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一等奖(6篇)
来源: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一等奖篇1
1、词不离句,句不离词,理解“无家可归、伟大英雄、代代相传”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述课文。
3、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一位为民造福的伟大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抓住文中关键词句,数量词的运用,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动口、动脑,展开丰富想象,在多份资料的引入,一次次的朗读中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得到思想上的启迪,情感上的升华。
:第二、三自然段。
资料(“三过家门而不入”、“洪水之害”、“鲧和禹的治水方法”等)
一、故事导入,新授第三小节“三过家门而不入”
1、小朋友们,上节课咱们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大禹”,今天咱们继续学习他“治水”的故事。(指读课题:大禹治水)谁来读好课题?(两生读)
评:你读的音很准。你读得很有气势。
2、师:看,“治”可是一个生字,课文里除了治水,还用它组了哪个词?(生:治理)。谁能用它说一句话?(生:大禹治理洪水。评:对,这就是这篇课文讲的主要内容)记得吗?还有一个生字,也读zhì。出示“制”这是什么制?(生制服的制)你能用制服说一句话吗?(生:洪水被制服了。评:对,这就是这个故事的结果。)
(小结:小朋友们真是活学活用的小能手。大禹治水这篇课文就是讲了大禹通过---治理--洪水,终于把洪水---制服了的故事。)(引导学生一起说)
3、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听故事,课文的第三小节,就给咱们讲了一个故事,去仔细读一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想快想慢,想高声想轻声,想多读几遍都行。完全读好举起小手。
4、师:读好了,那赵老师就出个题来考考你,看你有没有用心读。(多媒体出示“填空”)(生做)这位小朋友呀,读得认真,记得也很清楚,谁能给咱们读好这个小故事呢?
师相机评:嗯,13年多长呀,4千7百多天哪,你的读让我感觉时间还不长。你再试试。哎?是几次路过家门?你再读读。谁能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另一生读)
5、师:禹的儿子十多岁了,引接读----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如果是你,一天两天不见爸爸,也许不怎么样,但是十多年呐,谁来读好这一句?如果你是禹的儿子你会有哪些疑问?(生谈)对呀,禹为什么三次路过家门而不进去看一看呢?他当时想什么呢?赵老师把这个小故事带给大家,取出第一份资料,静心听----
(播放配乐读“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6、师:听了故事,你觉得大禹舍弃自己的小家,是为了谁?(生:为了百姓,舍小家为大家。)禹舍弃自己的小家,是为了什么?(生:为了治理洪水)对,因为禹是深知洪水的厉害的呀。去读读课文第一小节,你觉得这洪水怎么样?
二、体验学习第一小节,交流洪水资料
1、师:你读到了怎样的洪水?(生谈:可怕的洪水,凶猛的洪水。)你来读一读。
评:这洪水还不够凶猛。多么凶猛的洪水呀,你从哪个词读出来的?(滔滔)还有谁来读一读?(一生读)
评:听了你的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
这场洪水到底有多可怕,取出第二份学习资料,我们轻声跟着录音去体会。(放录音)
2、师:听了录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谈)
评:对,洪水使百姓流离失所,家园被毁,无处可去,这就叫----“无家可归”太惨了。想象当时的情境,咱们一起读好这一节。(齐读第一小节)
3、师:所以,禹下决心---引接读。谁来为禹下这个决心?(生读)
三、读学课文第二小节,拓展两代人治水故事
1、师:这决心是下了。但制服洪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既然同学们这么喜欢读故事,老师就再给你们引入一个故事,拿出第三份学习资料,禹的父亲鲧也治理过洪水,结果怎么样了呢?去轻声读读这个故事。(生读故事)
2、师:这个故事中,你了解到了什么?(生谈:父亲鲧治水没有成功,他用的是“堵”的办法。禹反复察看水流和地形,禹用的是“疏”的办法。最后,禹成功了。等)
3、师:小朋友们,禹的父亲因治水不利而被杀后,他更坚定了自己治水的决心。但治水不仅需要决心,更需要智慧,其间,他吃了多少苦啊!自己去大声读读课文的第二小节,再告诉老师,禹是如何想出“疏”的办法的?(生自由大声读文)
4、生交流:他仔细查看水流和地形。师:在文中找出来读一读。(出示句子)
第一句: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禹吃的苦多吗?(多)哪个词读出来?走过的山山水水多吗?(多)哪个词读出来?你还能说出几个吗?(生谈:千言万语、千军万马、千丝万缕、千头万绪------)
师:各种各样的苦都尝了,就叫---“吃尽了”,各种各样的路都走了,就叫---“走遍了”,谁再来读好这句话?(生读)
师:小朋友们,老师这儿,又要给大家讲个故事,据说,禹戴着草帽,拿着铁锹,亲自察看水流和地形,累得把小腿上的毛都磨光了呢!他吃的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咱们一起读好这句话。(齐读)就是这样,禹才通过反复实验,想到了“疏”的办法。于是,他带领---(引接齐读第二句)
第二句: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师:谁想来读?(一生读)评:挖的河还不多,一条两条。挖的河真多,谁还想来试试?(再一生读)老师再讲一个故事:相传,禹在治理洪水时,经常要夜宿山野,他总是和百姓同吃同睡,要挖河劈山时,他总是走在最前面。从这儿,你觉得大禹怎么样?生谈。禹和百姓一起干活。老师送你一个词“身先士卒”,起个带头作用。
5、禹和父亲两代人治水,一成一败。归根到底是方法的原因。那么,你来看看这两句话能不能互相换一换呢?(投影出示两句话)
