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范例(3篇)
来源: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7)05-0063-01
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是植保工作的基础,是有效防控病虫害的前提,是粮食生产安全的保障。在农业生产中要做到“预防为主”,随着物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预测预报也朝着实时、提前、准确预警的方向发展,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农牧民增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近几年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情况
近五年来,迪庆州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州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重视下,通过全州各级植保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迪庆州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6.3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2.34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4.03万亩。2013年全年病虫害发生面积143.375万亩次,防治面积178.6万亩次,防治面积占发生面积的124.56%;2014年全年病虫害发生面积145.69万亩次,防治面积167.89万亩次,防治面积占发生面积的115.24%;2015年全年病虫害发生面积130.53万亩次,防治面积151.56万亩次,防治面积占发生面积的116.11%,;2016年全年病虫害发生面积116.42万亩次,防治面积131.4万亩,防治面积占发生面积的112.87%。
通过近几年作物引进品种不断增加,病虫害传入途径增多,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部分地区作物品种单一,品种抗病虫性差,田间病害菌源量较多,虫口基数大,为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危害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随着绿色植保科技措施的不断深入,预警监测也有了实质性进步,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效果明显。但不可否认,在迪庆州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
2农作物病虫害预防和防治存在的问题
2.1由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财力不足,基层政府对预测预报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农作物病虫害应急防控和绿色防控资金投入不多,人员短缺,物资储备和装备能力不足,应急防控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2.2迪庆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十分繁重,特殊条件导致青稞、马铃薯等特色作物病虫害种类多、区域性暴发、流行不规律,病虫草鼠害灾害频繁,群众主动防控意识不强,防治成本高,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开展困难,无法及时、准确开展病虫害调查。
2.3高原特色作物种植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家底不清,发生种类及规律不明,防控指导时效性、安全性不高。
2.4全州病虫草鼠害疫情监测点分散,人员培训及设备维护,趋势会商及乡镇测报员补助等都由州站承担,运作压力大。
2.5专业队伍及农业从业者总体素质不高,农药安全使用、绿色防控技术、专业化统防统治及植物检疫、农药监管等技术需求大,人才少,整体提升空间大。
3提高r作物病虫害预防和防治措施
3.1加强基层监测实力,及时预报
基层监测点对于农作物在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中举足轻重,因为基层监测不仅点位多,而且频率较高,通过对监测点数年收集资料可以建立该区域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数据库,了解和掌握该区域病虫害发生规律。各级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基层监测点的重视,各基层测报人员要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争取政府部门对专业设备的投入力度,建立专业素养过硬,监测仪器先进的植保技术团队,及时对全州各区域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预报,指导农作物生产。
3.2趋势会商,做好预防工作
根据迪庆州各区域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曾经或者即将出现的病虫害进行汇总和预测,集中全州测报人员根据农作物种植结构、品种布局、气候情况等因素对全州范围内的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防治情况及趋势进行商讨,进一步做好全州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另外在趋势会商中通过业务交流和技术培训,提高基层测报人员的专业素养,从而更有效的指导开展病虫害防控。
3.3加强宣传,提高预防意识
针对农牧民不认识的病虫害、病虫害发生规律和不科学的防治方法,加强对全州农牧民关于农作物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等方面的宣传工作,让农牧民充分认识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的价值和绿色防控的意义。利用当地植保专业合作社进行统防统治,科学指导农户进行防治,做好预警监测宣传工作,提高农牧民科学防治意识,积极主动采取防治措施。
3.4推广绿色防控,统筹防治
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要融合绿色防控技术措施,统筹防治对策。根据全州农作物管理目标制定绿色防控计划,实施绿色防控。在作物种植区域相对集中,特色种植区域进行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展示区建设。通过安装太阳能杀虫灯,黄篮板、性引诱剂等措施进行绿色防控。大力推广推广BT阿维菌素、多肽保、哈茨木霉、微生物菌肥等生物农药。通过绿色防控与综合防治有机结合,更有效的降低农作物病虫害危害损失,做好粮食安全和粮食增收工作。
结束语
在迪庆州的农作物病虫害预防和防治工作在不断的探索和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给迪庆州预测预报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困难,在全州推广和发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过程中也有一定阻碍。所以要在积累经验和实践中找出问题,并分析对策,以便更好地为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预测预报服务,更有效的开展病虫害防控工作。
参考文献
[1]黄益忠,陶长江.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中的推广应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5,(07):28-29.
