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整理2篇)

来源:

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范文篇1

1.1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畜牧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尤其是在现代化市场激烈的竞争下,品牌战略的发展成为畜牧业经济发展核心地位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品牌战略在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实施过程中,逐渐将畜牧经济的单一化竞争转向质量、品牌等多元化的竞争[1],这一举措在某种程度上对于畜产品的质量提升有着实质性的现实意义,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固发展带来了必要性的保障。

1.2实施品牌战略的必要性

实施品牌战略,不仅仅是时展的先决性要求,也是畜牧业特色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经济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2.1实施品牌战略是对畜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

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中,畜产品买方市场经济逐渐形成,进而衍生出一种负面局面,即在畜产品卖出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其畜产品并没有一定的特色。就其实质性而言,畜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实施品牌战略可以从根本上对畜牧业结构进行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畜产品和品牌产品,从根本上培养优良品种的畜产品,进而全面推动特色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1.2.2实施品牌战略是畜牧业产业化的重要措施

通过实施品牌战略不仅可以将小规模饲养户与大规模饲养户联结,还可以借助先进技术及完整的物资装备,提高畜牧业的专业化及市场化水平,并逐渐形成一种适应我国国情发展的基本经营形式。畜牧业经济发展实施品牌战略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实现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举措之一。

1.2.3实施品牌战略是畜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

时代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尤其是畜牧业经济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趋向于开放性的市场,品牌之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则是产品质量的竞争,畜牧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实施品牌战略,可以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为现代化特色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

1.2.4实施品牌战略是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特色畜牧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其品牌战略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不仅仅是养殖户、畜牧企业的责任,同时也是政府的经济行为和市场经济的导向,应尽可能地降低市场风险和投资风险,并充分发挥畜牧产业的优势,从根本上为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原料,并最大限度提高畜牧业经济的整体效益。

2发展特色畜牧经济的内涵

2.1发展特色畜牧经济是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农业产业结构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和停滞性,有着相对较窄的领域以及较浅的层次和内涵,但是畜牧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产业,又是种植业和工业的中轴,特色畜牧经济的发展将从根本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面推动农业经济的蓬勃发展。

2.2发展特色畜牧经济对农民增收有实质性作用

畜牧产业在大力发展的过程中,农民人均收入呈现增长的趋势,畜牧业产值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比重,约为47%,使农民经济水平逐渐提高,缩小了城乡差距,推动了经济的全面发展。

2.3发展特色畜牧经济是城市转型的重要支撑

发展特色畜牧经济,能够从根本上将农业经济的重心逐渐转向畜牧经济[2],并对畜牧经济的主体地位加以确定,进而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推动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

3特色畜牧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3.1以绿色为基本

目前,制约着畜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是“绿色壁垒”,大力发展特色畜牧经济,更应该本着绿色的理念,以绿色发展为基本,全面推进畜牧业的绿色生产进程,对畜产品的质量进行实质性的跟踪、保障畜产品安全生产。

3.2以基地化为方向

畜牧产业化的内在要求主要是实现基地的规模化养殖,基地化养殖将绿色畜产品的生产有效实现的同时对于畜牧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也有着积极促进作用。特色畜牧经济应该本着科学的眼光,以基地化为方向,及时关注优惠政策,扩大畜牧业规模,形成科学化养殖、管理、经营的格局,从根本上全面发展特色畜牧经济。

3.3顺应时代产业化的规律

特色畜牧经济的发展更应该立足于当前,从时展的方向出发,从畜牧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出发,并与其它产业经济结构相结合,实现各产业链条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力发展。

3.4本着服务的理念

建立相关的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着重加强畜禽的饲养管理,严格控制各个生产环节,采取科学的方法严格管理、规范饲养的规程及加工工艺。同时本着人才服务的理念和科技服务的原则,制定和落实人才优惠政策,综合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及时引进大量的科学技术,建立并完善高标准的科学技术服务体系。

