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活含义范例(3篇)

来源:

绿色生活含义范文

【案例1】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漂亮的植物,出示图片,你看到的是――

生:黄色的小花。

师:(出示“黄灿灿的小花”)看看文中是怎么写的,谁来读一读?(生读)

师:“灿”是本课的生字,左边火字旁,像火一样闪耀。“黄灿灿”多鲜亮的颜色,谁来读一读?(生读)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绿色的叶子。

师:(出示“绿油油的叶子”)谁来读一读?(生读)

师:“油”是本课的生字,怎么记住它?

生:左边三点水,右边是“由”字。

师:你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的。绿是一种颜色,绿得怎样?

生:很绿很绿。

师:(出示实物图)你们看,“绿油油”是什么样的?绿得发亮,就叫――绿油油。(生齐读“绿油油”)

【案例2】

师:你瞧,这是一片花生地,它们长得怎么样?

生:很好看。

生:很茂盛。

师:你从哪里知道它们长得好?

生:因为它们长着绿油油的叶子和黄灿灿的小花。

师:(出示“绿油油的叶子”)谁来读读?(生读)

师:绿是一种颜色,“绿油油”是什么样子?

生:很绿很绿。

师:再读读这个词,你发现“绿油油”不光绿,还怎样?

生:不光绿,还很亮。

师:你是怎么读出来的?

生:因为“绿油油”中的“油”字,让我们感受到它的颜色像油一样亮。

师:你真会读书,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是啊,这叶子不光浓绿,还绿得像涂了一层油,光滑闪亮,绿得发亮,所以说是――绿油油。(生齐读“绿油油”)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是绿油油的?

生:青椒。

师:(手指词语“绿油油的叶子”)能学着书上的样子说一说吗?

生:我见过绿油油的青椒。

师:多鲜亮的颜色!

生:我见过绿油油的树叶。

师:树叶绿得发亮,真好看!

生:我见过绿油油的青菜。

师:色泽光亮的青菜,真让人喜欢!

师:花生长着,读――绿油油的叶子。(生齐读)

师:花生的花是什么样的呢?(出示“黄灿灿的小花”)

师:“黄灿灿”又是什么样的?

生:不光颜色很黄,还黄得很灿烂。

师:你真会学习,把我们刚刚学习“绿油油”的方法用上来了。看看这个“灿”字,你有什么发现?

生:它是火字旁,像火在燃烧。

师:是啊,像燃烧的火光照亮,黄得发亮,黄得耀眼。谁来读?(生读)

师:(出示实物图)你想说什么?

生:颜色真漂亮啊!

生:颜色真鲜艳啊!

师:像这样黄得灿烂、黄得耀眼,就叫――黄灿灿。(生齐读)

师:生活中见过黄灿灿的什么?

生:我见过黄灿灿的迎春花。

生:我见过黄灿灿的油菜花。

师:这花生长着――

(生读:绿油油的叶子,黄灿灿的小花)

师:有了黄和绿的颜色,再加上后面的叠词,让我们感到花生的花和叶有光泽,很鲜艳。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

生:红艳艳、红彤彤、蓝湛湛、紫莹莹。

【反思】上述两个案例中,第一位教师对词语教学的理解为:读准字音,掌握字形,教会词义。而第二位教师对词语教学的理解为:读准字音,学会揣测词义,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同样为理解词语,但理解的层次不同,学生掌握的深度自然也不同,在运用能力上必然也有差别。第一位教师在教学“绿油油”和“黄灿灿”时,停留在词语的表象,教学浅尝辄止,学生学得也是浮光掠影。而第二位教师在教学中深入挖掘词语的内涵,引领学生发现词语隐含的深义:“绿油油”不光指颜色很绿,还包含色泽光滑、润泽;“黄灿灿”也不单指颜色很黄,还有黄得耀眼、灿烂的含义。由此可见,词语教学不能停留在对一字一词的理解上,而要统筹兼顾,把词语教得丰富,教得生动,教得立体,用教师的智慧,让词语碰击儿童的心灵,让词语在儿童心中生根发芽,从而获得生命力。

