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收集7篇)
来源:
傅雷家书读后感篇1
《傅雷家书》是中国文艺翻译家傅雷及其妻子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录,写信时间为1954年至1966年6月。
这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父爱的教子文章。傅磊和他的妻子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努力培养了两个孩子:傅聪,著名的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做“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编辑印在这本小书里,不是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中说:“给你写一封长篇累犊的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几个功能。首先,我真的把你当作讨论艺术和音乐的对手;第二,我真的很想激发你一些年轻人的感受,让我作为父亲得到一些新鲜的营养,也可以间接传播给其他年轻人;第三,通过交流训练你的不仅仅是写作风格,还有你的思想;第四,我想一直为你做一个警察,做一面“忠实的镜子”,无论是在生活、生活细节、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势方面。“贯穿所有家书的感情,就是让儿子了解国家的荣辱和艺术尊严,以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优秀”的艺术家。“贯穿所有家书的感情,就是让儿子了解国家的荣辱和艺术尊严,以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优秀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家庭的感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世界各地的父母和孩子带来了强烈的感染启示。
傅雷家书读后感篇2
这个寒假中我读了一本书,叫《傅雷家书》,我被他给深深吸引到了。
这本书是傅雷夫妇与长子傅聪在其留学波兰期间的往来家信。在这本书中,底下会有插叙当时的情况和背景来更好的辅助你来阅读,还会有一些插图,傅雷先生的英文也会有翻译,可以说是很细腻了。在此书中内容简单又有趣,还给我普及了许多在音乐和成长上的知识。在他们来往的信中最醒目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思念。文章好似在讲述着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奇的故事,感情上的挫折,对音乐的困惑,傅雷先生的大病,对音乐的理解等等都使人感受其深。在其中,我觉得傅雷先生十分博学,他懂很多东西,也懂得把这些东西传给傅聪。例如会英文,懂音乐,有出国经验,人生的道理,而他也是一名的文学翻译家,他对傅聪不要求多才多艺,只希望他全心全意投入在音乐之中,希望在音乐上能有所深造,要到达一片领域的巅峰,是需要全心投入的。傅雷夫妇不仅关注傅聪的.音乐,更是关注他的人格,信中时时刻刻都会有父亲和母亲对他的警钟。在此书中后半部分基本为母亲写,因为父亲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了,但心中所挂还是傅聪。
《傅雷家书》写的都是看似日常的家常话,却是字中有真情,文中有真理,不仅在文学、艺术、哲学方面帮助傅聪答疑解惑,也帮助傅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真实体现了家书中“父亲如山,母亲如水”的形象,表达了中国传统家庭“严父慈母”的主题。
合上书本,情景在脑海中浮现,傅雷夫妇的那种思念,回味无穷。
傅雷家书读后感篇3
去年9月27日在省新华书店买了一本由傅雷次子付敏编的《傅雷家书》,历时一年时间,今早方才读完。买此书的初衷是为了学习傅雷教子经验,为自己教育孩子提供借鉴,不想在读书过程中却使自己颇受教育。
书中大多内容都是在和儿子谈论艺术,字里行间虽不乏爱子之情,但更像是两个艺术家在进行艺术探讨。他们谈音乐、谈文学、谈美术、谈雕塑,古今中外无所不谈。
读傅雷家书,常常能引起强烈的共鸣,觉得自己和傅雷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他比我更优秀,更善于表达。自己曾经有过的感觉,他都能用很精炼的语言表述出来。
全书富含哲理的语句很多,读时我常会想起自己前几年所写的《与弟书》,那里面有我对人生的看法。但我的思想远不及傅雷的那样深刻、博大。家书中这么多饱含哲理的语句,若不是自身修为极高,定时用了很多的心力。
傅雷夫妇对孩子的爱之深切,感觉有时近乎病态,但若想象他们当时的处境,就不足为奇了。儿子只身异国,而且常常不知或无暇写信,牵挂孩子到如此程度也在情理之中。
家属中设计编者傅聪的地方不多,但我觉得对我却受益很大。傅聪毕业后在北京的`中学教书,他不畏艰苦,不怕寂寞,对工作兢兢业业,钻研教法,总结自学方法,深受学生喜爱。他的这种工作态度,正是最值得我学习的。
我之所以觉得《傅雷家书》让我从中颇受教育,是因为文中教导傅聪夫妻相处之道,持家理财之法,都是我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如果我和妻能早些读读此书,在相处和理财方面会少走很多弯路。
我很佩服傅雷的才思,他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一年时间只是匆匆读完了此书,以后还要慢慢的细读,认真的记好笔记和反思。
傅雷家书读后感篇4
傅雷是一个真诚的人,能有这样一个爸爸,我想当子女的应该是荣幸的,因为他把子女看成是独立的个体,有错就认,而且非常真诚。在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晚/十九日晚的信中写到: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
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
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效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18日晚。我想任何一个看到身为爸爸的写出这样道歉的话,不论受到多大的委屈都会释然的。
傅雷是一个尊敬的`长者,能够给孩子提出批评和要求,也是在温和而鲜明中指出,在一九五四年四月七日的信中写到:“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不仅指导孩子的学业,还关心孩子为人处世的方法,而且态度鲜明,
傅雷是一个有着丰富情感和博学的人,对音乐的分析和认识,都是令人敬佩的,不仅指导傅聪的对音乐的理解,而且还能指出孩子在艺术修养和音乐学习上的指导,包括对作品的理解,都让人敬佩。从对作品的理解到演奏技巧的提高,每一个阶段都会表达自己的理解,并传递给孩子。
傅雷家书读后感篇5
《傅雷家书》是翻译家傅雷和妻子写给儿子傅聪的信集。每一封家信都汇集了父母的心血和对儿子深切的关爱。作为钢琴家,傅聪不得不在世界各地奔波,傅雷夫妇的信时时提醒着傅聪如何聪明地做人处世,引领孩子不断前行。
静静翻开《傅雷家书》,如深沉父爱一样,有许多足以令我感动的细节。譬如,身为父亲的傅雷为了弥补爱子因远离故土而产生的诸多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日渐陌生的因素,不顾重重的'困难,坚持给孩子邮寄有关的书籍,从《诗经》、《楚辞》到宋词、明曲,还有自我的译作。在信笺中他阐述着民族的文化哲学思想,不止一次给儿子纠正用错了的字词,为的是让儿子明白:作为一名炎黄子孙,他是足以骄傲的,因为祖国有着无尽的文化财富,一代又一代在所有中国人的血脉里传承着!
“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必须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地点点滴滴的把自我明白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这是傅雷在启发他的孩子,报效国家是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即便自我是普通人,也能够为国家、社会作贡献。每个人都是社会前进的车轮,我们的所作所为、点点滴滴,都与国家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应当进取地为祖国作贡献,创造完美的明天。
当傅聪忙于演出、练习而时常熬夜,以致精神疲惫,傅雷劝告傅聪劳逸结合,多到郊外或博物馆。“人寿有限,精力也有限,要从长远着眼,马拉松才会跑得好。”傅雷用形象的比喻,劝诫傅聪爱惜自我的生命。
傅雷家书读后感篇6
傅雷家书除了教我们做人做事外,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浓浓的亲情。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不是伟人,不像傅雷那么出名,也不能说出让人立身处事的大道理,但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会先为我考虑,为我打算。傅雷家书中有着许许多多做人处世的大道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诲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样讲道理,然而他们总是为我。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弄艺术也,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很多家庭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一个良的'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可是有多少家庭可以适当地教育孩子呢?在中国,许多家庭的教育不恰当,父母都没有用心与孩子沟通,不了解孩子的情况,没有正当地引导孩子,让孩子步入歧途,最后后悔莫及。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材,出现了数不胜数的家庭暴力,让孩子身心受到伤害,不但没有使孩子懂事,反而让孩子变得更叛逆。要用合适的方法教育孩子,《傅雷家书》这本书就能给父母很的指引。其实,作为孩子的我们也有必要看看,因为它可以感染我们,让我们察觉到家长的用心良苦,懂得感谢父母,它更让我们懂得艺术的欣赏,在处事做人方面,有一个向导!
傅雷家书读后感篇7
《傅雷家书》是由傅家的185封家书组成,整本家书,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道德的最好阐释。大部分是傅雷暨夫人写给远在大洋彼岸的儿子傅聪的信。傅雷用自己的方式教育除了两位人才,一位钢琴家,而另一位,则是远近闻名的英语老师。
每个人都有生身父母,大都体会过父母的慈爱和教诲。而傅雷夫妇的这种爱,体现在着字里行间中。
父亲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年轻时甚至有些暴燥,极富个性的。成功的父亲,在他对儿子的信中,多数体现的是他叫儿子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人,先会做人,再在这个社会上生存,这体现的是他这个做父亲对儿子的深沉的爱。
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许多启示。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们想过没有,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原因饱受折磨,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现在,很多家长也争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这就成了亲子教育的典范。

