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防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整理5篇)

来源:

幼儿园防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篇1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新春佳节将至,学生们放假在即。在校学生由于涉世未深、防范意识薄弱,是诈骗分子的目标人群之一,同时假期也是网络游戏虚假交易等电信网络诈编的高发期。因此,做好学生的反诈防骗工作很重要,请家长朋友们认真落实以下工作:

1、妥善保管好您个人的银行密码、支付密码。密码设置避免使用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家人生日等惯用号码,防止被套开;

2、请合理控制子女手机游戏时间,告诉子女网购、游戏产品交易要通过正规途径进行,避免私下交易,不要缴纳押金、手续费、保证金,看到各类兼职赚钱、刷单返利、领取红包、领取手机等信息时,不要相信,更不要联系领取;

3、告诉子女,看到亲朋好友、同学通过QQ、微信等社交软件发送来的借钱信息,一定要当面或电话等可靠途径核实,涉钱问题一定要及时告知家长;

4、告诉子女,不要轻信客服、快递等名义主动联系的各类退货退款电话,即使信息核对准确也不要轻信,请通过主动和官方客服联系的方式解决各类购物、快递问题;陌生人提到“腾讯会议”、“同屏”“共享屏幕”等字眼请立即中断联系;

5、春节期间,子女通常会收到来自亲朋好友的压岁红包,建议家长及时接管小朋友大额金钱(包括支付账户),避免发生巨资“打游戏”、“打赏”等情况,重点要培养子女良好的金钱观念。

此外,一些不法分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购买、租用在校学生实名办理的银行卡、电话卡或通讯账号,用于实施电信诈骗、犯罪;还有的不法分子用高回报项目作诱饵,诱使在校学生通过拨打电话的方式,为电信诈骗窝点提供引流服务,这些学生往往存在攀比心理,意图通过这种方式“赚些小钱”,伙同身边同学朋友团伙式作案,最终都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参与涉诈违法犯罪的学生,将面临信用惩戒措施,影响个人征信。

请广大学生家长能够加强对孩子们的正面引导和实时监督,提高自身和孩子们自防意识和甄别能力,谨记“三不一多”原则(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守好自己及家人的钱袋子。

最后,祝家长朋友们新春快乐,阖家幸福!

xxx市xxx幼儿园

20xx年1月13日

幼儿园防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篇2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

为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技能,营造全社会共守网络安全防线的浓厚氛围,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充分正确发挥网络在他们成长中的积极作用,我园向大家发出以下倡议:

1、尽可能让孩子少接触电子产品

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让孩子掌握分寸,知道看电视、玩手机等只是自己闲暇时的一种放松手段。

2、家长以身作则

家长不当着孩子的面玩游戏,强化意识,做网络安全的维护者。

3、经常亲子共读或是带孩子户外活动

如果孩子已经上瘾了,那也不要太急,慢慢帮孩子戒掉。可以试着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例如给孩子很多有趣的图书,带孩子一起读故事,或是带孩子到户外去活动,让孩子交朋友,慢慢培养孩子的各种其他兴趣,这样孩子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兴趣就会慢慢降下来。

4、需要使用时,控制时间与内容,避免游戏的诱惑

有时由于活动的需要,多多少少会用到这些电子产品,那么这个时候,尽量多安装一些学习工具或是与学习相关的学习软件。同时控制孩子使用的时间,每次尽量不要超过30分钟。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

合理使用电子设备

1、电子设备使用时长

宝宝1岁半前,各类电子产品完全禁止使用。

《指南》指出:

3-4岁幼儿连续使用电子设备不超过15分钟。

4-5岁幼儿连续使用电子设备不超过20分钟。

5-6岁幼儿连续使用电子设备不超过30分钟。

2、和孩子“约法三章”

使用电子产品前需要和孩子约定好,时间到了就要停止。如果孩子哭闹,父母不要指责和打骂,应该温柔而坚定地关掉。帮助孩子养成自律,而不是只靠父母的监督。

3、选择优质内容

家长应为孩子筛选优质的内容进行浏览,例如:互动性强的,少被动输入的;多创造性强的,少简单重复的;与生活紧密结合的。与孩子共同使用,帮助孩子了解他们所感知到的内容,并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

当然,如果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也会有效减少孩子对电子产品的关注度。

网络社交平台

“晒娃”安全须知

1、你想过孩子的隐私吗?

