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语言学范例(3篇)

来源:

模糊语言学范文

关键词:模糊语言学外语教学

一、引言

客观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现象。语言的模糊性可以说是随着语言的产生而存在的。“语言的古老性和语言的模糊性是成正比的”(伍铁平,1988)。模糊语言学则是研究语言的模糊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模糊性是语言的属性之一。模糊语言学对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一点已被我们的教学实践所证明,在外语教学中已收到一定的成效。

二、模糊语言学对外语教学有重要指导意义

既然语言的模糊性属客观实在,那么我们在所从事的传授语言知识、培养人才这一高级而复杂的教学活动中,就必须注重教学中的种种模糊性。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几乎囊括语言的所有结构、层次和语言使用的所有场合(陈治安,l998)。语言中的语音、语法、语义等都存在着大量的、不同程度的模糊现象。在外语教学中适当地向学生讲解和传授模糊理论知识,对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语言的属性和本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很重要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勤于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很有帮助的。

三、模糊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模糊授课课型,灵活运用

常用的英语课型有讲练课、巩固课、复习课、阅读课、语法课等(李庭萝,1983)。在外语教学中,它们各有所侧重。教学目的、教学任务不尽相同。可在教学实践中,它们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模糊授课课型,视教学内容而灵活运用,融讲练、复习、巩固于一体,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2.模糊课内外界限

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可创设“真实”或“半真实”的语言环境,以适应语言是交际工具这一规律。在课堂上,可把游戏、舞蹈、唱歌引入课堂。把许多在课外做的事,拿到课堂来完成,使学生学中玩,既热热闹闹,又扎扎实实,一堂课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另一方面,也可将英语课堂向课外延伸,仅靠课堂教学,局限在课本语言材料范围内,难以保证大量的语料输人和语言实践。教师应像牧羊人那样,将羊群放到草肥水美的大草原上去吃草,而不是只割些草来喂给关在栅栏里的羊。

3.模糊教学方法,博采众长

现代外语教学法流派纷呈,有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method),直接法(directmethod)、循序直接法(gradeddirectmethod)、对比法(contrastiveanalysis)、认知法(cognitiveapproach)、功能法(functionalapproach)等十几种教学方法(李庭萝,1983)。实际上它们各有优缺点。“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中。我们若能博采众长,整合优化,模糊它们之间的原则和界限,视具体状况加以灵活运用。这对我们的教学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4.模糊师生角色,民主平等

(1)变换师生角色

在外语教学中,要变教师的单向传授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交际活动。使学生具有角色意识,拥有更多的自由和发言权。在国外课堂教学中的presentation就值得在我们国家的外语教学中借鉴和推广。该方法是这样操作的:事先教师向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有所准备。让他们自己去学去思考,在指定的课堂中,让学生充当teacher,在课堂上代替老师讲课。实践证明,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高。准备相当充分,理解相当透彻,他们准备的教学方法、教具等出乎意料的好,教学效果相当突出,令老师击掌叫好。这种模糊师生角色的方法确有其相当的借鉴价值。

(2)建立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管传授知识,高高挂起,对学生的事不闻不问,师生关系冷漠,导致教学受阻。其实,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是很有好处的。在教学中应注重情感教育,教师应做学生的朋友,置身于学生之中。和学生打成一片,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使我们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从而取得很好的效果。

5.模糊优差生分类,一视同仁

我国的外语教学在大中小学各级层次上都存在

外语较差的学生,老少边穷地区外语差生就更多了,在教学中怎样对待差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方法”。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必须对差生一视同仁,满腔热情。对差生要做到亲切而不疏远,热情而不冷淡,帮助而不嫌弃。在制订教学计划、教案、选编习题时都要照顾差生,模糊优差生分类,有时一些优生的“错误”也让“差生”来加以纠正,使他们既有需要感(senseofneed),又有成就感(senseofachievement),使他们时时获得成功的满足。这已被我们的外语教学实践所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四、结束语

既然语言存在模糊性,那么模糊语言学的理论就完全可用来指导外语教学。外语教师应具备模糊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并注意分析和适当讲解教学中所出现的模糊现象。

参考文献:

[1]陈治安,文旭,刘家荣.模糊语言学概论.西南出版社,1999

[21]李庭萝.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模糊语言学范文篇2

一、学科内容带有模糊性的特点,与之相适应,在教学中也必须适当地运用模糊语言

这种情况在文学作品中最常见。这是因为文学形象具有可言传性又不可全言传的微妙复杂的意蕴,它是一种带有模糊性的意蕴。在教学中,要使学生领悟其意蕴,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全部心理潜能加以补充、想象、体验。要想切实做到这些,教师就要避免使用过于精确的语言描述,而应当巧妙地运用暗示性的模糊语言让学生想象的翅膀飞翔起来,使学生深切体验到那种不即不离、不黏不脱、亦此亦彼的朦胧的审美意象。