4实施品牌战略发展特色畜牧经济的具体措施

4.1提高畜产品质量,调整畜牧产业结构

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特色畜牧经济,就要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并将畜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从根本上为现代化畜牧业品牌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资源保证,同时着重加强特色商品畜禽基地建设及畜牧产业的经营扶持,尽可能地实现集中规模化生产,从根本上形成畜牧优势产品生产群,全面推动特色畜牧经济的发展[3]。

4.2提高畜牧产业综合生产水平,加快畜产品科技生产步伐

大力发展特色畜牧经济和实施品牌战略的过程中,应该提高畜牧产业综合生产水平,并加快畜产品科技生产的步伐,本着科学工业的理念,不断加强新技术的推广,为抢占现代化市场提供先决条件;提高畜产品生产的规模,做好畜产品安全工作。

4.3加强动物疫病及畜产品的安全控制,发展无公害畜产品

要加大政府的依法治牧力度,贯彻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养殖户以及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并建立一定的疫病畜禽产品保护区,加强动物防疫、检疫工作,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特色畜牧经济。

4.4建立畜产品畅销流通网络

科技强国战略的基本举措范文篇2

规划纲要是中科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是指导中科院今后发展的战略性、综合性和纲领性的规划,是中科院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同时也是中科院履行国家科研团体职能的重要依据。

规划纲要从发展环境、发展远景与战略。科技战略重点,科技布局与学科发展。学部工作、队伍建设,重大改革举措,事业发展等方面,确定了中科院院今后5至15年的发展目标.明确了新时期的战略重点,提出了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与重大举措。全文共分8个部分。

发展环境。分析未来5至15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对科技的需求,分析未来5至15年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与特点,分析未来5至15年我国实施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环境。

发展远景与战略。提出了中科院未来发展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建设“三个基地”,创造“四个一流”的发展远景,提出了未来5至15年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把新时期发展战略的实施推进到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

科技战略重点。提出发挥综合优势,加强系统集成,集中力量,分期分批重点支持40个重大科技创新研究。

科技布局与学科发展。提出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和重要方向,以及学科重点和领域前沿部署。

学部工作。提出中科院学部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队伍建设。提出构建人才竞争发展良好环境,发挥人才专项计划引导作用,完善现代科技创新队伍结构,完善科教紧密结合育人模式等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关键举措。据介绍,未来5年,中科院将培养500名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努力造就科技与教育大师级人才,将向社会输送约6万名硕士以上科技人才,在研究所兼职的大学教授及其他高级专家达到2000人次,研修的企业科技人员1000人次,派遣1000人次以上的科技与管理人员到地方、企业及大学任职任教。

重大改革举措。提出改革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所管理、改革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管理、改革资源配置,改革院地合作机制等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事业发展。提出中科院院属机构,资源发展、对外合作。文化建设等各项事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北景知识

“三个基地”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科研基地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谋划科学创新,以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推进技术创新,有效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活动,集中力量做大事、做大贡献,使中科院成为面向全国开放的、在国际科技界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研究平台。

培养造就高级科技人才基地坚持科技创新,人才为本;竖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立足培养,把中科院办成科技工作者向往的科研团体、培养高级科技创新与创业人才的大学校。

促进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基地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与高技术产业发展不断提供知识和技术源泉。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规模产业化的机制体制,不断孕育孵化高技术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与社会创新单元携手共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四个一流”

一流成泉:基础研究领域做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原始性和系统性科学创新;战略高技术领域做出事关现代化全局的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领域,做出事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创新贡献。

一流效益:科技产出得到科技界高度评价和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取得重大社会效益,还包括重大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科学人文效益和研究机构良好运行效益。

一流管理:建立符合不同性质科技创新活动规律的管理机制,主要有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机制、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科学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管理平台,以及吸引、培养、造就人才和队伍动态优化机制等。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