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6篇)

来源:

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篇1

关键词:城镇生活污水;现状;处理技术

1.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现状

据住建部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340座,污水处理能力约1.42亿立方米/日,全国已有648个设市城市建有污水处理厂,占设市城市总数的98.5%;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1947座,污水处理能力约1.22亿立方米/日,全国已有1254个县城建有污水处理厂,约占县城总数的77.7%,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1393座,处理能力2421万立方米/日。可见,虽然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一部分县城和大量的中小城镇没有污水处理厂,将来仍将有大量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需要建设。

城镇的人口规模一般在2000人以上,10万人以下,按此规模兴建的污水处理设施,既要满足环境保护排放标准的要求,也要“建的起”和“用的起”,选择适合的技术和工艺就非常关键了。很明显,研究并探讨适合城镇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1发展不平衡

表现在以下几点:①东西部地区污水处理能力相差较大。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发展较快,污水处理能力比中西部地区高,如东部地区的城市和县级单位污水处理能力分别比西部高出5%~6%和44%。②大中城市和县城、小城镇的污水处理能力也有明显差别,小城镇虽没有统计数据,但可以推断要低很多。

1.2配套污水排水管网建设拖后腿

随着我国污水管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数量和处理能力相比,其建设速度相对滞后。2005~2012年间,城市配套管网建设的增长速度均低于污水处理能力的增长速度,年均相差3~5个百分点。县城及建制镇的管网不配套问题更加突出。总体来说,配套管网增速落后于污水厂能力建设增速约26个百分点,落后的幅度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1.3污泥处理存在不足。

①由于对污泥利用的认识存在不足,国内污泥处理处置的起步较晚,许多城市没有将污泥处置场所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很多处理厂难以找到合适的污泥处置方法和污泥弃置场所,导致小城镇的污泥处置即最终出路存在严重问题,这将为环境污染带来巨大危害。因此,目前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厂污泥以填埋为主。由于污泥含水率高,影响填埋场的正常作业,且重金属和有毒有害有机物污染地表和地下水系统。②重水轻泥现象普遍。我国污泥处理起步较晚,且早期建设的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重水轻泥”现象。目前,我国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已达到3300多座,设计处理生活污水能力达到1.42亿吨/日。产生含水率80%的污泥2000多万吨/日,但只有10%左右通过堆肥技术处理后回用到土地。另外有20%采用卫生填埋,还有少量采用焚烧、建材利用等方式进行处置。其余的70%都只是随意外运、简单填埋或者堆放,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且抵消了部分污染减排成果。污泥处理处置能力不足、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和运行资金投入不足、责任主体不明、监管缺位等原因都对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处置造成了直接影响。

1.4污水处理再生利用不够

我国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严重不均,进一步加剧了不少地区的水资源短缺程度。目前,正常年份全国每年缺水量400亿立方米,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10座,近2/3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但是,污水再生利用情况与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并不匹配。截至2010年底,我国形成的污水再生利用生产能力1082.1万吨/日,实际再生利用总量923万吨/日,不到全国城镇污水处理总量的10%,污水再生利用空间仍然很大。

2.城镇生活污水及其处理难点

城镇生活污水是指人类因维持日常生活水平而排放的污水,来源包括厨房污水、洗浴污水、化粪池污水、洗涤污水等。目前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难点主要在于是:(1)生活污水成分日益复杂,污染评价难度大,而且污染负荷随昼夜、季节发生变化,这些都对正确选择处理方法、合理设计处理工艺、准确估计处理效果以及正常维护处理设施产生很大影响;(2)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污水水质也愈来愈复杂,传统的处理工艺在用地、运行费用、投资、人员专业知识等方面受到当地客观条件现在,而一些新兴的处理工艺大多建立在实验室或中试结果基础上,实际应用效果受当地自然与生态环境影响很大;(3)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制约因素和地方保护主义等抵制因素,城镇生活污水实际处理不一定能采用最佳的处理技术和工艺。污水处理是资金密集型工程,不仅需要投巨资建设污水处理厂和相应的污水收集管网,而且污水处理厂的日常运行费用也非常高昂。此外,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吸引力有限,也会影响污水处理厂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因此,目前绝大多数小城镇不具备建设和运行污水处理厂的经济承受能力。

3.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技术选择

3.1确定污水处理规模

污水处理规模与城镇人口、社会经济水平、排水体制、工业废水量、规划年限、进水水质、出水水质、污水排放与再生利用、污泥的综合利用等因素有关,在确定污水处理规模时要进行全面详细的调研,要将实际情况调查清楚,不留盲点。

3.2考虑污水管网

前面已经讨论了一些地方污水管网不配套的问题,要让污水处理设施真正发挥实效,就必须充分考虑管网的建设。对于已建污水处理厂,通过完善管网,解决污水管网与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匹配的问题,提高污水处理率和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对于在建和新建的污水处理厂,要充分做好污水管网布设与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配套的评估工作,使污水处理厂的环境效益最大化。

