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调查报告(6篇)

来源:

水稻调查报告篇1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药剂:奈安大力士水剂(河南远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25%施保克乳油(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

2.试验方法

试验地设在查哈阳农场水稻科技示范园区内,潜育草甸土,地力中等,地势平坦,耕层18-2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44.55g/kg,碱解氮228.72mg/kg,有效磷5.34mg/kg,速效钾193.7mg/kg,PH值6.43。前茬水稻,秋翻地,春水平。

2.1试验设计

2.1.1苗床播种:各处理同期播种,不设重复。每个处理5m2(30盘),苗床试验总面积15m2(90盘)。

2.1.2本田试验区设置:随机区组法,三次重复,行长10米,行距30厘米,穴距12cm,每穴4-5株,10行区,小区面积30平方米。

2.2试验处理

2.3田间管理:与大田生产相同,基肥:国产二铵150公斤/公顷;追肥:尿素250公斤/公顷、硫酸钾100公斤/公顷,追肥时间5月20日、6月6日、6月20日。

2.4孕穗期施药方法:采用人工喷雾法,用山东卫士牌WS-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1103型扇型喷头,喷雾压力三个大气压,喷药高度0.5米。喷液量225kg/hm22

(二)苗床与田间调查

1.出苗期调查:出苗期、出苗率和整齐度。

2.移栽前调查:叶龄、叶色、根系、茎基宽度、地上部百株干重和地下部百株干重。(调查方法: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取10株。)

3.返青期后7天调查:调查不同处理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如返青快慢、中龄、叶色、长势、株高、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

4.成熟期调查:收获前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取3-5穴,用于考种,调查株高、平方米穗粒数、穗长、结实率、空秕率、干粒重等,并对实收产量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具体数据见表1、2、3)(注:生育期为水稻出苗一成熟天数)

水稻调查报告篇2

近年来,随着气候、环境、种植结构、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的变化,我县水稻病虫害呈逐渐加重趋势,给粮食稳定丰收带来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迁飞性害虫连年严重发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大发生频率由上世纪80-90年代的3-5年一次,上升到平均每两年一次,发生面积分别达到25万亩次和17万亩次以上。二是二化螟等钻蛀性害虫成逐年加重趋势,年发生面积达到18.9万亩次,比上世纪90年代增加33%。三是稻瘟病流行频率增加,年发生面积14万亩次,比上世纪90年代增加约42%,特别是*、05年的水稻穗颈瘟,造成一些地方水稻大面积绝收。四是水稻条纹叶枯病死灰复燃,年发生面积达到20万亩次以上。

针对上述情况,各乡镇、各部门高度重视,加强领导,采取措施,把水稻病虫害防治作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措施来抓,有效控制了病虫危害,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也应当看到,有的地方水稻病虫害还没有得到很好控制,甚至出现了区域性大暴发,这既有自然气候的作用,也暴露出了一些乡镇和部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准备不足。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往往片面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忽视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常常是等到出现病虫害后才回过头来反思,研究解决办法,没有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没有把握生物灾害的发生规律,导致病虫害防控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二是技术准备不足。农业有害生物的监测和防控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系统的跟踪研究。要求我们不断研究气象、环境、耕作、栽培等因素变化与生物灾害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病虫发生和危害规律,集成和应用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控技术。然而,目前,我们对机械收割、免耕栽培、秸秆还田等措施可能带来的植保问题以及台风频繁发生对稻飞虱迁飞路线和发生区域的影响,还缺乏对策措施和前瞻性研究。

三是应急准备不足。20*年褐飞虱大暴发和穗颈瘟大流行,社坛镇大堡片水稻大面积绝收。就其原因主要是监测预警机制作用发挥不够,特别是监测预报不到位;有的地方虽然监测到了,但信息上报机制不健全,没有引起足够的警觉重视和进行相应准备。褐飞虱暴发初期,一些地方防治指导和宣传没有跟上,农民不知道如何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大暴发以后,各级政府组织农民进行全面施药防治,出现了有效药剂供应不足问题,有些地方急于把稻飞虱压下去,又出现了重复用药甚至滥用药剂问题。这反映出我们应对重大生物灾害暴发的机制不健全,信息传递、应急动员、资金和物资储备等各项应急准备工作没有到位。

今年,我县水稻生产采取了一些新的增产技术,全县水稻生产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由于气候条件等原因,水稻病虫害严重发生的可能性很大,预计发生面积142万亩次。由于5月份的几次暴雨天气,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从南方提前迁入我县,三建、龙河、江池、武平等乡镇田间虫量剧增。迁入时间早、数量大、峰次多,平均百丛虫量是去年同期的21.6倍,最高达*5头/百丛,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认清水稻病虫发生和危害形势,站在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水稻病虫害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二、着力抓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几个关键环节

今年的粮食生产要实现恢复性增长的目标,必须扎实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力争使迁飞性、流行性病虫不大面积暴发成灾,力争使迁飞性、流行性病虫不大面积暴发成灾,其他病虫不大面积扩散危害,单个重大病虫为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重大病虫为害损失率总体控制在5%以内。防治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一个方针”、贯彻“两个理念”、突出“三个重点”、搞好“四个结合”。“一个方针”,就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两个理念”就是进一步贯彻“公共植保理念”和“绿色植保理念”。要充分认识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公共服务性质,采取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控制、物理诱杀等综合措施加以防控。“三个重点”就是突出水稻病虫防治工作的重点对象、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四个结合”就是系统监测与群查群报相结合、源头防控和区域治理相结合、专业防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应急防治与综合防控相结合。为此,要着力抓好几下几个关键环节:

