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总结(收集5篇)

来源:

旅游市场总结篇1

(一)基本变量的设定

假设市场潜力存在以下维度:一是市场容量,即不考虑市场价格等一些客观及主观因素情况下市场的大小;二是市场增长率,即实现的市场销售情况;三是市场强度,主要反映了市场的人气状况。市场容量在此次模型构建中设定为特定区域内市场人数的大小及市场的收入,根据本文的主体,市场分为农村旅游市场和城镇旅游市场。市场增长率指标从两个方面反映:消费的增长率和旅游人次的增长率。市场强度用旅游总人次反映。因此可以设定以下指标:市场容量指标:国内总人口、城镇总人口、农村总人口;国内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市场增长率:国内旅游总消费增长率,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总消费增长率,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总消费增长率;国内旅游总人次增长率,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总人次增长率,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总人次增长率。市场强度:国内旅游总人次,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总人次,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总人次。为了消除单位的影响,对市场容量指标和市场强度指标进行对数化。假设各个指标对市场潜力的影响度是一样的,那么:国内旅游市场潜力(GQL)=国内总人口的对数+国内人均GDP的对数+国内旅游总消费增长率+国内旅游总人次增长率+国内旅游总人次的对数+国内旅游消费总数的对数;城镇旅游市场潜力(GQL)=城镇总人口的对数+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对数+城镇旅游总消费增长率+城镇旅游总人次增长率+城镇旅游总人次的对数+城镇旅游消费总数的对数;农村旅游市场潜力(GQL)=农村总人口的对数+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对数+农村旅游总消费增长率+农村旅游总人次增长率+农村旅游总人次的对数+农村旅游消费总数的对数。因此,构建的模型研究的是农村旅游市场潜力与国内旅游市场潜力的关系,即农村旅游市场潜力对国内旅游市场潜力的影响度,也就是我国农村旅游市场潜力的大小。

(二)指标序列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互联网公布的年度数据。首先对数据进行公式处理,得出所需指标数据,即国内旅游市场潜力(GQL)、城镇旅游市场潜力(CQL)和农村旅游市场潜力(NQL)。由于序列为时间序列数据,需要对三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指标序列在不差分的情况下进行ADF检验,P值大于0.1,都存在单位根,但在一阶差分后,进行ADF检验,P值都小于0.1,均消除单位根。所以经过一阶差分后,国内旅游市场潜力(GQL)、城镇旅游市场潜力(CQL)和农村旅游市场潜力(NQL)序列为平稳序列。

(三)数据分析

1.描述性分析。城镇旅游市场的潜力与国内旅游市场潜力曲线更为一致。相比城镇旅游市场的潜力,农村市场潜力更为复杂,其虽然保持上升趋势,即潜力越来越大,但在上升趋势的过程中跌宕起伏,非常不稳定,这可能与农村居民收入与人口的不稳定性有关。

2.模型结果分析。根据公式GQL、NQL和CQL建立的误差修正模型可知,我国农村旅游市场的潜力是城镇旅游市场潜力的0.5411倍,这在我国农村人口基数不断下降,城乡收入及经济、硬件设施等各种条件都相差很大的情况下,我国农村旅游市场仍表现出较强的潜力。模型显示,农村旅游市场对国内旅游市场的影响度为0.3344,虽然相比城镇有一定差距,但是依然表现强烈,因为我国农村人口虽然在不断减少,但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农村人口的技术依然很大,因此0.3344的影响度下农村旅游市场的规模依然很大,潜力依然可观。并且,由于城镇旅游市场开发较早,城镇旅游市场开发度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根据需求消费原理,随着人们的不断消费,对产品的消费效用会不断下降,因此旅游市场的开发空间会越来越小,难度会越来越大。相比城镇旅游市场,在各种设施还不健全、旅游企业对该市场不够重视的情况下,农村旅游市场还处于萌芽期。但是,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农村经济条件、各种设施的不断改善,农村旅游市场的潜力会直接显现出来并呈现空白,这些空白正是市场机会。另外,模型还显示,农村旅游市场潜力明显表现较弱,而农村旅游市场潜力的局限性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农村人口基数在不断下降,市场规模在缩小;第二,城乡收入差距在拉大,收入的差距直接限制了农村旅游市场的潜力;第三,政府、旅游企业对农村旅游市场的重视度不够,导致长期农村旅游市场处于低速增长的状态,从而隐藏了农村旅游市场的潜力;第四,农村保守的消费价值观导致人们对娱乐性消费不足,从而影响其对旅游的消费,即影响旅游市场。

