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设计的主要内容范例(3篇)
来源:
绿色设计的主要内容范文篇1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设计;建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134-02
一、引言
随着绿色建筑的蓬勃发展,绿色建筑教育也引起了国内高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各种关于绿色建筑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也如雨后春笋在各大院校兴起。
本次教学选择三年级上学期的博览建筑进行了绿色建筑设计的专题教学实践。根据博览建筑所涉及的乡土文化、科技艺术、民俗风情、著名人物及历史事件等主题,自拟设计题目。地理位置位于华北地区,要求结合当地风土人情和气候特点,进行绿色建筑设计。
二、教学方案
本次教学活动结合中国绿色建筑协会主办的第六届全国绿色建筑设计竞赛组织,历时八周,分六个阶段完成,在不同的课程设计阶段,要求达到各分项的教学目标,分步骤地完成各阶段的具体任务。
(一)第一阶段(前期准备1周)
教学重点:学习绿色建筑相关知识、实地调研分析。
教学目标:掌握博览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规范。
教学内容:(1)专题一:绿色建筑概述,以及绿色建筑案例的讲解与分析。(2)布置任务书,讲解博览建筑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3)组织学生进行博物馆的实地参观调研,4~5人一组。收集绿色建筑和博览建筑相关的设计资料。
学生作业:(1)每组完成一份实地的参观调研报告PPT。(2)收集相关资料(博览建筑的优秀案例、大师作品、绿色建筑等作品),每个学生完成一份读书笔记,要求包含2~3个典型案例分析。
(二)第二阶段(总体设计1周)
教学重点:案例解读、场地分析。
教学目标:掌握场地日照、采光、风环境等的知识和分析模拟软件,完成总平面设计。
教学内容:(1)专题二:场地日照、采光、IAQ、风环境的分析模拟,对绿色性能比较推敲。(2)组织学生对调研和资料收集的成果,进行汇报讨论。(3)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汇报总平面构思和设计初步构思,确定场地布置与竖向设计,完成总体设计任务。
学生作业:(1)制作场地地形模型,分析场地的植被、水文、周边环境等,分析朝向、风向、高差、土方等对建筑的影响(场地分析图)。(2)完成总平面图的构思图(出入口位置、流线组织、场地布置等情况)。(3)完成方案的初步构思图(平面功能图)。
(三)第三阶段(概念设计1周)
教学重点:概念设计、多方案比较。
教学目标:掌握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设计,完成一草方案设计。
教学内容:(1)专题三: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墙面与屋顶)讲解。(2)进行建筑概念设计的多方案比较,确定设计思路和框架;研究绿色建筑构成及空间设计要点。(3)设计讲评。
学生作业:(1)制作若干构思的工作模型,推敲建筑的体量关系、体块组合形式。(2)完成一草方案平面图的构思(各功能组合、流线组织、动静分区等)。(3)完成建筑形体分析图。
(四)第四阶段(方案深化2周)
教学重点:功能深化、表皮建构。
教学目标:掌握绿色建筑材料与水处理的基本知识,完成二草方案设计。
教学内容:(1)专题四: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利用,以及水处理等相关知识的讲解。(2)修改和深化方案,完善二草的方案设计,并确定绿色设计的内容。(3)设计讲评。
学生作业:(1)继续制作工作模型,修改一草的方案设计,完成二草的方案设计内容(平面、立面、剖面)。(2)立面设计进行多方案比较,建筑表皮使用绿色技术和绿色建筑材料。
(五)第五阶段(方案完善2周)
教学重点:绿色设计、结构设计。
教学目标:掌握建筑室内环境控制系统与绿色能源的知识,完成三草方案设计。
教学内容:(1)专题五:建筑室内环境控制与能源应用(暖通空调系统)的讲解。(2)继续深化方案,确定三草方案(包括结构设计方案和绿色建筑设计内容)。(3)设计讲评。
学生作业:(1)完善二草,进行立面的多方案比较,查阅并搜集相关的方案资料,推敲模型。(2)制作反映建筑整体形态的模型,完成三草的方案设计内容,进行结构设计。(3)深化并完善绿色建筑设计(绿色技术的节点设计图等内容)。
(六)第六阶段(成果表达1周)
教学重点:模型制作、成图绘制。
教学目标:完成最终方案成果的绘制和模型制作。
教学内容:(1)绘制正式方案图。(2)成果模型制作。(3)评图。
学生作业:(1)绘制2~3张A1的彩色渲染图(包括有关绿色建筑设计的分析图、设计图等)。(2)制作正式模型,图纸上不少于2张模型照片。
三、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建立绿色建筑设计观
长久以来,国内大多数院校的建筑学教学仍然是沿用“形式与功能”为核心的传统教育理念[1]。教师和学生把精力集中于“形式与功能”的问题上,而忽略建筑本应关注的环境协调性、室内舒适度、建筑能耗、能源资源利用、经济性等问题。由于缺乏成系统的讲解和训练,学生没有建立起建筑的绿色设计理念。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专题时,仅仅把绿色技术当作是一种装饰性的、补救的技术手段,没有把建筑的绿色性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基本目标;到下一个设计专题时,又将建筑的绿色设计理念抛于脑后。