第一,要抓好宣传引导。各乡镇和县级相关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科技赶场、印发资料、出动宣传车和召开现场会、院坝会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今年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流行趋势和防治要领,引导农民及时防治、科学防治、有效防治。做到“四个到村到户”,即:认识问题的解决要到村到户,防治技术的培训要到村到户,防治工作的指导要到村到户,防治所需资金物资的解决要到村到户。

第二,要抓好监测预报。今年病虫害防治的重点是“两迁”害虫(即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螟虫和稻瘟病等重大病虫害。县植保部门要加强病虫害发生的长、中、短期趋势预测,及时病虫情动态。各乡镇农服中心要确定专人,认真开展病虫情普查工作,定期向县农业局上报普查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积极发展群查群报,建立群众监测点,通过知识宣传和采取测报激励措施,鼓励农民群众监测和报告病虫发生情况,力争早发现、早预报、早防治,把病虫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

第三,要抓好技术指导。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改善作物生态环境、合理施肥管水等农业防治措施,全面推行科学防治。一是要开展好田间技术指导。各镇农技服务人员要深入农村基层,深入生产一线,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开展防治工作。要不厌其烦地向农民讲解防治技术,做到指导到田头、服务到田头,将防治技术送到千家万户,为大面积防治工作的及时开展提供技术保证。二是要抓好示范片防治。县农业局要加强防治专业队伍建设,提高防治组织化程度。重点抓好高镇、十直、社坛三个市级科技兴粮示范镇的病虫害防治。各乡镇要重点抓好粮食高产示范片病虫害防治,通过以片带面,促进全县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三是要引导科学合理用药。从稻田生态出发,采取生态治理、农业防治、生物控制、物理诱杀等综合措施,选用低毒高效农药、先进施药机械和科学施药技术,保护病虫天敌和生态环境,减轻农药残留和药害,尽量避免水源和面源污染。四是要掌握好防治关键时期。稻飞虱的防治关键时期是孕穗期施药预防,稻纵卷叶螟的防治关键时期是3龄前(即卷叶初期)施药。稻瘟病的防控重点环节是孕穗末期(破口初期)至齐穗期,主要预防穗颈瘟发生。对于水稻螟虫,要在螟卵盛孵期内,以正处在孕穗期的水稻为防治重点,抓住破口初期,及时施药防治;稻曲病的防治关键时期在水稻破口前5至7天。

第四,要抓好统防统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等水稻重大病虫害具有种类多、早期症状不明显、流行速度快、发生地域广等特点,如果到爆发流行时再防治,已错过防治最佳期,其防治的专业性、技术性、时效性都很强,农民一家一户难以有效开展;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外出,病虫害防治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科技含量下降、施药技术落后、农药利用率低、防治效果差、残留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必须大力发展以企业、农村科技示范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为依托的多元化、专业化防治组织,在政府和农业部门的统一组织指挥下,在重大病虫暴发前,全面开展预防性的统防统治;在区域性暴发时,及时开展应急性专业防控,解决一家一户难以按统一时间、药剂、剂量开展病虫害防治的问题,防止出现你防我不防、一户漏防危害四邻的情况,控制病虫害进一步传播扩散。

三、切实加强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各乡镇要成立政府领导牵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的水稻病虫害防控指挥机构,加强组织协调,增加投入,落实防控措施。要加强病虫监测动态信息交流,建立健全病虫害测报信息上报制度,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从6月初到8月底,要实行值班制度,每周上报一次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动态、发展趋势和防治情况,特殊情况要随时上报。各乡镇、相关部门要制定水稻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应急预案,做好应急防控准备。要建立病虫害防治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凡因病虫防治工作不力而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和物资储备,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药和虚假广告的违法行为,针对当地主要病虫及其发生特点,搞好高效对路药剂的生产供应和余缺调剂,确保主要病虫防治季节主治药剂不脱销断档,确保防治工作及时有效开展。农业部门要在水稻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牵头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对病虫害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机制、资金物资、技术措施、专业防治等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县政府将予以通报批评。

四、关于当前的其他几项工作

一是农村沼气建设。今年我县农村沼气建设共涉及12个乡镇58个村,要建设农村沼气池“一池三改”配套建设示范户6837户。去年12月15日,县上组织召开了农村沼气建设动员大会,现在时间已有半年了,但实施进度很不理想,全县12个乡镇实际安排沼气建设仼务6719口,农户自筹资金上交1539户/口,占任务数27.91%,己完成建池465口,仅占下达任务的6.92%。就其原因,主要是领导重视不够、宣传发动不充分、示范现场推动不力、考核机制不健全。下一步,各乡镇要着力调整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要强化对农村沼气建设的考核,实行重奖重惩,调动工作积极性;要集中精力抓示范点工程建设,督促落实项目区的村社干部、党团员和工作人员的亲朋好友带头按“一池三改三结合”标准建好沼气,典型引路,点面结合,大力推进建设进度;要落实责任,定人、定岗、定责、定村、定任务,集中领导、人力和时间,汇战6个月,确保任务全面完成。

水稻调查报告篇3

如何对稻草进行综合开发利用,促进农业生态良性循环,我们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开展调查活动。

此次调查活动我们力求真实和准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到图书馆查阅图书、报刊、网络资料,了解家乡概况、农业生产常识等;到农科站索取本镇农田水稻栽培面积、农业生产的剩余产品利用情况等数据;在靠近学校的周边村子选点实地观察;走访调查种植户对稻草进行综合利用的相关情况;走访部分村民,了解村民对稻草进行综合开放利用的认识、对稻草火烧产生的污染的看法。

一、实地观察

我们选取3个区6个观察地点(分别为花苗区花苗点、江先点,月田区毛家点、徐家点,黄岸区湾头点、大桥点),首先对稻田中稻草的处理状况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3个区6个观察地点的稻草,60%被焚烧处理,使得田野乌烟瘴气;10%散放在田野上,只有30%的稻草被循环利用。

村民大多采用焚烧的方式处理稻草,这种方式到底存在哪些危害呢?

