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的护理措施(6篇)

来源: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措施篇1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护理对策

AnalysisandNursingCountermeasuresofDrugComplianceinElderlyHypertensivePatientsBasedon/LIUQing-fang.//MedicalInnovationofChina,2013,10(26):078-079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omplianceinelderlyhypertensivepatientsandnursingmeasuresandeffect.Method:Theclinicalstudyof300casesofelderlyhypertensivepatientstreatedinourhospitalfrom2010Januaryto2012betweenJanuaryasobservationobjec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thecontrolgroupandtheexperimentalgroup,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didnotacceptedthenursingintervention,patientsintheexperimentalgroupreceivednursingintervention,complianceandnursingeffectswerecomparedbetweentwogroups.Result:Thepatientsintheexperimentalgroup,bloodpressurecontrolandmedicationcompliancewer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therewassignificantlydifferent(P

【Keywords】Elderlypatientswithhypertension;Compliance;Nursingcountermeasure

First-author’saddress:ThePeople’sHospitalofFengCounty,FengCounty2217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26.038

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会对其临床治疗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遵医嘱足量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是患者获得理想血压控制效果的关键。然而,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常常容易忽视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各项影响因素,因而并未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而无法获得较为理想的血压控制效果。本次临床研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本次临床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临床研究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3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ISH于1999年制定的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即舒张压大于90mmHg或是收缩压大于140mmHg。将本次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中男92例,女58例,年龄60~82岁,平均(72.5±8.5)岁。实验组中男88例,女62例,年龄61~79岁,平均为(71.3±9.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包括药物护理、血压监测等在内的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使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主要调查内容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各项影响因素,包括:用药后理解力和记忆力下降等副作用;药物治疗与其经济负担能力的适应情况;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用药的种类、时间和频率;药物治疗效果;其他因素等等。然后根据影响因素给予对应的护理措施:(1)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从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的整体性出发,而不仅仅着眼于血压控制[1]。因为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对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医护人员应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向患者说明疾病相关知识,耐心讲解患者的疑问,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方案,最终形成良性的高血压治疗循环[2]。(2)尽可能使用低价优质的药品,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高血压患者一旦确诊,通常需要终身接受治疗,因而药物治疗成本会对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产生较大的影响[3]。因此,医护人员在为患者制定药物治疗计划时,应尽量选用廉价优质的国产传统药品,并向患者说明,只要其坚持合理用药,同样能够获得与进口药品相同的效果[4]。(3)嘱患者养成健康的服药习惯,获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护理人员应在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帮助其形成良好的治疗习惯,每天定时给药,加强患者服药的监督工作,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药物治疗的应急措施、毒性作用、注意事项、剂量、用量和药物名称等,准确记录药物起效时间[5]。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指导其掌握病情监测方法,并为护理人员提供协助,共同监督患者服药,从而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6]。(4)合理用药、简化疗程。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应尽量选择非药物治疗措施,如有需要可适当应用药物治疗[7]。在不增加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的基础上,适当减少患者的用药剂量和种类,从而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依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适量应用控释剂、缓释剂、长效制剂等药物,从而减少患者的服药频率和药物种类数,以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8]。(5)药物不良反应的及时处理。用药前向患者说明药物治疗潜在的各种不良反应症状及其表现,保证患者做到心中有数,能够冷静地应对不良反应症状,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提高药物治疗的预见性,避免中断治疗,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实现其服药依从性的提高[9]。(6)深化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水平。高血压属于一种多发病、慢性病和常见病,也是导致患者死亡、致残或是发生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疾病认识水平的不断深化,也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疾病发生的主要前提[10]。患者健康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其服药依从性的提高。所以,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可通过团体指导、书面指导、个别咨询等多种方式,使其认识到高血压规范用药的意义、预后、并发症和危险因素等知识,从而树立信心,主动配合治疗[11]。

1.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比较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血压控制效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后,其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对比分析(x±s)mmHg

组别平均舒张压值平均收缩压值

实验组(n=150)76.18±2.32136.20±2.31

对照组(n=150)84.32±2.13148.16±3.42

t值12.35411.682

P值

2.2两组服药依从性实验组患者各类遵医服药行为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老年高血压的发生会导致患者出现肾、脑、心等系统临床并发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病情发展情况会直接受到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12]。较高的服药依从性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血压控制效果。本研究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提高[13-14]。

参考文献

[1]马晓英.影响高血压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原因分析及社区护理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7):235-236.