二、结论与建议

旅游市场总结篇2

关键词:桐庐;旅游市场;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5-0075-02

一、桐庐旅游市场现状

桐庐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每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旅游。目前,桐庐的旅游市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交通上的便利为桐庐旅游市场带来了更多客源。2007年,全县共接待游客415.1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2%;2008年,全县共接待游客44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8.3%;2009年,共接待游客477.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1%。数据显示桐庐游客人数逐年增加,但是增长率逐年减少。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总结桐庐现有旅游市场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桐庐旅游业未来的开发方向具有实际意义。

二、桐庐旅游市场特点

该调查问卷集中在桐庐主要景区发放,共发放3000份。收回问卷2995份,剔除漏题严重和结构不合理的问卷,有效问卷共2989份。之后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总结桐庐旅游市场特点。

1.长三角地区为游客主要来源市场,江苏游客比重加大。根据调查显示,来自浙江的游客所占比例最大,为48.9%;其次来自江苏游客,有24.1%;再次为上海地区游客,占18.2%。除上海、浙江、江苏外国内其他省份的游客只有8.8%。省内游客来桐庐旅游人数仍占大部分。有关专家对杭州本地居民环城游憩偏好研究时发现,大部分居民喜欢在市区周边游憩[1]。杭州到桐庐交通便利,形成巨大游客市场。江苏游客人数增多,一方面因为该地游客对山水风光感兴趣;另一方面由于长距离旅游盛行,游客到周边省市旅游人数逐渐增多。

2.逗留时间短,平均消费低,多为顺带旅游。目前来桐庐旅游大多将桐庐作为过路市场,在桐庐逗留时间相对短暂。到达桐庐选择驻留天数在两天以内人数占大多数,达到54.1%,其次是驻留天数在3到4天的游客,占27.9%,选择7天及以上的人数占到6.9%。目前桐庐游客市场大致分为三部分:(1)游览杭州和千岛湖景点时,将桐庐作为过路景点的游客;(2)从江苏,上海等临近省市来桐庐游客;(3)本地游憩市场。目前桐庐游客市场构成中,第一部分游客占较大比例,形成桐庐过路市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桐庐周边景区如西湖等游客数量众多。桐庐地处杭州、千岛湖中间地段,全县分布有多处景点,一部分游客在游览西湖、千岛湖途中会选择在桐庐游玩。(2)减少旅行成本。杭州和千岛湖等景区提供的食宿较贵,游客考虑成本问题,会在周边选择合适地区替代。(3)旅行社为了提高旅游产品竞争力,选择增加桐庐景点。从桐庐整个旅游业发展来看,目前桐庐旅游市场仍是以过路市场为主。

3.单位组织出游比例较高,合作性项目倍受青睐。调查中关于旅游组织形式的选择有29%选择单位组织,有19%选择随旅行社出游,有29%选择个人或亲朋好友结伴,另有14%选择自驾游。对比周边景区数据发现桐庐旅游市场中选择单位组织形式人数比其他景区高。桐庐游客大部分来自浙江,其中杭州市区游客占据了绝大部分。杭州市区有众多企业落户,企业经常组织外出旅游来促进员工间的交流合作。杭州到桐庐交通方便,一日游行程紧凑合理,适宜公司组织员工活动。同时在对游客喜好情况调查中发现:游客希望桐庐以后开展户外运动的人数最高,占样本人数的21.68%,其次是开展文艺表演,占到总数的18.85%,选择度假项目占总数的16.64%。结合该地旅游市场的组织方式特点发现户外运动等这些交流合作比较多的项目将是游客的偏好点,因此一些参与合作性的旅游项目是这一部分客源市场青睐的活动。

