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与茶艺茶道的关系(收集3篇)

来源:

茶文化与茶艺茶道的关系范文篇1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茶在过去和现在都是中国人诗意生活的重要部分。城市里一家家茶叶店,也为城市增添了清新宁静的气息,也为人们提供了清凉的去处。开好一家茶叶店,既要经营中国传统文化,也要运用现代市场理念,为茶叶店赢得“硬实力”。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品茗这一高雅且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休闲方式。众多的茶叶店也正在发生着变化,除室内装修有所讲究外,茶叶店再不是不起眼的小型商店,使用面积从几十平方米至一二百平方米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茶叶店向大中型或连锁型发展是大势所趋,故加强茶叶店的软件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通常。茶叶店的硬、软件建设常常会失衡,以致削弱了茶叶店的生命力。许多人认为弘扬国饮、挖掘中华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之重任应是茶馆或茶艺馆。其实,茶叶店应同样挑起推广茶文化的重担,它的作用重大,接触面更广,是一支不可低估的生力军,只有茶叶科研机构、茶艺馆,茶叶店“三位一体”的同步推广。茶文化的普及才不会脱节,才会以更快速度发展,从而深入人心。以下是笔者在经营茶叶历程中的经验心得,愿与广大茶叶店、茶艺馆同仁商榷。

关于员工。员工上岗前全面进行初级茶艺培训,内容包括:茶史概况;茶的分类;部级名茶的产地以及品质特征,典故传说:茶的保健功能:茶具的运用;茶叶的保管;中国六大茶类的冲泡方法以及特种名茶的冲泡技巧等。培训后经考核合格者上岗学至三个月,通过实习期的有效积累。员工对茶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所加深,对茶叶的形、色、香、味、韵也有一定的掌握,可给予晋升茶艺员。再进行第二次培训(即中级茶艺培训)。培训内容加深,内容包含茶在社会中的功能;中国茶区的划分;茶的诗、词、歌、赋;民族茶俗;中国茶道的内涵;中国传统名茶;中国新名优茶;水与茶的关系等。茶艺员在实际工作中,成绩优异者通过重点培训,晋升为茶艺师。根据现在我国的国情,茶艺师只能通过内部培训或培训班来实现,但是这种学习和培训的地点极少,这就大大地制约了茶叶店、茶艺馆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培养一个茶艺师,绝非一朝一夕之易事,而是必须具备丰富的学识及销售、冲泡技巧,才算是合理的茶艺师。基于这一点,在员工培训方面采用分级培训实习生、茶艺员、茶艺师。高级课程包括学习和推广茶艺的重要意义、茶艺创意、茶叶制作、加工、栽培的相关基础知识、中国名泉等。茶艺师的茶艺之精将会更好地引导更多的人品茶、识茶、论茶、爱茶。这极有利于中国茶叶品牌的树立、巩固、创造。茶叶店、茶艺馆称呼负责销售、服务的员工不应称呼为“服务员”,而应根据该员工对茶文化的实际掌握和理解予以称为“茶艺员”、“茶艺师”以区别于一般性质的服务员。茶艺师的素质、内涵、形象是第三产业中的其他服务员所无法相比的。

关于管理。员工的品德修养(思想教育)、敬业精神、服务态度、向酒店式管理靠拢,茶艺员、茶艺师的思想教育常抓不懈,以达到爱岗敬业。当然,茶艺本身的魄力自然地会使茶艺员、茶艺师不想改行易业,这会使企业的凝聚力增强。茶艺员、茶艺师除制服统一之外,服务态度必须做到微笑、耐心、详尽,迎送鞠躬或点头示意,客来敬茶、免费试品等。应该说茶艺、茶道的礼仪、规范要比酒店更为细致入微,但现实中,茶叶店、茶艺馆的服务水准却未尽人意。

