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科室工作总结(收集5篇)
来源:
呼吸内科科室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呼吸机使用维护管理
大家知道,呼吸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要素,当临床患者由于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暂时无法呼吸时,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呼吸机作为一种临床抢救、支持与维护患者生命的医院基础性医疗设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把呼吸机定义为安全等级最高的三类医疗设备,可见其临床使用风险性是很高的。同时,呼吸机又是一种精密设备,购置和维护成本都比较高,所以对其进行良好的维护与管理,既能够保障临床使用安全,做到风险可控,又可以保持呼吸机时刻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其运营成本。我院结合当前医院设备管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医疗设备的使用质量与安全管理”为主题,逐步摸索出“人、事、物”呼吸机维护与管理的三维原则,借此与各位同道分享。所谓“人”,就是指以设备为焦点的各方角色共同参与,进行互补型合作。临床医务人员精通患者的救治,但不善于工程设备的理解;呼吸机厂家掌握呼吸机的工程技术与原理,但缺乏临床医学的基础;医院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做到及时地响应并理解临床诉求和厂家分析,但不如前两者学术专业。所以,三方面人员都不足以独立承担呼吸机的维护管理。一旦设备出现状况,可能会引来沟通的不畅和事情的扯皮,最终对各方都不利。因此,我们摒弃“把呼吸机扔到科室,出现了问题打电话找厂家”错误观念,在设备进入临床服务初始,我们便与临床科室负责人、使用代表、厂家工程师建立了呼吸机工作小组。形成了科室有专人负责呼吸机的使用管理、质控与简单维护保养;厂家工程师定期到医院进行设备调校、检修与使用培训;医院设备科及工程技术人员负责第一时间做好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修,并对设备实施有效使用风险控制,及时收录、处理设备不良使用信息,必要时反馈设备厂家共同解决。通过推行“人本”管理观念,围绕设备工作流程,建立相关人员的工作责任联系,为设备的良好运行提供了保障,我院有多台呼吸机参与临床使用工作,已成功救治数百名患者,无任何不良事故发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所谓“事”,就是指对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的事件、数据、典型问题进行记录与分析,并加以总结,使之成为“固定”的经验。
然后,再把这些经验和结论向每一个呼吸机工作小组进行宣传推广(我们比较喜欢用设备使用指导手册、技术培训会、设备操作考试以及定期质控考核的形式方法),使得全院所有呼吸机的使用部门都能够快速、全面的了解掌握该设备的使用操作知识要领,从而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行为步骤。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积累”与“分享”,它最大的好处就是降低不同人员对事物理解的片面性造成的错误结论。对于呼吸机管理来说,无论是专供医院ICU、麻醉科、急诊科、呼吸科使用的集中式管理,还是多科室公用式管理,都脱离不了设备使用中问题的产生、分析、处理与解决这一循环过程,但具有不同经验和能力的人看待同样问题,分析的原因是不同的,我们需要依靠“积累”形成的经验,分享给各个工作小组,提升整体认识水平。举一个例子,假如有一个医生在使用呼吸机时发现潮气量呼气监测值有时会大于设定值,且这个差值超过了20%。怎么解释这个原因呢?最容易想到的,可能认为呼吸机需要校正了,于是就把设备进行重新校正。可后来病人恢复连接后还是出现同样的问题,于是就判定这台设备出现故障,准备予以报修处理。然而,经验和指导手册告诉我们,在你校正呼吸机之前,需要首先观察一下当前的呼吸模式。如果是SIMV(VC)+PSV模式,那么你要小心了,出现监测偏高的呼吸周期是发生在容量控制通气还是发生在压力支持通气。如果是压力支持通气的话,那就要比较吸气潮气量监测了。因为,此时的潮气量输出与呼吸机设定潮气量没有关系。像这种需要对呼吸机有比较深刻了解才能做出的分析,如果没有分享与积累,那么它可能会长期困扰着临床使用工作,浪费我们许多宝贵的工作时间,设备也有可能会被误校准。
呼吸内科科室工作总结篇2
医疗设备租赁中心自2008年3月1日-10月1日运行,检查情况如下:(1)设备购置情况见表2(2)设备使用情况如下:绝大多数呼吸机都放置在呼吸内科,使用呼吸机的科室也大多是呼吸内科,气垫床基本是老干病房使用,监护仪主要是肾内科使用,推泵基本摆放在心内科。(3)医院到处借用医疗设备情况部分缓解。
2总结
2.1实际效果
自医疗设备租赁中心成立并开始工作以来,有效缓解了医院抢救类设备使用不均衡的矛盾,科室之间借用设备明显下降,每个科室之间此类设备的投入明显减少,租赁中心的呼吸机使用率明显高于科室自购的呼吸机,有效降低了科室的运行成本,减轻了科室的经济负担,同时也降低了医院在设备方面的投入。