比如《诗经・蒹葭》中写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首诗写的是怀人之情,但诗中的意象是模糊的。所谓“伊人”是谁?是贤人还是恶人?男人,还是女人?诗中并没有明确的交代。再就是诗人对“伊人”是现实的找寻,还是精神上的追求……这些也是不确定的、模糊的。在教学中,一些不必要明确交待的语句,不必苛求学生理解或者翻译成句法连贯、意义单一的句子。教师只要含而不露地运用模糊语言,略加轻轻地点拨、淡淡地暗示,就能以模糊语言独有的不确定性、不精确性的特性带给学生充分的想象和回味的空间和余地。

二、学科本身不带有模糊性,但是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恰当地运用模糊语言

传统的教学观点认为,教师教学语言只要在语音、语调、语法等方面合乎规范即可,强调的是语言的准确性、词语的标准性、语法的规范性。这种认识当然有它的合理性,但是从现代模糊语言理论的观点来看,仅仅强调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在某种情况下适当地运用模糊语言也是语文明确性必要的补充。也就是说,在语言实践中,语文的模糊性语言往往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很多时候“描述的不确切性并不是坏事,相反,倒是好事,它能用较少的代价传递足够的信息,并且对复杂的事物作出高效的判断和处理。也就是说,不确切性有助于提高效率。”的确,模糊语言的不确定性能带来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多样性、暗示性,能给接受者提供想象和再创造的无限可能性。在教学中运用得当,定能够使其简洁利落,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引人入胜。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提供想象和再创造的广阔空间。

模糊语言学范文

以审美的语言来本真地言说事物的客观存在。文学语言传递的审美信息是可感的但又无法借助具体的语言实体来言明,因为“美”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一个语言变量,即使用扎德的“隶属度”度量法,用一系列精确的数目来表示出“美”的隶属度函数关系,也很难设计出一个统一而固定的隶属度关系表。[2]因此,文学语言的美是模糊的,对文学语言的模糊审美是一种更高层次、更准确的审美。

2.文学语言与模糊性的渊源

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属于自己的创作素材,像绘画靠色彩,音乐靠声响,文学靠的则是语言。基于此可以说,语言是文括一定量的词汇与学的底托,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可言。而语言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载体,在高度浓缩的、情感化的文学作品传递中,常常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就语言自身而言,作为一个规范、完善的建构体系,语言内含音、形、义等核心要素,包固定的语法结构。但由于文学语言的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与体验是独特、微妙的,甚至是悠远缥缈、意在言外的,因此创作者情感物化而成的符

号代码有时难免会显得词不达意,甚至削足适履。所以,借助模糊语言,可以丰富有限语言的无限信息含量,传递出更多的语义内涵与审美意蕴。换句话说,模糊语言是连接创造者深邃内心世界与浅显语言符号的一座桥梁,有了这座桥梁,语言突破了有限的桎梏,创造者的心灵呐喊找到了回声。与此同时,文学作品的审美需求也一直呼唤着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因为文学创作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使其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找到与创造者合拍的基点,产生共振,最终实现审美“完型”。文学语言,特别是诗歌、散文的语言,不同于科技、法律等文本的语言要求直接、精确,文学语言的终极追求就是为了烘托与传递诗画的意象,营造与再现至美的意境。而模糊语言恰好又是表现这种意象与意境的最佳途径,主要是由于模糊语言具有可供想象的活性的艺术空间,富含诸多意义的不确定性与空白,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读者的想象力与灵动性,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3]所以说,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特性,更是文学语言的基本特性,是文学作品的灵魂与生命,“没有模糊词语,便没有人类的自然语言,更不会有文学作品”。[4]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模糊性的语言,就很难说是文学的语言,因而也很难创造出文学的审美。

