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处理原则(整理2篇)

来源:

污泥处理原则范文篇1

关键词: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曝气池

中图分类号:U66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较多,但较常出现的有污泥上浮,活性污泥不增长或减少,曝气池产生大量泡沫这3类,其出现的原因又不尽相同。

1.1污泥上浮产生的原因

在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中,比较容易产生污泥沉降性能不好,大部分污泥不沉淀而随水流出,或者成块从池下部浮起而随水漂走,极大地影响了出水的水质。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有管理上的原因,也有设计考虑不周的原因。

从操作管理方面考虑,二沉池污泥上浮的原因主要有3种:污泥膨胀、污泥脱氮上浮和污泥腐化。

1.1.1污泥膨胀

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含水率一般在99%左右。当活性污泥变质时,污泥含水率上升,体积膨胀,不易沉淀,二沉池澄清液减少,此即污泥膨胀。污泥膨胀主要是由于大量丝状细菌(特别是球衣细菌)在污泥内繁殖,使泥块松散,密度降低所致;也有由真菌的大量繁殖引起的污泥膨胀。

与菌胶团相比,丝状菌和真菌生长时需要更多的碳素,而对氮、磷的要求则较低。在对氧的要求方面,菌胶团要求较多的氧(一般至少0.5mg/L)才能很好地生长;而真菌和丝状菌(如球衣菌)在微氧(低于0.1mg/L)环境中也能较好地生长。所以,在氧量不足时,菌胶团将减少而丝状菌、真菌则会大量繁殖。对毒物(如氯)的抵抗力,丝状菌不如菌胶团。另外,菌胶团生长适宜的pH值范围为6~8,而真菌则在pH值4.5~6.5之间生长良好,所以pH值稍低时,菌胶团生长将受到抑制,而真菌的数量则可能大为增加。根据我国某污水厂的运行经验,丝状菌在高温季节宜于生长繁殖,当夏季水温在75℃以上时,常发生污泥膨胀;而在水温降低时,膨胀发生的次数减少。因此,中碳水化合物较多,溶解氧不足,缺乏氮、磷等营养物,水温高,pH值较低等都易引起污泥膨胀。

1.1.2污泥脱氮上浮

当曝气时间较长或曝气量较大时,在曝气池中将会发生高度硝化作用而使混合液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尤其当进水中含有较多的氮化物时),此时,二沉池可能发生反硝化而使污泥上浮。有试验表明,若使硝酸盐含量较高的混合液静止沉淀,在开始的22min~90min内污泥沉降较好,再以后则会发现由于反硝化作用而产生氮气,在污泥中形成小气泡,使污泥比重降低,整块上升,浮至水面。在例行的污泥沉降比试验中,由于只关注污泥30min的沉降性能,所以往往忽略污泥中可能发生的反硝化作用。

1.1.3污泥腐化

若曝气量过小,污水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较长或二沉池排泥不畅,二沉池可能由于缺氧而腐化,即污泥发生厌氧分解,产生大量气体,最终使污泥上升。

此外,除上述操作管理方面的原因外,构筑物设计不合理也会引起污泥上浮。如对曝气和沉淀合建的构筑物,往往会有以下两点原因会导致污泥上浮:一是污泥回流缝太大,沉淀区液体受曝气区搅拌的影响,产生波动,同时大量微气泡从回流缝窜出,携带污泥上升。二是导流室断面太小,气水分离效果较差,影响污泥沉淀。

1.2活性污泥不增长或减少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有时会发生污泥不增长或减少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可能有:第一,污泥由于上浮而随水流出。第二,活性污泥所需养料不足,尤其是进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少。

1.3泡沫问题

在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有时会发现曝气池中产生大量泡沫,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进水中含有大量合成洗涤剂或其他气泡物质。泡沫的大量产生,会给污水厂的日常操作管理带来诸如影响操作环境,带走污泥等困难;当采用机械表面曝气时,大量的泡沫还会影响曝气叶轮的充氧能力。

2常见问题的技术对策

克服上述问题,首先必须加强操作管理,力求严格规范操作,科学管理,尽可能做到预防措施到位,避免问题的出现;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当出现问题后,立即分析原因,及时正确地加以解决,避免对污水厂的正常生产造成损失。

2.1控制污泥上浮的技术对策

2.1.1污泥膨胀

预防丝状菌性污泥膨胀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一是结合进水浓度和处理效果,变更曝气量,使有机物和曝气量维持适当的比例。二是严格控制排泥量和排泥时间。

抑制丝状菌性污泥膨胀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一是加强曝气,使中保持足够的溶解氧(一般不少于1mg/L~2mg/L)。二是若进水中含有工业,则可能引起C/N比的失调。此时,可根据水质适当投加氮化物或磷化物。三是在回流污泥中投加漂白粉或液氯以消除丝状菌,加氯量可按干污泥质量的0.3%~0.6%投加考虑。四是调整pH值。

2.1.2污泥脱氮上浮

防止污泥脱氮上浮的措施如下:一是增加污泥回流量或及时排泥,以减少二沉池中的污泥量。二是减少曝气量或缩短曝气时间,以减弱硝化作用。三是减少二沉池进水量,以减少二沉池的污泥量。

2.2活性污泥不增长或减少的解决办法

解决活性污泥不增长或减少有以下3种办法:第一,提高污泥沉淀效率,防止污泥随水流出。第二,加大进水量或投加营养物。第三,若营养物少,则可减少曝气量,否则将可能引起污泥的“过氧化”;若营养物多,则可加大曝气量,使活性污泥快速增长。

