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除夕作文500字(精选8篇)

来源:整理

家乡的除夕作文篇1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我的家乡,每个节日都有每个节日的风俗,比如:元宵节要吃汤圆、赏花灯;端午节要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要吃月饼、赏月;重阳节要登高、喝花酒……在众多节日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除夕了。在我的家乡,除夕好生热闹:吃饺子,贴春联,大扫除,放鞭炮,穿新衣……

在除夕的前几天,家里就开始忙碌起来了!首先是除尘。家里被打扫得一尘不染。然后爸爸要去买年货,妈妈要包饺子了,孩子们买鞭炮、买灯笼……各式各样的玩意儿。

眼看除夕就要到了,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挂着红红火火的春联,不同的春联,蕴含着不同的意义,希望在新年里能够一帆风顺,心想事成。

除夕是孩子们的快乐日,不管犯了什么错,家长也不会批评。孩子们放鞭炮、点烟花、穿新衣,可以收到压岁钱。这一天总是最开心,最放松的一天。

到了晚上,我们必须要吃团圆饭。一家人团坐在一张桌子前,吃着色味双美的年夜饭。家人们分享这一年的新鲜事儿,谈一谈这一年的收获,笑容总是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除了饺子,鱼也是这顿年夜饭中必不可少的,预示着年年有鱼(余)。

吃完年夜饭,我们还有一个活动,那就是守岁。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和春节联欢晚会一起跨年,“……3、2、1”——新的一年到了。在钟声敲响的最后一刻,我总会许愿,希望新的一年更加美好。

这就是我家乡的除夕,喜气洋洋,热热闹闹。

家乡的除夕作文篇2

过年了,鞭炮声、欢笑声在我的耳畔围绕,但是我的心里却还在想着叔叔那边的那对母子,他们没有灯光满堂的房子,饭都吃不上了,更别说团圆饭,衣衫褴褛,更别提新衣服了。

走出欢声笑语的房间,来到院子里,周围灯火通明,礼花不断冲上天空,礼花散开的一瞬间,就像那对母子的梦,只有一眨眼的摧残,而后又是黑暗。天空黑得让我觉得很冷,发自内心的冷,那一刻,我仿佛觉得我是上帝派来的天使,让我来给他们温暖。

我飞快地冲了出去,骑上车去了叔叔家。依在那个拐角,依然是母亲抱着孩子。我笑了,因为孩子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指着天生的礼花笑了。我把叔叔家煮好的"汤圆端了两碗来到拐角处,蹲下来递给他们。孩子的母亲望着我,有些尴尬,但也有些许的渴望,碗里的汤圆冒着热气,在这黑色的夜里,仿佛是美丽的宝石。我说:“快吃吧,都凉了。”孩子接过碗,帮母亲接过,用勺子一个一个地喂着他的母亲。孩子站起来的一瞬,我发现他的母亲的袖管分明是空的,我的眼神流出了一种叫做同情的液体,好在是夜里,他们没看见。孩子小心地为母亲吹汤圆,母亲却迟迟不肯吃,让孩子快点吃。

后来,我去买了一盒小的拿在手里放的礼花,孩子很开心,第一次碰这个东西,骄傲地让他的母亲看,说:“妈妈,漂亮吗?”母亲眼眶里闪着银光,不停地点头,孩子拿着礼花蹦蹦跳跳的那一刻,我看见的分明是一个插着羽翼的小天使,在夜的寂静里,很美,很美……

有天使温暖的除夕夜,真美。

家乡的除夕作文篇3

同学们你们喜欢除夕吗?我特别喜欢。因为十年前的除夕这一天我出生了,所以除夕时我不仅吃饺子放鞭炮,还可以吃蛋糕。

今年除夕时,太阳刚刚落下去,我就迫不及待地央求妈妈拿出蛋糕开始吃。我用小刀分蛋糕,共分了六块。第一块拿给了太奶奶。今年太奶奶也到我家过年了。就这样我们一家吃完了晚饭。

