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围术期护理(6篇)
来源:
剖宫产围术期护理篇1
关键词:剖宫产;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效果
剖宫产是阴道分娩的一种替代方式,主要用于应对难产,确保产妇与胎儿生命安全。但剖宫产需要在产妇腹部进行人为切口,所以产妇在心理上和身体上同样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且术后更容易发生并发症,对产妇的健康影响较大,因此探讨与实践如何对剖宫产产妇实施临床护理,全面确保产妇安全健康就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所在医院通过对56例剖宫产产妇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作用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从作者所在医院自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以来,接收的在院分娩剖宫产产妇中,选择11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无合并脏器疾病或认知障碍者,产前检查显示所有产妇均具有剖宫产指征。随机将56例产妇划分为整体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两组人数均等各56例。分组后整体护理组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38岁,平均31.2±2.3岁,32例为初产妇,14例为经产妇,平均孕周40.5±0.7周,小学文化水平4例,初高中文化水平22例,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30例。常规护理组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39岁,平均31.5±2.8岁,31例为初产妇,15例为经产妇,平均孕周40.3±0.5周,小学文化水平3例,初高中文化水平21例,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32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产妇各项临床资料基本保持一致(P>0.05),临床可比性充分。
1.2护理方法
根据分组对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主要针对临床症状进行对症护理。对整体护理组实施术前、术中、术后整体护理措施,主要的方法与内容如下:
1.2.1术前护理
术前为产妇营造温馨的待产环境,使产妇可以保持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加强对产妇的饮食干预,为其提供高蛋白、高纤维素且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越临近剖宫产手术,产妇的心理情绪波动就会越大,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影响产妇身心整体状态,不利于进行剖宫产手术,因此护理人员要与产妇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她们的顾虑所在,告知她们目前剖宫产的行术量较大,临床经验丰富,完全有能力确保母子的安全,并向她们一一介绍参加手术的医生、护士情况,消除她们的陌生感,让她们知道这些医生、护士的工作经验与技术能力出众,增强产妇的信心,使产妇保持积极的术前心理情绪;最后,要引导产妇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告知她们术前检查的作用意义,确保其各项指标符合剖宫产需求。对产妇进行产前教育,告知需要了解和注意的各种事项,使其能够积极配合临床医护工作开展。
1.2.2术中护理
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开始,就要有护理人员时刻陪伴在产妇身边,一方面给与产妇心理支持,安抚产妇情绪,另一方面注意患者产妇的体征情况,保持液体通道畅通。术中,积极配合主刀医生,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术中动作要快速、轻柔,尽可能避免噪音对产妇带来的刺激。胎儿取出由助产士处理完毕后,尽早协助产妇与婴儿进行皮肤接触。将产妇身上的血迹和羊水清理干净并穿好衣裤后,将母婴一同送回病房。
1.2.3术后护理
术后注意观察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与精神意识情况,可取半卧位,以减小切口张力,缓解她们的疼痛症状,强化营养,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鼓励产妇早下床活动,给产妇及家属讲解下床活动的意义,但每次活动要适量,不能过度。指导其如何进行母乳喂养,宣传母乳喂养对产妇与新生儿的好处。做好导尿管护理,预防细菌逆行感染,尽量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拔管后多饮水,尽快自行排尿。卧床时适当抬高下肢,观察下肢的温度和颜色变化,给予下肢被动运动,使小腿肌肉能够持续收缩,促进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做好对产妇的心理护理,防止其产生消极情绪,出现产后抑郁,并注意预防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记录两组产妇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计算各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整体护理组产妇的首次排气时间为22.6±1.8小时,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29.5±2.5小时,住院时间为6.5±1.2天。常规护理组产妇的首次排气时间为31.6±2.6小时,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36.5±3.8小时,住院时间为8.2±2.3天。整体护理组的术后康复速度明显比常规护理组更快,且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参表1)。
从术后的并发症情况来看,常规护理组有3例产妇发生便秘,2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尿路感染,2例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14.28%。整体护理组仅有1例产妇发生了便秘,1例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3.5%。经统计学分析,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整体护理组,且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X2=2.53,P
3讨论
阴道分娩是人体的自然分娩方式,但由于各种危险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每一个产妇都能够进行阴道分娩,例如头盆不称、骨产道或软产道异常、胎儿或胎位异常等,都不能正常的通过阴道分娩,如果强行为之,则可能对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后果非常严重。剖宫产是阴道分娩的替代方式,它主要应对的就是难产,能够在产妇不能进行阴道分娩的情况下,顺利娩出胎儿,并确保产妇及胎儿生命安全[1]。
但行剖宫产术也有不利的一面,它需要在产妇腹部进行人为切口,这会给产妇带来更大的身心压力,其次是术后的并发症较多,产妇康复速度较慢等等[2]。因此,必须要从术前、术中、术后各个阶段,对产妇实施干预范围更加全面的综合护理,帮助产妇调整身心状态、提高她们对剖宫产的科学认识,使她们受到全方位的护理保护,从而确保她们的健康与安全[3]。
通过本文的临床研究结果也证明,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可以降低产妇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产妇术后康复速度,值得加强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杜风花.健康教育路径在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0):935-936.