很多父母在社交媒体上“晒娃”时,常常忽略孩子的感受。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12%的父母会在上传子女照片时征得他们的同意;约有33%的父母承认子女曾阻止他们上传某张照片。孩子并非每次都愿意成为父母社交媒体相册里的主角。

2、可能招来“人贩子”

当父母在网上乐此不疲地分享孩子的生活片段时,殊不知已将孩子的具体信息、行踪和隐私完全暴露,可能招来不法分子,将孩子置于险境。

“晒亦有度”,谨慎晒娃

1、学会打马赛克

运用修图软件,把关键的个人具体信息打上马赛克,也许你小小的举动就能成为保护孩子的安全锁。

2、尽量不要晒正脸

选择孩子侧面的照片或距离较远的照片来晒。

3、设置分组权限

将朋友圈好友分组,只把孩子的照片分享给关系最亲密最信任的亲友,不做大范围传播,这样远在他乡的长辈就可以随时点赞啦!

4、晒娃之余教会小朋友安全常识

教会小朋友自我防范意识和更多的安全常识,防止意外发生。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我们将和广大家长一起共同创造安全、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幼儿园防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篇3

尊敬的各位家长:

防通讯诈骗,是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短信、电话、邮寄传递和网络等通信手段实施的新型诈骗罪活动。近年来,我市连续发生多起盗用QQ冒充老板诈骗企业财务人员案件,仅龙湾就发生3起,共被骗走260余万元。犯罪嫌疑人针对企业财务人员,盗取其企业老板QQ与其聊天,以支付货款、公司转账为幌子骗取企业财务人员汇款、转账。

由于此类犯罪投入小、回报高、隐蔽性强,已成为许多诈骗罪分子的首选。为有效地预防此类案件的发生,特别提醒广大家长密切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汇款之前一定要通过电话,或者面对面的方式,确认对方的身份。

二、保护好自己的账号,设置较复杂的QQ密码并且要经常更换。

三、万一发现被骗,一定要和骗子抢时间,立即报警,同时开始三次以上输错密码的方式临时冻结骗子账户。

xx

20xx年xx月xx日

幼儿园防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篇4

尊敬的家长: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高发,一人受骗,全家受损。为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利益,有效预防此类案件发生,特别提醒大家注意识骗、防骗,仔细阅读该信,让家庭的每位成员、让自己身边的每位亲朋好友都得到分享,捂紧自己的钱袋子,谨防上当受骗。

为方便广大群众及时了解掌握识别犯罪分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手段和伎俩,现将常见的10种诈骗手段归纳如下。

1、刷单兼职诈骗:犯罪分子利用事主在网上寻找兼职,以高额返利、佣金为诱饵,使用微信、QQ、支付宝为载体,发送“网上刷单”信息,骗取事主刷单本金,实施诈骗。

2、网络投资理财诈骗:犯罪分子利用高收益为噱头,借助网络、短信、邮件、微信等媒介发送理财信息,有专门的导师引导,骗取受害人下载理财APP或登陆理财网站将钱财划至理财帐户,购买股票、炒黄金、贵金属等实施诈骗。

3、网络贷款诈骗:犯罪分子利用被害人急需用钱的心理,以办理无担保、无抵押的低息贷款,或以可提高信用卡额度等由,以进行验资、刷流水或者缴纳保证金等各种借口,要求被害人转账,实施诈骗。

4、客服退款诈骗:犯罪分子冒充淘宝等公司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谎称受害人买的货品缺货或者商品有质量问题,需要退款或者给予事主补偿,引诱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5、注销贷款账户诈骗:犯罪分子冒充银行、贷款公司客服,套取事主贷款信息,以注销贷款账户为由,诱使事主转账,实施诈骗。

6、冒充熟人、单位领导诈骗:犯罪分子冒充事主的熟人、同学、朋友、单位领导等,通过借钱、充话费、生病住院、帮忙办事等各种理由请求事主汇款,实施诈骗。

7、家长群收费诈骗:在学生家长群里面,以老师名义群发交资料费、二维码或者向家长借钱等都是诈骗,利用新冠肺炎,以销售口罩、新冠肺炎疫苗、特效药都是诈骗。

8、游戏装备买卖诈骗:假期当中买卖游戏装备交易频繁,诈骗分子收到购买装备钱款或者收到游戏装备后将事主拉黑,实施诈骗,非官方网站、线下买卖游戏装备、账号的都是诈骗。