1.应关注词语的丰富性。上述第一个案例中,教师仅关注“绿油油”和“黄灿灿”表示颜色层面的含义,而忽视这两个词语比“绿”和“黄”还生动在哪里。正是有了后面的“油油”和“灿灿”,才使得这两种颜色具有了光泽,使得这两种颜色在众多“黄”和“绿”中脱颖而出,引人注目。而第二位教师恰恰抓住了词语的精髓,引领学生一步步探索词语的奥秘。当学生读懂“绿油油”表示颜色很绿时,教学并没有停止,而是在探索“不光绿,还绿得发亮”中继续。最后,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明白“油油”是指这种绿给人的感觉像是涂了一层油一样滑润、有光泽。这样,“绿油油”这个词立刻就丰满起来。

2.应关注词语的趣味性。中华汉字博大精深,每个词语有它独特的含义,也许在学生看来并不是每个词语都生动有趣,但他们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趣地学习词语。案例1中,教师一直主导课堂,学生没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发现,真正领会词语的内涵。而第二位教师则一步步引导,让学生从关键字的字形上揣测词义,学生成了学习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寻者,在一次次的发现中获得成就感,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学习热情越来越高涨。在学习“黄灿灿”时,学生就利用刚刚学习的方法,毫不费力地理解了词义。

绿色生活含义范文

关键词:绿色,绿色软件,绿十字,绿党

作为语言中最易受时代与社会感染的基本要素,词汇自它产生的那一刻起,便包含着深刻而又丰富的文化信息,古今中外,从内容到形式,从系统到个体等莫不如此,并因随时与社会语境发生谐振而成为语言中最活跃,文化承载量最大的成分。就分布而言,它的这些信息量无不融合,渗透进词的各个方面:声音,字形,意义,语法和语用等等,而其最集中的体现,毫无疑问,应当在各个词的文化义里。[1]23

中世纪时绿色代表邪魔(包括龙),有时又表示爱。这些象征意义现代已不明显。在西方股票市场,绿色代表股票上升;在中国股票市场则相反。(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国喜欢红色又代表共产党所以把红色设为上涨按照规定,下跌要使用上涨的反色所以中国的下跌时绿的。但西方传统中绿色代表安全,红色代表警戒,所以是绿涨红跌)。在中国的五行学说中,绿色是木的一种象征。绿色是植物的颜色,在中国文化中有生命的含义,也是春季的象征。绿”作为绝大多数植物生命上升阶段的本色,它是大自然各种生命色彩旋律中的主调,宁静、和谐而鲜活,医学研究证明:生活在绿色环境中,人体的基本温度可以下降1---2度,随之而来的是:脉搏减缓,心脏压力减轻,呼吸趋向均匀。

于是,从绿色中,诗人歌德读出了宁静与稳定”的意蕴,画家康定斯基进而将它描绘成了人间的、自我满足的宁静,这种宁静具有一种庄重的、超自然的无穷奥妙。”大概很少有人会断然拒绝绿”所展示的这种生命的魅力。在中国,朱自清写过赞美绿的散文,艾青写过颂扬绿的诗篇。在他们的笔下,绿”是那样的魅力与可爱:[2]

例【1】: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绿;

墨绿,浅绿绿十字,嫩绿,

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

在这些绿”中,有些事客观存在,确实绿得出奇”,像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也有些是诗人的幻觉,带有很强的主观情感色彩,例【1】中第二小节的渲染与夸张就是很好的说明。

尽管我国文学家对绿色”早就有了职业的亲切与敏感,然而,在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里,绿”就属于间色,与正色相对,顺理成章,上古人很自然也把它打入了贱色的冷宫。[3]比如:

例【6】:夏朝尊黑,殷代尚白,周朝敬赤,没有它的份儿;

例【7】:与五行(金,木,水,火,土)和五方(东,西,南,北,中)相对应的五色(背,赤,黄,黑,白)当然更轮不上它。

足见绿色”在当时的地位确实不高。

汉代时,绿色开始被用于冠帻服色之制,《汉书,东方朔传》中就有宫廷厨师戴绿帽以明其卑贱身份的记载。唐代以后,绿”虽然有幸进入了官阶,那也仅仅是下层官吏六品(深绿)与七品(浅绿)的标志与象征,白居易分手各抛沧海畔,折腰俱老绿衫中”(《忆微之》)的诗句很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卑微的叹息。元,明之际,更是每况愈下,不光绿袍将而成为八九品的服色,甚至还有了娼家男子戴绿头巾”的规定,这大概便是当今民间说辞绿帽子”的直接渊源了吧。到了清代,绿旗”是汉营地方军的标志,其地位与正黄,正白等八旗兵有着天壤之别。