剖宫产围术期护理篇2
作者单位:526040肇庆市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
欧少玲:女,大专,主管护师,护士长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满意度。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计划性剖宫产产妇1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的入院顺序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状况、相关知识掌握状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满意度。
关键词剖宫产;临床护理路径;效果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1.025
随着剖宫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意识的转变,剖宫产临床应用越来越广,而产妇与家属对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不再仅仅针对疾病,而是兼顾身心。由于患者对突如其来的疾病和手术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等消极心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效果[1]。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整体的标准化诊疗护理模式,通过制定合理有序的护理措施,增强护理工作的计划性和预见性,提高护理服务的效率,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2]。目前,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已经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护理服务中,效果颇佳。为进一步提高我院产科的护理质量,我科近年来在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计划性剖宫产的初产妇182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1~36岁,平均(28.53±4.12)岁。孕周38~42周,平均(39.28±1.19)周。根据产妇的入院顺序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1例。所有产妇均排除围产期并发症及其他系统严重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和文化水平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措施,按常规医嘱进行护理,采用随机教育的方法。观察组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措施,由责任护士按照护理路径的实施步骤进行干预。临床护理路径措施:(1)入院当天。护理人员向产妇进行相关健康宣教,向患者介绍临床护理路径的程序和内容,主要包括剖宫产手术的相关知识、麻醉方法、术前术后的主要操作以及患者需要的配合。同时对产妇的生命体征、胎心进行监测,并告知其术前要保持充足睡眠。(2)手术当天。术后指导产妇采取正确体位以及如何翻身,并且告知其早接触、早吸吮的意义,指导其缓解术后疼痛的方法。(3)术后第2天。肛门排气后开始进食,宜进食高蛋白质、高热量、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此外要补充足够的水分;及时更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定时进行会阴冲洗,视患者状况拔除尿管[3]。(4)术后第3~4天。指导产妇正确的挤奶方法及乳房保健措施,并尽早进行适当活动,术后第3天开始指导其做产后保健操。(5)术后第5天。教会产妇及其家属如何给新生儿沐浴、抚触及喂养知识。(6)术后第6天。告知患者出院后如何进行切口护理和饮食护理。特别要告知妇婴复诊时间和新生儿预防接种时间。
1.3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状况、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及满意度。其中住院状况包括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相关知识掌握度和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相关知识掌握度分为优、良、一般和差4个等级,患者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和不满意4个等级。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3.1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c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住院状况比较(表1)
2.2两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表2)
2.3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表3)
3讨论
近年来,剖宫产率明显上升,增加了生产过程中的医疗费用,延长了住院时间和产后康复时间。因此,如何在保证手术质量的同时,降低住院费用就显得格外重要。而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科学、高效的医疗护理新模式,综合应用循证医学与质量控制的经验和措施,旨在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住院时间,节约治疗费用。通过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对特定疾病给予标准化的治疗护理措施,使护理人员能够有预见性地开展护理活动,降低护理工作的盲目性,从而有效缩短检查、治疗的时间,提高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4]。特别是对于手术方法相对简单明确的疾病尤为适用,非常适合在计划性剖宫产中应用。
与传统的护理模式相比,临床路径措施具有以下优点:(1)护理人员按照制定的护理路径实施护理,能够有效规范护理行为,减少护理措施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护理措施的有序性和计划性。(2)临床护理路径通过实施标准化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流程,控制和规范了各种治疗费用和检测费用,降低了住院费用和医疗成本,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3)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护理人员按照制定的临床路径实施护理,能够促进医师、护士和产妇之间的交流,通过向产妇及家属解释临床路径的流程,能够使他们对手术及护理过程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消除其顾虑,增强配合度[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关知识掌握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之,将临床路径应用于计划性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中,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提高产妇对相关知识的知晓度和配合度,最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植彩群.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7):67-68.
