连续施工,及时封闭。在能做防水层的时候,就及时安排抢做一层防水层,防止屋面工程被雨水浸泡,导致返工。在不能及时做防水层时,要用遮盖物遮盖。
2.8装饰工程
2.8.1、外门窗口、入口要予以防护,避免雨水飘入室内,以免冲刷坏内装饰;
2.8.2、木制品构件,堆放在避免雨水且不宜受潮的室内房间里。半成品木构件进场后要及时刷底油一道,用垫木垫平堆放,防止受潮变形或损坏;
2.8.3、室外装饰工程施工,每班每天的工作面不宜过大,下雨时成品部位要防护,雨后要及时检查,看是否有损坏,如有损坏要及时修补;
2.8.4、涂料工程涂刷前基层含水量不超过10%,否则应待地墙面干燥后再刷涂料。
四、雨季施工监理安全方面的工作要点:
1、协助建设单位与施工承包单位签订工程项目文明施工及扬尘整治责任书,督促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工程项目文明施工及扬尘整治责任书。
2、在工程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在建工程现场周边环境、地质情况、工程特点,制定对施工组织设计及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特别是防汛施工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设置排水沟、集水坑、硬化路面等排水、防水措施,同时对工地周边原有的城市排水管网和沟渠进行排查,对存在防汛安全隐患的应进行疏通或者加固,情况严重的应向工地所在的政府职能部门报告,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水流畅通。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如基坑工程、脚手架工程等),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3、审查安全文明施工的施工保证体系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全面安排部署施工现场的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
4、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排查深基坑、脚手架、起重机械设备、临时设施等,对排查出的重大隐患,由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实施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及时实施治理消除。
5、基坑(槽)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组织施工(特别是雨季施工方案),做好质量控制工作,配备足够的潜水泵等排水设施,确保排水及时,同时加强基坑的变形观测和应急预案准备工作,一旦发现变形超报警值及防汛安全隐患,应采取,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
6、重点检查脚手架的基础稳固、排水情况、连墙件设置及整体稳定情况等,确保脚手架基础平整、坚固,排水通畅,架体稳定。遇大雨、高温、雷击和大风等恶劣天气,停止脚手架搭设和拆除作业;大风、大雨等天气后,组织人员检查脚手架是否有摇晃、变形情况,遇有倾斜、下沉、连墙件松脱、节点连接位移和安全网脱落、开绳,上下马道的坡度是否适当,脚手板上邦扎防滑条是否脱落等现象,及时进行处理;
7、加强对起重机械设备的检查。塔吊、施工电梯等起重机械的基础、附着应确保稳定;塔身垂直度应符合要求;各种安全装置应齐全和灵敏可靠,提高设备抗风、防雨、防雷击和防倾覆的性能;
8、抓好汛期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定人、定岗、定责管理,严格执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的标准要求,检查线路、闸具是否破损,漏电保护器是否灵敏可靠,设备防雨设施是否齐全,施工现场是否存在乱扯乱拉现象。恶劣天气时,所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除照明、排水和抢险用电外,其他电源应及时切断,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9、加强临时设施的安全管理。要对施工现场的宿舍、办公室、仓库、围墙等临时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加强监控,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立即采取措施,该加固的要进行加固,对不能保证人身安全的,要坚决予以拆除,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
10、强化值班,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要求施工健全和完善汛期应急救援预案,做好应急处置的动员和准备工作,配备足够防汛物资和设备,将物资存放在有利于随时调用的场所,并派专人负责设备的落实和检修,确保在汛期能“看得见、拿得到、运得出、用得上”;同时要组织开展演练活动并留下记录和影像,提高对险情、灾情的快速处置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要完善和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和24小时汛期值班制度,做好汛期值班工作,确保汛情信息和调度命令的畅通。根据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住建部施工安全“三项制度”的通知要求,“项目负责人带班生产包括项目负责人在施工现场组织协调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活动,其每月在现场带班生产的实际时间不少于施工时间的80%,不得擅自脱岗”。同时,要密切关注当地气象部门的预报信息,及时掌握水情雨情预测预报。对出现的汛期险情和生产安全事故,要按规定及时上报,并迅速启动汛期应急救援预案,力求将灾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11、做好深基坑工程的防汛工作