生谈:不能换。要先察看水流和地形,再想到用“疏”的办法,去挖河、劈山。
6、师:你说得太好了,像大禹一样,是个充满智慧的人。让咱们一起读好这一小节,再次感受一下禹治理洪水的不易。(生齐读)只有这样,大禹才把这滔滔的洪水给----引说“制服了”。(多媒体出示课文最后一小节)引接读最后一节。
四、体会读文最后一小节,拓展韩国励志故事
1、师:洪水被制服了,听,老师带来一段音乐(放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生谈)百姓在唱呀跳呀。老百姓又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人们杀猪宰羊庆祝胜利。人们感谢大禹------等等。
师:在大街上邻居遇到一起说-----父亲对儿子说---人们遇到大禹说----
2、师:人人都敬仰禹,人人都佩服他,所以,他就是我们的“伟大英雄”(板书)让我们一起带着感激之情,读好这一句。
师:于是,父亲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儿子长大了又告诉了自己的儿子,这样一代一代传了下去,这就叫----“代代相传”。让我们喊出他的名字----(大禹)小朋友们,课文前面都称他为禹,为什么课文最后叫他“大禹”呢?(生谈:因为他伟大,因为他的贡献大---)小朋友们,其实,为治理洪水付出了艰辛劳动的人还有许许多多的老百姓,虽然他们没有留下名字,但是,我觉得,他们也是英雄,我们不妨叫他们“无名英雄”。
3、小朋友们,这节课咱们听了许多故事,快要结束了,赵老师都有些舍不得离开你们了。最后,再请你们听一段轻松的音乐吧!(放“大长今”的音乐)这就是2006年的热插剧“大长今”,老师也找来了这位韩国姑娘的故事,她就是“长今”,她的名字前也加了个大字。有兴趣的同学去读读她的励志故事。
4、师:这种能“代代相传”的故事和人,中国有,外国有,古代有,现代也有。课后,老师推荐小朋友再去读两则“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的故事。相信你,同样能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东西。
【板书设计】
15、大禹治水
治理制服
伟大英雄
无名英雄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一等奖篇2
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
贵阳市环西小学罗勤
[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
2、知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如入”的原因,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3、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想像大禹一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会是怎样感人的情景。
4、识字11个,写字11个。积累运用。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读文,展开联想,体会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搜集大禹的资料。
教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16大禹治水。
2、学生简介大禹。请学生在课文中是怎么介绍大禹的?读一读。
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3、请学生对课题质疑。(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大禹是怎样治水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看这些问题在那些自然段告诉我们了?(1、3、4自然段)
2、检查自读情况,出示生词认读。(纠正字音。)
三、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
(1)这一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3)“四处逃荒”是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
四、过渡
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我们就一起来看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五、细读课文三、四、五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出示自读要求:
(1)用喜欢的方法读,找出大禹治水时表示动作的词语,结合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大禹治水与父亲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2)根据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段。
(3)同桌就以上问题讨论一下,然后再试着读一读。
2、汇报学习结果,出示第三自然段。(表示动作的词语用红色标注)
3)指导朗读。想像大禹治水时的千辛万苦和聪明才智。
学生练读,齐读。
3、默读第四自然段,完成下面的填空。
为了治水,大禹三十岁(才)结婚,在家(仅仅)住了四天,(就)告别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却)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这些词和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如果没有这些词,行不行呢?
想像一下他三次过家门时感人的情景,说说当时他会想什么?指导朗读。
4、细读第五自然段。
(1)齐读。
(2)小组讨论:大禹为什么会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联系三、四自然段讨论。)出示讨论的提纲:
在长达十年的治水是建设中,他“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怎样的奉献精神?