[2]王若乔,叶志霞.临床路径研究现况与展望[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2):125-126.
[3]虞森森,武晓泓,陈旗,等.临床路径在计划性剖宫产中的应用分析[J].南京医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474-476.
[4]田丽.临床路径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4,18(4B):734-735.
[5]刘亚琴,罗小兰.临床路径在择期剖宫产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4):25-27.
剖宫产围术期护理篇3
[关键词]剖宫产产妇;围术期;综合性护理;焦虑;应激反应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4)31-0079-03
Influenceofcomprehensivenursinginterventiononcesareansectionperioperativeanxietyandstressreactioninperioperativeperiod
ZHANGAihui
DepartmentofObstetrics,ShenyangCitytheFifthPeople’sHospitalinLiaoningProvince,Shenyang11002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influenceonperioperativeanxietyandstressreactioninperioperativeperiodofcomprehensivenursinginterventiononcesareansection.MethodsOnehundredcasesinourhospitalwererandomlydividedintointerventiongroupandcontrolgroup,50case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receivedroutinenursing,interventiongrouponthebasisofcontrolgroupcontrolgroupcomprehensivenursingintervention,atseconddays,1daysbeforetheoperation,thechangesofSASthirddaysafteroperationandtwogroupsofpatientsbeforeoperation(T0),fetalchildbirthtime(T1),endofoperation(T2)changesinMAP,HR,CORTlevel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respectively.ResultsAfteroperationthirddays,theSASofinterven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ofpatientswith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beforeintervention,andsignificantlylessthanbeforeoperation1days,butSASscoreoftheinterventiongroupafteroperationthirddays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Cesareansection;Perioperativeperiod;Nursing;Anxiety;Stressresponse
随着医疗技术的日益进步及社会观念的不断改变,选择剖宫产分娩的产妇逐年增多,同时剖宫产的分娩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母婴成活率[1]。但剖宫产术作为强烈的应激源,易使产妇产生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加之手术应激,易使产妇围术期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不利于配合手术,增加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2]。提高产科护理的质量,可以促进产妇的术后康复、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保证母婴安全。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产妇的焦虑状态,降低围术期应激反应,对于提高手术的效果、降低母婴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100例产妇纳入本研究。年龄最小21岁,最大33岁。其中初产妇79例,经产妇21例。学历状况:初中及以下19例,高中23例,大专及以上58例。全部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学历状况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比较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护理,包括术前1天向其介绍手术时间、麻醉方法、术前准备及注意事项,术中观察和记录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围术期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2.1术前干预术前1d由巡回护士到病房对产妇进行访视,收集产妇资料,告知术前准备的项目及意义、麻醉方式、麻醉及注意事项等。在交谈中了解产妇的心理需求,做好心理指导。
1.2.2术中干预护理人员到病房接产妇时态度要热情,嘱家属在手术室门口放心等待。行术前准备和操作时动作要轻柔,边操作边与孕妇轻声交谈、解释,分散其注意力,征得产妇同意后再予妥善固定;麻醉手术过程中尽可能握着孕妇的手,提高产妇的安全感及心理承受能力。
