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病人护理措施范例(3篇)

来源:

脑梗死病人护理措施范文篇1

关键词:早期心理护理;护理干预;脑梗死;抑郁症;康复治疗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对人类身体健康有严重危害的躯体疾病,脑梗死之后出现的抑郁状态是常见的脑梗死并发症,而脑梗死之后的抑郁症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脑梗死后的抑郁患者采用有效的护理对策,采取早期的心理护理,对促进脑梗死后的抑郁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45.5±3.5)岁;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33~77岁,平均年龄(56.3±4.2)岁,所有患者经过头颅CT或是MRI诊断皆为脑梗死,病程超过2周,同时符合脑梗死后抑郁症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神志清晰,无失认失语、器质性与反应性抑郁、以及其它严重的精神症状合并等现象,家族无精神障碍遗传史。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症等资料对比无差异,有可比性。

1.2方法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实施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倾听患者的心理想法,了解患者心理问题与需求;②关心患者,对患者予以安慰与开导,护理人员要以和蔼亲切的态度与患者沟通;③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鼓励患者自我调节,积极配合肢体康复训练;④家庭与社会的支持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若P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评分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及危害性脑血管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就是脑梗死后抑郁,是阻碍患者功能恢复与卒中复发的关键因素。它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脑梗死的康复时间,影响患者的的治疗与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的恢复,重者会导致患者死亡[1]。脑梗死后的抑郁症主要的表现:睡眠障碍、悲观厌世、情绪低落等情绪,这对脑梗死患者的恢复有明显的副作用,会进一步扩大躯体疾病症状,削减患者的慢性疾病心理调节功能。

3.2心理护理干预的重要性抑郁情绪可使躯体的疾病恶化、影响患者康复,所以,针对抑郁症的独特性,心理治疗是重点,脑梗死抑郁情绪的护理中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及实用技术,从心理角度实施干预护理,比常规护理干预更有效。早期的心理护理让患者有机会向医护人员说出自己的感受与内心的痛苦,消除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一切因素,这样才能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让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宣泄,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处于最佳的身心状态[2]。本文研究的结果显示: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在一般的治疗护理基础上,早期的心理护理干预,在6个月末,抑郁症状明显得到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这能表示,对于脑梗死后抑郁的患者药物及康复训练是必要的,早期的心理护理干预也是相当的重要。只有通过心理干预,抑制了患者的抑郁情绪,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患者才能主动参与,进一步提高患者训练的积极性,从而成就良性的促进机制。相反的,如果在抑郁后得不到改正,会导致患者的运动量减少,肢体的功能恢复的比较缓慢,这会加重患者的抑郁,影响其康复。因此,医护人员在发现患者的抑郁情绪,应及时地采取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理的疏导,满足其心理的需要,降低这情绪对患者带来身心的危害[3]。同时积极与家属的沟通,让患者得到亲人的关心,使得其积极的面对疾病、治疗疾病。

综合上文,早期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让患者变得坚强、有自信,还可以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有利于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促进其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樊晓桃.心理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0,12(22):244-245.

脑梗死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糖尿病;脑梗死;观察;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诊断技术的进步,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患病人数处于增长趋势[1]。脑梗死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护理难度大,致残率高,采取积极的救治措施和有效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现将笔者所在科收治的85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5例患者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住院的患者,其中男52例,女33例,年龄40~78岁,平均(48.85±7.88)年,病程2~18年,平均(10.88±5.32)年。所有病例均符合WHO1999年制定的诊断标准,为Ⅱ型糖尿病患者,均作空腹及餐后血糖检查,空腹及餐后胰岛素、C肽检查;均作头颅CT或MRI检查,其中基底节区脑梗死53例,顶叶梗死14例,颞叶梗死10例,额叶梗死8例,两个部位梗死40例,合并脑出血2例。

1.2治疗方法给予控制血糖、抗血小板、抗凝聚、降颅压、改善脑供血、脱水、营养神经、预防和控制感染等对症治疗。

2观察与护理

2.1观察要点

2.1.1脑梗死的早期症状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多无明显诱因,起病突然,多发生在早晨4~10时,有的可在睡眠中发生。因此,夜班护士应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的早期症状。本组有2例在早晨起床时发现言语不清、肢体乏力、口角歪斜、反应迟钝,行头颅CT或MRI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