[2]王秀英.全方位护理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2,1(6):1478-1479.

[3]刘佳,李然.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程度与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研究[J].天津护理,2009,17(1):7-9.

[4]付萍,胡长梅.慢性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0):853-854.

[5]张丽娜,郑修英.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膳食指导与健康教育[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2):229-230.

[6]李泽林.高血压患者的社区健康教育与管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2):134-135.

[7]李明珠.家庭照顾对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7(23):1914-1915.

[8]廖卫华,胡迎春.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11(6):1053-1054.

[9]王保华,李富军.社区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多因素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7):976-977.

[10]张丽华,张凤霞.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6):531-532.

[11]杨雨竹.老年高血压社区干预新进展[J].吉林医学,2005,26(9):991-992.

[12]潘红,崔华光.150例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治疗的水平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6,9(3):224-226.

[13]杨琳.老年高血压病92例服降压药依从性差原因及护理干预[J].南通大学学报,2006,26(3):225-226.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措施篇2

【关键词】舒适护理;老年高血压;临床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40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43-02

高血压疾病是在老年群体中出现的比较多的心血管疾病,如不及时救治,可能会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患者应该重视这种疾病的危害性,尽量在患病初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现对我院治疗老年高血压疾病的详细资料进行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9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其中有53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59岁至72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过医院诊断后确定患有高血压疾病,按照患病程度的不同分为一二三三个级别。其中有高血压一级患者22例,二级患者37例,三级患者35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症状,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将所有患者分成数量相同的2组,观察组的47例患者接受舒适型护理措施,对照组的47例患者接受常规的高血压护理措施,随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情恢复进展情况,并将观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1.2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按照舒适型和常规型的护理方案治疗老年高血压及其并发症,详细的护理措施如下所述。

1.2.1药物护理一般情况下,高血压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有些并发症能够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引起患者的重视,但是还有一些并发症的临床症状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患者会对不明显的并发症放松警惕,没有积极的采取措施进行治疗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病时机,等到身体出现明显异常再进行治疗,会加重治疗的难度。医护人员要密切注意患者动态,对出现类似症状的患者及时的给药治疗,患者若不配合治疗,医护人员需要对其进行耐心的劝导,使其明白药物治疗对缓解病情、减轻疾病危害的重要作用,不积极的治疗可能会造成的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医护人员要以平静的口气、负责的态度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培养患者自觉服药的意识,指导患者正确服药、准确用药,普及用药常识[1]。降压药不应该在睡前服用,否则患者会由于血浓度升高导致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脑中风疾病。

1.2.2心理干预老年人社会角色的改变会使其产生悲观、绝望的情绪,对治疗效果极为不利,甚至有些老年患者不配合治疗,医师无法开展正常的治疗工作。医护人员需要对出现这类情况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以热情的态度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中的苦恼,排除患者心中的郁闷情绪,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战胜病魔,向患者描述康复后的美好生活以增强患者对未来的希望。医护人员也需要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告知家属对患者开展心理沟通的必要性,使患者感受到周围亲人的关怀。

1.3诊疗标准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状况,可将恢复结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级别。显效:患者基本上恢复正常生活,头晕、头痛症状消失,血压正常。好转:患者还有轻微的高血压症状或者并发症状,偶尔会由于猛然运动出现头晕症状。无效:患者病情未见任何缓解迹象,甚至有些患者病情继续恶化,并发症增多。

1.4统计学分析所有的统计数据均通过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利用t检验的方法比较不同组患者之间的护理差异情况。

2结果

两组高血压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的护理后,病情都见到显著的好转,但是两组之间的恢复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观察组的47例患者中,显效患者29例,好转患者15例,无效患者3例,有效率达到93.6%;对照组的47例患者中,24例显效患者,7例好转患者,16例无效患者,有效率仅为66%。从这些明显的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舒适护理在治疗老年高血压方面的显著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将这种有效的护理方法进行推广。