2.2存在问题
(1)设备的租赁没有详细的记录,何时租出,何时收回,哪些科室需要使用或已经使用没有登记,所以设备使用费难以计算准确。(2)设备使用过程中,损坏多,既有搬动过程中的不小心机械碰撞,也有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设备故障,还有由于设备疏于保养引起的设备故障。(3)设备使用科室少。如:呼吸机绝大多数仅限于呼吸内科使用,监护仪基本都在胸外科使用。
2.3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
(1)没有详细记录、搬迁造成的故障、设备使用少等问题都有由于租赁中心工作人员职责不到位的原因。(2)由于租赁中心工作人员没有医疗设备或电子设备专业基础,更没有医学基础相关知识,所以无法承担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和临床科室的操作培训,因此导致设备故障和设备附件遗失等问题。(3)设备仅限于少数几个科室使用,尤其是呼吸机,这与科室业务的开展和诊疗水平直接相关。
3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检查和运行中的问题做以下改进:(1)鉴于由于租赁部门工作人员问题引起的一系列现象,至2009年4月1日起,医疗设备租赁中心归属设备采购部管理,医疗设备租赁中心为设备办下设班组之一,因为人员少的问题,暂归属于仪修室,由仪修室人员兼任。(2)责成仪修室制定严格的医疗设备租赁制度、交接班制度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严格遵照执行。
4具体制度
(一)医疗设备租赁制度
(1)租赁部实行24小时工作制,各科室需要使用租赁部仪器时,电话或当面通知。(2)凡科室需要租赁设备时,租赁部门工作人员需将设备送达科室,或在临床科室人员的协助下送达,并当场检测仪器各附件及各部分功能,确认仪器能正常使用后,由临床使用科室验收签字。(3)当临床科室使用人员不熟悉仪器的操作时,租赁部工作人员有义务对他们进行现场指导,并就仪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一并转告。(4)仪器使用完毕后,租赁部门人员必须在使用科室的配合下,检查仪器的附件及仪器功能,确认正常后,双方签字交接,由租赁部门人员收回。(5)仪器租用过程中,仪器的租用起始和结束时间,双方都需做好记录,并签字以备查。(6)各科室租用仪器时,须严格遵守仪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仪器,若发现有人为损坏仪器或因错误操作损坏仪器,租赁部有权要求使用科室全额赔偿由此产生的仪器维修费用。(7)租赁部所有设备均为医院所有,全院各科室均可以有偿使用,所有设备均不计使用科室折旧费、维修费,设备使用收入的50%上交医院,另50%算作科室收入;禁止各科室将仪器据为己有,否则租赁部有权按照仪器使用费的50%收取仪器占用费。
(二)医疗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1)常用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
常用医疗设备实行三级保养制度一级保养:设备使用科室每天在设备使用开始前或使用完毕后,操作人员对所使用的设备,每天进行表面除尘、清洁、消毒和基本参数校正。发现问题及时与设备主管工程师交流沟通,及时维修,保障设备的正常使用。二级保养:设备使用科室操作人员配合,由设备主管工程师对设备,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设备内部清洁、蓄电池充放电和技术参数校正等。三级保养:设备主管工程师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更换易损件,机械部件,检查水路气路等,同时请设备厂商工程师对设备进行测量、校验、更新升级软件等
(2)急救医疗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现将急救医疗设备作如下分类:治疗类:替代或有助于恢复人体器官功能的设备。如:呼吸机、除颤仪、萨博心肺复苏仪、洗胃机、吸引器、快速输液泵、微量泵、血液净化设备等。诊断类:血压计、脉氧仪、便携式B超、生化仪、便携式X光机等监护类:各种功能类型的监护设备。
5结束语
(1)自2007年,医院发现医疗设备使用不均衡性的问题,至2008年成立医疗设备租赁班组,我们严格遵循了PDCA循环管理理念。
(2)2009年底,通过检查发现,医疗设备租赁中心很好的执行了本部门的制度,很好的缓解了抢救类医疗设备使用不均衡方面的问题,也很好的扶持了临床科室业务的开展,同时也暴露出医疗设备租赁中心人员是电子类工程人员,无法对呼吸机管路进行消毒,也无法对使用呼吸机的病人的参数做设置和调整的问题,故成立了呼吸治疗组,将呼吸机的使用独立出来,使呼吸机的应用更加专业化,而且医院和加拿大汤姆逊大学合作,开展了每年一期的呼吸治疗师培训班,培训学员扩展到全国各地。很好的提升了医院甚至全国各地医院人员的呼吸治疗水平。
呼吸内科科室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改良电休克;呼吸机;简易呼吸器;作业疲劳症状自评量表
