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作文600字(收集2篇)
来源:
谈读书作文600字篇1
我们天天在读书,年年在读书,不管什么时候都一定要读书,读书到底有什么重要呢?可以帮助我们修养品德,也可以让我们学到丰富的知识与技能。
一个人的时间与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独自学习,但只要有书本传承古人的智慧,就使我们不必浪费太多时间,就能了解很多事。
我觉得语文很重要,它可以让我们识字,因此读到很多引人入胜的故事,从书报、杂志中,了解各国的风情与文化,让我们在写做中增加词汇,写出优美的文章。
在科学、天文和自然中,可以了解科学的进步日新月异,使我们的生活更便利,认识天文,让我们很快辨认北极星的方位,找到北方,就不容易迷路,自然学科,可以让我们知道物质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辨识什么东西有毒,什么东西没有毒,什么动植物对人们有没有致命的`危险……。
学习英文,可以帮助我们和外国人交谈沟通,并且了解外国人的知识,对自己的国家贡献在所学习的知识和事务。
学习数学,可以买卖物品,不会被商人所骗,运用数学逻辑与原理,在经商贸易上,获得利润。
古书中所写的一些忠臣孝子的事迹与金玉良言,对我们的品德修养有很大的帮助。而且我们要活读书,千万不能死读书,就是要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不能死背,就算今天背了一个成语,可是如果不使用它,再过一天或一个月,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我们不仅要读学校所交的书,也要多读些课外读物,因为现在科技日新月异,每天都有心的知识出现,如果没有研读到,就会跟不上时代潮流,慢慢的就会被时代淘汰,所以要天天读书,年年读书,分分秒秒都要读书,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谈读书作文600字篇2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算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四年级劝爷爷戒烟作文600字(整理17
- 阅0四年级劝爷爷戒烟作文600字2篇1爷爷今年50多岁就有近30年的烟龄了,他每天都要抽掉2包烟。爷爷经常是烟不离嘴,这么多年了尽管全家人都劝他戒烟,但他每次都以抽了快半辈子了改.....

真没想到作文600字(整理2篇)
- 阅1第二篇1真没想到,一次嘴馋竟让我苦不堪言。你一定很奇怪吧?好好的我怎么会叫苦连天呢?不要着急,听下文分解。这要从星期四说起。那天,太阳照在我身上,便觉得火辣辣的,很不舒服。如.....

写雨作文600字(收集5篇)
- 阅0写雨作文600字篇1春华秋实,夏雨冬雪,和风煦日,闪电雷鸣……这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瑰宝。而雨恰恰是这份瑰礼中的精品,是大自然中的精灵。我是爱雨的,尤其爱读雨。四季的雨中,春.....

我的读书作文600字(收集3篇)
- 阅0我的读书作文600字篇1书,是一抹金色的阳光,让我们感受世界的温暖;书,是一朵洁白的浪花,拍打着我们思想的海岸;书,是一支动人的曲子,奏出了最美的旋律;书,是一双温暖的手,抚慰着人们的.....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_(整理8篇)
阅:0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_500字篇1蒙古小朋友:你好呀!你可能与我素不相识,但我告诉你,我很羡慕你们在草原上那无忧....

谈读书作文600字(收集2篇)
阅:0谈读书作文600字篇1我们天天在读书,年年在读书,不管什么时候都一定要读书,读书到底有什么重要呢?可以帮助我们修....

校园秋色作文(收集3篇)
阅:0校园秋色作文篇1“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任时光匆匆,流逝几个春秋,我依旧难忘二中那引人入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