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整理2篇)
来源:
消防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范文篇1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市局《关于开展商场集贸市场火灾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区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区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精神,全区部署开展为期八个月的火灾隐患排查工作,为更好地落实工商部门对商场、集贸市场的火灾隐患排查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商部门的职能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市局《关于开展商场集贸市场火灾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区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区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经与区经贸部门商定,××区工商局在本次火灾隐患排查工作中的职能为:由区经贸部门牵头负责,区工商部门配合开展对全区商场、集贸市场火灾隐患排查治理,依法注销或者吊销不具备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定的消防安全条件的单位。
二、工作目标
配合区经贸部门全面排查治理商场、集贸市场等场所的火灾隐患,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整改和消除火灾隐患,建立健全火灾隐患排查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平安××”、推进××经济区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三、组织机构
区局决定成立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四、此次专项治理的内容和重点
专项治理的对象:商场、集贸市场等人员大量聚集的场所。
专项治理的重点:_、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情况;_、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_、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及落实情况;_、单位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情况;_、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制度及演练情况;_、建筑之间防火间距、消防通道、建筑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防火分区设置情况;_、消火栓状况,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和防排烟系统等自动消防设施运行,灭火器材配置等情况;_、电气敷设以及电气设备运行情况;_、建筑室内装修装钸材料防火性能情况;__、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单位场所设置位置情况;__、“三合一”场所人员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部分实行防火分隔、转载请务必注明来自范文中心:/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设置、消火栓、自动消防设施运行电气线路敷设及电气设备运行等情况;__、销售和使用领域的消防产品的质量情况。
四、具体措施及时间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_月_日至_月__日)
各业务股、基层工商所要及时把《实施方案》传达到每个工作人员,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安排专项治理的各项工作,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保证时间、人员、任务、责任四落实。并及时按照区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配合区经贸、消防等部门在全区范围内掀起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的高潮。
(二)组织实施阶段(_月__日至__月__日)
_、自查自纠阶段(_月__日至_月__日)。商场、集贸市场的消防安全自查自纠工作由各基层工商所配合区经贸局根据所辖地的具体情况开展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分发《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自查情况报告表》。各工商所要按照*政办[____]__号文和区政府确定的治理范围、内容和本工作方案,配合区经贸、消防等部门督促各经营单位认真开展消防安全自查自纠,并于_月__日前把《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自查情况报告表》报公交消保股,以便汇总上报。
_、检查整改阶段(_月_日至_月__日)。在各有关单位进行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由区局会同经贸、消防等部门,协调各基层工商所开展对全区商场、集贸市场逐个检查整改,对于一时难以整改的火灾隐患,要按照“四个一律”的要求进行整治。即凡未经过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合格就投入使用的建筑工程,一律依法坚决予以关闭;凡公众聚集场所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封堵,经检查发现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改;凡公众聚集场所自动消防设施损坏、不能正常运行,经检查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改;凡地下营业性场所安全出口达不到消防安全要求,经检查发现不能立即整改的,一律依法责令停产停业整改。要督促指导隐患单位作出整改计划,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并加强监管监控。对于火灾危险性大、不能及时整改的重大火灾隐患,要采取果断措施,在奥运会、残奥会和农运会举办期间责令停业、停止使用、停止施工。
_、治理成效巩固时段(_月_日至__月__日)
要紧紧围绕消防安全,切实加强消防安全保卫措施。要集中开展消防监督抽查,加大对商场、集贸市场的错时检查频率和力度,督促社会单位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措施,严防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要充分利用当地媒体,广泛开展火灾隐患整治工作宣传,加大对经营者的消防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有效提高经营者的消防自律意识,进一步巩固火灾隐患治理成效。
_、冬防排查治理阶段(__月__日至__月__日)。要针对冬季风干物燥,易发生重特大火灾的特点,将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冬季防火工作紧密结合,严密各项冬防措施,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验收阶段(__月_日至__月__日)
按照区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迎接市政府火灾隐患排查工作的验收。各工商所要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报送制度,在每月结束后_日内将《____年火灾隐患排查治理月报表》(详见附件),每季度结束后_日内将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阶段性小结和《____年火灾隐患排查治理月报表》,通过oa系统报送区局市场、合同股、注册股。重大火灾隐患还应填报《重大火灾隐患一览表》(附件)。发现重要信息、重大情况要随时上报。专项整治结束后,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做好专项治理工作的专题总结,认真查找这次整治中所发现问题的根源,制定有关管理措施,做好经常性管理监督工作,巩固整治成果,杜绝隐患,保证安全。
五、专项治理的几点要求:
