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的作用和功效(收集5篇)

来源:

柴胡的作用和功效篇1

中图分类号:R28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12-0082-01

小柴胡汤为《伤寒论》中治疗少阳证之方剂,笔者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多种病症,如:外感发热,风湿病,支气管哮喘,更年期综合征等,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1小柴胡汤的方药原方组成

小柴胡汤的原方药组成为:柴胡15g,炒黄芩10g,人参10g,法半夏15g,炙甘草10g,生姜3片,大枣5枚。小柴胡汤共7味药,由3组配合而成。柴胡、黄芩为肝胆药,其中柴胡疏肝达外,黄芩清胆内泄,亦可视柴胡为少阳表药,黄芩为少阳里药,2药合用共奏疏肝泄胆之功;人参(现使用党参)、法半夏和甘草共同起到调和脾胃的作用,人参补益脾肺之气(党参健脾益气),法半夏既能和胃又可顺气,甘草调和诸药,可甘守津回;生姜、大枣性味辛甘透达、温养阳气,此2味药是调和营卫而达表的要药,所以在运用小柴胡汤治疗外感表证时姜枣是必不可少的。综上所述,小柴胡汤是透达外邪、调和脾胃、调和营卫,病邪在半表半里而偏于表的首选方。

2小柴胡汤临床应用举例

2.1治疗外感发热病鄢某,男,36岁,因外感服用强力银翘片、抗菌药物2d,但汗出热不退,体温38.9℃,血象正常,恶寒欲加衣被,身痛酸软,头痛紧束,口不渴,舌苔薄而白腻,脉浮弦数,诊为感冒发热,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处方:柴胡、桂枝各10g,党参15g,法半夏、炒黄芩、白芍各10g,炙甘草5g,生姜3片,大枣3枚。服1剂患者微汗出,热退,精神好,纳食增,头痛消失,再服1剂余症消失,后予补中益气汤3剂而痊愈。该患者发病初期,选药不对证,打乱了表里传变的正常秩序,使表里不消,寒热夹杂,虚实并存。用小柴胡汤调和表里,切中病机。方中柴胡、桂枝用量各半,调和表里、调和营卫,炒黄芩、法半夏疏肝泄热,调胃和营。生姜和大枣祛风散寒。

2.2治疗风湿李某,女,60岁,最近常感身重,关节、肌肉酸痛。遇阴雨连绵,疼痛加剧。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其抗“O”、血沉偏高,诊断为风湿病。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处方:小柴胡汤加桂枝15g,防风15g,秦艽15g,威灵仙20g。服用5剂后患者关节疼痛明显减轻,遇天气变化未见病症反复。临床常用祛风湿类方药,如九味羌活汤和羌活胜湿汤,一味攻邪,会耗伤正气,而用小柴胡汤加桂枝、防风、秦艽、威灵仙方则可以攻补兼施,发中有收,功效殊不相同,可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2.3治疗支气管哮喘汪某,男,60岁,患支气管哮喘数年,体质较差,常觉气喘、反复感冒。诊见痰涎壅盛,咳嗽气粗,遇寒即发,恶寒低热,纳差,脉细数,舌苔黄腻,自行服用解表发汗药后发现病情未好转。来院就诊,诊为支气管哮喘,以小柴胡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党参15g,柴胡、炒黄芩、法半夏各10g,茯苓20g,陈皮、葶苈子、苏子、五味子各10g,炙甘草5g,大枣3枚,生姜3片。每日1剂,分2次温服,连服5剂后患者病情缓解。因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多有肺气不足,一味服用解表发汗药有伤肺气,以调和寒热的小柴胡汤治疗,攻中有补,可祛外邪。针对患者咳嗽气粗,痰涎壅盛,加二陈汤以理气化痰,陈皮、法半夏、茯苓、炙甘草理气化痰,茯苓用至20g增强祛除痰饮的功效。方中加入葶苈子、苏子、五味子降气而敛肺气。二方合用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辨证的特点。

