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交通管理制度(整理2篇)

来源:

景区交通管理制度范文篇1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龙头,科学编制和调整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健康发展的关键。面对大桥经济时代的到来,必须加紧做好**城市特色研究、市域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编制等工作。

(一)加强城市特色研究。城市特色是城市地域、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品牌形象的客观展示与个性魅力之所在。当前,长三角各地都在积极营造城市特色,**也应依托自然和人文优势,营造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塑造“海天佛国.渔都港城--中国**群岛”品牌。一是凸显**海岛自然环境特色,营造“港、景、渔、岛、桥、海”的独特景观。二是凸显城市布局特色,**群岛总体形成“一主三副”的城镇体系,**本岛形成网络状的城镇一体化发展格局,中心城区形成定海、新城、普陀三组团和老塘山、朱家尖二点滨海城市形态。三是凸显**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和发掘定海历史文化名城和以普陀山为核心的佛教文化。四是凸显城市轮廓线与街景特色,形成定海文化广场、沈家门滨港路、新城中央商务区等城市核心区域景观。五是凸显标志性建筑及景观特色,形成一批以新城大厦、定海港务大楼、绿城大酒店、中昌国际大厦、新城体育中心等为代表的高档次建筑。六是凸显**生态及园林绿化特色,保护本岛中央山体“绿心”,营造连岛工程及沿线景观带,提高城区绿化水平。七是凸显城市建筑特色,合理规划设计市区建筑形态和色彩,形成色彩明快、大气、和谐,与现代化海岛生态城市相符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

(二)编制市域空间规划。市域总体规划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将整个市的行政区域作为城市规划区进行统筹规划,实现城乡规划的全覆盖。要从传统的城市概念和模式跳出来,树立城乡一体的“大城市”理念。突出“全市一盘棋”的思路,抓紧修编市域总体规划,统筹布局城乡居民点、产业发展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农田保护空间和区域基础设施廊道,统筹布局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规划期内,我市发展的目标总体定位是国际化港口大市,国家重要的临港型产业基地、海洋开发基地、旅游基地、现代渔业基地。构建海洋经济强市、海洋文化名城、海岛花园城市、海岛和谐社会。**本岛及大桥相连岛屿是城市发展的主体区域,要根据“南生活、北生产”的格局,规划建设人口、产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统筹发展的“大城市”。本岛中部天然山体作为绿色生态隔离区,使本岛保持良好的生态空间。要把北部工业集聚带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实施钓浪、钓梁促淤围垦工程,依托白泉、马岙、小沙、干石览、展茅等城镇区,打造带状临港工业带。“南生活”形成“三组团二点”城市结构,即规划期内城市建设按照定海、新城、普陀三个城区建设,形成**的中心城市,朱家尖、老塘山为二个发展点。定海城区加强城市的内涵发展和旧城改造,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海岛港口城市;新城要加快建设步伐,增强集聚力,成为我市中远期的政治、文化、教育、服务中心,现代化的海岛生态新城;普陀城区继续向东港开发区拓展,突出沈家门渔港特征,展现渔都风情,建成全国著名渔港、国家重要的海洋开发基地;老塘山大力发展临港产业,成为我市重要的粮油贮运加工基地;朱家尖为普陀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三)编制综合交通规划。从接轨大陆、覆盖城乡的要求出发,积极推进城乡交通路网和公交一体化。规划建设临城至螺门公路、长峙至岙山公路、北向沿海大通道、定海至马岙公路,在**本岛形成一环四纵的快速通道及完善的城乡道路网络。按照公交优先的原则,研究制定城乡公交发展战略,切实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快公交站场建设,增加公交运行班次,提高运行速度,缓解城乡居民和外来旅游者乘车难的问题。新建综合性公交车站3个、区域性公交车站11个、渔农村四级站23个。到2010年,基本形成结构合理的城乡公交网络系统。其中定海、新城、普陀城区之间基本形成以大运量快速交通为骨干、城乡公共汽车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城市公交在城市总出行中的比重达到20%以上;农村公交实现中心城区至乡镇、乡镇至社区的两级网络,新型社区客运班线通达率达到100%,城乡客运一体化覆盖率达到80%。要把城市轨道交通作为**远期城市公交发展的重要内容,规划、控制好相关通道。

要科学预测连岛大桥贯通后,对于外来车辆的接纳能力。连岛大桥设计车流量为每日2.4万辆,按每万辆30公顷停车场标准计算,**本岛及周边相连岛屿需要配套建设停车场地72公顷。其中朱家尖蜈蚣峙码头需建30公顷。同时,在朱家尖南沙、沈家门城北、新城、盐仓、金塘、长峙、鲁家峙等地规划建设相应的停车场。盐仓、沈家门城北等停车场与定海、沈家门老城区之间,宜采取公交短途接驳方式,保证高峰期人流能够“进得来,出得去”。

二、高标准建设城市

围绕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打造城市特色和品牌的要求,全面推进城市建设。重点是加快推进新城市政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定海旧城改造工程,加大环卫设施建设力度,精心打造连岛大桥及本岛主干道沿线景观带。