(二)相关课程缺少绿色建筑知识的教学
建筑学专业学了设计类课程之外,还有相关理论、法规以及技术方面的课程学习,例如建筑概论、建筑历史、建筑构造、建筑材料、建筑物理等相关课程。在传统建筑学专业的课程构架中,设计课之外的理论及技术课程多着重介绍建筑设计的相关理论和一些传统的建筑技术,内容不够系统且略显陈旧教条,几乎没有介绍绿色建筑的相关内容。
(三)各门相关课程教学脱节
虽然许多高校设置了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等相关课程,但是与建筑设计课程可谓是“各自为政”。各科教师只关注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忽略相关知识间的衔接,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间缺少必要的联系。这样就造成了设计与理论、设计与技术的分离,最终设计成果又落在“形式与功能”上,而忽略了绿色建筑的设计意图和技术特征。“无效教学”与“空白教学”产生,使得绿色建筑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四、教学建议
(一)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1.培养学生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就要调整建筑学本科生的培养计划,从二年级开始,陆续增设与绿色建筑相关的必修及选修课程,使学生系统地学习绿色建筑相关的理论、技术与实践。
2.培养学生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就要调整建筑设计课的教学目标,改变长久以来建筑学的传统教学理念,要从以“功能、空间与形式”为主的职业技能训练转向培养适应新时展的绿色建筑设计人才。
3.培养学生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就要彻底改变目前建筑设计课的评分体系,把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加入到衡量学生建筑设计课的评分标准中,才能培养和加强学生建筑设计的绿色意识。
(二)融合绿色建筑的理论技术课程教学
通过一、二年级相关理论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及绿色建筑设计观。在建筑概论中,加入关于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背景知识及基本理念的介绍;在二年级增设绿色建筑概论的课程;在中外建筑史中,引入传统民居的生态观、地域文化、被动及适宜技术的介绍;在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中,结合绿色建筑案例进行分析等。
通过三、四年级相关技术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绿色建筑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建筑物理、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设备、建筑材料等一系列技术课程相关章节的安排,重点强调学生对绿色建筑技术及理念的了解与掌握;增设绿色技术、建筑节能、可持续建筑等专门课程介绍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要点及应用;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加入环境模拟分析软件的教学,例如Ecotect、Revit、Doe等软件。
(三)融合绿色建筑的专题教学
在现有的以建筑类型分类的教学“纵向”教学体系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将建筑设计专题与绿色技术专题相结合,组成“建筑+技术一体化设计”。通过此种方式,在特定的时间内结合设计实践,学习专门性的绿色建筑知识。
另外,在设计课前期阶段,也可以通过设计分组安排不同的专题调研作为小组工作的内容,如被动式太阳能技术专题、遮阳技术专题、通风专题、水处理专题等。
(四)融合绿色建筑的其他形式教学
1.鼓励学生参加绿色建筑的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加“绿色建筑”的学科竞赛,例如全国绿色建筑设计大赛、加台达杯国际太阳能竞赛、零能耗建筑竞赛等,促进学生与国内外行业内专家的学习与交流,增长见识、开拓眼界,促进了高校绿色建筑教育的发展。
2.学校举办绿色建筑的相关活动。可以学习国内外某些高校的绿色建筑教育方式,在校园中举办建造节、模型展览、学术论坛等活动,如澳大利亚的生态小竹屋、美国的校园生态住所、天津大学的零能耗建筑等,增加学生动手、讨论、研究的环节,达到自我教学、教学相长的教学目的。
3.增加绿色建筑的实践研究。可以在本科三年级设置大学生创新训练环节,或者通过导师制来指导学生对绿色建筑进行实践和研究,使学生能更深入地学习掌握绿色建筑的知识。
五、结语