2.4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吴某,女,52岁,中学教师。患者因心烦不宁,时作烦躁不安,胸闷气憋,精神不振,出汗量多,夜烦梦多,纳差,脉结代,每分钟2~3次,曾服用天王补心丹、柏子养心丸,以及地西泮等,疗效不佳。观其舌质偏红,苔黄而腻,诊为“更年期综合征”,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方药组成:炒柴胡15g,太子参15g,法半夏、炒黄芩、知母各10g,炒枣仁15g,炙甘草10g,茯苓20g,丹参15g,川芎6g,浮小麦30g。方中将柴胡改为炒柴胡,因患者心烦不宁,时而烦躁不安,用炒柴胡可疏肝理气,缓解患者此症状;用太子参代替党参是因其可益气生津,补虚、补气,可治疗患者精神不振及胸闷气憋;炒枣仁可养心安神,患者脉结代,疑有瘀血阻滞脉络,故方中加入丹参和川芎以祛瘀活血;浮小麦30g可收敛止汗。患者连用此方5剂后,睡眠佳,烦躁减,精神好转,食纳增加,继以上方隔日服1剂,共服30剂后,恢复正常。

3结语

柴胡的作用和功效篇2

【关键词】银柴胡配方颗粒;银柴胡;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

银柴胡配方颗粒,是由银柴胡单味药材深加工后,经过水煎煮工艺提取其有效成分,再掺入糊精辅料,喷雾干燥制成的一种便于医院药剂科配伍和患者携带服用的颗粒剂中成药。功能为清虚热,除疳热,临床上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热,具有一定疗效。银柴胡药材质量标准目前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药典一部中[1],但银柴胡配方颗粒却缺乏质量标准。为有效控制银柴胡配方颗粒的质量,本文参考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银柴胡”鉴别(3)项下的方法,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UV)分析银柴胡配方颗粒;另外,笔者建立了薄层色谱法(TLC)对该品种中的银柴胡药材特征斑点进行鉴别。?该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专属性高,可作为银柴胡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

SartoriusBS400S电子分析天平;BRANSON5510超声波清洗器(功率135W,频率42kHz)。

1.2试药

银柴胡颗粒样品(批号:1007021S、1007101S、1007051S,来源: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银柴胡对照药材(来源: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006291;由广东省药品检验所中药室贾宜军老师鉴定);薄层板:自制硅胶G、预制硅胶G薄层板(青岛海洋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默克硅胶G薄层板;甲醇、乙醇等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

2.1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A)测定,在27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对3批样品以及阴性对照溶液(糊精辅料)进行紫外扫描,实验结果与药典一致,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结果见图1。

注:(图1)1.供试品(1007021S)2.供试品(1007101S)3.供试品(1007051S)4.阴性对照。

(图2)1.供试品(1007021S)2.供试品(1007101S)3.供试品(1007051S)4.银柴胡对照药材5.阴性对照

2.2取本品适量,研细,取5g粉末置具塞锥形瓶中,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加水20ml使溶解,用乙酸乙酯分3次萃取(20、15、15ml),合并乙酸乙酯层,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银柴胡对照药材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10: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30%硫酸乙醇,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应显相同的蓝色荧光斑点,且阴性对照无干扰。结果见图2。

3讨论

3.1笔者曾经比较不同的薄层板(自制硅胶G板、国内和进口的预制硅胶G板),考察固定相因素对薄层色谱鉴别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因素影响较小,该方法耐用性良好。

3.2本实验2.2项下笔者采用甲醇加热回流作为供试品溶液提取方法,目的在于提取尽量多的目标化合物,提高薄层色谱的专属性;采用乙酸乙酯萃取,去除大部分水溶性等极性大的物质,提高薄层色谱的灵敏度和图谱的清晰度。综上所述,本文建立的UV和TLC鉴别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强、专属性高、重现性好,适合作为银柴胡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柴胡的作用和功效篇3

