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收集3篇)

来源:

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范文篇1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体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为出发点,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和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基层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大基层卫生投入,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改善基层医疗卫生状况,逐步缩小城镇卫生差距,满足群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需求,不断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目标任务。在全市建成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市镇两级、镇村一体、防治结合、分工合理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和深化改革,进一步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布局,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城镇居民健康需求。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

按照资源整合、优化配置的原则,构建新型城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推进规范化建设。鼓励、引导城市二级医院通过上下联动、对口支援等方式进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优质卫生资源向社区、农村转移。加速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标准化建设,政府重点办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制镇卫生院。云阳人民医院纳入公立医院管理改革范畴。

(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组成,以政府举办为主,实行一体化管理。按照每3至10万居民规划设置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和站的建设必须符合《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标准》。全市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所,分别为:云阳镇丹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云阳镇横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发区荆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发区练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发区胡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云阳镇丹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选址:原丹凤卫生院

(2)设置床位、服务范围及常住人口

2.云阳镇横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选址:原云阳镇横塘卫生院

(2)设置床位、服务范围及常住人口

3.开发区荆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选址:原云阳镇荆林卫生院

(2)设置床位、服务范围及常住人口

(3)下设分中心:大泊分中心

4.开发区练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选址:练湖中心卫生院

(2)设置床位、服务范围及常住人口

(3)下设分中心:河阳分中心

5.开发区胡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选址:原埤城镇胡桥卫生院

(2)设置床位、服务范围及常住人口

(3)下设分中心:前艾分中心

(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由镇卫生院、分院和村卫生室组成,坚持政府举办,实行一体化管理。每个建制镇设立一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每3000-5000人口设立一所村卫生室(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对非建制镇卫生院,设置为卫生院分院。所有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部达到省定建设标准。全市设建制镇卫生院12个、建制镇卫生院分院9个。

三、服务功能

(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卫生信息收集、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妇女儿童保健、老年人保健、残疾人康复指导和恢复训练、精神病人管理和心理健康指导、计划生育技术宣传和指导、社区疾病预防控制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助处理等。基本医疗服务包括: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护理,慢性病治疗,现场应急救护,家庭医疗服务,康复医疗服务等。

(二)镇卫生院:以保护农村居民健康为目标,开展基本医疗、疾病预防与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以及康复等综合卫生服务,同时负责辖区内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业务指导,对乡村医生培训、考核和管理工作。

四、人员编制

按照每万常住人口配备12人的标准核定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数。原则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主任1名,副主任1~2名。按照每万常住人口配备18人的标准核定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数,原则上镇卫生院一般配备院长1名,副院长1~2名。卫技人员所占编制不低于总编制的90%。

五、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

(一)严格准入制度。政府举办的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界定服务功能,明确规定使用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低成本的服务,维护其公益性质。

(二)转变服务方式。全面推行全科团队服务和责任医师制度。对区域内居民家庭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双向联系,以居民家庭健康档案为基础,着重开展居民常见病慢性病管理、老年保健和妇幼保健服务等工作,对行动不便的患者实行上门服务、主动服务。降低收费,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

(三)建立分级医疗和转诊制度。制定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标准。加大二级医院对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的对口支援力度,通过采取临床服务、人员进修培训、技术指导、设备支援等灵活多样的形式,重点对医院管理、专科建设、临床诊疗技术等进行帮扶,帮助其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二级医院医生申报临床、口腔、中医、预防类别的中高级职称任职资格,必须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满一年。

(四)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严格人员准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进人员由卫生行政部门会同人社部门实行公开招聘,择优录用。实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按照服务工作需要和精干、效能的要求,实行以事设岗、以岗定人、竞争上岗。完善人员考核及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满足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为导向、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技术能力、工作绩效为基础的绩效考核体系,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和收入分配制度。

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范文篇2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以2013年数据统计为依据,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调研两种方法,以福建省全省9个设区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基层医疗机构为研究对象,开展中医药服务情况调查。包括全省县级以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不列入调查对象。

1.2调查工具:采用关键知情人访谈、政策文件和档案资料分析以及机构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资料。1.3调查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相结合,对收集数据进行整理、归纳、提炼、分析得出研究结果。