1.稻草露天焚烧直接造成大气污染,影响环境。在夏秋季节,尤其是在每年6~7月,为了尽早完成水稻种植,农民将大量的废弃稻草直接就地焚烧,导致空气中悬浮颗粒数量明显升高,焚烧产生的浓烟中含有大量的CO、CO2和SO2等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2.露天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浓烟,直接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稻田一般紧挨着公路,焚烧稻草时产生大量浓烟形成雾障,影响司机的视线,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3.近年来,由于焚烧稻草引发的火灾事故也频频发生。

无论从环境角度还是从安全角度考虑,采用焚烧的方式处理稻草,都存在潜在危害,应该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走访调查种植户

活动小组调查走访了陈伏村村民陈威名和三让村的村民周四平两位蘑菇种植户,并了解到,从2006年开始,在他们的带动下,不少村民也开始利用冬闲田种起了蘑菇。

如今,放眼望去,田野上一个个蘑菇棚如小山包矗立在田野上,少了焚烧稻杆的浓烟,田野显得干净而富有朝气。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也学习到了用纯稻草栽培平菇、草菇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纯稻草为原料,不用辅料,不切碎,方法简单易学,便于推广,该方法的菌丝满袋时间为5至6天,12天开始出菇,生产周期为55至60天,成品率99%以上,生物转化率150%至200%。

2010年,陈威名与妻子二人搭了6个草棚,面积600平方米,一平方米采集蘑菇40斤,除去本钱,24000多斤的蘑菇赚了3.6万元。

三让村的周四平还告诉我们:这些稻草除了是种菇的好基质之外,来年收菇之后发酵过的稻草还是上好的肥料,其N、P、K含量高。水稻与蘑菇可进行田间套作,每年可种一季晚稻,从十月中旬至第二年秋共9个月可进行蘑菇生产,有效地利用了稻草和土地资源。

三、人们焚烧稻草的原因

通过走访调查,以月田镇为例,我们了解到农户焚烧稻草的主要原因:

1.农村家庭现在基本都用上了煤气等燃料,而且养殖牲口也少了,稻草的生活需求量减少且保存不方便,再加上工作的繁忙,于是大家都认为与其把稻草搬运回家堆放着占据空间,还不如在田间焚烧,省时又省力。

还有农民对农业施肥知识了解不全面,认为稻草焚烧后能增加肥料。

2.虽然农技站每年都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农民们的意识根深蒂固,因此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3.缺乏处理稻草的先进设备,没有建立相关的处理稻草的工厂。

4.农民们贪图省力,怕麻烦,环保意识不够。

四、探究稻草的作用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稻草的成分、用途和正确的处理方式。

1.稻草的成分

稻草含有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钙、磷等物质。

2.稻草的处理方法

稻草通过有效的处理,可改变原来的体积和理化特性,便于牛采食,增加其适口性,有利于营养的消化吸收。稻草的处理方法如下:

①碱、酸联合处理:

把铡短的稻草放入木桶或水泥池内,加1.5%至2%的氢氧化钠溶液浸透后取出,放入窑内压实,12至24小时后取出,仍放入木桶或水泥池内,用3%的盐酸浸透,随后将溶液排出,即可喂牛。

②氨化处理:

把铡短的稻草放入干燥的窑内压实,每100公斤稻草浇12公斤25%的氨水或6.5公斤的尿素水溶液,填满后封严。5至7天后打开,通风,等氨味消失后即可饲喂牛。

③铡短:

将稻草铡成3至4厘米,有利于牛咀嚼,减少咀嚼时消耗的能量,增加与消化酶的接触,提高消化率,且易与谷物精饲料混合。

④加酶发酵:

在铡短的稻草中加纤维素酶制剂发酵,可使蛋白质提高17.6%,粗脂肪提高62.89%,稻草质地变得柔软,可保存2年。牛采食量提高,能减少胃肠病,并且有增膘复壮作用。

⑤氢氧化钠与石灰联合处理:

铡短的稻草用喷雾器喷洒1.6%的氢氧化钠和1.5%至2%的石灰混合液,然后压实。再依次铺稻草,并喷洒混合液。堆放1周后喂牛,粗纤维消化率可提高30%。

⑥石灰处理:

铡短的稻草每100公斤用生石灰或熟石灰3公斤,食盐1至1.5公斤,加水200至500公斤搅拌均匀,浸泡2至3小时后,捞出放在地面压实,等2至3小时后即可喂牛。或者把铡短的稻草放在1%至2%的生石灰中浸12小时以上,捞出喂牛。

3.用途。

我们了解到,稻草除了用于栽培平菇、草菇的方法外,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稻草还有生物制造纸浆、糖化猪饲料、加工碳黑、结绳索等用途。

五、收获、体会和建议

1.了解了调查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课题提出后,小组全体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整个研究实践活动之中。从方案的拟定——分组分工——查找资料——设计调查表——实地参观、采访——邀请专家指导——撰写调查报告等环节,我们都亲身参与,收获颇多。

每一个环节成员分工明确,任务落实到人。由于我们事先的周密安排,制定详细具体的日程安排,因而在开展研究活动时就显得有条不紊。通过活动,也使我们了解了调查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2.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

在调查实践活动中,我们查阅大量的资料,并对此进行整理与筛选,提高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次课外小组的活动中,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如何对稻草进行综合利用,以及稻草综合利用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稻草是值得我们发掘的财富,树立了让稻草废物变成财宝的意识。

3.建议

①政府相关部门应加以引导,并进行政策扶持,对种植蘑菇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补助。