在午夜之前我和爸爸爷爷一起放鞭炮。爷爷拿出了一万响的“大地红”,他把鞭炮横着放在门前点燃,我们全都躲在了院子里,捂着耳朵听那震耳欲隆的响声。快放完时妈妈一把把我拉回屋子里说爸爸接下来要放的危险。透过窗户我看到了爸爸用芝麻杆正点燃一个又一个不同的烟花,有的像箭一样飞向空中,有的像圆球一样窜向空中,看到天空中绽放的满天五彩缤纷的花朵,我顿生好奇,出去拿着一根木棒把火苗掀起,没有想到火星落到了我的帽子上,爷爷和爸爸看见急忙跑过来用手拍打帽子,但是火星还是落到了我的脖子后面,那一刻我感觉到无比痛苦。我后悔死了,不刻贪玩的。

放完鞭炮后就开始吃饺子了,我吃到了一个包着五角钱的饺子。这是我家乡人吃年夜饺子的风俗。吃到钱预示着有财运。还有糖预示着生活甜蜜,面团预示着心软。过年时家家都是按这样的程序度过一年的最后一夜迎接新的一年的。只是我家的除夕要多一份欣喜。

我觉得除夕是特别美好,真想天天过除夕。

家乡的除夕作文篇4

每一年的除夕,我都是被窗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吵醒的。震耳的鞭炮声、人们的笑脸烘托出浓浓的喜庆气氛,给除夕开了个好头。

在这一天,男女老少都是要穿新衣的,这样一来,孩子最高兴;个个美滋滋的穿着好看的衣裤,在伙伴面前炫耀个不停。

吃过早饭,大家贴春联。家家的春联都有美好的寓意,以示今后的整整一年都平安发达。

中午,饭菜的香味溢满了屋子。灶台热起来了,女人们也忙起来了;男人们说笑小孩子玩闹,好不欢乐。每每这时,老人们的心里是最甜最满足的:看着团团圆圆的一大家子,老人们爬满皱纹的脸也好似年轻、红润了几分。

午饭过后,男人们围坐在一起,说着、笑着;女人们坐在一起,

小口的抿着茶,话家常;孩子们便在门外或院子里放花炮、打雪仗、做游戏……每个人在这个日子里,都是喜庆又开心的。

天一擦黑,除夕的高潮就来临了。家家在吃年夜饭之前是要放上一挂鞭的;于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又响彻小镇,伴着年夜饭的香气,进了人们的心里。

年夜饭吃过,大家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闲不住的小孩子,便又到门外玩耍,燃放花炮,满院笑声。

快到子时,大人们开始准备包饺子,剁馅的“笃笃”声伴着鞭炮声不绝于耳。

半夜十二点,香喷喷的饺子端上来了。大伙儿同样香喷喷的吃着,没有人觉得困乏……

饭菜的香气还没散尽,鞭炮声整夜不绝……除夕在亲情与喜庆的包裹下微笑着走来,又在万家灯火与漫天烟花的辉映下微笑而去……

家乡的除夕作文篇5

夜幕渐渐降临了,漆黑的天空中跳出了几颗小星星,它们像顽皮的小孩子一样,在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观看着人们合家团圆的热闹场面。

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灯火辉煌。大街小巷,到处传来噼哩啪啦的鞭炮声。

我们全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开始就餐。公公婆婆两位大厨还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不一会儿,一碗碗美味可口的佳肴就陆续上了桌。有五凤猪肚汤、清蒸带鱼、香菜煎饼……真是令人垂涎欲滴。饭桌上大家有说有笑,碰杯声、欢笑声、祝福声交织成和谐的新年交响乐。望着公公婆婆那高兴劲儿,我端着雪碧走到公公婆婆身边干杯,说:“祝公公婆婆新年快乐,身体健康,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这时,全家人都情不自禁地笑起来。公公婆婆更是乐得合不拢嘴。在震耳欲聋的爆竹声的伴奏下,一顿丰富的除夕晚宴结束了。

吃完年夜饭,我们全家人一起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时钟“嗒嗒嗒”地跑着,不知不觉,12点的钟声“当当当”地敲响了。啊,新的一年到了!顿时,天空中响起了“啪啪啪、嘭嘭嘭、嗖嗖嗖”震耳欲聋的响声。过了一会儿,一颗闪亮的“流星”直窜云霄,随着“啪—”的一声巨响,夜空中顿时绽放出无数颗五颜六色的花瓣,我们顿时欢呼起来。“嗖—嗖—嗖”“啪—啪—啪”烟花四起,人声鼎沸。冬天的夜空顿时亮如白昼,烟花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把节日的夜空装点成美丽的大花园!有的像仙女散花,一簇簇,一群群冲上天空,又慢慢落下来;有的像秋菊、月季,万紫千红,千奇百怪;有的像小流星,猛地窜上天空,刹那间又消失在夜空中……