三、桐庐旅游发展对策

(一)扩大旅游市场半径,增强旅游吸引力

目前,桐庐游客来源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全国范围内的辐射半径比较短。即使在长三角也存在着很大的市场空间。应针对不同的地理细分市场,根据其特点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

1.增强桐庐旅游吸引力,扩大长三角客源范围。长三角是桐庐主要客源市场,但来源地区分布相对集中。如,江苏游客主要来自南京、苏州、扬州这些地区;浙江游客来源主要是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区。总体而言,桐庐目前在长三角旅游吸引力不是很强,像常州、镇江、舟山和台州这些地区来桐庐旅游人数并不多。针对这部分游客市场,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注重游客口碑效应,提高旅游产品在长三角地区的竞争力。

2.依托闽、皖、赣,拓展京、津、冀。作为桐庐地理二级市场,临近省市安徽、江西等来浙江旅游人数不是很多,仅占到总量3.45%。根据旅游客流规律,旅游流向以近距离旅游为主,并由近及远。近几年,旅游发展态势显示,越来越多游客开始流向远距离景点。桐庐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对于周边省市吸引力较大。随着区域旅游合作的加强,桐庐旅游辐射半径的加大,这些省来桐庐旅游的人数必将增多,形成一定影响力。北京、天津、河北距离安徽、江西都较近,容易获得当地旅游信息,并且经济水平相比周边省市较高,因此具备远距离旅行的客观条件。桐庐旅游发展要注重拓展旅市场半径从而获得多方面客源。

3.依托富春山居,拓展台湾、日本、韩国市场。日本和韩国来华旅游人数众多,自1985年以来,日本一直是我国最大旅游客源国。同时,自1992年我国与韩国建立外交关系以后,韩国旅华人数也由最初十几万人增长到2004年的285万人,短短13年就增长了18倍[2]。2005年韩国更是取代日本成为我国最大旅游客源国。韩国和日本的旅游市场存在很大的潜力,这一部分市场是桐庐客源市场的机会市场。依托富春山居图的契机,打开国际市场,将会为桐庐旅游业发展带来另一个机会。

(二)丰富旅游形式,延长逗留时间

桐庐旅游市场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游客到达该地停留时间短暂,旅游花费低。为了使其在桐庐停留时间变长,必须要丰富旅游形式,提供多样的旅游活动。结合桐庐的旅游资源情况和目前的旅游发展形势,提出三个方向。

1.做大山水游憩市场。山水城市是具有山水文化精神内涵和中国特色的高生态环境的理想城市。由于山水城市拥有优美山水自然景观和丰富历史文化积淀,因而具备了游憩开发的资源基础[3]。桐庐旅游资源丰富,在地域分布上具有一定集聚性:主要集中在富春江、天目溪沿岸的桐庐镇、富春江镇、瑶琳镇等乡镇。它们各具特色,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形成统一的旅游开发体系[4]。从桐庐旅游资源构成来看主要以山水景色为多,拥有丰富游憩开发资源基础。做大山水游憩市场,加强景区合作,形成一定规模的游憩市场,将会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增加平均消费,从而加速桐庐旅游业发展。

2.做精乡野度假市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剧,枯燥的生活环境使城市居民产生脱离模式化生活、寻求田园风光的需求。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国家新的假日制度的实施,也使得这一需求在经济和时间上得到保障[5]。乡野度假市场巨大,同时竞争也很激烈。开发乡野度假产品要注重城乡联动,如果要吸引游客前来桐庐观光体验,必须要有独具特色的乡野产品。

3.做专商务休闲市场。据预测,中国可于2023年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大商务旅行目的地,我国正在成为全球商务旅游消费的重要市场之一[6]。桐庐有许多金名片,每年来桐庐进行商务活动的游客占很大一部分。在商务休闲市场中,桐庐应该看重会议旅游市场。会议游客旅游淡旺季不明显,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桐庐具备接待商务会议旅市场的景点并不多。要想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对于商务会议一定要重视专业化的服务,与其他竞争者拉开差距,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客源。

