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注意事项(6篇)
来源:
实验室管理注意事项篇1
关键词:中医分子生物学实验准备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126-01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该技术已经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与医学联系日益紧密。中医院校的实验教学课程大多是实验性很强的专业课,而医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大多是蛋白质和核酸等的定量实验,要求更严格,操作更复杂,实验难度更大,要保证实验课有序高质量完成,实验准备工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环环相扣,不能疏忽大意。
为在中医院校普及和推广分子生物学技术,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校基础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于2012年全面开展分子生物学教学实验的准备工作,现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经历我校分子生物学教学实验室从无到有的整体建设,从耗材购置到预实验进行,结合具体工作,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1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个人认为扎实的业务素质是实验准备工作必不可少的前提,我校本科分子生物学实验包括质粒的提取、基因组DNA的提取、PCR、转化等五个小实验,这些小实验之间具有连续性强、时间长等特点,要求实验准备工作人员必须具有扎实全面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实验技能,掌握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和试剂配制,熟悉掌握设备仪器的操作和注意事项,出现问题能及时解决,对不同实验结果有合理的解释。如电泳,胶的浓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图片漂亮与否,任何大小的DN段都有一个合适的浓度的胶,做PAGE时胶的浓度更为明显;这些是实验准备的重点,那么怎么寻找这些实验中的重点呢?那就要在预实验中仔细揣摩实验原理、步骤;再如转化会有多次失败,许多人认为是感受态做的不好或者是抗生素加过量,可是有一次的感受态是“粗放型”做的,最后效果却很好,这有可能是载体自我环化没连上,或者是热激时间过长;对于抗生素用量多的问题,则把平板在恒温箱里多放置一段时间仍仍然什么都没有(这时抗生素已经失效),这就不是抗生素的问题了,这些只有实验之后才能体会;有时候转化子太多,就不妨把平板室温下放置数小时,挑大菌落(质粒拷贝数多)去验证。最后,作为实验技术人员,要关注国内外实验技术新动态,改进实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2积极做好预实验
所谓预实验是指在进行实验教学或者是科学研究时,经常需要在正式实验之前先做一次实验,简称预实验[1]。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准备过程,而且实验准备人员能通过这一过程摸索实验条件,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同时许多新的实验方法和技巧都可以由预实验探索而来[2]。
每次实验都会因时间、室温、试剂批号及浓度和仪器的改变而出现不同的实验结果,所以每次实验前都要做好预实验。做好预实验首先需要注意环境的干净整洁,该灭菌的仪器和器皿是否准备充足,然后认真完成所需要的各种试剂的保存条件、稀释时的配比等。
其次是仪器设备的准备,实验前要仔细调试设备,这样才能确保实验的正常进行。比如我们实验室新买了一台离心机,空机转动很好,可是在预实验时发现放到里面的离心管顶部与机器有摩擦,及时与厂家联系进行维修解决了问题。其实预实验目的就是确定实验条件,寻找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确保实验课的正常进行。
3加强各方面的协调工作是实验准备的保证
实验准备工作特点是接触面广,与学校教务处、设备科、学科教师、学生的关系密切,处理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关系是搞好实验工作的重要保证。(1)设备科:分子生物学实验是一门新开实验,作为采购部门的设备科第一次采购某些耗材就有可能会发生理解上的错误,这就需要和设备科老师有良好的沟通,比如填写的购置计划只写着封口膜(全名叫无菌培养容器封口膜),在领取时设备科老师就先让供货商拿来一包样品(Parafilm),发现不对我们及时调货最终确保了实验的顺利进行;(2)学科教师:实验教学是教师和实验人员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二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在实验准备中要求学科教师意见,互相尊重,密切配合;(3)学生:每次实验课前都要给本实验室的负责人交代清楚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些必要的要打印出来贴在醒目处请学生注意。
4加强日常管理
良好的实验室管理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基础。在实验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4.1实验仪器的管理
分子生物学操作中会涉及一系列仪器,管理不当或者使用不当导致实验失败、减少仪器使用寿命或损坏仪器,因此在进行操作前细致地了解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是使后继实验事半功倍的一个必要准备。比如超低温冰箱和可调微量移液器,在超低温冰箱内储存的物品包装盒材质应为不锈钢、铝质或耐低温的硬质塑料。禁止使用纸盒、橡胶器皿、玻璃器皿以及软质塑料袋;尽量减少开门的次数和开门时间,以保证箱内温度的稳定;存取样品时动作应迅速,不能长时间打开冰箱。离开时务必确认冰箱已经关严。可调微量移液器在使用过程中动作要缓慢平稳,不使用时要调至最大值的刻度,使弹簧处于松弛状态以保护弹簧。实验结束后督促学生填写仪器使用情况表,如有故障要写明原因,以便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4.2实验材料的管理
