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管理(收集3篇)

来源: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俄罗斯留学生体育课程设置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

2008年,内蒙古大学于满洲里校区成立了满洲里学院。该学院的成立,得到了我国教育部的正式批准,其管理权完全掌控在内蒙古大学手中,并非独立学院,其教学基础及师资力量具备高层次本科的教学水平于条件,在我国的本科一批及“211工程”之内。因为内蒙古大学和俄罗斯诸多大学建立了留学生交流计划,故而满洲里学院中留学生的数量较多。针对这部分学生的体育教学工作研究,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学校及相关人员的关注。但是,就目前的状况看,在体育课程设置及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1.留学生体育课程设置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不足

1.1体育课程设置定位准确度不够

就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而言,俄罗斯留学生体育课程设置,大多存在定位不准的问题。其具体表现有:第一,没有明确定位体育课程功能。当前,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没有对其留学生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加以明确,从而导致在相关课程功能定位上存在模糊认知,留学生无法从体育课程设置中充分了解这门课程的功能及影响力。第二,没有明确体育课程设置的目标。在体育课程设置与管理中,体育课程设置与管理是其基本出发点,同时是这门课程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如果体育课程设置目标脱离与留学生体育学习现实,则很难确保体育课程设置与管理功能及效应的体现,难以满足留学生在体质健康水平提升方面的需求。

1.2留学生体育课程设置内容较为单一

在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留学生体育课程设置内容较为单一,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课堂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展开。在传统体育教学项目上没有充分融合现代化的时尚元素。如此体育课程设计设置内容,难以满足俄罗斯留学生在体育文化上的层次需求。第二,课外的体育活动项目非常单一。就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的俄罗斯留学生而言,目前其主要的课余体育项目有现代舞蹈、体育艺术及欣赏等。这对于来自不同文化的俄罗斯留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难以满足其体育实践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其反感,甚至厌倦体育课程的学习。

2.提升留学生体育课程设置与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2.1对留学生体育课程设置与管理的目标加以充分明确

就我国大多数高校留学生体育课程设置与管理而言,其主要目的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全面发展。在这一点上,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也不例外。通过体育课程的科学设置,充分激发留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同时,对于其参加课堂外的体育活动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全面提升其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以及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切实提升其体质健康水平。在目标明确方面,具体的措施有基于目的性及计划性,将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传授给俄罗斯留学生,比如武术、太极拳等。通过这些课题课程的设置,充分激发留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与参与积极性。同时留学生也能够充分了解我国体育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加深其对我国体育文化的充分了解。

2.2不断丰富留学生体育课程内容

在设置与管理留学生体育课程上,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①本土化和国际化相结合;②竞技性和健身性相结合;③传统性和时代感相结合。只有持续创新及丰富留学生体育课程内容,俄罗斯留学生体育课程的多样化需求才能得以满足。因此,在当前的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留学生体育课程设置与管理工作中,首先要主抓课程内容的创新及丰富工作,全面了解并掌握俄罗斯留学生的体育兴趣点。之后,以此对体育课程内容进行科学设置。在具体的设置执行工作中应积极将当前的流行体育项目融入体育课程设置中,使其同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处于同等重要地位。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体现个性化与独特化。建议提供众多的体育课程内容的菜单供俄罗斯留学生选择,从而满足每个俄罗斯留学生的不同需求,提升其体育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3.结语

本文以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为例,较为客观地简要分析了俄罗斯留学生体育课程设置与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体育课程目标制定及内容设置上。通过对其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提出了具有实效性的解决措施,以期全面提升高校留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同时,加强两国在体育文化上的沟通与交流,促进更多国家的学生进入我国高校学习。

参考文献:

[1]赵锐.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改革思路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3:148-149.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1-0142-02

[作者简介]郑岩(1967-),男,辽宁大连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宿伟玲(197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院长,博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基金项目]2016年大连大学党委工作部基层党支部创新立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的明确要求。针对高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创新创业意识,对其今后生活和工作至关重要。创新和创业是相辅相成的,高校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思维有助于创业工作的开展,创业平台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而且是促进旅游专业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途径。

一、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综述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不同的阶段,创新创业教育重点不同。起步阶段,以传授创业知识和课堂教学为主;发展阶段,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成熟阶段,以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开拓精神为主。通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三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即学校专业化教育模式、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和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模式。