(三)优化旅游产业要素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业主要有三大支柱产业:一是旅行社,二是饭店业,三是交通运输业,主要通过这三者来满足游客吃、住、行、游、娱、购等各方面的需求,以此为旅行者提供便利服务来获取收入[7]。旅游者到某个城市去旅游,除了要接触旅游行业的各个部门、参观旅游景点、参与旅游活动外,还必然会看到城市的方方面面[8]。问卷显示,游客对于桐庐的餐饮满意度不高,在总共2989份的有效样本里有1250人选择餐饮服务需要改善,占总数20.07%。桐庐的餐饮服务情况需要得到提升以配合旅游业的发展。从交通角度来看,桐庐县城新区与老城区道路条件和交通状况反差较为明显,老区道路设施水平相对低下,但集中了大量车流、人流,交通显得略为拥挤,新区道路宽阔整齐,但车辆稀少,道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并且,据了解,近几年桐庐县机动车呈逐年增长趋势,汽车增多但泊位却没有相应增加,占道停车现象普遍。桐庐的旅游市场中有很大一部分自驾游市场,因此,交通道路及一些公路配套设施的建设要跟上旅游发展的需要。

四、结语

目前,桐庐旅游业发展的明显现象就是作为一个过路市场存在。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一个地区要想发展好旅游业,必须成为一个目的地市场。桐庐旅游业的一个战略性指导思想,就是要从过路市场向目的地市场转型。因此,首先要明确桐庐客源市场目标层,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在此基础上丰富旅游产业形式,创新发展,提高吸引力,从而早日实现市场定位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吴必虎,伍佳,党宁.旅游城市本地居民环城游憩偏好:杭州案例研究[J].人文地理,2007,(2):27-31.

[2]张佑印,马耀峰,李小亮.旅华日本?韩国游客旅游决策影响因素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112-115.

[3]宋秋,帅希权.山水城市的游憩开发――以乐山为例[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63-65.

[4]黄瑾如,董洁霜.以“大旅游”战略格局发展桐庐旅游业[J].浙江大学学报,2007,(1):75-78.

[5]乔花芳,曾菊新,李伯华.乡村旅游发展的村镇空间结构效应――以武汉市石榴红村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3):101-105.

[6]胡建杭.义乌商务旅游发展前景初探[J].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7-21.

旅游市场总结篇3

[关键词]转移一份额分析法(SSM);竞争力转移分量;海外旅游市场结构;上海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6)11―0060―05

1引言

客源市场结构变化是旅游目的地发展战略制定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旅游市场结构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增长率法、市场占有率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多为单因素分析,难以对旅游市场有全面的把握。[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71054)孙根年、邵筱叶等利用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双指标,采用波士顿矩阵法构建出综合反应旅游市场竞争态的模型,是一种较为综合的研究方法。目前在揭示旅游市场结构变化以及引起变化的转移分量方面的定量分析方法仍较少见。

转移一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Method,缩写为SSM)是由美国学者休斯敦(HoustonD,1967)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相继提出的一种区域经济相对于大尺度参照体系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国内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相继引用(杨开忠,1989;崔功豪,1999;汪宇明,2000;等)。美国著名旅游专家查尔斯・R・戈尔德耐(charles・R・Goeldner)等在其所著的《旅游业教程:旅游业原理、方法和实践》教科书中,系统介绍了SSM方法在旅游市场变化趋势研究中的运用,并据此将市场划分为“兴旺、崛起、衰落、停滞”等4种类型。国内学者杨新军等(2005)利用SSM方法对陕西省旅游产业结构进行过有益的探讨和分析;黄秀娟(2004)借鉴“市场份额分析法”和“兴旺、崛起、衰落、停滞”市场类型划分方法,对中国国际客源目标市场进行了分析,并用于福建海外市场结构分析。

本文引入转移一份额分析法对旅游市场结构进行分析,并主要关注竞争力转移分量的变化,进一步为区域性旅游市场结构变化相对于全国大尺度的对比研究提供新的实证案例和路径。

2转移一份额分析法的应用

2.1基本原理

转移一份额分析法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过程,以其所处上级行政区域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在某一时期经济总的增长量分解为3个分量,即份额分量、结构转移分量和竞争力转移分量,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为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SSM方法用于旅游市场结构变化分析,主要是以某一地方(如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区域样本,以全国为大尺度参照体系,将地方旅游客源市场在一段时期总的增长量分解为份额分量、结构转移分量和竞争力转移分量来进行市场变动趋势分析。