(3)汇报讨论结果。
六、总结课文。
板书:
10奉献
聪明才智、千辛万苦
制服洪水
大禹治水
敬仰爱戴
公而忘私、不辞辛劳
资料提供者: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一等奖篇3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所有生字并正确美观的。书写“治、洪、姓、理、形”五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把课文的字音都读准了,并且认识生字、写好本课要求的生字。
难点:读好课文中的长句。
对策:让学生来自主朗读。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简介大禹。
3、请小朋友仔细听一个关于大禹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小朋友是否也想来讲讲这个故事,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2、检查字读情况。指名逐段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朗读全文。
4、汇报交流并检查字音。
5、范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谁?写了大禹的什么?
6、口头填空:
课文主要讲的诗大禹为了(),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治、洪、姓、理、形,指名读。
2、引导说字形记忆方法。理、形: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
3、老师范写这些生字。
4、学生在书上描红。
四、作业: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
15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一等奖篇4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两个多音字的字音,认识一个偏旁。
3、通过朗读课文,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学习本课的`生字词,通过朗读感知大意。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感情诵读,学习字词,质疑解疑,了解课文大意,体会感情。
(第二课时)品读课文,学习写法,指导背诵,课外知识交流,写字练习。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板画小河,讲述洪水的形成,引出洪水泛滥的画面。
2、通过观看画面谈感受,揭示课题,板书。
3、介绍时代背景,解释课题,齐读课题,提出问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课件出示本课十个生字,学生开火车读。
(2)读了这十个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3)学习衣字部,学写“通”“被”两个生字。
(4)读生词,做拼图游戏:会读的同学请站起来。
(三)、读中有悟,体会感情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自己读,也可以找小伙伴一起读,看看你们能不能做到:(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2、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名朗读,生生交流点评,老师指导点拨,适时予以范读。
4、读中悟,悟中读:读了课文,刚才提出的问题,你们解决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动画出示帮助理解,指导朗读,质疑解疑。
第二自然段:了解大禹治水的方法,感受治理洪水的艰辛。
第三自然段:大禹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还有什么事让你感动的?
13、三、一、十(出示,让学生填空,体会大禹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四自然段:治理洪水的结果是怎样的?质疑解疑,指导朗读。
(四)、总结全文,激发情感
总结全文,回顾98抗洪场景,激发学生情感,课外知识延伸,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15大禹治水
感激
大禹老百姓
治制安
理服定无家可归
(简笔画)河水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一等奖篇5
《大禹治水》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个古代传说,讲述大禹吃尽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洪水的故事,赞扬他造福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认识,预设以下学习目标:
1、用自主识字、游戏巩固等形式正确认读10个生字;用不同字音表不同字义的方法区分多音字“倒”和“没”;用扩词的方法区分同音字“治”和“制”;认识衣字旁及表示的意思;正确书写10个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提纲背诵课文。
3、用结合上下文、数量词、生活实际等方式了解“千辛万苦”、“安定”的。意思,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1、正确认读、书写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结合上下文、数量词、生活实际等了解“千辛万苦”、“安定”的意思,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积累了一些识字方法,初步具备了主动识字的能力。他们喜欢阅读,初步具备了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重要词句意思的能力。同时,《大禹治水》这个故事虽年代久远,但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大多数学生通过动画片、课外书籍等,已经对故事有所了解。
在识字教学中采取自主识字、同伴合作、随文识字、游戏巩固等策略。阅读教学中,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朗读指导法、句式比较法、再造想象法等,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
第一部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出示有关古代传说的图片,让学生看图猜故事,再大声说出故事的名字。最后一张定格在《大禹治水》,学生说出名字后板书课题,“治”是生字,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书空“治”。齐读课题后,接着问学生,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学生可能想到用换偏旁或偏旁加旧字的方法来识记。再让学生说说“治水”是什么意思。
导课环节运用情境创设法,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唤起学生已有的学习积累,丰富课程资源。其中“治”字随课题识字,用分散识字的方法降低学习难度。
第二部分: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这部分的教学共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难度的句子也要多读几遍。读完后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一方面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自主识字。
第二步,同位合作读生字卡片,不会的互相教一教,然后和同位分享好的识字方法。
此环节意在体现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有效融合。
第三步,请2—3组同位上台交流,交流内容包括:易读错的字音、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及扩词等。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教师相机引导学生重点关注以下生字: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一等奖
1.巩固“洪、毒”等15个生字,了解“疏导、安居乐业”等词语的意思。
2.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3.能根据提示,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2.能根据提示,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
1.检查词语认读。
(1)洪水伤害灾难痛苦极了
(2)教训驱赶恢复安居乐业
2.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很久很久以前,()经常泛滥,人们的生活十分(),鲧没有治好水。他的儿子禹吸取了(),治好了水,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过渡:那么,当年大禹治理的是怎样的一场洪水?他又是怎样制服这洪水的呢?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隧道,一起去四千多年前看看吧。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让我们来看看当时洪水泛滥的情景吧!(放录像)
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刚才,大家从画面上看到的洪水怎么样?洪水来势是多么凶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看到这滔滔的洪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老百姓遭到伤害,你的心情怎样?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
(1)指名读。(加之生生、师生间的互评)
(2)好大的洪水,好不幸的人们!来,我们一起满怀同情,读读这一段。
(二)学习第2—4自然段。
(阅读提示)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2—4自然段,思考:洪水过后谁在处理水患?结果如何?用“——”画出你获得的消息。(重点让学生说清人物、治水方法、时间、结果,为后面的“讲故事”做好准备。)
学生自读勾画,小组交流
汇报交流。
1.大禹的父亲鲧用什么办法治水的?