傅雷家书读后感高二700字(精选13篇
- 阅2傅雷家书读后感高二篇1父母是我们身边最贴近的人们,他们时刻关怀着我们,在身边教导着我们,同样是父母,傅雷通过书信的方式沟通。正是这一封封的书信,感动着我们,打动着我们。傅雷.....

傅雷家书读后感2023(精选5篇)
- 阅22021傅雷家书优秀读后感五篇1读了这本家书,我感受很深:傅雷生于原上海南汇区,是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

傅雷家书读后感初中(收集49篇)
- 阅1《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篇1《安娜卡列尼娜》是文学史上一座无法翻越的大山。托翁的这部作品,我认为是至今甚至未来也是无人能超越杰作。这部七八百页60万字的鸿篇巨作,将俄国.....

傅雷家书读后感(收集10篇)
- 阅0傅雷家书读后感篇1母亲的爱犹如人生道路上的伞,于孩子遮风挡雨,而父亲的爱总是无私的,是指引孩子走上正轨路的明灯。傅雷家书————记叙了从1954年到1966年,父亲傅雷与傅聪来.....

小学生《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收集45篇)
阅:0小学生《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时间:2022-08-0615:06:08专题读后感投诉投稿相关推荐小学生《三国演义》读后....

傅雷家书读后感(收集7篇)
阅:0傅雷家书读后感篇1《傅雷家书》是中国文艺翻译家傅雷及其妻子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录,写信时间为1954年至1....

《勇敢的小裁缝》读后感(收集46篇)
阅:0勇敢的小裁缝读后感篇1我读了格林童话里《勇敢的小裁缝》的故事。小裁缝和两个大裁缝一起到骄傲的公主那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