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院年终总结(整理2篇)
来源:
福利院年终总结范文篇1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因素,为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入选者按年龄分老年前期、老年期和长寿期。使用汉化版SF-36量表,一对一问答方式进行调查。根据生活环境设乡村组和福利院组。数据使用SPSS11.0软件分析。结果:老年前期与老年期以上人群的SF-36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0。各个维度除肢体疼痛外,也有明显差异,p
【关键词】生存质量;老年人;SF-36量表;影响因素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本世纪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也是面临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新时期。社会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不仅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问题,也给政治、经济、社会、社区、家庭等领域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老年人口整体素质和生存质量是属于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和医学的研究范畴。目前国际上对老年弱势群体生活质量的研究较为重视。我们在佛山市高明区,对部分老年人进行健康测量量表SF-36(TheMedicalOutcomesStudy36一ItemShort.FormHealthSurvey)调查并进行分析。
1方法
按照我国老年期划分标准,将45~59岁分为老年前期、60~89岁为老年期和90岁以上定为长寿期。语言交流正常的老年前期及老年人纳入调查对象,根据居住情况分为乡村组和福利院组。量表采用中山医科大学统计教研室方积乾教授等完成的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考虑老年人普遍存在阅读能力下降的特点,因此调查时采用一对一问答方式进行。SF-36维度终得分的计算公式:转换分数=(原始分数-最低可能分数)÷可能分数范围×100。数据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本调查入选133人,其中乡村组112人、福利院组21人。老年前期27人占20.30%,老年期98人占73.68%,长寿期8人占6.01%。
老年人性别情况:女性;老年期69人(65.09%),长寿期5人(4.71%)。男性;老年期29人(27.36%),长寿期3人(2.83%)。
老年人婚姻状况:男性未婚3人(2.83%),已婚20人(18.87%),离异9人(8.49%)。女性未婚3人(2.83%),已婚34人(32.07%),离异37人(34.90%)。
老年人文化程度:文盲;男性2人(1.89%),女性50人(47.17%)。小学;男性24人(22.64%),女性23人(21.70%),中学;男性4人(3.77%),女性为0。大专以上;男性2人(1.89),女性1人(0.94%)。
2.2SF-36情况
2.2.1SF-36与年龄的关系:SF-36总分在各年龄段差异明显,p=0.000。各个维度除肢体疼痛外,其他维度都有明显的差异,p
2.2.2SF-36与生活环境的关系:乡村组老年人平均96.54±14.50分。福利院组100.06±14.86分。两组差异明显,p=0.035。在各个维度中,心理健康的差异非常显著,p=0.000。其他维度显著性不明显,见表2。提示福利院比乡村的老年人生存质量要好,特别是心理方面。
2.2.3生活环境、年龄、性别、文化和婚姻与SF-36的相关性:总分与生活环境、年龄、性别和文化有明显的相关性。提示福利院比乡村的老年人生存质量要高,年龄越大生存质量越低,女性比男性生存质量差。婚姻对总分的相关性不明显,见表3。在逐步回归分析中只有年龄能进入回归方程。标准回归系数-0.521,p=0.000。提示年龄是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福利院年终总结范文篇2
一、**市老年人基本情况
**市目前有60周岁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92万余人,占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17%,其中空巢老年人近24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有19万多,分别占老年人总数的27%和21%,而且每年还在以4%的增速推进。因此,有效解决老年人看病就医问题不仅仅是医疗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二、**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
(一)依托社区医疗资源,在社区和居家健康养老。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以全科医生(含中医医师)、公共卫生医师、社区护士组成的全科医生团队与居民及家庭签约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等服务。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11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与签约服务工作,开展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达60%以上,服务签约户数达到79989余户,签约率为15.15%。
(二)养老机构内部举办医疗机构。如云南省社会福利院在福利院举办了云南省社会福利院福利医院,开设床位50张;**市社会福利院也在福利院内举办了**市社会福利院福利医院,开设床位101张。
(三)医疗机构内部提供养老服务。如在东川区第二人民医院原疗养院基础上成立的东川区老年病医院于2014年8月向东川区民政局申办公建民营东川区幸福家园老年公寓,并于2014年11月办理了民办非企业证书。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基础上,还提供养老、康复、护理、临终关怀及生活照料等服务,切实解决入住老年人及其家属的后顾之忧。
(四)内部没有设置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通过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医疗机构派出医务人员开展定期巡诊或派驻医务人员为养老机构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
三、今后工作打算
(一)鼓励老年人在社区和居家健康养老。一是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充分发挥其贴近群众,方便群众的作用,开展以全科医生(含中医医师)、公共卫生医师、社区护士组成的全科医生团队与居民及家庭签约服务,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等服务,并鼓励将医疗护理服务延伸至居家养老家庭和发展日间照料、全托、半托等多种形式的老年人照料服务,逐步丰富和完善服务内容,做好上门巡诊等健康延伸服务。二是在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开展乡村医生签约服务,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上门健康咨询及健康评估和建立健康档案等服务。
(二)大力发展机构健康养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重点发展医养结合的护理型养老机构。一是积极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实施意见》有关养老机构应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服务精神,鼓励社会办养老机构内部设置医疗机构;二是鼓励和支持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延续性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探索建立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
(三)探索建立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鼓励开通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增强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先优惠医疗服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