【关键词】小柴胡汤;中风;眩晕;疗效

内耳迷路积水是导致眩晕症的主要病理原因,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听力下降、耳鸣、恶心、旋转时症状加重等[1]。如果视物昏花,或者眼前发黑时,则被称之为眩;如果自我感觉身体、外界景物,出现旋转、摆动等不稳状态,则被称之为晕,当两者同时发生时,则被统称之为眩晕[2]。轻度眩晕患者,闭目休息,就可以自行缓解;而重度眩晕患者,可以出现恶心、呕吐、心慌,甚至肢体偏斜等临床症状,需要进行适当治疗[3]。现代医学中,比较常见的眩晕疾病好发于中风、梅尼埃病、脑血管病等动脉供血不足性疾病[4]。本研究中,2011年02月至2012年0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中风后眩晕患者,口服地芬尼多片等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汇报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02月至2012年0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中风后眩晕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口服地芬尼多片)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每组各30例。患者都有中风病史,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结合相应检查,符合WHO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中风后眩晕。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26.7~76.8岁;3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25.9~76.4岁。在年龄、性别和原发病等方面,两足患者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口服地芬尼多片等常规治疗,每次25mg,3次/d。1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1.2.2观察组治疗方法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小柴胡汤的方剂组成:柴胡、半夏、黄芩、党参、生姜、大枣、甘草。对于颈性眩晕的患者,则加用钩藤、白蒺藜;对于梅尼埃病的患者,加用丹参、泽泻;对于脑梗死患者,则加用川芎、红花;对于前庭神经细胞炎症的患者,加用防风、板蓝根。1剂/d,水煎服。1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1.3临床疗效判定标准[5]①治愈:眩晕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②显效:眩晕等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头略感昏沉,但不存在旋转感,可以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③有效:眩晕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存在旋转感,虽然可以完成生活和工作,但是完成质量都到某种程度的影响。③无效:眩晕等临床症状没有任何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率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30例观察组患者中,12例治愈,13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30例对照组患者中,3例治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与对照组相比(8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96.7%),P

3讨论

眩晕作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于中老年患者,尤其是中风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导致供血不足,缺血、缺氧,最终导致局部组织变性、坏死[5]。治疗眩晕,贵在健脾、化痰,重在疏肝、调气,肝脾同治,化痰与调气并举,则眩晕自愈。早在张仲景《伤寒论》中,就有关于小柴胡汤的记载,小柴胡汤由柴胡、半夏、党参、黄芩、大枣、生姜、甘草组成,具有畅达枢机、和解少阳、扶正祛邪的功效。主要治疗寒热交替反复出现的伤寒少阳证,以及胸胁苦满、目眩、口苦、咽干等临床症状。方中的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黄芩具有清热利胆、疏肝利胆的功效,肝郁气滞得到疏解,则“木能达土”,胆腑滞气得到通利,则肝脾调畅、胆胃安和;党参、大枣、甘草具有健脾益气、顾护中州的功效,既能够健脾运,又可切断生痰之源;半夏、生姜具有降逆止呕、化生之痰。诸药配伍,切中气机,治疗眩晕,疗效显著。

本研究中,我院诊治的60例中风后眩晕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口服地芬尼多片)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每组各30例,治疗1个疗程后,30例观察组患者中,12例治愈,13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30例对照组患者中,3例治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与对照组相比(83.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96.7%),P

参考文献

[1]王宗殿.中西医结合诊治眩晕初探.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20(5):59-60.

[2]赵国义.加味小柴胡汤治疗急性发作性眩晕20例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2012,14(4):192-193.

[3]潘国鹏.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30例.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43-144.

柴胡的作用和功效篇4

关键词小柴胡汤治证临床应用

小柴胡汤是张圣仲景在《伤寒论》中所创方之一,为当今公认有效重要方剂,根据多年实践,结合自己体会,试图对小柴胡汤证治机理做进一步探讨,不当之处,望同道指正。

1张圣对小柴胡汤证的论述

1.1小柴胡汤证的形成、主症、机理与用法

小柴胡汤证的形成,多系外感邪气,侵袭机体,多日不解,或失治、误治而转入少阳,形成小柴胡汤证。《伤寒论》266条云:“本太阳病不解,转人少阳者。”其主症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四大症。这是由于邪在太阳,治之失宜,气血受损,外邪因而得人,邪正相搏留于胁下而出现上述诸症。正如《伤寒论》97条云:“血弱气尽,腠里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邪气内侵,变化多端,或在上或犯下,或与热结,或与水合,其临床表现,除主症外,还有七或然症,即“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见伤寒论96条),但其根本病机在于“正邪分争”,其病变部位在于“少阳胁下”,即半表半里部位,故其临床证候尽管复杂繁多,但主要抓住病机病位之关键,掌握主症,就可运用自如。正如《伤寒论》101条云:“伤寒中风,有柴胡症,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因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之剂,有扶正祛邪之功,服之能助正气,振奋驱邪,使邪汗出而解。只要邪在少阳,服之即可“蒸蒸而振”身溅然汗出而解。