2.2数学模型的改进

依据SSM数学模型原理,任何区域i在经历了时间[0,t]之后,其游客总量和结构均会发生变化。假设基期年区域i的游客总量为6io,末期年为6it;区域游客总量按照客源地划分为n部分,分别以6ij,o、6ij,t(j=1,2,…,n)表示基期年和末期年客源地j到达区域i的客流量,并以Bo、Bt表示区域i某层次上一级大尺度行政区域在相应时期基期年和末期年的客流总量,以Bj,o、Bj,t表示基期年和末期年客源地i到达上一级大尺度区域的客流量。则有:

3上海海外旅游客源市场变化的SSM分析

3.1数据选取及客源地划分

以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统计2000年、2004年度分国籍统计海外游客量为分析依据,选取客源地样本分为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13个国家和港澳台3个地区,其余国家和地区合并为一组,共计17个客源样本市场;以全国海外客源市场情况作为上一级大尺度区域样本,通过基期与末期数据比较,初步考察上海市海外游客市场发展态势和结构状况(见表1)。

3.2建造Shift-share分析表

利用表1数据,根据SSM的计算方法和流程,建造Shift-share分析表(见表2,表3),可得到不同阶段的计算结果。分析表指标栏由以下3部分组成:①原始数

3.3绘制Shift-share分析图

3.3.1市场转移分量分析图

以竞争力转移分量Dj为横轴,以结构转移分量Pj为纵轴建立坐标系,将代表各散点的客源市场标注在坐标系中(如图1)。

3.3.2市场优势分析图

以区域客源市场优势(转移分量)PDj为横轴,以份额分量Ⅳ_为纵轴建立坐标系,将代表各散点的客源市场标注在坐标系中(如图2)。

3.4总体效果计算与分析

根据计算的总体效果可以对区域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结构效果和竞争力作出分析判断。依据式(10)、(14)计算出Pi、W,以此判断区域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结构效果,如果Pi较大,W>1,则说明区域包含有较大比重的高速增长市场,市场结构处于一个优势结构,对于目前市场营销的战略重点不必做大规模调整;反之,若Pi较大,W

由式(11)、(15)计算出Di、u,可判断区域市场竞争能力,若Di较大,u>1,说明区域有较多的市场发展迅速,竞争力较强;反之,区域旅游市场竞争力较弱。

分析可知,上海市海外游客市场在基期和末期的游客增长总量达到2040478人次,相对于全国的增长率L为1.51,总结构转移分量P为1006363,说明上海市海外游客市场总体发展速度要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朝阳性客源市场优势明显,旅游引力较大(见表3)。

上海海外各客源市场样本单位的结构地位有明显变化。2000―2004年期间,来自日本的游客数量以绝对优势保持第1位,所占份额由29.63%增长到31.62%;而来自台湾地区的游客数量由排序第2位下降为第3位,比重由10.09%下降到8.52%;香港地区排名由第3位下降到第4位,比重由8.89%下降到8.12%;美国排名则由第4位上升为第2位,所占比重也由7.6%上升到9.96%;韩国仍处于第5位,比重变化较小。排名上升幅度最大的是英国,由第14位上升到第8位,比重由0.93%上升到2.58%,上升了2.77倍;排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菲律宾,由第10位下降至第14位,比重由2.52%下降为0.55%,下降了近4/5。市场份额上升幅度最大的为美国,上升了2.36个百分点;而台湾地区则下降了2.45个百分点,成为比重下降幅度最大的样本单位。

图1表明,上海海外市场主要包括新加坡、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法国、泰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其中俄罗斯、澳大利亚、法国、泰国、加拿大的市场份额虽然显要,但竞争转移优势不十分明显;日本游客在上海海外游客市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市场基础和竞争优势都很明显,但是其仍处于Ⅱ区,即相对于其良好的市场基础来讲,竞争优势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市场基础较好,而竞争潜力较弱的客源地包括韩国、马来西亚和中国澳门3个样本单元。从总体上来看,上海市海外游客市场的竞争力效果指数u=1.323,总竞争力转移分量D=941971,说明上海各海外客源市场总的增长势头良好,总体竞争性转移分量较大,在全国范围内的地位会保持上升势头。