②加强科普宣传。由村委出面,结合农技站宣传,利用电视媒体等进行全方位宣传,使农民知道稻草露天燃烧的危害,深刻了解稻草的价值。农技站、文化站应多提供技术指导和科普图书,并增派技术员下乡。

③为种植农户的蘑菇销售提供信息并开辟绿色通道。只有这样,利用冬闲田种蘑菇的人才会越来越多,规模才会越来越大,才能有效地对稻草进行综合开发利用,促进农业生态良性循环。

水稻调查报告篇4

关键词:依维菌素;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

中图分类号S435.1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3)19-85-02

3%依维菌素微乳剂是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农药产品。为了解该药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安全性及最佳使用剂量,2013年笔者进行了该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对象、供试作物及品种试验对象为稻纵卷叶螟,供试水稻品种为皖垦糯1号,试验时水稻生育期处拔节期,长势旺盛。

1.2环境条件试验地为怀远县龙亢镇关庙村一农户的稻田,前茬为小麦,耕作方式为麦稻轮作。土壤为水稻土,pH值6.5,有机质含量为1.3%。水稻栽插期为2013年6月20日,施药时稻纵卷叶螟以1~2龄幼虫为主,占85%以上,栽培和管理水平均与当地一致。

1.3试验设计与安排

1.3.1药剂试验药剂为3%依维菌素微乳剂(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依维菌素微乳剂乳油(山东曲阜市尔福农药厂生产),药剂用量与编号见表1。

1.3.2小区安排每个处理区面积为33m2,重复4次。

1.3.3施药方法在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高峰期施药,每个小区用药量按试验设计要求称量,配药采取二次稀释法,每667m2喷药液量为45kg。施药器械采用ws-16型手动喷雾器,圆锥喷头。

1.3.4施药时间和次数试验打药时间为2013年8月3日下午,水稻处拔节期;五(3)代稻纵卷叶螟为中等偏重发生,试验田稻纵卷叶螟虫龄较整齐,为卵孵高峰至幼虫1~2龄高峰期,占85%以上;试验打药一次。

1.4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1.4.1气象资料施药当天晴天,气温在25~35℃,风力2~3级,药后第二天有雷阵雨,降雨量为5mm,第三天有中雨,降雨量为25mm,以后为多云天气。

1.4.2调查时间和次数药前与药后10d调查百丛虫苞数,药后3d剥查残留活虫数。

1.4.3调查方法施药前,每小区平行跳跃法定点25丛水稻,调查卷叶虫虫苞基数;药后3d,每小区在定点区以外随机摘取25个虫苞,剥查残留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与空白对照比较);当代为害定型后,调查定点区虫苞数,计算卷叶率和校正防效,并对防效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1.4.5药效计算方法

虫口减退率(%)=[空白对照活虫数-施药处理活虫数]/空白对照活虫数×100;

卷叶率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卷叶率-施药处理卷叶率]/空白对照虫卷叶率×100。

2结果与分析

虫口减退率:由表2可以看出,药后3d调查,供试药剂3%依维菌素微乳剂每667m215mL、30mL、45mL3种不同用量处理纵卷叶螟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2.33%、85.01%、92.22%;对照药剂3%依维菌素微乳剂30mL处理虫口减退率为84.73%。

卷叶率防效:由表2可以看出,药后10d调查,3%依维菌素微乳剂15mL、30mL、45mL处理校正卷叶率防效分别为75.31%、87.33%、90.72%,对照药剂3%依维菌素微乳剂乳油30mL处理校正卷叶率防效为87.01%。

安全性:该药剂对水稻及稻田有益生物基本无不良影响,使用较安全。

水稻调查报告篇5

1、目的意义:为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最大限度地减轻灾情造成的危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我县农业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植物检疫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和《**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2、指导思想: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省市农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体系、检疫防御防灾体系和应急减灾体系,全面提升对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的防控能力。

3、适用范围:农业有害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昆虫、线虫、蜱螨、鼠和植检植物等)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一种防治难度大、对本地区农业危害严重,并造成(含可能造成)经济或生态损失的自然灾害。在本县一个行政区内1种本地危险性农业有害生物在短时间内突然爆发成灾50公顷以上,或本县1个乡镇行政区农业有害生物成灾面积100公顷以上,或本县1个乡镇级行政区新发生(发现)外来(含检疫性,下同)农业有害生物时,认定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应当启动本预案。

各乡镇人民政府参照本预案,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4、工作原则: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按照县政府负总责,部门各司其责。实行属地管理、分级响应原则。

二、灾害等级

根据重大农业有害生物发生程度、传播特征和涉及范围,将灾害分为特别严重(I级)、严重(II级)、较重(III级)和一般(iv级)四个等级,并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1、特别严重(I级):下列情况之一划为I级灾情。

(1)水稻稻瘟病、细条病;甘薯丛枝病、蔓割病、甘薯瘟;花生锈病、褐斑病等任何1种病害发生成灾面积超过辖区该作物播种面积的25%以上,普遍率(病叶率)大于2%,发生态势为5级,流行范围在5个乡镇行政区以上。

(2)水稻三化螟、二化螟、稻飞虱、卷叶螟;甘薯小象虫、旋花天蛾、斜纹夜蛾;花生蚜虫、蛴螬、甜菜夜蛾等任何1种农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超过辖区该作物播种面积的25%,发生态势5级,发生范围在5个乡镇行政区以上。

(3)鼠密度超过10%(百夹捕获率)的发生成灾面积达到300公顷以上,或鼠密度超过5%(百夹捕获率)发生面积超过2000公顷以上,发生区域在12个乡镇行政区以上。

(4)茶小绿叶蝉、茶叶螨类、茶丽纹象甲、黑刺粉虱、赤星病、炭疽病、茶饼病;斜纹夜蛾等任何1种病虫成灾面积超过辖区该作物播种面积的25%以上,发生态势为5级,流行成灾范围在5个乡镇行政区以上。