1.2.3术后干预产妇回到病房后,去枕平卧6h以上,鼓励并帮助产妇取其舒适的自由。产妇术后切口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护理人员要告知产妇疼痛的性质,指导产妇减轻疼痛的方法,如在深呼吸或咳嗽时,用手捂住切口,防止牵扯到缝线疼痛。早期让产妇接触婴儿,使其尽快建立感情;告知产妇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并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喂养方法。
1.3评价指标
1.3.1焦虑状态评价[3]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累计得分≥50分表示存在焦虑症状)进行评价,每名产妇分别于入院第2天、术前1天、术后第3天进行测试。
1.3.2应激反应指标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0)、胎儿娩出时(T1)、术毕(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清皮质醇(CORT)水平的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时点进行方差分析。P
2结果
2.1两组产妇从入院至产后SAS评分比较
入院第2天,干预组与对照组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天,对照组的SA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产妇从入院至产后SAS评分比较(x±s)
2.2两组产妇应激反应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产妇T0、T2时点的MAP、HR、COR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T1时点MAP、CORT水平均较T0时点明显上升,但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T1时点MAP、COR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手术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可引起产妇心理反应和生理的改变,从而导致心理和躯体的不适,尤其是导致患者产生以焦虑为代表的心理应激反应。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注重“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模式为现代护理发展的方向[4]。剖宫产是产科常见手术之一,随着医学发展和社会因素影响,选择剖宫产的比例逐年增高,剖宫产产妇常存在恐惧、紧张、焦虑等负性心理,易在心理和躯体上产生不适,从而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剖宫产手术虽然手术时间不长,但产妇的心理变化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如何在短期内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消除心理障碍,使其积极配合治疗非常重要[5-8]。本研究将综合性护理应用于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中,通过护士对产妇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和被尊重感,减轻了其焦虑心理。本研究表2结果证实,干预组术后第3天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综上,对产妇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产妇消除不良情绪,使产妇主动配合手术,降低应激反应,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了手术质量。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7-128.
[2]苏晓英,魏莉芳.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术前焦虑状态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0,31(36):6866-6867.
[3]施晓华.围术期舒适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J].健康研究,2014,34(1):61-62.
[4]姚宗良,辛志峰.围术期剖宫产妇女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2):137-140.
[5]王俊霞,程颜芹,刘瑞玲.音乐疗法对改善剖宫产术中患者焦虑情绪的效果[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6):91-92.
[6]张晓岚,赵体玉.剖宫产产妇围术期焦虑及干预方法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1,18(7B):4-5.
[7]丁俊玲.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对其焦虑状态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7):228-229.
[8]赵月英.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当代医学,2008,l4(22):153-154.
[9]高平,孙秀红,杨崇,等.护理干预对局麻剖宫产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3,35(18):2861-2862.
[10]林慧,刘丽珍,何洁,等.抚触和心理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应激反应和术后感染的影响[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24(6):656-658.
[11]孔秀萍.护理干颈对剖宫产患者术前焦虑心理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13(3):116-117.
[12]杜满姣.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孕妇应激反应的影响[J].右江医学2011,39(3):271-272.
