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入门基础教学(6篇)
来源:
超声入门基础教学篇1
【摘要】目的:用四维彩超评估胎教前后对胎儿血流动力及行为的影响,为胎教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我们利用实时四维彩超观察200例孕妇胎教前后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主动脉、心输出量等血流动力学改变,并用四维彩超观察胎儿行为改变,进行胎儿生理评分。并与没有经过胎教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及统计检验。结果:我们实验证明胎教能改善胎儿血流动力学及胎儿行为,并且有统计意义,胎教有益于优生优育。
【关键词】四维超声胎教
胎儿教育是目前围产医学中比较前沿的研究课题,对优生优育有深远意义,实时四维彩超是超声医学中新发展技术。理论上胎教能使孕妇分泌有益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这些物质经血流到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从而对胎儿生长发育有利,迄今为止,国内有关胎教工作的科学系统报道较少,我们利用实时四维彩超观察胎教前后胎儿脐动脉、脐静脉、大脑中动脉、主动脉、心输出量等血流动力学改变,并用四维彩超观察胎儿行为改变,进行胎儿生理评分。
资料与方法
实验对象为200例孕妇,年龄22~31岁,均健康,胎儿孕龄22周,经常规超声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以前均未进行过胎教。所有孕妇均经我院产科门诊、超声检查诊断为正常妊娠,且在我院分娩,产后证实。使用仪器为美国Voluson730四维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采用的胎教(从孕22周起,实验对象每日进行胎教,胎教前后进行检测)我们采用音乐胎教法:主要是以音波刺激胎儿听觉器官的神经功能,每日1次,每次20分钟,选择在胎儿觉醒有胎动时进行。通过收录机直接播放,收录机应距离孕妇1米左右,音响强度在60分贝。音量的大小可以根据成人隔着手掌听到传声器中的音响强度,亦即相当于胎儿在子宫内所能听到的音响强度来调试。胎教音乐的节奏平缓、流畅,不带歌词,乐曲的情调温柔、甜美。在胎儿收听音乐的同时,孕妇亦通过耳机收听带有心理诱导词的孕妇专用CD,或选择自己喜爱的各种乐曲,并随着音乐表现的内容进行情景的联想。我们同时在胎教前后进行实时四维彩超检查,观察胎教前后胎儿行为及脐动脉、脐静脉、下腔静脉、大脑中动脉、主动脉、心输出量等血流动力学改变。用彩超分别显示胎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升主动脉血流,将多普勒取样容积置于血管中,获取并测量多普勒血流频谱,计算各个血管的收缩期流速/舒张期流速比值(S/D),阻力指数(RI),动脉的最高血流速度(PFV),流速积分(FVI),并计算心输出量。我们还用四维彩超还在胎教前后观察胎儿行为,进行胎儿生理评分。
结果
音乐胎教后,胎儿脐动脉RI、S/D均下降,说明胎教后脐带胎盘血流灌注增加,而阻力明显减低,并且胎教后胎儿主动脉血流速度增加,心输出量增加,胎儿大脑中动脉RI、S/D降低,提示音乐使胎儿脑血流量增加,说明胎教可以改善胎儿心脑血供。(见表)
讨论
现代医学证实,胎儿确有接受教育的潜在可能,主要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来实现的。孕22周左右胎儿的条件反射基本上已经形成。在此前后,科学地、适度地给予早期人为干预,可以使胎儿各感觉器官在众多的良性信号刺激下,功能发育得更加完善,同时还能起到发掘胎儿心理潜能的积极作用,为出生后的早期教育奠定下良好基础,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对胎教仍有争论,本课题采用实时四维彩超新技术,对胎教行为进行科学研究。
自20世纪60年代Baun首先提出三维超声理论以来,80年代后期,三维超声开始进入医学界,90年代末期,三维超声推向临床,进入21世纪后,三维超声成像在产科方面的应用已较广泛,目前使用的四维超声成像即实时三维超声的基础上加上时间要素,从而显示动态连续的立体图像,四维超声系统除了拥有以往三维超声的全部图像处理功能外,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实时四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能更好地显示胎盘、脐带、胎儿内脏的血流灌注情况,实时四维超声检查不仅可以获得胎儿立体图像,还可以跟踪胎儿运动。对胎儿运动的实时观察,也有利于评价胎儿的生命状态。实时四维超声不仅提供了胎儿三维立体结构图像,而且可以实时记录胎儿在母体内的活动情况,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自六十年代起,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胎儿心理学的诞生,胎教逐渐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基本机制是孕妇与胎儿听到优美动听的乐曲后,母体通过欣赏思维与逻辑思维,在神经系统产生神经递质并随血液循环流入胎盘,将这些特有递质效应送到胎儿大脑特定的递质环境中相应的部位,创造一个大脑神经发育的外环境,使之发育并且完善,从而达到改善胎儿素质的目的。组织胚胎学研究表明,胎儿在妊娠3月时内耳发育的程度基本和成人类似,到妊娠5月时,中耳的听小骨已分化形成,此后胎儿即有存在听力的可能。我们选择孕龄22周以后的胎儿,其对音响反应效果好,听音乐后使母体、胎儿机体内激素、酶和乙酰胆碱分泌均有增加,从而使血流量增加。脐动脉的血流表示胎儿胎盘的血流动力学情况,阻力大时,舒张期血流速度降低,阻力小时,舒张期血流持续存在。在正常妊娠音乐胎教后,其胎盘血管扩张,子宫胎盘床血循环呈高速低阻状态,血流灌注增加,RI、S/D降低。本研究证实,音乐胎教对此孕龄的胎儿血流动力有明显改善作用。大脑中动脉为营养大脑的重要动脉,可以直接反映胎儿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它不仅受自身生理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还与母体的状况密切相关。当宫内缺氧时,S/D、RI值降低,说明胎儿缺氧时,血流量降低为保证胎儿重要器官脑的血液供应,使胎儿血流阻力指标降低,血流量增加,血流代偿平衡的动态变化称为“脑保护效应”。而我们观察到的音乐胎教后其大脑中动脉RI、S/D下降,并非“脑保护效应”缘故,认为是胎儿心输出量增加脑血流量增加所致。胎儿能随轻松愉快的乐曲而振动,这种和谐的振动能使胎儿情绪稳定,心率平衡,升主动脉血流速度增加,心输出量增加。本研究证实,胎教能改善脐带胎盘血液循环,增加心输出量及大脑组织血流供应,利用四维彩超显像技术探测音乐胎教前后胎儿血流动力学改变具有实用性、无创性、重复性好等特点。我们的实验说明胎儿教育从而对胎儿生长发育有利,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曹晓桦,等.二维及四维超声成像探测胎儿嘴唇的对照研究.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5,6:52