(5)龙眼木毒蛾、蛀果虫、鬼帚病;柑桔黄龙病、溃疡病;蔬菜小菜蛾、甜菜夜蛾;水果食心虫等任何1种病虫成灾面积超过辖区该作物播种面积的25%以上,发生态势为5级,流行成灾范围在5个乡镇行政区以上。

(6)本县发生(发现)我市未分布的外来农业有害生物。

(7)特殊情况需要划为I级灾情的。

2、严重(II级):下列情况之一划为II级灾情。

(1)水稻稻瘟病、细条病:甘薯丛枝病、蔓割病、甘薯瘟;花生锈病、褐斑病等任何1种病害发生成灾面积超过辖区该作物播种面积的15--24%以上,普遍率(病叶率)大于2%,发生态势为5级,流行范围有4-5个乡镇行政区。

(2)水稻三化螟、二化螟、稻飞虱、卷叶螟:甘薯小象虫、旋花天蛾、斜纹夜蛾;花生蚜虫、蛴螬、甜菜夜蛾等任何1种农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超过辖区该作物播种面积的15--24%,发生态势5级,发生范围有4-5个乡镇行政区。

(3)鼠密度超过10%(百夹捕获率)的发生成灾面积达到200公顷,或鼠密度超过5%(百夹捕获率)发生面积超过1500公顷,发生区域有4个乡镇行政区。

(4)本县发生(发现)我市未分布的外来农业有害生物。

(5)特殊情况需要划为II级灾情的。

3、较重(III级):下列情况之一划为III级灾情。

(1)水稻稻瘟病、细条病:甘薯丛枝病、蔓割病、甘薯瘟;花生锈病、褐斑病等任何1种农业有害生物发生成灾面积超过辖区该作物播种面积的10--14%以上,普遍率(病叶率)大于2%,发生态势为5级,流行范围有3个乡镇行政区的。

(2)水稻三化螟、二化螟、稻飞虱、卷叶螟:甘薯小象虫、旋花天蛾、斜纹夜蛾;花生蚜虫、蛴螬、甜菜夜蛾等任何1种农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超过辖区该作物播种面积的10--15%,发生态势5级,发生范围有3个乡镇行政区的。

(3)鼠密度超过10%(百夹捕获率)的发生面积达到150公顷,或鼠密度超过5%(百夹捕获率)发生面积超过1000公顷以上,发生区域有3个乡镇行政区。

(4)本县已发生(发现)的外来农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到100公顷以上。

(5)特殊情况需要划为III级灾情的。

4、一般(IV级):下列情况之一划为IV级灾情。

(1)水稻稻瘟病、细条病:甘薯丛枝病、蔓割病、甘薯瘟;花生锈病、褐斑病等任何1种农业有害生物发生成灾面积超过辖区该作物播种面积的5--9%,普遍率(病叶率)大于2%,发生态势为5级,流行范围在2个乡镇行政区。或1个乡镇行政区1种上述病害在短时间内突然爆发成灾30公顷以上。

(2)水稻三化螟、二化螟、稻飞虱、卷叶螟:甘薯小象虫、旋花天蛾、斜纹夜蛾;花生蚜虫、蛴螬、甜菜夜蛾等任何1种害虫发生面积超过辖区该作物播种面积的5--9%,发生态势5级,发生范围在2个乡镇行政区县(市、区)以上。或1个乡镇行政区1种上述害虫在短时间内爆发成灾30公顷以上。

(3)鼠密度超过10%(百夹捕获率)的发生面积达到100公顷以上,或鼠密度超过5%(百夹捕获率)发生面积超过750公顷,发生区域有2个乡镇行政区。

(4)本县已发生(发现)的外来农业有害生物在短时间内爆发成灾10公顷以上。

(5)特殊情况需要划为IV级灾情的。

三、组织指挥体系

(一)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县农业与茶果局局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县植保植检站、计委、财政、公安、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经贸、工商、科技、环保、卫生、民政、物资运输管理部门(包括交通、铁路、邮政等)、植物及其制品使用部门(包括外经、电业、电信、供销、商业、移动通信公司和联通公司等)、教育、新闻宣传、纪检监察等有关职能部门和驻**部队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及其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是:

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全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应急处置工作,封锁令、启动应急预案,协调解决应急处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县植保植检站:编制完善县级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应急预案;建设灾害应急指挥系统,建立重大病虫害的快速扑灭机制,储备应急处置所需人力、物力、技术、信息等资源;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计委:负责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处置所需的基建、物资储备等重大项目的审批和立项。

经贸委:确保灾害应急处置物资的储备、供应和补给;适时组织市场调控。协调外经、电业、电信、供销、商业、移动通信公司和联通公司等部门的防灾减灾工作。

财政局:负责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置资金保障工作,建立和完善灾害处置财政支持机制。

科技局:负责组织省内外有关专家和科技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科技支撑;培养组建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处置专家队伍;安排防灾减灾科研项目。

**市动植物检验检疫局:负责出入境农业有害生物检疫把关和信息收集整理,并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工商、交通、铁路、邮政、民航、外经、电业、电信、供销、商业、移动通信公司和联通公司等:配合农业部门做好市场检疫检查、检疫复查、疫情封锁等检疫执法工作以及除害安全保卫等工作。

卫生、民政部门:负责灾害应急救治和灾后救济工作。

新闻宣传、教育部门:负责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教育普及工作。

环保局:负责组织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处置的环境监测和环境危害评价及防治工作。

公安、驻**部队:根据领导小组的指示,及时派出灾害救援队伍;负责做好辖区内灾害先期应急处置。

纪检监察部门:负责监督灾害处置进度和程序,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二)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现场处置指挥部

