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餐饮心得体会,餐饮过年总结(整理3篇 )

来源:网络

推荐过年餐饮心得体会篇1

活动目标:

1、体验民族风情,感受迎新春热闹欢快的气氛。

2、大胆尝试用手势指挥和小乐器合奏等方法表演歌曲,体会合作演奏的乐趣。

3、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

1、略多于幼儿人数的小乐器,如:小铃、圆舞板、铃鼓等。

2、大鼓和镲各一。

活动过程:

一、谈论迎新春主题

1、刚过了元旦,再过几天就要过一个我们中国人的节日,这是什么节?

2、在中国的新年(春节)里人们做些什么?

二、演唱歌曲《过新年》

1、演唱歌曲。

随着歌声想象人们是怎样过年的,如何表现热闹的欢庆场面。

2、再次演唱,想象新年敲锣打鼓的情境,教师运用情景语言纠正幼儿的口型,做到吐字清晰。如:

师:锣鼓敲起来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幼:咚咚咚、呛呛呛。

师:这是一只新鼓,敲出来的声音真精神,新的锣亮闪闪,很明亮。(边演示边请幼儿注意教师发“咚”和“呛”时的口形)

引导幼儿以找新的小鼓和小锣的方式,互相倾听谁的声音听。

三、尝试用不同的节奏伴奏

1、敲锣。听琴声,按照拍律拍节奏,表现模仿敲锣的动作。

2、打鼓。听琴声,按照拍律拍节奏,表现模仿打鼓的动作。

3、小朋友听了真高兴。听琴声,用拍手转动手腕表现小朋友欢天喜地的动作。

每一次尝试轮换着请一位幼儿按大家商定的节奏,用自己的手势来指挥。

四、合作表演

幼儿在以上三种表现方法中,按自己的意愿任选一种,分成三组,由三位幼儿分别当指挥,合作进行表演。

五、打击乐演奏

1、选取小铃、圆舞板、铃鼓小乐器,分别模仿敲锣、打鼓、拍拍手,共同表演。

2、增加大鼓和镲,共同商量何时介入,怎样介入。

3、尝试介入大鼓和镲,与小乐器合作演奏乐曲。

推荐过年餐饮心得体会篇2

全市广大职工朋友们:

挥别实属不易的20__年,我们迎来美好的20__年。值此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庆阳市总工会向全市广大职工朋友们及家人致以新春祝福和诚挚问候!

20__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众志成城、守望相助,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担当作为、共克时艰,奏响了复工复产交响曲,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庆阳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态势持续加剧,国内多地出现多点、零星、散发病例,个别地区突发聚集性疫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随着春节临近,我们将迎来人流、物流的高峰期,全市疫情防控面临重大考验。为了确保您和亲人朋友身体健康、平安过节,我们向全市广大职工朋友们发出以下倡议:

一、就地过年,非必要不返乡。“团聚会有时,平安才是福”。全市广大职工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春节期间尽量就地休假过年,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返乡,非必要不离庆,绝不前往境外及中高风险地区探亲旅游;确需外出的,离庆前、返庆前,及时向单位和居住地所在社区报告,配合做好信息登记,并遵守相应疫情防控措施;春节期间,我们要践行简约生活方式,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减少聚集聚会风险,广大职工朋友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电话短信等方式拜年问候,尽量减少走亲访友。

二、做好防护,不轻视不侥幸。践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持续加强自我防护。广大职工要严格遵守各项疫情防控规定,提高防护意识,落实防控措施;继续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勤消毒、用公筷、多锻炼”等良好习惯,不扎堆、少聚集,尽量减少出入公共场所次数和逗留时间;做好自身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第一时间到就近的医院发热门诊进行排查诊治,就医途中要做好严格防护。

三、情系职工,有困难找工会。春节期间,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要通过走访慰问、发放暖心礼包等方式,关心关爱留庆过年、就地过年的职工群众,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强化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保障工作,督促企业统筹安排好职工的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彰显“娘家人”的责任担当。外来务工人员就地过年期间如有困难,请及时和工会组织联系,各级工会12351职工维权服务热线24小时畅通,工会组织将始终陪伴在您的身边。

寒冬终将过去,春暖花会再开。广大职工朋友们,在这非常时期,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夺取疫情防控胜利贡献职工力量。

祝愿全市广大职工及家人新春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和顺致祥!

