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农业病虫害防治措施范例(3篇)
来源:整理
常见农业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
[关键词]陆丰市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8-0050-01
陆丰是农业大市,农作物年播种面积100多万亩次,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200多万亩次,防治面积近300万亩次,病虫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发生率高、发生面积广,严重影响了我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水稻的质量及产量都明显下降。因此,作为我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积极防止水稻病虫害的产生责无旁贷,势在必行。
1常见水稻病虫害分析
1.1水稻稻瘟病
在水稻种植2014年09月16工作中,水稻稻瘟病是一种常见的水稻疾病,主要是由于灌水和干旱问题所导致的,水稻在苗期、分蘖盛期、抽穗齐穗期容易出现水稻稻瘟病。水稻稻瘟病能够造成大面积的减产,严重减产能够达到40%~50%,甚至颗粒无收。此种病主要发生在水稻的叶部、节部较多,其中较为严重的是急性型病斑、白点型病斑、褐点型病斑。
1.2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也是水稻种植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是由于水稻种植密集、浇水过多。水稻在蘖盛、末期至抽穗期发病高峰期。叶鞘出现病症,在近水面处产生一些暗绿色的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并且慢慢扩大,呈现出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在发病时,多个病斑融合形成一个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
2水稻的常见病害与防治措施
2.1瘟病防治措施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谷粒瘟等病症是常见的病症。主要防治措施:水稻种植户应该药物保护为辅助,科学栽培作为基础,选择采用优良品种。(1)应该积极选择科学合理的水稻品种。(2)保证水田管理的科学化,在种植过程中,农户应该及时进行晒田,增施有机肥料、锌肥等,能够保证秧苗的健康成长。(3)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水稻的种子进行处理,应该将水稻的种子放入2000倍液402抗菌剂80%中浸泡48-72小时,或者将其放入到1000倍401抗菌剂10%浸泡18小时,具有催芽作用。种植户也可以将水稻放在500-700倍液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中浸泡24小时,也具有良好的催芽作用。(4)在水稻发病初期,种植户可以依据实际情况按照2250g/hm?克瘟散乳油40%或者1500g/hm?富士1号40%又或者450g/hm?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等,定期对水稻喷洒农药。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应该对用水量进行控制,将750kg/km?作为用水标准,切忌盲目加大药量。
2.2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措施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由于灌水量过大、水稻种植密度较大,所产生的水稻纹枯病,具体防治措施为:在水稻种植期间,种植户及时的增施锌肥与钾肥,同时,减少磷肥与氮肥的使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另外,还要积极的采用药物进行防治,通常来说,药物的喷洒时间不能早(拔节期以前)也不能晚(抽穗期以后),合理的时机能够对最后3片-4片稻株进行保护。在农药喷洒过程中,750g/hm?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或者900ml/hm?-1500ml/hm?纹霉清悬浮剂20%,喷洒药物的主要部位在稻株中下部,能够避免病害的发生,重点防治时期应在孕穗至齐穗期。
3水稻的常见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螟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其主要对啃食苞内上表皮以及叶肉,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在实际防治过程中,种植户可以依据病害的发展状况选择使用750ml/hm?决斗乳油13.5%,或者1350ml/hm?雷钻乳油15%等,同时,还要添加900kg/hm?以后才能开始喷洒。在冬天时期,种植户可以进行翻耕灌深水,其周期为1周,并且将水稻的种植时间推迟,能够有效的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另外,种植户还要保证药剂喷洒使用的合理性,对其用量进行控制,能够避免药剂过量使用。另外,螟虫种类较多,例如:三化螟、二化螟等,对不同螟虫所采用的防治措施,如果二化螟卵孵处在高峰期,可以采用Bt和Bt复配剂进行防治,主要是因为单季稻田是二化螟繁殖的高峰期,也是对水稻造成危害最大的时候,种植户在防治过程中可以是使用阿维菌素复配剂等对其进行防治,能够有效就降低虫害的发生。三化螟可以选择采用杀虫单或者三唑磷等药剂对其进行防治,但是,种植户在防治期间所喷洒的药物不能过于单一,应该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交替使用,这样能够减少虫害抗药性。
稻飞虱也是水稻种植中常见的虫害之一,主要分为:褐飞虱、白背飞虱。不同类型发病时间也不同,褐飞虱的病害时间是水稻孕穗到成熟期间,白背飞虱主要是在分蘖到拔节期最为频繁。种植户可选择300倍液叶蝉散可湿粉10%,或者2000倍液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5%对其进行喷洒,能够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4总结
综上所述,实施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而且还能保证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我们应该从实际状况出发,依据不同的病虫害采取不同的措施,才能保证措施的有效性,才能保证水稻种植工作的开展,另外,还要保证药剂用量的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驰.浅析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6,(10):172.
