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语泪先,舟轻愁重──李清照《武陵春》鉴赏(朱德才)

- 阅23

欲语泪先,舟轻愁重──《武陵春》鉴赏 (朱德才) 绍兴四年(1134)冬十月,清照避乱金华,次年归临安。此词写双溪晚春,则当在绍兴五年(1135)春三月。是年词人53岁,由于饱受战乱,历尽劫难,心情十分悲切。 词写其流离生活中的孀居之痛。作品由景而情,......

《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的说话技巧(沈涛)

- 阅99

《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的说话技巧 (沈涛) 唐雎为什么能不辱使命?这是他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结果。 在这场斗争中,唐雎十分讲究说话的技巧,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一是“巧”在言辞委婉,言之有“节”上。秦王要求......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析(朱德才、王华)

- 阅6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赏析 (朱德才、王华) 唐乐中有《破阵乐》。《旧唐书·音乐志》载:“《破阵乐》有象武事”,“舞者至百二十人,被甲执戟,以象战阵之法。”可见是武舞曲。当时唐太宗观后就有“发扬蹈厉”之赞。词中《破阵子》一调当是由......

张岱《湖心亭看雪》翻译与赏析

- 阅42

一、参考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凌晨后,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

情真意切,清丽自然──读温庭筠《望江南》(高国平)

- 阅80

情真意切,清丽自然 ──读温庭筠《望江南》(高国平)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刘融斋谓:‘飞卿精艳绝人。’差近之耳。‘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应该说,这个评语是中肯的;“精艳绝人”,镂金错彩确是温词风格的显著特征。但温庭筠也有......

郦道元《三峡》翻译与赏析(附作者简介)

- 阅61

一、郦道元生平 道元,字善长,初袭爵永宁侯,例降为伯。御史中尉李彪以道元执法清刻,自太傅掾引为书侍御史。彪为仆射李冲所奏,道元以属官坐免。景明中,为冀州镇东府长史。刺史于劲,顺皇后父也。西讨关中,亦不至州,道元行事三年。为政严酷,吏人畏之,......

诸葛亮《出师表》赏析(徐余、周洲)

- 阅60

《出师表》赏析 (徐余、周洲) 《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这种表,或表明报国之心,或呈献攻城掠地之策。历来以战名世者甚众,以表传后者颇少。惟独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存之典册,而且粲然于文苑。 诸葛亮上《出师表》是在蜀汉后主建......

《水浒》评介(章培恒、骆玉明)

- 阅77

《水浒》评介 (章培恒、骆玉明) 1.施耐庵与《水浒传》 《水浒传》的故事源于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其事在《宋史》之《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以及其他一些史料中有简略的记载,大致可以知道:以宋江为首的这支武装有首领三十六人,一度“横行齐......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赏析(徐应佩、周溶泉)

- 阅9

《答谢中书书》赏析 (徐应佩、周溶泉)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给谢征的一封回信。 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徒秣陵(今江苏江宁县)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南史》)......

魏学洢《核舟记》赏析

- 阅40

《核舟记》赏析 作者在《核舟记》中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生动地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赞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 从文章开头至“盖大苏泛赤壁云”为第一段,简练概括地告诉读者,王叔远有着不同凡响的......

陶渊明《归园田居》赏析(徐克强)

- 阅54

《归园田居》赏析 (徐克强) 归园田居五首 陶渊明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

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赏析

- 阅61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五松山,在今安徽铜陵县南。山下住着一位姓荀的农民老妈妈。一天晚上,李白借宿在她家里,受到主人公诚挚的款待,这首诗就是......

李清照《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原文与赏析

- 阅82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注释】 ⑴玉楼春:词牌名,又名“木兰花”。 ⑵红酥:这里指色泽滋润的红梅。琼苞......

谢诗差幸人原谅——崔橹谢罪诗真是戒酒良方

- 阅100

晚唐大诗人杜牧的诗作之所以被人看好,主要是由于他那风神蕴藉的特有风调。而比他还要晚些时候的作家崔橹,①也正是由于爱慕小杜这蕴藉的风调,从而写出了迥然不同于时人的诗作来。 崔橹向来善于撰写杂文,他所使用的文笔颇为华丽而又任意,比较能放得开。在......

叛臣空负射雕才——“落雕御史”空有高才遭摆布

- 阅86

自古以来,幽、并、燕、蓟等地就颇多武艺高强之人。晚唐时期的知名文人高骈在习文作诗之余,对骑马射箭等功夫也是娴熟有加。由于他少年时期便已练就的过硬基本功,长大以后,他的膂力更是大得惊人。至于他跟文士谈论治国安民之道时,也颇能说得头头是道,娓......

谗言终使官难做——张正直高才难道为赏钱

- 阅52

整个晚唐诗坛的诗风都日趋萎靡不振,号称“十哲”的诗人群体尚在做着一些努力,从而为这个不再振作的诗坛抹上一层并不太亮丽的余辉。 清河人张就是这作家群里比较有水平的一位诗人。他一出生便很聪明,在年纪还很小时,他就开始了诗歌创作;而且他的作品也往......

性傲才高阻力多——薛逢一再讥讽“差同学”当宰相

- 阅55

作为文人,有作品能丝毫不因“人情关系”入选后世著名的《唐诗三百首》,那当然是很有“面子”的事情了。晚唐诗人薛逢就拥有这种荣耀,①但他在世时却因所谓的“褊傲”性格而在仕途上显得阻力多多;这可真是令人感慨不已。 蒲州人薛逢,字陶臣。他不仅天资聪......

何曾高士叹途穷——品德高尚的司空图连寇盗也敬畏

- 阅98

河中虞乡人(今属山西省)司空图的父祖辈都是较有政绩的官僚;而作为晚唐知名作家的司空图,不仅在文学创作及文学理论等方面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在为人处事上他也获得了时人及后人的真心敬重。这当然并非没有其自身这良好的原因。 一个天色昏晦的夜晚,......

长安米贵居何易——大诗人在京立足凭什么

- 阅83

《唐诗三百首》“五律”卷里有一首据说是讽刺诗,同时也可谓是寓言诗;当然,它原本就更是一首咏物诗——它就是大诗人白居易所赋写的《草》。虽然其标题一作《赋得古原草送别》,但其意义却大致是一样的。所谓“赋得”,是一种体式,“古原草”是题目,这比......

景中蕴情,含蓄隽永——温庭筠《赠少年》赏读

- 阅23

文/张斗和 赠少年 【唐】温庭筠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作者简介】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之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