剖宫产围术期护理篇4
关键词:剖宫产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效果
剖宫产是经腹壁切开子宫取出胎儿及其附属物的手术。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剖宫产手术安全性的提高,许多妊娠并发症及妊娠合并症患者,若手术应用及时恰当,配合有效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对降低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对母婴的危害,保证母婴生命的安全,预防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1临床资料
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120例剖宫产孕妇,其中有50例初产妇,70例经产妇,年龄26—42岁。其中胎儿宫内窘迫30例,羊水过少14例,脐绕颈20例,珍贵儿10例,相对头盆不称18例,臀位8例,社会因素10例,妊娠高血压10例。
1.1提供心理支持教育当产妇确定有剖宫产指征需做手术时,她们内心往往表现出情绪紧张、焦虑不安。毕竟手术是一次生理、心理应激过程,无论从肉体还是精神上,都是一次创伤。面临手术,她们内心十分矛盾,情绪很不稳定。既有渴望孩子立刻降临的喜悦心情,同时内心又担忧重重,害怕手术过程疼痛难忍,担心手术风险太大,手术过程中母婴安危情况,焦虑手术后切口有难看的疤痕,影响美观。护理人员应耐心地向产妇讲解每一项检查目的,通过交谈、抚摸、握手等方式转移产妇的紧张情绪,同时还可让产妇与同类手术的病友进行咨询、交谈,让她相信在医院享有条件下,她将得到最好的治疗和照顾,让产妇做到心中有底,彻底消除对手术的焦虑紧张心情,轻松愉快接受手术,享受即将身为人母的喜悦心情。
1.2术前常规护理护士应遵医嘱完善各项相应检查及治疗,定时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做好胎心监测,胎心正常范围120-160次/分。有胎心异常者,立即通知值班医生。护士认真核对医嘱后,应做好药物过敏试验,交叉配血情况,及时做好输液、输血准备。确保病人术前处于最佳身心状态。嘱产妇术前一日进半流食,午夜后开始禁食禁水,术日晨禁食水。
1.3术区皮肤准备指导产妇术前一日沐浴更衣后,进行手术区域皮肤的准备,通常以顺毛、短刮的方式进行手术区剃毛备皮。范围是上至剑突下,两侧到腋后线,下达和大腿上1/3处及外,备皮完毕后用温水洗净、拭干。
2.术中护理
2.1术中密切配合产妇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应将手术床放置平整舒适,帮助麻醉医师摆好。通过亲切交谈的方式安慰鼓励产妇,消除产妇的紧张恐惧心情。注意保暖,避免不必要的暴露。向病人说明,手术中会有一些不适,如牵拉脏器或取出胎儿时,会有牵涉痛,这时嘱产妇做深呼吸,以缓解不适。术中密切观察产妇的血压变化情况,其实调整输液速度,观察导尿管是否通畅,尿量及尿液的颜色;观察出血量,必要时进行输血。手术完毕后,擦去产妇身上的血液,盖好被子。待病情稳定后,将产妇同麻醉师一起送回病房。
3术后护理
3.1生命体征监测通常术后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血压、脉搏、呼吸并记录,直到平稳后改为每4小时一次,持续24小时后病情稳定后改为每日4次测量并记录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直到正常后3天。病人手术后1-2日,体温稍有升高,但一般不超于38℃,此为手术正常反应。术后持续高热或体温正常后再次升高则提示可能有感染存在。
3.2及活动术后取去枕平卧位6小时,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内,引起吸入性肺炎。术后6小时内每30分钟协助家属进行活动双下肢一次,可有效预防静脉血栓。术后第二天取半卧位,有利于深呼吸和恶露排出。鼓励产妇术后早期床上活动肢体,勤翻身,可增加肠蠕动,利于尽早排气。
3.3缓解疼痛病人在麻醉作用消失后会感到伤口疼痛,护士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给予止痛处理,如果已采用止痛泵,可根据医嘱或病人的痛感调节泵速,必要时用止痛药物,保证病人在舒适状态下充分休息。
3.4观察切口情况及导尿管护理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采用腹带包扎腹部,必要时用1-2千克沙袋压迫腹部伤口6-8小时。保持尿管固定在合适的位置,观察导尿管是否通畅,注意观察尿液的量及色泽,留置导尿管术后24小时拔除。拔除尿管后嘱产妇尽早自行排尿,从而达到自然冲洗尿道的目的。
3.5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术后12小时应密切注意产妇宫缩及阴道出血情况,防止产后子宫收缩乏力而造成大出血,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术后用0.05%聚维酮碘液擦洗会阴,每日2-3次。
3.6饮食及护理术后禁食6小时,以后根据肠道情况可进流质饮食,如:米汤、鸡汤等,保证产妇营养丰富,有利于乳汁分泌,做好护理,保持周围清洁,按时哺乳。每次哺乳前柔和地按摩,刺激泌乳反射。哺乳时应让新生儿吸空,如乳汁充足孩子吸不完时,应用吸乳器将剩余的乳汁吸出,以免乳汁淤积影响乳汁分泌.
