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范例(3篇)

来源:

设施农业范文篇1

关键词:设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地位及作用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先进的设备也被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相应的设施农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工业的进步,环境恶化问题日趋严重,进而导致农作物减产,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为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农作物不减产的情况下最大可能的保护环境,这就需要有效的对环境和农业进行调控,进而使设施农业持续有效发展。

1设施农业的概念

及类型设施农业就是将现代化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有力条件,使农作物抗病增产的新兴农业。从另一方面讲,设施农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绿色植物的栽培和水生鱼类植物类的养殖等设施类;二是包括温室、植物工厂等技术类设施工业。因为我国南北跨距较大,气候差距较为显著,所以不同地区,常用的设施农业也不尽相同。例如,在气候较为寒冷,天气较为干燥的北方,普遍用地膜覆盖农作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简易覆盖型。西部地区,水资源相对比较匮乏,昼夜温差较大,一般采用塑料大棚、温室以及微滴灌等一般设施型。而对于距离城镇较近的蔬菜、水果基地,为保证蔬果的新鲜,通常使用塑料薄膜等简易设施对其进行低空覆盖。复杂设施型是最为复杂的一类设施型,同时,也是效益最高的设施农业,是综合应用现代科技进行农作物的栽培,其包括如无土栽培、育种工厂化等,另外整个设施也包括通风、加热、降温等多个系统。综上所述,以上四种设施类型为我国各个地区最为常见的设施农业。

2生态环境建设中,设施农业具有的地位与作用

由于设施农业既满足了农作物的增量增产,又促进环境的生态平衡,在此基础上,设施农业得到迅猛发展,相应的应用面积也在逐年增加(面积增加主要包括蔬果和花卉)。据相关统计,采用设施农业种植蔬菜已成为蔬菜种植的一种种植趋势,设施蔬菜的栽植面积以每年60%的速度增长。随其发展,设施蔬菜种植也一跃成为设施农业的龙头产业。而这一现象在我国大力提倡退耕还林的西北地区表现的尤为显著。现阶段而言,农村人口仍是我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才能得到快速发展,政府相关部门也出台一些政策对农村的产业结构做出调整。

例如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新疆阿克苏地区等都在积极相应号召,开展设施农业,进而取代其他农业类型,据调查,近几年,设施农业已一跃成为当地农业的支柱型产业。随着相应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技术的普及,其投资成本逐年降低,经济效益逐年增加。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生产也形成一定得规模,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综合以上因素,以温室大棚为主体的设施农业得到大面积的应用。从另一方面讲,其也成为农业经济的一个主要组成成分,其发展也极大的带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以新疆阿克苏为例,从2008年~2014年,六年间温室的数量快速增长(其中蔬果的生产面积最多),农村经济也快速发展,环境也得到相应的改善,真正将持续发展彻底落实。

3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有效措

施设施农业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其在技术上以及环节还没完全成熟,在某些环节中的细节方面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3.1加强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

设施农业得到持久性发展,加强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是首要任务,当地政府可以用点线面的方式对设施农业进行推广。所谓的点线面,就是在当地划分出一定的土地当做示范田进行示范,然后由小及大,进行推广。当然,以上方式都是在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的前提下完成的,为此,政府应积极出台扶持政策,对其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进而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

3.2增强科研力度

科技的发展是农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因此,要想设施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应加大科研的投入,加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同时在优良品种的培育及推广方面应加以重视,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除此之外,要对农民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进而使农民能熟练的应用科技进行作业。

4结语

本文对设施农业的概念进行解释及对设施农业的主要类型进行分类,并对设施农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详尽的阐明,在此基础上从两个方面提出了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峰.我国中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3,05(01):52-55.

设施农业范文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仍出现较多不足之处,具体如下。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制约着农业经济增长

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种问题如若不引起注意,则将会在发展之中进一步的制约着农业经济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制约着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基础设施建设无法达到合理化,有其在整体布局上,致使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难以与当地实际发展性相符合。例如河南省栾川县的“面子工程”,从此事件背后反映出的社会现实,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但尚未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任何促进作用,还铺浪费,花费了众多建设资金,这种资金的浪费,将会影响其他建设的发展,进而对农业经济起着制约作用。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低,影响农业经济增长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开展进程中,出现众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低下的问题,就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而言,其建设的特殊性导致了其在运营过程中的效率普遍不高。尤其体现在贫困地区,受到建设规划,以及农村当地发展的制约,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上加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做好先进科技与技术的引用,另外一方面还要做好相关的监督工作。在国家投资建设中,出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低下,从而导致农业招商引资的困难,使得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不顺,影响农业发展整体形象,既浪费了国家经济资源,也影响了农业经济的有效增长。

