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交通体系(收集3篇)
来源:
绿色交通体系范文篇1
【关键词】交通排放绿色交通大数据知识服务管理系统
信息化发展使当今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充分认识和利用大数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如何借鉴大数据知识服务做好交通管理平台设计和研究,以及提高执行力,是各级党政、交通、经济管理等相关部门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目前,我国交通运输部发表相关的文件也明确了道路交通管理技术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1系统建设的背景与需求
1.1绿色交通成为新常态
近年来我国对绿色交通的研究成为了新的热点问题,但研究的技术和理论正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国家对绿色交通管理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交通工具、绿色交通理论、节能减排政策、交通路径选择等方面,而对绿色交通管理系统的结构及评价体系的研究比较少。绿色交通综合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要完成把绿色交通的理念进行实践到具体交通操作层次的各个环节。再者,绿色交通管理系统的评价体系和指标也尤为重要,如果没有城市绿色交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模型,那么绿色交通的理念也只能停留在理论上,不但没有科学统一定义,而且没有指导实际的作用。另外,如何进行绿色交通发展的规划,特别是对系统建设方案是否满足绿色交通的发展目标提供研判依据,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2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
当前形势下,工业、建筑和交通是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的三大主战场,交通排放成雾霾重要来源。目前,相关部门提出了交通现代化重点发展“四个交通”的基本思想,把综合交通作为绿色交通发展的核心,把智慧交通作为绿色交通发展技术的关键,用绿色交通理念来引领交通的发展,把平安交通作为其他思想的一切基础,为其保驾护航。绿色交通的全局角度出发又提出了绿色交通发展核心。把资源环境的保护为绿色交通发展的基础,对所有资源有效节约,以保护自然环境各种资源为主要目标,促进绿色交通基础设施进行有计划性建设,推进绿色交通运输装备的应用,发展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2系统设计框架与大数据支撑
大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支撑下,绿色交通管理的相关理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城市绿色交通的系统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系统建设的目标是满足绿色交通规划编制、实施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的模型工具、数据资料与成果共享等需求,核心功能是绿色交通的政策分析、指标设计、评估诊断、方案优选、影响分析、监测预警等,最终目标是实现“数据、模型、知识与软件”的一体化管理平台。主要功能有:满足绿色交通规划编制、实施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的模型工具、数据资料与成果共享等需求;核心功能是绿色交通的政策分析、指标设计、评估诊断、方案优选、影响分析、监测预警等;“数据、模型、知识与软件”的一体化管理。因此,基于大数据知识服务支撑下的绿色交通管理平台主要内容包括数据模块、功能模块、软件支持等,结构如图1所示。
大数据知识服务支撑内容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政策综合分析、节能减排数据分析计算、能源经济政策知识分析等。其中,政策综合分析是支撑平台的关键技术,利用政策法规数据库和政策分析主题库形成项目案例库和研究文献库,同时形成政策分析指标体系。能源经济政策和节能减排数据库主要功能是用大数据分析平台评价车辆路径综合管理指标。大数据分析平台需要法律政策数据库系统和统计数据库系统的支撑,主要包括评价指标库、标杆库、空间数据库、政策法规库等,实现指标库管理、指标体系管理、标杆库管理、指标查询、指标体系查询、指标对标评价、达标率统计、报表统计等功能,这些法律法规数据是车辆路径调度管理决策依据。节能减排分析计算主要解决数据来源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网交通量实施监测、参数库的选择等重要问题;能源经济政策知识分析主要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对宏观经济背景统计数据分析。
3结论
绿色交通已经成为国内对城市交通管理研究和实践的热点,目前已经研究出许多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本文从大数据知识资源服务支撑的角度出发,根据当前绿色交通发展的相关理论,提出了绿色交通系统发展的需求和结构功能,对于系统的实际应用是未来可以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分析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白雁,魏庆朝,邱青云.基于绿色交通的城市交通发展探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10-14.
[2]蒋育红,何小洲,^秀成.城市绿色交通规划评价指标体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9):1399-1402.
[3]陆化普.城市绿色交通的实现途径[J].城市交通,2009(06):23-27.
[4]潘慧,黄美庆.大数据构建绿色城市交通体系――走访中山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中心[J].广东科技,2017(02):41-45.