4.出院指导
告知产妇保证合理的营养,适当休息和活动,合理安排家务及婴儿护理。注意个人卫生和外阴清洁,保持良好的心情,加强新生儿母乳喂养。产后42天来院复诊,产后六周禁止性生活,剖宫产术后避孕2年,教会产妇在出院后做产后保健操,保证产妇在出院后能够科学地照顾婴儿,从而使母婴健康安全。
5.结果
通过上述针对性的护理措施,120例剖宫产患者均手术成功,未发生母婴死亡情况,无术后并发症发生。
剖宫产围术期护理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院妇产科于2011年6月~2013年7月住院治疗剖宫产患者120例,孕周在34~43周,平均为(38.5±0.7)周;年龄在20~38岁,平均为(25.2±2.2)岁;79例初产妇,41例经产妇。剖宫产原因:41例头盆不称,22例脐带绕颈,15例胎位不正,15例妊高症,27例社会因素。将120例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的孕周和年龄、剖宫产原因等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妊娠健康宣教、胎心监护和营养饮食等常规护理为特点的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在其基础上的整体护理。
1.2.1术前护理心理护理:孕产妇在行剖宫产术前,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担心和恐惧,对手术风险和胎儿安全的担心,从而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对此,护理工作中应态度和蔼、主动沟通,解释病情,说明手术方法、麻醉方法、剖宫产的安全性、医护人员的基本情况,细心周到的护理工作,对于产妇焦虑、紧张心理的消除,心态平和的建立起到重要作用,使得能够顺利实施手术[1]。
1.2.2术中配合接待产妇态度认真负责,协助产妇摆放正确的,根据产妇具体情况,合理调节室温(23~25℃)及湿度(60%左右),为减少产妇术中不适,应用安慰性、鼓励性的语言保持和产妇的沟通,使其注意力分散。母婴接触应在新生儿娩出后立即进行,告知产妇胎儿性别及基本生命征,使产妇恐惧、担忧心理解除,增进母婴感情,对子宫收缩及乳汁分泌有促进作用[2]。
1.2.3术后护理①术后监测:生命征监测应术后持续24h,脉搏、呼吸和血压每30min测量一次,注意观察切口渗血、子宫收缩和阴道流血情况。②子宫护理:压出宫腔积血并常规检查宫底高度,避免宫腔血液淤积,子宫收缩收到影响,引起产后出血。③阴道护理:术后产妇体质虚弱,细菌易在粘附于外阴的血迹上滋生,留置尿管易导致逆行性感染。应将残留血迹及时擦净,会每天消毒两次,动作轻柔,避免损伤。④护理:产妇术后去枕平卧位在6h内开始,取半卧位于6~8h后,术后24h下床活动开始,有助于减轻腹胀,恢复食欲。为保持皮肤清洁、舒适,协助产妇勤换衣物[3]。⑤母乳喂养:护理在哺乳时刺激新生儿口唇,及大部分乳晕待新生儿张大嘴后送入新生儿口中。⑥疼痛护理:将宫缩疼痛的必然性告知产妇,使其紧张情绪缓解,鼓励家属将安抚工作做好,使产妇注意力转移。⑦饮食护理:术后6h禁食,6h后可饮温开水,应少量多次,流质饮食开始于术后12h,如面汤、米油等。⑧预防并发症:术后抗生素常规使用,体温定时测量,冲洗会阴2次/d,以保持外阴清洁;宫底按压,将积血从宫腔挤出,防止产后出血[4]。
1.3效果评价①术后恢复情况:观察及详细记录两组产妇术后下床、排气、乳量充足及拔除尿管等各项时间。②相关并发症:观察及详细记录患者的并发症如寒战发热、切口感染或尿潴留。③满意度调查:分为4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所有数据以(x-±s)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治疗组的排气时间(h)、下床活动时间(h)、乳量充足时间(h)、拔除尿管时间(h)分别为(11.1±2.7)h、(9.3±4.9)h、(12.9±7.7)h、(42.9±7.7)h,均明显早于对照组的(23.6±4.9)h、(15.8±5.2)h、(24.8±10.2)h、(74.8±10.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3067、7.0468、7.2126、19.3345,P
2.2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比较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P
2.3两组满意度比较治疗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2881,P
3讨论
剖宫产是难产、高危妊娠患者的主要抢救方法,社会已广泛接受。整体护理突破常规的护理,避免机械式的日常工作,针对患者实行人性化服务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满足难产、高危妊娠患者的各种需求,让难产、高危妊娠患者安全舒适地渡过围手术期。同时让剖宫产患者机体和肠胃功的恢复在整体护理中明显得到促进,并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加速乳汁分泌,在产前、产时以及产后对剖宫产产妇加强护理,能够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母婴健康安全,加快产妇康复进程[5]。
参考文献
[1]郝丽霞.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吉林医学,2013,34(9):1763.