“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鲧使用的是什么方法?什么是“筑坝挡水”?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堵)
2.大禹又是用什么方法制服洪水的?
(1)“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
什么是“疏导”的办法呢?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疏)你能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吗?
(课件出示)“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过渡:做事情找准方法很重要,这样,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还要靠辛苦地努力、坚定的'决心及无私的奉献精神。
(2)哪些地方看出大禹治水决心很大?
(课件出示)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都没进去看一看。十三年啊,四千多个日日夜夜,难道他就不想回家么?想象一下禹三次经过家门时的情景:(课件出示)
a.他的妻子刚生了他们的儿子,禹在门口听见婴儿哇哇的哭声,他多想可是,禹想了又想,认为,还是狠狠心,走了……
b.他的孩子已经会叫爹了。这一天,他的妻子抱着他们的孩子,站在家门口。孩子挥着小手叫:“爹,爹。”禹的眼眶红了,他深情地望了他们母子一眼,对她的妻子说,说完,又走了……
c.此时,禹的儿子已经十多岁了,儿子拉着他的手说:,禹多想留下来陪陪儿子啊,可他一想到洪水带给人们的灾难,认为治水要紧,又走了……
学生补充说完整。
多么令人感动啊!人们把禹的这种行为概括成了一个成语——三过家门而不入。带着你的感悟读读这句话。
像禹这样心理装着别人,没有自己的人是什么样的人?(舍小家为大家大公无私舍己为人)(板书:三过家门而不入)
3.因为大禹的坚定决心和无私奉献精神,洪水退了,你看到的大地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学习课文最后一句话,相机板书:治水成功民开怀)人们为了表示对禹的尊敬和爱戴,在他的名字前加了一个大字,尊称他为“大禹”。
课文学完了,你会讲这个故事给别人听吗?根据下列提示,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讲故事,再选代表讲故事“大禹治水”。)
(课件出示)提示:
a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b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
c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d大禹用开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
1.把《大禹治水》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搜集类似的神话故事。

说说励志致自己简短句子
- 阅1 1、人生应该大胆一点,反正只活一次 。
2、你不怕困难,困难就怕你。
3、 只是我懂了--花,无论曾开得何等绚烂,但最终还是会化为尘埃,跌落不尽的流年里--没人会提及,没人会再想起。.....

说说生活感悟句子,人生感悟的经典说
- 阅8 1、年纪不小了,该干嘛干嘛去,也就别一头去扎进那的忧伤,一边拼命往里钻还一边喊救命。
2、不要抄近道,否则会白跑。不要走邪道,否则会做牢。不要走黑道,否则会挨刀;不要只想要,付出.....

古今灯谜三千条大全(3篇)
阅:0古今灯谜三千条篇1今日秋尽。(打中药名一)()明天冬仲尼日月。(打古人名一)孔明落花满地不惊心。(打晋人名一)谢安降....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一等奖(6篇)
阅:0大禹治水教学设计一等奖篇11、词不离句,句不离词,理解“无家可归、伟大英雄、代代相传”等词语。2、能正确、....

走过风雨作文800 风雨作文记叙文(收集2篇)
阅:0最新走过风雨作文800风雨作文记叙文篇1生活就像一条曲折蜿蜒的山路,在这条山路上行驶久了,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

我欣赏作文(9篇)
阅:0欣赏作文篇1欣赏,使冰冷的坚硬的白雪化作“二月穿庭花”,曼妙多姿。欣赏,让荒凉萧索的秋季变得“胜春朝”,情趣....

桃花香的作文(7篇)
阅:0描写桃花香的优美段落春风微拂,阳光透过树梢在那张旧木桌上落下点点光影。木桌已看不出原本的颜色,倒是落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