1.2小柴胡汤其他适应证

小柴胡汤主要治少阳病,但在太阳病、阳明病、三阳合病、厥阴病等疾病中,只要具备:“正邪分争”有和解可能的病证,均可用小柴胡汤治之,现简要分述如下:

1.2.1太阳病出现胸满胁疼可予小柴胡汤治疗:如《伤寒论》37条:“太阳病,十日以去……设胸满胁疼者,与小柴胡汤……”说明太阳病十日以去,出现胸满胁疼症状时,为邪入少阳,故可用小柴胡汤和解之;一般小柴胡汤证脉多弦,但在太阳病中;只要兼具小柴胡汤主症,脉沉紧亦可用小柴胡汤治之,如《伤寒论》266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但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一般说来,沉紧是少阴里寒之脉,现具备小柴胡汤主症,脉虽沉紧,亦可用小柴胡汤和之,以证见少阳,舍脉而从症治之。

1.2.2阳明病虽发潮热,但小柴胡汤证在者,亦可用小柴胡汤治之:如《伤寒论》229条:“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或虽有潮热症状,但阳明里实未甚,少阳之邪尚炽,仍可遵循先表后里的原则,用小柴胡汤和之。如果泻下里实,必致少阳邪入里。正如《伤寒论》104条:“伤寒13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已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外其治也,潮热者,里实也。先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1.2.3三阳合病,治从少阳:如《伤寒论》99条:“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伤寒论》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此两条用小柴胡汤治疗的目的是使枢机转运,上下宣通,内外畅达,邪因而得解。再如《伤寒论》231条:“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疼,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此条名“阳明中风”实为三阳合病,“胁下及心疼”、“久按之气不通”、“小便难”、“耳前后肿”等症,为少阳经邪热聚不通所致,病过十日,脉续浮,系外邪又有外解之趋势,故用小柴胡汤扶正驱邪以解其外。

1.2.4厥阴病出现小柴胡汤证,可用小柴胡汤治之:如《伤寒论》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此乃厥阴与少阳相表里,今厥阴病衰,阳气得复,症见柴胡汤证,故可小柴胡汤和解之。

1.2.5伤寒里虚腹疼,温中疼止,邪不解,可用小柴胡汤治之:如《伤寒论》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疼,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此乃土衰木盛,少阳兼里气虚寒证,治之先补后和,以小建中汤温其里,病不解,仍可用小柴胡汤和解之。

1.2.6阳微结症,可用小柴胡汤治疗:阳微结,即阳结尚浅,病不纯在里,也不纯在表,而“必有表复有里”,此系阳气郁伏,少阳枢机不利,症见大便硬结,当然可用小柴胡汤和解治疗。如《伤寒论》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风,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可与小柴胡汤。

1.2.7伤寒病后,复发热者,可用小柴胡汤治疗:如《伤寒论》394条“伤寒差之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说明伤寒病后,邪气虽退,正气尚未全复,若调摄失宜,会引起再度发热,此病后正气大衰,虽在病邪,亦必须照顾正气,采用祛邪不伤正,扶正不助邪之剂,方达邪去正复的目的。小柴胡汤恰具祛邪扶正的作用,故可选用小柴胡汤治之。

1.2.8热入血室,寒热如疟,可用小柴胡汤治疗:如《伤寒论》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热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热入血室系邪与血搏,正邪分争,出现寒热如疟,为正气有抗邪外出之势,故用小柴胡汤助正枢转,以驱邪外出,亦不外小柴胡汤和解之能。

总之,小柴胡汤的适应症,尽管病证繁多,症状复杂,但其病机不外“正邪分争”,病位不外少阳之枢,作用不外扶正驱邪,只要小柴胡汤证备,即可用小柴胡汤治之。

1.3小柴胡汤疑似证的鉴别

1.3.1与大结胸、痞证的鉴别:小柴胡汤证不可用下法,若医者不识证而误下之,必会出现多种变证,若虽下但柴胡证仍在者,仍用小柴胡汤治疗,若下后出现心下满而硬疼,或心下满而不疼者,不可用小柴胡汤治疗。小柴胡汤证是邪郁少阳,胸胁苦满,而下后出现心下满而硬疼者,乃是邪热内陷与素体痰水互结之结胸症,下后心下满而不疼系邪陷心下之痞证,临床不可不辨。正如《伤寒论》149条云:“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