[2]吴媛媛.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体会.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236-237.
[3]朱瑞容,林丽萍,骆小丽,等.320例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1):228-229.
剖宫产围术期护理篇6
[关键词]剖宫产;围术期;护理
剖宫产是指不经软产道自然产出婴儿而采用的手术切开腹腔、宫腔,直接娩出婴儿的生产方式,剖宫产是解决某些难产最有效的手段,其特点就是快捷,且不经骨盆,因而无胎头畸形。近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虽然剖宫产能够减少分娩时的痛苦,但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围生儿死亡率高,而加强围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质量,保障母婴健康、安全的关键。
本文通过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剖宫产围术期产妇护理资料回顾分析,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行剖宫产术的76例产妇,年龄为18~44岁,平均年龄为26.20±4.10岁,其中71例初产妇,5例经产妇。
1.2方法在连续腰硬膜外麻醉下对产妇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将胎儿取出后采用可吸收线缝合各层切口,术后不需要拆线。
2.结果
76例产妇在行剖宫产术术前、术中、术后均经过细致观察和精心护理,产妇及婴儿均安全,产妇伤口Ⅰ期愈合,没有出现并发症,术后达到98.5%的母乳喂养,母婴健康出院。
3.护理
3.1术前护理当产妇被告诉由于某种原因需要行剖宫产术时,大多数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表现出来,如:怕手术后导致疼痛、出血症状;孩子出现畸形;手术后遗症导致以后的生育出现问题;医生技术水平不够导致意外发生等。在术前,护士应当给予产妇适当的心理护理,向产妇介绍麻醉后手术的良好效果及在手术期间专人对整个手术的全程护理及监护,使其消除心理障碍。同时要将手术医生、麻醉师、护士技术水平向产妇做详细介绍,特别是要告诉产妇剖宫产的新生儿将会在第一时间与产妇接触,使其对自身及婴儿的担忧消除,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以及手术成功的信心,由此能更好的配合医生、麻醉师、护士做好此手术。
3.2术中护理
3.2.1心理护理护士在产妇进入手术室时应当热情、友善进行迎接,并在术前沟通交流的基础上,做好相应的术前准备,同时详细讲明麻醉注意事项,及对胎心变化与产妇一般情况做好严密观察。巡回护士需要向产妇接生留置针使用目的和必要性,后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协助产妇屈躯,时应当动作轻柔,尽量减少暴露隐私部位,同时握住产妇手,给予产妇精神支持,使其产生安全感,紧张情绪得到缓解。
3.2.2胎儿娩出处理胎儿娩出以后立即抱给产妇看,告知胎儿性别、出生时间,并身体相贴。
3.2.3预防出血性休克剖宫产术相比阴道分娩出血率明显更高,故在术前进行输液时应当选用输血器,对血压变化及出血量及时观察,若需要立即给予输血处理,胎儿取出后立即给予宫缩素注射,促进子宫收缩,使失血量减少。
3.2.4预防及处理新生儿窒息给予胎儿窘迫的产妇面罩吸氧,建立静脉通道,使胎儿血氧供量得到改善,准备好新生儿抢救器材及药品。手术开始后,医护人员需要准确、及时、快捷的进行,保证手术能够快速顺利完成。
3.3术后护理
3.3.1心理护理手术结束,与麻醉师一同将产妇送回病房,与病房护士进行详细交班,并将注意事项向家属做仔细交待。对产妇进行关心询问,使其能保持健康愉快的心情,这样有助于产妇早日康复,产妇满意度为99%。
3.3.2一般护理手术结束回房时,护士要了解患者的麻醉方式、术中出血、输液量等。腰麻患者去枕平卧6h,各管道妥善固定。术后12h内给予心电监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定时监测,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认真做好各项护理操作,及时使用有效抗生素,术后第一天给予口腔护理,用0.5%碘伏擦洗会阴,每2次。导尿管拔除后,产妇自理能力增强,嘱产妇多喝水,尽早下床自行排尿,避免尿潴留的发生。