3.3污水处理的工艺选择原则

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是根据城镇水环境质量要求、来水水质情况、可供利用的技术发展状态、城镇经济状况和城镇管理运行要求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综合确立的。在已建设运营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中,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都占有一定的比例。鉴于我国目前面临的水环境污染严重的现实,以及水环境污染以有机型污染为主的特点。今年来在建和建成投产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中,二级和二级以上的处理厂占绝大多数,因此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重点是二级生物处理工艺的选择。

3.4加大再生水回用力度

在缺水少水的地区,应大力发展再生水回用技术,将再生水利用至工业、市政、景观等领域。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建设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处理站和加压泵站。在具备条件的机关、学校、住宅小区新建再生水回用系统。加快建设尾水再生利用系统,鼓励回用于工业生产和市政用水等。到2015年,确保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5%以上。

4.常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对策

虽然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事业发展很快,但是许多中小城镇还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要考虑到当地的自然和经济条件,还要结合污水处理设施的技术特点。

4.1氧化沟法

工艺流程是:进水格栅氧化沟二沉池消毒池出水。污水在氧化沟中与活性污泥接触,并在转刷处曝气,在环形沟内完成生化反应和污水的净化。氧化沟法有Carrousel沟、三沟式、一体化式、Orbal沟等多种形式。优点是:工艺简单,可省去调节池、初沉池和污泥消化池;管理方便;处理效果好;抗冲击能力强;运行费用低;但存在污泥上浮,流速不均及污泥沉积等问题。一般用于大中规模的污水处理。

4.2活性污泥法

工艺流程是:进水格栅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出水。其原理是是在人工充氧条件下,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优点是:优点是出水效果好,BOD去除率可达90%以上,运行稳定。但一般曝气池体积大占地面积大,基建费用高,对水质、水量适应性较低,运行容易水质、水量变化的影响。

4.3生物接触氧化法

工艺流程是:进水调节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出水。其原理是在生物反应池内充填填料,已经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在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净化。工艺优点是池内充氧条件好,容积负荷率高;采用高效悬挂填料时不容易堵塞;不需要污泥回流系统,没有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单;抗冲击能力强;有节能效果,是应用广泛的污水处理技术。不足之处曝气难以做到分布均匀。填料上生物膜实际数量随BOD负荷而变。BOD负荷高,则生物膜数量多;反之亦然;生物膜量随负荷增加而增加,负荷过高,则生物膜过厚,在某些填料中易于堵塞;填料选用不当,会严重影响接触氧化法工艺的正常使用。一般多用于中小规模的污水处理站[5]。

4.4SBR法

工艺流程是:进水混合曝气沉淀排水。主要工艺设备是SBR反应池,在池中完成进水、反应、沉淀、排水、闲置五个交替进行的周期。优点是工艺简单;处理效果好,能除氮磷;没有污泥膨胀;有抗冲击能力;占地少。缺点是自动化设备要求高,投资较大。SBR法适合中小规模污水处理以及土地紧张,但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SBR法已发展出了各种新的形式,如ICEAS法、CASS法、DAT-IAT法、CAST法等。

4.5AB法

工艺流程是:进水格栅沉沙池A段曝气池中沉池B段曝气池二沉池出水。AB法不设初沉池,A段为高负荷,B段是低负荷,两段污泥分别回流,充分利用了污水管道中的微生物,为不同时期的微生物种群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优点是抗冲击能力强;处理效果稳定,可去除氮磷。不足之处是需要两次出泥,增加了回流系统;另外A段去除较多BOD时,可能造成后面碳源不足,影响脱氮。一般用于大中规模的污水处理。

4.6再生水回用系统

再生水即“中水”,其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它可以用于一些水质要求不高的场合,如冲洗厕所、冲洗汽车、喷洒道路、绿化等。利用污水处理厂二级生物处理出水作为中水水源时,处理目的主要是去除水中残留的悬浮物,降低水的浊度和色度,应选用物理化学处理(或三级处理),工艺流程如下:二级出水调节池化学处理过滤消毒中水。除了上诉方法以外,根据国内外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状况,还有一些典型的中水处理工艺流程。处理方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或气浮、化学氧化法二氧化氯、臭氧、次氯酸钠、氯、碘化钾)、活性炭吸附法、膜处理法等,随着水处理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处理方法、新的构筑物、新的处理装置和新的工艺流程会不断出现。

(1)BAF法:也叫曝气生物滤池法,该流程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物于一体,能同时达到去除SS、COD、BOD和硝化、脱氮脱磷功效。优点是所需基建投资少,运行耗能低,出水水质好,不足是维护起来比较复杂。