(一)加快新城市政设施建设。20**年至2009年,市城建委初步安排资金9.54亿元,全面实施29项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完成海客道一期二期、海华道二期三期、沧海道三期、海景道三期、高云路二期、岛城路二期、宝岛路、金岛路四期五期、怡岛路一期、星岛路三期五期、绿岛路二期三期、富丽岛路一期、临纬五路、临经六路延伸段、高云水库支路、CBD步行街一期工程和翁山公园二期、田螺峙公园及新城公交枢纽站建设。推进苍海道四期五期、海涵道一期、怡岛路二期、港岛路三期、海涵道一期、岛城路长峙段、海景公园等工程。

(二)加快新城配套设施建设。由建设单位投资28.67亿元,实施高星级酒店、商务办公楼、体育设施等14项配套工程建设。其中绿城大酒店、财富大酒店、花园大酒店、烟草办公大楼、电力调度大楼、建设大厦、移动公司办公大楼、新城体育馆和市人才公寓竣工并投入使用。推进香格里拉大酒店、中昌国际大厦、永邦商务大厦、中奥能源写字楼、新城体育场等建设工程。

(三)实施定海旧城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老城区功能,提升城市品位。20**年至2008年,市城建委投资8900万元,全面完成沿港东路景观改造、东山路二期、气象台路二期、东河中路改造、鸿毛湾地块道路配套等工程。逐年实施老城区背街小巷、破损路面、低洼地段改造、路灯维修、绿化补种、河道清淤等工程。

(四)推进环卫设施建设工程。20**年至2009年,投入资金8500万元,全面完成团鸡山垃圾填埋场扩容一期工程、新城3号垃圾中转站和9号污水泵站、新城和盐仓粪便处理厂、盐仓(新城)餐厨垃圾处理厂、定海建筑垃圾堆放场、新城至小干污水管线、新城环卫管理用房、甬东垃圾滚装船码头建设,新建和改造城区公厕56座,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场,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改善城市环境,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

(五)打造连岛大桥沿线景观。大陆连岛工程及接线、329国道和定沈线等本岛主干道景观,是反映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展示**作为港口旅游城市特色和品位的重要载体。目前,这些道路沿线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山体破损、建筑杂乱、绿化缺损、环境脏乱等问题,损害了城市的形象和品位。要全面实施大陆连岛工程及本岛主干道景观建设工程,力争到2009年大陆连岛工程贯通前,基本建成交通顺畅、环境优美、整洁大气、绿色生态的富有**特质海岛风情和现代气息的景观交通线。一是强化规划管治。精心编制《**大陆连岛工程沿线景观建设规划》,作为工程实施的指导依据。道路两侧严格“绿线”控制管理,确保绿化美化建设用地。按照空间形态完整、色彩和谐的要求,加强沿线城镇、村庄规划管治。严格审查沿线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设施,注重与周边景观相协调。景观建设与沿线新渔农村建设相结合,切实加强村民建房的审批管理和指导服务工作。保护大鹏岛、册子等地的古村落、古民居。二是沿线绿化造林。道路两侧绿化造林按照《**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农林局关于绿色生态**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组织实施。突出“生态”和“景观”两大功能,使主干道沿线有路皆绿,树木成线,林带成网,绿化成片。三是重要节点整治。整治主干道15个重要节点。其中大陆连岛工程及接线段包括沥港、东堠、册子、岑港、双桥等;白沈线包括东皋岭隧道、临城鼓吹山及接平东线处等;329国道包括鸭蛋山码头、定海青岭、临城惠民桥、勾山浦西、东港、蜈蚣峙码头、朱家尖南沙等。四是山体宕口复绿。全部关闭并治理沿线可视范围内的露天开采矿山,主要包括金塘、岑港、双桥、白泉、临城、勾山、沈家门等地采石场。积极推进“青山白化”治理工程,采取覆土绿化、易地迁埋等多种方式,限期整治沿线有碍观瞻的坟墓。五是周边环境整治。拆除主干道景观建设工程范围内有碍景观及违法搭建的建筑物和构建物,进行绿化美化。清除沿线积存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粉刷美化可视范围内影响景观的建筑立面,清理和规范沿线户外广告,改变破乱现象。实施“夜景亮灯工程”,保障夜间交通安全,美化环境。

三、高效能管理城市

伴随着大桥经济时代来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的事务日趋繁重,“多、杂、细、碎”的特点时刻考验着城市政府的科学行政能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强化综合治理措施,实现城市和谐发展。

(一)改革城管执法体制。实施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城管执法部门集中行使城市规划、市容环卫、市政管理、城市绿化、环境保护、工商行政、公安交通、城市河道管理等8大类的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多头执法、职能交叉等问题。设立市、区两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依照各自职责权限,相对集中行使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原由市城建监察支队承担的定海城区的行政处罚职能整体划转给定海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新城及**经济开发区滨港(A)区的执法工作。定海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责定海辖区内(除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管理区域外)的执法工作。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整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监察队伍。市、区公安机关派员进驻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构,保障城市管理执法工作。