3.3.3手术切口护理术后24h内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湿透时应及时更换,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腹部手术切口3d更换敷料。术后24h内,切口疼痛和子宫收缩是主要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镇痛泵进行术后止痛,它具有起效迅速、镇痛效果好的特点。
3.3.4饮食哺乳护理当产妇排气、排便后,指导产妇饮食要均衡,主要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为主,少食多餐。术后2d~3d,一般是乳胀高峰期,许多产妇因胀痛、喂养困难、乳汁不畅等原因准备放弃哺乳。护士要勤巡视病房,适时进行指导和帮助,教会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使之得到勤吸吮,及时排空,树立母乳喂养的信心,让每位产妇掌握较全面的母乳喂养知识及操作技巧,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奶胀发生率。
4.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产科不再是单纯妊娠、分娩的过程,而是同时伴随着孕产妇的心理、生理、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产科人员除了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术外,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医患沟通技巧。在术后护理和健康教育中,讲解产妇及婴儿护理知识,保证产妇出院后能够科学地照顾婴儿。术前、术中、术后对孕产妇的各项护理,注重细节,有条不紊,环环相扣,从而使产妇早日痊愈,达到母婴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宝珠.剖宫产同术期的心理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08,5(8):106.
[2]张岩.276例剖官产术后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0,29(22):34.

我心中的奥运英雄作文范文(整理9篇
- 阅0我心中的奥运英雄作文篇1今天,我们全家兴奋极了,因为今晚要进行110米的跨栏决赛,中外闻名的刘翔叔叔是代表中国参赛的选手。刘翔叔叔刚上场的时候,我觉得他有点紧张,但他看到现.....

温暖六年级作文范文(整理6篇)
- 阅0温暖六年级作文范文篇1在某一个夜晚里,我和妈妈摇着小船驶向滨海那边的大船上去休息。第二天早晨,天蒙蒙亮,妈妈就起床了。只有我还在床上睡觉。我只能听见妈妈的嘴里咕哝着什.....

党员年度个人思想工作总结范文(收
- 阅0党员年度个人思想工作总结范文篇1时间转眼即逝,不知不觉就结束了大三的第一学期。在这一学期中,我感到最光荣的并且影响我一生的是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这是我自己.....

半年度总结及下半年计划收集范文(4
- 阅02023半年度总结及下半年计划篇1今年以来,我局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发挥民政在构.....

教师一周工作总结(收集2篇)
阅:0有关教师一周工作总结篇1开学的第一周,我上了高三十节课,高二四节课,十四节课,中间有我满意的地方,也有我不满意....

剖宫产围术期护理(6篇)
阅:0剖宫产围术期护理篇1关键词:剖宫产;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效果剖宫产是阴道分娩的一种替代方式,主要用于应对难产,确....

年度考核表人工作总结(整理9篇)
阅:0年度考核表个人工作总结篇120xx年,我坚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工作水平....

春天来了作文400字(收集9篇)
阅:0春天来了作文400字篇1春天来了,天空蓝蓝的,像无边无际的大海,美丽极了!白云真想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变化莫测,千姿....

剖宫产新生儿护理(6篇)
阅:0剖宫产新生儿护理篇1脐带绕颈可引起胎儿宫内窘迫,处理不当可引起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亡。近年来不少患者和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