11.1、目前正进行地基与基础施工、基础未回填、设计考虑采用覆土抗浮却还未实施的工程,应切实采取有针对性技术措施早谋划、早准备、早行动、早预防,对可能因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引发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明确防范重点危险部位,制定有效应急预案和措施,要有项目部建设、监理、施工单位负责人联系方式,要对施工现场的应急预案、救援设备、救援物资、应急救援队伍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使现场应急预案真正落到实处。
11.2、建设单位按规定委托了第三方监测单位对深基坑及周边建筑沉降进行了监测,监理要对监测频率、监测点设置位置是否合理,数量是否够,监测数据是否超报警值,及时分析监测的数据,对超报警值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
11.3、深基坑支护验收合格后,要求深基坑支护施工单位必须办理以及手续并附有基坑支护验收移交使用说明(应包括:①允许暴露时间,否则业主及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加固措施防止失稳坍塌;②严禁破坏护壁(护壁掏坑、打洞等);③严禁用锚杆(土钉)作为脚手架支撑点,严禁护壁桩作塔吊基础;④基坑周围(含上、下部分)应作好排水系统,严禁地表水渗入护壁,靠护壁边因基础起挖裸露部分须及时封蔽(如及时砌砖胎模等),且须回填至护壁部分;⑤严禁在距护壁边缘3m范围内新搭建临时设施或堆放重物;⑥严禁距护壁3m范围内重车碾压;⑦基坑四周堆放荷载不能大于设计值10Kpa;⑧地下室交界处护壁严禁堆放重物,且严禁重车碾压;⑨保护好基坑四周变形观测点;⑩其它要注意事项等。
12、下达《监理通知单》:一旦发生隐患或存在有发生隐患除口头督促整改外,必要时签发《监理通知单》责令整改。整改后审签《整改复查报审表》。
雨季施工措施及应急预案范文篇2
经理:
总工程师:
安全经理:
编制:
***生辉煤业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2013年4月16日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了确保汛期期间全体职工施工及人身安全,根据公司下发的关于做好2013年度“雨季三防”工作的通知,做好今年防洪工作。提高对因雨季到来而引发重大灾害事故的快速抢险救灾反应能力,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保护职工人身安全和集体财产不受损失及各单位的安全运行,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国家《煤矿防治水规定》、《防汛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生辉煤业有限公司各单位特别是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洪水、暴雨渍涝、塌陷区积水等灾害事件的防御和处置。
4、工作原则
本《预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抢结合,坚持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思路,坚持行政领导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全力抢险、确保安全的原则
二、重点防护对象
煤矿全体职工、各作业场所、井下生产系统设备、地面的矿区公路、地面的矿区高压供电线路、地面及井下的通信系统、办公区、生活区、储煤场、及周边小煤矿等。
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1、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雨季三防领导小组》和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设在调度中心)。成立由60人组成的三个雨季“三防”抢险组。
雨季三防领导小组:
组长:经理
常务副组长:党总支副书记、安全经理
副组长:总工程师、生产经理、机电经理、经营经理
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各队队长。
雨季“三防”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经理
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党总支副书记、安全副经理、生产经理、机电经理、经营经理
成员单位:调度中心、安监处、生产科、地测科、机电供应科、通风科、办公室、政工科、后勤、采掘队、医务室。
主任:调度中心主任
雨季“三防”抢险组:(人员名单见附表1)
2、职责
雨季三防领导小组职责:
1、做好防洪沟排水工作:在主副井回风立井井口及两边、职工宿舍、工业广场、变电所、炸药库等建筑物前后做好排水沟的开挖工作,使水沟畅通无阻。
2、井筒内的排水泵确保能正常运转,井下水仓必须按规定配置排水泵,要做到定期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转。同时要对地面塌陷区采取填埋、补凹、整平,以减少渗入井下的水源。
3、严防地面洪水和井下排到地面的水反馈至井下,井下排水管必须做到认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4、工业广场内,所有的护坡、山坡要认真检查,发现裂缝要立即进行围堵填实或砌挡墙,防止滑坡发生意外。
5、在雨季未来前,新建的地面配电房、绞车房、办公大楼等处设置避雷设施,已安装的避雷装置要定期检修。
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总指挥:全面负责防汛应急处置的组织指挥工作。