(三)政府扶持力度不够,阻碍着农业经济增长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以脱离政府扶持而独立进行,但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部分地区存在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的问题,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将直接影响政策的实施,导致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落实不到位将导致农村建设无法进行拓展,管理方法不到位,致使豆腐渣工程”屡见不鲜,从而影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造成农村基础建设无法发挥其原本功能,并桎梏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增长。

(四)机械化难以普及,基础设施建设破坏耕地

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各地区农村实际情况不同,因此其规划也存在较大的区别,在整体计划之中,可以看出国家大力发展机械化,以其为减轻农民负担,造福农民,但这种计划并没有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开展。有些山区地区农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行机械化建设,当地政府投入众多,但这些机械化建设,在实际难以运行,至此造成经济运行缺失,基础设施资源浪费的现象。有些地区甚至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之中,大力开垦农地,致使周边地区耕地遭到严重的破坏,农村耕地遭到破坏直接影响农业收入,因此这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中的不足体现,制约的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阻碍当地农业经济增长。

二、优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一)加强技术引导,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效率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性将会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需统筹全局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规划,加强技术引导,大力扶持新型科技,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合理应用网络化建设,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为技术革新创作更多的沟通机遇与条件,不断的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水平,从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效率。

(二)合理配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

随着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展开,各地区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各地区积极开展建设中,既要考虑基础设施建设效率,还要做好其后期的管理工作,在农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本文认为,首先要保障按照指导原则规范管理工作,因地制宜的采取管理工作。其次,在管理中,可以按照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进行分类式合理规划,合理安排建设人员数量,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到每个政府人员身上,明确规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并按照责任制度进行管理,一旦存在某一环节管理缺陷,可对管理人员进行查找,对管理人员作出处罚或严惩。最后坚持政府的引导,坚持保护农村环境原则,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正常开展,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之中,防止对耕地以及当地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缓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而汇集多方位建设力量,共同保障农村建设的有效性。

(三)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业经济增长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不足,应切实结合当地发展情况,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使其可以推动我国农村建设的经济结构整体转型,确保农村经济发展稳步前进。此外应重视非建设工程基础设施对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与生命力,并根据当地发展状况着重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方向,如道贫困地区的路建设工程,饮水工程等,着重把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最终达到其与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共同促进的作用,保证当地农业各项活动稳定开展,从而调整其农业经济结构,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来进一步增加农业经济发展。

(四)加强质量监管,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质量监管工作至关重要,其要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环节的掌控,可利用电子计算机,定时进行监控与管理。此外这种质量监督不仅仅来自于建设工程的相关管理人员,也是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责任,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广大人民群众最具发表权益。因此,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选址、动工、建设等各项目,要集合广大农村群众的力量,集思广益倾听群众意见,在政府干预下,大力扶助农村建设,并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打破传统农村发展局限性,以其不断的提升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增长。

三、结论

设施农业范文

濮阳市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多元化收入来源体系、繁荣城乡经济的重要举措。当前,该市设施农业发展较快、势头良好,具备发展的优势和潜力。近几年在政策扶持下,设施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以发展塑料大棚、日光温室设施农业为主。截至2010年底,濮阳市设施农业总面积发展到1.38万hm2,示范园区达128个(日光温室1.3万座、塑料大棚3.6万座)[3]。其中濮阳县、清丰县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园区建设规模迅速扩大,档次迅速提高。目前濮阳县设施农业总共达6800.00hm2,台账建设园区也达42个,园区面积达800.00hm2,日光温室382座,塑料大棚4037座;清丰县光2010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026.67hm2,其中,日光温室1206座,塑料大棚1598座,中小拱棚1866.67hm2,食用菌30.00hm2,完成示范园区建设6个。随着设施农业面积的不断扩大,清丰县部分蔬菜已逐渐形成优势并进一步形成品牌。随着县委、政府不断推动设施农业的建设发展,日光温室规模不断扩大,各基地已逐渐连片形成规模,计划到2015年设施种植业面积要达到6666.67hm2;设施畜牧业要新建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100个[4]。

