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疾病预防及个性化方案(整理2篇)

来源:

肝脏疾病预防及个性化方案范文篇1

2019年世界肝炎日肝炎防治倡议书(一)

本报讯5月19日,2019年世界肝炎日到来之际,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和你在一起病毒性肝炎患者教育项目的20余家合作医院,联合开展和你在一起,肝炎科普走神州大型全国病毒性肝炎科普活动,并携手肝病防治领域的权威专家,向病毒性肝炎患者,向奋斗在病毒性肝炎防治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向社会各界公众发起倡议:

1.全社会齐参与、齐动员,科学、客观地对待病毒性肝炎,提高对病毒性肝炎的认知和预防水平。

2.消除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误解、恐惧、偏见和歧视,切实保护他们在生活、学习和就业方面的平等权益。

3.高危人群应积极、主动地接受筛查;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患者应到正规医院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和规范的化验检查,以监测和评价疗效、优化治疗方案,争取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4.肝病和传染病专科临床工作者应进一步规范治疗手段,同时积极参与病毒性肝炎的科学普及活动。

5.其他专科临床工作者,积极提高对病毒性肝炎的认知水平,逐步规范病毒性肝炎的筛查、上报和转诊工作。

2019年世界肝炎日肝炎防治倡议书(二)

20xx年7月28日是第x个世界肝炎日。为进一步普及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提高大众对肝炎的科学认识,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安排下,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和天津市疾控中心组织7月28日世界肝炎日一系列宣传活动,包括设计宣传活动主题、海报和开展预防肝炎现场宣传。

经过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有关领导和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审核,今年世界肝炎日确定为抗击肝炎,预防先行,副标题为疫苗接种好,铸就健康路另外配合主题,制作2幅宣传海报。一幅海报展现肝脏形状,肝脏内由多个小图标组成,每个图标均代表着一种传播方式,左侧大的区域包含了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右侧区域为甲型和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提醒公众肝炎病毒感染的风险就在身边。另一幅海报展现接种疫苗预防肝炎的情景,接种疫苗产生相应免疫保护屏障,预防肝炎病毒的感染,主要体现疫苗的保护效果,让公众知晓疫苗接种是预防肝炎的最有效措施。

此外,天津市卫生计生委和疾控中心制作世界肝炎日宣传2个视频,一是由专业人员制作肝炎知识快板书,另一个是由明星说2019年世界肝炎日宣传主题。

病毒性肝炎是一组被称为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的传染病。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受到影响,引起急性和慢性肝脏疾病,每年近150万人死于这一疾病,大都属于乙型和丙型肝炎。这些感染可以得到预防,但多数人并不知道如何去做。

20xx年5月,来自194个国家政府的世界卫生大会代表通过了一份决议,为预防、诊断并治疗病毒性肝炎促进采取全球行动。

全世界在世界肝炎日这一天开展的活动侧重于预防乙肝和丙肝。

选定7月28日作为世界肝炎日,是为了纪念乙肝病毒的发现者、首个乙肝疫苗开发者及诺贝尔奖得主巴鲁克?塞缪尔?布隆伯格的生日。

20xx年世界肝炎日主要信息

预防肝炎了解危险

不安全血液、不安全注射以及共享药物注射用具都可造成肝炎感染。

预防肝炎要求做到安全注射

每年有200万人因不安全注射染上肝炎。采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可以预防这类感染。

预防肝炎儿童接种疫苗

每年约有78万人死于乙肝感染。安全有效的疫苗可终生保护人们避免乙肝感染。

预防肝炎获得检测,寻求治疗

存在用以治疗乙肝和治愈丙肝的有效药物。

2019年世界肝炎日肝炎防治倡议书(三)

20XX年7月28日是全球第X个世界肝炎日,今年世界肝炎日的主题是预防肝炎,立刻行动,在世界肝炎日这一天开展的活动侧重于预防乙肝和丙肝。为了响应这一号召,解放军第四五八医院全军肝病中心联手举办20XX年世界肝炎日预防肝炎,立刻行动公益活动。

肝脏疾病预防及个性化方案范文篇2

脂肪肝人群中不仅糖代谢异常的发生比例高,更重要的是脂肪肝可以预测将来发生糖尿病。

日本、美国、意大利研究报道,对没有糖尿病的人群进行7年追踪研究发现,那些患有脂肪肝的病人经过7年之后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因此,又将现在还没有糖尿病的脂肪肝病人视为2型糖尿病的后备军。脂肪肝不仅引起肝脏的各种异常,而且与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密切伴随,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消化、内分泌、营养、心血管等多学科的共同关注。