进入现代社会,这种色彩偏见与歧视本来已经趋向淡化和消隐,可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文革”中,由于对革命红色”的崇拜和迷惘,红绿灯中的绿色”险些被颠倒为表示不准通行”,而成为一种阻挡前进的颜色。

平心而论,在斑斓的色彩世界里,绿色”未必一定是人们审美的首选之色。据记载:

1997年初,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千千岩英彰曾以你最喜欢的颜色”为题对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的大约5500名年轻人进行调查,排在前四位的是:蓝,红,黑,白。

可见,当下词汇的这种绿色的选择”,实在是人们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之后的一种理智的选择。[4]

其实,作为源头,在西方文化中,green”原本还有许多超色彩的文化义项蕴涵。比如:

例【9】:年轻,幼稚,不成熟。

Agreenhand(或greenhorn)生手

Greenpaper绿皮书(提出建议或意见以备讨论的政府文件,常印在绿纸上,以区别于代表固定政策的白皮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绿色这个词逐渐和环保联系起来,其中有绿色革命(狭义和广义)。狭义的绿色革命是指发生在印度的绿色革命。1967---1968年,印度开始了靠先进技术提高粮食产量的绿色革命的第一次试验,结果粮食总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使印度农业发生了巨变。广义的绿色革命是指在生态学与环境科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人类适用环境,与环境协同发展,与谐共进所创造的一切文化与活动。绿色设计是指设计出的产品可以拆卸,分解,零部件可以翻新,重复使用绿十字,这样既保护了环境,也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减少垃圾数量。

绿色投资是指用于防止环境污染与治理被污染环境的投资。[5]

绿色文化,从狭义来讲,绿色文化是人类适应环境而创造出的一切以绿色植物为标志的文化。包括采集----狩猎文化,农业,林业,城市绿化,以及所有的植物学科等。以广义而言,绿色文化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协同发展,与谐共进,并能使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它包括持续农业,生态工程,绿色企业,也包括了有绿色象征意义的生态意识,生态哲学,环境美学,生态艺术,生态旅游,以及生态伦理学,生态教育等诸多方面。

在商业设计中,绿色所传达的清爽,理想,希望,生长的意象,符合了服务业,卫生保健业的诉求,在工厂中为了避免*作时眼睛疲劳,许多工作的机械也是采用绿色,一般的医疗机构场所,也常采用绿色来作空间色彩规划即标示医疗用品。

此论文探讨了绿色这个词从古至今的发展和词义演变,绿色不仅仅代表颜色的意思,它还可以和人的心情,喜好联系起来。古代的一些诗人也写过赞美绿的文章,在他们的笔下,绿色代表上升的意思。而相反的是,绿在古代是表示贱色之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绿字有关的词语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像绿色奥运;绿色环保;绿色产品等等。通过对绿色这个词义扩展的变化和演变,可以看出社会的演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敏,1978,《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词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赵艳芳,2000,《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沈家煊,1999,《不对称与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4]张辉,2003,《术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北京军事宜文出版社

[5]周一农,2007,《词汇的文化蕴含》,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绿色生活含义范文篇3

在人类语言中,颜色词语表现出的独特魅力,令人刮目相看。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有关颜色的表达词语有很多,然而同一颜色在不同语言中的含义有相同,也有不同,其相异之处主要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因此,在英汉互译时,我们要尽量避免直接根据字面意思去翻译,而要从与其相关的背景知识去理解更深一层的含义。我们要善于比较英汉常用的颜色词的词义与其内涵,力求在翻译过程中少犯错误,尽可能地减少误译。本文旨在对英汉常用颜色词的意义进行比较,进一步找出其相同点与不同点;而在进行颜色词的翻译时必须考虑文化因素,以达到交际目的。