实验室的安全最重要,分子生物学实验经常与毒性强,甚至是致癌的试剂接触,像氯仿、异戊醇、甲醛、乙醚等许多溶剂,都应在通风橱中使用,并且注意保护皮肤和呼吸道。另外一些致癌物或诱变剂,像溴化乙锭等,在操作中要注意防护,并注意使用后的处理。特别是一些试剂盒,一定要掌握相关知识后方可使用。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列出每次实验的材料清单,每次实验课前组长按照清单一一清点,对于有毒及需要特殊处理的试剂要对学生交代清楚,同时要明确下课后按时把所有实验材料整理归位,老师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开。
4.3实验室卫生管理
从第一次上课就要强调实验室环境卫生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次实验结束后值日生认真打扫卫生,并将实验室仪器、物品摆放整齐,为下一次实验创造良好的氛围。
分子生物学的准备工作繁琐而复杂,即使有几年的工作经验也难免会有疏漏,这就要求我们平时的经验非常重要。注意总结实验中注意事项,每次的物品准备都要有详细的记录,每学期实验项目一旦确定就不会改变,准备教师可以提前熟悉实验程序。娴熟的操作技能是保证实验准备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只有做到正确使用、熟练和规范操作,才能得到正确结果[3]。长此以往,可以改正不足,逐渐完善实验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孙蕊,于洪帅,丁宁,等.预实验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8(22):151-152.
实验室管理注意事项篇2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分析前质量管理;分析中质量管理;分析后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054-01
随着检验医学的不断发展,仪器设备越来越先进,临床医生对检验结果的要求越来越高。2003年3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通过了《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文件(ISO15189),该文件明确指出医学实验室的全面质量管理是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管理,注重的是与临床工作相结合。生化室是检验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项结果都是临床医生诊断、治疗的依据,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ISO文件,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生化室进行质量管理。
1分析前的质量管理
生化室的工作流程图如下:
1.1首先要求医生开单条码清楚
1.2对护士定期培训
护士必须做到对每一位患者交待采血注意事项:
1.2.1低蛋白饮食;
1.2.2生化检验大多要求空腹(除一些特殊检查,如糖耐量实验、餐后两小时血糖测定);
1.2.3检查前一天不能饮酒;
1.2.4采血前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检验项目,并选择好相应的试管,贴上标签;
1.2.5规定采血部位和姿势。有资料显示,不同的姿势对生化结果有影响[1],采血时应让患者卧位,前臂肘窝正中静脉采血,严禁在输液手臂上采血;
1.2.6注射器采血时,血液注入试管内时,必须取下注射器针头,血液注入不能太快,以免溶血,采血时动作迅速,尽量缩短采血时间。
1.3要求护理员及时把标本送到生化室。血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会使血中GLU降低,血钾升高,并对其他一些项目的测定产生影响。
1.4标本送到生化室后,首先应认真做好标本的签收,然后编号,做到每一个标本都做登记然后尽快地进行标本离心,如不能马上进行分离则容易造成血液被检成分的改变,有资料报道,标本室温放置4小时,自然分离,血清中的Cl-可增高1.5-20%,P+由于细胞内磷酸酶水解而使P偏高等,离心完成后,去掉溶血和脂血标本。
1.5生化室的准备工作
1.5.1人员:在上岗之前经过统一培训,都必须拿到大型设备上岗证才可以工作;
1.5.2按照SOP文件之规定制定机器原理、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维护校正规程等文件;
1.5.3试剂和质控物的订购。按照卫生部检验中心以及省检验中心推荐的有合格证及资质的仪器的配套的试剂和校准物;
1.5.4制定生化室的规章制度,对生化室的人员进行全员培训,保证全员都掌握并按规定严格执行。
2分析中的质量管理
室内质控是由实验室工作人员采用一系列统计学方法连续地评价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可靠程度判断检验报告是否可发出的过程。室内质控的目的是检测控制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并检验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常规测定的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的一致性[2],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2.1操作人员对机器进行调试。每日对机器进行添加清洗液、抑菌剂、酸碱冲洗液,然后冲洗做杯空白,以保证机器一天的正常运行。
2.2添加试剂。拿出试剂首先看生产日期和失效日期,过期药物及时处理。添加试剂出现变色、出现絮状物等不正常现象立即更换,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