副总指挥:协助搞好防汛应急处置的组织救援工作。
成员单位:服从总指挥、副总指挥的指令,完成好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具体为:
﹙1﹚调度室:负责汇总天气预报,传递汛期信息,安排汛期值班,组织协调和追踪“三防”重点工程进展情况及有关“三防”工作的汇报。负责按抢险方案,组织现场的救急抢险和救援行动,听从指挥部命令,负责向邻近矿山救护队的求救联络。
﹙2﹚生产、地测科:负责井上、下水文观测,对地表河流、采煤塌陷地积水、裂缝等进行定期观测,安排防水工程,组织“三防”检查,做好汛期防治水工作。负责井下各采、掘工作面的防排水预测工作。负责提供相关的突水点地质参数等技术资料,提供技术指导。
﹙3﹚安监处:负责监督检查各单位的“三防”工作进展情况。监督检查各施工单位做好“三防”以及地面排水沟的清挖、漏雨房屋的维修、防水工程的施工工作。负责主斜井、副斜井和风井口及井下通风巷道积水检查工作。负责监督事故抢险方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组织或协助对事故的调查工作,负责组织“雨季三防”抢险队伍进行训练和演习。
﹙4﹚机电供应科:负责井上、下供电系统的“三防”工作。设置和测试各种避雷设施,井下机电设备、排水设备要进行效率测定并保证排水系统能满负荷运行,将各种测试结果及时报煤矿“雨季三防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雨季“三防”物资的储备工作,随调随用,要求抢险物资能满足抢险需要,做到专库专放。
﹙5﹚通风科:负责矿井通风工作,为事故抢救地点提供通风保障。
﹙6﹚采掘队:负责组织井下水仓及排水沟的清挖和矸石山系统的防排水工作。
﹙7﹚办公室:负责雨季三防抢险车辆的安排和接待协调工作。
﹙8﹚监控室:负责监测监控和通讯设施的检查维护工作,保证汛期通讯线路畅通。
﹙9﹚政工科:负责保证抢险救灾物资运输的道路畅通和事故发生地治安。
﹙10﹚后勤服务中心:负责危房维修拆迁及所辖范围内建筑物“雨季三防”以及发生险灾后受灾人员的安置工作。负责组织医护人员对受伤人员的急救工作。
﹙11﹚现场指挥部:事故发生后,成立现场指挥部,负责组织制定抢救方案和现场抢救工作。
四、预防预警及救援
1、预防预警准备
成立“雨季三防”领导机构,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上报“雨季三防”工程计划,落实工程资金,落实责任人,制定“雨季三防”应急预案,在雨季到来前各项工作准备就绪。扎实有效地做好防汛工作,在每次下雨后要对“三防”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并将相关信息定时向调度中心汇报。
调度中心在防汛期间必须每天收集气象台的信息;安监处对防洪排涝工程每次下大雨后检查一次,发现险情及时向调度中心通报。并负责向“雨季三防”领导小组报送雨季“三防”工作的相关信息。
2、险情等级划分
﹙1﹚一般险情:调度中心通知雨季“雨季三防”办公室,由“三防”办公室组织相关单位到现场察看,并制定整改方案和防范措施。
﹙2﹚较大险情:影响局部生产系统正常运行时,调度中心要通知值班领导和总工程师及“三防”办公室,根据总工程师指令调集队伍进行抢险和救灾。
﹙3﹚重大险情:影响各单位正常生产或经营以及职工生命安全时,调度中心要按重大事故通知单位并按人员名单通知有关人员及时到调度中心待命,并迅速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并上报上级公司。
3、发生险情时的救援程序及预案
(1)抢险救灾工作指挥程序
a、调度员接到事故报警后,立即通知救灾指挥成员,并详细记录,并根据井下报告和通风机的情况判断事故类型。当发生重大水害事故时,要立即下令撤出灾区人员,并迅速召集有关人员,立即联系救护队,并向上级部门汇报。
b、总指挥救灾指挥
⑴组织指挥部成员听取侦察员提供的灾情后,应立即研究处理事故的方案,并将有关人员明确分工,限时完成处理水害方案要求的各项工作。
⑵根据了解的灾情,立即召集指挥部全体成员研究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撤出灾区人员的行动计划。
⑶根据事故性质决定断电区域和通风方法。
⑷确定灾区现场负责人员、救护队行动任务、通讯联络方法,迅速组织抢险救灾人员下井抢救处理。
⑸根据所掌握的灾情和处理灾害的各项工作准备情况,决定处理灾害行动时间,指挥有关人员投入抢险救灾。
⑹灾区人员全部撤出,抢救完毕后,总指挥应指示二线力量,命令救护队进行灾害事故性质、范围、动态的侦察工作,同时指挥撤出部分一线人员。
⑺事故处理完毕,指定有关部门收集整理资料,写出事故处理报告,进行分析,审核上报。
(2)防洪、防排水、防雷电应急救援预案
a、地面洪水、雷电和井下透水事故可能带来的事故后果
(1)地面连降特大暴雨,因工业广场排水不畅可能导致洪水泛滥沿主、副斜井口、回风井口泄入井下,造成矿井淹井事故,严重危及矿井和职工生命安全,给企业和职工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落雷事故可能造成供电线路停电,导致风机停止运转,严重危及职工生命安全。
(3)井下透水事故,可能造成矿井淹井事故,严重危及矿井和职工生命安全,给企业和职工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b、加强与外部机构协助救援联系
(1)当洪水爆发、井下透水时,知情人员应立即汇报调度中心,调度中心及时向上级报告,并联系救护大队协助救援。
(2)当线路发生落雷事故,造成供电线路停电时,由机电供应科向调度中心汇报同时启动自备电源,调度中心负责向上级变电站联系如何尽快恢复供电。
(3)、防洪应急救援预案
①、由抢险指挥部**水到来前发出防洪抢险信号并用电话通知指挥部成员及各防洪小组,各防洪小组组长负责召集全部所辖抢险队员,以尽快速度到矿调度室集合待命。
②、抢险队伍负责将主、副井口及配电室、风机房周围挡水墙建筑或堡沙袋,以防水淹,一部分人检查工业广场涵洞并负责疏通堵塞处,保证泄洪渠畅通。
③、机电供应科负责对地面供电、通讯设施的检查工作,确保供电正常,通讯畅通。
(4)、一旦出现井口洪水倒灌,调度室立即通知各采掘工作面人员撤离,并通知泵房值守人员进行排水,具体操作如下:
①开泵前的准备工作:当井底泵房值守人员接到通知后,立即启动水泵。
②开泵:根据水泵的排水量和涌水量开启1#、2#、3#水泵,使泵房水位保持在最高水位线以下。
③汇报联系:向地面变电所、调度中心汇报开泵台数、负荷电流、水位及趋势等情况。
(5)当发生井口倒灌时,立即通知井下人员(除泵工、信号工、配电工坚守岗位外)升井。当灾情继续扩大,人员全部升井。
(6)地测科水文观测人员对地表进行巡查,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汇报抢险指挥部。
(7)防洪救灾任务完成后,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到调度中心进行总结。
(4)、防雷电的应急救援预案
当线路落雷停电后,配电室人员首先正确判断停电原因,检查双回路避雷器落雷次数,查看双回路供电线电流指示表,打电话询问停电原因。
(5)、矿井发生透水事故的救援预案
1、矿井发生水灾事故后,采用最快的速度组织安泵排水,尽快处理事故是将人救活的关键。要以最快的速度抓排水设备的安装,在抢救中要根据透水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组织指挥抢救,透水后若淹没采掘面或使采掘面的人员被水堵或淹没在水下边。应立即从三个方面抢救。
①、迅速组织救护队,侦察水位以上所有地点,寻找抢救被淹没水位上的所有人员,查清被水淹堵的准确人数。如果水位正在上升中,救护队进入独头平巷侦察或抢救人员时,一定要派人观察独头平巷外出口处水位的增长情况,防止水位增高堵住了救护人员的回路。
②、加强矿井突水后通风管理。透水事故发生后,矿井水充入采空区和巷道,将造成采空区有害气体大量溢出,同时巷道充满水后,破坏了矿井通风系统,造成风流紊乱,抢救指挥部要及时检查和观察有害气体含量和变化情况,弄清通风系统的变化情况。根据现场实际制定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③、利用通往被淹采掘面的通道,组织力量,分头安泵排水进行抢救。
2、在抢救水灾事故中,要认真分析,判断被水堵在里边遇险人员的位置,要详细调查被水淹没或被水堵住的巷道状况及遇险人员的工作,分析透水后可能逃避的方向,判断遇险人员是否有生存条件。不能看到水位已高于遇险者所在地点,就轻易地做出遇难人员已经死亡的结论,否则将贻误战机,使应得救人员造成死亡,指挥部必须以抢救活人为指导思想去部署各项抢救工作。
①、遇难人员所在地点是独头时,要按每人每分钟消耗氧气0.237公升和呼出二氧化碳0.197公升计算他们的生存时间,如果氧气量不能保证时,应采取措施打钻孔送氧气和食物等,保证遇险人员等待排水时间,使堵在水里边的人员可以得救。
②、如果外部水位标高高于遇险人员地点的标高时,也不能过早地作出遇险人员已经死亡的结论。应当进一步分析水流的速度及被水淹没巷道的角度,若是来水速度快,被水淹堵的上山倾角大,来水时先把上山出口堵住,上山空气转换不出来,就可能在独头上山压住空气,如果巷道周围是严密的,就会形成一个严密的空气室,而这个空气室的空气是会随着水位的上升,其内空气压力和空气密度逐渐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遇险人员存在即使外部水位高于遇险人员地点的标高,遇险人员也有生存的希望,因此,指挥部领导人应全力组织排水抢救,只要排水速度加快,人员就可以得救。
(6)、矿井采掘面发生透水事故时的救援预案
1、开泵前的准备工作
当采掘工作面发现透水事故时,及时汇报调度中心,并通知泵工做好泵房排水工作,做好开泵的一切准备,停止其它的供电,降低供电负荷。
2、开泵
①根据涌水量大小适当开启动1#、2#、3#主排水泵。
②根据水泵的排水量将其水位控制在可靠的水位线内。
③泵工密切观察水井水位,并注意泵房是否有进水的迹象,及时向调度中心汇报。
3、汇报联系
向地面变电所汇报开泵台数、负荷电流、水位等情况。
4、撤人
(1)当泵房水位继续上升,水泵排水量小于采区涌水量时,工作人员可进行撤离。
(2)当停电后,联系变电所,送不上电时,工作人员可进行撤离。
(3)人员撤离后要立即向调度中心汇报。
(7)、井底水仓泵房透水抢险预案
⑴、当接到采掘透水通知后,首先调整好水仓与泵房连接的配水闸门,向调度室汇报情况。
⑵、做好泵房排水工作。
⑶、开泵前的准备工作:
(a)当泵房接到采掘面透水通知后,立即将情况汇报调度室。
(b)停止一切与排水无关的采掘供电。
⑷、各排水地点按规定将水泵开启后,应密切注意水仓水位和排水量,控制泵房水泵开启台数,保持泵房水位在最高水位以下。
⑸、随时与地面变电所、调度中心联系,并汇报负荷电流,水位变化情况。
⑹、撤人:采掘工作面透水发生后,除井底水仓泵房人员坚守岗位外,其余人员接调度中心撤离人员命令后按指定路线撤离、升井。
⑺、泵房水位迅速上升且涌水超过矿井的排水能力时,泵房值守人员立即汇报调度室,接到调度室的撤离命令后方可进行撤离。在泵房停电后,联系变电所弄清停电原因,接到调度中心撤离通知后,沿撤离路线撤离。
⑻、出水点排查、水量观测
井底车场泵房开泵人员每半小时观测一次水位变化,一旦发现涌水异常,立即汇报调度中心,生产、地测科接到调度中心通知后,立即对地面和井下各地点进行调查、观测,及时找到突水地点。
(a)井下由专人负责观测记录,并及时向生产调度中心汇报;
(b)地面加强透水巡检,及时向生产调度中心汇报;
(c)调度中心及时通知各抢险队赶赴抢险现场;
(d)加强地面溃水地点的排查与抢险。
五、人员撤离
⑴险情发生后,由调度中心下达撤人升井命令,并负责通知各工作地点人员;人员撤离必须由班**点人数,查明本班下井人数,并亲自带队升井后报调度室;
⑵人员撤离原则:由低部向高处撤离,沿最短的距离通到安全出口并撤离到主、副斜井、回风立井升井;
⑶各重要岗位工作人员:泵房、副斜信号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没有调度室的命令不得擅自离岗;
⑷安监处负责井下各工作地点人员撤离情况的检查,保证人员全部撤离,灯房、自救器室下井人员统计,并每半小时向调度中心(表格形式)汇报一次;
⑸采掘队长将当班出勤及工作地点人员分布情况汇报调度中心(表格形式);
⑹险情发生时,除各重要岗位工(泵房、中央变电所、信号工)外,其他井下人员全部撤离上井,具体升井顺序及避灾路线为。
六、接警和应急启动