关键词:英语;汉语;颜色词;翻译;文化因素

Abstract

Inthehumanlanguage,theuniquecharmwhichthecolorwordsexpressionsanddisplays,makestheoneholdinhighesteem.Thesamecolorhasdifferentmeaningsindifferentcontexts,whichisdecidedbytheculturalelement.Therefore,intheprocessoftranslatingChineseintoEnglishorEnglishintoChinese,weshouldtakethecontextintoconsiderationratherthantranslateitliterallysothatwecouldmakelessmistakes.WeshouldcomparethewordmeaningandconnotationofcolorwordsinbothEnglishandChineselanguages,makeeveryefforttoavoidthemistakeinthetranslationprocessandreducemistranslating.Thepapertriestocomparesomecolorwordsintheirusage,andfurthertoexplorethedifferenceandsimilaritybetweenEnglishandChinese.Whiletranslatingcolorwords,wemustconsidertheculturalelementsothatwecouldachievethegoalofcommunication.

Keywords:English;Chinese;colorterms;translation;culturefactor

引言

色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领域。色彩不仅具有物理属性,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延伸意义,因此是语言,文化及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均存在大量与颜色有关的表达方式,表达一种特定的文化内涵。但由于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语系,两个民族对同一颜色所产生的联想有共性,也有差异性,有时甚至会完全相悖。所以,在翻译这些带有颜色词的表达式方式时,一定要弄清它的实际含义。因为有时颜色词并不表示颜色,而是引申,转换成其他特殊的含义。所以本文试图通过英汉颜色词的对照比较,找出其异同点,在加深理解的前提下,对该类词汇的翻译进行探讨。

英汉颜色词的比较

一、概念及分类

英汉语中的颜色词数量都极为丰富。“而英汉两种语言把颜色词大致分为三类:basiccolorwords(基本颜色词),colorwordswithcolorsofobjects(实物颜色词)和colorwordsinshades(色差颜色词)。”[1][P86]

从英汉两个民族对颜色的感受来说,对基本颜色的概念比较一致的。基本颜色词是指那些本来就可以表达事物色彩的颜色词。英语和汉语对基本颜色词的分类差别不大,汉语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英语中有red,white,black,green,yellow,blue,purple,gray,brown。

“实物颜色词就是把用自然界物体的本色来表示颜色的词。例如:silver(银白),gold(金色),chestnut-brown(栗色),lead-gray(铅灰)。这类颜色词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1]{P86}

以上是颜色词的大致的分类。限于篇幅,本文主要探讨常用基本颜色词的英汉比较与翻译。这些基本颜色之间有相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区别。

二、比较

在所有语言中,颜色词都具有极为丰富的意义。英汉颜色词不仅意义丰富,而且应用范围也相当广泛。颜色虽是自然现象,但千百年来,不同的民族由于受自然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以及民族审美心理及认识情感的影响,对颜色的观感不尽相同,对同一颜色有时会产生不同的联想,从而使同一颜色词在不同的民族形成不同的象征意义,而使颜色词独具引申意义和文化意义。在众多的颜色词中最基本的莫过于赤、橙、黄、绿、青、蓝、紫、黑和白。这里,我将以“红,黑,白,黄,蓝,绿”这六种基本颜色词对英汉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在心理上产生的联想意义,象征意义,褒贬意义,蕴含意义等方面进行比较。

(一)Red—红色,红色的

“红”与其他词搭配一起,不仅派生出很多与客观事物对应的语言意义,而且还深刻地揭示社会,政治,文化内涵。

1、汉语中“红”最主要的象征意义是喜庆、顺利、成功,受重视或欢迎。红色是我国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它体现着中国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

如: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男婚女嫁时贴大红“喜”字,把热闹、兴旺;叫做“红火”;形容繁华、热闹的地方叫“红尘”。“而像中国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虽然是个悲剧,展示出一幅封建社会妇女悲切凄惨的人生画面;但这里‘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喻意仍是‘欢乐、喜庆’。在夫权社会里,丈夫可以妻妾成群。所以,黄昏仆人若在哪房妻妾门口高悬起大红灯笼,则表示丈夫将至。这对独守空房的妻妾们来说,是受宠的标志,是值得高兴的事。同样,古典名著《红楼梦》是悲剧,但‘红楼’的喻意亦是繁华,快乐。”[2][P252,253]

像汉语一样,英语中“红”也可作抽象化的引申,喻指与红色紧密相连的事物属性概念。如“topaintthetownred”中的“red”指狂欢喜庆,但蕴含喧闹意味;又如“redcarpettreatment”表示“thekindofcourtesyordeferenceshowntopersonsofhighstation”,是由“redcarper”这一具体形象来表达它所代表的事物属性“隆重,高贵”。

“如ThevisitingprincesswastreatedtotheredcarpetinRome.