2.3校准
根据试剂说明书的要求按时校准。如出现质控不合格情况,先重新更换质控品,如不通过,则需要重新校准,重做质控,达到合格为止
2.4质控
每次正常工作前做高、中、低值的质控。质控品必须溶解2小时,才可用否则影响检验结果,达不到应起的作用。
2.5失控处理及分析
若发生失控现象,填写失控记录,查找失控原因,及时更改。然后重做质控,达到合格,才能做当天的标本。
2.6质控图的绘制
2.7参加省检验中心和卫生部检验中心的室间质评。出现不合格项目,分析不合格原因,积极整改,以求下次优秀。
3分析后的质量管理
分析后的质量管理是指实验室结果的再分析确认,保证合格报告发出及实验室结果发给临床后,临床医生能合理分析报告用以诊断治疗。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质量效果实现的阶段。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1现代的生化室由原来的手工填写报告单转化为自动打印报告单,因此大大地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的报告结果填写错误的现象,现在主要是在结果检查工作中、在一些检验项目中出现过低或负值的结果,尤其是一些酶类,例如CK、LDH在心梗患者中出现类似情况,在急性肝炎的患者中AST、ALT、GGT等项目中易出现类似的情况,这就要求医务人员检查反应曲线,通常这类情况都是由于底物耗尽所引起的,所以我们应该对样本进行稀释重新报告,但报告时千万不要忘记乘以稀释倍数。
3.2还应该注意有时离心血液时有纤维蛋白原凝块、标本有絮状物,使加样针吸量不足造成结果偏差,必须重新离心重新测定。
3.3高粘度血清的处理。由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了测试迅速吸样量少且准确,因此其样品针细长,吸样时间短,样品吸样管注射器微小,驱动力小,当样品粘度增高到一定程度足以影响其精密度并致加样不足,高粘度血清多见于高血粘滞综合症,如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这类样品影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存在着明显地加样不足,随样品粘度的增加这种现象越显著[3],所以要求实验室做这类标本必须稀释后上机测量。
4与临床相沟通
4.1建立危重值及时回报制度,可以帮助医生第一时间了解自己所管理的患者的危急情况,使危急患者得到早治疗,为挽救患者生命起到积极和决定性作用。
4.2与医生及时沟通保证联系,使医生了解我们的工作程序,以及对患者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和采血要求等,有助于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李素珍、林福禧等,人改变对32项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107-109.
实验室管理注意事项篇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高校的教育也与时俱进。在职业院校中,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科研和教学的主要保障,而在化学教育实验室中,科研工作具有高危性,在实验室中做化学实验出现的意外事故也不可预见,因而实验室的安全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如何能够避免实验室安全隐患的发生,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众多院校需要注意的重点。本文就职业院校化学教育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进行分析。
【关键词】
职业院校;化学教育实验室;安全管理;安全教育
在职业院校的化学教学中,实验室是进行实验的主要场所,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职业院校中化学教育对师生进行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至关重要,院校应该要制定一定的制度和措施进行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本文就如何强化职业院校化学教育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进行探讨。
1职业院校化学教育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在职业院校化学教育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中制度的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制定好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将每项实验的流程和操作过程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检查,提高师生的责任心,为实验室的安全提供保障。目前实验室主要是以老师为主,按照老师的要求和命令,学生进行实验,但由于老师的强制性管理,使学生对实验室充满了害怕和恐惧感,深怕因为自己的原因违反了实验室的规定或者是做错实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应该要改善化学教育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1.1严格执行安全责任制
在化学教育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中应该要严格执行安全责任制,保证每一个实验室中配有安全负责人。这样能够在实际的实验操作中,安全责任人严格监督每一位进入实验室的人,将实验室的安全职责落实到具体的人员身上。同时还要加强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一切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实验。
1.2制定相关的安全手册
