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收集3篇)
来源:
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篇1
关键词:北方大豆;病虫害;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126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1033100
1北方大豆种植面对病虫害种类
1.1病害种类
关于我国大豆种植面临的病害情况,在不同的种植区域,其所呈现的现状都不相同。其中常见的种植种类主要有大豆根腐病和大豆灰斑病、褐纹病。大豆根腐病通常会使大豆植株变得矮小,抵抗力差,发病时表现为大豆茎部出现黑褐色病斑,并不断的扩大,在病重时病斑的色泽会变得越来越深,皮层出现腐烂状。而大豆的灰斑病主要发病时期为成株期,表现为幼苗叶片出现病斑,最初为退绿圆斑,逐渐发展成为边缘褐色、中央灰色或灰褐色的蛙眼状斑。而在西北地区,主要出现的大豆病害为大豆霜霉病、细菌斑点病,受这种病的影响,大豆病株表现为早期落叶、叶片凋枯、种粒霉烂等症状,对大豆产量影响较大。
1.2虫害种类
大豆种植过程中的虫害种类有很多,这些害虫严重的影响着我国北方大豆种植质量,如果不进行处理,会严重影响我国的大豆种植产业。从实践来看,主要的病虫害种类有大豆潜根蝇等地下害虫、大豆蚜虫、蓟马、大豆二条叶甲、大豆四星叶甲、圆跳虫以及多种鳞翅目害虫、大豆食心虫等。这些虫害的出现与大豆的种植环境、种植季节、种植土壤都有着密切的练习,大豆农户在种植的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查看相关的病虫状况,并且能够对本地区出现的病害种类有一定的了解,从而能够及时的预防。相对于病害来说,虫害的对于大豆种植的伤害更加严重,它不仅直接损害了大豆的质量和产量,而且还会对大豆的生长土壤产生一定的危害,所以预防大豆生长过程中的虫害非常重要。
2北方大豆种植病虫害的防治对策
2.1改变防治理念,以预防为主
要想有效防治北方大豆种植病虫害的传播和泛滥,首先就必须的得改变防治理念,不能只是在病虫害出现以后才开始想着质量方法,而是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进行预防和治理工作,这样才能够针对即将出现的病虫害威胁做出及时的应对策略,最大程度的降低并崇拜对大豆的生长影响,从而更好地保证大豆的生产质量。随着绿色农业理念的提出,我国对农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农药残留的指标也越来越严格,这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户使用农药消灭虫害。所以面对大豆种植中的虫害威胁,农户要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在大豆种植的整体过程中,阶段性的对病虫害进行预防和防治,保证大豆生长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建立绿色的生态系统。保证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2.2采用综合手段防治病虫害
采用综合手段防治大豆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就是从大豆种子的挑选、栽培、轮作的过程中全方位的减少病虫害的威胁。需要对大豆的品种进行严格的挑选,在大豆种植的时候,要充分根据本地区的土壤状况和可能遭受到的病虫害种类,对大豆的种子进行精挑细选,选择高产抗病的大豆品种,从根本上实现对大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要加强大豆的栽培工作,从种植、施肥、发育等过程中对大家进行病害虫病的防治工作,在栽培的过程中要做到及时施肥,及时清除病害株体,提高大豆的抵抗力,为大豆创造安全的生长环境;要对大豆种植进行科学的轮作换茬,减少有害株体对土壤的而影响,从而提升大豆的产量和质量,目前我国北方的大豆种植是3a轮作,给土壤肥力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容易出现虫害,为了提高大豆的生长质量,我国北方的大豆种植可以试验5a以上的轮作。
3结束语
总之,我国北方大豆种植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病虫害的威胁,不仅严重影响了大豆的产量和质量,而且也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所以解决我国大豆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状况,对提高我国大豆产业和大豆深加工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篇2
大豆病虫害发生面积大,范围广。常年发生面积占大豆播种面积的80%以上,气候条件、栽培条件、土壤环境对大豆病虫害发生十分有利。正茬、迎茬、重茬大豆病虫害依次加重。由于重迎茬面积大,根腐病、孢囊线虫病、地下害虫、大豆食心虫、大豆灰斑病等发生较重。长期以来一些农民对大豆病虫的防治只重防“标”不重治“本”,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观念淡薄。对防治大豆病虫害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认为防与不防对产量没有多大影响。防治措施缺乏规范化。在防治措施选择及运用防治时间上、很难达到标准化。气象条件变化对病虫害发生影响很大。年度间气象条件变化很大,导致一些新病虫害发生严重,给防治带来新的问题。农民私下从外地引种,从而使一些新病虫害大面积传播蔓延。在化学防治上存在着假劣农药泛滥,用药量不准确等诸多问题,从而导致防治效果不明显、打药不见效的现象时有发生。