常见农业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
关键词:果树;病虫害;科学防治
要提高果树的产量与品质,必须搞好果树病虫害防治。在进行果树病虫害防治时,要掌握各种不同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采取综合有效的科学防治措施,同时要注重以果树生产的整体角度与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总体观点出发,以预防病虫害为主要目的,进行必要的防治,这样不仅可以达到高产、稳产、优产的效果,还可以将可能产生的副作用降低至最小。
1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常见的误区
随着水果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果树的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有些地方的果树种植面积甚至已经占土地种植总面积的1/2以上,种植水果的收入也渐渐成为果树种植户的主要经济来源。虽然种植水果的农民逐年增长,但仍有许多果农对于果树病虫害的防治不是很了解,盲目选择施用药剂,效果不佳。
1.1防控观念不强
许多果农对于果树的病虫害防治观念不强,不注意观察自己种植的果树病虫害发生情况,没有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错过了防治的最佳时期,导致不少果树生虫染病。等到大面积发生病虫为害时再采取防治措施为时已晚了,只能采取治疗手段。
1.2错过最佳防治时机
病虫害的发作时期会根据果树、土壤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但许多果农常常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盲目地跟随别人用药,照样学样。选药的不科学以及用药时机的不适宜导致病虫害在后期突然暴发,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药效随之降低,病虫害抗药性增强。不仅浪费了人力、财力与物力,而且还提高了果品中农药的残留量,危害人体健康。
1.3用药不科学
用药不仅要选准时期,用药种类、药剂用量也要准确选取,并要采用科学的喷药技术。在喷药时,要注意喷洒得周密均匀一些,对于树叶、树枝和树干等部位也不能有所遗漏,做到最大程度地消灭病虫害。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果树种植密度过大,树叶量多,喷药时难以做到全面细致,有所遗漏。
2科学防治果树病虫害的措施
对果树病虫害的防治,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科学防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首先,要合理规划果树的种植区域与种植品种组合。在生物学中,果树、病虫以及天敌是一条完整的生物链,三者之间是存在一种平衡关系的。因此,在进行果园规划时,应注重合理划分果树种植区域与果树品种之间的组合,将不宜混合种植的果树分开种植,如桃树与苹果树就不宜混栽。
其次,完善果树栽培与管理措施。果树种植之后,果农要及时采取一系列的配套管理措施,使各个环节都做到密切配合,以免为病虫害的发生提供可乘之机。
再者,果农还应将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措施有机结合。在清理果园,剪除病虫枝,捡拾病虫果,焚烧并深埋残枝落叶的基础上,还可以采取在果园中释放病虫的天敌或者使用生物农药等措施防治病虫害,从而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最后,要合理、科学的使用农药。在使用农药时,一定要严格控制用量,适当且准确用药,充分考虑果园的受害允许范围,一旦超过该范围就要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2.2根据不同的季节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在不同的季节中,果树病虫害会有不同的表现,应根据季节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春季是果树病虫害防治的关键季节,要在果树开花前喷洒5°Be石硫合剂,以控制腐烂病的蔓延以及红蜘蛛的越冬繁殖。同时,继续清理果园中的杂草、落叶、病虫果等,修剪病枝、残枝、死枝,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夏季高温多雨,是病虫害发生的危险期。在这一季节中,一定要及时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一方面要选取适合的农药,正确喷洒农药;另一方面要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有效预防病菌的侵入。
在秋季防治病虫害时,要注重保护果树的树叶。喷药时可加喷0.5%的磷酸二氢钾,增强树体抗性,以保障来年果树的正常成长。
冬季,许多害虫与病原菌都处于休眠状态,可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彻底进行清园,减轻来年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
综上,应科学进行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根据季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同时也要加强对果园的管理,最终实现果园管理的高效、果品的优质与高产。
参考文献
[1]王力荣.朱更瑞.方伟超等.桃种质资源对桃蚜的抗性评价[J].果树学报.2001(18)
