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培育(收集2篇)

来源:

核心价值观培育范文篇1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方式和关键环节,对人的情感、品格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等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艺术教育不仅能够提高人的审美能力,而且对其唤醒人性和追求真善美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基石,也是对真善美追求得以实现的价值基础,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发挥艺术教育独特的价值优势,对于大学生身心和知识的全面发展,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要求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艺术教育道德教育功能的具体体现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的目的在于较好的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美、认识美,在认识的过程中还要学会去感知美,通过对美的认识过程提高精神和道德层级意识的不断升华。

1.1艺术教育有助于情操的培养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具有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以及宣泄情绪的作用。因此,从中可以其对情操培养的肯定作用。他认为“:音乐乐调当中,每个乐调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如果其中存在特殊的目的,可以此阿勇特殊的乐调来完成。如果要达到教学的目的,就需要采取特殊的乐调来完成,而那些具有净化作用的乐曲就能够产生一种有益的”。从中可以看出,那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在一定环境中就能产生有益的,能够起到净化心理和完善品格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育人的目的和要求。

1.2艺术教育有助于人修养的提高

在一定意义上审美能力的提升促进道德修养的形成。柏拉图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比其他教育重要很多,音乐当中的节奏和韵律能够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共鸣,从而被这种力量所吸引和融合,如果这种教育方式是正确的,就可以不断润化我们的心灵,自己的性格也会因此变得高尚起来”。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在生活或者学习当中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能够在生活和自然界当中不断地去发现美的事物,从美的事物当中引起心灵上的共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思想水平。因此,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当中有效融合,在艺术实践当中通过其自身的育人方式,把那些抽象化了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精神需求,促使大学生思想和情感得到不断升华,推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2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价值体现

2.1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对核心价值观认知度

提高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对外界事物艺术美的理解和欣赏,从而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对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真知。艺术作品通过对那些比较鲜明和生动的形象进行揭示,从而实现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认识,它和只对事物的外表进行感知的感性认识存在本质上的区别。艺术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让其不断感知艺术作品中的美,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对外部客观世界和内部主观世界的认识水平,所以,艺术教育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趣味之后,使其形成一种价值观念体系,从而提高了对美好事物的认知水平。在具体的艺术教育过程中,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内心特点,把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通过一定方式运用到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上来,通过对事物的感性认识逐渐形成一种具有真善美观念的价值观体系,从而提高艺术教育的审美价值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认知度。

2.2移情价值对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扩宽作用

艺术价值的移情价值在一定意义上是指受教育者的内在情感受到了外界美的熏陶,这种理论在我国古代就有过论述:兴于诗。立于礼和成于乐。这是儒家教育思想对艺术教育移情价值的最早概括,其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成是审美教育思想,而不是简单的说教形式和相关的行为灌输的教学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借用音乐、诗歌和绘画的形式来展开教学,从而起到陶冶和激发受教育者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目的。艺术作品把自然界或者生活当中的一些美的东西展示出来,给人一种视觉和内心的共鸣和享受,使人在不经意之间就能感受到美的存在,这也是艺术教育陶冶情操的主要体现。例如,我们在欣赏《祖国颂》等优秀的音乐作品时,从作品当中就能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倾听的过程中也激发出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把艺术价值中的移情价值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运用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当中,并把这种价值观通过一定的美学形式展示出来,可以通过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鼓励和培养学生的艺术和道德情操,帮助他们通过对这些作品知识的学习,从而树立牢固和高尚的核心价值观念。

3艺术教育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主要方法

3.1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手段是有效进行教学的前提条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念的培育需要对教学观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除了对课堂教学进行规范化之外,还要进行多种样式的教育实践活动与其相协调,因此,高校老师要首先要对教学观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对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并且把艺术教育模式有效的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当中去。