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症仍在者,复与柴胡汤。……若心下满而硬疼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疼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1.3.2阳微结与纯阴结证的鉴别:阳微结系邪郁半表半里,少阳枢机不利所致,可用小柴胡汤和解之。而纯阴结系少阴阳虚所致,切不可用小柴胡汤治疗,临床必须详辨,阳微结及纯阴结均可出现脉沉细,或脉沉紧,恶寒手足冷的症状,但纯阴结不会有恶寒、头汗出之表症,而阳微结有之,正如《伤寒论》148条云:“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人在里,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

1.4小柴胡汤证的治禁

小柴胡汤治宜和解,汗、吐、下、温针等都应当禁用,若犯此禁,势必引起变证,变证表现复杂,治宜不可单一,当“知犯何逆以法治之。”《伤寒论》267条云:“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2现代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

小柴胡汤由柴胡、人参、黄芩、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等7味药组成,其中柴胡升发,疏半表之邪达于外,黄芩苦寒,使半里之邪清于里,二者相配,能和解少阳之邪,半夏、生姜和胃降逆,人参、甘草、大枣补中扶正,即扶正以助祛邪,又实里以防邪入,炙甘草兼调和诸药,共奏和解表里、寒热、虚实之功,据现代药理研究:本方具有明显解热、抗炎、护肝、镇疼、镇静、镇咳及抗病原体、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松驰平滑肌等多种功能,所以现代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据统计不下二三十种病证,这也是历代医家遵循“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医旨的发展,因临床多种病证均具有“正邪分争”的病机,有柴胡汤证“一证”的表现,因此小柴胡汤在临床内、外、五官、妇产等科中应用非常广泛。余在临床中主要用于下列病证,简要分述如下:

2.1发热性疾病:如感冒、流行性感冒、腮腺炎、伤寒、出血热、扁桃腺炎、痈肿疖疮等病,这类病一般加双花20g,连翘20g,若表证明显,加荆芥10g、蝉衣15g,身痛加川羌10g,咳者加杏仁10g、桑皮10g,咳喘加杏仁10g、麻黄10g、石膏30g,痰多加浙贝10g,头疼加10g,湿重加佩兰15g,咽痛加桔梗20g、寸冬10g,若发热重伴汗出口渴加石膏40g、花粉15g,若扁桃体肿加僵蚕15g、桔梗20g,腮腺肿大加牛蒡子15g、板兰根30g、赤芍15g,若痈肿疖疮、局部红肿加公英30g、地丁20g、赤芍15g、川连6g,痛重加乳香10g、没药10g,便干加大黄6g。

2.2肝胆性疾病:如肝炎、胆囊炎、胆石症,一般胆囊炎胆石症加枳壳15g、青皮15g、郁金15g、内金15g、金钱草30g,大便干加大黄6g,疼重加川楝子12g、元胡10g,出现黄疸加茵陈30g、栀子10g,急性肝炎加茵陈30g、丹参30g、栀子10g、泽兰30g,便干加大黄5g,慢性肝炎加丹参30g、白芍15g、泽兰25g、白术15g,腹水中泽泻30g、腹皮15g、商陆10g,转氨酶增高属温热者加龙胆草10g,气虚者加五味子10g。

2.3腹痛病症:如胃炎、溃疡病、胃肠痉挛、胰腺炎等病证,一般胃炎加苍术15g、陈皮10g、川朴10g、砂仁10g,痛者加香附12g、佛手15g,湿重苔厚加佩兰15g,纳差加焦三仙各10g,泛酸加川连6g、吴茱萸10g,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加桂枝10g、白芍20g、百合30g、乌药10g、元胡10g或白芷30g,吞酸加龙骨、牡蛎各30g或鱼骨30g,纳呆加陈皮10g、砂仁10g、陈曲10g,大便潜血加茜草15g,胃肠痉挛亦可按溃疡病加减,若大便不通加大黄5g,腹胀加枳壳10g、川朴10g,胰腺炎加大黄10g、川楝子12g、元胡10g,发热加双花20g、公英30g,大便干加芒硝15g(冲服),恶心呕吐加生姜10g、竹茹10g,总之胃肠疾病与平胃散合裁,急性腹痛多与桂枝汤合裁,然后随证治之。