2制约设施农业发展的因素

设施农业创造了动植物在不受大自然影响的最适宜环境中生长发育的条件,实现了农业的集约化,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使农业走上了科学发展之路,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这样,设施农业仍然会受到来自大自然气候资源的约束,且不利的气象条件对设施农业仍有巨大影响。极端最低温度、日照、大雾、大风、大雪等气象要素对设施农业有较大影响。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日光温室、大棚内的温度会随之升高,室外温度降低其内部温度也会随之降低,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外界温度影响着日光温室及大棚的管理。同样的日照时数、阴雨天气对设施农业种植作物的光合作用有很大影响[6]。而大风天气易造成大棚、温室骨架倒塌和风鼓毁膜,如果在建设大棚和日光温室的时候没有考虑到风向风速问题很可能会造成骨架扭曲变形甚至倒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设施农业建设初期不仅要考虑当地土壤情况,还应该综合考虑气候条件,了解设施农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天气状况的喜好,根据作物自身情况对设施农业内种植的作物和饲养的牲畜进行科学管理。在调查中发现设施农业农户对于天气情况特别关心。他们一般通过每天的天气预报节目、广播节目中的天气预报以及气象手机短信来了解天气情况,但这些已不能满足需求,他们特别希望在有天气过程以及天气变化的时候提前得到相关气象信息,能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大棚、温室内作物、牲畜不受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如在春天,大风天气比较多,他们希望在有大风天气的时候能够提前收到信息,对大棚进行加固,减少大风对设施农业的影响;夏天,天气形势比较复杂多变,农户们希望在天气突变时能提前收到气象信息,对设施农业进行相应的管理,特别是晴天突然转雨天、连续的阴天;夏天的最高温度和冬天的最低温度也是设施农业农户最为关心的气象因素。有些农户还希望可以了解到自己的设施农业所在地的空气湿度、土壤水分情况等信息。因此提高气象服务设施农业的针对性已经刻不容缓。

3气象服务设施农业的对策

为适应濮阳市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濮阳市气象局气象科技服务中心针对该地区设施农业开展了调查走访。在调查中发现,现在濮阳市设施农业发展已经呈现了规模式发展,在丁寨看到了大片的草莓、甜瓜大棚,在王助则看到了不少的花棚,在清丰则有不少的无公害蔬菜大棚。要使濮阳市设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充分利用该市气候资源,优化设施结构、设施环境调控与配套种植技术,必须着力构建濮阳特色设施农业气象服务业务体系。

3.1加强设施农业的气象监测

近几年濮阳市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已经充分展现出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该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外界的天气对设施农业依然存在很大影响,制约其发展,可见对设施农业周围及设施农业内部的气象条件进行长期的监测,对于提供更加有效、针对性更强的气象服务是重要的前提。因此在利用现有气象监测设备对设施农业小气象条件进行监测的同时,还需加大相关监测设备的安装,使监测数据更加精准,为气象服务设施农业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3.2加大气象科技的投入,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率

气象预报准确率是一切气象服务工作的前提。近年来,濮阳市政府加大了对气象事业发展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和更新气象观测、预报的硬件设施。2006年,多方筹资投巨资,建立了新一代天气雷达站、气象预警终端、土壤水分站等,提升了气象现代化水平,为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有效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奠定了基础。准确的天气信息可以让农户具有针对性地对大棚、温室内的作物、牲畜进行适当管理,利用有利天气条件让作物更好生长,同时也能减少不利天气条件对作物的影响。

3.3加强对突发性天气临近预报预警与防御服务信息的

针对设施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制订专项预报方案,开展高、低温影响天气预报,指导农户提前安排通风、降湿、保温、增温等措施[7],为各设施农业园区提供大风、大雪、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预警与防御措施服务。信息采用多渠道,针对设施农业集中的地区,通过设立灾害预警显示屏及时每天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农事信息,为农户管理设施农业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

3.4进行气候评估

针对濮阳市设施农业区域化的发展模式,今后可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对全市气候资源系统评价,提出不同区域设施农业生产布局,开展不同区域设施农业生产方向、气候资源利用途径、设施结构与光能利用关系的研究,为设施结构设计和设施作物茬口安排的优化提供依据[7]。

3.5与涉农部门联合

开展未来1~3d的动态设施农业温度、湿度和地温的预报服务,与农业部门联合对于设施农业种植作物土壤成分定期分析,为设施农业生产管理与环境调控提供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7]。根据病虫害发生发展与温室环境条件的关系,预报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建立不同设施农业种类的主要病虫害发生预警系统,提示农民做好作物的病虫害防御。另外通过培训的方式,使农民加大对气象信息基础知识的利用,在生产实践中避免一些可控因素对作物及牲畜的影响。因此,气象科技人员和农技人员应联合定期下乡去指导农户或通过办培训班方式指导农户利用科学进行农业生产。

3.6架起农民与气象部门之间的信息桥梁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设施农业工作总结范例(3篇)

    - 阅0

    设施农业工作总结范文这次区农业农村和劳务开发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省、市农村和劳务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我区“十五”期间和2005年.....

    小学体育的课程标准范例(3篇)

    - 阅0

    小学体育的课程标准范文关键词:课程标准;教学化能力;英语教学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021-03一、问题的提出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