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后,县领导小组成员和灾害发生乡镇主要领导组成灾害现场处置指挥部。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并具体组织实施灾害处置方案。

(三)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日常工作机构

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县农业与茶果局,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分管副局长担任。指挥机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内,负责日常工作。

四、应急响应

1、特别严重(I级)灾害应急响应:接到报告后,确定为I级灾害的,县农茶局(植保植检部门)应在1小时内向县政府总值班室报告。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专业技术力量赶赴现场,成立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现场处置指挥部开展处置工作,并及时向省市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治指挥部和省农业厅市农业局请求支援。

2、严重(II级)灾害应急响应:乡镇级政府立即启动本级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乡镇政府主要领导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开展先期处置工作。乡镇政府应在6小时内向县政府总值班室和县农业与茶果局报告。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及时启动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专业技术力量赶赴现场,成立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现场处置指挥部开展处置工作,并按有关规定报告省市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治指挥部和省农业厅。

3、较重(ⅡI级)灾害应急响应:政府立即启动本级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乡镇政府分管领导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开展处置工作。乡镇政府应在12小时内向县政府总值班室和县农业与茶果局报告,并视紧急需要及时向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提出扩大应急请求。领导小组接到扩大应急请求后,及时启动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专业技术力量赶赴现场,协助乡镇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现场指挥部,或成立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现场处置指挥部开展处置工作。

4、一般(IV级)灾害应急响应:乡镇政府立即启动本级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乡镇分管农业的主要领导立即赶赴现场,成立乡镇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现场处置指挥部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在24小时内向县级政府总值班室和县农业与茶果局报告。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领导小组视具体情况,必要时派出督导组和专家组协助处置。

五、保障措施

1、人员保障:县、乡两级政府要根据灾害发生形势和专家意见,建立健全农业病虫害防治检疫机构,县级植保植检系统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8人,加强系统内有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应急减灾演练,提高实战能力。

2、技术保障:有计划地从高校、研究机构和行业主管部门培养组建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专家队伍,为灾害调查、应急处置和灾害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3、物资保障:建立药剂药械库,配备应急救灾车辆,储备常用药剂、药械、油料等专用物资。

4、经费保障:各级政府要将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救灾经费纳入年度计划和财政预算,并给予优先安排。设立合理专项资金用于紧急防疫物资购置、扑杀补贴、疫情处理、疫情监控等工作。专项资金由植保植检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使用意见。

5、监测保障:负责本辖区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监测预警工作的县乡两级业务部门要不断强化监测网络建设,配足配强农业病虫害防治检疫机构、省级中心测报点和市级中心测报点专职测报人员,充分发挥兼职测报员、基层农技员、广大农民对农业有害生物灾害的监测作用。并根据重大农业病虫动态变化情况适时调整监测点和监测对象,确保监测预警及时、准确。

6、协防保障:由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每半年或一年召开一次外来农业有害生物检疫防范协调会议,通报有害生物入侵防范信息,协调解决防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县植保植检站按照一车一证的要求查验《植物检疫证书》;各有关职能部门要积极配合农业主管部门,开展市场检疫检查和复检工作,共同构建农业有害生物检疫防御控灾体系。

7、值班通讯保障: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正常上班时间值班电话为**节假日和下班后值班电话为23267110;建立健全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指挥系统,配备专用电脑与"县政府办公业务资源网"值班信息专网连接,确保灾害预警和处置信息畅通。

8、限时报告:发现灾害或疑似情况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向当地农业主管部门报告。(其中植物疫情应以密码电报形式上报。)乡镇业务部门要及时赶赴现场进行核实,情况属实的,应将信息来源、危害区域、灾害程度、发生性质的初步判定、拟采取的应急减灾措施及报告单位负责人、报告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及时报告县农业与茶果局。乡镇政府根据灾害等级,在规定时间内向总值班室和县农业局报告。县农业与茶果局根据核实情况提出预警处置建议,并及时向领导小组组长和市农业厅报告。

9、宣传、通报及其他保障:加强农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经权限机关同意,有关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及时对灾害发生和处置情况或奖惩意见进行通报。

六、附则

1、本预案中农业有害生物种类及其危险性、成灾面积统计标准、监测方法和管理权限等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执行。

2、县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可根据演练情况或实际变化需要,对本预案进行完善和补充,并报县政府备案。

3、对参加灾情应急防治工作的人员,各级财政应给予适当的补助和保健津贴;对因参加疫病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4、对在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县农茶局提请县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对防治过程中隐瞒、缓报、谎报或因延误处置灾害,造成严重损失的单位和个人,由纪检监察进行查处;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水稻调查报告篇6

根据《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农渔发〔2019〕1号)及《2022年天津市稻渔综合种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精神要求,加快构建和拓展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推进我市稻渔综合种养力度,实现稳产保供、绿色发展。在完成市农业农村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视察天津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天津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遵循,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振兴小站稻为契机,加快构建和拓展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空间,将稳粮增收、质量安全和三产融合作为稻渔综合种养的总体要求,以保障粮食生产供给为根本,科学、合理、高效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

二、实施范围

(一)实施对象范围:稻渔综合种养规模超过1000亩的镇街的,且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二)实施周期:2022年4月1日-12月31日。

(三)实施面积:稻渔综合种养实施面积7000亩(示范面积2000亩推广面积5000亩注:7000亩面积不包含2022年武清区稻渔综合种养项目面积),重点支持稻蟹、稻小龙虾综合种养。各镇街依据任务数(附件1)落实本区域面积。

三、示范项目申报条件

(一)规模范围:规模连片面积在500亩以上,5000亩以下的稻渔综合种养基地。

(二)经营主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取得营业执照,且有意愿开展稻渔综合种养的国有企业、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三)承包合同期限: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自申报之日与土地发包单位签订的承包合同期限在两年(含)以上。