9、赌博投资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社交平台添加微信、QQ等通联工具,将事主拉入群,以导师、投资人等各种身份,让事主下载安装APP或者点击链接进行投资、赌博,从而实施诈骗。

10、冒充公检法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以事主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活动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从而实施诈骗。针对中小学生常见的诈骗方式:购买游戏装备诈骗;刷单兼职诈骗(以刷单可以挣钱,唆使学生绑定家长银行卡,诱导转账,实施诈骗);盗取微信、QQ、抖音等通联工具账号冒充好友诈骗(以生病住院等各种紧急事项借钱、盗取账号内资金、索要账号和密码及发送转账截图要求转款诈骗等)。

当您接到此类电话或信息,请勿轻信。在转账前请及时拨打xx号码进行咨询,以免上当受骗。如果发现上当受骗不要有侥幸心理,应当迅速保存涉案证据,并及时报案。

xx

20xx年xx月xx日

幼儿园防网络诈骗致家长的一封信篇5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创造了精彩的娱乐时空。与此同时,有害信息和不良内容借机传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xx月xx日至xx日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作为教育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的“监护第一人”,家长对孩子们进行网络安全教育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希望广大家长们能做到以下几点:

1、中小学生网上交友

1、在网上不要给出能确定身份的信息,包括家庭地址、学校名称、家庭电话号码、密码、父母身份、家庭经济状况等。如需要给出,一定要征询父母或好朋友的意见。

2、不要自己单独去与网上认识的朋友会面。如果认为非常有必要会面,则到公共场所,并且要父母或好朋友陪同。

3、如果遇到带有脏话、攻击性、淫秽、威胁、暴力等使你感到不舒服的信件或信息,请不要回答或反驳,但要马上告诉父母或通知服务商。

4、未经过父母同意,不向网上发送自己的照片。

5、要明白任何人在网上都可以匿名或改变性别等。

6、记住,你在网上读到的任何信息都可能不是真实的。

7、当你单独在家时,不要允许网上认识的朋友来访问你。

8、经常与父母沟通,让父母了解自己在网上的所作所为。

9、控制自己使用网络的时间,每次在计算机屏幕前工作不要超过1小时,眼睛不要离屏幕太近,坐姿要端正,屏幕设置不要太亮或太暗。

10、切不可将网络当作一种精神寄托。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受挫的青少年,不能只依靠网络来缓解压力或焦虑。应该在成年人或朋友的帮助下,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

2、上网安全知识

1、尽量不要下载个人站点的程序,因为这个程序有可能感染了病毒。

2、不要运行不熟悉的可执行文件,尤其是一些看似有趣的小游戏。

3、不要随便将陌生人加入到你的好友列表,不要随便接受他们的聊天请求,避免遭受端口攻击。

4、不要随便打开陌生人的邮件附件,因为它可能是一般恶意或者已经发现代码可以格式化你的硬盘,如果是可执行文件,可能是后门工具。

5、不要逛一些可疑或者另类的站点,因为的许多漏洞可以使恶意的网页编辑者读出你机器上的敏感文件,这点我们会在IE漏洞里面讨论。

3、给家长的十条建议

1、不要将电脑装在孩子的卧室,最好放在家中的明显位置。

2、控制孩子使用电脑的时间和方式。

3、经常了解孩子的网上交友情况。

4、与孩子共同阅读电邮来信,预先删除含色情内容的垃圾邮件。

5、与孩子一起上网。

6、非经父母许可,不要让孩子与网上结识的陌生人会面。

7、安装可过滤检测并禁读“性”“色情”“黄色”等字词的软件。

8、控制孩子远离网上聊天室。

9、教育孩子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在网上发布。

安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引导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我们也应提高防范意识,让我们家校形成合力,共同携手,从小培养孩子的网络防范意识,让孩子健康、快乐、平安的成长。希望大家保护好孩子与自身安全的同时,共同宣传反诈防骗,提高防范应对措施,共建和谐校园。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