发生事故后,必须按照“事故现场人或知情人—调度中心—矿值班领导—应急抢险指挥部—上级公司调度”的顺序汇报,汇报内容包括事故时间、地点、人员、范围、程度等。总指挥决定启动“雨季三防”应急预案后,立即向调度中心下达启动预案命令。汇报方式采取电话汇报。
七、救援行动。
a、调度中心接到总指挥命令后,按照应急预案中“重大安全事故电话通知顺序”,通知指挥部成员到达调度中心集合。
b、指挥部成员到达调度中心后,按照总指挥或副指挥的指示,立即奔赴事故现场,成立现场抢险救灾指挥中心,协助事故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c、抢险指挥中心要要据灾区情况,制定抢救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组织抢险。救护人员在抢救遇险人员时,应判定遇险人员的位置、涌水量、受水淹程度、巷道破坏和通风情况。
d、排水过程中要切断电源、保持通风,加强对有毒气体的检测,并注意观察巷道情况,防止冒顶发生。抢险组要根据事故现场情况立即对受伤、受困人员进行抢救。
e、医务人员组成的医疗救护组要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医疗救治。医疗救护组无法救治时,应及时将伤员转医院治疗。
f、本预案不能满足现场有效救灾时,指挥部要向上级部门及政府部门求救。全部受伤、受困人员救出后,要清点现场人数,抢险人员撤离事故现场。总指挥下达应急结束命令,事故抢险人员返回。同时还要组成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并向上级汇报。
八、被矿井水害围困时的避灾自救措施
(1)现场人员被涌水围困无法退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避难硐室中避灾,或选择合适地点快速筑建临时避难硐室避灾,如系老空透水,则须在避难硐室处建临时挡墙或吊挂风帘,防止被有害气体伤害,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设明显标志?
(2)在避灾期间,遇险矿工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情绪稳定?自信乐观?意志坚强?要坚信上级领导一定会组织人员快速营救;坚信在班组长和有经验老工人的带领下;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共度难关,安全脱险?要做好长时间避灾的准备,除轮流担任岗哨观察水情的人员外,其余人员均应静卧,减少体力和空气消耗?
(3)避灾时,应用敲击的方法有规律?间断地发出呼救信号,向营救人员指示躲避处的位置?
(4)被困期间断绝食物后,即使在饥饿难忍的情况下,也应努力克服自己,绝不嚼食杂物充饥?需要引用井下水时,应选择适宜的水源,并用纱布或衣服过滤?
(5)长时间被困在井下,发现救护人员到来营救时,避灾人员不可过度兴奋和慌乱?得救后,不可吃硬质和过量的食物?要避开强烈的光线,以防发生意外?
九、恢复正常状态的原则和程序
1、恢复正常状态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事故现场抢险救援结束后,必须核实确认灾区内伤亡和遇险人员是否全部获救。
(2)保证安全原则。抢险救援结束后,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并消除或控制可能造成再次事故或诱发其他事故隐患。
(3)实施监控原则。对事故现场进行人工和安全仪表的连续监测监控,发现有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安全技术措施,消除各类隐患。
2、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
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各救援工作小组负责人如实向抢险指挥部汇报情况,经指挥部认真核实达到恢复正常状态条件,批准救援队伍撤离现场后,宣布救援工作结束。
3、后期处置
(1)救援工作结束后,参加救援的部门和单位要认真核对参加抢险救援人员,清点装备、器材;核算救援费用,整理抢险救援记录、图纸,3日内写出救援报告。
(2)组织相关部门勘察事故现场,对事故进行初步调查分析,查明事故原因,组织制定防范措施。
(3)救援过程应保存完整的应急救援记录、方案、文件、图纸等文字和音像资料。
六、应急保障系统
1、人力资源保障
应急由抢险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动救护、医务、安保等有关部门人员,组织强有力的抢险救灾队伍,保证预案的有效实施。
2、通讯(信息)保障
预案中涉及到的单位、部门、人员应保证相互间通讯、信息的通畅,保证预案的及时启动。
3、抢险救援物资的保障
后勤保障应储备有“三防”事故抢险物资,并保证出现事故时,在第一时间投入抗灾抢险工作,达到控制灾情的目的。储备物资必须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保证能够正常使用,并派专人管理。没有应急抢险指挥部的命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必备设备应有防洪抢险专用物资以及装载机、挖掘机、车辆随时待命。、
4、资金保障
备有专用应急救援费用,事故发生后及时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资金,保证抢险所需资金的畅通。
七、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雨季三防”应急抢险演习由安监处负责组织实施,并将相关资料上报上级公司调度及安全监察部。
1、将防汛应急预案纳入年度培训计划。
2、根据防汛应急预案进行演习。
3、“雨季三防”领导小组负责监督防汛应急抢险演习。
八、附则
1、预案管理与更新
“雨季三防”领导小组负责该预案的管理工作,并根据模拟演习中存在的问题,对预案进行修改补充。预案更新工作于每年年初完成。当有水灾事故发生时,由指挥部命令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实施。
2、奖励与责任追究