[2]李朝霞,刘纪蓉,等.四维超声对胎儿体表成像的初步探讨.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5:69
[3]唐莉,林颖虹,朱艺玲等.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扭转的临床分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11:61
[4]史念曾,邓淑敏,李青竹等,超声检测胎儿产生听力与孕龄的关系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5,11(10):7851
[5]赵夏夏,杨丽萍,尹玉成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吸氧后彩色多普勒对脐血流观察分析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8,14(12):9331
[6]赵宝珍,赵玉华,刘卫平等,川芎治疗IUGR前后脐动脉血流频谱与正常对比分析中国超声医学志,1994;10(5):45O
[7]KurjakA,VecekN,HafnerT,etal1Prenataldiagnosis:whatdoesFourdimensionalultrasoundaddJPerinatMed2002,30(1):57-62
超声入门基础教学篇2
1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内容特色概述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综合了工程学、生物学和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各层次上研究人体系统的状态变化,并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去控制这类变化。其学习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医学影像技术
即通过X射线、超声、放射性核素、磁共振、红外线等手段及相应设备进行成像的技术,现还有正在兴起的阻抗成像技术等。
1.2医用电子仪器装备
分为诊断仪器和治疗仪器两大类。诊断仪器主要是用以采集、分析和处理人体生理信号,现在使用较多的是心脑电、肌电图仪和多参数的监护仪等,而通过体液来了解人体内生物化学反应过程的生物化学检验仪器也已逐步完善并走向微量化和自动化。治疗仪器设备则是采用X射线、γ射线、放射性核素、超声、微波和红外线等仪器设备,如X射线深部治疗机、体外碎石机、人工呼吸机等。手术设备如γ刀、激光刀、呼吸麻醉机、监护仪、X射线电视等。现代化医疗技术中还将设备功能更加多样化、复杂化。
1.3生物力学
主要是研究生物组织和器官的力学特性,人体力学特性和其功能的关系。其中包括生物流变学(血液流变学)、软组织和骨骼力学、循环系统动力学和呼吸系统动力学等。
1.4生物材料
即人工器官、组织工程所需要的物质与材料,其大多数是需要植入人体,需要具备耐腐蚀、化学稳定性,需要具有与机体组织的相容性、血液相容性、无毒性。作为材料,根据所需还应满足各种器官对材料的各项要求,包括强度、硬度、韧性、耐磨性、挠度及表面特性等各种物理、机械等性能。需要掌握的知识包括金属、非金属及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工艺条件和表征、成型制备、性能等。
1.5生物效应与生物控制
生物效应是指在医疗诊断和治疗中,光、声、电磁辐射和核辐射等能量在机体内的分布、变化等作用。而生物控制则是机体自身的调节控制现象。采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对这些情况加以认识。其他还有介入式诊断、治疗等。生物医学工程最为竞争激烈的领域在医学成像技术上,其中以图像处理、阻抗成像、磁共振成像、三维成像技术以及图像存档和通信系统为主。而对医学信号的处理分析,包括心脑电、五官、语言、心音呼吸等信号和图形的处理与分析,以及神经网络的研究处理也是目前世界各国研究与学习的热点。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将从业于该领域的研究、设备研发及制造、使用、维修养护等。所具备的知识体系是从物理化学基础、工程学到医学,十分广泛,仅四年内进行如此庞大的知识学习,学生将会呈现基础知识欠缺而专业知识也不深入的问题。为此,我们就医科大学、理工科大学、综合性大学各自特点进行了调研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物医学工程本科学习建立特色课程体系的见解。
2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的研讨
我国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分别在医科类大学、综合大学与理工科类大学中均有设置。由于生物医学工程具有典型交叉特性,该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有运用医学影像学技术、医学信息学技术等在医院进行疾病诊断及治疗,有运用基础数学、物理、化学知识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更多的是运用工程技术进行医疗器械、设备装备的研发、制造与维护管理等。由于生物医学工程庞大的知识体系,无法由某一个从业人员掌握,需要各方向的协作与合作,由此认为,设置于医科类大学、综合大学与理工科类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有各自的特色。
2.1医科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
