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工作计划(整理2篇)
来源:
产品设计工作计划范文篇1
【关键词】复杂产品研制项目;计划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1引言
复杂产品项目的研制全生命周期中,研发制造周期需花费较长时间。产品电气结构复杂、零部件多触发的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流程繁杂,多专业融合交叉作业、多区域流转作业和多组织协同作业,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计划管理的难度。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现今项目研发对快速产出管理的实际需求。为了使产品满足用户的进度需求,同时确保质量能得到有效保证,就必须要针对复杂产品研制项目的特点,进行信息化工作,做好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浅析。
2计划管理信息系统架构
为实现对项目的计划分析控制和管理,基于专用网络进行了项目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该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应用数据库映射,结合企业计划模式完成设计,具有计划分级分解编制、偏差预警、分析统计、实时进度查阅等多种功能。系统构架分为五层,从第一层至第五层依次为表现层、应用服务层、基础服务层、统一访问控制层和数据存储层。表现层依托于浏览器,也可以功能界面弹出;应用服务层主要包含WBS结构网络云图、组织目标管理、日常/专项计划管理、系统进度管理等内容;基础服务层涵盖日志记录、用户权限管理、系统安全控制、生成器/处理器等内容;统一访问控制层,主要包含有容器及数据访问两部分;数据存储层主要是指大数据管理分析系统。
3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
产品启动研发流程时,为确保组织能及时按节点进行产品设计制造并交付用户,同时产品质量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等标准的要求,就需要针对产品研制进度及日常工作开展协调安排管理。计划管理通过对各维度资源的统筹协调,来对各流程进行有效控制,是项目组织管理工作的一项主要工作内容。在开展产品研制业务时,需要结合各个部门实际情况,将计划分为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甚至是日计划来监控管理,每一个层级有里程碑式的流程职责和节点要求。同时,在各流程特别是加工、装配、移交等关键流程中要有效的进行信息交互。通过这种分层管理方式,可以实现对计划管理工作难度的有效分解和掌控,更好牵引产品高效产出。各个层级共同构成和谐、完整的整体,主要特点具有逻辑层次性、动态关联性、目标统一性等。
3.1网络云图计划管理
零级网络计划是产品研制的完整计划,是一级计划的基础内容,有着产品研制生产的所有节点及产出要求,能够实现对产品研制进展情况的全面分析考核。
3.2年度/季度计划管理及月/周/日计划管理
年度/季度计划主要是指本年度/本季度内所要完成的任务指令,是以一级计划为基础的计划分解,有着目标编制、流程审核、项目浏览、进度审查等多项功能。月/周/日计划是以年度/季度计划为参考划小时间节点编制的计划,主要强调其时效性。
3.3专项计划管理
在进行复杂产品项目研制时,会涉及到某些急难险重的项目研制工作,通过专项计划管理,可以实现对多部门协同工作的有效管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主要强调其重要性。
3.4系统进度管理
在加工、装配等关键流程中,多部门协同、产品周转等问题,使得信息交互的重要性愈发显著。对各流程的实时把控,可以有效减少某些瓶颈环节的时间消耗,并通过预警系统进行对人员的督促。如产品在处于部分部件机加及部分装配环节交叉的时候,可以从系统进度管理模块中查询A部件的加工状态、预计完工时间,同时查阅B部件的装配进度及物料齐套情况,并能够在系统中通过数据分析,对A部件和B部件的共同上级C整件的齐套时间进行预估,从而对人力资源投入及其它资源分配提供配置参考。综上,计划编制及执行需要参考产品WBS来完成,如果未对WBS展开分解,则非常容易受到计划随意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计划管理工作无法发挥出应用的作用。另外,还需要与不同的项目管理制度结合在一起,根据经验模板快速完成计划编制,提高编制效率和执行效率。同时,进度管理模块的大数据信息的实时上传、分析和整理,也是信息系统建设较为关键的一环。
4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实例
该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在某产品研制中,职能管理人员将用户需求映射后,通过系统提供的相关方列表将研制计划发放至相关参研部门,参研部门管理人员在确认研发计划后,根据部门情况对研发计划进行相应分解,转化为年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专项计划等,并独立完成阶段性调整反馈,并接受职能管理人员审查。同时,职能管理人员审查、汇总、调整并匹配用户节点需求。在正式下发计划之后,职能管理人员及部门会按计划进行相关监控,实现对复杂产品顺利研制。在之后的生产制造阶段,相关人员通过进度管理模块查询产品各组成的状态,通过提前调度来匹配相应资源。通过这种方式,在规定时间内有序的完成研制工作,并对质量等进行了有效的监控。
5结语
随着用户多元化需求的发展,复杂产品研制时,设计生产复杂度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计划管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以层次网络模型为基础、针对管理工作设计研发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层级间计划管理的动态关联,提高对项目的监控力度,保证其执行的有效性,并能显著提高计划效率及管理水平,增强计划管理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周子岩,刘检华,等.复杂产品研制中的实做装配工艺技术[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08:1859-1869.