在预案的实施过程中相关单位恪尽职守,工作做的扎实到位未发生任何事故,则相关单位进行奖励;若在预案实施期间,由于某些相关单位工作疏忽、监督不力,导致人为因素造成水灾损失,则对相关单位或个人予以罚款。
3、预案备案
“雨季三防”应急预案在公司资料室进行备案并报集团公司。
4、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2013年4月16日起实施至10月15日结束。
附表1:雨季“三防”抢险人员名单
第一组
姓名
联系电话
姓名
联系电话
姓名
联系电话
组长:张爱国
13294576339
张风志
13932932970
王建强
13643604266
张海滨
18231971369
王志勇
18631925190
梁奎保
13003025390
肖兵
13930957019
张增强
18932977688
齐东东
15135700030
徐洪道
13643571446
王国珍
18735794351
张二保
18635767018
郑志斌
18632079302
郭雷斌
13994642467
马永佳
18636776050
高振海
15534763356
孙勇刚
15832982995
张**
13015422004
王凤强
13203571868
张海洋
15635723151
陈彦章
18633699185
备注
抢险组上级为相应突查小组接受其指令
第二组
姓名
联系电话
姓名
联系电话
姓名
联系电话
组长:孙**
13734079718
崔福云
13834877744
张文刚
15835749501
王文明
15835746170
杨杰亮
13835792481
刘根喜
13835728960
张智明
15135376265
王丁丁
15034369396
杨学胜
13233478355
张王灵
13467108106
郝斌斌
15934509210
王海记
15135304441
刘福强
15935354938
张碧刚
13753516809
张华斌
15835793297
张文亮
13835712057
张绍军
13835384631
田青江
15534766653
孙铁旗
13753729817
**亚德
13753564483
齐亚钦
15135786348
备注
抢险组上级为相应突查小组接受其指令
第三组
姓名
联系电话
姓名
联系电话
姓名
联系电话
组长:李甲顺
13509776950
邵成心
13467199038
王德华
13233119351
李国民
13513626736
吉四侯
15536791091
邱振伟
13008033598
公具平
13834890500
郭苏云
13546578969
张黎明
13152801609
刘宝奇
13111176339
郭张平
13753571244
备注
抢险组上级为相应突查小组接受其指令
附表2:防汛物资储备清单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存放地点
1
锹
把
20
防汛物资库
2
镐
把
10
防汛物资库
3
麻绳
公斤
100
防汛物资库
4
抬筐
件
20
防汛物资库
5
铁丝
8#
Kg
300
防汛物资库
6
雨衣
件
20
防汛物资库
7
扒撅
只
20
防汛物资库
8
编织袋
只
500
防汛物资库
9
矿灯
只
30
矿灯房
10
塑料布
kg
100
防汛物资库
11
防水手电
把
20
防汛物资库
12
雨鞋
双
50
防汛物资库
13
彩条布
米
100
防汛物资库
14
水泵
BQW15—30—3/N—S
台
2
防汛物资库
15
电缆
MY—0.66/0.38
米
200
防汛物资库
16
水管
2寸
米
150
防汛物资库
17
雨伞
把
20
防汛物资库
表3:
附表3:
生辉煤业有限公司
“雨季三防”突查小组名单
组别
组长及副组长
成员
第一组
姓名
联系电话
姓名
联系电话
备注
张春田
13753771369
王俊恒
13513605032
负责第一组巡查抢险人员的组织管理
苏汴京
13466831258
徐静波
13934655735
雷建文
13934642238
熊金勇
13734056126
第二组
姓名
联系电话
姓名
联系电话
备注
李志龙
15535787238
公文平
15535787239
负责第二巡查抢险人员的组织管理
张文江
15535783590
杨建法
13643432766
张宏
13734062500
徐俊
13753898733
第三组
姓名
联系电话
姓名
联系电话
备注
袁志清
13834643998
白先光
13734056211
负责第三组巡查抢险人员的组织管理
马壮志
13934345190
张祯波
15535787226
刘振宇
13835157836
徐利民
13643436822
雨季施工措施及应急预案范文篇3
[关键词]干旱灾害防御对策发生频率
干旱灾害是江县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每年都给城乡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制约潋江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1、干旱形成的原因分析
干旱的形成主要是偶然性或周期性降水的减少,旱灾属于偶发性的、高温、持续少雨或不雨的气象灾害,在其出现初期,人们并不能感到它的到来,但时间愈长,受旱面积扩大,严重程度与日俱增。干旱不仅与气候条件、水文条件有关,还与需水要求有关。影响干旱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降水、气温、蒸发、旱风等气象条件,土壤、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下垫面条件,农作物品种和分布、水利工程的供水等人为因素,旱情不仅与降雨量有关,还与降雨的时程分布、土壤含水量、土壤蒸发量与作物生长过程正常需水量有关。作物生长关键期无有效降雨也是形成旱灾的主要因素。从统计分析可知,灾情最严重,不一定最干旱。