作者简介
唐德权(1979-),男,湖南省东安县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为数据挖掘,信息技术。
绿色交通体系范文篇2
[关键词]绿色交通内涵绿色交通的方式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4-0267-01
1绿色交通的内涵
绿色交通是一种理念,是以减少交通拥堵、降低能源消耗、促进环境友好、减少交通设施建设维护费用、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1]。狭义的绿色交通更多的强调促进环境友好,提倡在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使用清洁能源,注重环境保护以及生活环境的质量。广义的绿色交通包含了合理开发、使用土地,升级公交服务,持续轨道建设,提倡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限制引导小汽车的合理使用,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安全、舒适、高效、集约、环保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
2绿色交通的方式
城市交通方式多种多样,各种交通方式承担着不同的运输任务,满足不同的交通需求,同时,各种交通方式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就绿色交通的内涵而言,绿色交通的方式包括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城市轨道交通、步行交通与自行车交通。
1)城市道路公共交通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是以公共汽车为运输工具,在大城市区域范围内运送旅客的、与城市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交通方式。在运营管理和服务质量良好的情况下,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具有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准时的特点。与小汽车、自行车相比,公共汽车的经济技术指标具有明显的优势。
2)城市轨道交通
在城市交通系统中,轨道公共交通是一种低污染、低能耗、高效率的运输方式,具有运量大、运送速度快、效率高、污染小等特点。轨道公共交通正在成为城市交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缓解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要提供了新的选择。轨道公共交通持续不断的发展,使城市交通由传统的路面交通向三维立体交通转变,完善了城市交通系统的结构。
3)自行车交通
与道路公共交通、轨道公共交通相比,自行车交通在短距离(6km以下)出行上具有较大的优势[2]。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存在自行车交通比例较高、公共交通比例相对较低的现象。因此,常常出现因为自行车交通造成的交通拥堵的情况。其实,公共交通与自行车交通各有优势,正确处理好自行车交通与城市公共交通的关系,使其优势互补,对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4)步行交通
步行交通是城市交通的主体,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与自行车交通一样,步行交通属于“绿色交通”的范畴,具有零污染、有益于健康的特点。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应对步行交通予以充分的重视,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现实的城市交通往往以车为主,步行交通为次,这使得我国城市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步行交通系统。因而常常造成交通拥堵,甚至发生交通事故。因此,步行交通系统的完善是城市交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3绿色交通的发展策略
绿色交通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城市用地特征、交通结构、道路利用率、车辆技术、交通出行行为等方面,因此,绿色交通的发展策略有以下几点:
1)融合交通土地
通过协调各层次的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促进交通规划与城市空间结构、土地利用的同步调整;处理好交通设施建设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开发时序,有序地推进城市建设;建立以城市公交为导向的城市土地利用机制;在宏观、微观层面协调好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建设的关系,确保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2)升级公交服务
大力加强公交优先系统、快速公交系统的建设,提升地面公交的运能和服务水平;优化现有公交线网,并通过持续的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公交线网的覆盖范围;建立系统化的公交信息系统,提高运营管理水平;不断探索创新公交服务体制,提高公交服务质量。
3)持续轨道交通建设
持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的供给规模,建立覆盖城市主要功能片区的轨道交通网络。在城市关键走廊、关键区域大力加强轨道交通的建设,并预留未来轨道交通发展的空间。通过建立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整合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使城市客运交通由分散低效向集约高效发展。
4)重构慢行交通网络
提高对慢行交通的重视,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畅达完善的城市慢行交通网络,推动自行车交通、步行交通与城市轨道交通、地面交通的协调发展。大力加强慢行交通网络与轨道交通、地面交通网络的便捷接驳,深入开展慢行交通的宣传与倡导,营造良好的慢行交通环境,提高自行车交通、步行交通的吸引力,满足广大居民出行、休闲、娱乐的需求。
5)优化道路功能
以支持城市公共交通、慢行交通发展,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为目的,完善路网布局,优化道路功能。在城市关键走廊、关键区域设置公交优先专用通道和车站设施。促进路网布局与城市土地利用相协调,完善街区支路网,改善微循环交通。通过加强路网内交通的管理与控制,使交通保持畅达有序的运行状态。
6)引导小汽车使用
城市交通供需矛盾的根本在于城市小汽车保有量持续不断的高速增长使城市交通结构趋于恶化。因此,加大对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的力度,特别是对小汽车使用的引导与控制是保证城市交通持续向前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经济杠杆、交通管理与控制措施,合理限制引导小汽车的使用,推进公共交通、轨道交通、自行车交通、步行交通的协调发展,使交通需求总量维持在城市交通系统可接受范围。
4结语
绿色交通不仅是城市交通发展的理想模式,同时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城市公共交通为主体,自行车交通、步行交通为辅助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是绿色交通的具体表现形式。我们应当明白,绿色交通并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各级政府、城市居民应采取实际行动促进城市交通向绿色交通的转变。本文探讨了绿色交通的内涵、方式、影响因素以及发展策略,研究结论如下:
绿色交通是城市交通发展的理想模式,是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
自行车交通、步行交通是绿色交通的范畴,符合我国城市交通的需求特性,应当大力发展。使之与道路交通、轨道交通协调发展。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城市交通由低效、高耗、高污染向高效、集约、低污染的绿色转变。
人是城市交通的主要因素,加强绿色交通的宣传与倡导,鼓励居民绿色出行,使绿色交通的观念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陆化普城市绿色交通的实现途径―城市交通2009年11月.
