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旅游市场的心理特征(收集3篇)
来源:
学生旅游市场的心理特征范文篇1
关键词:国内;女性旅游;研究进展
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女性越来越被关注,女性学已成长为一门崭新的学科,在旅游活动中女性旅游者也占据了越来越大的市场空间,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关于女性旅游及女性旅游者的研究。女性旅游的研究内容是研究在旅游活动中女性的角色、地位、行为及对旅游发展的影响和贡献。女性旅游研究的目的在于描述、解释女性旅游现象,解决女性旅游问题,并预测女性旅游未来的发展。本文将文献收集的范围确定为近十年间致力于研究旅游性别特征的英文文献以及国内相关中文期刊杂志,以国际旅游研究领域内仅有的两个被SSCI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收录的期刊《旅游管理》(TourismManagement)和《旅游研究纪事》(AnnalsofTourismResearch)作为期刊库进行检索,与此同时,利用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以“女性”“旅游”为关键词,通过跨库检索发现我国女性旅游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偏好、行为、市场方面。
一.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文献数量众多且成果丰硕,文献研究关注的是来自于女性参与旅游业的各个层面,包括女性作为从业人员,女性作为旅游者本身。女性作为旅游从业人员的研究只是一种表象,学者们以此来揭示性别歧视、就业环境不公平等社会问题。研究发现,旅游企业中的女性领导者数量少,且收入低,虽然旅游企业给女性员工一般都能提供较好的职业发展道路,但限于公司规模的原因,女性得到的薪金待遇也相对较差。因此,虽然有些女性在旅游企业中职位较高,但并未得到更多的收入;同样,同在旅游业中工作,女性CEO的收入也大大少于男性CEOOle,2006[1]。还有一些学者从研究男性与女性在参与、发展乡村旅游业过程中的动机入手,探讨了性别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关系,尤其强调了在变革的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女性积极参与的动机来源于寻求独立、为社会做出贡献以及丰富生活Nancy,2007[2]。相比较而言,将女性旅游者的行为特征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相对比较丰富。学者们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男性与女性在同一种旅游行为上的不同。从旅游动机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数50岁以后的女性,由于逐渐摆脱了家庭与孩子的负累,因此,开始更多地关注自身的需求,从而表现出更强烈的旅游愿望,而对于年轻女孩来说,不是所有的旅游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HeatherGibson,2002[3]。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往往对旅游目的地的印象更好,尤其对海滨旅游地的评价一般都较高AsuncionBeerl,2004[4]。在旅游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决策,相关研究表明,虽然女性在经济地位上低于男性,但在旅游决策中却扮演着决策主体的角色,出游前的搜集信息是一个重要的旅游决策环节,这一环节上女性显现出了独特的特点Dae―YoungKom,2007[5]。
二.国内文献综述
我国女性旅游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是伴随着当代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变迁和女性的全面发展而出现的。随着我国女性旅游的开发,我国女性旅游研究也不断得到发展,研究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偏好、行为、市场方面。
(一)女性旅游偏好研究
在经济学中,偏好是消费者的喜爱或不喜爱程度。女性旅游偏好是指女性旅游者在其旅游活动中表现出的相应的喜爱或不喜爱程度。目前,在大众旅游消费市场处于饱和竞争空前激烈的情况下,认真研究并探索女性旅游偏好,针对其偏好采取相应措施去开拓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不仅能够使旅游企业获得利润,实现企业与游客的双赢,而且能够推动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虽然女性游客的年龄、职业与文化层次不同,但她们都偏好山水风光,历史遗迹。从年龄结构上看,年龄越小兴趣越广泛,中青年女性有休闲度假和购物、美容的偏好,老年女性更喜欢从事观光游览和宗教活动;从职业结构看,学生的兴趣最为广泛;从文化结构上看,受教育程度越高兴趣越广泛(蔡洁赵毅,2005)[6]。对于大多数女性旅游者来说,游览民居和购买旅游纪念品具有较高的吸引力(谢晖保继刚,2005)[7]。对中国中产阶层女性旅游者而言,收入受教育程度、年龄职业对中产阶层女性旅游消费偏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陈伟军,2007[8]。总而言之,女性旅游者多以20岁~40岁为主,大多拥有大专学历且收入中等,偏好个人组织旅行自驾游、背包游纪念品特产山水风光民俗风情文物古迹经济型酒店和度假村等(杨平,2010)[9]。
