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口腔健康知识范例(3篇)

来源:

青少年口腔健康知识范文篇1

1.青岛市立医院东院区口腔科门诊,山东青岛266071;2.青岛市立医院东院区中医科,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目的通过了解儿童乳牙龋病发情况来加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的综合预防。方法选择4所幼儿园作为实验幼儿园,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儿童进行综合口腔保健治疗,对照组不给予治疗,1年后对儿童乳牙乳龋病发生指标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给予综合保健治疗的实验组口腔卫生水平明显得到了提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儿童龋齿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龋齿充填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其充填率达到了98.2%,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开展学龄前儿童综合预防措施可以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同时也可以达到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综合口腔保健;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11(b)-0084-02

[作者简介]赵晓梅(1975-),女,山东青岛,主治医师,本科,研究方向:牙体牙髓、儿童牙病。

据资料显示,当前我国儿童龋病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乳牙龋患病率较高,其中,3~4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76.53%[1]。针对当前的现状,我院对儿童乳牙龋病引起了高度关注,同时也开展了多种龋病预防方法。但是,由于龋病是因多种因素造成的,若采用单一的预防措施,将不能达到预防和控制的效果。因此,分析一种有效的综合预防措施,以保证龋病的预防和治疗达到良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当地不同规模和经济文化水平高低不平的4所幼儿园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该4所幼儿园中符合标准的儿童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选取人群共242人[2]。其中,实验组为121人,男性60人,女性61人,平均年龄为(3.32±0.27)岁,实验组接受综合口腔保健;对照组121人,男性60人,女性61人,平均年龄为(3.52±0.21)岁,对照组不接受口腔预防措施。

2方法

选择平面口镜、5号探针对儿童的口腔进行检查[3]。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实验对象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幼儿年龄、性别、儿童出生状况、家长教育水平、孕期疾病发生情况、儿童口腔卫生知识及口腔卫生习惯等。在整个实验研究中,实验组接受综合口腔保健措施,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口腔预防措施。在口腔干预措施中,在实验期间,1年对实验儿童进行2次口腔卫生检查和2次口腔卫生维护,在口腔卫生维护中,对儿童进行菌斑控制和刷牙的正确指导;对儿童进行1年2次氟化泡沫和乳磨牙窝沟封闭等集体预防措施,并且对已有的龋齿进行填充。1年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童进行口腔卫生知识和卫生习惯的检查,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差异。

1.5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11.0统计软件对实验组、对照组儿童的口腔卫生知识、口腔卫生习惯和龋齿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

2结果

2.1分析实验组、对照组在实验前、试验后儿童对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口腔卫生习惯正确率进行分析

如表1所示。通过1年后的口腔预防措施,实验组儿童对口腔卫生知识的知晓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儿童的口腔卫生习惯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口腔卫生水平结果分析

如表2所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儿童的口腔卫生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儿童龋齿病发情况及填充情况

如表3所示,通过调查显示,实验组儿童龋齿病发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龋均和龋面均显著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已有龋齿的儿童进行充填,实验组儿童充填率达到了98.2%

3讨论

通过对儿童口腔卫生知识、口腔卫生习惯进行实验研究,发现大多数儿童口腔内都有龋齿,并且这些未治疗的龋坏牙齿有继发性感染的危险性。据资料统计,儿童4岁时乳牙患龋率已达到76.54%,因此,儿童的口腔保健工作引起了工作者的高度关注[5]。由于我国已利用三级保健网进行儿童口腔保健计划的设计,其内容主要包括口腔保健基本知识、口腔卫生习惯、龋齿病因等健康教育,其教育对象为儿童及家长。因此,本实验研究通过借鉴国内外儿童乳牙龋预防方面的经验来建立幼儿园综合口腔保健模式[6]。在综合口腔保健模式中,通过在学龄前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和龋病预防措施,其可以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因此,建立综合口腔保健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采取氟化泡沫、乳磨牙窝沟封闭、咀嚼木糖醇口香糖三种集体预防措施,使口腔医疗措施能更好地服务于儿童,并减少儿童龋坏齿的形成,其具有成本低、技术简单的特点。

所以,在龋病预防措施中,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加强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这就要求保健部门应加大儿童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栏和义诊等方式加强口腔卫生知识的教育,并定期开展幼儿健康教育,教育对象为儿童、家长或老师,使其充分了解儿童龋病的预防方法;②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要求家长在家中监督儿童早晚刷牙,餐后漱口,禁止儿童在睡前吃甜点或其他食物,主要是因为食物藏在牙缝中容易滋生细菌,进而导致口腔龋齿的形成;③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在婴儿期,应要求家长尽量采用母乳喂养的方式,纠正儿童爱吃甜食或含氟高的食品,例如虾、海带等。

综上所述,建立儿童综合口腔保健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成本低、技术简单、以预防为主的特点,其满足社会性医疗保障的推广条件。要求儿童及家长参与到口腔健康教育中,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儿童的口腔健康意识得到了明显改善,儿童乳牙龋病的预防与控制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

参考文献]

[1]陈葳.广州市白云区城乡结合区域6-8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2:68-96.