[2]丁卫东,刘明,杜胜品交通方式与城市绿色交通―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3月.
[3]殷广涛,黎晴绿色交通系统规划实践――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期刊论文]-城市交通2009(4).
绿色交通体系范文篇3
关键词:绿色公路;节能环保;绿色公路建设;运营管理
1绿色公路的定义
绿色是修饰公路的,绿色公路并不是公路的绿化或“绿色化”,也不是公路的色彩为绿色。笔者认为,绿色公路的主体是公路本身,包括公路建筑群中的公路线形、公路路基、公路路面、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公路房屋建筑和其他公路设施,其中的绿色是一类的代号,即“绿色型”。
关于绿色公路的概念有多种说法和理解。有人认为绿色公路即环保公路,或生态路;有人认为绿色公路代表公路向节能或节约型发展方向;也有人套用国外城市公路或城际高速公路建设理念,将绿色的林荫大道、包含自行车道的或环保的或资源节约的公路(城市道路)认为“绿色公路”。笔者认为,绿色道路的定义应为:在满足基本功能前提下,环境优美的一类公路的统称。
2绿色公路的内涵
2.1绿色公路是基于功能适应的公路
绿色公路功能是在公路基本功能的基础上,以绿色高速公路的目标为导向,以建立一个通达有序、安全舒适、环保节能的高速公路系统为目标,并将时代功能“和谐”渗透进其中,改善社会交通需求的公平性,降低交通建设维护成本,提高公路运输服务的安全性、舒适性与流畅性。
2.2绿色公路是基于资源及能源节约型的公路
建设绿色公路要以节约能源、资源为基础,而绿色公路工程体现出一定的系统性与专业性,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从规划设计、施工组织及运营维护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遵循规划为主、治理为辅的建设经营原则,在整个公路建设过程中融入节约资源、降低能耗的绿色理念。
2.3绿色公路是低碳环保的一类公路
所谓绿色公路,即是以低碳理念为基础实现碳平衡,在建设、施工及营运过程中充分利用先进的绿色技术,做好环境保护,在公路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融入环保理念、绿色理念,从而实现工程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目标。由此可见,绿色公路工程并非简单的从根本上改善了环境的舒适度,更是节约了项目成本,最大程度上实现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4绿色公路是景观优美的公路
公路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系,而公路工程建设中的“绿色理念”不仅是指道路内部的各类景观元素,还要将其周边环境包含在内。要保证公路景观设计的科学性、绿色化,就要基于宏观整体的角度对其内部景观、道路整体景观、周边环境等各个元素进行全面考虑,实现公路线形、公路内部景观、公路视觉景观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以保证公路建设过程中线性设计及沿线构造对原有和谐景观空间的破坏。
2.5绿色公路是基于生态文明的公路
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生态公路是要求公路建设中以生态学为基础,在遵守生态法则的基础上实现公路建设与周围地质、地形、地貌和植被的协调一致。要求在公路设计中不仅要做好设计方案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也要求设计中要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消耗,以此达到公路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绿色公路的建设要点
3.1基于低碳化路网规划的绿色公路交通体系
3.1.1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公路路网规划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践所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进行,高瞻远瞩,考虑人类发展长远的持续性。力求清洁生产,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完整性等。传统的高速公路设计和建设中往往只是注重交通效果和经济效益而忽略对生态保护的要求。而绿色公路的理论要求交通建设、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的协调统一,追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3.1.2基于节能环保型的公路交通体系
绿色公路交通体系坚持公路交通建设和节能环保并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节约资源、和谐发展、环境友好”的理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将公路交通节能环保的各项要求自觉融入公路交通各项工作中,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以加速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和绿化为手段,建立起完备的公路生态保障体系,使节能环保措施全面落实到位,努力实现公路建设对环境影响的减量化,以最低的环境代价,实现公路交通又好又快发展。
3.2基于节能环保的绿色公路建设体系
3.2.1基于低碳节能环保的公路可行性论证
绿色公路建设,就是在节能环保理念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各种绿色技术与环保措施,在公路决策、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整个生命周期里都能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谐可持续发展。绿色公路不仅是对环境舒适度的改善,而且将降低能源成本,实现环境保护最大化和资源配置最优化。
3.2.2基于绿色公路指标体系的公路设计体系
从某种程度而言,公路项目设计阶段的科学性会对整个公路项目影响环境的程度产生决定性作用,而在绿色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就要坚持环保选线的原则,调查线路走廊的详细情况,对公路占地情况、相关环境敏感点分布等进行全面了解,设计出多个方案以供选择。选择设计方案时要尽可能不占用农田、居民区、学校等噪声敏感点,还要采取措施避开环境保护区及生态敏感区等;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借土、弃土用地,尽量保持土石方挖填平衡,降低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将公路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中向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3.2.3基于环保节能的工法及建设模式