(二)女性旅游者行为研究
旅游者行为是女性旅游研究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不仅可以发现游客行为规律,找出行为发生的影响机制,而且可以丰富旅游学的研究内容。国内旅游行为研究起步较晚,关于我国女性旅游行为研究也就更相对于迟缓。随着女性市场的不断开发,女性旅游消费表现出了人数规模化、表现个性化、动机休闲化、思维开放化等特征,未来女性旅游消费行为将会表现的更独立、更自由、更普遍李永红,2004[10]。对于大多数女性旅游者,外出旅游的动机多为休闲、运动、放松精神,其次为回归自然,观赏美丽风景和体验古民居传统文化陆恒芹、苏勤、陈丽荣,2006[11]。此外,旅游购物是女性外出旅游消费的一种重要形式,女性旅游购物和女性消费息息相关,购物是女性社会责任和地位的表达;是女性休闲娱乐的方式之一和主要动机;是旅游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宫斐,2007[12]。在女性旅游的过程中,女性热衷购物的原因可归结为三大方面,即女性感情细腻、购物能满足女性炫耀的心理以及女性天性喜欢购物谢江红,2006[13]。
另外,研究发现性别会影响旅游行为,从而造成旅游者在旅游兴趣爱好和旅游意图上有着性别差异,在旅游过程中女性表现出对高质量服务的要求和对细节性的敏感,女性细腻的特点在旅游活动中便得以很好的发挥,对同一旅游景点的服务,女性不满意的人数更多于萍,2008[14]。对于所有年龄女性游客而言,影响女性出游的决定性的前三项因素分别是交通、饮食、住宿;阻碍女性出游的因素分别是出游欲望、空暇时间、可自由支配收入,三者缺一不可虞蓉,2009[15]。目前,国内大部分学者从女性旅游者的心理不安全感、不安全旅游行为、安全事故、安全预防四个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对女性旅游安全研究的趋势和必要性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丰富旅游安全的理论内容,为女性旅游安全问题的后续研究提供建议和参考郑向敏、范向丽,2008[16]。
(三)女性旅游市场研究
女性旅游市场主要是指旅游目标消费群以女性为主体,为专门适应女性旅游消费特点而形成的特定旅游市场。2003年,由华坤女性调查中心完成的一项专门针对女性的调查显示,在女性有了余钱花在哪方面的提问中,选择“旅游”的比例最高。2O05年,华坤女性消费指导中心所做的一项相同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女性在2005年个人最大的一笔开支项目是“旅游”[17]。由此可见,女性旅游市场潜力大,女性拥有的闲暇时间相对较多,为此,可以制定相应的产品价格促销的营销策略,不断开发女性旅游市场谢江红,2006[13]。事实上,年龄是区分女性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标准,可以根据少、青、中、老等四个年龄段进行市场细分,从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等方面开发女性旅游市场王奇,2007[18]。女性旅游市场不仅是一个现实的市场,而且潜力巨大,生活方式改变、个人角色演变、社会群体形成、女性广泛就业、旅游政策法规的完善和社会治安的稳定是促使女性旅游消费的动困郑昌江,2008[19]。当前,国内女性旅游市场主要有主体构成大众性消费水平差异性出游动机多样性消费结构差异性旅游产品非定制性活动项目雷同性等特点郑向敏、范向丽,2009[20]。与此同时,国内女性旅游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女性旅游消费具有价格敏感、需求偏好明显、安全性要求高、易受媒体影响等特点,可见,虽然女性旅游者在人数上占优势,但人均消费能力不强,女性市场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詹蕾、赵书妮,2011[21]。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女性旅游市场一直以中青年、中老年女性旅游市场为主,而忽视青少年女性旅游市场的开发,同时女性旅游客源市场的地域分布也极为不均,我国入境女性旅游市场比较薄弱,可见,女性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有待完善李日欣,2011[22]。
此外,以休闲为主要目的的休闲旅游成为旅游业中的热点和支柱,女性休闲旅游是正在崛起的旅游市场之一。在中国古代,女性是无闲、少闲阶层,而随着文化素质的提高、观念的深刻变化、闲暇时间的获得,现代女性已经成为休闲产业中的重要角色张建萍,2000[23]。在女性休闲旅游中,家庭旅游是主要形式,休闲旅游活动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和不均衡性蒋素梅,2006[24]。另外,女性休闲活动存在职业差异,城市女性在休闲目的、休闲时间、休闲消费、休闲交通方式、休闲场所及影响休闲地选择因素等方面存在职业差异,但差异程度有所不同马天芳、谭文秀,2007[25]。休闲旅游尤其是知识女性旅游消费特征的主要表现形式林琴玉,2010[26]。休闲旅游特征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或隐性或外显或宏观或微观地影响着她们的旅游偏好和旅游选择,这些原因主要是支付能力增强,女性就业率提高,闲暇时间增多,家庭地位与社会地位提高,旅游治安环境的改善顾雅青,2010[27]。
