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作文的评语(3篇)

来源:网友

说明文作文评语篇1

1、你的题目运用了悬念法,给读者“卖了一个关子”,其效果产生一种勾魂摄魄、欲罢不能的感染力和悬念美。

7、运用数学公式和符号,能是你的题目起到简洁、生动而又别致、醒目的作用。

8、拟题时巧用人们熟悉的行业术语,往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术语本身就有一定的含义,能使读者更容易掌握你的用意所在。

9、反常法就是逆向思维,避开常规题目命名方式,采用别人意想不到的立意,以便达到更加惹人注目的效果。

10、修辞法是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等修辞手法拟题,使题目生动,鲜明,美妙,贴切。

11、题目老一套,人家就没多大兴趣看你的作文了。

12、这样的题目人人都会起,太一般。

13、内容写的'似乎和题目对不上号动动脑筋,换个啥题目更合适,我看题目不如叫《____》更恰当一些。

14、你采用了倒叙设悬法,这是一种在文章开头先写出事情的结果,后面再叙述事情起因、经过等顺序颠倒的写法。这样的开头,既交待了故事发生的结果,又别开生面地布下疑团,设下悬念,可以增强文章的吸引力。须注意的是,倒叙设悬法只适合写人、记事的文章。

15、你采用了回忆联想法,由引起回忆,联想,引出下文,展开情节,这种方法开头,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受。

16、你采用了点题开篇法,开篇即点明题目,使人读了觉得简洁明了。你采用了提示中心法,一开头就点明全文的中心,使读者对文章的主旨有一个明确的了解,这样开头,切中题旨,开宗明义,紧扣住题眼“____”来起笔,点明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使人一看就十分清楚明白。

17、你采用了对比映衬法,在文章的开头,把不同的人和事物或同一个人和事物的不同时间,不同方面的情况作对比介绍。运用对比映衬法可以使描绘的形象更为突出,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8、你采用了妙引歌谣法。在文章的开头引用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诗文、歌谣、谚语或名言),这样可以给人一种活泼、亲切的感觉。这种方法对记事、状物、写人、写景的文章都适用。

19、你采用了描写引入法。以描写人物或景物开头,这种方法就是描写引入法。描写人物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对人物的肖像、服饰、神态等进行描写,以达到人物在读者面前树立一个鲜明形象的效果。

33、开篇简明扼要,精炼有序;重点描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5、以景喻情,开头颇有新意;倒叙开头,渲染意境。

26、开头直奔主题,也是一种写法。

27、开头很活泼,拟人化手法的运用使开头显得活泼。

28、反问句开头,吸引读者。

29、开头直奔主题,让人一目了然。

30、开头点题,用词很吸引人。

38、反问句开头,吸引读者。

35、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人物产生的印象。

36、场面和气氛描写为文章增色不少。

37、对精彩地方进行简单描述,点面结合。

38、简单介绍情况,自然过渡到下一段。

39、情境描写调动起悬念。

40、充分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使事情具体、生动。

41、简要叙述前因,进行铺垫。

42、这一部分可以加入对话或者一些心理描写。

43、将改成更合适些。

44、自然承上启下,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品质,令人感动。

45、叙事中夹写景,以已度人,将心比心。

46、拟人化语言使文章更显得生动活泼。

47、列数字,例子的方法,很形象。

48、过渡自然,每一段交待得很清楚。

49、这部分参照课文中的例子,语言过于平板,可适当修改,使语言更生动。

50、比喻句用得精当。加入了古诗进行联想,富有韵味。

说明文作文评语篇2

1、加入人物行为,使画面生动。

7、这段多余,不如删去,使文章更简洁。

8、发挥奇妙想象,运用精妙比喻。

9、充满童趣的拟人与比喻,使文章顿生光彩。

10、这段描写读来令人感动。

11、心理描写细腻,比喻句用得好。

12、排比名的使用为文章增色不少。

13、以味诱人,意境深远。

14、比喻贴切,用词生动。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向我们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

15、结尾含蓄,点明主题。

16、结束得有点突然,夸张了。

17、结尾简炼,感人。

18、结尾同样有趣。

19、结尾呼应应开头,结构完整。

20、由景生情,结尾自然。

21、比喻形象,贴切,精彩的结尾可谓点睛之笔。

22、结尾似乎没有写完,应能与开头照应。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3、结尾呼应文题,点明中心。

224、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结尾恰到好处地点明中心,语言朴实而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25、以感受开头,以感受结尾。这样便使文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同时又使文章主题回环复沓,感染力极强。

6、一般来说,文章的结尾应短而有力。巧用古诗文结尾,往往能收到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这样的结尾,言简意明,耐人寻味,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227、作者巧妙地借用了《______》中的名句,用三言两语表达出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起到了“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

28、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它的结尾应该是“结而不尽,充满温馨”。真情让你的作文中心得到升华,让你的情感更浓厚,更久远。

29、在文章结尾处呼应开头,首尾照应,是常用的一种收尾方法,这样可使文章浑然一体,达到珠联璧合的艺术效果,唤起读者阅读心理的美感。

30、这篇说明文介绍筷子的起源、种类、发展演变,还有与筷子有关的一些典籍记载。其中引用明代陆容在《菽目杂记》的故事比较精彩。西方近年兴起了“用筷热”,让国人自豪。

说明文作文评语5

1、这篇文章充满了激情,从字里行间能体会到小作者对…的喜爱之情全文层次清晰,语句流畅

7、姑娘,别忘了“学海无涯乐作舟,书山有路趣为径”!人生的路还长着呢?如果未达目的就已疲惫不堪,那北大清华的门开着,少了一个你,多遗憾呀!

8、 本文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是很高的,读后让人久久回味。构思巧妙,

9、文中对父亲的介绍是全面的:从外貌到内心,从工作到生活;对父亲的介绍又是有重点的:重在写父亲的感情。人物形象丰满真实,富于生活气息。为这样的父亲自豪吧,再努力,不要辜负父亲的期望!

10、文章融情于景边绘景边抒情善于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使文章生动具体

说明文作文评语篇3

1、这篇说明文为我们介绍了猫的特点以及猫捕捉老鼠的过程。客观地介绍完后作者在最后表示人们应该保护猫。不过此文说明语言不够简练,没有分清详略,胡子眉毛一把抓,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7、这是一篇精彩的说明文,运用了逻辑顺序,说明顺序合理,从失败的含义,失败的意义两方面进行的细致的说明,说明语言平实准确,告诉我们:失败并不可怕,成功靠自己努力。

8、这是一篇内容周详、语言平实的说明文。文章开头以海南引起椰子的话题,显得自然流畅,同时也交待出了我国娜子的重要产地。接着,作者又介绍了海南岛椰树的栽种历史、面积、产量等情况,使读者有一个总体了解。在对椰子的具体介绍中,作者将椰子的用途、品种、树形、娜树分布等情节细细道来,很具知识性,数字的运用提高了文章的准确度,而与椰树有关的风俗的介绍则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9、这篇文章讲述了家乡的文化,作者独运匠心,使文章结构谨严,以“千家峒乡”“千年古村上甘棠”“千古女书”为小标题统辖各自的内容,三者互相关联成为有机的一体,首尾呼应,使得整篇文章结构严谨。

10、这是一篇说明文,以一组排比句开头,点明家乡的特点。先总后分,说明顺序合理。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