2.4胸腹疾病:如胸膜炎、肠腔积液等用此方加减治疗效果很好,一般胸膜炎加二花20g、公英30g、夏枯草15g、川楝子12g、丹参30g,结核性胸膜炎加百部15g、桃仁10g、丹参30g、夏枯草15g,胸腔积液加葶苈子15g、泽兰30g,低烧不退加地骨皮15g、胡黄连10g,痛重加元胡10g,口干口渴加玄参30g、花粉20g,高烧不退加石膏30g、公英20g。

2.5经前、后诸症:一般妇女月经前后出现寒热交替,恶心,纳呆,经停或未停经均可用小柴胡汤加当归15g、川芎20g、熟地20g进行治疗,挟血块加桃仁10g、丹皮10g,胀痛加香附12g、元胡10g,恶心纳呆加陈皮10g、砂仁10g、竹茹10g、蕉三仙各10g。

3体会

小柴胡汤尽管适用于多种病证,但必须遵循:“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原则,其病机不外“正邪分争”,其病位不外半表半里,再加柴胡证一证便可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

柴胡的作用和功效篇5

中图分类号:R28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2-0057-03

小柴胡汤源自汉末名医张仲景之《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方,组成: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生姜、大枣、半夏。小柴胡汤属和解剂,具有和解少阳,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之功,可用于治疗多种妇产科疾病。此方面文献综述不多,且引用文献年度跨度较大,本文就近5年来小柴胡汤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总结,为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提供一些经验依据。

1月经病

11经行发热多因气血营卫失调、感受外邪、阴虚生热、血虚挟滞或血热外泛等所致。治疗宜和解疏利,小柴胡汤为和解剂主方,可用于治疗经行发热。黄英[1]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经行发热48例,治愈18例,好转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67%。潘芳[2]治疗经行发热一则,小柴胡汤加党参、茯苓、薏苡仁、荆芥、丹皮、夏枯草、炒川楝子、赤白芍,每月经前1周左右服用本方至经净,共服用上方10剂,发热畏寒未见发作。

12经行头痛主要由血虚、肝火、血瘀、痰湿等因素导致。经行以气血通畅为顺,气血不和,瘀血内停,阻塞清窍,则每逢经行瘀随血动,欲行不得,故头痛剧烈,故以小柴胡汤和解枢机[3]。程瑛[4]等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经行头痛1例,小柴胡汤加黄连、吴茱萸、竹茹、枳壳、麦冬、生地、当归、川芎、台参、鸡内金,首进5剂,头痛消失。原方去生地、麦冬继服13剂病愈。潘芳[2]治疗经行头痛1例,小柴胡汤加太子参、白芍、夏枯草、僵蚕、枸杞子、、生熟地黄、川断、茺蔚子。服6剂后,头痛明显减轻。上方去生熟地黄、加陈皮、郁金,每月于经前1周左右自服上方,连续3月诸证均明显改善。姚慧芳[4]治疗经期头痛1例,以小柴胡汤加党参、桃仁、红花、川芎、川牛膝、益母草,药后痛减,经止悉平,以后每于经期,上方续进3剂,经治3月,后行经如常,头痛未复发。杨家林[5]运用小柴胡汤分别合杞菊地黄丸和四物汤治疗经行头痛2例,分别治疗治2个和3个月经周期后症状基本缓解。

13经行感冒风寒素体虚弱,卫阳不足,或风热,素体不健,阳盛之体,或邪入少阳,素体虚弱易导致经行感冒。妇女经期,血海空虚,如感受外邪,则邪气易留,缠绵难祛,可用小柴胡汤调和气血,扶正祛邪。郭远平[6]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经期复感外邪27例,27例经服药1~3剂后全身症状都有明显好转。姚慧芳[4]治疗经期感冒1例,医以小柴胡汤加桂枝,解肌祛风,和解少阳,一剂而霍然。小柴胡汤加党参、桂枝,药进当日,外感表证已解,前方加炒白芍,续进2剂,诸症悉解。