3讨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需要谨遵医嘱、正确服药。调查发现,很多老年患者并没有正确服药的意识,凭自己的感觉判断患病症状,自行安排服药剂量。我们应该杜绝这种服药方案,因为患者的主观臆断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只有通过医院的正规检查,才能确定患病程度,根据患者病情安排用药[2]。在非药物治疗不能满足治疗要求时,果断地采取要去治疗的方法。患者要严格服用医生选择的药物,不能私自换药。患者需要在用药的过程中保持不变,变换姿势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患者血压发生明显变化。不能对有动脉硬化疾病的高血压患者采取快速降压措施,否则患者体质难以承受短时间内血压剧变给心、脑等器官造成压力,使其出现偏瘫、头晕等严重后果[3]。

老年高血压疾病虽然症状比较严重,但是只要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注意自己的饮食、作息习惯,还是能够很好的控制发病率的。即使是已经患病的老年人也不必感到恐慌,只要按照正确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治疗,该病的治愈率是非常高的。老年人要注意保持正确的生活习惯,进行适当的锻炼活动,定期进行体检,补充必须的营养物质,高血压疾病会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李亚静,王素婷,李慧芳.舒适护理理论的临床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9,12(06):35-37.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措施篇3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血压控制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03-02

高血压称为社区居民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在我国此病的治疗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存在高患病、高增长、高危害的三高现象;及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的三低现象;还普遍存在长期不规律服药、血压测量不坚持、非药物治疗不重视的三不现象。为了讨论高血压患者的有效预防及治疗措施,对我社区3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1年的社区护理及干预。现报告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所选对象均为此社区长期居住居民,根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规定标准,选取符合规定的34例高血压病人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53.2岁;对照组34例男17例,女17例,平均年龄49.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血压水平等各个方面经统计学检验P>0.05,说明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观察组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登记观察组患者的姓名,性别等记录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各自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选择各自适合的方法进行干预。

1.2.1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可以采取讲座、宣传板报、电视节目等多种形式向患者介绍高血压病的成因,危险因素,常见症状,常见并发症,治疗原则,预防方法,血压的监测以及如何规律用药等,语言要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争取全部患者接受。

1.2.2生活方式: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治疗非常重要且有效,要对患者的膳食进行有效干预,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人发给2g限盐勺,还有加强体育锻炼,戒烟限酒,有效的控制体重,保证睡眠,防止便秘等。

1.3要给对照组相同的药物治疗,并嘱其日常应注意的方法,必要措施。对两组患者血压进行定期测量,并同时做好数据的记录,整理。

1.4统计学方法。根据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和非药物治疗的接受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在服药和非药物治疗的接受情况其遵医嘱明显好于对照组,见表1。

2.2观察组和对照组降压效果的比较。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见表2。

3讨论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一个慢性须需终身服药的疾病,住院治疗对每位患者而言只会增加经济负担,当然对国家的有限的卫生资源和医院的病床数而言也不实际,因此主要靠社区的医务工作人员,通过本次社区实验的研究表明,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管理,能有效降低血压值,能使大多数患者正规服药,改善生活质量,使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或由较高级别将到较低级别。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受神经体液调节和体内外环境的多重影响,有研究表明,长期的单纯的药物治疗尽管能降低血压,但还应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才能维持稳定有效的降压,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所谓护理干预就是通过护理措施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护理措施包括健康教育等让患者进行自我护理。药物治疗加上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全面认识疾病,通过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保证患者遵医嘱科学治疗,只有如此才能达到满意的降压效果。

非药物干预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应终生持续进行。社区护理干预为期主要形式,对高血压病情恶化,并发症发生的预防,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实行定期、规划、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使患者逐步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和方式,使其有自我保健意识,能够有效控制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超重、肥胖和不良生活习惯都可引起高血压的发生,因此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等一类慢性病都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有利条件,做好对高血压及易感人群的防治工作,也是减轻家庭、社会经济负担有效的方法。