3.2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实施最主要的还是对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高校要把各类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努力创建情景化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沟通表达能力,通过对相关情景进行模拟,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形成核心价值观的合力。首先,可以对艺术教育的信息化水平进行提高,善于运用新的媒介来表达自身情感,还可以通过网络、QQ、微博等形式将自己的艺术作品传播出去,让学生通过艺术美的欣赏实现核心价值观念的培养,从而置身在艺术美的环境当中。其次,构建艺术服务平台。艺术服务平台可以以学生社团为主要方式,在学校开展校园艺术节、美术展和音乐晚会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形象思维能力。最后,对校外艺术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可以通过“送文艺下乡”以艺术为主题服务基层群众,在一定条件下加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能力,定期组织学生到艺术馆、音乐厅或者歌剧院等场所来进行考察,不断让学生和艺术家、音乐家、民间艺术大师等进行接触,让大学生能够零距离的接触和感受艺术的魅力,通过在实践当中不断去认识美、发现美和践行美,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水平,达到实现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目的。

4结语

核心价值观培育范文篇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价值观,是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基本内涵的关键因素。大中小学校学生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能坚持一个标准,要注重差别对待,明确不同人生阶段进行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关键。针对于这一点,学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过程中,必须坚持差异化的培养方式。

二、基于差异化的大中小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选择

(一)差异化培育的内涵及理论依据

差异化培育的内涵是根据兴趣导向以及天赋差别不同,进行人才培养教学活动。差异化培育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充分发挥兴趣爱好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差异化教学的理论基础来自于“因材施教”,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论语:雍也》为理论基础。

(二)大中小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施差异化策略的有利条件

1.紧迫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具有一定的紧迫性。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针对于这一点,差异化策略的实施,显得越来越迫切。

2.现实基础

传统的、不变通的核心价值观培育策略,无法满足当下教育发展实际需要,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难收到较好的效果。大中小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以差异化策略为主,能够区别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能够获取更好地培育效果。

三、差异化环境下大中小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优化对策

差异化环境下,大中小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必须区别对待,抓住差异化教育的关键点,因材施教,注重教学方法的正确、有效应用,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差异化环境下大中小学校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优化,就必须分别对大学、中学、小学的培育途径进行一一优化。

(一)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

大学生受教育程度较高,与社会接触较为密切,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较大,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难度较高。针对于这一点,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拓宽学习教育的认知渠道,让大学生能够自觉地接受社会核心价值观。例如加强爱国教育宣传,在九一二、五四青年节这种节日中,学校可以举办大型活动,让大学生了解历史,以史为鉴;第二,注重实践应用,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发挥大学生在未来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以便在日后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国家建设事业当中;第三,注重良好文化范围的营造,加强对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宣传,让大学生能够明辨是非,明确什么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才是当代大学生需要学习的。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对大学生身心影响较大,很多大学生失去了艰苦奋斗的品质,急于享乐。学校应该让大学生多参加一些游览革命老区,或是播放一些特定历史时期的短片,让大学生明白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二)加强中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

高中生是人生成熟的过渡期,也是人生学习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更多的是以学业为主,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在校园内努力学习,争取在高考中能够取得一个好成绩。高中生与大学生不同,他们正处于一个人生的叛逆期,受到父母的较大影响,针对于高中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对现实生活进行有效拓展,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第二,注重良好文化氛围的创建,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内得到熏陶,明确人生价值的含义,并能够对自身的发展有着一个初步定为;第三,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加强文化活动的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作为活动开展的主题,能够更好地影响高中生的身心,让他们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的人生价值。

(三)加强小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

小学是人生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生的一个初期发展阶段,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发展来说,具有着重要意义。就当下小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情况来看,存在着较大的缺陷,这种缺陷,主要来自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就以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很多小学生逃课上网,甚至抽烟喝酒,这种现象并不鲜见。针对于此,加强小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培育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对小学生的管束,让他们明白什么事可以去做,什么事不该去做;第二,注重对“正能量”的宣传,例如宣传“扶老奶奶过马路”的事迹,让学生明白乐于助人的价值观、观看“抗日战争”电影,告诉小学生,英雄先烈们为了国家的发展可以抛头颅、洒热血,让他们明白爱国主义以及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要注意勤俭节约等等;第三,注重对小学生社会环境的整治,加强法律的作用,对一些将烟酒卖给未成年人、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营业场所予以坚决处理,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结束语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核心价值观培育(收集3篇)

    - 阅0

    核心价值观培育范文篇1摘要辅导员队伍担任着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重任,有必要培育出辅导员这一职业的核心价值观,包括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专业素养高校辅导员的核心价值观及其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