2.1.2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肌力、皮肤弹性等变化。如出现呼吸节律的改变(节律加深加快或变慢变浅),且瞳孔不等大等,应考虑脑疝的发生;如果呼吸有烂苹果的气味,则考虑酮症酸中毒的可能。本组发现1例脑疝,2例酮症酸中毒,经积极治疗及护理,病情缓解。

2.1.3血糖观察运用胰岛素的患者,应严密监测血糖变化和胰岛素的副反应。(1)低血糖反应:可出现软弱无力、心悸、脉率增快、出汗、饥饿感、头痛、抽搐、昏迷等症状[2]。本组3例出现低血糖反应。经口服糖水或饼干缓解;对病情较重者需静脉注射50%葡萄糖20~40ml。(2)脂肪营养不良:注射部位呈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3)过敏反应:注射部位出现瘙痒,继而出现荨麻疹样皮疹,可伴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2.2护理措施

2.2.1心理护理因本病老年人较多,病程较长,恢复慢,且可能留下不同程度后遗症,多有悲观、抑郁、失去信心的情绪,护理时要耐心细致与患者沟通,向患者介绍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病程特点,使其对病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2.2饮食护理饮食疗法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改善高血糖及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同时还可减少降糖药物的用量。及时给予患者家属详细说明饮食疗法对糖尿病的作用,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营养状况,合理安排每日所需饮食。应食用高纤维食物,既可软化大便,又可减慢吸收,还可通过减少肠激素,减少胰岛素释放及增加周围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2.2.3应用胰岛素的护理在抽取前认真核对医嘱,严格计算所需胰岛素的剂量,一般在三角肌及臀部、大腿外侧进行。注射部位要常改变,如多次注射同一部位,可产生皮肤硬结,甚至溃烂,脓肿形成,更不应在有硬结或皮下脂肪萎缩的部位注射,以免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刺入后要回抽,确认不在血管内方可注射。患者注射胰岛素后,护士应定时监测血糖,静脉应用胰岛素者,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2.2.4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擦洗,勤更衣;禁用热水袋、电毯等过热的物品;对枕骨粗隆、肩胛部、髋部、骶尾部、足跟部等易发褥疮处,皮肤护理更加精心;每日进行足部皮肤的清洗,保持脚趾缝隙干净,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3]。

2.2.5预防感染温水泡脚水温不超过40℃;做好口腔护理,避免口腔溃疡发生;保持外清洁;有条件可使用翻身床或气垫床。注意呼吸通畅、防止呼吸道感染。已有感染患者,选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配合解痉药、吸痰、吸氧、雾化吸入、局部理疗等治疗[4]。

2.2.6康复训练在病情稳定、心功能良好、无出血倾向时应及早进行康复训练,对瘫痪肢体进行被动伸屈、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鼓励多下床活动,有效预防患肢废用性萎缩的发生。

2.2.7出院指导有计划地指导培训家属做好出院后的家庭护理和正确的功能训练方法,以及褥疮、便秘及泌尿系感染的预防及护理等。告诉患者要适当活动,合理饮食,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3结果

本组85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和密切观察及精心护理,8例遗留偏瘫,生活不能自理,余77例均不同程度的恢复良好,出院后生活可以自理。

4体会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临床上比较常见,要针对脑梗死和糖尿病进行双重治疗,根据原发病,制定针对性的系统的护理计划,准确观察患者的早期症状,对病情和血糖严密观察,并针对患者的心理、饮食、用药、康复进行认真护理,积极预防感染的发生,做好康复指导和出院教育,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缩短康复时间。

参考文献

[1]王要军.高级临床医学[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83-285.

[2]童粤,杨新哲,刘德辉,等.糖尿病低血糖反应首发症状及相关因素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5,20(9):19.