关于环境。茶叶店除有专业的茶具供客人试茶外,借助墙壁空间悬挂有关茶文化的照片,让客人在试茶的同时,对茶的了解加深,如:茶园照片、采茶照片、茶叶车间照片、茶艺师冲泡茶叶照片、紫砂壶照片等。悬挂与茶有关的书画艺术作品,与茶文化相得益彰。茶叶店装有音响设备,经营播放茶道音乐或古典音乐、轻音乐等,但切忌播放爵士乐、劲歌,有大煞风景之嫌。茶叶店移栽有部级茶树优良品种或摆设一些烘焙茶叶之工具,以便客人观赏认识。茶艺员、茶艺师在引导品茶时全部采用矿泉水、山泉水。水与茶的关系紧密相关,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茶质的发挥。一般茶叶店在泡茶时都不采用山泉水、矿泉水,从而影响茶性的发挥以致降低客人的品欲。笔者曾到过众多茶艺馆,规模宠大,茗茶众多,但在泡茶时无一使用山泉水、矿泉水,好茶配俗水,对于一些痴迷茶友来说,确属憾事,令人心酸。

茶文化与茶艺茶道的关系范文篇2

[关键词]茶文化茶道茶道精神

我们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各国的植茶、制茶、饮茶均直接或间接源于中国。“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茶道与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本文重在分析茶道概念的提出及茶道精神的创立,并且进而说明中国不仅是茶的故乡,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何谓茶道,茶文化专家、北京社会科学院的王玲教授在其著的《中国茶文化》一书中对茶艺与茶道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其中也包含着对茶道概念内涵的阐释。王玲教授说:“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我们从王玲教授的论述中不仅明确了茶道与茶艺之间的关系,而且对茶道概念的内涵也有了正确的认识,即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艺茶过程中所贯穿的精神,茶道具有无形性和不可见性,需要通过心灵去体会。茶艺中如果缺少了茶道精神,茶艺便会无精、无神,就会失去茶艺的真正意义,行道是艺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我国唐代著名的爱茶诗人卢仝更是以诗的形式生动且细致入微地描述了自身艺茶行道的体会,揭示茶道概念的内涵。卢仝在其著名的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总之,茶道就是在操作茶艺过程中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经常是和人生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正如已故浙江农业大学茶学专家陈香白教授所说:“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有人说,虽然中国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但却不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中国不仅是最早发现并利用茶叶的国家,中国也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茶道”概念的提出在中国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唐代著名的诗僧皎然在其著名的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的最后一句提到了“茶道”这一概念,使其不仅成为中国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而且也成为世界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该诗的全文是: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以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虽然对“茶道”这一概念的内涵没有具体解释和说明,但在其诗中应该说已作了很好的诠释,人们如果用心去细细品读该诗不难体会其中的茶道精神。

继诗僧皎然之后,唐时的封演在其编撰的笔记——《封氏闻见记》中再次提到“茶道”这一概念,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说:“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灸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我国明代张源在其著的《茶录》中也讲到“茶道”。他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

我国不仅是“茶道”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而且也是最早创立茶道精神的国家。

唐代茶圣陆羽在其著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中将茶人精神规定为“精行俭德”。陆羽《茶经》中有:“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即饮茶者应是具有俭朴美德之人。在陆羽看来,喝茶已不再是单纯地满足解渴这一生理需要了,而是对饮茶者提出了品德要求。陆羽的茶人精神其实就是茶道精神,所以说陆羽是中国乃至世界茶道精神的最早创始者。

继陆羽之后,唐末的刘贞亮在其《茶十德》中也对茶道精神有所表述。刘贞亮在《茶十德》中将茶道精神表述为:“以茶利仁礼,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

茶文化与茶艺茶道的关系范文篇3

(一)教材编排

教师要结合阿坝州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等具体条件来进行教材的编撰。由于茶文化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教学,因此,要结合已有一些教材作为基础,选择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资料。教材:以王玲的《中国茶文化》为底本,《茶艺百科知识手册》,和其他茶文化相关教材为资料,学校专职教师根据茶文化的相关资料结合阿坝州的具体情况进行编撰,确保实用。