医务人员应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充当教育者的身份,针对不同的患者,患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和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了解患者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通过示范、讲解等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教育。从而提高患者与医务人员的配合效率,收到满意的治疗,形成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2,134

[3]张朝珍.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8,30(5):712-713

[4]王倩,周娴.浅读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7(12):40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措施篇4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患者;护理;护理效果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在高血压疾病中所占比例较高,达90%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是发病机制不明确情况下患者血压升高,且持续性高压。多数患者所患的高血压即为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控制血压,目的是减少靶器官损伤而引起的并发症[1,2]。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降压效果。本文选择本院此类患者观察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共200例,上述患者符合WHO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同时排除不能语言交流沟通患者、智力障碍不能够配合医护操作患者、不能够根据遗嘱服药患者、不愿意参与本实验患者。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00例,男55例,女45例,年龄>60岁,平均年龄(67.3±6.4)岁。对照组患者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龄>60岁,平均年龄(68.7±5.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降压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高血压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①健康教育。让高血压患者了解高血压的发病、治疗药物、避免血压骤然升高相关措施、预防高血压急症等,通过发放小册子、集体讲解、个体化讲解等手段,提高患者对高血压认知。②心理护理干预。稳定高血压患者情绪对控制血压有辅助作用,让患者知道情绪在短时间内波动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在护理过程中嘱咐患者保持平和心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减少情绪对血压的影响。③饮食指导和运动计划。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避免高脂高盐饮食,嘱咐患者要多摄入蔬菜水果,避免辛辣食物,避免食用动物油含量高的食物,嘱咐患者摄入优质蛋白等,避免过饱饮食。为患者制定适当的运动计划,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血压控制。④随访。患者在家服药控制血压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睡眠、服药、血压、饮食等情况,并根据患者反馈的情况给予指导。

1.3观察指标自设高血压健康知识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对高血压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分为掌握和未掌握两种情况。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膳食情况和运动情况,分为合理膳食和运动、不合理膳食和运动两种情况;调查患者的戒烟戒酒情况,分为戒和不戒两种情况。

1.4统计学方法在统计学软件SPSS17.0下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两种患者护理干预后的高血压知识、合理膳食和运动、戒烟戒酒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知识掌握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主要症状为血压升高,但血压长期升高可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伤,出现相应的高血压脑部、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肾病等并发症,所以有效的控制血压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在对高血压实施药物控制血压过程中,护理干预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中,观察组给予综合性干预,根据患者的情绪状况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根据患者对高血压知识了解情况实施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嘱咐患者戒烟戒酒、合理膳食和运动[3,4]。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健康知识、合理膳食和运动、戒烟戒酒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说明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对高血压的认知,有助于控制血压,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段微秀,华中昌,王远湘.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5(3):39-41.

[2]何昭霞.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中外医学研究,2013,27(3):61-62.

[3]张莹,夏艳侠.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5(2):83-84.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措施篇5

【关键词】老年患者;压疮;原因;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036-01

压疮是因为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引起血液动力紊乱,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代谢障碍而发生的变性、坏死[1]。压疮好发于臀部、髋部、骶尾部、枕骨结节、肘部及肩胛部等骨突出部位,老年患者由于生理病理改变容易发生压疮,且易继发感染,影响患者治疗和康复[2]。本文通过对14例压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发生原因和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老干部科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24洌老年压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65~87岁,平均(80.24±5.74)岁,I°压疮16例,II°压疮8例,所有患者的诺顿评分均低于12分。

2压疮原因

压疮发生的原因有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具体如下:①压力:压力作用于骨突出部位皮肤是压疮发生的重要因素,压力越高,时间越久,引发压疮的危害就越大;②剪切力:剪切力比垂直压力危害大,可导致皮肤血管扭曲受压产生局部血液循环障碍;③摩擦力:摩擦力可升高皮温,导致受压组织氧耗增加,提高压疮发生几率;④潮湿:受压部位皮肤潮易受剪切力、摩擦力损伤,且易继发感染;⑤营养不良:老年慢性病患者体质差、免疫力低下,易并发低蛋白血症、贫血,出现负氮平衡,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组织器官应激代谢的调节能力减弱,易发生压疮;⑥皮肤生理异常:多汗、皮温升高、局部污染等易导致压疮发生;⑦其他因素:年龄越大,压疮发生率越高,吸烟增加组织压疮敏感性以及应激反应、负性心理等。