四、示范项目建设内容和补贴标准

(一)建设标准

具体建设标准详见《稻渔种养设施建设标准》(附件2)。稻小龙虾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参照《稻渔种养设施建设标准》执行,原则上利用原沟渠进行改造。

(二)补贴标准

稻渔综合种养补贴资金:主要针对稻渔工程建设符合《稻渔种养设施建设标准》的示范基地进行补贴,补贴资金用于稻渔工程、苗种和饵料等费用,按照财政补贴资金不超过稻渔工程、投入苗种、饵料等资金总额的50%(以审计报告核定为准),每亩最高补贴200元(武清区补贴示范基地共计2000亩)。

五、示范项目补贴方式级

财政资金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安排,项目单位先行建设,经验收合格且公示无异议后,按程序由中央渔业成品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市级统筹部分安排补助资金。

六、示范项目实施程序

(一)项目申报

项目申报单位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编制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并向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提出书面申请。申报材料包括《天津市稻渔综合种养项目申报表》(见附件3)及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见附件4)。

(二)审核论证

镇街农办对申报单位送交的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并进行实地核查,核查后上报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会同区财政组织专家论证。

(三)项目验收

1.项目单位申请

项目承担单位向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提交项目验收申请,申请区级验收应提交材料如下:

(1)《天津市稻渔综合种养建设项目验收申请表》(见附件5)

(2)项目完成情况报告(格式见附件6)

2.区级验收

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接到验收申请后,对材料进行审查,组织人员对照《稻渔种养设施建设标准》进行现场核查,出具现场核查意见(见附件7),并将项目核查意见、资金使用情况及相关资料上报市农业农村委。市农业农村委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选定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项目资金情况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会同区财政部门组建验收专家组,结合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对项目单位提交的项目完成情况报告进行书面审核,听取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实施情况汇报,结合现场核查意见,充分讨论质询,形成验收结论。验收合格的,当场向项目承担单位出具《专家验收意见表》(见附件8),并将全部验收资料整理汇总成册,以正式文件于10月31日前报市农业农村委备案(见附件9)。

七、实施路径

(一)成立工作小组

建立示范基地,以点带面扩大生产规模。建立示范基地2000亩。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引领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辐射带动周边稻田开展稻渔综合种养,辐射带动面积5000亩。

(二)以科技为支撑,做好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

开展稻渔综合种养培训2-3次,通过微信、下乡指导等方式解决种植户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三)时间节点安排

4月-6月,完成示范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报和核查检查等工作;完成辐射带动面积的基础设施改造。

7月-9月,对示范区和辐射带动区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等工作,解决日常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完成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结题验收,

10月-12月,完成河蟹的起捕上市和稻米的收割工作,总结项目取得的经验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

八、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细化责任分工

成立项目工作小组,由农业中心主任任组长,相关镇街农办主任、水产科成员为组员,工作小组负责项目方案的制订、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成立以水产科为成员的技术小组,负责项目的技术支撑、宣传培训及日常技术指导工作。

各镇街农办负责项目的初步遴选和申报工作,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项目申报受理,审查,验收等工作。

(二)加强检查督导。领导小组要加大检查力度,督导种植户落实稻渔种养面积,明确具体单位和具体地块及负责人,开展产前、产中检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三)组织技术服务组,做好宣传工作。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项目单位进行技术指导及技术培训、观摩会,加大宣传力度。

附件:

1.2022年武清区稻渔综合种养项目面积分配表

2.稻渔种养设施建设标准

3.天津市稻渔综合种养项目申报表

4.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实施方案撰写格式

5.天津市稻渔综合种养建设项目验收申请表

6.市农业农村委财政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报告(模板)

7.项目现场核查意见表

8.专家验收意见表

9.市农业农村委财政支出项目验收备案材料

天津市武清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2.4.15

附件1.

2022年稻渔综合种养新发展示范项目

面积分配表

项目镇街

示范面积(亩)

推广面积(亩)

上马台镇

900

2500

黄庄

600

1500

大黄堡

250

500

崔黄口

250

500

附件2

稻渔种养设施建设标准

稻蟹种养设施建设标准

1范围

本要点规定了稻田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以下简称河蟹)养殖的环境条件、稻田条件、稻田工程。

本要点适用于天津地区稻蟹种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NY5116无公害食品水稻产地环境条件

NY/T5361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9101淡水养殖尾水排放要求

3环境条件

稻田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5116、NY/T5361的要求,水源水质符合GB11607的规定。

4稻田条件

稻田面积10×667m2~20×667m2作为一个养殖单元为宜,也可根据现有进排水渠划分养殖田块单元,面积一般不超过50×667m2。排灌自如,保水性好。

稻田插秧前施用高效低毒除草剂进行除草,并一次性施足底肥,投放扣蟹前检测进排水渠、环沟、田间沟水质。水质符合NY/T5051的规定。

5稻田工程

稻田进排水渠、田间沟可进行疏浚后作为河蟹养殖所需沟坑使用,原有渠、沟加上新开挖沟坑不超过稻田总面积的10%(不得低于5%)。

5.1环沟

沿田埂内侧挖环沟,沟宽0.8m~1.0m,沟深0.5m~1.0m,坡比1.2:1~2.0:1。

5.2暂养池

田头自然沟、塘经整理后作为河蟹的暂养池;或将稻田排水渠外侧的渠道加高加固,修挖环沟后使用。

5.3进排水口

进排水口设在稻田对角或相对侧田埂上,用网包好,网目以河蟹苗种不能外逃确定。进排水管选用PVC材料,管径0.25m~0.30m,铺设时进水管下壁与稻田地面高度相平或略高,排水管上壁与稻田地面高度相平,一般相差一个管径的高度。管口周围田埂夯实、不留缝隙,防止进排水时的细微水流带走蟹种。