3.文学语言的模糊审美

3.1悖论中的模糊美

悖论本是逻辑学中的术语,将之移用到文学领域主要是指语言组合的“反常合道”,情感转化的交替变更,意象连缀的相反相成,情和景互悖反证等。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客观物象表面上看似相反相对,但实质上却存在着类似之处,这些物象之间既相互对立与抗衡又相互关联与制约。文学创造者在文学创作与审美的过程中,常常运用独特的思维把这些相互矛盾的物象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来,造成语言能指之间的相互冲击,烘托与映衬出相反相成、千丝万缕的思绪与情感,借以提升文学作品的内涵与审美意蕴。如:花近高楼伤客心。这是杜甫《登楼》中的一句名言,他的这首诗作于吐蕃入侵、宦官专制的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适逢内忧外患,颠沛流离异乡的杜甫登上此楼,眼前虽是繁花似锦,却叫人愈发黯然神伤。花景伤客心,美景衬哀情,在情与景的交织与重叠中,亦此亦彼的模糊体验在复杂的悖论中得以彰显。[5]

3.2辞格中的模糊美

在各种营造模糊美的言语策略中,辞格享有特殊的修辞效果与审美功效。因为辞格不是在声音、形体等方面给人们带来形式上的直观美感,而是在遣词造句上给人以意在言外的曲径通幽感,并且具有吸引与震撼读者心灵的力量感。[6]比喻、借代、双关、委婉、夸张等是文学创造者们最常用的辞格,借以来酝酿与营造文学作品模糊审美的情趣与意境。如“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此句出自李煜的《相见欢》,是其亡国后的幽囚之作。诗的前两句借用了生活中的具体动作与物象,但紧随其后诗作者使用的却是一个极其抽象、模糊指数极高的心理概念“离愁”。作者把可剪、可理的具体“实象”变成了“虚象”“离愁”。这种虚实相间的异常配置,把具体化、形象化的“实象”进行了模糊化处理,取其“神似”,从而创造出一种扑朔迷离、亦真亦幻、虚实相生的审美意境,同时也展现了模糊语言的表现力与张力比精确语言更高出一筹。3.3留白中的模糊美留白是中国诗、书、画推崇的艺术手段,可略解为于言、形、象之外预设意义、神韵和意境,其思想源头是道家的“有无相生”、“无为而治”。基于道家美学的语言留白的终极追求是“境生象外”,这正是模糊语言高度凝练又高度玄虚的依据所

在和追求所向。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常常会出现一种语义张力场——在文字之少和内涵之大中间造成的中间地带[,!],这种中间地带其实就是作者故意不说的留白,期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参与进来共同完成,它既是作者智慧的结晶,又是作者对读者的审美诱惑与考验。如“可恶!然而……”此句出自鲁迅的《祥林嫂》,是鲁四爷在祥林嫂被婆家人抢走时说的一句极其模糊的话。话虽不多但内涵很丰富,它既道出了鲁四爷因颜面扫地而被激发的愤怒,又活画出了他那封建卫道士的、伪君子的软弱顺从的形象,尤其是省略号的恰到好处的运用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思索的空间,这样充溢的蕴涵是精确语言永远无法企及的。

4.余论

综上所述,模糊性是文学语言中客观存在而又十分普遍的一种语言现象,是文学作品“活化”的重要策略,是使文学语言审美性生发的有效载体。尽管本文从文学语言与模糊性的渊源出发,较为详尽的解析了文学语言在悖论、辞格及留白中的模糊美,但文学语言所能带来的模糊审美体验远不止如此,这还需要同仁们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去发现去追索,让其美学品格日益耀眼地显现于读者面前。

参考文献:

[1]唐树芝.文学语言的模糊性辨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2):107-110.

[2]刘再复.论人物性格的模糊性和明确性[J].中国社会科学,1984(6):147-170.

[3]田小勇.文学翻译模糊取向之数字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28-31.

[4]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364.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年度营销策划方案范例(3篇)

    - 阅0

    年度营销策划方案范文营销策划文案或称营销策划书,是营销策划的文字报告形式。营销策划文案从形式上要规范、鲜明、具体,具有形象性和可操作性。文案的篇幅要与策划内容的繁.....

    树木调查报告范例(3篇)

    - 阅0

    树木调查报告范文篇1关键词:文山松毛虫;监测;防治方法文山松毛虫是文山州主要的病虫害之一,也是日者镇最主要的松林病虫害。通过对文山松毛虫10年来的监测防治,松毛虫每隔3~5年爆.....

    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范例(3篇)

    阅:0

    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范文关键词:化学教学;培养;批判性思维引言:批判性思维自杜威(J.Dewey)在倡导反省思维以....

    模糊语言学范例(3篇)

    阅:0

    模糊语言学范文关键词:模糊语言学外语教学一、引言客观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模糊现象。语言的模糊性可以说是随....

    年度营销策划方案范例(3篇)

    阅:0

    年度营销策划方案范文营销策划文案或称营销策划书,是营销策划的文字报告形式。营销策划文案从形式上要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