3护理干预

针对压疮发生原因积极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压疮发生风险。①评估患者病情:应用压疮危险评估表如Anderson评分量表、Norton’s评分量表等对老年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可对有压疮危险的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②防压用具:应用防压用具协助患者经常变换,减少受压强度和时间,临床常用气垫床、充液或充类胶物质的漂浮垫以及各类肘部及足跟保护器等,可预防压疮发生;③翻身拍背:保持床铺清洁、平整,患者侧倾30°,用枕头支撑骨突起部位,分散压力,每2h翻身拍背1次,促进血液循环,根据不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减轻局部组织受压;④皮肤护理:保持房间温度20~22℃,温水擦浴,按摩受压部位,保持局部皮肤干燥,大小便失禁的患者留置尿管并加强护理;⑤营养支持:临床发现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35g/L或体重减少超过15%,即可认为存在明显的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增加压疮风险和影响愈合,补充营养可明显减少发生压疮的危险。调整饮食结构,酌情给予高糖、高蛋白质、高维生素C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⑥加强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因疾病和长期卧床导致生活质量降低,而且疮面恶臭,大小便失禁,容易产生自卑感、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态度和蔼、言语亲切与患者交流,用乐观开朗的情绪来感染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心理需求,针对性进行心理干预,以稳定患者情绪,增强患者自信心,积极面对病患,配合治疗和护理;⑦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压疮知识教育是预防老年压疮根本措施。责任护士采取一对一的宣教方式,详细介绍压疮的定义、形成原因以及压疮的预防、治疗与护理措施等,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力、摩擦力、剪切力作用,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强化患者预防压疮意识,并嘱患者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加强营养支持。

4讨论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多发生于卧床患者,压力是导致压疮的主要原因。老年患者因年老体弱、消瘦、水肿、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活动受限等[3],同时老年患者的皮下脂肪减少,皮肤弹性下降,表皮细胞再生缓慢,使皮肤对机械和理化刺激的防御能力下降[4],加之老年患者营养状况低下,活动能力下降等因素,容易发生压疮。

压疮发生的局部原因主要是摩擦力、剪切力、潮湿等,导致压疮发生的全身性因素有感觉丧失、营养不良、组织灌注不足、年龄、体质差、精神、心理因素等。通过针对压疮发生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是加强支持疗法和健康教育,消除危险因素,注意局部护理和与患者全身情况相结合的综合预防。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及其家属采取积极的健康教育,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主动配合,增强患者自信心,有利于疾病的康复[5]。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应针对压疮发生的每一个环节,认真做好各项护理干预措施,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积极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才能有效减少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邢华英.老年病人压疮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6):55-56

[2]张本园.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的预防护理及治疗.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6(17):102-105

[3]陈敏娟,徐燕.压疮预防护理路径在老年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实用临床医杂志(护理版),2009,5(10):104-105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措施篇6

【关键词】高龄高血压;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效果

在心血管疾病中,高血压为一种常见疾病,主要出现在老年群体中,基于老年患者血管质脆、硬化和生理功能衰退等因素,因此发病率较高,且导致患者出现较多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社区护理对高龄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预防该疾病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进一步了解高龄高血压社区护理的健康教育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社区在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患者,其中,治疗组20例,男9例,女11例;患者年龄为60―79岁,平均年龄(69.58±1.54)岁;对照组20例,男8例,女12例;患者年龄为61―80岁,平均年龄(70.01±1.65)岁。对本次研究选取患者的基本资料展开对比分析,P>0.05,可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人员从患者心理、社会、生理和掌握高血压知识等方法开展健康评估,并通过口头讲解和发放高血压宣传资料等对促使患者了解该疾病,最后对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指导。