2.1.1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医科大学,其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鲜明的医学特色与优势。医科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相关专业的人才,其就业方向更多应以进入医院从事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DSA等的操作及计算机操作,运用各种影像、信息等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或治疗,所以其培养的人才首先应学习并具备医学的专业知识,然后才是具备基于医学专业领域需要的现代医疗仪器的研发与使用、管理能力的知识体系的学习,成为拥有工学知识及应用能力的医学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毕业后所从事的仍是医药卫生领域工作,在医院设备使用、维护、管理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其课程的设置应该与工科类生物医学工程侧重点不同。如在一般医科大学中都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以及与此相关的医学影像学专业、医学信息学专业等,其培养目标就应以“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如影像学、信息学等)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诊断、治疗(或信息管理等)和医学成像(或医学信息等)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为主。相应的培养要求应在于“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或信息学、医学超声学等)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DSA、核医学影像学、信息学、医学超声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超声治疗和介入放射学操作基本能力,基本的仪器(装备)维修保养能力”上。
2.1.2课程设置
基于医科大学的特色,其主干课程应注重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同时开设基于医学特色的工学、工程学课程。具体如基础类的基础数学类、物理类、化学类、计算机类,如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基础和临床医学类课程,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药学、中医学、中药学、卫生管理等课程,然后按照各高校侧重设置传统生物医学工程的工学类、工程类课程,如模拟电子、数字电子技术、传感器、数字信号处理、医学图像处理、医用仪器原理、医学影像仪器、检验分析仪器、临床工程学、人体形态学等,部分专业可设置如力学类、机械工程类、有机材料或金属材料类课程。虽然是同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但需要按照本校特色来设置课程,切忌大而全无特色,或各高校均设置同样课程。这是违背了生物医学工程高度交叉学科的学科特色的。
2.2综合性大学工科以及理工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
2.2.1人才培养目标
现今综合性大学工科以及理工科大学基本上都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如北京大学工学院、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各具特色。以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为例,其前身是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系,创建于1984年。学院的科学研究及学生培养方向就是强调生命科学与电子信息科学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应用电子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解决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科学问题,发展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其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培养掌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知识,掌握分析与健康相关的生物医学工程问题的方法,并具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健全人格和远大理想的工医结合复合型优秀人才”。即更加注重于培养工程与医学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专业人才的从事的工作更多是在用于医学诊断、治疗的仪器设备的设计、研发及制造、维护等上面。而四川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其特色制定为“以工程为主,以从事生物医学工程教学科研的相关学科为依据,培养从事生物力学、生物材料、人工器官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开发、生产的高级专门人才。”,偏向于材料工程学。由此可知,在综合性大学工科以及理工科大学中,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更注重工学、工程学内容,其培养目标就应以“培养具有现代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如机械、电子、材料、计算机在医学中应用等)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医疗设备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设备(或装备)设计研发、制造、维修维护、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为主。相应的培养要求应更多的学习工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常规医疗装备、设备等设计、研发、操作、维护维修、管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并具有相应能力”上。
2.1.2课程设置