三.结论与启示
从以上研究综述中可以看出,国外女性旅游研究成果丰富,偏重于实用性和细节性,研究角度涉及性别差异的女性旅游行为、女性旅游决策行为、女性旅游安全感知和女性旅游购物行为究等不同方面,研究理论和方法相对较为成熟。总的来说,国内外关于女性旅游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同时研究主要局限在对女性旅游市场的定量、定性研究方面,针对女性旅游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的文献比较少,存在可以进一步研究的内容。根据国内外女性旅游研究的发展趋势,今后我国女性旅游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借鉴相关学科成果。目前,学科融合已经成为现代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各相关学科的互相渗透、借鉴有利于专业研究视野的扩大,借鉴相关学科,对女性与旅游的研究方法进行不断丰富和完善。其次,深入研究行为特征。对于女性旅游研究,除了横向联合的扩展外,还需要进行纵向延伸。女性旅游应以研究女性旅游者行为特征为基点,进行理论的深入探讨,使得研究不局限于个案的分析或总体的概括,缺乏应有的深度。最后,进一步细分女性旅游市场。我国的女性旅游市场一直以中青年、中老年女性旅游市场为主,而忽视青少年女性旅游市场的开发。因此,我们要优化女性旅游者年龄结构,优先扩大女青年目标市场,尽快完善旅游市场机制,规范市场行为,使女性旅游市场有一个安全、文明、稳定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OleSkalpe.TheCEOgenderpaygapinthetourismindustry―evidencefromNorway[J].TourismManagement,2006,28(3):845-853.
[2]NancyG.McGehee,KyungmiKim,GayleR.Jenings.Genderandmotivationforagri-tourismentrepreneurship[J].TourismManagement,2007,28:280-289.
[3]HeatherGibson,AndrewYiannakis.TouristrolesNeedsandtheLifecour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2,29(2):358-383.
[4]AsuncionBeerli,JosefaD.Martin.Tourists’characteristicsandtheperceivedimageoftouristdestinations:Aquantitativeanalysis―acasestudyofLanzarote,Spain[J].TourismManagement,2004,25(6):623-636.
[5]Dae-YoungKim,XinranY.Lehto,AlastairM.Morrison.Genderdifferencesinonlinetravelinformationsearch:implicationsformarketingcommunicationsontheinternet[J].Tourismmanagement,2007,28(2):423-433.
[6]蔡洁,赵毅.国内女性游客旅游消费行为实证研究以重庆旅游目的地为例[J].旅游科学,2005,(4):24-28.
[7]谢晖,保继刚.旅游行为中的性别差异研究[J].旅游学刊,2006,21(1):44-49.
[8]陈伟军.中国中产阶层女性旅游消费偏好和市场开发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7.
[9]杨平,女性旅游偏好研究[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0,293(16).
[10]李永红.上海女性旅游消费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硕士学位论文.2004:1-70.
[11]陆恒芹,苏勤,陈丽荣.女性旅游者行为特征分析及其动机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4):396-398.
[12]宫斐.女性旅游购物研究述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人学校学报,2007,18(1).
[13]谢江红.我国女性旅游市场开发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2):63-66.
[14]于萍.女性旅游心理探究[J].旅游经济,2008,(05).
[15]虞蓉.国内女性游客消费行为实证研究――以昆明为旅游目的地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9,567(2):159-160.
[16]郑向敏,范向丽.女性旅游安全研究进展与启示[J].人文地理,2008,101(03):102-108.
[17]女性哪里花钱最多,最爱竟是旅游[EB/0L].新华网,2OO3,01-07.