在化学教育实验室中,为了能够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应该制定详细的实验室安全手册,详细地介绍在实验室中应该要注意的事项,常见事故处理方法、安全技术等。按照化学实验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手册编写,同时对具体的实验操作进行直观的介绍。保证学生能够认真阅读这些手册,并安全的进行相关实验。
1.3制定相关的培训制度
在实际的安全管理中,还应该制定一定的培训制度。在师生进入实验室之前,对师生进行实验安全的培训,保证师生能够掌握安全的实验技术。职业院校可以开设一些网上课程,使学生能够在实验之前进行学习,保证实验室的安全。
1.4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检查
在对实验室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除了制定一些规章制度进行责任落实之外,还应该要定期对实验室的设备、具体的实验技术操作等实验室安全进行检查,保证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同时还要从实验室的设备、技术、管理等不同层面进行检查,确保所有的工作人员和实验人员履行自身的安全责任。
2职业院校化学教育实验室的安全教育
在职业院校化学教育实验室的安全保障中,除了进行安全管理之外,还应该要对相关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师生与工作人员在意识和思想上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增强师生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其能够严格地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实验。对师生和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特点具体体现在:长期性、连续性、多样性。
2.1长期性
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化学教育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要注意到学生对实验具有安全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只要是做实验,学生就应该要有这个安全意识。一般情况下,实验室出现安全事故是由于实验人员对实验安全失去了警戒心理,在实验中只重视实验过程和结果,忽视了实验安全问题。因此,对从事实验人员应该要长期进行安全教育,可以在实验室以图片、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安全意识的宣传。
2.2连续性
对于实验室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学生应该要从思想上引起重视,要在实验之前对可能出现的实验隐患具有一种安全防范意识,正确面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学会应对实验事故的正确方法。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院校要教育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在每次实验之前都要进行实验安全的教育,使其能够对实验安全具有连续的学习,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2.3多样性
为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院校可以进行多样性的培训。在进行实验室的安全意识培养,可以对学生进行法规法则、日常的安全常识、实验室安全制度、化学实验技术、实验操作规章流程、应对安全事故的应急反应知识等的教育,通过多种安全教育内容的培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安全事故的应对方法,安全操作技术、实验安全知识的讲解。组织学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教导学生如何找到实验室的安全隐患以及如何处理这些隐患的措施。还可以情景再现,模拟之前发生过的安全事故,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事故分析、调查、设计方案,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防止事故发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安全意识培训中,老师也可以采取课堂分组实验、事故研讨分析、课堂演示实验以及课外实验等教学方式进行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让学生时刻铭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3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能够确保化学教育实验室的安全,必须要重视对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保证实验人员学到安全的实验技术。对实验室进行安全管理,制定必要的安全制度和责任制度,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检查,确保实验室各项设备、技术等安全。除此之外,师生及相关工作人员要养成自觉进行安全实验的习惯,形成安全实验的意识,认真学习实验技术,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职业院校的化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季树花单位: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鸿飞,王伏玲.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全过程管理工作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03).
实验室管理注意事项篇4