景区交通管理制度范文篇2

一、游人接待情况:

1—9月份,景区共接待游人**万人次,同比增长10%。

“十一”黄金周期间,景区共接待游人xx万人次,同比增长5%。

二、准备充分、部署严密、责任落实到位。

景区对“十一”黄金周的服务接待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实施了统一性的组织形式、瞻前性的部署策划、客观性的客源分析,为“十一”假日旅游安全接待工作奠定了基础。首先,针对今年的旅游发展形势和客源状况确定了工作方针和总体思路,并制定了《关于“十一”节假日旅游黄金周安全接待工作方案》。其次,根据方案多次召开了行政办公会和部门工作会,把任务、目标、措施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把各项工作从组织到措施逐级细化,保障了各项接待工作的全面落实。第三,成立了“安全接待工作总指挥部”,实施统一指挥,全面负责整体工作的领导、组织、部署、协调,各主管领导各负其责,做到了分工全面细致、责任落实到位。第四,严格落实逐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为了保证安全接待工作的顺利进行,景区设立了交通指挥中心、现场指挥部、6个管理工作小组和1个应急分队,形成了自上而下的逐级负责体系,切实保障了筹备阶段和实施阶段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

三、市、县领导重视,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促进了景区安全接待工作水平的提升。

对“十一”黄金周接待工作,不仅景区高度重视,而且市县各级领导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保障了景区接待工作“忙而有序”。

9月27日,景区召开了“十一”黄金周旅游安全工作动员会,组织各部门的全体干部进行了思想动员,为做好“十一”黄金周的接待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9月28日,市旅游局、县有关领导同武警官兵、特区职工一道举行了卫生清扫日活动,对33万平米的游览区进行了清扫,为节日期间的接待工作创造了良好环境。同日,县有关领导带领县公安局、工商局、旅游局和文化局等部门对景区,并对景区存在的问题和节日期间的接待工作提出了要求。节日期间,市有关领导也分别到景区视察,对景区的接待工作给予了肯定。

节日期间,市交通管理局和首发公司对景区的接待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市交通管理局带领昌平交通支队和延庆县交巡大队投入警力对景区的交通进行了统一管理和有效疏导。首发公司为了保障景区交通的畅通,不计经济损失将收费站临时改在了居庸关,同时开放了特勤出口。有了两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保障了景区交通的顺畅,杜绝了拥堵现象。

四、准备工作充分有序、任务落实监督有力、组织实施科学细致。

首先,加强环境整治和管理,创造优美的游览环境。为确保游人的绝对安全,便于疏导,景区及时组织人力修缮城墙,更换破损城砖;修理了城上铁扶手及下城临时铁梯;加固了游览区护栏等设施;在原有6个停车场的基础上,又在林场、滚天沟等地开辟了临时车场2个,扩大了车容量;各主要路口、危险地段安装了提示、指示牌;出动部队战士及机关科室人员对景区及周边道路沿线卫生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整顿,共清理景区卫生死角6处,清运固体垃圾137吨,液体垃圾83.5吨,污水处理3350吨;增设了免冲式环保厕所3处;节日期间坚持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在景区种植摆放鲜花18800盆,制做了节日彩虹门,使节日期间的景区环境更加整洁优美。

其次,整顿交通秩序、保证道路安全畅通。根据景区车多路窄、人车交叉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车辆疏导预案》;协调市交管局、首发公司等有关部门,在节日期间开放特勤出口和将高速路收费站改设在居庸关,确保了交通畅通;县交通管理部门抽调了大批警力,主要领导坐镇指挥,增加了交通管理力度;加强依法管理,对私车盘客、乱停乱放进行专项整治和管理,对内部司机加强了安全教育,对工作车辆实行通行证管制措施;交通民警坚持早上岗、晚撤岗,及时做好疏导工作。黄金周期间共接待、疏导旅游车辆4.3万辆次,做到了科学疏导,忙而不乱,井然有序;加强了停车场内的指挥、疏导和安全管理,提高车场周转率;客运车辆科学调度,强化安全驾驶和安全维护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客运工作任务。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障了良好的交通安全秩序,为圆满完成“十一”接待工作提供了保证。

第三、明确岗位职责,确保秩序安全万无一失。为维护黄金周旅游安全和良好的秩序,特区制定了全面的、切实可行的维护秩序方案。为减轻城上拥堵,开通了4个临时下城出口,增设了团队专用登城口,增加4处临时售票处;在城上重要地段重点疏导,由民警带队、定岗定人、积极疏导,防止出现拥堵现象,加快游人流动速度;为防止爆炸事件的发生,撤掉了城上的全部果皮箱;为降低失盗案件,派出所专门组织了打扒小组;客运站积极做好疏导服务工作,做好上、下乘车站秩序的管理,从而保证了乘车秩序。通过全体管理人员的努力,景区秩序井然,确保了黄金周的安全和秩序。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