改良电休克又称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electricconvulsiveTherapy,MECT),因为其起效快、疗效显著而逐渐被一些精神病医院被广泛采用。我院自推广使用改良电休克治疗以来,住院患者的治愈率和满意度较以前有明显的提高;但是,MECT方案仍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存在一定的麻醉风险,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手部易受到伤害等,这些症状可以应用“作业疲劳症状自评量表”(WRFFQ)[1]用于评定疲劳程度。我院率先在全国首次采用呼吸机代替简易呼吸器,有效降低了麻醉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轻了科室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实现了无抽搐电休克的2次改良。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病例来源于2006年2月27日~2006年3月25日在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符合以下条件:①参与者均为精神病患者,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②自愿使用MECT治疗,并签订知情同意书;③把MECT作为唯一的治疗手段,或者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④无心血管病史,心电图、肝肾功能无异常,无合并其它严重的躯体疾病者;⑤治疗前1周停用锂盐、抗癫痫药、苯二氮卓类药物等影响ECT发作的药物。⑥共77例,随机分为呼吸机组和简易呼吸器组。呼吸机组:男13例,女24例,平均年龄28±6.5岁,总病程3~28个月,平均7.5±1.3个月。简易呼吸器组:男17例,女23例,平均年龄29±7.2岁,总病程3~30个月,平均8.1±1.4个月。两组人员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⑦参与“作业疲劳症状自评量表”(WRFFQ)的被调查者为我院MECT室的工作人员,共计6人。
1.2方法
1.2.1观察指标应用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医护人员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和意识恢复时间。正常值范围:血氧饱和度(SaO2)在90%~99%,心率在60~100次/分。记录SaO2从低于80%开始辅助呼吸(应用呼吸机或简易呼吸器)到恢复至90%以上所需要的时间(秒),记录心率从高于100次/分到下降至100次/分以下所需要的时间(分钟),记录呼吸恢复时间(分钟),意识恢复时间(分钟)。
1.2.2作业疲劳症状自评量表(WRFFQ)作业疲劳症状自评量表(TheNewlyDevelopedQuestionnaireforWorkRelatetedFatigueFeeling,WRFFQ)由日本产业卫生学会疲劳研究会撰。该量表有25个条目。分为困倦感、情绪不安感、不、怠倦感、视觉疲劳感5个因子。每个条目采用1~5级评分,每个因子分为5~25分;总分为5个因子总分之和除以5,范围是5~25分。
1.2.3研究方法记录观察指标前,先对护士进行培训,掌握统一的标准,充满责任心,直至培训合格,后由他们严密观察并详细记录各种指标的时间:血氧饱和度和心率恢复正常的时间、呼吸恢复和意识恢复的时间。做改良电休克治疗时每周一、三、五使用简易呼吸器,每周二、四、六使用呼吸机。每天做改良电休克治疗20人次后,治疗医师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如实填写作业疲劳症状自评量表(WRFFQ)。
1.2.4治疗设备和使用方法呼吸机使用江苏凯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的产品,型号为HVJ-880A,使用模式为“机控”,采用无创正压通气面罩给氧的方法,呼吸频率设定为18次/分,潮气量设定为500ml/次;简易呼吸器采用上海医疗设备厂产品,型号为JH11,气囊1600ml,频率为20~30次/分。
1.2.5统计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微机,用SPSS12统计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结果
呼吸机组测定人数为37人,被测60次/周,4周共计240人次。简易呼吸器组测定人数40人,同样60次/周,4周共计240人次。从表1可以看出,被测定的指标中,血氧饱和度指标在应用时呼吸机为12.3±2.71秒,应用简易呼吸器为16.4±2.59秒,两者经统计分析有显著的差别(P0.05),说明简易呼吸器与呼吸机一样有效。
治疗医师在应用呼吸机或者简易呼吸器做改良电休克治疗20人次后,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如实填写“作业疲劳症状自评量表”(WRFFQ)。结果从表2可以看到,使用简易呼吸器后医师有明显的困倦感、情绪不安感、不、怠倦感和视觉疲劳感。项目中“手部或手指疼痛、总想躺卧着休息以一下”均有深刻的体会,尤其双手的有明显的劳累、胀痛,感到周身疲乏无力。而使用呼吸机者这些症状却不太明显,使用呼吸机与使用简易呼吸器的感受和体验有着显著的不同,各因子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