基于工科特色,其主干课程应注重工科基础理论的学习,了解医学基础知识,同时学习机械、电子、材料、计算机应用于医学中而派生的专业课程。如将特色定在医疗设备制造等方向上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其基础类课程更加强了基础数学、物理的学习,设置了较多学分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及实验等,医学类课程设置了基础医学与实验,涵盖人体解剖学知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了生物医学数学基础、电路及模拟电子技术及实验、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及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及实验、VisualC++程序设计及实验、信号与系统、EDA技术、计算机硬件控制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医学成像原理、医学影像系统、生理信号检测、生理信号处理、医学图像处理、医学仪器设计与实现、医学传感器、医学光学、医学超声、医学材料等,同样,课程设置也应按照本校特色加以取舍。
超声入门基础教学篇3
【关键词】超声诊断学;教学
超声医学是一门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超声工程学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属于医学影像系,它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涉及到广泛的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而且还包括声学工程学等知识。在教学中,如何在有限时间内传授最优化和最大化的知识这对教师来说是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探索新的教学规律。笔者根据我们近年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尝试,取得一定的效果,现将总结如下。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在现今经济社会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因此加强医德教育尤为重要,要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只有具有良好医德的医师才能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好医师,从而使学生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刻苦学习,以精湛的医学技术为广大患者服务。2应用多媒体进行启发式教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然。实行多媒体教学将传统的被动填鸭式教学方式转换为主动参与互动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超声诊断学教学与其他医学课程相比在多媒体教学应用上更具有其特殊性,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强调的是连续、实时、多角度、多切面地动态观察所需检查的组织器官正常及异常的声像图变化。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形象地演示正常的声像图图谱、对照大体解剖图谱及典型病例图像等。应用此方法教学代替以往单纯的板书与口授,使以前一些比较难以解释清楚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直观、易于理解掌握,同时在观看图像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积极思考,分析问题,引出新的问题,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方式可以使学生对学习超声知识产生兴趣,积极主动的思考所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后大胆发言总结其声像图特征及诊断要点,最后凭借教师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把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讲解,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对超声理论知识有更加直观的理解,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互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牢固、更全面,又使得学生对教学重点、难点易理解掌握,使原来“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变为“老师易教,学生易学”的良好效果。3应用临床实际典型病例进行提问教学
在教学中通过引入临床实际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激起学生的探究心,试图寻找疾病的正确诊断。教师根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典型病例,精心设计问题,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还要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如对于一个急性阑尾炎的患者,我们可以从阑尾的解剖位置及其特点、主要病因、临床表现、主要分型、声像图表现、超声上与其他急病鉴别等方面进行提问。这样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超声知识,而是密切联系阑尾的解剖、生理,急性阑尾炎的病理、病生、临床表现、声像图表现及鉴别诊断等来学习超声知识,使得学生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省时、易懂易记。4掌握超声操作技能