_、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对这次整治工作,转载请务必注明来自范文中心:/各工商所要积极配合经贸、消防等部门,全面加强宣传发动,要把整治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向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广泛的宣传,统一思想认识。
_、各工商所对此次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实施,对商场、集贸市场本着“谁投资,谁受益”,“谁开办、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到人,全面、细致深入开展检查整治,做到不留死角,消除隐患。各商场、集贸市场负责人应切实负起消防安全第一负责人的责任,建立“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接受监督”的安全管理机制,并广泛发动职工、经营者积极参与此次专项治理活动,找、查、摆潜在安全隐患,形成安全防范的公众意识,自觉落实隐患的整改工作。
_、强化措施,确保成效。各工商所要积极配合区经贸,消防等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督促落实整治的力度,严格依法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对不采取措施整改隐患的单位,坚决处理,该罚款的就罚款,该停业的应责令停业,做到发现一家处理一家,绝不姑息迁就,此次专项治理活动要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责,形成合力,以确保消防安全检查的顺利进行。
消防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范文篇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迅猛发展,成为当地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材料资源丰富、国内市场需求逐步加大,这些有利因素都促使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断增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解决劳动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得到政府的积极鼓励和大力扶持,采取了一些推动企业发展建设的有力措施。但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存在较多的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发生群死群伤恶性事故,将会给社会及人身都带来巨大影响。
二、当前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
(一)可燃、易燃物品多,火灾荷载大。目前,服装、制鞋、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是以皮革为主、化工原料为辅的易燃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可燃物品以及甲苯、溶剂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这些物品在使用时都极易发生燃烧,引起火灾的发生。这些物品燃烧后会大量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氰化物等有毒有害气体和烟气,阻碍员工逃生,给员工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劳动密集型企业负责人往往重效益、轻安全,在有限的空间内,不顾相关消防法规定要求,占用防火间距等最大限度地堆放生产材料,致使厂房和生产车间内火灾荷载密度急剧增加,火灾危险性增大。
(二)消防安全先天不足,火灾隐患突出。大部分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没有很好地进行消防规划,“先建设后审核”、“先投入生产再审核”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导致企业在施工阶段违规建造,消防车通道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无法快速到达火场进行有效的火灾扑救。加之与周边建筑没有保持相应的防火间距,建筑毗连严重,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灾蔓延趋势。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的厂房、仓库、宿舍等建筑耐火等级较低,一旦起火,由于建筑构件抗御火灾的能力低,在较短时间内主体结构就会被破坏,容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
(三)建筑消防设施建设滞后。企业基础消防设施薄弱,特别是室内外消火栓的数量严重不足,消防用水严重缺少,火灾发生后难以扑救。有的企业,厂区内未按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移动式灭火器材等消防器材配备严重不足,灭火器配置不合理、选型不符合要求,将直接阻碍初起火灾的扑救处置,加速火灾蔓延,增加火灾危险性。
(四)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多数企业未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工作措施不到位,无专人负责管理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失控漏现象严重。部分企业老板及员工对消防安全认识不足,不懂消防器材的操作和初期火灾的扑救,致使火灾连续发生。同时对原料、成品仓库等重要部位的管理工作不重视,措施落实不到位,未能正确处理防盗和防火在关系,存在仓库与车间混未进行防火分隔、仓库内垛距、灯距等不符合规范要求,存在先天性火灾隐患。对存在的火灾隐患,未落实整改措施和临时的防范措施,极易导致火灾事故发生。
三、劳动密集型企业防火安全措施
(一)认真排查,摸清底数,分类进行指导。对辖区内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掌握辖区内劳动密集型企业数量,分类建立台账。根据企业的特点分类进行指导,规范各劳动密集型企业自身安全保障行为。结合此类企业逐步建立起操作性强、切合企业实际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做到全员消防教育培训到位,消防设施、器材配置到位,动用明火安全防范措施到位,日常巡查、定期检查到位,火灾隐患整改到位。确保消防安全管理不留漏洞、不留死角,并结合企业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使之与企业发展水平相适应,满足安全生产的有关要求。
(二)部门联动,加大监督力度,共筑消防安全防线。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及时督促业主采取措施限期消除隐患。指导业主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力争以有限的整改资金整改存在的火灾隐患。坚持严格执法,坚决严肃查处消防违法行为,彻底解决安全疏散、建筑消防设施损坏或不足等老大难问题。同时要定期召开劳动密集型企业法人代表会议,增强法人的消防安全意识,要从上至下解决企业内部火灾隐患问题。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严格依消防规范,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设计建设,严把审核验收关,杜绝产生新的消防安全隐患。
(三)明确责任,强化措施,规范消防安全管理行为。要严格按照《消防监督检查规定》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推进消防工作法制化、社会化,进一步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全面加大消防安全监督整改力度,细化分解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环环相扣的消防安全责任体制,不断规范消防安全管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企业要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健全消防安全管理机制,严格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确定各级各岗位消防安全责任人,逐步建立起“管理自主、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此外,企业要立足实际,组织开展日常性消防安全检查,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的防火巡查,重点检查日常消防安全管理落实情况、消防设施运行的完好情况、安全疏散设施和安全出口畅通情况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