4启示与讨论

4.1启示

第一,要持续加强海外旅游市场营销。上海是中国入境旅游的最主要的口岸和集散枢纽之一,重要的国际性旅游大都市,是海外游客入境中国首选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尽管如此,对外旅游市场营销工作仍然不容怠慢。对于原有市场基础较好,竞争力转移分量较强的客源市场,如中国港台地区及日本、美国、英国、德国等,应该继续加强在这些客源市场的营销宣传力度,稳定并增强这些市场的游客量。为此,要进一步发挥上海在这些目标市场的竞争影响作用,积极做好游客需求调查研究,充分把握这些市场的需求变动信息,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开发适销对路的多样化旅游产品,进一步提高来自这些市场的游客份额。

对于原有市场基础较好,但是竞争力转移分量较弱的中国澳门地区和韩国、马来西亚等客源市场,要充分重视上海作为旅游目的地综合竞争优势在这些客源市场呈现减弱的信号,扭转其演变为衰退市场的趋势。为此,要利用原有市场基础和客源关系,加强这些客源国对中国旅游市场需求的调研,寻求市场份额衰退原因,通过加强营销力度、加快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创新旅游形象等措施,进一步增强上海在这些市场的竞争能力,促使这些市场的游客份额和竞争转移分量的复苏和提升。

第二,要进一步提升大都市旅游产品的国际化水平。虽然上海海外客源市场份额在全国总体效果良好,具有较强竞争力,但主要是区位带来的竞争转移优势,结构转移分量优势的显示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为了使上海市海外旅游市场份额稳定、持续发展,上海要进一步加快大都市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升级创新,提升大都市旅游产品的国际化水平,增强出入境口岸旅游服务职能,并依托长江三角洲腹地和长江干流区域,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区域联动,进一步提升上海大都市旅游产品在全国的结构转移分量的竞争地位。

4.2讨论

应用SSM进行客源市场结构分析,在客源市场的竞争优势分析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韩国这样的客源市场,在上海市海外游客市场排名在前列,结构比例也较稳定,如果仅从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等方面进行分析的话,很容易认定其为优势市场,通过SSM分析,发现韩国市场已经成为上海市海外游客市场的一个衰退性市场。这就可以引起人们的关注而提前制定相关补救性措施。

旅游市场总结篇4

一、抓住*机场的开通,大肆炒作旅游。

今年四月份,配合市政府在*、深圳召开*机场通航新闻会,我局组织本市旅行社及*、深圳二地旅行商参与会议,进行业务对接,整个会场以旅游宣传为主,布置得当,气氛热烈,深圳、*报社整版刊登*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达到预期目的,改变了我市客源以本省为主,外省难以进入的局面,大大丰富了客源层次,形成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良好局面。

二是积极参加省局统一组织的欧洲旅游推介会、杭州国内旅游交易会、上海国际旅游交易会和新加坡旅游推介会等,借助交易会、推介会等宣传平台,拓展旅游宣传的宽度和广度,努力提高*旅游知名度。

三、创新思路,加强合作,拓展市场。

根据我市的客源市场和区位特点,我市旅游局解放思想、互惠互利、共赢发展,得到了*的热烈响应,于7月份三地签定了旅游协作的《*》。建立无行政区划界限、无障碍的*旅游协作区,整合三市旅游资源,设计三市旅游线路,共同推介促销,协作区的成立,使我市的客源市场进一步发育、扩展,游客进入成本降低,为*高速年底通车打下了客源的基础。

四、举办土楼节,炒作境外市场。

抓住*高速年底通车的契机,12月29日,我们组织策划了*文化旅游节,借船出海,利用*这个窗口,加大对海外宣传的力度,带动我市旅游的外向型,拓展境外市场,达到双赢的目的。土楼节期间,日本、东南亚、*等国外、境外旅行商、媒体和国内媒体、嘉宾约400人参加了开幕式,1000多游客欣赏了郑小英指挥的大型交响乐《土楼回响》,还举办了“游客眼中的土楼”摄影大赛、旅游商品展和百部自驾车游*等活动,引起巨大反响。