江县地处北亚热带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区,境内平均温度11.9℃~17.5℃,无霜期224~274天。根据江气象站实测雨量资料分析,江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仅930mm,而多年平均蒸发量高达1659.1mm(φ20蒸发皿)。冬夏半年各受两种性质不同的大气环流交替影响,季风气候特点显著,干季(11月~翌年4月)长达半年之久的时间受印度大陆干暖气流和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干冷气流影响,气候干燥、温暖,降雨稀少,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雨量的20.4%,蒸发量大,日照充足。而这段时间正是小春作物生长和大春作物泡田栽插的关键时期,只要雨水稍微偏少,或库塘蓄水稍差,或雨季推迟,都将发生程度不同的干旱。雨季(5月至10月)降水量多,占全年降雨量的79.6%。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水文气象等因素的影响,江县干旱发生频繁,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2、不同等级旱情的发生频率分析
江县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干湿季节分明,干旱以冬春季干旱较为常见。根据《农业旱情旱灾评估标准》,冬季连续三个月以上降水量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偏少25%~35%为轻度干旱,偏少35%~45%为中度干旱,偏少45%~55%为严重干旱,偏少55%以上为特大干旱;春、秋两季连续两个月降水量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偏少30%~50%为轻度干旱,偏少50%~65%为中度干旱,偏少65%~75%为严重干旱,偏少75%以上为特大干旱,夏季单月降雨量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偏少20%~40%为轻度干旱,偏少40%~60%为中度干旱,偏少60%~80%为严重干旱,偏少80%以上为特大干旱。分析江县气象站单站逐月降雨量距平百分率,分别统计1959年~2012年54个年份不同季节不同等级干旱出现的次数,统计结果表1。
经统计分析,春季2~3月出现特大干旱的年份是:1960年、1966年、1969年、1980年、1984年、1986年、1999年等7个年份,平均7年出现一次,轻度以上干旱均2~3年出现一次;冬季11月至次1月出现特大干旱的年份是:1959年、1962年、1966年、1969年、1978年、1984年、1993年、1997年、2011年、2012年等10个年份,平均5年出现一次,轻度及其以上干旱2~3年出现一次。
江县历年雨季平均于5月25日开始,最早在5月2日,最迟在6月22日,5月份(初夏)不仅是干湿季节的转折点,也是大春作物播种移栽的关键时期,5月份降水多少及雨期开始早晚对大春作物影响较大,正需大量用水时期而降水量少,一些地方无法按时播种移栽,播种移栽好的因缺乏保苗水,容易造成大春作物减产。通过江气象站5月降雨量资料分析,全县5月出现特大干旱的年份为:1963年、1982年、2005年等3个年份,平均18年出现一次。
采用期望公式计算每一个季节(时段)多年期间出现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早的干旱累积频率,以反映某级旱情(包括比它更严重的旱情)出现的概率。
严重干旱以上级别干旱:冬季为35%(2~3年一遇),春季为16%(6年一遇);特大级别干旱:冬季18%(5~6年一遇),春季13%(7~8年一遇)。连续的季节性干旱以冬春连旱为常见,出现的概率为20%(5年一遇),从年际组合来看,冬季、夏季2年或2年以上干旱连续出现的可能性分别为64%、63%,10个干旱年份中有6个以上是连续出现的。
3、干旱造成的影响及损失
江县干旱以冬春季干旱较为常见,连续的季节性干旱以冬春连旱为常见。干旱是江县影响面广、危害较重的自然灾害,干旱发生是全县性的。
干旱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人畜饮水影响严重。造成人畜饮水困难,特别对旱区农村影响明显,旱灾严重时致使许多群众要到几里甚至几十里以外去拉水,有的由于喝了不干净的水,还会导致传染病的流行,不仅加重了群众负担,还影响群众生产和生活,影响社会稳定。二是对农业生产影响严重。由于灌溉水不足,造成土壤墒情差,影响农作物的播种、出苗、生长,造成各生育期不能及时按需供水,对农作物正常生长造成威胁,造成农作物大范围减产甚至绝收,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三是对工业生产影响严重。旱灾造成工业用水不足,特别是对发电、化工等高耗水行业,生产用水严重不足,影响了工厂的正常运行,造成减产或停产,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四是旱灾使水利工程可供水量减少,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出现旱灾最典型的年份是2010年、2012年,自2009年9月起至2010年5月,江出现秋、冬、春三季联旱,降水稀少,气温偏高,抚仙湖水位明显下降,大部分水池水窖和31座库坝塘干涸,全县蓄水总量急剧减少,库塘蓄水与上年同期偏少60%,近三成农村饮用水源点干涸,3.5万人饮水困难,75%小春作物种植面积受旱,全县范围内出现特大干旱,因旱造成经济损失高达2.09亿元。
自2009年以来,潋江县持续干旱,至2012年已是连续4年干旱,截止2012年12月28日,受持续干旱影响,抚仙湖水位比法定最低运行水位(1720.80米)还低0.47米,沿岸抽水站提不到水,大多数已无法运行;全县83座水库、坝塘中已干涸或面临干涸的水库有30座,全县水库坝塘蓄水总量比近10年同期平均值偏少40%。全县农作物受旱13706.44亩,占耕地有效灌溉总面积的26%,其中轻旱11650.44亩,重旱2056亩。因旱造成10389人、2474头大牲畜及一所小学223名在校师生饮水困难。
统计分析的近年2009年~2012年不同等级的干旱情况见表3。
4、抗御干旱灾害的对策措施
为应对干旱,减少损失,保障全县生产和生活秩序的正常进行,需要采取积极的抗御干旱灾害的对策措施,具体如下:
4.1完善抗旱预案,制定应对措施及处置机制