发展绿色建筑,培养绿色建筑的设计人才,需要建筑教育工作者以建筑学为核心,整合相关学科以及各专业绿色建筑的知识,加强学生对绿色建筑、绿色技术、结构设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计算机模拟分析等相关领域课程的学习,需要我们研究和建立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绿色设计的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要点;探究
前言
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也使大家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建筑已经不仅仅承担了居住的功能,还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形势,做出一些技术化的进步。近几年关于能源使用的问题,也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拓宽了路径,如何在保护环境、节省能源的情况下,改变人们以往的建筑设计理念,已让成为当下建筑设计师的重要命题。在设计中,要先对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进行明确,分析相关的施工材料、经济投入和环保情况,这样既能对整个建筑的营造成本进行降低,同时还可以实现节省能源,构建绿色生活的目的。
1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1.1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的理念,要贯穿到整个工程的各个环节中来,并且将如何有效的降低建筑物能源消耗这个命题,设定为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内容。例如在对建筑的项目进行设计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对所涉及的建筑物走向、体积、整体布局,以及相关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综合化的考虑,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为节省能源目的打下关键的基础。
1.2有益于人们的生活健康
绿色化的建筑的营建,在设计工作中,工作人员会根据实际的情况,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尽可能的为居住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感受。并且提倡绿色化的建筑设计,在施工过程中,还可以避免使用一些化学性较高的材料,这样在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做出保证的同时,还可以避免一些有害物质对人体产生侵害的问题。
2绿色建筑设计的表现特点
2.1节省社会的资源
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也就是对社会资源进行节省,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建筑施工在土地资源、水资源、材料资源上的消耗和浪费,进而对环境做出一定的保护。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设计师不妨从建筑的功能性角度出发,对当下主流的生活方式进行提倡,进行相关的绿色建筑设计。
2.2重视建筑功能性
在绿色建筑的功能性内容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对环境降低污染程度,对建筑物的居住人员的身心健康,做出良好的保证。要想对绿色建筑的功能性进行最大化的发挥,那么在设计阶段,需要对绿色建筑中存在的各项功能性内容进行足够的重视。
2.3优化周围的环境
绿色建筑并不是特指哪一个建筑,它需要和周边的建筑构成一个统一而主要的群体,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绿色建筑的设计人员,需要对环保政策有个最基础的认识,并且尽可能的利用建筑中的一些内容,像墙体绿化、生态绿化等设计形式,来对建筑周边的环境做出合理的优化。
3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
3.1对建筑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
在当前的建筑营造中,最关键的内容,也就是原材料的使用情况。绿色建筑设计提倡环保和低消耗的宗旨,所以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除了要对建筑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同时还要注意开发一些洁净而绿色的资源:
3.1.1对清洁能源进行利用