2大豆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大豆病虫害防治要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要从改良土壤、防病治虫、促进生育三个方面生态系统筹考虑,要溯根求源,分清主次,标本兼治、对症下药、综合治理。
2.1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减轻大豆病虫害的发生
2.1.1合理轮作,实施秋翻整地
选地首先要宏观调空,尽量减少重迎茬面积,要坚持“种迎不种重、种肥不种瘦、种洼不种岗”的原则,选择有机质含量3%以上的平川地或二洼地,切记不在地力较差的岗坡地和病虫害发生较重的地块种植,同时要搞好秋整地。深翻18-22厘米为宜,以降低越冬虫源和菌源、降低杂草基数,控制杂草危害。
2.1.2选用良种
提高大豆自身耐病虫能力。选用抗逆性强、丰产性能好的1-2级良种,在播种前将种子全部进行粒选、剔除瘪粒、病粒、虫食粒、破粒,种子质量选择纯度、净度在98%以上,发芽率在90%以上,品种决不搞自留,在同一地块上年际间尽量调换品种。
2.1.3适期早播,合理密植
在地温稳定通过8摄氏度时开始播种,尽量适期早播,我县5月5日左右播种为宜。机械精量点播,垄上双行,株行距10—12cm,播深镇压后为3-5cm,公顷保苗24.29万株。
2.1.4增施农肥,用好化肥
配方施肥,农化结合,N、P、K微肥结合,底肥、种肥、叶面肥结合。亩施优质农肥1500-2000kg,结合伏秋整地施入,亩施底肥二铵15kg、尿素5kg、硫酸钾5kg,岗坡地块适当增施氮肥,洼地适当增施钾肥,在缺素地块应施用养分含量相等的多元素复合肥,以增加土壤中铜、钼、锌、硼、锰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保证大豆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切记种肥要施于种下4-5cm处。在大豆苗期至分枝期药害和生理性病害较重时喷施生根粉和叶面肥促进根系发育,减轻根腐病的发生程度;在大豆开花期亩用尿素200g加磷酸二氢钾100g兑水喷雾。
2.1.5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进行中耕除草,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清除田间病残体,勿多施用氮肥,可减轻发病。
2.2以加强病虫测报为基础及时准确地开展化学、物理和生物防治
要以测报仪器观测和田间调查为基础,适时掌握大豆病虫害发生动态和势态,做到准确无误、适时有效开展大豆病虫防治,要以发展绿色农业为主导重点推广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对发生较重的病虫选用低毒高效化学农药“点片挑治”,做到“发现一株打一圈,发现一点打一片”,即提高了防效降低了成本又保护了天敌,对大面积发生的病虫应采取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对根腐病和包囊线虫病可用35%多克福种衣剂或用福太尔大豆拌种剂按药种比1:80-90拌种。
对大豆蚜虫和红蜘蛛采用具有内吸作用的种衣剂拌种,也可用吡虫啉、氧化乐果、来福灵、艾美乐、多面手、虫咪等药剂进行防治。
对大豆霜霉病可用瑞毒霉或甲霜灵0.2%拌种,在发病初期亩用甲霜灵粉、克霜灵、杀毒矾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对大豆灰斑病和褐斑病等真菌病害在大豆花荚期初见病斑时用多菌灵胶、可杀得2000选择晴天进行喷雾防治。
对大豆褐斑病可在播前可用70%多福合剂0.5%的拌种,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水喷雾防治。
对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和斑疹病防治用70%代森锰锌、可杀得、农用链霉素等药剂进行防治,田间发病初期可喷施1:1:200波尔多液喷雾防治。
对大豆菌核病防可在开花盛期用速克灵、菌核净、施保克在发病初期喷一次,7-10天后再喷一次。
大豆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篇3
1大豆根腐病
该病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出土前种子受害腐烂变软,不能萌发,表面上有白色霉层。在大豆开花结荚期为发病高峰期,田间出现大量黄叶,病株矮化、根系全部腐烂,导致病株死亡。轻者叶片变黄,提早脱落、结荚少、籽粒小、产量低。大豆根腐病在田间发生往往呈“锅底坑”状分布,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发病点。以农业防治为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综合防治。实行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适时晚播,发病轻。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增施有机肥,培育壮苗,增强抗病力。还可用多菌灵、福美双和杀虫剂等大豆种衣剂拌种,种衣剂用量为种子重量的1.0%~1.5%,或用2.5%适乐时150mL乳油加20%陈普降40mL,或小叶敌400~500倍液,或2%万佳丰水剂300倍液,或2%菌克毒克750mL/hm2拌种子100kg。
2豆根结线虫病
大豆根结线虫危害大豆根系,破坏根组织。被害根生长受阻、腐烂,病株地上部萎黄、矮小,严重者大豆成行、成片萎蔫枯死,导致产量严重下降。该病属侵染周期长、流行速度低的病害,宜早期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适当增施粪肥。药剂防治可用克百威3.75~4.50kg/hm2或硫磷4.5~6.0kg/hm2等均有明显防治效果,可控制种苗期线虫第1代的初侵染,能有效地保护主根。
