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筹划工作总结(收集2篇)

来源:

税收筹划工作总结范文篇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税收作为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手段,在国家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税收数额的多少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必须积极的研究税收的各项政策,进行税收筹划。本文主要介绍了税收筹划的概念和意义,并进一步阐述建筑施工企业如何结合自身经营的特殊性来开展税收筹划工作。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税收筹划概念与意义

税收的强制性与无偿性决定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向国家缴纳一定的税收额,是企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税收筹划工作是纳税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运用税法赋予企业的权利来实现规避或减轻税负的目的。建筑施工企业虽然在自身的发展中有着特殊性,但为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也要充分把握国家的税收政策,综合考虑建筑行业的特点,积极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最大限度地节税增收,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

一、税收筹划的概念

税收筹划又称纳税筹划,是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的的行为。简单说就是在税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企业的投资、融资、经营等方面进行策划,利用税法为企业提供的优惠政策,实现税收利益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行为。

二、建筑施工企业税收筹划的意义

建筑施工企业与其他的行业相比,具有高投资、高回报率、高覆盖面的的特点,同时建筑施工企业的也有着资产负债率高、工作程序复杂等特点,所以建筑施工企业的税收种类繁多,目前建筑业涉及的税种包括营业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房产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契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多个税种,这些税种共同构成了建筑业适用的税收制度,这就给建筑行业的税收筹划工作带来困难。因此,建筑行业的税收筹划工作与其他行业相比有着更加深刻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税收筹划有利于建筑行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节约纳税的成本,为企业增加现金流。通过税收筹划刚好满足了企业对现金流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的现金流出,有助于了改变建筑业重投资轻管理的现象,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是,税收筹划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总体目标。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建筑行业面临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国际竞争愈演愈烈。通过合理有效的税收筹划,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为实现企业总体目标提供保障。

三是,税收筹划有利于企业合法经营,避免出现违法操作。建筑行业的税收筹划工作是以全面掌握税收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来开展的,这就要求税收筹划的具体操作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三、基于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特殊性的税收筹划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在税收筹划上要充分利用建筑施自身的特点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进行合理、有效的税收筹划。

第一、建筑施工企业制定有效的会计科目。企业的每天的会计工作十分重要,但是目前的建筑企业进行日常的会计业务处理时,经常将一些费用混淆,给企业会计工作带来困难,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税负。所得税税前扣除的限额是明确规定的,一旦混淆了这些规定,就会对企业的所得税造成影响可能导致所得税额上升的情况。解决这些问题出了节约开支外,还可以制定科学有效的会计科目,通过对所属会计科目有效调整来实现。比如新产品的设计费、设备的调整费、

半成品的试制费等都可以纳入技术开发费项目。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应该设置科学的明细会计科目,严格明确涉及到所得税税前扣除的项目。避免混淆会计科目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所得税负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二、明确建筑施工企业的收入情况。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上有着投资大,回收期长的特点,这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明确收入情况。因为建筑施工企业结算收入的多少不仅仅影响企业缴纳营业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数额,还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总额,影响企业的所得税。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基本不会在一个会计时期内完成,根据税法的规定,建筑施工企业要合理的明确的确认工程相关的结算收入,可以采取延迟纳税期限,无息使用缴税资金的方式。

第三、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成本费用列支情况的税收筹划。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费用列支是企业应缴所得税的依据,关系到应缴所得税的数额。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成本费用列支的税收筹划工作。将发生的成本费用及时入账核销;将能够合理预计发生额的损失和费用,采用预先列支的方法列入费用,比如,到期职工工资应该按照未发放的月份和职工人数的平均工资进行工资总额的列支;适当缩短损失、列支费用的摊销期,建筑施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特殊性选择年限,以此递延纳税时间。同时,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对经济合同税收筹划的认识。建筑施工企业经营中要签订不同经济合同,合同中的条款可能会对企业的税负有影响,所以,在签订经济合同时,要注意筹划技巧,综合考虑合同条款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第四、运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收筹划。研究和掌握国家对企业所处地域或者产业倾斜所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寻找建筑企业税收筹划的突破口,为企业争取最大的税收优惠。例如: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地区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对于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等,均可以成为建筑施工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进行选择的税收优惠政策。

四、结束语

建筑施工企业的税收筹划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应该认真落实国家的税收政策,积极开展纳税活动。同时,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企业在税收筹划工作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企业的长远目标,全面考虑影响企业纳税的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姬小红.对建筑施工企业税收筹划问题的分析.中国总会计师.2010(10).

[2]王莹莹.建筑施工企业税收筹划探讨.中国总会计师.2010(10).

[3]赵敏,吴中萍.试述施工企业税收筹划的有效途径.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06).