14痛经主要由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瘀阻、气血虚弱、肝肾亏损所致,宜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疏肝化瘀,调理枢机。程瑛[3]等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痛经1例,投小柴胡汤加当归、川芎、红花、陈皮、白芍、没药、枳壳,首进3剂,诸症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叶新洲[7]以小柴胡汤随症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68例,治愈60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53%。仝小林[8]活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痛经伴杂病1例,调治2月余而诸症悉平。

15崩漏由外邪侵袭、七情内伤、操劳过度、产后或流产后起居饮食不慎、不节等引起冲任二脉功能失调而致,可用小柴胡汤扶正祛邪、疏畅气机,调节冲任,摄血固崩。王晓媛等[9]认为小柴胡汤可调和肝脾、疏利三焦、调达升降、宣通内外、运行气血。治疗热入血室之崩漏具备柴胡八证者均可考虑。运用小柴胡汤加五味子、桔梗治疗崩漏1例,服药1剂后经量明显减少;3剂后仅有少量褐色经血,咳嗽减,汗少,咽痛减,口仍干苦;6剂后经止,诸症悉除。

16经前期综合征主要与心肝功能失调有关,尤以心肝气郁为主要病机。刘霞等[10]认为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疏利枢机,可治疗一些休作有时性病证。而经前期综合征的特点是症状随月经周期而发,经前即作,经净即止,故选用小柴胡汤和解之义随症加减治疗经前期综合征58例,治愈44例,好转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28%。

17其它程瑛等[3]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月经过少1例,投小柴胡汤加川芎、白术、云茯苓、红花、三棱、砂仁,服药5剂经量较前增多。原方去白术、云茯苓、砂仁、红花、三棱,加蒲公英、紫草、连翘、桃仁,再服7剂,余证悉除,随访一年月经正常。姚慧芳[4]治疗治经期鼻衄1例,小柴胡汤加玄参、生地黄、牡丹皮、生地榆、花蕊石,服1剂,鼻衄即止,续进2剂后经止。半年后随访,鼻衄未曾复发。又治经期抽搐1例,以小柴胡汤加太子参、瓜蒌根、白芍、天麻、全蝎,每于月经中期服12剂,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患者行经渐趋正常。

2产后病

21产后发热指产后持续发热,或突发高热寒颤,并伴有其他症状者。主要由外感、血虚、血瘀、食滞、感染邪毒等因素引发,宜以小柴胡汤解外感之邪,祛内里之瘀,调理气血运行。肖群[11]等运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产后发热52例,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128±112)天,3天内体温正常率为9808%。

22产后郁冒指产后失血过多,气随血脱,汗出腠理不密,寒邪乘虚而入,正气反逆上冲,而现头晕目眩,昏蒙而神志不清,郁闷不舒,呕不能食,大便坚,头汗出,脉微弱等症,宜小柴胡汤主之。李开琼[12]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产后郁冒38例,治愈14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73%。

23产后中风指产后感受外邪引起的疾患,轻者头痛恶寒,时见发热,心下闷,干呕汗出等。重者发热面赤,喘而头痛,甚则牙关紧闭,角弓反张,不省人事等。张银萍等[13]认为,产后正气大虚,风邪乘虚袭表,正虚邪实,邪盛传里,邪在表里之间,少阳中风,故用小柴胡汤治疗产后中风1例,服5剂后,头痛、关节痛、五心烦热明显减轻,再予原方5剂,症状消失,随访10年未复发。

3习惯性便秘

习惯性便秘,又称功能性便秘,是指非器质性的大便不通,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便意频而排出困难症状的便秘。袁晓琳等[14]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妇女习惯性便秘2例,病患1当晚服药1剂,晨起后即排便,腹胀感明显好转。继服5剂,随访3个月,便秘未再作;病患2服4剂后,排便爽快,随访四月余,便秘偶作,但再服此药仍立效。王斌[15]运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妇女习惯性便秘46例,治愈32例,好转12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566%。