[2]吴照辉,刘巧真,郭芳阳,闫小毛.烟叶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控[J].乡村科技,2015,(07):10.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范文篇2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7-0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6.07.043
1林业病虫害概述
林业病虫害是林木生长过程中,受到昆虫侵害或者其他生物的感染,从而导致林木的不同部位受到损伤或产生病变,最终使林木的叶、干或根部组织发生病变,生长受到抑制,组织受到破坏,林木资源的正常生理功能难以完成而出现发育不良甚至死亡的现象。林业病虫害的发生,不仅对于林木的生长质量造成影响,而且从总体来讲,也对整个林业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制约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林业资源品种较多,气候变化复杂,林业病虫害的发生频率较高,病虫害的种类也较多,近些年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水平不断提高,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病虫害发生趋势仍然较重,形势依旧严峻,防治工作仍需加强,容不得半点松懈和大意。
2林业病虫害的特点
2.1种类复杂性
我国地域广阔,森林分布较广,林木品种较多,所以病虫害的种类也较多,从发生情况来看,许多病虫害的发生都具有一定的突发性,而且还具有频发的特点,总体上讲,病虫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给防治工作带来不小的难度。一些病虫害的发生在预测和防治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导致林业部门对于病虫害的发生在检测方面不能全面进行,防治也不彻底。比如泡桐叶甲、光肩星天牛、杨小舟蛾等虫害,其发生和发展都十分复杂,防治方法又都具有差异性,很难进行有效的防治。
2.2影响广泛性
我国的林业资源在种植结构上树种单一,而且相对集中,很多地区的营林地都是一种树种成片种植,这也为病虫害的传播提供了条件,一旦病虫害发生,就是连片传播,传播速度很快,病虫害的发生有明显的广泛性特点,一发生就是几千甚至上万公顷。
2.3虫类顽固性
在林业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常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这些化学药剂,随着科技进步也在不断完善,药力更强,药效更持久,在短期内可以表现出很好的防治效果,但从长远看,形势并不乐观。因为许多害虫在药物的作用下也在不断进化,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抗药性,并表现出一定的顽固性。许多害虫原来小剂量的药剂便可杀死,随着进化药剂不断增加,但效果越来越不明显,出现对同一种药剂或多种药剂的抗性。
3我国林业病虫害频发的原因
3.1林业建设不合理
近些年来,我国的林业建设及发展不断取得进步,但在总体发展水平上来看,同世界林业发展仍有很大的差距,仍然处于低水平运作的层次,这是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比如管理体制、重视程度、资金投入、科技实力、人员配备等等因素,导致我国的林业建设在造林经验方面不足,林业布局缺乏科学的规划,结构组成不合理,结果造成林业面积相对过于集中,而且林业树种比较单一的局面,为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提供了可能性。此外,病害虫的检疫、防治以及测报等各种技术发展还相对落后,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力度相对较弱。
3.2社会活动不合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活动越来越频繁,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开展了大量的绿化工程,人工园林面积不断扩大,这些人工园林都是按照人为的设计而形成,并非自然形成,在树种结构及群落组成上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情况,结构单一,通常一片园林都种植同一树种,对于病虫害的抵抗力较弱,一旦发生病虫害,就会波及整片园林树木,人工园林缺乏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调解能力,是病虫害的易发区。
3.3非科学化的技术手段
在林业病虫害的防治上,缺乏科学化的技术手段,更多的是直接采用农药进行化学防治,虽然采用农药的化学防治在短期内的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但是这种方法的副作用也十分突出。一是如果连续用药,会促进病虫害产生一定的抗药性;二是农药施用过程中对于环境污染及树木的正常生长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三是对于害虫的天敌也造成一定伤害,破坏生态平衡。加上在用药时,一些林业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指导,不能对害虫种类进行鉴别,存在乱用药的情况,见虫就喷,防治效果并不理想。
4防治措施
4.1加强对林业病虫害防治重要性的认识
林业病虫害对于林业生产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如果防治不当很可能造成林业生产的巨大损失,导致林木整片的死亡,所以一定要加强对病虫害防治重要性的认识,一丝一毫都不能松懈,要引起足够的认识,并加大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提高病虫害的监测防治水平,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做好防治工作。
4.2提高病虫害的预测水平
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预测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提前预测到病虫害的发生,才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工作,加以有效的防治,所以要不断提高对病虫害防治的预测水平,建立病虫害的监测系统,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和全面的对林木的生产情况进行检查,采用科学手段和高科技仪器设备,运用信息化技术,对病虫害的发生及发展进行全面的防控。
4.3全方位综合治理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资源现状原因问题对策
近年来,福建省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在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较快进展,防治技术手段和防治成效不断提高、整体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但由于多种制约因素导致目前仍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森林病虫害问题。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森林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以及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森林资源现状