【关键词】医学检验;分析前阶段;注意事项;质量保证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064-02
1检验项目的选择
选择一个合理、必要的医学检验项目是确保检验信息效用的重要前提。近年来,随着检验技术的提高和先进仪器的引进,临床针对不同疾病的检测项目、方法及设备日益增多,这要求检验科医师熟练掌握各种检验项目、方法及设备的优缺点,并根据患者病种、病情以及临床诊断、疗效监控的需要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1],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有效。我院对临床检验项目的选择遵循安全、经济、有效、时效的原则,要求科室医生及时主动了解医院各种检测项目,尤其是新开展或新引进的项目,同时加大检验科工作人员与临床科室医生的沟通交流,确保实验室检验项目符合临床诊疗实际,以更好地服务患者。
2检验室的要求
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临床检验室质量管理控制住体系,是保证检验质量的重要环节。我院近年来通过编制检验室相关质量管理体系手册(如质量控制手册、检验程序性文件、操作指导书、检验质量记录等),加强检验室人力、设备、技术、资金等资源的投入与建设等措施,在提高临床整体检验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患者的准备
患者是临床检验的直接参与者,其准备是否合理、正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检验前的质量控制。在进行临床检验项目前,责任医师应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告知检验前的准备事项及注意要点,向患者及其家属明确检验结果对疾病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的重要性,以尽可能提高他们的检验配合度,确保检验标本的合格、可靠。临床检验过程中,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地域等均属固定因素,本次研究主要探讨患者的可变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及相关注意事项。
3.1饮食准备有文献报道指出[2],一顿标准餐后,可使人甘油三酯(TG)增高50%、血糖(GLU)增高15%,故涉及血脂、蛋白质、酶类等生化项目检测时,主张患者在检验前3d禁食或减少高脂肪、高蛋白、肉类、动物血与含叶绿素、胡萝卜素等食物的摄入。同时,除急诊或特殊患者外,一般坚持空腹(禁食12h后)采血,以避免血糖、血脂等结果升高,或发生光学干扰等情况。但注意空腹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止患者过度饥饿,使得血糖、血脂结果偏低,胆红素升高。对于需要做特殊检验项目的患者,如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检测需前3d禁食肉类,粪便隐血检查需素食3d,葡萄糖耐糖实验需前3d调整碳水化合物摄入量(≥300g/d)。
3.2运动准备较长时间、较高强度的运动会使得患者能量大量消耗,体液丢失,呼吸频度加快,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造成部分血生化指标如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等一过性升高,对血清K、Ga、Mg等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采集检验标本时,应让患者尽可能处于安静状态或正常活动下。
3.3药物准备一般情况下,药物可通过直接参反应或激活(抑制)反应、颜色干扰等影响检测结果,比如维生素C会对基于氧化还原原理试验的结果造成影响。故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嘱其事先停服影响相关检验结果的药物,如病情必须服用药物,临床医师在分析检验结果时应考虑相关药物因素的影响,以尽可能减少检验项目误差,确保检验数据的可靠性。
3.4准备根据国外文献报道[2],受检者卧位时的血浆总量较直立平均升高约12%,而处于坐位时,主要血细胞检测项目(RBC、WBC、HGB、PLT、HCT、W-SCC等)较卧位平均升高月11.6%,且与人体血浆总量呈负相关。究其原因,可能与从立位-坐位-卧位,血容量逐渐逐渐增大,血液逐渐被稀释,使得血液成分降低,各参数随之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在临床采集标本过程中,最好让患者保持卧位或坐位。
4标本的采集
标本采集应避免干扰因素,注意采集的有效时间和最佳,以尽可能减少分析前误差。如静脉采血宜取座位,穿刺成功即松开止血带(使用不得超过1min),装有血液标本的抗凝管要反复颠倒5-6次,以避免出现小凝块,同时注意抗凝剂的比例。标本培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放置时间不宜过长(2h以内)。操作人员应根据检验项目的不同选择正确的标本采集物品和试管种类;熟练掌握真空采血的方法与顺序(采集血培养瓶血清管抗凝管),以及细胞学标本采、标本培养的方法和顺序;针对患者的具体检验项目,耐心向其降解相关注意事项。标本采集完成后严格做好核查制度,保持采血试管上的信息与患者科室、姓名、住院号、床号一致,防止误漏。
5标本的传送
为确保标本的质量,标本离体后对其保存的温度、湿度、光照、时间等均有特殊要求。这要求标本传送人员熟练掌握相关知识,严格遵照有关规定,选择正确的运送工具、保持条件。注意检验标本的隔离封装,尤其是有高生物危险性的标本,防止传染他人。我院检验科通过采取标本独立密封塑料口袋包装、化验单与检验标本分开传递等管理措施,极大地降低了标本传染的风险性。
6标本的验收与处理储存
标本送至检验室后,相关工作人员应认真核对检验标本和申请单,及时退回不合格标本,并详细记录核对过程。我院为提高检验标本的分析效率,要求在检验单上填写临床诊断结果,诊断不明者需注明阳性体征。标本容器上除贴有特异识别号码外,还应标明患者的姓名、病历号、床号、标本采集时间等信息,以便检验人员核对。血液标本注意及时进行离心处理。如采集的标本不能当天处理,应严格按检验要求将其置于合理正确的条件下保存。
参考文献
实验室管理注意事项篇5
