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青团初二作文(5篇)

来源:整理

做青团初二作文600字篇1

说起青团,每个人都应该吃过,它翠绿的外表里,有的装着甜津津的豆沙,有的装着香喷喷的猪肉炒豆腐干,可好吃了!不过,你会做吗?最近,我决定拜太婆为师,来学做青团。

太婆是我们这里远近闻名的做青团高手,她做的青团皮薄馅多,吃一口唇齿留香。做青团最重要的一种食材就是鼠曲草。这种草一般生长在田间小路上,山上野外也比较常见。太婆将鼠曲草洗净后放锅里煮烂,再揉进粉团里,渐渐地,粉团就变成浅绿色的了。太婆揪了一团面,左手托着面团,右手的食指伸进面团里,大拇指一边捏着面团,一边不停地转动,不一会儿,一个像尖顶帽子似的青团皮就做好了。太婆装进了我最爱吃的豆沙馅,再用右手的虎口边转动边收口,再放在掌心揉圆,一个漂亮的青团就做好了。

“就这么简单呀,我会!”我自信满满,迫不及待地要大显身手。我努力学着太婆的样子,可是面团到了我的手里似乎变得特别不听使唤,费了好长时间,我的青团皮不但没有捏成尖顶帽子,反而成了一口大碗,惹得全家人哄堂大笑。看着我垂头丧气的样子,太婆笑呵呵地说:“比起太婆一开始做的青团,你已经做得很不错啦,来,我教你!”听了太婆的鼓励,我顿时有了信心,在太婆的手把手指导下,我终于做成了一个像样的青团。

青团蒸熟了!我顾不得烫手,抓起一个就往嘴里送,哇,又软糯又香甜!做青团可真有意思!

做青团初二作文600字篇2

星期六,我和爸爸妈妈到我家附近的一个水渠边采摘艾叶,为做青团做准备。

这对于我来说可是第一次,我第一次近距离观察艾叶,发现它的根部比较粗壮,直经1、5厘米左右,叶片比较薄,像手掌一样,叶片上长满白色短绒毛!我拿着艾叶仔细闻了闻,有一股淡淡的草药味。难怪端午节时,人们都喜欢把艾叶挂在门前驱蚊虫!

不一会儿我开心地提着一大袋艾叶满载而归!

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做青团了。首先,我把刚采摘回来的艾叶用清水淘洗干净,然后再把洗净的艾叶焯水后沥干水,并把它用榨汁机碎榨成汁。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步骤-----和面团。一开始我凭自己的感觉抓了一些糯米粉放入盆中,并随手倒入艾叶汁,就开始和面团了。但和着和着,面团就像故意和我作对似的,总是和不到一起,我又抓了一些糯米粉倒入盆中继续和面团,没想到问题又来了,面团和着和着竟然到处都开裂了。我瞬间失去了耐心,发起了牢骚:“怎么回事啊?这面团也太难和了,我不想做青团了!”

这时妈妈听见我的抱怨,走过来对我说:“干什么事都有技巧,做青团和面是要按比例放原料的,而且也要有耐心啊。”我听后,按照妈妈给我说的比例:先将五百克糯米粉和二百克大米粉放入盆中,再慢慢地倒入艾叶汁,用筷子搅拌成絮状,最后用手揉成光滑的面团,接着把面团分成小剂子,揉成鸡蛋大小的圆球状。然后将蒸锅里装上水烧开,再把揉好的面团放入锅中,盖上锅盖便开始蒸了。大约蒸了二十分钟,厨房里弥漫着蒸汽,空气中还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妈妈揭开锅盖,那香味更浓了,我赶紧凑上前去,看着那亮晶晶、绿油油的青团,我真舍不得吃它呀!

啊!第一次做青团终于成功啦!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青团,我在想“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有技巧、有耐心、肯努力,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做青团初二作文600字篇3

清明节不仅能踏青游玩,更能品尝到一种特有的美食——青团。

那天一大早,外婆从田间采摘回来一箩筐绿油油的鼠曲草。我和外婆把不好的挑去后,放入清水中洗净,然后从水中取出沥干。接着我和外婆分工合作:外婆把鼠曲草剁碎,我负责剥笋。外婆把笋、香菇、猪肉一一剁碎,放进锅里加调料炒好备用;我拿来一个脸盆,往里倒糯米粉,再加入鼠曲草。

准备好馅料,开始和面了。只见外婆左手往面粉里慢慢倒水,右手顺时针搅拌面粉,面粉出现了絮状。外婆停止加水,搓揉面粉。一眨眼的工夫,面粉被外婆揉成一个绿色的面团,光滑又柔软。