3大豆豆荚螟
豆荚螟的危害症状与大豆食心虫相似,但蛀入孔和脱荚孔多在豆荚中部,脱荚孔圆而大。应贯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把其控制在蛀荚为害之前。选种抗虫品种,也可采用大豆与玉米间作。在成虫盛发期可用1.5%甲基对硫磷剂22.5~30.0kg/hm2,喷粉灭蛾;在卵孵化盛期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50%硫磷乳油或50%对硫磷1?500倍液喷雾防治;在幼虫脱荚入土前可在地表喷药,毒杀幼虫,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50%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50%杀螟硫磷乳油1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500~2500倍液喷雾防治。
4地老虎
地老虎俗名截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以幼虫为害大豆,将茎基部咬断,造成作物严重缺苗断垄,甚至毁种。白边地老虎成虫体长15~18mm,翅展42~45mm,灰褐色。前翅有明显的灰白色宽边,环形纹、肾形纹皆为灰褐色。幼虫体长43~46mm,腹部背面毛片后面2个比前面2个稍大,臀板黄褐色,体表光滑无颗粒。地老虎幼虫白天潜伏土中,夜晚出土危害。1年发生1代,以1龄幼虫卵壳内越冬。第2年4月幼虫破壳而出,先取食荠菜、灰菜、刺菜、苣买菜等杂草。待大豆出苗后为害大豆,6月上、中旬是幼虫危害盛期,6月下旬开始化蛹,7月上中旬为化蛹盛期。要深翻灭卵,秋后在有地老虎虫卵的地块,实行深翻,卵翻入15cm以下土层中后死亡70%,可大大降低越冬虫卵基数。药剂防治可用:①毒饵诱杀。用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0.5?kg、豆饼50kg、水50kg配成毒饵。先将豆饼粉碎、炒香,然后用水溶化敌百虫,再与豆饼混拌均匀,于傍晚撒在被害田,用量15~20kg/hm2。幼虫夜出活动取食毒饵后中毒死亡。②用总含量不低于30%~35%,且克百威含量不低于药剂总含量10%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
5大豆食心虫
以幼虫蛀入豆荚食害豆粒,常年虫食率10%~20%,严重时可达30%~40%,甚至可达80%,而且影响大豆的品质,降低等级。采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把农业丰产栽培措施与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有机地结合起来。选用抗虫或耐虫品种,大面积轮作,增加虫源地中耕次数。成虫产卵高峰期(8月20日)叶面喷洒菊酯类农药,利用触杀和胃毒作用防治成虫。可用2.5%功夫乳油300mL/hm2、15%来福灵乳油300mL/hm2、20%速灭杀丁乳油450mL/hm2等防治。于成虫产卵盛期按30~45万头/hm2的放蜂量放赤眼蜂1次,可降低虫食率43%左右。如增加放蜂次数,还能提高防治效果。
6红蜘蛛
红蜘蛛属蜱螨目叶螨科。幼螨及成螨均以刺吸式口器在植物叶背面吸取汁液。被害叶初呈黄白色斑点,以后渐变成锈褐色大斑,严重时全叶变黄卷缩,枯焦。造成植株枯死,减产严重。雌性成螨椭圆形,体长0.4~0.6mm,红褐色,体背两侧各有黑褐色长斑1块,有时分隔成前后2块。雄螨体长0.25~0.35mm,体色红、黄、绿或黑绿色。卵圆球形,光滑,初产时无色,渐变暗红黄色。幼螨近圆形,有足3对。初孵时无色透明,取食后变为暗绿色。若螨有足4对,红色,体侧有明显块斑。红蜘蛛1年发生十几代,以雌成虫在背风向阳的枯叶、杂草附近的土缝、墙缝中吐丝结网,群集越冬。翌年4~5月开始活动,取食杂草,后迁移到大田危害。7月气温高干旱时繁殖快,迅速蔓延危害,到9月气温下降时,开始转到越冬场所,10月后越冬。田间调查,平均每100株大豆有1株卷叶时,开始防治。在秋收后进行秋翻地。在晚秋、早春清理田园和路边枯枝落叶及杂草,以消灭越冬虫源。药剂防治用2%阿维菌素2000~3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或73%克特乳油2500倍液喷雾防治。每7~10d喷1次,连喷2~3次。

仙女湖作文500字(精选13篇)
- 阅1仙女湖作文篇1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非常的爱惜环境。有一次,她到小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衣服顺着河水飘走了,她跟着衣服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衣服飘到岸边不走了.....

独自在家的作文200字(精选6篇)
- 阅0独自在家的作文篇1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大好。爸爸妈妈今儿都要去上班,哈哈,今天我“当家”喽!“诗雨,我们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疯!”妈妈说。“哦,哦,哦!”别.....

初中暑假周记精选(整理9篇)
- 阅0初中暑假周记7月24日是我的生日,现在我已经十岁了。妈妈给了我一次特殊的机会,让我参加了东方绿舟的“健康快乐夏令营”。7月25日一早,我带上自己整理的行李箱,和爸爸、妈妈来.....

小学生周记[精选](整理5篇)
- 阅0小学生周记篇1周一,我们学校举行了校运会。这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彩旗飘飘,像跳优美的舞蹈。红色跑道上的椅子,一行行、一列列整齐的摆着,犹如一条条长龙。花坛中的花草也是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