[2]邹波.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分析及口腔疾病相关因素分析和预防[J].当代医学,2014(8):163-164.

[3]魏表,肖玉莲.北京市东城区2~6岁儿童乳牙龋病情况调查[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2):959-961.

[4]邹晓璇,苗江霞,李文珺,等.母乳喂养对3岁儿童乳牙患龋病的影响[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2(6):451-453.

[5]郑玉程.儿童乳牙龋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32):150-151.

青少年口腔健康知识范文

健康教育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口腔门诊病人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治疗,他们更渴望了解口腔疾病的防治方法与和口腔常见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共同合作,有的放矢,满足病人和家属的要求。口腔疾病发生和严重程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人们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居住地理环境、民族风俗等,而口腔健康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解口腔科门诊不同职业病人对健康教育需求内容和方式的现状,我们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07年5~8月在我院口腔门诊进行治疗的病人265例,包括学生、工人、知识分子、农民、商人和退休人员。纳入标准:①经过门诊治疗后的病人;②年龄7~82岁。排除标准:①病人不能配合或7岁以下;②交流沟通有障碍的病人;③不愿意参加调查的病人。

1.2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口腔门诊病人健康教育需求和教育方式调查问卷,对在门诊治疗期间的入选病人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较小年龄的儿童可由家长代为填写问卷。发放问卷265例,回收265例,回率收100%。

1.3问卷设计本调查问卷内容包括:①病人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职业等)。②健康教育需求项目,包括口腔常见病、口腔致病因素、口腔致病环境、口腔保健方法、口腔病防治方法、口腔疾病对全身的影响以及心理辅导和帮助等方面的宣教内容。③健康教育方式,包括墙报、宣传小册子、影像资料及与医务人员交谈等宣教方式。

2结果

2.1不同职业患者对口腔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结果(多选)见表1。

表1不同职业患者对口腔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结果(略)

根据表1调查结果,在对健康教育内容需求方面,得出以下印象:①更多的病人对口腔疾病预防三阶段体系中的第二阶段内容关注,对第一阶段内容关注不足。这表明人们口腔健康意识中基础预防意识相对薄弱。②对“致病因素”健康教育需求方面,体现了文化程度、个人的经济状况与疾病的预防意识成正比。③对“口腔疾病对全身的影响”和“心理辅导和帮助”的健康教育需求明显少,这可能反映出我们在口腔健康宣教方面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

2.2不同职业患者选择口腔健康教育方式的调查结果(单选)见表2。

表2不同职业患者选择口腔健康教育方式的调查结果(略)

根据表2调查结果,在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方面,似有职业倾向性。学生更愿意选择“影像资料”,知识分子、商人、退休人员更喜欢“与医务人员交谈”,而农民选择“影像资料”较多,工人对“宣传小册子”选择最少。这可能与人们平时获取信息途径、社交方式有关。

3对策

3.1加强第一阶段口腔疾病预防教育根据三阶段口腔疾病预防思路,在健康教育内容上加强对第一阶段预防口腔疾病的宣教力度,强调“一病多因,一因多病”的原理,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减少龋病、牙周病的发病率。加强口腔癌、牙颌不良等疾病的预防措施宣传。如口腔癌的预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些不良习惯往往需要20年才会致病,长时间的吸烟、饮酒是重要因素,常年吃过烫和有明显刺激性食物也是致病因素之一[1]。预防牙颌畸形贯穿人体生长发育阶段,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时期进行相应的宣教,如哺乳方法、睡眠位置、吮吸和咬唇习惯、张口呼吸习惯、儿童膳食的硬度等。

3.2针对不同群体,积极引导制定针对不同职业人群的口腔健康教育内容宣教计划,如对学生群体着重放在龋病预防的宣教。在充分满足他们的需求的同时,做好积极的引导工作,加强对致病因素的宣教,传授消除或减少致病因素的方法,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积极预防的层面上来。加强口腔疾病会对全身乃至心理造成影响的宣教,尤其是中老年人,使他们更重视口腔健康。

3.3以人为本,健全健康教育方法根据不同职业特点,实行多种口腔健康教育方式,使之喜闻乐见。对于学生、农民尽可能提供影像资料,对于商人、知识分子、退休人员尽可能地通过面对面或电话交谈方式宣教。形成多种宣教方式共存的模式。

口腔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部分,其目的是使人们认识到并能终生保持口腔健康。它是以教育的手段促使人们主动采取利于口腔健康的行为,以达到建立口腔健康行为的目的。事实证明通过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2]。人们对口腔健康教育内容和宣教方式的需求不是单一的,随着个人身体和社会状况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因此,口腔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要适时实用、有效才能达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青少年口腔健康知识范文