表2作业疲劳症状自评量表(WRFFQ)(±s)
3讨论
电休克治疗精神疾病开展已有数10年的时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休克治疗技术也不断的发展和提高。由最初的交流治疗机发展到直流治疗机,又发展到脉冲直流治疗机;特别由早先的有抽搐电休克进步到现代先进的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使电休克治疗产生了质的飞跃和提高。
改良电休克治疗范围广泛,改善精神障碍疗效显著。据报道,改良电休克治疗抑郁症有效率达到100%[2]。随着电休克治疗效果日渐显现,人们最初对电休克治疗存在的恐惧害怕心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家的广泛接受和认可。我院做改良电休克治疗的人次越来越多,科室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每天治疗结束后,大家有明显的疲劳感,手指或手部肌肉酸痛明显。治疗中有两名工作人员手部肌腱拉伤,其中1名工作人员因出现明显的功能障碍而不得不手术治疗。
改良电休克治疗是在传统电休克治疗的基础上使了麻醉剂和肌肉松弛剂,从而使在通电治疗时不致患者发生强直收缩,造成骨折、脱臼等意外。但是麻醉剂和肌肉松弛剂可以造成呼吸异常和呼吸暂停,必须使用辅助呼吸的手段保证患者正常的血氧浓度。我们想到可以应用呼吸机代替简易呼吸器既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又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我们采用机控模式和无创正压通气的方法,即经鼻/面罩行无创正压通气,无需建立有创人工气道,简便易行[3]。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我们发现效果明显。应用监护仪监测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意识恢复时间。对比发现,呼吸机相比简易呼吸器能迅速提高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很快使之上升至90%以上,差别显著P0.05),同样有效。我们采用“作业疲劳症状自评量表”(WRFFQ)评价治疗师的疲劳状况,对照后发现,使用呼吸机与使用简易呼吸器有显著的不同,使用简易呼吸器治疗师感到明显的困倦感、情绪不安感、不、怠倦感和视觉疲劳感,尤其手指肌肉疼痛明显,治疗结束时全身酸困,周身疲乏;而使用呼吸机后上述不舒适的感觉很轻,手部肌肉疼痛、肌腱拉伤现象未再发生,两组对照各个因子分及总分差别显著P
本研究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样本偏小,科室员工的身体状况不尽相同感受当然会有不同,这些均会对结果造成一定的偏差。
呼吸内科科室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医院中心供氧方法建议
引言
由于中心供氧技术的实际应用,也带动了许多其他医疗服务系统的技术改革。如中心负压吸引及笑气、氮气、压缩空气的集中供应。同时,随着这些管道的引伸,医用信号系统,电源终端,照明等也随之扩展,送达床头。事实上,所谓中心供氧已成为一项多元组合的管线综合工程。
1、传统供氧方法的弊端,中心供氧的优势
传统供氧方法将被淘汰,它的弊端是多方面的。
①通常40L的氧气瓶,重达60kg,在房间内靠人力搬运,耸立床头旁,是一项危险而笨重的劳动。
②影响病室清洁而有序的医疗环境,并有碍于床边各种医疗活动的进行。
③氧气瓶往往与病情危重程度相联系,它耸立于病人身旁,对病人心理产生不良的刺激作用。
④氧气瓶是一个高压容器,有一定的潜在危险,造成事故的事例屡有报道。
相比之下,中心供氧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是多方面的。
①上述弊端完全可以避免。
②在实施供氧工程后,病室加了一道新颖而庄重的装饰,给病员心理产生良好的影响。
③使医护人员在供氧操作上变得简单快捷,有利于对病员的抢救,有利于氧气的充分利用,提高疾病的疗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④节省供氧人员,减少经费支出。
中心供氧比传统供氧一次性经费投入较大,但从长管道的分支后,可视情况决定是否加设流量计以及二次减压器。如果不设也不会影响正常供氧。
氧气输送管道可用紫铜管,也可用不锈钢管。用紫铜管较为经济,是国内大部分厂商首选材料(GB1527)。不锈钢管在性能上优于紫铜管,但工艺难度较大,对施工单位技术力量要求较高。
2、终端部分
氧气管进入病室后,即与终端板连接(也叫治疗带)。终端板是金属材料制成的,由三个平行空间构成的管线槽板。其中一个空间走氧气管和负压吸引管,一个空间走强电(床头电源、床头灯用电),另一个空间走弱电(如呼叫、对讲系统)。其外形尺寸、宽度、长度可任意选定,可与每间病室的长度一致,也可以1m或1.5m为一个单元。终端板材料,较豪华的有不锈钢加电镀,一般为铝合金,既美观又经济,适合中小医院安装。
终端板是各种管线的导槽,又是各种管线终端部件的组装体。导氧管终端的开关阀件,叫“快速密封插头”或叫“氧头”,其功能是当把氧气湿化器插咀插入时,即有氧气进入湿化器供氧。当把插咀拔出时,随即自动密封。此外,电源插座,照明灯也装在板面,构成独立部件。需设多少就设多少。