如何建立实验室安全风险预防管理体系?下面就实验室化学试剂和药品的购置、保管、使用、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谈一谈安全风险预防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化学试剂的一般管理
实验室试剂管理的首要工作是购置,所以实验室首先应该有一套完整的请购、审批、采购、验收、入库、领用制度。要特别注意采购时要到有正规进货渠道的正规试剂店购买按照国家标准和化工部行业标准生产的试剂。对有经验的实验人员来说,观察试剂标签是判断试剂真伪的重要手段,可以避免买到伪劣试剂而影响试验。验收、入库工作也是一个认真、细致的工作,由于化学试剂种类繁多,同一种化学试剂还有优级纯、分析纯、光谱纯、化学纯等不同的规格,使得它们的含量、价格、用途都不相同,因而要注意验收、登记和分类存放。
化学试剂的保管是实验室人员的日常工作,需要管理人员有较高的化学试剂知识。一般的化学试剂按照单质、无机物、有机物、指示剂等分别存放。无机物和有机物要按照试剂的种类、规格而分别保管。化学试剂的质量是直接影响实验质量的因素之一,管理人员应有一定的试剂质量判断知识。一般开封后的剩余试剂较易变质,包括:1、试剂形状、状态的改变,如氢氧化钠由晶体变粉末状。2、试剂体积的改变,含挥发与升华,如装碘的瓶子试剂变少,并且瓶子变色不透明。3、颜色的改变,如长期存放的试纸变色,二氯化汞(HgCl2)、硝酸银(AgNO3)溶液出现沉淀;二氯化锡(Sn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和硫酸亚铁(FeSO4)溶液变棕色等。试剂出现以上现象,都可以判断试剂已有挥发或已变质。
二、化学试剂和药品的贮存管理
(一)化学药品
1、化学药品贮存室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有防火、防爆等安全措施,室内应干燥、通风良好,温度一般不超过28℃,照明应是防爆型。2、化学药品贮存室应由专人保管,并有严格的账目和管理制度。3、室内应备有消防器材。4、化学药品应按类存放,特别是化学危险品按其特性单独存放。
(二)化学试液
1、装有试液的试剂瓶应放在药品柜内,放在架上的试剂和溶液要避光、避热。2、试液瓶附近勿放置发热设备如电炉等。3、试液瓶内液面上的内壁凝聚水珠的,使用前要震摇均匀。4、每次取用试液后要随手改好瓶塞,切不可长时间让瓶口敞开。5、吸取试液的吸管应预先清洗干净并晾干。同时取用相同容器盛装的几种试液防止瓶塞盖错造成交叉污染。6、已经变质、污染或失效的试液应该随即倒掉,重新配制。
三、危险试剂的分类及管理
化学试验室在工作中,要接触各种化学试剂、试样及化学反应过程所产生的气体、挥发物、烟雾等,这些物质中有的对人体有毒害作用,有的有强腐蚀性,有的具有易燃易爆性。实验过程中除了对检验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外,实验室管理人员本身应具有扎实的安全管理知识和试剂管理知识无疑是必备的条件之一。
化学实验室用到的危险试剂主要包括剧、强腐蚀品和易燃易爆品三大类,下面就危险试剂的分类和管理进行分别阐述:
1、剧
按照GB6944―86的规定,实验室用到的有:汞盐、铬盐、铅盐、砷化合物、亚硝酸盐化合物、多环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含氯含磷有机物等。(特别是剧)按照规定应该分柜存放、严格管理、定期清查盘点、严禁外流。其中某些剧物质,应按规定严格执行“五双制度”,即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人领用、双本帐、双锁管理。放的试剂室应通风良好,防止挥发和分解出的毒气在室内积聚;盛放的试剂瓶要密封良好,移动时轻拿轻放,以杜绝人与的接触。
2、强腐蚀品
实验室用到的强腐蚀品主要有浓硫酸、浓盐酸、氢氧化钠等物质。这类物质搬运时应轻取轻放,严禁撞击、摔碰和强烈振动,严禁肩扛背负。强腐蚀品一定要放置在牢固的试剂柜内,不要放在顶层或内层等取用困难的位置。和其它危险品一样,强腐蚀品也要确保安全管理、安全取用、杜绝外流。
3、易燃易爆品
实验室用到的易燃易爆品种类繁多。实验室管理人员要熟悉这类试剂的性质和购置、使用、保管知识,做好安全消防准备工作,常抓不懈,提高警惕,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隐患。
在日常实验室管理中,危险试剂的安全管理还应注意如下几点:
1、实验用化学危险药品必须储存在专用室或柜内,不得和普通试剂混存或随意乱放。还要按各自的危险特性,分内存放。
2、化学危险药品室、柜,必须有专人管理。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懂得各种化学药品的危险特性,具有一定的防护知识。
3、化学危险品室要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等,专管人员要定期检查。
4、定期对化学危险品的包装、标签、状态进行认真检查,并核对库存量,务使帐物一致。
5、对实验中有危险药品的遗弃废液、废渣要及时收集,妥善处理,不得在实验室存留,更不得随意倒在下水道。
6、危险试剂的管理和使用方面如出现问题,除采取措施迅速排除外,必须及时向领导如实报告,不得隐瞒。
四、化学废料的处理
1、收集、贮存一般应注意的事项
(1)、各类废渣、废料、废液以及垃圾要分类收集存放。
(2)、能自燃或放出毒气的化学废料不能丢尽废品箱或者废水管道内。
(3)、不溶于水的废弃化学药品禁止丢尽废水管道,必须用适当的方法处理成无害物。碎玻璃和其他有棱角的锐利废料不能丢进废纸篓内,要收集与特殊废品箱内处理。
(4)、要选择没有破损及不会被废液腐蚀的容器进行收集。将所收集的废液的成份及含量,贴上明显的标签,并置于安全的地点保存。特别是毒性大的废液,尤要十分注意。
2、处理时一般应注意的事项
(1)、随着废液的组成不同,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产生有毒气体以及发热、爆炸等危险。因此,处理前必须充分了解废液的性质,然后分别加入少量所需添加的药品。同时,必须边注意观察边进行操作。
(2)、沾附有有害物质的滤纸、包药纸、棉纸、废活性炭及塑料容器等东西,不要丢入垃圾箱内。要分类收集,加以焚烧或其它适当的处理,然后保管好残渣。
(3)、尽量利用无害或易于处理的代用品。
实验室管理注意事项篇6
关键词: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实验室管理;应用