据统计,非酒精性脂肪肝在全球患病率为20%。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最近上海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上海市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已达到15.35%。按上海人口1600万计算,上海目前脂肪肝人数约达到250万人。其中大约有50%的人群(125万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其中达到糖尿病标准的人数约达36万,那些已经进入到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和糖代谢尚处在正常范围的脂肪肝人群是个庞大的糖尿病后备军。

如何诊断脂肪肝

脂肪肝患者大多没有临床症状,少数病人可能出现右上腹胀满或隐痛等。随着体检的普及,通过B超诊断出的脂肪肝患者日益增多。其次是一些患者偶然检查发现肝酶升高又没有大量饮酒、病毒性肝炎或自身免疫肝病的证据,也没有药物或中毒等原因,这些患者大部分可能患有脂肪肝,如果做B超检查或肝脏CT可以进一步证实。肝脏脂肪含量>5%就可以诊断为脂肪肝,但是肝脏脂肪含量>30%时B超检查才能检测出来,也就是说,当B超和CT诊断出脂肪肝时,已经不是早期。

目前,国际上诊断和评价脂肪肝严重程度和肝脏脂肪定量的金标准是肝穿刺作病理检查的诊断方法,对脂肪肝的早期诊断和严重程度的判别至关重要。对于一些原因不明的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及时进行肝穿刺病理诊断对明确病因和制订合适的治疗方案都是非常必要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不断探索无创的肝脏脂肪定量检查的方法。国外自1994年开始应用磁共振波谱(1HMRS)方法无创性精确测定肝脏脂肪含量,近几年国内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工作,我们中山医院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磁共振波谱测定方法,正在临床推广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方法仍然限于肝脏脂肪定量研究,如果欲明确是否存在脂肪性肝炎,肝炎的严重程度、是否伴有肝纤维化或与其他肝病进行鉴别诊断仍然需要肝穿刺病理检查。

由于脂肪肝缺乏特异的症状,不痛不痒,许多患者对脂肪肝并不重视,以致部分患者出现持续的肝功能异常时才来就诊,此时已经不是早期单纯性脂肪变性阶段,而是进展为脂肪性肝炎,在此阶段,不仅肝脏损伤加重,而且糖代谢异常和心血管风险的伴随率大大增高。

及时筛查糖尿病

一旦诊断为脂肪肝,应该到医院的相关专科就诊,首先要明确引起脂肪肝的病因,如与各型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或毒物引起的肝损害以及酒精性脂肪肝进行鉴别。然后了解肝功能受损程度。肝损伤的程度与肝脏脂肪含量有密切关系,脂肪沉积越多,肝脏损伤越重。因此需要测定肝脏脂肪含量,国内有些单位已经开展CT半定量的方法,我们医院同时开始进行磁共振波谱定量分析,可以精确评估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和治疗后的疗效评价。对于一些反复肝功能异常而诊断不明的患者仍然需要进行肝穿刺病理诊断。

对脂肪肝的重视不能仅仅放在肝脏上,由于脂肪肝患者是个庞大的糖尿病后备军,所以对脂肪肝患者必须筛查是否存在糖代谢异常。筛查方法十分简单,通常采用标准的口服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通过糖耐量试验可以早期诊断是否有糖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的程度以及确诊是否为无症状性糖尿病。对于脂肪肝患者我们给出的建议是:重视脂肪肝,警惕糖尿病!

脂肪肝可防可治

脂肪肝可防可治。其防治原则是:早期发现,规范诊断,综合治疗,贵在坚持,重在预防。医生会根据脂肪肝的程度、分期、代谢异常和风险评估,制订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综合治疗最主要的方法是生活方式干预,即饮食控制和增加体力活动,通过降低体重可以使肝脏脂肪含量逐渐减少,随着肝脏脂肪量的下降,不仅脂肪肝得到不同程度的逆转,糖代谢异常可以改善,原有的糖尿病可以减轻。医生和营养师根据个体情况量体裁衣制订出合适的营养和运动处方。需要提醒的是减肥速度不宜太快,快速减肥反而可以加重脂肪肝。因此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对于生活方式治疗后仍不能满意控制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可以合理选择药物治疗。但是药物治疗的同时必须坚持饮食和运动治疗方案,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持之以恒,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封面专家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