一朵朵绚丽多彩的烟花点缀着除夕的夜空,美不胜收。

家乡的除夕作文篇6

除夕,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也是我最期待的节日,因为在那一天,我们可以大吃大喝,想干什么就干什,没有人能阻止我们的脚步。

期待的一天终于来临。爷爷一大早就去买八宝饭材料、干果、水果、糖果之类的,而奶奶就去买鞭炮、对联、福字之类的,而我呢,就要在家里面管小孩子了,大家都忙得很。爷爷买的八宝饭材料,虽然看上去有点难看,但做出来,绝对是色香味俱全,八宝饭的做法基本上是把糯米蒸熟,加入糖、桂花、倒入红枣、薏米、莲子、桂圆、等果料,蒸熟后再浇上糖汁就好了,象征了团团圆圆的意思。忙了一整天,终于把该做的都做了,该打扫的都打扫了,总算忙完了。

在晚上吃饭的时候,要先把酒菜等都摆好,在放上蜡烛,把门打开,然后还要在地上放两个大锅,在大锅里烧纸,然后每个人都拜几下,可以说出自己新的一年的愿望,这就算请菩萨了。到了七点多,也就是请好菩萨后,这才能吃年夜饭。爷爷奶奶把桌子清理干净,再把饭菜端上来,这才能吃年夜饭。邻居两家人的小孩可以再别人家吃年夜饭,这样可以使两家人的关系更和睦。在大家还没吃好饭时,除了上厕所或特殊情况,不能离开座位,等大家都吃好了,才能开始干各自的事情。

到了八点半,全家人团圆了,要开始放鞭炮了,大家要站在门前看鞭炮,鞭炮没放完之前,不能有其他人来,因为有点不大安全。

到了九点多,亲戚们几乎都来了,小孩子们玩游戏,大人们刷微信,而爷爷奶奶们便一起看春晚,大家一起守岁。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除夕,忙碌而丰富多彩。

家乡的除夕作文篇7

中国有许多传统佳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风俗特点。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除夕了。

早上,我们一家人早早的就起了床,迎接这一年的最后一天。奶奶早早的就带着我一起去菜市场。菜市场里挤满了人,菜品也琳琅满目,大家也在向彼此祝福。妈妈和爸爸呢?他们正在购买春节必不可少的东西——春联和鞭炮。一早上没有人停息,所有人都在为新的年做准备。

下午,表姐、表弟、表哥都来到了我们家,准备一起挂灯笼和贴春联。我们分工合作,我去做酱糊,表弟去把酱糊刷到墙上,表姐贴春联,表哥灯笼,一家人其乐融融。晚上,奶奶和姑姑就开始在厨房“大开杀戎”了。虾、豆腐……只要是能在火锅里煮的东西,都准备了。姑姑还给我们做了牛排和鸡翅,那味道简直和在店里买的没两样。

一家人都坐在大圆桌前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一年能有几回这样的机会啊?恐怕只有除夕这一晚了,所以这一晚,我们家十分热闹。

吃完饭,大人们在楼下寒喧,我们这些小孩子则跑到楼上去,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比较小的孩子可不会愿意一直坐在沙发上安安静静的看春晚,这时,他们便会吵着我们这些哥哥姐姐到楼下放烟花,我们能怎么办呢!只得由着他们,和他们一起去放烟花。

11点多的时候,大人们便会在大门中摆上一个大桌子,上面放着各种各样的贡品。12点一过,他们便会在这大桌子前拜拜,祈祷新年平平安安。每家每户都是如此,这个时候,大家还都会放烟花,一刻也不停。直到2、3点鞭炮才停,大家才都进入了睡梦中。

家乡的除夕作文篇8

除夕夜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而此时也是让孩子了解传统春节,接受传统教育的最佳时机。

这天晚上一家人要做三件事情:祭祀、吃年夜饭、守岁。

祭祀

即祭祖,华人过节总不会忘记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这时我们会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我国华人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这个传统活动对孩子来说非常有意义。这个活动,不仅能使孩子对自己的家族有所了解,还能教育孩子尊敬各位先人和长辈。

年夜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各式各样的年夜饭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

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

南方新年有吃馄饨习俗,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

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