5.4田埂

田埂应加固夯实,埝埂高0.6m,顶宽0.5m~0.6m。

5.5防逃设施

每个养殖单元和暂养池,在四周田埂上用塑料膜或尼龙膜等材料建防逃墙,拐弯处呈弧形,上部高出地面0.5m~0.6m,埋入土下0.1m,外侧用木桩和绳子将防逃材料固定,接头处光滑不留缝隙。

6尾水排放

尾水排放符合SC/T9101的要求。

(小龙虾养殖充分利用稻田原有沟渠,并参照《稻渔种养设施建设标准》建设)

附件3

天津市稻渔综合种养申报表

申报单位:(章)申报时间:年月日

项目名称

主管部门

项目承担单位

区乡(镇街)村

承担单位性质

专业合作社企业法人其他

联系电话

项目联系人

联系电话

项目建设地点

稻渔综合种养建设面积(亩)

主要养殖品种

蟹£虾£

主要建设内容

包括建设规模和具体建设哪类稻渔设施(稻蟹、稻虾),一个项目中包含两种稻渔设施,分别说明建设规模。

项目总投资

万元

申请市级财政补贴

万元

实施进度安排

2022年月至2022年月

项目完成目标和预期效益

所在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意见

(签章)

年月日

附件4

天津市稻渔综合种养实施方案撰写提纲

《天津市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实施方案》申报的基础材料必须真实、规范,如实反映项目的基本情况。该实施方案请参照以下提纲撰写。

一、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具体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年限、进度安排。

二、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完成后达到的目标等。

三、项目资金来源及投资概算

项目总投资、申请市级财政补贴资金及资金管理方式等。

四、项目效益分析

项目完成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

五、申报项目所需附件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在年检有效期内)

2.组织机构代码证(在年检有效期内)

3.土地使用证或土地租赁协议(在有效期内)

4.开户银行出具的资信证明

5.项目区地理位置图、项目建设平面图(很重要,要求标注四置),建设前的照片(照片要有明显的标志性参照物)

附件5

天津市稻渔综合种养项目验收申请表

项目承担单位:(章)

序号

内容

打勾

1

是否按照要求完成批复的内容申请报告所列全部建设内容。

£是

£否

2

如有项目变更,是否按照原申报程序办理报批手续。如无变更无需勾选。

£是

£否

项目单位承诺事项

本人承诺项目建设期间严格遵照相关标准执行,无违法违规事项发生。

申报人(法人):

项目单位:(章)

年月日

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审核意见

审核意见:

单位:(章)

年月日

附件6

市农业农村委财政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报告

一、封面(ⅹⅹ区ⅹⅹ项目完成情况报告)

二、目录

三、项目验收申请文件

四、项目完成情况

1.前言。简述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资金投入,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情况等;

2.报告正文。项目建设内容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管理制度情况及效益指标完成情况、项目建设完成照片(要求建设完成未进水的照片,照片要有明显的标志性参照物)

五、项目申请文件、批复文件、项目论证意见、变更申请(如有则提供)等

附件7

项目现场核查意见表

项目名称:

项目承担单位

法人

项目建设地点

市财政补贴资金

万元

核查责任单位

项目现场核查意见:(如文字内容较多,可另附页)

现场核查人员签名:(后须附核查人员签到表,列详细信息,包括单位、职称/职务、联系方式等)

年月日

附件8

专家验收意见表

项目名称:

项目承担单位

法人

项目建设地点

市财政补贴资金

万元

验收责任单位

验收意见:(如文字内容较多,可另附页)

专家签名:(后须附专家签到表,列详细信息,包括单位、职称/职务、联系方式等)

年月日

附件9

市农业农村委财政支出项目验收备案材料

一、区完成稻渔综合种养情况总报告

二、验收申请

三、通过验收的各项目完成情况报告(包含建设前、建设中、建设后照片)

四、各项目审计报告

五、专家论证意见

附件10

稻渔综合种养项目推动小组成员及联系人

姓名

单位

职务

电话

组长

杨东海

武清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主任

29321874

副组长

史峰

武清区农委

四级调研员

82966615

成员

李长娥

武清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副科长

82966615

成员

刘艳楠

武清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科员

82966615

联系人

刘艳楠

武清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科员

82966615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写人作文范文(整理27篇)

    - 阅0

    写人作文篇1我有一个姐姐,她很漂亮,有着一头又长又黑的头发,水汪汪的大眼睛像黑宝石一样,一个樱桃般的小嘴。但你可别看她漂亮,她可是很花痴的。一次,我拿着一位明星的照片给姐姐.....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整理6篇)

    - 阅1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篇1除夕的前几天,我很盼望过年,恨不得一头栽进被子里美美地睡到除夕的早上。除夕终于到了,我和姥姥早上出去挂彩灯。我家的彩灯真美丽:有喜庆的大红灯笼;有能.....

    四年级品德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1篇)

    - 阅0

    四年级品德工作总结范文篇1我承担了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如: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

    四年级工作的总结范文(整理10篇)

    - 阅0

    四年级工作的总结范文篇1我承担了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

    历史学科的大概念(6篇)

    阅:0

    历史学科的大概念篇1由于历史高考命题严格贯彻课程标准的思想,强调能力目标的检测,努力达成以考试评价推动教....

    水稻调查报告(6篇)

    阅:0

    水稻调查报告篇1(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药剂:奈安大力士水剂(河南远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25%施保克乳油(德国拜....

    水稻病虫害防治(6篇)

    阅:0

    水稻病虫害防治篇1水稻是霍邱县大宗作物,栽培面积大,其产量高低直接决定霍邱县全年农业能否增产。多年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