关键词:乳牙龋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R788.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4-0087-02

龋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WHO将其列为世界范围内重点防治的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对人群的影响特别是青少年的牙齿及颌面部的生长发育影响甚大。小学阶段恒牙易患龋病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根据1983年和1985年我国城乡儿童乳牙患龋率情况及青少年龋均比较发现,12和18岁年龄的患龋水平有显著上升,城乡青少年龋均上升幅度20%―40%。因此,预防龋病发生或早发现、早治疗极为重要。

1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

乳牙龋病如不加以预防和及时治疗,将直接影响成牙的发育,并给儿童心身发育带来不良影响。出生后6个月开始到2岁左右是乳牙的萌出期,恒牙的硬组织大部分也在出生后到3岁以前形成,因此,这段时间内母亲对婴幼儿口腔健康的疏于护理,不仅能促进ECC的发生,由此可引起儿童的营养不良及全身各种疾病,还能导致恒牙发育缺陷。另外有研究显示,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口腔保健知识的知晓程度与ECC也有密切的关系。父母的文化程度低,口腔保健知识缺乏,其子女ECC的发病率就较高。[1]因此,儿童口腔健康的维护与家长的指导和监督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让其督促和帮助孩子培养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是防止乳牙龋病发生的一条重要途径。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可以降低龋病的发生率,但是没有规律的母乳喂养一样可以造成龋病。所以我们提倡尽量减少夜间喂奶次数,喂完奶后用清水清洁口腔,1岁后逐渐给孩子断奶,训练孩子用杯子喝奶,而不是用奶瓶;养成孩子喝白开水的习惯,控制碳酸饮料的摄入。另外糖是孩子生长发育的能量,不能绝对限制孩子吃糖,但可以限制糖的摄入次数,只在进餐时间吃糖,最为重要的是缩短糖类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尽量少吃饼干、软糖等黏附性比较强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这样能摩擦牙面起到清洁作用,有助于口腔的自洁,同时锻炼儿童的咀嚼功能,促进颌骨发育,防止牙列拥挤。

3合理使用氟化物

氟主要通过降低牙釉质溶解度、促进牙釉质再矿化、干扰致龋菌代谢以及抑制致龋菌多种代谢酶的活性而达到防龋效果。目前切实可行的氟化物的应用是使用含氟牙膏,但由于学

龄前儿童吞咽功能发育不完善,6岁以前的儿童又为恒牙牙冠矿化阶段,因此,学龄前儿童应在家长或监护人的帮助、指导及监督下使用含氟牙膏。用含氟牙膏刷牙每天不超过3次,每次用量不超过0.5g或5mm长(黄豆大小),刷牙时不要吞咽,刷牙后清水漱口、吐净。研究表明,3~6岁儿童在成人正确指导下使用适量含氟牙膏同样是安全的。此外,我国部分地区使用氟化泡沫防龋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窝沟封闭与预防性充填

窝沟封闭:窝沟封闭是不去除咬合面牙体组织,在其上涂布一层粘结树脂,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酸侵蚀,达到预防龋病的有效方法。窝沟裂隙龋在儿童期早期即发生,大约1/3的儿童3岁时罹患龋病,而在这个年龄窝沟裂隙龋占67%。而对于这些部位的菌斑,无论是家庭口腔卫生措施或牙医的专业菌斑去除方法都是无效的。[2]

预防性树脂充填:预防性树脂充填仅去除窝沟处的病变牙釉质或牙本质,根据龋损大小,采用酸蚀技术和树脂充填早期的窝沟龋,并在牙合面上涂布一层封闭剂,是一种窝封闭与窝沟龋充填相结合的预防性措施。

5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对于儿童乳牙龋病的预防非常重要,龋病早期没有自觉症状,容易被家长忽视而并发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所以对于乳牙期儿童每半年应检查1次口腔。医生应对家长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提高家长对龋病的认识,使家长重视龋病的危害性,对儿童乳牙及时做窝沟封闭或氟化泡沫,对已经发生的龋病及时进行充填,这样可有效地防治乳牙龋病。[3]

综上所述,积极的口腔健康教育、正确的口腔护理、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地使用氟化物尤其是局部用氟、窝沟封闭、预防性充填和ART技术及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等是目前预防儿童乳牙龋病的主要方法。而口腔科医生及时有效地与儿童家长进行沟通,发挥家长在预防儿童乳牙龋病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才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樊明文.牙体牙髓牙周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10.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绩效考核实施管理办法范例(3篇)

    - 阅0

    绩效考核实施管理办法范文一)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将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结合起来,实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将分配重点向承担公共卫生服务和临床一线、基层计划生育服务.....

    环境设计市场报告范例(3篇)

    - 阅0

    环境设计市场报告范文中国对国际会计协调与趋同一向持积极态度多年来,中国一直以十分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会计协调,并支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推动全球会计准则趋同方面所做.....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