[18]王奇.女性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7(7).
[19]郑昌江.女性旅游消费动因的分析[J].商业研究,2002,(5):1439-144.
[20]范向丽,郑向敏.女性旅游市场细分及其特征分析[J].经济论坛,2009,465(17):80-84.
[21]詹蕾,赵书妮.西安市女性旅游消费市场分析及开发策略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1,14(2).
[22]李日欣.中国女性旅游市场开发策略探讨[J].旅游经济,2011(6).
[23]张建萍.我国女性休闲生活的历史变迁及其当前形态.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46-50.
[24]蒋素梅.休闲旅游的特征及女性休闲旅游吸引策略研究[J].2006,(2):64-66.
[25]马天芳.休闲研究[J].职业圈,2007(9).
[26]林琴玉.论知识女性旅游消费特征[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6).
学生旅游市场的心理特征范文篇2
关键词:沈阳;乡村旅游;品牌定位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262-02
品牌定位是从企业的角度来选择消费者,目标市场的细分与选择是从消费者的角度让消费者对企业及产品有一个清晰的认同与选择,从而使其对企业及产品有一个深刻的记忆。每一个乡村旅游地都吸引着核心价值观与其相同的游客,确保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的主张[1]。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定位是根据乡村旅游的竞争状况和产品优势,确定其在旅游业中的竞争优势,根据乡村旅游者的需要和动机进行品牌定位,并通过其品牌形象设计,使消费者能选择其旅游产品[2]。沈阳市乡村旅游品牌定位既要迎合并引领市场需求,又要基于沈阳市的资源基础和文化内涵,彰显沈阳市乡村特色。
一、沈阳市乡村旅游目标市场需求分析
研究通过实地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借助SPSS软件,确定主要目标市场,并对不同目标市场的需求特征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沈阳市发展乡村旅游应以“年龄是中老年”、“收入为中低等”、“职业为公司职员和工人”的市场群体为主,以无收入的学生群体为辅。两市场群体的需求特征如下:对于“公司职员和工人”市场群体,他们的出游动机要为“健身休闲、放松心情”和“品尝美食”,喜欢“田园风光型”和“民俗风情型”乡村旅游产品,出游时多选择“家庭游”和“伙伴游”,日人均消费在“200元左右”,停留时间在两天以内。因此,在沈阳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中,要满足游客对乡村美好的自然景观向往的需求,使游客的思想从平时繁重的工作和城市的喧嚣中解脱出来,让他们在贴近大自然的同时感到轻松惬意。同时,由于家庭市场与伙伴市场是乡村旅游市场的重心,多数游客把乡村游作为联络亲情、增进友情的一个手段,在品牌建设中要注重营造亲情和友情氛围。对于“学生”市场群体,他们的旅游动机为“扩大知识视野”和“品尝乡村美食”,最喜欢的景点类型是民俗风情型,其次为特色餐饮型、农事体验型,这主要是因为生活经历影响,城市学生由于从小在城市内长大,缺少对农村的认知,因此该群体对乡村各种事物和各种农事活动充满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参与农事活动的愿望强烈[3]。停留时间为三天、一天,日人均旅游消费为100元左右。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群体可分为两类,一是中小学生群体,一类是高中生和大学生群体。中小学生一般是由教师、家长带领,停留时间为一天。高中生、大学生一般是与同学、朋友结伴自由行,停留时间倾向为三天。同时,由于学生群体在经济上存在依赖性,所以旅游花费偏低。
二、沈阳市乡村旅游资源条件分析
沈阳市现存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截至2013年,沈阳市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两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企业两家,农家乐400余家。从旅游项目和活动类型看,沈阳市乡村旅游呈三种发展模式:一是观光型,它主要是以观赏农村自然田园风光、现代“三高”农业园区、传统民居和民俗节庆活动为主题,如沈阳三农博览园;二是参与型,它主要是采摘旅游、购物旅游和务农旅游,如苏家屯杨城寨采摘;三是度假型,它主要是到观光农园或农家“住农家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休闲度假娱乐旅游,如苏家屯区马耳山旅游区。有差异才有竞争力,所以沈阳乡村旅游地在树立自己的品牌时,首先就要搞清楚自己的差异,只有将特色、文化、历史等相互融合统一才能找到该旅游地的独特差异,进行差异化的定位。沈阳市乡村旅游资源既有传统的农耕文化鲜明的特色又兼有历史的沉淀和新农民的新风尚。乡野风光、满族文化、关东民俗、二人转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个性。通过提炼沈阳乡村旅游鲜明的旅游形象,增加文化含量,提高乡村旅游品牌的文化价值,丰富现代农业文化。淡化与周边省市地理文化环境雷同的共性特征,加深人们对沈阳乡村旅游的识别度、新鲜感和形象感,成为可识别和可能选择的旅游地,增强品牌的吸引力。