1.2.2治疗组患者通过健康教育措施进行护理,(1)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集中高血压知识讲座,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该疾病发病机制、诊断、临床表现、治疗和并发症等知识,促使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该疾病,可有效避免或是降低该疾病发病率。(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指引患者避免出现大喜、大悲、激动和焦虑等心理情绪,稳定其情绪,提高其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3)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针对患者临床症状为其制定科学有效的饮食计划,摄入适量钠盐,每日不超过6g。同时,指引患者补充适量维生素、钾和钙,减少脂肪摄入量,并戒烟限酒,每日饮酒量低于50g,应多饮水。(4)运动护理:按照患者具体状况为其制定富含针对性的运动措施,其主要包含步行、慢跑等,每次运动30分钟作用,每周保障运动3―5次。(5)用药护理:护理人员应指引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服药,避免出现自行减量、改药和停药现象,并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药物的主要作用和出现的副作用等。

1.3观察指标[1]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SAS评分和SDS评分变化状况。其中,SAS评分分界值为50分,轻度焦虑:评分为50―59分;中度焦虑:评分为60―69分;重度焦虑:评分>69分。SDS评分分界值为53分,轻度抑郁:评分为53―62分;中度抑郁:评分为63―72分;重度抑郁:评分>69分。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血压变化状况

治疗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前,其收缩压为(151±10)mmHg,舒张压为(102±9)mmHg;实施护理后,其收缩压为(120±8)mmHg,舒张压为(85±4)mmHg;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前,其收缩压为(150±11)mmHg,舒张压为(101±8)mmHg;实施护理后,其收缩压为(132±7)mmHg,舒张压为(97±5)mmHg。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血压,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实施护理后,两组患者血压显著低于护理前的,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后,其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SDS评分和SAS评分变化状况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SDS评分和SAS评分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护理后,护理后,两组患者DS评分和SA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的,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患者护理后DS评分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见下表:

表: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后SDS评分和SAS评分变化状况

组别

SDS评分

SA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治疗组

64±3

45±5

59±4

43±3

对照组

63±4

53±4

58±5

51±2

3.讨论

高血压给患者正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严重的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现象。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不良情绪,不利于患者严格遵照医嘱用药,出现较多不良反应,影响治疗效果。健康教育措施在对患者进行护理中,可有效稳定患者情绪,并指引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该疾病基础知识和治疗措施,提高其临床治疗依从性。同时,该种护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发病率,在患者出现高血压疾病前期得到有效干预,改善患者预后[2]。因此,在对社区高龄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中健康教育措施获得良好效果,本次研究选取患者中,采用健康教育措施护理患者护理后的血压、SAS评分和SDS评分均同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护理患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综上所述,在对社区高龄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中健康教育措施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参考文献: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写人作文范文(整理27篇)

    - 阅0

    写人作文篇1我有一个姐姐,她很漂亮,有着一头又长又黑的头发,水汪汪的大眼睛像黑宝石一样,一个樱桃般的小嘴。但你可别看她漂亮,她可是很花痴的。一次,我拿着一位明星的照片给姐姐.....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整理6篇)

    - 阅1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篇1除夕的前几天,我很盼望过年,恨不得一头栽进被子里美美地睡到除夕的早上。除夕终于到了,我和姥姥早上出去挂彩灯。我家的彩灯真美丽:有喜庆的大红灯笼;有能.....

    大学生支教活动总结范文(整理9篇)

    - 阅0

    大学生支教活动总结范文篇1寒往暑来,光阴荏苒。不经意间凝望,公路两旁的护道树又一次长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季节无声地告诉我,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即将结束。回顾一年来自己的.....

    关于大学生支教小组中学实习总结范

    - 阅0

    关于大学生支教小组中学实习总结范文篇1这次我参加了支教工作,我知道这项工作很艰难,但是我愿意尝试和体验。在这次支教过程中,我感触很多,学到了很多,这些东西是我以前得不到的.....

    审计风险防范的研究意义(6篇)

    阅:0

    审计风险防范的研究意义篇1【关键词】财务审计;防范措施;审计风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商品经济迅速....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措施(6篇)

    阅:0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措施篇1【关键词】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护理对策AnalysisandNursingCountermeasuresof....

    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6篇)

    阅:0

    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篇1由于政府采购数额巨大,实施绿色采购具有很强的杠杆作用,可以促进绿色产业和技术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