超声操作技能是超声诊断的重要基础,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对于某种疾病在声像图上的表现,初学者或者操作技能较差者不一定能把反映该疾病的声像图显示出来或出现“视而不见”的现象,只有把超声操作技能熟练掌握才能较好地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为将来进入临床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超声操作技能的基本功。培养学生超声操作技能的基本方法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要做好操作前的各项准备,如调节机器至最佳的状态,引导病人在检查床上处于正确的;第二步:按照一定的顺序、全面地扫查所需要检查的器官。例如扫查肾脏可按照从纵切、横切、冠状切、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的进行全面扫查,防止遗漏;第三步:,发现病变时要作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如从病变的部位、大小、分布、形态、数量、边界、回声强弱等方面进行分析;第四步: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最后作出诊断。5注重学科前沿技术的发展
超声入门基础教学篇4
不止如此,在T-X要求前不久的2月15日,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宣布,放弃以合作伙伴BAe的“霍克”教练机为基础研制T-X的计划,转而全新研制一款飞机。3月27日,通用动力也宣布,退出与意大利阿莱尼亚的合作,不以基于M-346改型的T-100投标T-X。通用动力还没有宣布下一步的打算,目前尚不清楚通用动力是否也计划全新研制,也不清楚阿莱尼亚是否会摆脱美方合作者单独投标,或者另外寻找新的美国伙伴。
T-X的定位
T-X计划采购350架,加上盟国的潜在采购量,这是既F-35战斗机之后近期最现实的大规模战术飞机项目,对于各公司的生存至关重要。高教机本来属于技术要求相对简单的准战术飞机,但貌似简单、基于现成技术的T-X计划反而笼罩了一层神秘的迷雾。
T-X将用于训练F-22和F-35的飞行员。由于F-22和F-35没有双座型,现有双座型F-15、F-16的结构寿命即将到期,因此T-X对美国战斗机飞行员训练具有特别的重要性。要求具有优秀的机动性很自然,但T-X到底是否需要具备升级为装备“入侵者”中队的底子,这对T-X的定位很重要。
美国空军对“入侵者”中队的下一代战斗机需求颇为急迫。内利斯空军基地的“入侵者”中队现在使用的是老旧的F-15C和F-16C。在培养尖子飞行员的对抗性训练中,“入侵者”中队配备的战斗机必须具有足够高的飞行性能,才能以足够的可信度模拟潜在敌人的先进战斗机。直接用F-22当然能做到这一点,但成本太过高昂。而且用于一线值班的F-22都不够用,不可能分出一部分装备于“入侵者”中队。F-35也有成本高昂的问题,而且其空战格斗性能一直是争议的焦点,用于空战格斗训练也非最优选择。
“入侵者”战斗机的需求量不大,但所谓“先导战斗教练机”(LIFT)的需求量就大了。LIFT给战斗机学员提供高级飞行技巧及基本战术和武器训练,使之具备半熟练战斗技能,节约在真正战斗机上的适应性训练时间,降低训练成本。LIFT也可以混编入战斗中队,作为“陪练教练机”,为一线战斗机飞行员或者有飞行员资格但不在飞行岗位上的军官提供经常性和一般性训练。LIFT更可用作战术研究训练,节约珍贵的战斗机飞行时间,降低日常训练费用。AETC官员道恩・邓禄普准将宣称,T-X可以为美国空军节约15%的高级飞行训练开支,大约每年1.6~2.8亿美元。
T-X的性能
根据美国空军的要求,T-X的持续过载能力不低于6.5g,目标为7.5g;50%燃油时瞬时过载能力要达到8g以上。“霍克”和M-346的机体设计都可以达到9g最大过载。M-346的推重比0.84,与F-35A的0.87十分接近;“霍克”的推重比只有0.65,但也可以通过换发改进。大改显然比全新设计有显著的成本优势,要不然诺格和通用动力也不会从一开始锁定“霍克”和M-346为投标基础。但现在诺格和通用动力干脆利落地放弃了“霍克”和M-346,只能认为这两者已经不可能满足T-X的要求。“霍克”用于一般训练没有问题,但要担当模拟第四代战斗机的“入侵者”,还是缺乏足够的能量机动性。M-346采用电传飞控和可变静稳定性设计,机动性直逼米格-29和苏-27,但依然不能达到超声速。
上世纪60年代曾经流行超声速教练机,T-38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70年代时,战斗机最高速度普遍达到两倍声速以上,但典型战斗机在超声速状态下只能做直线冲刺,超声速的战术意义和使用有限。加上飞控进步使得突破声障在操控上没有太特别的要求,所以超声速飞行不再成为飞行教学大纲中的重要部分,教练机能否达到超声速无关紧要。70年代以后,高亚声速教练机成为主流,可以大大降低高教的研发、制造和运行成本。
但在第四代战斗机的时代,隐身、超巡、超机动、网络化成为战斗机的新特征,这对高教提出新的要求。网络化与飞机的气动设计无关,这是先进数据链和信息融合的问题。隐身可以通过“入侵者”的虚拟雷达和受训战斗机雷达的虚拟降级来模拟。如果T-X只停留在这两个要求上,传统高教是可以通过深度升级达到要求的,但超巡和超机动是硬功夫,没法虚拟。
超巡的定义并不统一,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以典型飞行任务中60%以上的飞行时间都以超声速飞行作为超巡的标准,现在的主流定义是以军推实现持续超声速飞行。F-22能以军推实现M1.6的超声速,是真正的超巡。欧洲“台风”能以加力推过声速,然后以军推维持超声速飞行。F-35据说也能实现这样的有限超巡。有限超巡的技术要求大大低于F-22那样的真正超巡。但对于高教来说,只要能维持足够时间的超声速飞行,用加力推力也无妨,反正高教的续航时间要求并不高。先进发动机可以使用多级加力,不再像传统加力只有全加力和无加力两种状态,进一步便于模拟超巡的实现。
真正超巡也好,有限超巡也好,模拟超巡也好,只能超声速直线冲刺的话,战术作用有限,必须有超声速机动能力。超声速机动对气动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先进气动控制或者推力转向。超巡和超声速机动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战斗机利用超巡和超声速机动可以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方突然出现,有利于形成优势兵力,打主动仗。作为“入侵者”和作战中队的“陪练教练机”,T-X要求对未来先进战斗机提供足够逼真的模拟,超巡和超机动能力不可或缺。
值得指出的是,高教机作为兼职战斗机并不是新概念,能作为“入侵者”中队或者LIFT使用的高教机本来就需要具备近似战斗机的性能,配装适当的航电和武器后,是能够承担一定的作战任务的。问题出在“近似”和“适当”。比如航电系统,先进航电正在迅速成为战术飞机成本结构里很显眼的一块。高教装备过度先进的航电是不必要的浪费,而战斗机对航电则是越先进越好。这种纠结使得过去高教作为兼职战斗机的努力始终不成功。但作战系统的高度网络化使得T-X可以借用机外(比如预警机、地面雷达、友邻战斗机、前沿空地火力引导小组)的信息,补偿本身探测手段的不足,保持足够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