与终端板相匹配的氧气湿化器是单独设备。可以根据病员情况,在同一时间内可能有多少人吸氧,就配备适当数量的湿化器。通常估计大约需配备相当于终端数的1/3左右较为适当。
3、负压吸引系统的组成
负压吸引系统的组成也可分为三部分。
①负压产生设备。一般由两台真空泵,一个真空罐,一个控制柜及相应阀件及仪表组成。均设在吸引泵房,其总造价比汇流排要高。
②管道与终端。总管与分支管用镀锌管,进入病室后,以紫铜管与供氧管一起并入终端板,并连接气头。平时处于密封状态,当插入吸引器时,即自动打开,使产生负压。
③吸引是独立设备。设置数量,对中小医院来说,大致为终端数的十分之一即可。
医用信号(护理传呼)由呼叫台(主机)和终端呼叫器(分机)两部分组成。终端呼叫器是按扭式的,在呼叫台设数字显示或病员一览表显示呼位。有的终端还设有对讲器,在呼叫台设对讲机。后者较贵,且优越性不大。有的呼叫系统在走廊中间设数字报时器,同时兼有呼叫数码显示功能。医护人员可以在走廊得知呼叫的床位。这些附加设施是否设置,可视经济能力而定。
4、最佳方案选择的建议
中小型医院从自身需要和财力条件出发,在大势所趋的情况下,早实施早收益,选择适当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①中心供氧是医用管线综合工程的基础项目,可以单独上项,也可以考虑加设呼叫系统。可在1/3以上的病房和所有手术室、抢救室、专用特护室等特殊科室设置。吸引系统因使用频率较低,可随供氧系统在重症病房和特殊科室设置。
②从便于管理和节省费用考虑,某些科室要作适当调整,设置中心供氧的科室尽量相对集中。
③也可以考虑在最需要的科室和病房单设中心供氧,设置数量不大的终端将供氧面貌基本改观,所需经费额则能明显减少。
呼吸内科科室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对策
呼吸内科疾病较多,患者常出现肺部疾病,患者病情进展较快,常需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侵入性操作,易导致患者出现感染、呼吸衰竭等多种并发症[1]。且呼吸内科中老年患者较多,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较差,对护理质量要求更高。因此,加强对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减少护理安全隐患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此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以期减少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效果。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我院护理内科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诊疗思维》中关于各类呼吸内科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均无严重肺部疾病;均无呼吸衰竭症状;重要器官无严重疾病;均无严重精神疾病,能与人正常沟通;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中男女比为35:33,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51.4±3.5)岁;病程1个月-3年;平均病程(7.4±1.6)个月。按入院编号从68例患者中随机选取34例设为观察组,将另外34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①科室护士长、专科护士、病区护士组成护理小组,对科室内常见护理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科室常见病护理培训。②针对科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③意外事故防范: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进行饮水实验,并根据患者实际吞咽功能制定针对性饮食计划,必要时采取鼻饲;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相关疾病基础知识宣教;及时指导患者痰,辅助患者更换,必要时给予患者雾化吸入辅助痰;及时检查患者引流管及相关插管状况,保证固定稳固;对于存在躁动患者,必要时可使用束肢带和床栏辅助治疗;对于存在窒息高风险患者,需进行严密监护,并准备吸引装置[2]。④操作规范,护理人员需不断提升自身护理水平,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实施护理过程,严密检测患者病情变化,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患者给药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并注意用药方式的规范性,当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异常状况时,及时通知医生[3]。