表示访问中的公主在罗马受到隆重接待。”[2][P252,253]

2、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红”的另一种重要象征意义是“革命”,不同的是,汉语中“革命”带有褒义,而英语常含贬义。

在汉语中,它象征革命和进步,如中共最初的政权叫“红色政权”,最早的武装叫“红军”,把政治上要求进步、业务上刻苦钻研的人称为“又红又钻”等。而英语中,它象征激进,暴力革命,如(1)redhotpoliticalcampaign“激烈的政治运动”;(2)aredrevolution“赤色革命”;(3)redactivities“左派激进运动”。即使法国作家司汤达笔下的小说《红与黑》,“红”也代表反封建的革命的力量。

3、“红”有时用来表达感情,喻指“恼怒、生气、害羞”等这是英汉语音的共有现象。如:汉语的“脸红脖子粗、面红耳赤”表“生气、恼怒”;“脸红”则表“害羞”等。英语中也有“seered”,“likearedragtoabull”等一类短语表示“愤怒、恼火”。这些短语来源于斗牛场上,因为公牛一见红布就狂怒。所以,语言文化中用来隐射人们的情绪,更显风趣。

“比如:WheneveranyoneteasedJohnabouthisweight,hesawred.每当有人拿约翰体重开玩笑时,他就怒火直冒。”[2][P252,253]

4、当然了,也有例外的,语言的共性中又包含着个性。在某些方面,“红”不仅给人以欢乐,反而带给人“忧愁,厌恶,耻辱”,这主要用在英语国家里。

比如说:theredlightdistrict指城里有妓院的地区,是人们不应该去的地方。还有例如runningabusinessinthered表示经营亏本(邓炎昌,刘润清1989)inthered这个表达方式源自记帐时常用红色来记录亏损额。而在交通用语中,“红灯”是警告的标志,危险的信号,引申到文化语言中,就喻指“危险,必须停止”的意思。

(二)Black—黑色

与红色一词的喻意相反,黑色(black)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文化中的联系意义大致相同。黑色和black在英汉文化中象征着死亡,苦难和悲痛。

1、在中国人的传统心理上总把黑色与“坏,不好,黑暗,邪恶,奸诈”等联系在一起。比如:在汉语中“黑帮,黑道,黑话”常指匪帮,匪盗的行径以及他们所说的语言。在早期白话小说中的“黑店”常使人联想到“杀人劫货的客店”。而英语中,人们对“黑”所产生的联想与汉语差不多。甚至于有的在意义和形式上能完全对等,比如:blackmarket(黑市,指非法交易),blackhand(黑手党),blackhearted(黑心肠的)等等。

2.黑还被赋与了“非法的、不吉利”等意义,日常生活中称那些没有户籍的住户为“黑人黑户”,我国高考时还未改革之前是每年的七月初,高考之后考生往往要等上20多天才能得到成绩,心急如焚,自不得言,所以考生往往称7月为“黑7月”。

在英语中black表示“不幸,灾难,厌恶,愤怒,阴沉”等意义。比如,blacksheep(败家子,害群之马);开学第一天,学生称为blackMonday(黑色星期一)。1873年9月13日,纽约股市暴跌,伴随着那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巨商大厦们称为BlackFriday(黑色星期五)。[3]

3、当然,像红色red可以用来表感情一样,黑色black也同样带有感情色彩,它可以表示“面带怒容,怒目而视”等,但是这个表达法主要是用于英语中,比如说blackintheface(满脸怒气);lookblack(怒目而视)等等。

(三)White—白色

白色在汉语和英语的联想意义中都有纯洁和清白的意思。但也有一些含义上的不同。

1.汉民族文化中,白色与死亡,丧事相联系。比如说:汉语有“红白喜事”一说,其中“白”指丧事(funeral)丧家人身穿白衣,头戴白帽,胸佩白花以表示悼念。但在英语文化中,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它是清纯无邪,幸福吉利的象征。如:西方婚礼以白色为主,新娘身穿白色圣洁的婚纱头戴白色面纱,代表爱情的纯洁和婚礼的幸福。