向更高层次转移
作为教练机,T-X也有条件向更高层次转移,占据传统的同型双座战斗机的空间。向上转移并不迫使T-X覆盖过大的训练范围,因为诸如比奇T-6“得克萨斯人”这样的高性能涡桨教练机除了在最大速度和升限方面受到动力的限制,在一般性能方面已经与传统喷气高教非常接近。涡桨教练机可以担任传统的中教和部分高教任务,这样可以把T-X从很多传统高教任务中解放出来。
但T-X的角色转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入侵者”中队和LIFT的要求,2016年预算申请中关于T-X的罗生门使得有关要求变得更为扑朔迷离。兰德所在的AETC负责飞行员训练,卡里瑟尔则是内利斯空军基地“入侵者”中队的上级。国会预算是各部主管的头等大事,两人居然会对预算申请中包括T-X用作“入侵者”的要求不知情。预算的起草可能由下级军官负责,但至少要由部门主官高级助手过目,最后还得主官本人审核批准后才能上报。在美国预算和军费空前紧张的现在,这样大的预算“漏洞”漏过各级审核,实在不可思议。
有意思的是,在兰德和卡里瑟尔否认T-X包含加入“入侵者”中队要求的同时,邓禄普暗示在350架教练机外还有200架衍生型的要求,用于高级飞行技能和高级武器技能训练,并暗示这将包括“入侵者”中队的份额,不过相关要求要在稍晚的时候才能确定。高级飞机技能训练需要具有高性能的高教机,高级武器训练需要增强航电的高教机,两者结合的终极版本正符合“入侵者”中队的要求。从现有高教机升级可以满足部分要求,但不可能满足全部要求,只有全新设计,但专为高级飞行和高级武器训练而全新研制则彻底违反规模经济原则,或许这才是罗生门的奥妙所在。
大家都有一口饭吃
有意思的是,T-X不仅是一个技术和训练体制的问题,也是美国航空工业政策问题。在美国的飞机公司中,洛马是唯一仍在进行战术飞机生产的公司,现有F-35生产线,并在未来很长时间里继续为F-16和F-22提供技术支持和升级服务。诺格现有B-2轰炸机的业务,波音也有F-15和F/A-18的技术支持和升级业务,但这不足以保持公司研发团队的完整性。从维持航空工业基础的角度看,T-X交给洛马最不利,洛马对战斗机的垄断已经在美国朝野引起很大的不安,甚至有不少人把F-35的困境原因归结与此。在波音和诺格之间,可能最后要看LRS-B轰炸机选型的结果,最后以大家都有一口饭吃最为有利,否则到下一代战斗机或者轰炸机竞标的时候,可能已经无法组织有意义的竞争了。
超声入门基础教学篇5
【关键词】乡村医生;解剖学;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3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2-148-1
作者:彭宝华
2005年我校成为全省乡村医生学历教育培训基地之一,对基层无学历卫生技术人员开展中专医学学历教育。笔者承担培训学员的对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有了新体会,突出了这门课程在临床上的实用性。
乡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他们时常感到知识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掌握的技能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医学的要求。对现代以解剖学知识作为基础的新型临床治疗手段、方法了解甚少[1]。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上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指导,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乡村医生的角色特征决定其工作性质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性,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会影响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在解剖教学中注重解剖知识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根据临床需要选择教学内容。在解剖学的学习过程中,乡村医生学员最关心的是在临床工作过程中如何应用解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必须把握以临床工作需要为中心、为临床服务,体现实用性的原则[2]。
解剖学知识临床检查和治疗中的应用,对于一些临床工作应用较广,实用性大的重要内容。例如,直接看到的眼睛结构主要包括的有角膜、虹膜、瞳孔、巩膜、结膜,由此引申在临床上进行眼睛检查时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及结膜、巩膜的检查;胸腹部标志线对胸腹腔脏器的体表定位,结合临床对心脏浊音界的叩诊,肝、脾、胆囊的定位方法,肝、脾肿大分度。常用的气管切开部位、食管和男性尿道的3个狭窄的部位和临床意义、心的位置、常用的动脉压迫止血点和临床常用穿刺的静脉名称和穿刺部位等,这些都是他们日常工作中经常用到的知识,则详细解释,有针对性地重点介绍。
许多临床新的检查技术和治疗方法都应用了解剖知识: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心脏冠状动脉结构和功能直接和可靠的方法。使用心血管造影专用设备进行显像和摄影,用特制的心导管经股动脉、肱动脉或桡动脉送到主动脉根部,分别置入左、右冠状动脉口,注入少量造影剂,使左、右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得到清楚的显影,可以发现各支动脉狭窄病变并且估计病变程度;近十余年开发的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治疗使冠心病治疗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目前全世界每年有上百万、我国每年有上万例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大大减少了病死率,提高了生存质量。这些检查和治疗方法都是在乡镇卫生院见不到的。使其了解解剖学知识作为基础的新型临床检查和治疗手段,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超声入门基础教学篇6
关键词:气动;设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210-02