五、整合旅游资源,联合制作宣传资料。

旅游市场总结篇5

论文摘要:本文应用产业组织理论,探讨了旅游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基本范畴,针对我国旅游产业有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产业组织政策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产业得以迅猛发展,但是,我国旅游产业仍而临着诸多发展问题。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具有很强的依托性和产业关联度,它的发展涉及到许多部门和产业。因此,探索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机制、产业内的企业与市场的合理组织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旅游产业与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30年代,贝恩在1959年出版的《产业组织》著作,标志着第一个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形成。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产业组织理论的二个基本范畴以及相应的产业组织政策,这二个基本范畴是指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

(一)市场结构

产业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经济活动中构成产业市场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综合反映了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的关系。而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市场进退障碍、市场集中度和产品差别化程度。

对于旅游产业来说,首先是研究企业的进退障碍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旅游产业进入门槛太高,不利于旅游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不利于新兴旅游产业的发展。门槛太低,将导致旅游产业的无序发展,盲目上项目,机会成本很高,投资回报则很低。另一方面,旅游产业退出的障碍也较大,因为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会由于某个企业的退出而停止。其次是市场集中度的问题。如果过分分散,不利于形成旅游产业的集约程度和规模经济效益。对于旅游产业而言,要使旅游产业的发展尽快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要强调集团化经营、追求规模经济效益。第二是产品差别化问题。对企业来说,产品差别化是一种非价格竞争的经营手段。旅游产业所而临的是千差力一别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各种需要,因此要求旅游产品多元化及服务的多样化。

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产业的基本特征是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大而全、小而全现象明显,企业规模不经济,企业的实际竞争力不强。截止2000年,我国共有旅游企业24574个,固定资产总额3570.09亿元。企业平均营业收入810.78万元,平均拥有资产1452.79万元。显然,我国旅游产业组织规模偏小,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以饭店业为例,我国饭店业是最早在服务水准和企业管理层次结构与国际饭店业接轨的一个行业,最早形成了中国饭店业的对外开放局而,但是饭店业同样存在“小、散、弱、差”的特征,不改组为大的饭店业集团企业,现有的市场份额可能被挤占。

旅游产品是服务产品,在形式和内容上,不同的旅游产品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旅游产品因供给客体不同,产品所带来的效用也是不同的。从这个意义上,旅游产品具有较大的产品差异度。我国旅游产品品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传统旅游产品成熟。观光旅游、度假旅游、探亲访友等一大批传统旅游项目已具备一定生产规模,能够满足不同的旅游消费者。另一方面新兴旅游产品出现。现代旅游者尤其是重复旅游者的增长,表明人们已不能满足大众化的旅游消费,史加追求特殊性、趣味性和有益于健康的个性化旅游消费.散客旅游的比重达到80%。我国自1992年已经成功推出一系列的主题旅游年,由此各种专项旅游产品层出不穷:会务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教育旅游、探险旅游等等旅游产品适应于不同年龄结构、不同收入结构、不同文化结构的旅游消费者。

但是,在我国旅游市场,由于设立了行业标准,使得旅游产品有趋于标准化的倾向。同时,由于产业组织创新能力较差,旅游产品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旅游产品内容形式雷同,产品差异小。转贴于

(二)市场行为

市场行为,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经营目的而根据市场环境情况采取相应行动的行为,其中的市场环境主要是指企业所在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企业市场行为的主要制约因素,但同时企业市场行为又反作用于市场结构。对于旅游产业而言,如何形成公平合理的价格机制,如何搞好旅游产品的促销工作,以提高效益都是旅游产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的来说,旅游产业的市场行为表现为旅游产业市场秩序较为混乱,市场运作规则、市场管理手段不完善,市场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措施和手段,影响了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我国旅游产业市场这种局而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是管理体制比较混乱。旅游产业行业跨度大,隶属关系复杂,分属于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不同的经济体制,而各系统又有不同的产业政策、技术与管理条件,条块分割现象严重。由于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缺乏统一的发展战略和实施调控的机构,致使旅游产业在整体发展方向、获得投资来源、政策与市场扶持、产业技术开发等方面基本上流于各自为政、自生自灭的状态。另一方面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垄断,搞市场自我保护的封闭体系,从而引发不正当的市场竞争,并以高额回扣、虚假广告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扰乱了旅游市场,使旅游企业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样直接影响了产业组织结构的改善,导致旅游市场竞争环境恶劣。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旅游市场法制和竞争规则进一步健全,旅游企业正逐步远离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从加强管理、产品创新和提高产品品质着手,才能而对新一轮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