2结果

2.1提供中医药服务情况:据统计,全省共有22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77家乡镇卫生院、51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9086家村卫生室。其中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194家(87.0%)、乡镇卫生院666家(75.9%)、社区卫生服务站358家(69.9%)、村卫生室6567家(34.4%)34.4%。2.2配备中医诊疗设备情况:福建省基层医疗机构中配备有中医诊疗设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183家(81.7%)、乡镇卫生院508家(57.9%)、社区卫生服务站331家(64.6%)、村卫生室5084家(26.6%)。2.3开设中医科情况:福建省基层医疗机构中开设中医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130家(58%)、乡镇卫生院370家(42.2%)、社区卫生服务站204家(39.8%)。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有些仅设有中医科而无中药房,有些仅有中药房而未设立中医科,这些机构也在不同程度提供着中医药的服务。仅设有中医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分别为61家(27.2%)、285家(18.3%);仅设有中药房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分别为41家(32.5%)、206家(23.5%)。2.4中医类人才队伍情况:全省基层医疗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助理)医师人数为2992人,其中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有749人(25%);乡镇卫生院执业(助理)医师人数为9827人,其中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有1382人(14.1%);社区卫生服务站执业(助理)医师人员为1004人,其中中医类执业医师(含助理)有344(34.3%);村卫生室有执业医师(含助理、乡村医生)30603人,其中中医类执业医师(含助理、乡村医生)1252人(4.1%)。平均每个基层医疗机构拥有中医类医师人数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3.34人/机构、乡镇卫生院有1.58人/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有0.67人/机构。2.5中医药技术开展情况:能运用中药饮片等6种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161家(71.9%)、乡镇卫生院有468家(53.4%);开展10项及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115家(51.3%)、乡镇卫生院有225家(25.7%)。能运用中药饮片或中医非药物疗法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有358家(69.9%)、村卫生室有6567家(34.4%);开展4项及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有211家(41.2%)、材卫生室有3564家(18.7%)。2.6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情况: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全省共计1167家,其中中医(中西医结合)门诊部45家,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所1122家。2.7中医药政策执行情况:全省共有74个参合县,其中有60个参合县提高了新农合中医药报销比例(81.1%);有71个参合县将针灸纳入新农合中医药报销(95.9%);有62个参合县将治疗性推拿纳簇新的农合中医药报销(83.8%)。

3讨论

医疗体制改革以来,福建省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要求制定了适合我省特点的《福建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随着此项工作的不断深入,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服务综合能力不断提升,服务总量不断提高。但在农村基层中医药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还不能充分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1基层中医药服务资源覆盖不足:依照福建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根据2013年底数据统计分析,我省各类基层医疗机构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覆盖面,除了村卫生室,其余均达到标准。具体指标为:我省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的比例分别为87.0%、75.9%、69.9%、34.4%。前三项指标均超过了85%、75%、60%的标准,只有村卫生室离60%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体现了福建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卓有成效,但是距离达到2015年底的95%、90%、70%、65%,还有一定的距离,显露出村卫生室的中医药服务能力的绝对不足。

3.2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不足: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未达到中医科建设标准的,有些仅设有中医科而无中药房,有些仅有中药房而未设立中医科,这些机构虽然也在不同程度上提供着中医药的服务,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药服务的能力。根据2013年底数据统计,我省配备中医诊疗设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占81.7%、57.9%,与2015年底达标指数分别相差13.3%和32.1%;配备适宜的中医诊疗设备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占64.6%和26.6%,与2015年底达标指数分别相差5.4%和38.4%,反映了我省基层中医药资源与需求的不对等,网络建设严重不足。

3.3基层中医药服务人才队伍不足:依照方案要求,2015年底我省大于9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0%的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本机构医师总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超过7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工程师;超过65%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乡村医生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2]。经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平均每个基层医疗机构拥有中医类医师人数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3.34人/机构、乡镇卫生院有1.58人/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有0.67人/机构。我省共有12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65家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人员比例超过本机构医师人员的20%,分别占同级机构总数的55.8%和30.2%。社区卫生服务站中有382家配备了至少1名中医类别医师,占74.5%,村卫生室中只有978家有1名及以上的以中医、中西医结合为主的乡村医生,仅占5.1%。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总量不足是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高的重要因素。

3.4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2012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总后卫生部5部委下发了《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和《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3年,福建省卫生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下发了《福建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方案中详细且具体的列出了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得到了从国家到省级不同层面上的重视,但在具体实践中,还需要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及贯彻。要想真正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基层服务能力,需要的不是一厢情愿的行政指令,而是切合实际的行政措施,结合有效的激励机制,否则永远是“剃头担子,一头热”。比如:对基层中医药人才实行适当的保护性政策倾斜;对使用中医药技术和方法的医疗机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提供中医饮片及中医适宜技术的奖励尺度等[3]。

3.5进一步优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资源:基层中医药服务资源包含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几方面,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如何优化资源就变得十分重要。1)完善投入和补偿机制,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的良性运转;2)加强中医诊疗设备的配置,提高医保报销比例,不断提升中医诊疗设备的利用率,提高服务质量;3)注重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合理增加基层中医药服务人员编制,逐步提高基层中医类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加强素质培养,提高服务水平。有了稳定的工作环境和收入,中医药医师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患者自然产生对中医药服务的认同感和肯定度,自愿在基层就医,如此良性循环,必将有助于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