我县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复杂。境内主要种群有壳斗科、松科、山茶科、蝶形花科、苏木科、含羞草科、樟科、冬青科、蔷薇科、杉科等;全县境内土地总面积为21.68万hm2,其中林业用地为l4.93万hm2,非林业用地为6.75万hm2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68.86%和31.14%;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l0.42万hm2,无林地1.74万hm2,灌木林地1.35万hm2,未成林造林地3153.33hm2,疏林地1.10万hm2。在有林地中,人工林7.52万hm2其中纯林7.14万hm2,占人工林面积95%;混交林3800hm2,占人工林面积5%),占有林地72.15%,天然林2.90万hm2,占有林地27.85%。目前该县活立木总蓄积量为645.25万m2,森林覆盖率为48.1%,绿化程度为79.4%。由此可知。该县目前森林覆盖率、绿化程度较高,但人工造林尤其是人工纯林所占比重较大。
随着近年来该县境内林木树种的逐步增多,造林面积的逐年增大,有林地面积不断扩大,尤其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导致森林病虫害逐年增加.不仅增加了当地林农防治工作量及营林成本,而且还严重制约了当地林业发展,因而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已迫在眉睫。
2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2.1树种及其布局因素
由于我县范围内人工纯林树种单一,并且同一树种集中连片,植物群落的物种及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偏低,导致森林生态系统脆弱,抗病虫害能力差的后果。而当病虫害一旦暴发则极易蔓延、传播,甚至带来不可预测的损失和灾害,给防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从近年来病虫害统计情况来看,县内森林受害面积逐步增大、发生频率逐步加快、病虫害种类增多.对林木的正常生长造成了极大威胁。
2.2防治机构缺位及监测预警滞后
对病虫害的监测是森防工作的重要一环,但也是相对薄弱的一环,目前虽然该县已经设立森防站,但由于编制及经费原因导致工作开展相对困难,其缺少相应的经费及监测手段,导致病虫害监测工作相对落后;同时对病虫害监测预报方式仍为传统的地面调查方式,国际先进的测报技术和设备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传递手段和经费问题而难以得到应用,因此对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远不能满足防治工作的需要。
2.3管理混乱。外地害虫传入
目前从事苗圃工作从业人员多不具备从业资格,种苗生产及经营单位缺少必备条件等客观原因及疏于管理等导致林木品种混杂,质量参差不齐,生产经营秩序混乱,甚至出现病苗、劣苗、弱苗等充斥市场。同时,无序从外地引进林木树种,难免将外地病虫害带入境内,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的难度。
2.4防治器械匮乏
随着县内林地面积的不断增大以及树种的不断增加,病虫害发生的面积也必然随之增大。但往往由于树木高大导致林农拥有的防治器械不能发挥作用;而专用的防治器械却相对匮乏。因此一旦病虫害暴发则很难在短时间内消灭。
2.5防治方法不当
原来在农林生产活动中一般对病虫害采取化学防治的方法,在防治过程中难免使用大量剧毒化学农药,在对病虫害防治的同时也使其天敌大量减少,导致病虫害种群失去了天然的控制能力;同时由于防治病虫害的药物种类、剂型单一,长期以来使病虫产生了耐药性,因此防治效果相对减弱。
2.6自然环境因素
随着林地面积的增大尤其是部分地区退耕还林后致使病虫害栖息环境发生了变化,基本没有不利于病虫害生长的耕作措施,为病虫害提供适宜生长发育环境,因此导致病虫害泛滥成灾。
3目前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3.1病虫害发生面积增加。防治难度增大
随着近年来我县境内林业的大力发展,尤其是单一树种纯林面积的增加,同时该县地处亚热带气候。全年气温较高,冬季偏暖等因素,导致病虫害逐年增加,害虫越冬死亡率低以及当前由于病虫害防治资金、人力、技术等缺乏状况等因素加重病虫害危害程度,防治难度逐年加大。据调查,近年来全县境内林业病虫害发生率已高达80%。
3.2病虫害种类增多。危害严重
目前本县境内存在的能够导致严重灾害的病害虫种类已由20世纪末的30余种增加至目前的50余种,其中不少是从外地陆续传来的,也不乏原来县内从未发现的。危害比较重的如天牛类、星室木虱、焦艺夜蛾等,近年来暴发成灾,一时难以控制,导致全县每年由于病虫害原因导致木材减产近1万m,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万元,在给当地经济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3.3病虫害威胁增大。防治形势严峻
自21世纪初到现在,先后已有松材线虫等多种病虫害先后侵入邻县,虽然采取了针对性的控制病虫害蔓延措施,未造成巨大的毁灭性危害,但其潜在的威胁却不能忽视,其一旦侵入则可能带来境内部分树种在短期内毁灭的后果。
3.4顽疾难治现象逐年增多
对于危害比较严重的松突圆蚧、松材线虫等病虫害一旦侵入则相当顽固,并且有暴发成灾的特点,马尾松毛虫等部分病虫害种类近年来甚至出现年年暴发的趋势;同时由于县内监测设备较为落后。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监测到,而当其发展到较为严重时则防治相当被动。
4防治对策
4.1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认识
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应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可持续发展是国家一项基本国策.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而病虫害防治工作则是生态建设的重要保证;病虫害的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同时也给当地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应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保证其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协调起到正面作用;病虫害防治工作对加快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以及对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起着支撑保障作用,因此对其应从实现21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嘲。
4.2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