1.3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后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状况。在患者出院前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评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上述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所有数据结果均采入到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正态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正态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93.5±3.2)分与对照组(80.3±4.6)分相比明显较高,t=13.736,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呼吸内科疾病患者常存在一定的呼吸系统疾病,因而常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由于呼吸内科中老年患者较多,而老年患者机体功能减退,肌肉组织及结缔组织功能减退,因而常出现吞咽困难症状,引起误吸,进而引起感染。且部分患者痰无力,常导致呼吸道堵塞,引起窒息。老年患者肢体控制能力下降,常出现行动不稳状况,导致患者易出现摔伤[4]。部分患者治疗期间易出现躁动,导致夜间坠床。呼吸内容患者病情较重,常需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侵入性操作辅助患者呼吸,留置尿道管、胃管等辅助患者日常生活,导管固定不当或患者动作不当,易导致脱管、导管堵塞等[5]。
此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针对性护理效果显著。采用针对性护理前,护理小组对科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总结,并针对患者实际状况制定针对性护理不良事件对策,从而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减少患者意外事故发生状况。且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操作前,实施护理培训,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视,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6]。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标准实施护理,有效保证了护理有效性和标准化,同时也减少了护理人员因操作不规范引起的患者感染、药物不良反应等,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此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更佳,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
综上所述,临床上呼吸内科中安全隐患较多,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将其作为呼吸内科患者安全隐患防范的有效护理方法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金珠凤.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1):84-85.
[2]王玉梅.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02):778-779.
[3]王玉洁,曲红,王幕鹏,等.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特点及防范方法[J].吉林医学,2010,31(26):4587-4588.
[4]岳艳玲,殷波涛.湖北省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管理效果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4,27(09):30-32.

温暖六年级作文范文(整理6篇)
- 阅0温暖六年级作文范文篇1在某一个夜晚里,我和妈妈摇着小船驶向滨海那边的大船上去休息。第二天早晨,天蒙蒙亮,妈妈就起床了。只有我还在床上睡觉。我只能听见妈妈的嘴里咕哝着什.....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初二周记范文(整理6篇)
- 阅0初二周记范文今天,我和母亲在外婆家过周末,舅母买回了面粉,决定包三凌饺。一家之主的外婆配好的水,由力大如牛的`阿舅和面,只见一团面被揉得又软又圆,舅母把一些面粉洒在桌子上,还.....

初二周记范文(整理8篇)
- 阅0初二周记范文篇1星期天,我与爸爸妈妈去农村摘草莓。草莓种在一个个半圆形的白色大棚内,这就是草莓温室。进入大棚,只见里面有八畦草莓,每一畦都种着两排,畦与畦之间有一条狭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