与国外相比,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较慢。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从国家层面做出系统设计、全面部署,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因材施教,紧密联系专业,加强实践教学,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是落实创新驱动战略,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手段。刘艳(2014)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一文中提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高度融合,构建3大平台、6大模块、综合选择的课程模块,建立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课程体系。彭文博(2012)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一文,提出了“三平台”“两环节”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框架。赵刚(2010)在“创新创业教育在旅游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建设研究”一文中提出:建设合理的外显型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合理的内隐型创新创业课程,搭建开放式、多途径的“第二课堂”。高静(2011)在“基于二元教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一文中提出:改革单一教育模式,变一元专业教育为二元就业创业教育,建立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并将其纳入到现行的高校教育体系之中。

总之,目前我国关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证调查研究较少,并且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纳入到研究范畴。因此,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还有待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

二、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课堂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环节,课程体系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旅游管理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关键是整合旅游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资源,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堂教学环节,打造面向社会和企业的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块,构建科学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确定,实际上就是发挥指挥棒的导向作用,成榇葱麓匆等瞬排嘌的指向标和根本依据。当前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理念比较滞后,与旅游行业实践脱节严重;教师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方式方法不够多样和丰富,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缺少实践教学平台,对学生的指导帮扶不够细致,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有助于把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旅游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的培养方案当中,建立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创新创业课程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有机整合,增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融合,积极推动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发展。

(二)有利于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核心在于激发青年学生的创造力。旅游高校大学生要以创新创业为目标,积极重视发展个性,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同时,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广大旅游专业学生要积极拓展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认真夯实理论知识,刻苦掌握基本技能,加强创业知识的学习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有鉴于此,旅游高校必须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激发旅游专业学生的创业主动性和积极性,重视强化创业素质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旅游专业毕业生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能够抓住有利时机,推动自主创业发展。所以,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有利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力。

(三)有利于实现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

2014年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近两年来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总体良好,达9351%,但旅游及相关行业就业率相对较低,仅为4222%。这主要缘于旅游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辅导不够重视。个别旅游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不够重视,就业指导工作紧限于传达国家相关政策,帮助大学生办理相关手续等,工作职能范围小,服务方式不够多样。这就导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无法提升自身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培养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等综合素养。所以,旅游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助于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三、旅游管理R悼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转变思想观念,发挥教师表率作用

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是学生接触到的行业中的第一人,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业素养、创业能力都会给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塑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传授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己任,对本职工作有着炽热的追求,对学生有着诚挚的热爱,事事处处显示出教师的创新创业理念,以强烈的创新意识、积极的创新精神、良好的创业素养、高超的创业能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拓展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在第一课堂教学方面,首先,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得更多旅游管理方面的相关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在课堂授课中,结合课程内容,传递给学生,引起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其次,课堂教学中,可以直接链接到互联网上,作为有关理论知识讲解的实例,生动、活泼,即时性强,效果好。第三,结合课程内容,向学生传递有关旅游创业的实例,引导学生产生创业想法。第四,利用网络上的优秀微课资源,进行有关内容的教学。

在第二课堂教学方面,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网络课程资源,如优秀的旅游规划设计公司网站、旅游规划与策划案例等,提出相应的要求和问题,让学生课后带着问题了解有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引导学生参加创业大赛,从网络上搜集有关资料,培养创新创业意识。

(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意识

增加教学资料的丰富性,要求学生收集资料,教师教学不以介绍知识理论资料为主,应当以引导学生研读、分析资料为主,引导学生提出观点和新问题,思考解决新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旅游管理现实问题讨论,提出见解,在交流中发现并强化自身长处,形成某一方面的强势能力,以此能力开拓实现创业发展。利用旅游互联网制作、引导学生的旅游创业事例模拟实践,培养学生的旅游创业能力。

体育课程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体育健康;学分;管理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观念、目标

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强学生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属于实践类技能性课程,在教学中必须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突出以运动技能学习为主,注重多样性,避免在运动中以智力为活动为主的,非身体练习内容与方式。增强学生体质与运动能力,以运动技能的提高为载体,运用、了解、掌握有关技能,培养习惯和运动专长的形成为主导,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心理、生理),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身体锻炼,并从中培养学生的爱好与运动专长,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运动基础。

为了确保课程的落实又必须从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运动水平、身体健康、实践与创新能力和心理品质、人际关系交往等方面,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入手。为此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将《体育与健康》课程构建成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和必修选择修两个部分组成,每周二个学时,一个模块18个学时为一个学分的方式,将必修、选修内容分为七个系列,其中田径、健康教育为必修各占一个学分。这七个系列可根据各校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分为田径、球类、体操、民族体育、新兴体育运动、水上运动、健康教育等方面。学生在完成必修模块的学习后,进行有目的的选修学习,并在三年内所选项目不超过五项。在选择项上根据我校具体条件选择田径(中长跑、跳高、跳远、铁饼、铅球)、健康教育(有关球类规则等)、球类(篮球、排球、羽毛球)、民体(武术等)、体操(技巧等)五个系列,分别在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学年内完成共198个学时11个学分的教学计划。