(二)教学设施

1.教学设施:多媒体演示配套设施、电脑、收录机、舒缓音乐等设备。

2.教学设备器具:茶具10套、玻璃杯若干只、各类茶叶若干、茶叶罐等。

3.教学场地:茶艺学多功能实训室、水磨映秀的羌芽基地、茶园、茶艺馆等。

(三)课程设置

茶文化的课程设置主要从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来考虑,课时的比例应该是1:1.茶文化理论讲解主要从茶的饮用和厚重的历史文化,茶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融合以及充分利用茶的自然性,结合当地的人文环境和羌族的特定的品茶方式等对茶艺和茶道的重点介绍。比如:客来敬茶,茶与民俗民风,茶与歌舞及楹联,茶会,茶馆与茶艺馆,茶的传说;茶与水,茶之具,茶的山水情结及旅游,品茶与茶艺,茶与茶艺,茶与文学,书画艺术欣赏等;茶性茶德,陆羽《茶经》的哲学思想诠释,茶道与饮茶,名家与茶,中日茶道史实比较;茶文化之当代实践,茶文化和东方文化与现代化,发展茶文化等。除了理论教学,实践操作也是该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够熟练的掌握基本技能,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是否能够从容流畅的介绍茶文化的相关知识,旅游管理学生是否能够开发茶文化旅游品牌资源等都是重要的考量内容,因此学生在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的同时需要到茶艺馆进行参观、学习各种茶叶的冲泡方法和茶艺的表演等技巧。学校还可以联系旅游公司让学生到相关场所进行顶岗实习,给学生充分接触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师资情况及学分计算

由于该课程的操作性很强,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活动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个性及交往中的表现形成对学生的认知,学生接受了教师行为中所暗含的信息,并根据期望的方向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在这种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学校安排一个茶道方面专业技能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对茶艺的欣赏水平和茶艺表演的展示会感染、带动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创造自己的辉煌。该课程由于是新开设的课程,可以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的选修课,在大二的时候开设,时间为一年,共72个学分。

(五)考核方式的设计

本课程采用的考核方法分两部分,一是理论考试。这部分考核可以从平时的学习状态、课堂展示、学习心得、考勤等方面来进行综合评定;另一部分可以根据期末检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从茶文化的历史、茶的种类等方向让学生撰写论文或者开展课题研究。为确保论文的质量,提前四周布置论题范围,本人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学生简要讲授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及规范要求,规定完成的论文不能少于五个参考文献。其次是操作考试,这部分的重点放在茶文化讲解和茶道茶艺实际操作的考核上。两种形式的考核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结论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仙女湖作文500字(精选13篇)

    - 阅1

    仙女湖作文篇1从前有一个小姑娘,她非常的爱惜环境。有一次,她到小河边洗衣服,一不小心衣服顺着河水飘走了,她跟着衣服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美丽的湖,衣服飘到岸边不走了.....

    独自在家的作文200字(精选6篇)

    - 阅0

    独自在家的作文篇1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我的心情大好。爸爸妈妈今儿都要去上班,哈哈,今天我“当家”喽!“诗雨,我们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疯!”妈妈说。“哦,哦,哦!”别.....

    三年级周记范文精选(整理10篇)

    - 阅0

    三年级周记范文篇1今天,我又让姥姥教我做一道菜,学的是“炒土豆丝”。我说:“姥姥我还想学炒一道菜”,姥姥说:“那我就教你炒土豆丝吧。”于是我们就开始动手了,先把土豆皮削掉,用.....

    初中暑假周记精选(整理9篇)

    - 阅0

    初中暑假周记7月24日是我的生日,现在我已经十岁了。妈妈给了我一次特殊的机会,让我参加了东方绿舟的“健康快乐夏令营”。7月25日一早,我带上自己整理的行李箱,和爸爸、妈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