2.不过也有例外,由于语言的不断发展,在现在的许多英汉词语中,白和white都脱离了它表示的颜色的本义,因此对此类颜色词要多加注意。

比如说英语的white与汉语的“白”均有其独特的引申意义。汉语中“白”可表示徒劳,无代价的,空白,清楚的,当然这时“白”已不再同是颜色词,而是副词。比如:白手起家,白纸,白话,白搭等;白痴—在汉语中指的是傻瓜;白头偕老—在中国文化里指祝福人家百年好合等等。

而在英语中,如:white可表示清白,善意,幸运,诚实等,例如:awhiteday(吉日),whiterage(震怒),awhitelie指的是善意的谎言。有些词组虽有white一词,也可译成“白”,但意义发生了转变如:whiteelephant(白象),白象在南亚一些国家被尊为神而不用作役用,试想谁能供养一尊活神呢?因此whiteelephant意味着“保管起来既费钱又费事的累赘东西”。还有像WhiteHouse(白宫)则是指美国政府,在英汉经济词汇里如whitesale大减价,whitewar经济竞争等等。

(四)Yellow—黄色,黄色的

和红色相似,黄色和yellow在英汉文化中引起的语义联想是不同的。

1、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是红色的一种发展变异,在旧时黄色象征中央政权,国土之义,代表权威,威严,在中国人心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除了天子,普通百姓不能随便使用黄色,传统上是皇族专有的颜色。例如:在汉语中有“黄袍加身”一说指的是为人之上,做了皇帝;“黄榜”是天子的诏书等。

但是在英语中,yellow却没有这些含义。

2、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现代汉语中,“黄”字常出现在一些贬义词中,表示下流,堕落,同时黄色与其他词语一起构成了许多新的词汇,使用广泛。比如:“黄色电影”、“色书刊”、“黄色音乐”等,这些东西大部分是与“性”有关的黄色概念。

而在西方文化中,yellow使人联想到背叛耶稣的犹大(Judas)所穿的颜色,所以黄色带有不好的象征意义,它除了表示低级趣味的报刊、毫无文学价值的书籍(比如yellowpress黄色书刊,要在这里注意,yellow并无淫秽色情之意,只有低级庸俗的意思,因而不能等同于汉语中的黄色书籍,yellowpages指商店、饭店、商户和机构的电话簿,书页是黄色的,也需要注意,这个yellowpages并没有汉语是“黄书”的意思)外,主要表示卑鄙、胆怯,如(1)yellowdog卑鄙的人(2)yellow-livered胆小的。

(五)Blue—蓝色

蓝色和blue在英汉文化中所产生的联想是不同的。蓝色在汉语中的引申意义较少,而在英语中blue是一个含义十分丰富的颜色词。

1、中国人喜欢蓝色这一大海与天空的自然色,把蓝色与美好的遐想,憧憬联系起来,因此蓝色在中国文化中给人“恬淡宁静,意蕴深远,心旷神怡”的联想,比如说“蓝色的梦想”,指美妙的梦想,梦寐以求的东西。

与此截然不同的是,英语中blue一方面具有“忧郁,伤感”的联想意义,常与心情不好有关(邓炎昌,刘润清1989)。例如:Hewasblueoverhisdismissal。的意思是“他因被解雇而情绪低落”。inabluemood和havingtheblues指难过,沮丧和抑郁。BlueMonday指“沮丧的星期一”,abluefit表示非常不满,震惊或者气愤。另一方面,blue是一种高贵的颜色,用来表示社会地位高。有权势,出身贵族或王室。例如:blueblood指贵族血统。

2、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英语中的一些词组含有blue的一词都没有“蓝色”的意义,比如,abluefilm不是指悲伤的电影,而是指其中含有淫秽内容,暗示或者描述性行为,相当于汉语中的“黄色电影”。[4][P85]

(六)Green—绿色

绿色和green在英汉文化中引起的联想也是完全不同的。

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绿色有两重性,首先它可以表示义、侠。这是因为人类初期时代以及其以后的漫长生活过程中,人类借助绿色保护自己,赖以生存下来,同时,绿色也保护着人类的天敌及其它凶残的食人动物。例如古时,人们泛指聚集山林,劫富济贫的人为“绿林好汉”。