在传统的培养模式和计划中没有气动设计类课程中,过去学生都是通过分别学习空气动力学和飞机设计两门课程,然后在工程实践中摸索气动设计方法,由行器性能要求的越来越高和气动设计的复杂性,国内外已普遍认识到这门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建立起空气动力学和飞机设计两者之间的桥梁,将空气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和飞机设计相结合,使学生对飞行器的气动设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飞行器气动设计能力以及全面综合分析能力,建立飞行器空气动力学设计的基本设计方法、设计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综合考虑,为学生进行飞行器的气动设计提供空气动力学理论的基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团队在前期良好的教学建设基础上,不断扩充完善教学内容,强调基础性、前瞻性和实用性,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一、教学内容的组织完善
与该课程相关的国内外参考资料非常有限,教学团队充分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著作、文献,利用网络资源,综合研讨教学内容。教学中注意将国内外前沿最新的飞行器气动设计理论方法引入教学,不断扩充完善教学内容。由行器气动设计与总体设计、飞行控制、隐身等学科密切相关,涉及面广,因而,教材内容的组织取舍,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选取组织授课内容,保证课程的基础性、前瞻性和实用性,是非常重要而艰难的任务。教学团队广泛进行了国内外相关课程教学调研,收集资料,研讨并完善教学内容,形成了较为合理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从运输机到战斗机再到高超声速飞行器,循序渐进。运输机作为最基本的飞行器类型,特别是民机,主要要求的是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和环保性,设计目标相对集中,都是飞机设计中的基本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先进翼型的不断发展,亚音速干线飞机三维机翼的设计,机翼翼梢减阻装置的应用、如何减少摩擦阻力、减少部件间的干扰阻力等减阻措施,低速起飞着陆阶段的增升装置外形的空气动力设计,多学科优化设计,最后简要介绍高速民航机的气动设计。现代战斗机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并且涵盖多个方面,如机动性、超声速巡航特性、隐身特性、超视距作战能力等,因而课程重点包括了现代战斗机的气动布局,边条翼、鸭式布局、前掠翼等,隐身要求和空气动力的综合设计,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及其与飞机的一体化设计,推力矢量化,机敏性和超机敏性等,并且重点介绍了数值模拟方法在未来飞机设计中的重要性。
由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迅速发展,课程也对其进行了简要介绍,高超声速飞行是洲际弹道导弹、回收卫星、飞船、航天飞机在上升段和再入大气层时,以及穿越行星大气层的宇宙探测器进入行星大气时将经历的飞行阶段,也是当前正在发展的跨大气层飞机和新型武器系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由于学生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基础偏弱,故首先概述了高超声速技术的需求背景、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高超声速流动的基本特性,然后重点介绍了气动力、气动热工程计算模型和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等内容。
二、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1.板书、电子课件、多媒体资料的有机结合。在课程教学中,根据讲授的具体内容,结合板书、电子课件、多媒体资料等多种手段综合应用。由于上课的研究生专业不同,基础差异较大,故在讲授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空气动力学设计思想、设计理论为核心,辅以补充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这些内容比较适合以板书的形式,而多媒体资料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感性认识,增加学习兴趣,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故板书、电子课件、多媒体资料等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2.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教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注意理论学习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由于气动设计的基本理论和飞行器的设计发展更新换代直接相关,因而在基本理论的讲授中紧密结合具体案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气动设计基本理论的综合理解。如在民机的气动设计中,重点介绍了空客380、波音787等飞机的典型设计特点,了解翼梢装置设计中与结构重量等多学科优化的设计思想,机翼载荷的展向分布设计特点等。结合F15、F16讨论发动机进气道的设计特点等。结合F22讨论现代战斗机的设计特点,机动性和隐身性的综合权衡,对空气动力学的挑战等问题。
3.课外研究报告的撰写与课堂讨论相结合。为增强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求学生课外针对教学内容相关专题查阅文献、综合分析、研究讨论、撰写论文,并组织学生课堂展示研讨,变学生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研讨,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锻炼学生自主研究、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对论文选题给以合理指导,相对集中,以增加讨论的参与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考核体系的完善。在教学方法研究方面,进行了考核体系改革,结合考试、报告撰写、课堂研讨、考勤等多种形式,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灵活运用、收集整理资料、研究解决问题、撰写报告、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考察。并积极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为进一步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三、课程的特点