税收筹划工作总结范文篇2

[关键词]上市公司;高管;个税筹划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6-0084-02

近一段时期,社会上涌现了一大堆对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方面的质疑。这种声音愈演愈烈,逐渐形成一种民怨。而同时也由于缺乏有关的监管办法,对这一问题的管理还一直处于空白的状态。而最近社会保障部和人力资源,以国务院的共同名义,了新的文件,意图在于加强关于国企高管薪酬的控制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表示,2011年将要分别针对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出台具体工资收入分配改革措施。对于当前比较受关注的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的问题,他同时也指出,对于改革企业负责人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合理确定企业负责人和职工工资收入的比例,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的薪酬管理,最大限度控制高管的薪酬。而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规范上市公司的高管个税筹划。

1税收筹划

(1)何为税收筹划。税收筹划是指的纳税人通过财务活动的安排,以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并且从中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而美国南加州的W•B•梅格斯博士在他的发行多版的《会计学》中提出,“人们合理而又合法地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使之缴纳可能最低的税收。他们使用的方法可称之为税收筹划……少缴税和递延缴纳税收是税收筹划的目标所在。”同时,他还认为,在纳税发生之前,有系统的对企业经营或者投资行为作出事先的安排,用以达到尽量的少交纳所得税。这个过程就称为税收筹划。

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来,税收筹划就是指在法律规定许可范围以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的取得“节税”,并从而使得税负水平更加的合理,达到更大的财务利益。最重要是在于“三性”:合法性、筹划性和目的性。合法性是表示税收筹划只可以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而筹划性则是说的事先规划、设计和安排,目的性则表示的纳税人要取得“节税”的税收利益。

(2)税收筹划作用。在我国,税收筹划仍然属于一个比较新的概念。仍然处于摸索学习,以及需要推进的开始阶段。而相对于征税的一方,如何正确认识税收筹划行为,并且鼓励和支持这样的税收筹划,打击以税收筹划为名目,逃税避税的行为,而对于完善税法,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涉税犯罪,并且提高纳税人以致全民的税收法律意识,都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并且由此体现了国家的产业政策,这很有利于促进资本的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其次,这样有利于税收法规法律不断地完善。在我国的税收法律法规上,仍然有一些不健全的地方,而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引导纳税人更加完善地投资和消费经营管理。再次,这样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而且能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而这样更加有利于实现纳税人财务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纳税人因为躲避税收从而陷入了税法的陷阱,从而也避免交纳更多无谓的税款。而比较重要的是,这样还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及会计管理的水平。资金、成本、利润三大要素是企业的关键,而税收筹划就是实现三者最优效果的前提保障,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2高管的个税筹划

上市公司正常地实施个税筹划,以及进行税收筹划的行为,这是很合理很正常的,在法律法规上也是正当的。但是这种法律法规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对于普通的文员和工作人员,这种个税筹划就能做得很透彻,很严厉。而对于高管,许多上市公司,就是另外的一种做法,这体现了态度上的问题。而我们要把工作做的妥当,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了解企业高管的薪酬税收筹划的意义,并且把这些知识贯彻给企业以及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

3高管个税筹划个案

王经理是杭州某环保设备制造上市公司的高级经理兼董事,该公司于2008年4月1日上市,预计股价将每年稳步提高,合同约定王总的标准年薪是50万元。公司为了留住王总,要求以3年聘用期为基础对他的薪酬进行税收筹划,帮助企业作出决策。根据王经理提供信息,他平时消费基本为:午餐费10元/天,每月理发15元,洗头费64元,洗澡10元,办公用纸26元/月,每年医药支出约1500元,职业进修1500元,通过公司福利,把每年的筹划余额下降为473060元。于是我们以此作出筹划设计:工资+奖金的方案。工资奖金平均发放,39421.7元/月×12=473060元。而每月纳税为7980.4元。每年纳税为95764.8元。3年纳税金额为287294.4元,所以3年内,王经理的总收益为1212705.6元。若发放模式为473060元=22000×12+209060,则工资每月应纳税金额为3625元,年终奖应纳税41437元,每年共纳税84937元,3年共纳税254811元,所以三年内王经理的收益为1245189元。通过合理的公司福利和红利政策,在不同的年薪区间,使得年终奖和月薪发放均在最佳的发放额,可以使得王经理的收入比之前增加32483.4元。这是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税法问题的通知》作为依据的。

4促进高管个税筹划

明确税收筹划概念。有关的部门以及组织,应该尽快用合适的形式明确税收筹划的概念和范畴。这样可以消除他们对于个税筹划的误解,也能从这个概念引起的争论引申到如何很好地开展税收筹划的课题研究上面,这样高管对于税收筹划有了更好理解,开展也能更为顺利。而同时加大宣传广度以及深度,以及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从具体过程和具体实施中,进行他们思想和行为对于个税筹划的理解。

5结论

为了有效地实行上市公司的高管个税筹划,首先,我们可以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并从税收的角度来求得更大的操作空间。其次,我们能实行股票期权的方法,这样是实现税赋最小化的最佳方式。如此一来,高管受到如此激励和如此待遇,就能看到未来的希望,并且未来的收入也与公司的市场前景存在了较为直接的联系,这就在产生收益的同时更好地对公司高管进行了个税的筹划。但这一切都是以公司的实际情况为前提的。若公司的发展前景较好,未来股票上市的增长幅度相应比较大,选择股票期权的发放方式是比较有利的,而对于公司发展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他们能采用“高工资、高福利加年终奖”的模式是比较合理的。最后,无论作出何种高管个税筹划行为,都是要结合公司的战略目标的,采取的选择永远是对于企业有最大好处和利益的,而在此前提下,要保证人才的投资以及企业创造效益之间的平衡,上市公司的高管个税筹划,涉及是从点到面,再回归点上的。

参考文献:

[1]何士金.上市公司高管天价薪酬是否符合中国国情[J].股市,2009,(4).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