推荐过年餐饮心得体会篇3

岁月的书签撕过了一页又一页,转眼临近了又一个新年。年味的记忆在时光中不断的交替,就像父母慈祥的脸庞,带着无尽的牵挂;就像孩子纯真的笑声,怀着无限的期盼;就像亲友真挚的祈福,系着无数的团聚。

年味——充满欢乐的童趣,纯真的记忆

从小在上海石库门长大的我,年味的记忆充满了无限的童趣。新年一早,我会美美地穿上新衣,给自家大门贴上闪耀的新年福,拉上弄堂里的小伙伴来一场新年大比美:比谁的新衣新鞋漂亮?比谁的蝴蝶结扎得好看?比谁家的大门最有年味?高墙下,狭窄的石库门弄堂里到处是我们孩子的欢闹声,拉开了热闹迎新的序幕。

接着,大家一起挨家串门,送祝福拜新年,讨糖果吃。那时,我总是嫌自己的手太小、衣裤口袋太窄,装不下爱吃的金币巧克力和大白兔奶糖。回到家里,我细数丰收的“战果”,把它们悄悄藏进床底的饼干箱里,和着枕下的压岁包,心满意足。

年味——充满欢聚的团圆,亲情的记忆

新年里,最温馨的就属大圆桌的年夜饭。记得儿时石库门里,祖孙三代几户人同住一个屋檐下。除夕夜,灶头间成为了中心要地,锅碗瓢盆,鸡鸭鱼肉,蔬菜瓜果,铺满一室。当每家一起开启大油锅时,齐刷刷烧菜的架势,就像在举行烹饪大赛。合家餐,拿手菜,摆满圆桌:红烧狮子头、扬州干丝、八宝鸭、罗宋汤、虾仁锅巴、水果色拉……看得我们饥肠辘辘,食欲大开。

只等外公一声令下:“开饭啦”,十几口人蜂拥入座“客堂间”,开始了丰盛的年夜饭。这一顿家宴,可以从黄昏一直吃到星星点灯,大家聊奇闻异事,谈工作生活,举杯欢腾,同看春晚,不醉不休,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年味——充满喜悦的期盼,欢乐的记忆

每年过年,最期待的就是放爆竹,看漂亮的礼花。弄堂里的邻居会不约而至地拿出各种各样的礼花和鞭炮,放在家门口或街边一起庆祝迎新。当火光点亮了整条弄堂和大街时,星光熠熠,煞是好看。在寒冷的夜晚,孩子们看得不亦乐乎,忘记了睡觉时间;邻里间的长辈们则相互寒暄握手,共同祈福新年有好兆头。火花在烟雾中调皮地穿梭和绽放,一片欢乐的祥和。

“看,夜明珠发射啦!闪光雷旋转啦!电光棒闪起来!飞毛腿来了!”那一刻,我一边听着此起彼伏的爆竹声,一边望着眼前闪闪飞舞的礼花,依偎在父母的身旁,感受迎新的喜悦,满满的希望和幸福感。

如今,岁月如梭,时代变迁,很多东西都悄悄地变了模样。

石库门弄堂拆了,邻里间关系淡了,祖辈们相继过世了,亲戚们分开居住了,同学朋友联系少了,鞭炮声渐渐消失了……我们长大,成家立业,年年都在过年,可过节的味道似乎越来越淡,美好的年味记忆还留有多少呢?尤其是我们下一代的孩子,过年的意义对他们而言,又能留下多少的存在感、多少的感情指数?

或许,生活节奏变了,生活方式变了,过年的形式也在更新换代:手机拜年、短信祝福、微信红包、电子炮竹,层出不穷。但是,请不要让匆忙的脚步打乱了我们的生活;请不要让疲惫的打拼阻碍了我们的真情;请不要让钢筋的水泥封闭了我们的心灵。常回家看看,常走亲访友,常互通联系,常有空聚聚,常怀感恩之心吧。给孩子多一个鼓励的拥抱,给父母多一个牵挂的问候,给爱人多一个关爱的眼神,给亲友多一个心愿的祝福……珍惜身边人,感恩身边事,珍藏年味的记忆,延续年味的蕴意。

属于我的年味记忆,就是那简简单单的快乐、沉甸甸的幸福和剪不断的真情。

朋友,那你呢?想不想拿出来一起分享呢?

br/>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