当期我国所面临的能源问题也是不容乐观,在这样的过程中,使用一些传统能源还伴随着环境污染的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一些清洁型能源来对传统的能源使用进行代替。根据调查发现,当前主流的清洁能源主要有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的能源,这些能源的利用,一方面可以降低建筑物对环境所造成的伤害,另一方面,还可以对设计师的设计构想进行丰富;对于太阳能进行利用的时候,最常见的内容时设计出被动式和主动式的太阳房,这种建筑的主要目的是借助太阳能,来为居住环境进行供暖,并对热量进行吸收和储蓄;对于风能的利用来说,主要是通过对建筑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能够在室内达到一个空气流通性较高的环境,这样可以节省空调和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并且对建筑物的整体舒适性能够进行有效的提升。
3.1.2对再生能源进行利用
一些再生性能源的利用,可以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降低能源的使用量。例如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对水资源进行重复的利用,可以在建筑物中,设定出相应的水回收系统,并且还要对一些大自然中的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存储,将其应用到所需要的地方中来,达到水循环的应用目的;在对绿色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对施工内容进行相应的考量,尽可能的实现就地取材,这样能够减少对材料的运输成本。最后,对于太阳能系统,要给予足够的设计思考,尽可能的让其对建筑的采光和采暖进行满足。
3.1.3对旧有材料进行利用
在当前的建筑中,之前所拆除的建筑材料,往往就被遗弃在建筑基地上,这样不仅为后期的施工带来的阻碍,同时还造成了建筑材料的浪费。所以在绿色建筑设计的前期,设计师应该对那些旧有的建筑材料进行充分的回收利用,这样既减轻了清理工作,同时还节省了建筑材料的使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保证建筑质量作为基本的前提,对于那些旧有的建筑材料进行合理的选取,对于一些不符合标准的就有建筑材料,要严格控制,避免其流入到施工现场,合理减少绿色建筑在材料成本上的投入。
3.2适当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
绿色建筑的营建,不仅要保证建筑材料具有环保的特点,同时还要对建筑材料的使用年限,做出合理的规划,避免在建筑使用中途,出现更换建筑材料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尽可能选取那些耐久性较高的材料,建筑的使用年限,取决于所使用材料的质量,耐久性较高的材料,能够对建筑的使用寿命进行延长;当然,建筑使用年限也不仅仅与建筑材料的耐久性有关,和建筑的整体设计也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在设计中,不妨采用一些合适的施工技术,来对那些施工难点进行优化。例如在混凝土的搅拌中,不妨加入一些添加剂,这样既能够对混凝土的硬度进行提升,同时还可以降低混凝土中水泥的使用量;对于建筑外部,也可以做出相应的保温隔热处理,这样能够对施工的整体成本进行降低,还可以对建筑的整体质量做出保证,延长建筑的额使用年限。
3.3降低环境所需要承担的负荷
对环境所需要承担的负荷,主要指的是在建筑营造的过程中国,减少整个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在建筑的建造中,会对相关的建筑材料进行大规模的消耗,对于周边的生态环境,也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可以选用那些利于生态经济的材料,像绿化混凝土、生态水泥等等,这些材料可以将一些工业废料和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转化为生态的建筑材料,不仅质量较好,同时还能够对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进而对生活质量进行提升。同时,在建筑施工中还可能会产生一些建筑垃圾,对于这些内容,参与绿色建筑的设计人员应该进行充分的考虑,根据施工的难以程度,制定出合理的绿色环保计划,借助那些先进的施工工艺,对传统的内容做出适当的变革,减少整个施工过程对环境产生的污染量。
4结语
总体而言,我国已获得绿色建筑星级能效标识的建筑项目规模相对其他国家较小但是发展较快,但发展程度低同时意味着我国绿色建筑的市场空间巨大。在我国绿色建筑规模推进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绿色建筑相关主体的能力、资质、水平较混乱的现象,尤其是一些绿色建筑咨询机构水平参差不齐,需要完善准入机制保障市场健康发展。对于这些问题,在对绿色建筑展开设计的同时,相关人员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结合实际情况,以及手中可以利用的资源,做出最大化的改观,为绿色建筑的推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韩立姣.探析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J].四川水泥,2016(08):29.
[2]欧阳泰鸿,邢杰.浅析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6(32):82~83.