[2]北京农业大学.果树昆虫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年版
常见农业病虫害防治措施范文篇3
[关键词]蔬菜生产施药方式防治指标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6-0082-01
在防治蔬菜病虫害的过程中,农药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农药的使用使得蔬菜的病虫害得到很好的控制,使蔬菜产量大幅增加,挽回了农户们巨大的经济损失。但同时,也常常因为农药使用不科学,使得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增加,导致了许多像“毒韭菜”、“毒豇豆”等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恶性事件的出现,影响了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如何减少蔬菜生产中农药的使用量,如何更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现介绍几种减少蔬菜上农药使用量的方法,供农户和农业技术人员参考。
1合理使用农药
农药的合理使用,首先是要做到对症用药,不同的病或虫需要使用不同的药剂进行防治,如果不能做到对症下药,则不仅不能控制住危害,还会导致用药量的增加,污染蔬菜和环境。其次是要掌握合适的施药时期,在病虫害发生达到防治指标后要尽早用药。再次,就是要严格控制施药量和施药次数。无论哪一种农药,施用量都要适当。用药量过大不但污染环境,而且植物易产生药害。施药次数要根据病虫害发生时间的长短及上次施药后的防治效果来确定,不能任意增加施药次数。
2确定科学的防治指标,减少用药次数
在蔬菜的病虫害防治上,一直有一个防治指标,即病虫害发生到什么程度需要用药,用药次数应根据病虫害的发展情况来定。而实际生产中往往存在着“见病虫就打,打到完全没虫为止”的错误观念,这种错误观念的存在往往导致用药量的大幅增加,甚至导致药害的出现。所以,植保部门应该加大对重大病虫害防治指标的研究,并逐渐向农户介绍各种病虫害的防治指标,使农户用药更科学合理。
3采用先进的施药方式
采取先进的施药方式,可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同时,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量。现在比较常用的是超低溶量喷雾和控制释放施药技术。超低溶量喷雾是利用特殊设备,使药剂的雾点达到80至120微米或者更小,由于雾滴直径极小,喷药时用水量和用药量大大减少,可比常规喷雾减少有效药量20%左右。控制释放施药技术,就是控制从制剂中释放出来的农药量,使其在一定的时间内仅仅释放出防治所必需的量,并在它发挥药效的同时,避免产生种种药害。应用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减少用药量,降低在作物上的残留量,还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并延长药效。
4实行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蔬菜作为高产值作物,其管理不能像大田作物那样粗放,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更容易在蔬菜上应用,要充分发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及物理防治措施的作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证蔬菜生产的安全。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措施很多,主要有:生物防治措施,包括生物农药和害虫的天敌利用。生物农药有:武夷霉素、多抗霉素、农抗120、农用链霉素、井冈霉素、苏云金杆菌等。害虫的天敌现使用较多的有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等。物理防治措施有:设置杀虫灯诱杀害虫技术,黄板诱杀技术、种子高温消毒处理等。这些措施的使用,能大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既经济又环保。
5采取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水平
目前,蔬菜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还是以各家各户自己打药为主,这种施药方式造成了农药的使用效率低下,造成农药的浪费,也容易导致一些药害事故的发生。现在正大力推进农业有害生物的统防统治,对于蔬菜这种高收益作物,最适合采取统防统治的方式防治病虫害,现在辽宁省盘锦、辽阳等地的蔬菜专业防治队已经成立了很多,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专业防治队施药设备先进,人员业务能力强,能做到用最少的药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这就达到了节药的目的,也使蔬菜质量安全更有保证。
参考文献
[1]白莉东,李淑岩,马春红等.无公害农业生产中农药的合理使用[J].农业与技术,2014(2):22-23
[2]董俊娟,朴秀吉,张文山.如何在蔬菜生产中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J].吉林农业,2014(11):85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59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