4围绝经期综合征

又称更年期综合症,指因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絮乱合并神经心理症状为主的综合症。陈铁龙等[16]运用二仙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111例,服用2~5个疗程后,111例中显效92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4%。庄英军[17]等运用二仙汤合小柴胡汤治疗围绝经期高会血压22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91%。徐俊萍等[18]运用二仙汤合小柴胡汤治疗围绝经期心理疾病56例,痊愈2例,显著好转18例,好转3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86%。刘继红等[19]运用小柴胡汤治疗围绝经期失眠1例,共7剂,每日1剂,服药后睡眠时间增至5h,入睡较之前容易,烘热汗出及心烦易怒较前减轻,上方加减继服月余,已能每夜睡6~7h,烘热汗出亦止。顾雄华等[20]运用天麻钩藤饮合小柴胡汤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40例,显效1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孔光一[21]认为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病机为肝经郁热,多兼心脾肾不振之证,临床上常在疏肝清热的基础上,兼以养血和血、补气养心、健脾和胃、补益肝肾法,且重视调节患者情志和饮食,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治疗更年期综合症2例,疗效显著。

5多囊卵巢综合征

育龄妇女常见的一种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导致的疾病,以慢性无排卵和高雄激素血症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多毛或痤疮等。施燕[22]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40例,治疗1疗程后,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

7小结

《伤寒论》曾用大量的条文叙述了小柴胡汤的汤证、加减法、类证及类方。后世也将其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很多合方,进一步扩大了其治疗范围[23],尤其在治疗妇产科疾病方面效果显著。张秉成《成方便读》中曰:“夫人之所赖以生者,血与气耳。”妇人之病,多见气血之变,主要在于肝郁气滞、阴阳气血不调,小柴胡汤功用和解少阳,能调和阴阳气血、扶正祛邪、疏肝利胆、平衡阴阳、调畅气机。在临床应用上,可随证加减创造合方,用以治疗妇产科多种疾病。

参考文献:

[1]黄英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经行发热48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2):85

[2]潘芳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体会[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0,25(3):12~13

[FL)][SD1,1][FQ(23*2。175mm,X,DY-W][SQ+1mm][CD=175mm][FL(K8mm]

[3]姚慧芳运用小柴胡汤辨治经期病变体会[J].光明中医,2010,25(3):509~510

[4]程瑛,胡浩浅谈小柴胡汤在妇科临床的应用[J].光明中医,2008,23(11):1778~1779

[5]魏绍斌,袁亚敏杨家林教授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经行头痛的经验[J].四川中医,2007,25(8):2~3

[6]郭远平小柴胡汤治疗经期复感外邪27例[J].福建中医药,2007,38(3):36

[7]叶新洲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68例[J].中医杂志,2010,51(10):16

[8]彭智平仝小林教授活用小柴胡汤辨治杂病举隅[J].吉林中医药,2012,32(1):32~33

[9]王晓媛,李浩,李楠小柴胡汤治疗崩漏心得[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19(7):82

[10]刘霞,谢萍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经前期综合征58例[J].江西中医药,2007,38(8):29

[11]肖群,方燕飞加味小柴胡汤治疗产后发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4641~4642

[12]李开琼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产后郁冒38例[J].河北中医,2010,32(9):1355

[13]张银萍,纪建军小柴胡汤治疗产后中风1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0,22:114

[14]袁晓琳,马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妇女习惯性便秘[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3):675

[15]王斌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妇女习惯性便秘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1,24(3):1286~1287

[16]陈铁龙二仙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111例[J].江苏中医药,2010,42(2):39

[17]陈铁龙,庄英军,徐俊萍二仙汤合小柴胡汤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164~165

[18]陈铁龙,庄英军,徐俊萍二仙汤合小柴胡汤治疗围绝经期心理疾病56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4):540~541

[19]刘继红,吴嫣探讨小柴胡汤治疗围绝经期失眠[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3):204~205

[20]顾雄华,刘芊,贺小芳天麻钩藤饮合小柴胡汤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合并焦虑状态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2,31(4):305~307

[21]吴炫静,严季澜孔光一教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经验[J].吉林中医药,2011,29(12):1029~1030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高三周记范文(整理5篇)

    - 阅0

    高三周记范文篇1缘和馨是很要好的室友,她们无话不说,常常听到她俩在一起唱:“记忆是阵阵花香,一起走过永远不能忘。”缘有一件很漂亮的白衣裙,那是她母亲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她把白.....

    关于寒假周记初一范文(整理2篇)

    - 阅0

    关于寒假周记初一范文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眼间,我初一年的寒假生活已经接近尾声。让我来回味一下这个寒假令我难忘的事。寒假中我们迎来了中国最传统的节日——春节。除夕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