在英文中green是一个联想非常好的颜色词,它表示“春天,希望”之意,现在常常用在与环境有关的词语中。例如:greenconsumerism绿色消费,指的是消费者购买没有危害环境的产品。[5][P66]

2、另一方面绿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低贱。如在古代,低贱的人穿绿色衣服。它还表示野蛮,旧时也有称“绿林”为占山为王,拦路抢劫,骚扰百姓的盗匪。

与此对应,在英语中green也可以表示不好的意义,它有“嫉妒,幼稚,缺乏训练”的意思。例如agreenhand指生手,它的表示没有经验,asgreenasgrass表示幼稚,agreeneye指妒嫉的眼睛。从以上6种主要基本颜色词的比较可以看出,由于它们各自的文化系统不同,因而其内涵意义有相似,也有不同。而在实际运用中,每一个颜色词的意义更显灵活多样,特别是在文化交流日趋便捷的今天,英汉两种语言互相渗透,融合与借鉴,从而更加丰富了颜色词的用法,比如在之前提到的红灯,这个用法现在在中国也很普遍,主要是用在交通使用中;而像绿色这个颜色词,不仅在英语表达中才有绿色消费,在中国也很流行绿色食品这个说法,还有就是中国为迎接2008年的奥运会而提出的绿色奥运口号,这几个绿色搭配词已经不是指传统的中国意义中不好的一面,而是指现在全球所提倡的安全、环保,健全的象征意思了。所以,在从事译学学习与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既要准确传达源语(sourcelanguage)中颜色词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又要消除目标语(targetlanguage)读者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理解上的困惑。

颜色词的翻译

所谓翻译,无非是通过一种语言转达另一语言的文化信息,因此可以说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6]历来有经验的译者或翻译研究者都比较注意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翻译中的文化比较》,1984.1.《翻译通讯》)。而通过以上英汉颜色词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由于民族心理,审美标准不同及其它众多因素,英汉语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和感情色彩差别较大,是英语学习者和翻译工作者必须攻克的一大难关。就我们所知,不同民族从不同的视角(perspective)观察入手,例如:汉语注重从内容入手而英语则注重从背景入手。比如bluemovies象征romantic,因此要注意在翻译实践中不能脱离上下文的具体情况而孤立地理解与翻译,必须在理解原文颜色词含义的基础上,结合原文的整体对颜色词作灵活处理,才能避免错译或死译的现象。[7]

在通常情况下,颜色词的含义不外乎有两个方面:即基本含义和文化引申义。准确理解颜色词的含义是忠实通顺地翻译颜色词的基础。本人认为颜色词的翻译方法可粗略分为直译与意译两种:

一、直译法

所谓直译(literarytranslation),就是在转达原文意思的时候,使译文的表达形式和句法结构尽量同原文一致,能完全对等的就完全对等,不能完全对等的也要大致对等。[8][P19]主要用于原文和目标语之间具有文化共性,能让人产生相同的联想的情况中,在英汉互译颜色词时,有的可以在目标语中找到对应的颜色词来翻译,有的在目标语中其对应的颜色词有相似的文化引申含义,因此也、可以用直译法进行翻译。

例如: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Red,orange,yellow,green,blue,indigo,violet,whoisdancing,wavingthecoloredribbonagainstthesky?[7]

源语中表达基本含义的颜色词:“赤橙黄绿青蓝紫”正好与英文(目标语)中用来描写彩虹的基本颜色词一致,所以作者就用了直译法。此外英文词语的red,redflag,redcarpet,green,greentea,greenleavesetc也可以从汉语中找到其相对应的词或短语,同样可采用直译法来进行翻译,可分别译成“红色的,红旗,红地毯,绿色的,绿茶,绿叶”等。

二、意译法

所谓意译(freetranslation),是指通过对原文深层意蕴的理解和消化,将原文的表层结构打破和重组,然后转化为译文自然流畅的表层结构;换句话来说,就是冲破语言的外壳,将其真正的意指挖掘出来。[8][P24]而在意译法里又可分为多种译法,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主要介绍两种意译法:

(一)文化对等译法

英汉中有时以不同的颜色词来表达同一种事物的颜色,因此译者在处理颜色词时,要注意不同民族文化中颜色词的使用习惯,避免死译。这也就是所谓的“文化对等译法”(CulturalEquivalence)。其定义是指当原语言中的颜色词使用的是其基本含义时,而译语中却习惯使用另一词来表示同一颜色。