[2]任长伟.复杂产品研制费用风险量化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24:5680-5683.
产品设计工作计划范文篇2
关键词:规划设计;产品线;标准化;研究
住宅项目产品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难题,比如:对产品配置决策时间过长,缺乏市场竞争力;项目的经验借鉴缺乏有效途径;各开发参与方对产品性能标准缺乏统一理解。这些问题迫切需要通过一种工具来解决,规划设计产品线标准化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方案。
1规划设计产品线标准化的意义及特点
规划设计产品线标准化是针对不同产品系列制定产品模板及产品性能标准,供房地产开发中菜单式调用,从而达到产品快速复制的目的。规划设计产品线标准化工作是落实房地产企业产品战略、实现“又好又快”开发的有效途径。标准化成果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数字化移交”,打造地产绿色住宅产品开发的新模式。技术上,为产品开发各参与方提供统一接口,能够大大提高产品开发效率、保障产品品质、降低产品成本和统一品牌认知,在公司快速扩大规模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据统计,当企业的标准化率达到40%时,产品开发成本可降低5%,开发周期可缩短2-3个月,产品利润率增加可达7%以上。管理上,将有效开发方法和经验程序化、普及化,普通员工通过借鉴成熟经验可以创造出不凡的业绩。规划设计产品线标准化工作涉及内容广泛全面,产品随时展需要持续更新,相应的标准化成果也需要不断完善。
2规划设计产品线标准化的开展策略
根据标准化工作的特点,住宅项目规划设计产品线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宜采取以下策略:“分步开展,成熟先行”,“能模块的先模块,能标准的先标准”。首先,完成“产品系列”制定;其次,建立“制定技术标准”的工作模式,示意成果内容的广度、深度,建立应用工具;再次,发动一线公司和各业务线条协同,逐条为规划设计产品线建立标准;此后,结合公司管理制度制定“实施标准”,通过“信息化工具”推广应用标准化成果,将部分成果转化为4D模型;最后,形成建设标准化应用示范项目,通过项目后评估总结经验和教训,并提出对策来充实完善标准化成果。这样就形成了标准化工作的回环,在此过程中实现标准化成果质量和工作方法的螺旋上升。
3规划设计产品线标准化的开展步骤
3.1形成系列,通过规划设计产品线规划落实产品战略
分析标杆企业案例,梳理内部项目,制定出产品战略与规划设计产品线规划方案。将住宅产品规划为不同系列,并针对每个系列设计产品体系模型,明确各类项目的投资比例、数量比例、城市等级选择、产品特征以及品牌名称等规划设计产品线的各类属性,继而实现现金流项目与高利润项目的结构平衡,以确保资金链安全。
3.2制定标准,对不同规划设计产品线分别制定产品标准、建立产品模板
内容上,既有产品开发技术标准,又有产品开发实施标准。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上调用技术标准模块,管理上执行实施标准模块,将标准化成果运用到项目实践当中,实现项目的标准化。产品开发实施标准:从开发管理角度出发研究,制定住宅规划设计产品线开发实施标准,统一项目开发实施过程中各关键环节的工作模式标准,实施标准的建立应与公司的管理制度结合。方法上,“分对象、分阶段、分层次”。分对象:指标准化内容根据不同业务线条的需求制定。对象主要包括设计管理、工程管理、成本与采购、市场营销等线条。目前的标准化工作主要针对设计线条,率先解决图纸和做法等方面的问题。分阶段:指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围绕开发的四个主要阶段,即产品策划、产品设计、产品建造、销售运营。首要解决开发前期策划和设计对产品的配置定位和产品雏形的问题。
3.3实施推广,建立“信息化平台”应用推广产品标准,并建设示范项目检验完善产品标准
规划设计产品线标准化虽然为开发各参与方提供了统一接口,但各参与方调用纸质文件、图纸难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标准化成果的反馈、监督也缺乏有效途径。在传统纸介质规划设计产品线技术标准化基础上建立住宅产品研发数据平台,最终与住宅产品数字化移交平台整合,可以形成产品快速复制的有力工具。以信息化手段实现菜单式调用标准化成果,可以提高应用效率和准确率。用户可多种方式分类浏览、检索、下载、反馈。以4D形式表达标准化成果,模型附带产品“部品”“设计”“成本”等技术信息,具有“参数化、可视化和模拟化”的特点。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