绿色设计的主要内容范文
关键词:园林景观;色彩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432186
在园林景观中,色彩设计不仅带来协调且美的色彩,还能赋予景观时代气息,满足人艺术追求。只有全面、准确的掌握色彩设计原则及内容,才能使色彩设计发挥作用。色彩设计原则及内容、具体应用是以下研究重点。
1园林景观色彩设计原则及内容
1.1设计原则
原则有和谐原则、整体性原则、颜色比例协调、韵律原则。一般来说,色彩设计表现载体主要为植物,但园林景观构成除了植物之外,还包括水、雕刻和山等,不同元素有不同的设计方法,有不同形态及颜色,需坚持和谐设计原则,通过相似搭配打造和谐。色彩设计旨在促进整体美观,并非单一存在,有整体性特点,设计时应整体把握观赏效果,充分考虑到色彩景观和地域特点的配合,全局规划。颜色比例协调对于色彩搭配较为关键,比例大小直接影响着设计美感及效果[1]。颜色比例协调同时是顺应自然的迫切要求,不同季节内绿色景观及花卉景观的数量不同,春季百花盛开,应暖色调较为突出;夏季太阳强烈,应绿色调较为突出,此时应适当增加绿色植物,促进整体协调。韵律原则较常见,通过规则重复或不规则重复达到景观整齐目的,易被接受。韵律表现形式较多,如间隔型、重复型和渐变型等。
1.2设计内容
内容主要为园林景观中的山体、地面铺装、水系、小品规划、蓝天、植被、碧海等实际载体,按当地文化背景及美学原理,有机协调色彩,进而达到理想、满意的色彩效果。经过设计的色彩景观可影响观赏者生理及心理,加上设计都是从谐度和整体出发的,故能体现以人为本及地域特色。利用色相、亮度及彩色的等设计小品和其他景观等,可促进景观多彩、丰富,使人感受到色彩之美,并刺激视觉,释放负性情绪,如烦躁、沉闷等。
2色彩设计具体应用
2.1人工色彩
分为基础设施、人文建筑和灯光色彩等。设计指示牌、服务区、廊道、茶水间等基础性设施时,可运用形状各异及色彩不一的设计方法,达到增添设施色彩的目的。灯光色彩是最为典型的色彩设计,不同功能、性质的景观,有不同夜景,设计运用灯光色彩,可为夜景增添色彩,形成独特的景观夜景。人文建筑在园林景观中有极大吸引力,设计有一定色彩特点及地域特色风格的建筑,对提升园林。
2.2自然色彩
自然色彩主要有绿色、山石色彩、水体色彩、生物色彩和其他色彩等。绿色为自然基础色调,任何季节和低于的自然景观均以绿色为主,以此便形成了绿色自然景观。设计时,除特色型小品外,都应将绿色作为基调,整体把握。具体应用时,充分使用不同植物叶片的绿色,如浅绿色、灰绿色、蓝绿色、墨绿色和褐绿色等,通过不同绿色的互相搭配,创造和谐、美丽色感,带给人心旷神怡之感。布置花镜和花坛时,应将绿色作为衬底,并尽量降低其高度,使花朵保持高姿态,营造别样意境。
不同山石的形状及颜色不同,地质原因不同也能使山石有不一样的颜色,在景观中运用形状各异、颜色不同的山石,并与其他景观相互协调,可有效提高整体的色彩美感。水作为生命源泉,通过自然或人为设计,使之展现不同形状及色彩,如翠绿的湖水、白色的喷泉等,给人以美的享受。不同生物也有不同的颜色,借助其生态景象,可赋予景观活泼、生动之感。
红、橙、黄属于暖色系的基本色调,为暖色系设计主旋律。作为亮色,可见度较高,易引起视觉注意,可产生活泼欢,常应用于城市公园中。白、蓝、青属于冷色系的基本色调,为冷色系设计主旋律,可产生宁静、庄重感,适用于庄严园林,如烈士陵园等,以此加强空间深远感受,增加庄重感及历史厚重感。红和绿、紫和黄、橙和蓝等是常见对比色,适用于广场出入口或园林仪式等,使人产生浓厚、热烈之感;使用对比色设计的园林图案、花柱、花坛及立体造型等,也能丰富视觉效果。黄和绿、橙和红等是相邻色,借助相差不大的2种颜色,组成体系,可达到互相衬托、相辅相成效果;相邻色明度有一定差异,但色相相同,合理搭配便能产生层次感、空间感。邻补色属于特别的色彩形式,设计中较常用,不仅能满足大众口味,还能带来淡雅、和谐感受;在大面积绿色植物中少量插入红色,既补充了色彩缺陷,还营造出和谐画面;夏季荷塘上点缀的雨滴,也增添了画面唯美感,展现自然特色。
3结束语
园林景观色彩设计对专业性要求较高,应当严格把握重点,紧贴设计原则及内容,充分突出主题,达到整体统一和谐。设计师也要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设计水平,创造优秀色彩景观。
参考文献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绿色生活含义范例(3篇)
- 阅0绿色生活含义范文【案例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漂亮的植物,出示图片,你看到的是――生:黄色的小花。师:(出示“黄灿灿的小花”)看看文中是怎么写的,谁来读一读?(生读)师:“灿”.....

常见网络诈骗犯罪及预防范例(3篇)
- 阅0常见网络诈骗犯罪及预防范文篇1随着网络、通信科技日益发展,新型诈骗应运而生。所谓新型诈骗,是指通过网络、电话等非接触方式实施诈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预防网络.....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