为了提高实验室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为顾客提供准确及时的服务,本文尝试探讨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融会贯通于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期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应用,以便持续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顾客分为外部顾客和内部顾客,无论是何种顾客,实验室都应充分考虑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满足顾客需求,同时力争超越顾客的期望。为此,实验室必须将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转化为具体的要求,并在整个检测过程中保持与顾客的联络,调查顾客满意度,持续改进检测技术和方法,最终确保顾客满意。
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始终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了解顾客的需求。为顾客提供及时、准确、公正的检测数据。把“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原则应用于实验室日常工作,适时了解和增强顾客满意度,有利于实验室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二、领导作用
在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活动中,领导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负有整体策划、资源配置、人员安排、监督检查等职责。在工作当中,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首先,要尽快提升实验室人员的业务能力。其次,应将权力下放,让实验室拥有更多自,更有利于实验室的发展。最后,领导者必须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实验室主任应使自己的下属意识到这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团队。此外还要激励员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潜能。
管理者对“领导作用”原则的充分理解,可以促使其与全体员工携手共进,共同完成实验室的既定质量方针和目标。
三、全员参与
在组织中人是最宝贵的资源和最有活力的因素。对实验室而言,全员参与就是要实验室全体人员都了解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在实验室中扮演的角色,就是要全员履行自己的职责以解决相应的问题,就是要根据分解到每个人头上的目标来评估其业绩,就是要主动寻求学习进修和累积经验、提高能力的机会,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促进实验室的发展。为此,实验室所有员工都应当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分履行实验室主任所赋予的职责和权利,正确处理实验室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坚持不懈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工作能力;建立相互信赖的机制,有助于调动实验室全体人员的参与意识。
对“全员参与”原则的充分理解和应用,可以使全体实验室人员以高度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全身心的投入到实验室的工作中去。
四、过程方法
过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方法是指系统的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室的每项工作都是由许许多多的过程来完成的。实验室应识别和确定完成一项具体检测任务所需的过程,实验室应首先根据现有的资源评审其是否有能力满足委托人的检测要求这一关键活动。若能满足要求,则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确定这一过程的输入。将检测的输入转化为输出即检测结果;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发现不适宜的,要对输入及过程进行改进,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应用“过程方法”原则可以使实验室的检测活动更容易、更规范、更合理。这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工作差错和实验室检测成本,从而逐步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
五、管理的系统方法
系统是指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而有效性是指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按照某种方式和规律将各种过程有效的组合成一个系统并加以管理,使之能协调运行,称之为管理的系统方法。
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人、机、料、法、环等具体内容。在工作中,实验室可以通过确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定实现它们的过程并加以识别,分析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按照一定的方式和规律将这些过程有机地组成一个系统,对这些过程构成的系统进行管理,使之能协调有序的进行。
应用“管理的系统方法”识别、理解并管理一个有相互联系的过程所组成的体系,通过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测量和评估,采取措施,持续改进质量体系,使之有效运行,这有助于提高实验室整体运作的有效性和效率。