(三)市场绩效

市场绩效是指市场的运行效率,它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收入、成本、利润、产品质量以及在技术进步等方而的最终经济成果。评价市场绩效的好坏,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如资源配置效率、市场供求平衡、企业规模效益、科技水平的提高等;而评价旅游产业市场绩效的最终标准是旅游收入和旅游利润。

我国旅游产业市场效益总体理想,2000年,全国旅游总收入达斗5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国际旅游收入达162.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1%洲内旅游收入达3175.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1%;旅游总收入占GDP的5%,比上年增长3.5%,在GDP中的增幅超过其他行业,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另外,从我国旅游产业各领域的情况来看,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旅行社、饭店业己成为旅游产业的支柱,2000年,我国旅行社8993个,其中,国际旅行社1268个,国内旅行社7725个,比上年增长7.7%,旅游饭店1.05万个,比1999年增长了21%。

但是,我国旅游产业仍存在多种制度壁泉,限制了旅游企业的进入和退出,旅游产业投资、资本运作还受到极大的制约。这必然降低了旅游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旅游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的旅游产业组织普遍存在的信息化动力不足,对信息的有效需求不足,信息系统封闭和结构不良等问题,不利于协调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市场对结构性资源配置的关系,不利于促进结构性生产能力剩余的消化,不利于旅游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应采取的主要旅游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就是政府为解决产业内企业间的矛盾,为实现规模经济和开展有效竞争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的总称。因此,产业组织政策包括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二方面的政策内容。市场绩效构成产业组织政策目标,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是实现产业组织政策的前提条件和途径。因而,旅游产业组织政策的内容应包括创建公平的竞争环境、鼓励和保护竞争、提高企业的规模经济水平、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一)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旅游产业组织政策

不同的产业有不同的发展规律,旅游产业政策的制定要具有针对性,符合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首先就要遵循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已为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实践所反复证明的我们顺应旅游经济发展的规律,就是吸取和借鉴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正反两个方面经验,主要包括国际通行做法和惯例(如简化入境签证、海外旅游者购物退税等),各国发展旅游业的经验,以及防止和规避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其次,应符合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由于国情不同、社会经济环境不同、旅游发展阶段不同,产业政策的具体内容也有所区别。当前,我国旅游产业组织政策的制定应考虑的问题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虽然正在加速向市场经济方向迈进,但旅游业发展所依赖的基础条件、配套设施、综合环境等,与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在此情况下,产业政策必须处理好政府主导作用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问题。

(二)降低旅游产业进退障碍,形成一个开放的、较完善的旅游产业市场

旅游产业组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不可能孤立地进行的,要降低旅游产业进退的障碍,形成较完善的旅游产业市场。首先,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在较完善的经济体制下进行,没有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产业组织政策。其次,要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使不同大小、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有公平、合理的竞争条件。这种规范的竞争环境必须由法律制度作保障,不仅要有专门的旅游产业发展法规,而且要在经济法、民法、刑法、行政法、劳动法等各法律中也涉及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容。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新学期周记范文(整理8篇)

    - 阅0

    新学期周记范文篇1暖花开驱赶了冬天感伤,我们伴着春节喜庆钟声再次踏入了学校大门。新学期帷幕为我们拉开了崭新学习舞台,我们开学了。荣誉桂冠往往要荆棘编就,成功道路往往由.....

    小学生周记范文实用[15](整理9篇)

    - 阅0

    小学生周记范文篇1傍晚,夕阳西下,暖风徐徐,着实惬意。而我正在帮妈妈买东西。我一路上念着“盐,豆腐,酱油。”等我走到杂货铺时,却忘了自己要买什么了。我告诉老板说,我要豆腐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