例如:“红榜”不可译成“redroll”,英语的习惯表达是:“honorroll”;“红娘”的相对形式是“go-between”,而决非“redwoman”之类。[9]

而像“blacktea”不是翻译是黑茶,而应该是对应中文的“红茶”,这是因为中文重从内容方面入手,这个红茶是指茶水的颜色;而在西方人眼里,他们更加注重从外表颜色入手,因为茶叶在没下水泡开之前大部分是黑色的,所以外国人就称其为“blacktea”。与此相类似还有像brownsugar(红糖)brownbread(黑面包)blackandblue(青一块,紫一块)等。

产生这种现象是由于英汉两种文化中审美情趣的角度不同。汉语讲究的是对称美丽,“诗句、对联”等是中国文化追求对称美的集中体现。而在英语中颜色词的使用倾于表达的准确性.

再比如,在50-60年代,国产名牌“红灯”牌收音机曾一度远涉重洋,销往国外。但是由于“红灯”直译为英语含有“风化区”的意思,导致“红灯”牌收音机在国外滞销。后来改了译名才畅销起来。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颜色词的延伸涵义对语言和翻译的影响。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该考虑到其文化差异而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准确的翻译。

(二)功能对等译法

所谓的“功能对等译法”(FunctionalEquivalence)就是把原语言中一个带有特定文化色彩的词翻译成译语中意义相同却不带文化色彩的词。原语言中的颜色词所蕴含的文化是由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形成的。因此,如果译语的读者没有背景知识,将难以理解该颜色词的真正含义。所以在译语无法把原语言的颜色词直接翻译时,就要采用功能对等译法。这个在上面的颜色词比较里有许多例子可以看出。例如:

blackleg骗子

blackdog忧郁、不开心的人

blacksmith铁匠

whiterage震怒

awhitelie善意的谎言awhitenight不眠之夜

awhiteelephant耗费巨大却无实用价值的东西[10]

结语

当然汉语和英语的颜色词,以及翻译的方法内容是远不止以上这些的,限于篇幅,还有许多内容未能涉及,但是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颜色词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应用相当广泛,而且由于英汉文化背景的不同,这些颜色词的意义也不尽相同。通过对这些颜色词的研究,可以从一个角度透视英汉两种语言及两种文化的根本差异。而对于颜色词的翻译方面,我们都知道翻译所涉及的不仅是两种语言文字,更涉及到两种文化。特别是颜色词的翻译正确与否对许多涉及颜色的各行各业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比如在现在的国际贸易中,商品的装潢颜色很有讲究,像日本人忌黄色,比利人忌蓝色,欧美等国忌黑色,泰国人忌红色等等,如果不了解这一点,不尊重这些国家的风俗习惯,你在这些国家就卖不出商品,也赚不了外汇。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并将这些关于颜色词的使用知识好好掌握,以便正确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参考文献

[1]江峰,丁丽军.实用英语翻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86.

[2]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252,253.

[3]吴大荣.常用英汉颜色词的比较与翻译[J].贵州民族学院党报,2003,(6).

[4]王振亚.实用英语语言文化[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8.85.

[5]蒋冰清.论英汉颜色词的比较与翻译[J].宁德师专学报,2002,(1):66.

[6]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之英汉互译(增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

[7]赵静.英汉颜色词的比较与翻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6,22:92

[8]宋天赐.翻译新概念英汉互译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19,24

[9]王芳.英汉颜色词的比较与翻译[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2,19(4).

[10]张勇先.实用英语惯用法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63,64.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常见网络诈骗犯罪及预防范例(3篇)

    - 阅0

    常见网络诈骗犯罪及预防范文篇1随着网络、通信科技日益发展,新型诈骗应运而生。所谓新型诈骗,是指通过网络、电话等非接触方式实施诈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预防网络.....

    舌尖上的美食范例(3篇)

    - 阅0

    舌尖上的美食范文海陆空大杂烩——全爆全爆是天津的传统名菜,选料多样,集鸡、鱼、虾等多种原料于一盘。天津位于河海之滨,津门的全爆汲取了海、河、陆、空等多种渠道的便利取.....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