病虫害预测预报是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基础性工作,能否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展动态并及时做出短期预报或预警,决定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成败。若条件允许可结合当地资源状况、气候条件等对森林病虫害作出中长期预报,从而为林业主管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也是对病虫害防治工作有效进行提供有力保障。而要达到该目的需对病虫害进行长期调查和观测,积累基础资料,建立数据资料库,并用高端科学技术来处理监测和防治工作。其具体实施应采取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等措施,便于对病虫害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杜绝平时不调查,待发现时则已经严重危害的现象;应以县测报点为中心,并建立多个测报分点,实现一个覆盖全县的、健全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实现不仅能够及时掌握全县范围内病虫害发生情况及动态,进行区域性短期预报或预警.同时能够结合林木资源情况、气候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对其进行中长期预报。
4.3加强技术改进手段
一是坚持生态林业路线。全县范围应在保护好现有林的基础上,坚持适地适树,采用良种壮苗,并营造混交林,在生产方式上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措施将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摸索出一条能够同时满足林业生产与病虫害防治工作协调发展的路线。二是遵守安全使用农药规则。在对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应遵守有关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对甲胺磷、水胺硫磷、对硫磷、久效磷、氧化乐果等防治效果虽然明显但危害环境严重以及容易产生抗药性的药品做到逐步禁止使用,而应该大力提倡使用低毒、高效、广谱、环保的防治药品,以减轻其对环境及当地水资源带来的污染。三是发展生物防治。
在未来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生物防治技术及规模都应该有大的突破,并应推广普及,不断研发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并能够在生产中推广使用,并从多种树种合理配置人手提高区域内生物的多样性,对现有单一纯林向混交林转化,为其演替过程创建可启动状态,使其伴随演替过程逐步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调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营造抗逆补偿功能和自我调控病虫害功能。
4.4防止新病虫传入
应加强对现有林木尤其是对新引进林木的检疫工作,采取增设检疫检查站点、加强产地检疫。尤其是针对高速公路难以设站检查而其他公路又缺乏检查站点的情况应加强产地检疫.加强对森林植物及其附属产品的流通市场、存贮以及加工生产等单位进行执法检疫,取缔无证木制品加工企业。从多方面堵住一切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渠道,最大限度地防止县外病虫害随森林植物产品及种苗等流入境内。
4.5安全利用技术
针对我县是松材线虫病疫区,实行全县松木检疫封锁,严禁松原木和未经除害处理的松木制品运出县外。同时,设立经上级林业部门批准的具有除害处理能力的松木安全利用地点加工企业,要求定点加工企业在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松墨天牛非羽化期严格按有关森检技术标准安全利用松疫木和非疫情乡镇商品性财伐的松木。这样在疫情除治过程中既能减轻林农的经济损失、缓解疫情除治工作难度,又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做到疫情除治与经济发展两不误。
4.6适地适树
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做好树种、品种的搭配工作,积极营造多树种、多形式的混交林,尤其应大力栽植乡土树种,同时引进优良品种等,做好树种林种的配置,应努力创造有利于林木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争取实现混交林比例占50%以上。从营林措施上有效地控制森林病虫害发生和发展。
4.7加大资金投入
应坚持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资金投入和谁经营谁防治的原则,从多渠道、多层次筹集更多的资金;当地政府应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纳入当地防灾减灾计划中,所需森林病虫害防治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以便增加防治、测报、检疫对象普查和基本建设投资等,同时应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以便于从收取的补偿资金中适当安排防治经费。
5参考文献
【1】李宗德.互助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6):148―149.
【2】郭永玲,马国林,陈占林,等.宁夏惠农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防护林科技,2009(4):78―79.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病虫害调查方法与步骤范例(3篇)
- 阅0病虫害调查方法与步骤范文关键词:茶叶种植;病虫害;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TS272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230122各种类型的病虫害导致茶叶质量与产量的不断下降,这一直让.....

研究性学习活动计划范例(3篇)
- 阅0研究性学习活动计划范文1.“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含义随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实施,以及新的高中教材在全国逐步推广使用,.....

电气年终工作总结(收集9篇)
阅:0电气年终工作总结篇120xx年x月参加工作后,在班长及各位师傅的帮助下,通过一年的学习努力,逐步熟悉了高压试验的....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范例(3篇)
阅:0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范文[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防治[中图分类号]S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

病虫害调查方法与步骤范例(3篇)
阅:0病虫害调查方法与步骤范文关键词:茶叶种植;病虫害;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TS272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