由于现代飞行器发展迅速,不断更新的飞机都集成了新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教学内容不断变化是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取得高性能的变化多样的气动布局是空气动力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飞行器设计的杰出成果。将经典理论和飞行器前沿设计技术紧密结合,直接面向工程部门飞行器设计应用,故课程不仅要涵盖气动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而且要和当前国际航空航天前沿最新水平接轨,反映国际最高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最新的气动设计思想方法理论,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实践。
本课程不仅在空气动力学专业,而且对相关专业如飞机设计、固体力学等专业的研究生培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全面掌握飞行器气动设计的主要理论和主要方法重要的专业课,和飞行器设计工程实践密切相关,为学生毕业后从事飞行器设计提供空气动力学设计理论和方法支撑。课程综合性较强,覆盖面广,涉及多学科相关领域,选课同学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单位代培等不同类别。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空气动力学在飞机设计中的作用与意义可以有更深的认识,同时也切实认识到设计问题的复杂性、多学科综合应用的重要性,有利于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更全面更综合的考虑问题,为以后科研工程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总结
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研究生专业课,在国内外相关课程中有其鲜明的特色,在教学安排上,注意教学内容改进完善,不嘟最新的科技成果增加到教学内容中,将气动设计基本理论和飞行器设计前沿技术相结合;课程体系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多样,对飞行器气动设计的能力培养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潘,孙振佳,高琪.《近代流动测试技术》双语教学的理念与实[J].教育教学论坛,2014,(23):214-216.
[2]刘沛清,屈秋林,郭昊.关于加强我国现代高等工程教育的几点看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1,(20):36-37.
[3]刘沛清.空气动力学研讨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力学与实践,2016,38(1):87-89.
[4]王晓军,邱志平.航空专业研究生课《飞机结构强度》教学改革探析[J].力学与实践,2013,35(4):60-62.
[5]杨华保,王和平.“飞行器总体设计”精品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131-132.
[6]宋磊,黄俊.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飞行器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3):47-51.

写人作文范文(整理27篇)
- 阅0写人作文篇1我有一个姐姐,她很漂亮,有着一头又长又黑的头发,水汪汪的大眼睛像黑宝石一样,一个樱桃般的小嘴。但你可别看她漂亮,她可是很花痴的。一次,我拿着一位明星的照片给姐姐.....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整理6篇)
- 阅1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篇1除夕的前几天,我很盼望过年,恨不得一头栽进被子里美美地睡到除夕的早上。除夕终于到了,我和姥姥早上出去挂彩灯。我家的彩灯真美丽:有喜庆的大红灯笼;有能.....

社团工作总结范文大全(整理10篇)
- 阅0社团工作总结范文大全篇1课外美术社团小组,在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美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为了给爱.....

有关社团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1篇)
- 阅0有关社团工作总结范文篇1我园的“阳光教师社团”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正日趋完善,在促进教师各方面成长,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激发教师工作、生活热情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一、.....

母婴护理的服务内容(6篇)
阅:0母婴护理的服务内容篇1关键词:以产妇和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健康教育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的....

超声入门基础教学(6篇)
阅:0超声入门基础教学篇1【摘要】目的:用四维彩超评估胎教前后对胎儿血流动力及行为的影响,为胎教研究提供科学....

幼儿园口腔保健知识(6篇)
阅:0幼儿园口腔保健知识篇1【关键词】幼儿园;体检;营养;生长发育状况为探讨西乡街道幼儿园儿童的营养现状及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