二、学时与学分

为了确保课时的完成与学分的认定,学校根据课程要求制订了学分管理细则来约束、保证教学,首先在管理中制订出评价内容,从体能、知识、运动能力、考勤、课时练习中的表现、合作精神等方面,又按高中阶段六个学期、三年学年划分模块系列、学时与学分,并遵循高考要求,将模块系列划分成高一、高二、高三上下六个学期11个学段,又按各学段的不同给予学时与学分的不同,高一上学期为学段1.2课程模块田径、体育与健康教育,下学期为学段3.4课程模块篮球(1)、排球(1)、高二上学期为学段5.6课程模块羽毛球(1)、武术,下学期为学段7.8课程模块篮球(2)、体操。共计144学时,8个学分,高三上学期为学段9.10课程模块排球(2)、民体,按36学时2个学分,高三下学期为学段11课程模块羽毛球(2)按18学时1个学分的比例分配到位。

三、管理与实施

为了确保计划的落实和实施,组织教学是关键,根据模块系列,教学形式可打破行政班的编制,将多个班分成男生班与女生班分别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教员共同完成同一个内容的课时教学,也可以根据项目进行分项教学的形式来完成学时内容。从这几年课改中发现,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适合我校情况,也受到学习者的普遍欢迎。分项与分层教学是根据学习者的选择和运动水平的不同重组而成,这种形式的教学有利于学习者在运动能力上充分体现与展示自我,并能使学生在运动上的兴趣与技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融入集体这个学习平台,从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上都得到有效的发展,特别是人际交往方面得到充分的施展,极大地拓宽了学习者的视野面和接触面。

四、学分与评价

在安排《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应侧重教学过程的评价,运动系列评价分为两个方面:(1)表现、出勤、学习态度、合作精神所占评价分值的30%,细化又可以划分为出勤占15%,学习过程占15%。(2)运动技能、体育素质、《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合格所占分值为70%,又可划分为个人运动能力和综合适应能力,分别占分值的40%与30%,在每个学习模块结束时,根据学习者在每个学时中的表现、出勤、运动能力方面进行适当的考核与评价,达到相应的分数后,给予相应的学分来完成模块学习。在考核中没有达到总分60分者给予一次性的补考机会,补考合格成绩最高分数为60分。如有下列情况者不能得到学分:修满18学时,行为表现较好,技能与素质评定不合格,不能获得1个学分;技能与素质评定合格,行为表现较好,未能修满18学时,不能获得1个学分;修满18学时,技能与素质评定合格,行为表现较差,不能获得1个学分。

表现考勤:按照学习者在学习与练习中的表现评定出不同等级。

A级:表现良好在练习学习中,认真肯学,合作意识强。(5分)

B级:表现较好,在练习中能接受教育,并能参与锻炼与人合作完成练习。(3分)

C级:表现欠缺,不能按要求做练习,不与他人合作。但能到堂上课。(1分)

D级:不请假,早退,迟到,上课玩手机,扣5分。

出勤:缺勤一次扣5分(无上限),缺勤达5次者不能参加考核。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仙女湖作文500字(精选13篇)

    - 阅1

    仙女湖作文篇1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非常的爱惜环境。有一次,她到小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衣服顺着河水飘走了,她跟着衣服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衣服飘到岸边不走了.....

    独自在家的作文200字(精选6篇)

    - 阅0

    独自在家的作文篇1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大好。爸爸妈妈今儿都要去上班,哈哈,今天我“当家”喽!“诗雨,我们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疯!”妈妈说。“哦,哦,哦!”别.....

    开学第一周周记精选[15](整理9篇)

    - 阅0

    开学第一周周记篇1开学的第一周,我觉得自己的字比以前好看多了,也有很大的进步。开学的第二天,我们就进行了第一次听写,我的字写得还行,得了一百分,李老师还发短息告诉所有家长,回.....

    海底两万里笔记摘抄(精选5篇)

    - 阅1

    海底两万里笔记摘抄【篇1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些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法国作家、人称科幻小说之父的儒勒·凡尔纳的三部曲之第二部——《海底两万里》。该书中记叙了当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