六、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的核心是通过提高有效性和效率来提升组织的总体业绩,并使相关各方受益。因为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为了适应变化并谋求自身的发展,实验室应把持续改进作为一个永恒的目标和永远的追求。
实验室可以持续改进的地方有很多,如对试验方法的改进,试验流程的改善,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渐进式的改进或突破性的改进等。应用“持续改进”的原则,将会持续的改进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改进过程的能力和效率,改进产品的质量,如此才能保证实验室的检测工作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得到持续不断的完善和提高。
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一个组织在决策之前,必须对所能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加以综合分析,从而了解现状并科学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实验室的管理在面临决策时,必须应用“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这一原则。
应从三方面考虑。第一,在实验室建设方面,不要片面追求大而全或高精尖,要考虑实验室的实际情况。第二,对于实验室的内部管理,都应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之上。第三,在确保所收集的数据和信息具有足够的精确度、可靠性和可使用性的同时,使用适宜的统计技术或其它有效的方法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应用此项原则,便于管理者进行决策时有实施的依据,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决策的针对性、正确性和可实施性。
八、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实验室的供方是向其提品或服务的组织和个人,是实验室顺利开展工作必备的资源之一。实验室的供方主要包括仪器设备供应商、药品试剂及辅助材料供应商、提供计量检定和其他辅助服务的相关专业部门。所以实验室与供方是合作互利的关系,是相互联合在一起的命运共同体,应相互帮助、共同发展。实验室要选择和评价合格的供方。评价的范围包括产品、服务、技术水平、价格、资格等。采购产品或服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准确性和有效性,所以必须对他们进行评定,从而对产品和服务的偏离进行有效控制。
应用“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的原则与供方进行有效沟通和资源共享,将会促进实验室与供方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共同发展,增强双方创造价值能力,达到成本与资源优化,实现双赢。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自觉的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和2000版ISO9001标准的要求有机的结合起来,应用到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去,这样必将不断提升实验室检测技术实力,有力的促进实验室检测服务质量的提升,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再立新功。
参考文献:
[1]2000版ISO/DIS9000族国际标准草案理解与实施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写人作文范文(整理27篇)
- 阅0写人作文篇1我有一个姐姐,她很漂亮,有着一头又长又黑的头发,水汪汪的大眼睛像黑宝石一样,一个樱桃般的小嘴。但你可别看她漂亮,她可是很花痴的。一次,我拿着一位明星的照片给姐姐.....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整理6篇)
- 阅1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篇1除夕的前几天,我很盼望过年,恨不得一头栽进被子里美美地睡到除夕的早上。除夕终于到了,我和姥姥早上出去挂彩灯。我家的彩灯真美丽:有喜庆的大红灯笼;有能.....

《简爱》读书心得收获范文(5篇)
- 阅0《简爱》读书心得收获范文五篇这本书的女主角简·爱是一个失去父母的孤儿,在舅母的虐待下,她坚强的生活着,努力的反抗着,她追求自由,不想再受到别人的打骂和侮辱。下面小编给大家.....

传统节日中秋节作文范文(4篇)
- 阅1在廿四节气的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祭月作为民间节日重要的祭礼之一,逐渐演化为的赏月、颂月等活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传统节日.....

校园环境卫生管理措施(6篇)
阅:0校园环境卫生管理措施篇1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调查原因分析中图分类号:G647.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

实验室管理注意事项(6篇)
阅:0实验室管理注意事项篇1关键词:中医分子生物学实验准备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7篇)
阅:0农业农村工作知识篇1一、做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意义我国农村人口在全国人口中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同时,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