3.6进一步提高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人才的匮乏是影响中医药服务能力的重要因素。中医药是一门传统实践医学,人才梯队培养周期长,继承和发展迟缓,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工作者需要漫长的研读时间和不断在临床应用中的提升[4]。优选化人才引进,专业化人才培养,前瞻化人才储备是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方式。但是如何做到这些却是各基层医疗机构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首先要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对基层中医药人才实行相应的政策倾斜,吸引更多的中医药毕业生回到基层工作;其次是各基层医疗机构要加强自身人才的培养,开展各类中医技术提高班、西学中培训班等,给其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中医药服务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获得百姓的认可,使患者留在基层;再者要给予相应工资保障,提供职称晋升及继续教育等方面的优惠,使有获得感和成就感,愿意留在基层。

3.7进一步加大中医药宣传力度:中医药是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简、便、验、廉及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基层是中医药服务的主阵地,也是中医药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而恰恰是基层,地理位置偏远,文化程度偏低,信息化程度偏低,百姓对中医药认识不足,致使中医药医疗普及不够,无法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阻碍了基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因此,运用健康手册、科普讲座、义诊咨询、电视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百姓感到优惠,得到实惠,充分体会到中医药的好处,解决广大基层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保障人民健康,提高养生文化素养,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全面深化医药体制改革添薪助力,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卫生资源,在基层卫生工作中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和作用。福建省中医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卫生行政部门也出台了许多有利于基层中医药发展的举措,但本次调查也反映了一个历史阶段福建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不足,需进一步坚持重视基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加大政策导向及扶持力度,引进和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进一步发挥福建省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巩固中医药在群众基础,不断促进我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肖梦熊,郑格琳,杨永生,等.我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分析及建议[J].医院管理杂志,2015,22(8):786-789.

[2]顾掌生,吴巍.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困境[J].医院管理论坛,2013,30(3):6-8.

[3]李芬,王力男,金春林,等.基层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基于上海的经验[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4):22-24.

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范文篇3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的各项安排部署,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齐“三农”短板两大重点任务,不断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市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补短板”的工作思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基本原则,以“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为工作目标,强化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改善就医环境,基本公卫服务扩面增效,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层卫生工作基础不断夯实,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明显,在保障人民群众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工作情况

一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全市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家乡镇卫生院和644所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普遍加强,就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乡镇卫生院均已配备急诊急救车辆和车载急救设备,农村医疗应急急救体系建设实现全覆盖。

二是继续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我市遴选**县作为我市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试点县,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工作已被写进各级政府工作报告,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强力推进。**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县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同时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医共体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建成由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为牵头医院的2个县域医共体。目前已与具备资质的软件公司达成初步意向,拟建设医共体信息平台,逐步实现互联互通工作。

三是全面运行基层机构信息系统。2018年选取**市作为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项目试点,前后经过7个月左右的时间,**市试点工作基本完成,相关系统陆续上线运行。家医APP和全国健康扶贫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用于对贫困人口体检、随访、信息核实等工作。目前,完成了村卫生室基本信息录入和贫困人口基本信息录入工作。

四是扎实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

我市把项目工作作为医改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每年均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加强资金管理,各基层医疗机构项目资金使用与管理逐步规范。项目工作得到有效推进,城乡居民对卫生服务的满意率有较大提高,居民满意度达90%以上。

五是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有序开展。认真做好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组织、管理工作。2018年、2019年度共完成6类人员计931名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任务。其中: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干全科医生10名,骨干人员(临床医师)40名,护士191名,骨干乡村医生18名,乡村医生508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164名。2023年将继续完成省下达的三类人员共47人培训任务。同时贫困县在岗基层技术骨干进修起成效。**县共选派15名技术骨干到**县人民医院、**市人民医院进行临床脱产进修,提高了乡镇卫生院技术骨干人员的能力和水平,缓解了农村卫生事业人才不足的突出问题。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打算

一是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以满足广大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以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重点,明确功能任务、合理配置资源、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落实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业务管理、完善综合管理。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仙女湖作文500字(精选13篇)

    - 阅1

    仙女湖作文篇1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非常的爱惜环境。有一次,她到小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衣服顺着河水飘走了,她跟着衣服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衣服飘到岸边不走了.....

    独自在家的作文200字(精选6篇)

    - 阅0

    独自在家的作文篇1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大好。爸爸妈妈今儿都要去上班,哈哈,今天我“当家”喽!“诗雨,我们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疯!”妈妈说。“哦,哦,哦!”别.....

    初中暑假周记精选(整理9篇)

    - 阅0

    初中暑假周记7月24日是我的生日,现在我已经十岁了。妈妈给了我一次特殊的机会,让我参加了东方绿舟的“健康快乐夏令营”。7月25日一早,我带上自己整理的行李箱,和爸爸、妈妈来.....

    小学生周记[精选](整理5篇)

    - 阅0

    小学生周记篇1周一,我们学校举行了校运会。这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彩旗飘飘,像跳优美的舞蹈。红色跑道上的椅子,一行行、一列列整齐的摆着,犹如一条条长龙。花坛中的花草也是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