[3]童旭英.糖尿病性脑梗死的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4,16(124):13197~13198

脑梗死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通道侗族自治县民族中医医院湖南怀化418500)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住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5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27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27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设为观察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护理有明显效果的19例(70.4%),有效7例(25.9%),护理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患者中,护理效果显著的有11例(40.7%),有效9例(33.3%),护理总有效率为74%,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T=22.27,P<0.05)。结论:针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加速治疗进程,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综合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561(2015)07-0092-01

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患者通常出现行动不便、记忆力减退、失语等临床症状。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住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5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5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检查,确诊为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其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63~79岁,平均年龄(70.2±8.5)岁,其中,有不同程度智能损伤的患者27例,出现头昏的患者12例,肌肢力患者15例。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期检查患者的血压、血糖状况;若患者出现低血糖,对其饮食控制不可过于严格,较严重的患者应给予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

用药指导: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口服用药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正确控制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的变化,从而掌控高血压、脑血管病情变化。依照患者每日三餐后两小时内血糖的变化,以糖化血红蛋白值为参考,指导患者用餐前后正确服用降血糖药物。根据患者血压的变化情况科学指导患者服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降压药,及时检测患者血压、血糖的变化。

饮食护理:叮嘱患者多进食维生素、蛋白质含量高,低盐、低热量的食物,严格控制其每日摄入的热量与钠盐含量,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保证患者定时定量用餐。

肢体运动:遵医嘱协助患者进行肢体运动,使患者尽快恢复肢体运动功能。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知识,每日与患者一起进行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并及时纠正其错误的动作。

安全护理:脑梗死患者通常伴有行动不便、感官迟钝等症状,护理人员应依照患者年龄、血压、听力、视力、肢体运动、使用降压、降糖药等情况,评估其跌倒和坠床指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患者安全指导;在患者经常活动的区域设立安全设施;保持地面干燥,防止患者滑倒;患者外出时应由护理人员陪同;加强基础护理,定时为无法起床的患者翻身、扣背,按摩身体受压处,以免发生褥疮。

心理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帮助其消除焦虑、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告知患者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与注意事项,使其树立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

1.3评价指标: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所得数据,计数资料单位采用%表示,组间率比较使用x2或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T=22.27,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高血压属于常见的慢性疾病,极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结构与功能有着严重的影响,最终导致患者内脏功能衰竭,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糖尿病是一种由内分泌导致的中心性疾病,需要适当地控制饮食。糖尿病、高血压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因素,其发病原因是糖尿病使患者的血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发生混乱[2]。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发病率不断升高,老年人的意识、思维能力、行动能力相对较弱,早期应有效控制患者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防止心肾功能受损,从而减轻脑梗死症状[3]。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应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针对患者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密切检测患者血压、血糖等生命体征,防止患者发生感染;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训练,促使其尽快回复神经功能;加强患者饮食、用药、安全等方面的护理;积极关心患者,与患者进行沟通,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为其解除疑惑;注意倾听患者的感受,帮助其消除不良情绪。综合护理措施能够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缩短其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中,护理有明显效果的19例(70.4%),有效7例(25.9%),护理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患者中,护理效果显著的有11例(40.7%),有效9例(33.3%),护理总有效率为74.0%,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加速治疗进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隽书,林珊珊,佘其美,董亚苒.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3,24:7-8.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1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经济政策评估范例(3篇)

    - 阅0

    经济政策评估范文关键词:创新政策;演进历程;绩效评估;政策工具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2)11-0043-05LiteratureReviewonInnovationPolicyFANBo-nai1,DUANZ.....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概念范例(3篇

    - 阅0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概念范文对金融市场的概念,理论界的认识至今仍不统一.一种说法是:“金融市场就是资金融通的场所”;另一种说法:金融市场就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互相接触,各.....

    保险资金运用的方式范例(3篇)

    阅:0

    保险资金运用的方式范文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保险资金运用制度建设,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但与保险业发达的国....

    脑梗死病人护理措施范例(3篇)

    阅:0

    脑梗死病人护理措施范文篇1关键词:早期心理护理;护理干预;脑梗死;抑郁症;康复治疗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对人类身体....

    经济政策评估范例(3篇)

    阅:0

    经济政策评估范文关键词:创新政策;演进历程;绩效评估;政策工具中图分类号:F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