三、沈阳市乡村旅游竞争者的条件分析
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多为近程旅游,故省内城市居民是沈阳市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沈阳市地处沈阳经济区中心,沈阳到经济区其他城市交通便捷,这对于沈阳市发展乡村旅游来讲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它方便省内其他城市居民来沈阳旅游;另一方面也方便沈阳市内居民到省内其他乡村旅游地旅游。截至2013年,辽宁省拥有全国旅游强县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4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6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示范创建企业13家,县、涉农区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40家。辽宁省内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好的是丹东、大连、本溪(见表1),他们有着众多的知名乡村旅游地,吸引着众多的游客,这些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加剧了区域市场竞争,有可能分散沈阳市乡村旅游客源。考虑到距离远近对游客的影响,本溪、丹东是沈阳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最大竞争对手,大连次之。沈阳市乡村旅游资源与这三个地区相比没有太大的特色差异。基于此,沈阳市要赢得竞争优势吸引游客,必须靠产品的“质量”取胜,抓住游客的需求中心,从产品设计到旅游服务,时刻注意游客需求。
四、沈阳市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定位
基于对沈阳市乡村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的调查分析,沈阳市乡村旅游从大品牌的角度定位为“休闲天籁乐,美丽沈阳村”,该定位凸显其沈阳乡野风光的自然、美丽,让游客觉得这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远离工作烦扰、回归自然”的好去处。在乡村旅游品牌形象宣传上,将东北民俗、满族风情、二人转和大秧歌等地方文脉作为宣传要素,提升沈阳乡村旅游竞争力,对外宣传口号为“观满族风情,赏田园风光,尝农家美食,唱东北二人转,舞东北大秧歌,轻松悠闲乐逍遥”。宣传口号中“观满族风情,赏田园风光,尝农家美食,唱东北二人转,舞东北大秧歌”体现了沈阳的地方文脉特征,强调了文化内涵;宣传口号中“轻松悠闲乐逍遥”,抓住了目标市场的心理需求特征,适应了人们回归自然的生理需求。该宣传口号的提出对沈阳市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能起到有效的助推,让游客更深切地感知沈阳市乡村旅游形象,提升沈阳市乡村旅游品牌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甘振中.乡村旅游企业目标市场定位[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8.
学生旅游市场的心理特征范文篇3
一、休闲文化视域下的旅游研究
西方国家关于休闲与旅游的研究已经取得非常丰厚的成果,1991年就已经成立了欧洲旅游和休困教育协会,开展各种跨国性的旅游和休闲教育活动。国外关于青年旅游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是针对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的研究就很难见到了,更多对其分类与偏好做过一些研究。如:Kim和Jogaratnam对美国大学生旅游的偏好进行分类,即适度者和狂热者,但这种分类过于简单,不能形象描述出大学生旅游者的内部差别。
二、成都市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分析
1.问卷设计和收集
根据文章的理论分析,问卷以大学生在对休闲文化不同认识程度的基础上,设计了大学生旅游的动机、偏好和以及其他行为特征的调查内容,主要以成都所在地的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200名大学生以网络问卷的形式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有效回收率为96%。
2.样本基本情况
样本基本情况分析:性别方面,男女大学生人数差别不大,几乎各占一半;年级方面,调查对象主要集中为大三、大四,共占到75.00%,大一和研究生人数较少;专业属性方面,以工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同学居多,文科类专业同学较少;家庭出身地方面,绝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不是特别好,75.01%都来自农村地区,尤以内陆农村居多。
3.大学生休闲文化生活概况
大学生休闲的主要目的是娱乐和放松,其次是人际交往和自我完善,而休闲就是“玩“,从而使人们的身心得到完全放松,充分释放压力,因此大学生休闲动机与休闲目的基本是一致的。