在整个公路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组织阶段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最为严重,因此施工组织阶段也是建设绿色公路的重要控制环节。施工过程中要遵循“最大程度保护、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恢复”的原则,能不占用就避开、能不破坏就保持。此外,还要提高公路项目的施工质量,通过提高其性能来延长使用寿命,这才是最大程度上的减少浪费。施工过程中,采取严格的环境管理措施,利用先进技术减少水土流失,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后再行排放,防止生活污水、施工废水等对公路沿线地表水及地下水等水体造成污染;施工过程中采取措施减少施工扬尘、机械噪声等居民生活环境的污染;注意相关环保工程的施工要同步进行,包括绿化景观工程、噪声防治工程、污水处理工程、防治水土流失工程等,保证公路项目的环境效益。
3.3基于节能环保的绿色公路运营管理办法
3.3.1基于节能环保的运营管理体系
绿色公路要求公路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安全高效、持续发展”,通过加强养护管理,消除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公路的运输能力和使用质量。开展公路运营过程中环境质量监测、环保工程使用效果检查、生态恢复情况调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减小公路建设对沿线环境和居民的不利影响,使公路逐渐融入沿线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3.3.2基于安全及应急的公路服务体系
杜绝重大责任事故、减少一般责任事故,维护司乘人员的人身安全、财物安全、车辆和随车货物的安全。贯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根据积累的技术经济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做出决策预以防范,消除导致公路损坏的因素,增强设施的耐久性,提高抗御灾害的能力,保持高速公路快速、安全和行车舒适。
3.3.3科学的管理体系及管理制度
绿色公路运营管理是利用已建成的公路为其公路使用者提供优质、公平的服务,以满足公路使用者各种需求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优质、公平的服务是指为每一位绿色公路使用者提供高速、安全的通行条件、完善的信息服务,以及休息、餐饮等其他服务。
4结束语
绿色公路,是绿色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绿色公路建设关键技术体系,为绿色公路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并通过技术集成的方式,积极开发利用当地的绿色能源,突出绿色公路的特色,以绿色发展为核心,整合和优化公路沿线资源,强化公路的绿色功能和服务品质,带动公路区位优势的提升,成为贯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理念的形象载体。
参考文献
[1]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谢振华.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J].环境保护,2005(10).
[3]夏爱民.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J].世界环境,2005(6).
[4]王成玉.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恢复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8.
[5]樊鸿章,刘宏,等.勉县至宁强县高速公路生态恢复评价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7,27(4):144-147.
[6]胥晓刚.高速公路路域生态恢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
[7]袁卫宁,任征.高等级公路环境影响综合评价[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7.
[8]杨斌,蒋红梅,等.公路隧道施工废水处理工艺探讨[J].公路交通技术,2008,162-164.
[9]郑志国.加拿大的环境友好理念与实践[J].岭南学刊,2006(2).
[10]赵康.公路工程水污染对湿地的影响与保护对策[J].森林工程,2007,23(6):50-53,60.
[11]吴晓青.大力发展环境友好技术积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J].中国科技产业,2006(6).
[12]周建昆,甄晓云,等.水源保护区公路建设的水环境风险分析与防控技术初探[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5),216-218.
[13]王金南.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环境保护,2006(5).
[14]赵剑强.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中几个水环境问题的探讨[J].交通环保,2004,25(2):1-4.
[15]周京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几大关键环节[J].经纪人学报,2006(2).
[16]马中南,高建刚.绿色公路的研究体系探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6.

仙女湖作文500字(精选13篇)
- 阅1仙女湖作文篇1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非常的爱惜环境。有一次,她到小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衣服顺着河水飘走了,她跟着衣服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衣服飘到岸边不走了.....

独自在家的作文200字(精选6篇)
- 阅0独自在家的作文篇1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大好。爸爸妈妈今儿都要去上班,哈哈,今天我“当家”喽!“诗雨,我们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疯!”妈妈说。“哦,哦,哦!”别.....

开学第一周周记精选[15](整理9篇)
- 阅0开学第一周周记篇1开学的第一周,我觉得自己的字比以前好看多了,也有很大的进步。开学的第二天,我们就进行了第一次听写,我的字写得还行,得了一百分,李老师还发短息告诉所有家长,回.....

海底两万里笔记摘抄(精选5篇)
- 阅1海底两万里笔记摘抄【篇1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一些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法国作家、人称科幻小说之父的儒勒·凡尔纳的三部曲之第二部——《海底两万里》。该书中记叙了当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