规划根据近几年抗旱预案的实施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找出现有抗旱工作的不足,进一步编制和完善抗旱预案,并上报县人民政府审批后实施,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化和规范政府对抗旱救灾应急工作的管理,促进形成抗旱工作的统一领导、科学决策、协调一致、联动有序、保障有力、社会广泛参与的高效应急管理体系,做好江县干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旱灾,以保障城乡供水安全、粮食生产安全,建立统一、快速、协调、高效的干旱应急处置机制。为区域的发展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特别是要采取强有力的应急措施,落实清楚应急抗旱供水水源、备用水源、替代水源,及时进行供需平衡分析,细化供水计划方案,制定专项供水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确保城乡供水和人畜饮水安全。
4.2加强对抗旱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力投入抗旱救灾
坚持抗旱工作主要领导负总责,镇干部包村组,村组干部包户,层层落实抗旱工作包扶责任制,切实履行抗旱职责。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做好节约用水,计划用水的宣传工作,加大节约用水的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节约用水。组织农民群众不等不靠,通过投工投劳等形式参与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的建设,同时采取各种有效抗旱措施,积极开展自救。组织动员群众全力以赴投入抗大旱夺丰收的战斗中。对严重缺水的地方,及时组织工作组深入到镇、村、组、学校进行抗旱送水服务。组成灾情核查组,逐镇、逐村、逐组、逐户对灾情进行核查,解决粮荒、加强困难群众救助,着力解决好灾区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
4.3合理分配用水,抓好水资源的科学调度和统一管理
按照统筹兼顾、优化配置的原则,认真分析现有水源条件和用水需求,充分利用现有水利工程和各类抗旱设施,因地制宜、一库一策,采取蓄、引、抽、提、拉、截流等措施,保持和增加库塘蓄水。根据气象情况,适时适度、科学理性地开展人工增雨特别是飞机人工增雨用业,增加抗旱水源。进一步完善、细化水量调度方案,强化计划用水和科学用水,本着“先地上、后地下,先生活、后生产”及抗长旱、抗大早的原则,合理科学地调度和管理现有水源,确保现有的水源发挥最大效益。对各行业用水进行认真的分析测算,制定供用水计划,严格按照用水计划进行供水,充分发挥现有水利工程的作用,确保全县人畜饮水和抗旱保小春及春耕春播用水。
4.4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抗旱能力
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步伐,继续抓好山区“五小”水利、农村饮水安全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搞好旱损、灾损水利工程的清淤、堵漏、加固、扩容等工作,有针对性地抓好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维修清淤灌溉渠道、改造检修机电排灌设施,采取一切措施尽量多蓄水、多增水,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在抗旱减灾中的主导作用,切实增强抗旱保供水能力。
4.5加大资金投入,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全力以赴抗旱减灾
夏姓女孩起名大全精选
- 阅7俗话说 ‚ 人如其名 ‚ 可见名字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 特别是对于女孩来说 ‚ 名字不仅能彰显自己的外在气质 ‚ 而且还能给自己的形象加分。 夏姓是一个纯汉族、源流单一的.....
2023年带安字的女孩名字大全‚安字
- 阅8“安”字由[宀、女]组成‚寓意着阖家欢乐‚幸福快乐等含意‚表述在女孩名字之中寓意着安全、清静、吉祥。 寓意非常美好‚当父母们在搜索一些寓意美好听的女孩名字时。 何不应用.....
收集重阳晚会《久久乐重阳》观后感
- 阅0今年央视重阳晚会;资深少年的概念,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对人生进行了概括。;少年成为了人生维度的计量单位,;资深则是人生阅历与经验的总和。这一独辟蹊径的概念,是郭艳团队推翻了.....
收集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演讲精选模板
- 阅0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家庭汽车也越来越多,出行变得越来越频繁,公交车就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而且排放的污染物相比庞大的私家车数量要少很多,这是一个很好的绿色出行.....
废旧物资利用方案(收集3篇)
阅:0废旧物资利用方案范文篇1第一条再生资源范围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
雨季施工措施及应急预案(收集3篇)
阅:0雨季施工措施及应急预案范文篇1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总建筑面积:73484.2O。其中:地下室3层约20238.7O,为车库、设....
废旧垃圾回收(收集3篇)
阅:0废旧垃圾回收范文篇1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利用中图分类号:R124.3文献标识码:A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