数据调查结果明显反映了旅游在大学生休闲方式中还未占主体,因此具有非常巨大的市场潜力。大学生常用的休闲方式是体育活动、网络休闲、睡懒觉、购物逛街,而旅游只占到实际休闲方式的15.63%。总结出体育活动、网络休闲等吸引大学生的共同特征,并将此特征运用到旅游产品开发中,吸引更多大学生进行旅游休闲。
4.大学生旅游行为特征数据分析
(1)大学生旅游动机分析
总的来说大学生对于以旅游作为休闲方式的喜爱程度是非常明显的,完全不感兴趣的学生几乎没有,所以大学生对与旅游的休闲的态度一定是积极性的。
关于大学生旅游的动机调查是对旅游产品形式的构建有力的考察依据。大学生出游的主要目的是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其次是游览观光和增长见识,因此文化动机和精神动机是大学生旅游的主要推动力。大学生个性类型呈现以追新求异型为中心的正态分布,中间多,两端少,但求新求异型多于自我中心型。所以大学生旅游以观光娱乐为主,追求自由为辅的现象与大学生个性特征也有着息息相关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多样性的旅游产品才会对大学生旅游市场更具有吸引力。
(2)大学生旅游消费状况
在校大学生的主要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在经济方面还是不能够独立的。调查显示,关于外出旅游经费来源的渠道主要还是平时节俭和家庭支持,其次是兼职打工赚取。60.94%的同学生活费都在500-1000元之间,20.31%的同学生活费用在1000-1500元之间,说明大部分同学消费水平都在中档水平,现阶段处于500元以下低端生活费用额度的同学只占到15.63%,大学生旅游具有外出旅游的经济潜力。
总的来说大学生市场属于旅游市场中的低消费群体,消费能力有限,所以大学生旅游的重点不是旅游产品的充分享受,而是旅游过程的体验,满足求新求异的心理特征。
(3)大学生旅游偏好
按照大学生对目的地选择的热衷程度,自然山水最受大学生欢迎,86.15%的同学考虑自然山水,49.23%的同学选择文物古迹,所以自然山水和文物古迹是大学生旅游首要考虑目的地。
三、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建议
1.积极引导大学生教育旅游,提高大学生休闲水平
大学生旅游市场发展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正确引导。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有正向和负向功能之分,但是主体是正向的功能,也有隐性和显性之分,主要体现在旅游过程中的实际行为对环境、社会的影响是否在预期之内。根据旅游社会功能可以分为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政治功能等。尽管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有学者提出旅游的教育功能是旅游的基本功能之一,但迄今为止,人们对旅游“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的认识还是十分模糊[8]。旅游的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大学生多接触社会实践,融入自然环境,学习生存技能,积累生活经验,培养人文精神,学习课本以外的社会知识[9]。
2.大力推动大学生旅游专线的设计
针对大学生特殊的行为特征,不同一般大众旅游的产品组合才能够更具吸引力。大学生更加热衷野外生存训练、生态旅游、专业考察、徒步旅行等方式,因此大学生旅游产品应结合三下乡、社会调查、修学等内容,让旅游产品不仅能够得到放松娱乐,也能有机会奉献社会,充分体现自身价值。
3.以优惠低价的旅游产品叩开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大门

仙女湖作文500字(精选13篇)
- 阅1仙女湖作文篇1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非常的爱惜环境。有一次,她到小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衣服顺着河水飘走了,她跟着衣服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衣服飘到岸边不走了.....

独自在家的作文200字(精选6篇)
- 阅0独自在家的作文篇1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大好。爸爸妈妈今儿都要去上班,哈哈,今天我“当家”喽!“诗雨,我们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疯!”妈妈说。“哦,哦,哦!”别.....

初中暑假周记精选(整理9篇)
- 阅0初中暑假周记7月24日是我的生日,现在我已经十岁了。妈妈给了我一次特殊的机会,让我参加了东方绿舟的“健康快乐夏令营”。7月25日一早,我带上自己整理的行李箱,和爸爸、妈妈来.....

小学生周记[精选](整理5篇)
- 阅0小学生周记篇1周一,我们学校举行了校运会。这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彩旗飘飘,像跳优美的舞蹈。红色跑道上的椅子,一行行、一列列整齐的摆着,犹如一条条长龙。花坛中的花草也是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