2.3控制泡沫的措施

控制泡沫问题可采取如下措施:第一,用自来水或处理后的出水喷洒曝气池水面。此法效果较好,价格低廉又易于操作,被广泛采用。但采用自来水时,浪费水资源,采用处理后出水时,影响操作环境。第二,投加消泡剂,如柴油、煤油等。此法效果也较好,可采用等,价格低廉,但投量较多时将污染水体。从节约油量、减少油类物质进入水体造成污染的角度考虑,应慎用此法。第三,增加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浓度。此法是控制泡沫大量产生的最有效的治本之法,但在实际运行中可能没有足够的回流污泥以加大曝气池的污泥浓度。

3结语

在活性污泥法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日常运行管理中,由于水质、水量水温的随时变化以及微生物生长繁殖条件的变化,再加上操作不当或设计本身存在缺陷,都可能引起诸如污泥上浮、活性污泥不增长或减少、气池中产生大量泡沫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将直接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严重时将导致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下降,出水水质变差以至于出水不达标,使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失败。所以,在日常运行管理中,应严格规范管理,例行检测需要测定的项目,加强预防,避免问题的出现。当问题出现后,应及时分析原因,及早正确而彻底地排除,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参考文献:

污泥处理原则范文篇2

关键词:企业废水;剩余污泥;处理原则;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速增加,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安全的重大隐患。如何做好废水处理,维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下的重要课题。对于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国内外传统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填埋、农用和焚烧。各国根据本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水平、技术措施、交通运输等因素和污泥特性差异,选择不同的处理处置方式,并随着公众认识的提高和兴趣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可以肯定的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些传统的处置方式将继续在实际应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环境标准的更加严格,其应用中的弊端就会逐渐地显现出来。目前,污泥的处理处置污染防治原则是明确的,即“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其中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更符合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当前,污泥资源化技术虽然还不够多元化,也不是很成熟,但是在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努力下,已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显著的成果。

1污水处理剩余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技术

1.1污泥填埋

在建有废物填埋场的企业,可将脱水的泥饼及污泥焚烧处理后的灰渣送去填埋处置。这种废物填埋场底部铺有衬层,可防止浸出液渗透漏人土壤污染地下水。浸出液经管道收集后,送废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1.2污泥农用

把有机污泥用作肥料和土壤改良剂是污泥最终处置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一些没有毒性的生物污泥,尤其是经消化处理后的污泥含有各种肥分,施用后可增加农作物产量,增大土地肥力。但是一些工业废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含有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一般不能用作农田肥料。所以有机污泥用于农业应按规定要求,合理使用。

1.3污泥焚烧

污泥经浓缩和脱水后,含水率在60%一80%,可经过干燥进一步脱水,使含水率降至20%左右。有机污泥可以焚烧,在焚烧过程中,一方面去除水分,同时还可以氧化污泥中的有机物。焚烧是目前最终处置含有毒物质的有机污泥最有效的方法。因为这些污泥不能用作肥料,同时本身不稳定,而且具有较高的热值。焚烧时水分蒸发需消耗大量能量,为了减少能量消耗,应尽可能在焚烧前减少污泥的含水率。一般的焚烧装置同污泥的干燥过程是合为一体的。焚烧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1)首先将污泥加热到80℃~100℃,使除了内部结合水之外的全部水分蒸发掉。(2)继续升温至180℃,进一步蒸发内部结合水。(3)再加热到300℃~400℃,干化的污泥分解,析出可燃气体,开始燃烧。(4)最终加热到800℃~1200℃,使可燃固体成分完全燃烧。一般有机污泥的燃烧,应保证燃烧温度在815℃左右。为了不造成二次污染,一些有机物的燃烧温度应高于污泥燃烧温度。

1.4污泥的堆肥化处理技术

污泥经过高温堆肥进行生物发酵处理后,把有机废物转化为稳定性较高的腐殖质。一方面借助堆肥产生的高温有效地杀死病原微生物及各种蠕虫卵,另一方面通过添加反稀释剂、调理剂、膨胀剂以改善污泥的胶体团粒结构,降低含水率。同时由于污泥的进一步腐殖化,挥发性成分减少而恶臭减少,重金属有效态的含量也会降低,植物可利用的速效养分含量有所增加,成为一种比较干净、性质比较稳定的物质,从而大大提高了肥料的利用价值。一般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前处理、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和后处理4个过程。污泥新堆肥技术是指污泥经过堆肥化处理后,植物可利用形态养分增加,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减小。如果根据污泥堆肥的养分含量、土壤养分状况及植物对养分的需求,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的化肥,并补充必要的微量元素,制成复合有机肥料,作为商品出售,将会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有关研究发现,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经好氧发酵,再与粉煤灰、有机肥料等原料混合制成的有机复合肥,肥效与N,P,K三元复合肥相当。污泥经过堆肥化处理后,虽然解决了其易腐烂发臭、含水量高、含有病原菌和寄生虫(卵)等有害特性,但其中的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等并未从根本上得到去除,要使污泥成为一种有用的肥料,应针对这些问题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

2结语

未来的污泥处理策略是使污泥的产生、处置与环境保护之间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不再走工业发达国家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目前的剩余污泥处置方法由于各自存在的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寻找一条有效处理和利用污泥的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大力推进循环经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坚持“泥水并重”的原则,把污泥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相结合,将成为污泥处理的最佳方案。企业废水对水体和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迫切需要治理。将废水处理与剩余污泥处理处置同时做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楚君,王坤丽,吴健.发制品企业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实例[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8(4).

[2]孙爱华,夏冬,杨蕴敏.常州地区印染企业废水处理的思考[J].国外丝绸,2009(2).

[3]刘颖,黄啸.某炼油厂废水处理装置的自动控制[J].广州化工,2011(5).

[4]刘文华.牛仔服洗涤废水的混凝-生物氧化法处理[J].四川环境,2006(2).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