开始包青团了。外婆把面团均匀分成几份,然后教我包青团:先是双手用力搓,将面团搓成一个锥形;接着左手托着面团,用右手的大拇指按进面团里,其余四指在锥形面团的外边;接着右手捏着面团,左手不停地转动。不一会儿,一个像尖顶帽子似的青团皮就做好了。外婆把馅料放进去,再用右手的虎口边转动边收口,最后放在掌心揉圆,一个青团就做好了。

包青团挺简单的呀!在一旁的我跃跃欲试,自信满满,迫不及待地大显身手。我努力学着外婆的样子,可是面团到了我的手里变得特别不听话,费了好长时间,青团皮不但没有捏成尖顶帽子,反而成了一口大碗。我加入馅料封口,结果还露馅儿了。哎,做青团并没有我原先想得那么简单!可是我并没有轻易放弃,外婆耐心地教,我认真地学。经过反复尝试,我终于做成了一个像样的青团。

青团做好了就放入蒸笼里蒸。一边蒸着,淡淡的香味从蒸笼里飘出来,勾得我这只小馋猫流口水。青团蒸熟了,我顾不得烫手,抓起一个就往嘴里送,青团又软糯又鲜美,皮薄馅多,真美味!

今年的清明节,我学会了一道传统美食——青团。青团吃在嘴里,香在心里。

做青团初二作文600字篇4

每逢清明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做青团来祭祀祖先。

今天一大早,厨房里就噼噼啪啪响个不停,还飘来一股浓浓的青团味儿,我急忙穿好衣裤,跑到厨房里瞧一瞧。原来是奶奶正在做青团呢!个个满是肉馅的青团卧在蒸笼上。我忙挽起衣袖,说:“奶奶,我帮您一起做”。奶奶笑眯眯地点点头,开始一步一步细心教我怎么做。我也学着照模照样地做起来,先捏了把和好的面,揉成不大不小的面团,学着样儿把大拇指钻进去捏成小碗状。就这一步我怎么也做不好,不是厚了就是口太大了,难看死了。我本是个急性子,屁股一扭,手一甩,嚷嚷着:“什么鬼东西呀!这么难捏。”

正当我垂头丧气的时候,奶奶笑着说:“怎么,没信心啦,第一次做都是不容易的,我第一次做青团也像你这样。”是啊,我们老师不也常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一步一步扎实地走,不能一步登天嘛。这一点的小挫折算什么,怎么就打退堂鼓呢?想到这,我顿时感到心头上充满了一股力量,自信地又揉起了面团。

虽然一开始我笨手笨脚的,面粉撒了一地,做的青团不是肚子裂开,就是嘴裂开,和奶奶比我的青团简直惨不忍睹。但我试了一次又一次,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项“伟大的工程” 终于完成了,看着这一个个小巧玲珑的青团,我欣慰地笑了,笑得是那么灿烂。

吃着自己做的青团,那种感觉特别的幸福,不是吗?

做青团初二作文600字篇5

几年前的四月,又值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在岭南地区,我们通常都会去扫墓,吃乳猪,而在我的老家——江南地区,人们不仅会去扫墓,还会弄一种“美味”——青团,岭南地区也叫“艾糍”。每逢过节,我们都会去到奶奶家,而那年清明节,又正赶上姑妈准备做青团,我这个吃货自然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首先,把制作青团的原料:糯米粉、粘米粉、豆沙馅还有最重要的艾草准备好。第一步,把艾草洗干净,然后把艾草放入锅内焯,加水,用搅拌机把艾草打成艾草汁,闻着这散发出来的清香,我们开始进行最关键的一步。

终于开始包青团了,首先把粉和艾草汁活成碧绿的面团,每次截取适量大小,摊开,放入豆沙馅,再包成拳头大小,这样,一个碧绿诱人的青团就大功告成啦~姑妈心灵手巧,飞速地包着青团,成品一个个大小均匀;而我包的青团则“一瘦一胖”,东倒西歪,心中默叹姑妈的手艺,心里倏忽燃起了胜负欲,更加仔细认真地包青团,起初还是不大好看,但我越包越上手,很快掌握了门道,不知不觉包的越来越快,青团也越包越好看,不一会儿,一盘子的青团都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把青团拿去蒸,青团散发出的艾草清香,惹得一屋子的人都“口水直流”。

经过不长时间的蒸制,青团终于蒸好了,我等不到青团完全凉透,八成凉时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自己包的青团,一口下去,满嘴都散发着“春天的味道”,青团不甜不腻,不黏牙,艾草的清香仿佛融入了豆沙馅中,散发出清淡悠长的味道,看着大家吃着我包的青团赞不绝口,我不仅享受着美味,更有一股幸福与自豪感。

长大后,我每年清明节都会吃青团,但无论是买的,还是别人送的,我再也没有吃到过像那年那样好吃的青团了。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