(2)分子生物技术: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和活性污泥微生物基因库的建立,极大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未来分子生物技术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领域应用十分乐观。

(3)MBR法:即膜-生物反应器工艺,是目前被业内最看好的新兴污水处理技术之一。它有机结合了生物技术和膜分离技术,具有生化处理效率高、抗负荷冲击能力强、处理的水质稳定等特点,而且工艺占地面积小,还能够实现处理自动控制。

(4)人工湿地:通过构建人工湿地系统,在湿地植物、基质和微生物共同作用,经过多层过滤,降解污染,净化水质。具有投资少、工艺简单、能耗低、维护管理方便等优点。

5.结束语

随着城市现代化不断发展,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长,污水成分日趋复杂,我们应根据水污染现状采取针对性处理技术和措施,提高城市用水利用率。中国城镇污水处理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面对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的现状,城镇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来看,城镇污水回用利用再生水是解决水资源不足水和水污染严重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我国今后的发展中应大力推广污水回用技术,切实利用好和保护好水资源,保证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曦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J].民营科技,2012(1)

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篇2

【关键词】人工湿地技术农村生活污水

随着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远远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负荷能力,而农村地区又没有污水处理厂,只能将这些生活污水排放到附近的沟渠或小河里,从而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农村地区产生的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如果想要在农村地区建立污水处理厂则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这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的。因此,必须要另寻他法。人工湿地技术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技术,将其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之中,不仅可以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还可以降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成本。本文将从介绍农村生活污水的现状入手,简要介绍人工湿地技术,分析和研究人工湿地技术在处理农村污水中应用的方法。

1农村生活污水现状

随着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过程中使用工业产品的频率不断增加,这些工业产品的使用虽然使得农民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但同时也使得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大大增加。农村生活污水主要包括洗衣做饭、洗漱过程中产生的污水。通过对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不难发现,农村生活污水具有下述几方面的特点。第一,农村生活污水中氮、磷的含量是比较高的,这主要是因为农村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人畜粪便;第二,农村生活污水排放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时段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人们生活作息时间比较统一,不同的时间段内排放出的生活污水水量和水质是不同的;第三,农村生活污水中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含量比较少。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排放出的污水基本上不会存在重金属及其它有害物质;第四,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比较混乱,不成系统。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地区没有系统化的排水系统,人们大多根据自身的意愿选择污水排放的地点。

2人工湿地技术概述

湿地系统有人工湿地和天然湿地之分,但是天然的湿地系统是比较少的,所能承载的负荷也是比较小的。现在,人类生活所产生的污水量要远远超过天然湿地的负荷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有人提出通过建立人工湿地的方式来处理生活污水。人工湿地的出现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生活污水处理的问题,同时还能减轻自然湿地的负荷,保护生态环境。

按照生活污水处理的方式可以将人工湿地系统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表面流人工湿地,另一种是潜流式人工湿地。潜流式人工湿地按照污水流动的方式还可以分成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下文将具体介绍一下这三种类型的湿地。首先,介绍表面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的污水水位一般都控制在0.1米到0.6米之间,污水完全处于湿地的表面,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污水的流动性,同时还可以提高氧气传递的效率,保证氧气的充足性。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如下所述。湿地中的植物对污水中的污染物具有一定的拦截作用,这些被拦截下的污染物可以被植物根茎上的生物膜分解一部分,从而实现净化的目的。但是,湿地植物根茎对污水的净化效果有限。因此,该种类型的人工湿地适用于水塘比较多的农村地区。其次,介绍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过程是在填料层完成的,一个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可以由一个填料床组成,也可以由多个填料床组成。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污水从填料层的进水端进入,水平流到填料层的出水端。组成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填料床的原料可以是卵石,也可以是粗砂或是沙土。为了避免污水污染地下水,通常会在填料床的底部用水泥处理。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如下所述。生活污水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填料层流过,湿地植物的根系会将污水中的氮、磷等元素吸收掉。该过程和表面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过程比较相似,但相比于表面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过程来说,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过程的效果更好,而且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还可以有效减少蚊蝇等现象的发生。最后,介绍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中存在基质层和填料层。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污水要垂直经过基质层和填料床。相比于其它两种污水处理方法来说,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效果更好,占地面积也比较小。但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对有机物处理的效果不是很好。

3人工湿地技术在处理农村污水中的具体应用

为了解决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问题,人们开始寻求农村生活环境综合治理的方法。通过对多种方法的比较发现,采用人工湿地技术来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方法。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效果比较好,整体投资比较小,同时还比较环保。下文将具体介绍一下人工湿地技术在农村污水处理过程中应用的方法。在正式应用人工湿地技术前应先明确人工湿地工艺的流程。首先,应在各村中进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这样就可以把各家各户产生的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起来,并排放到污水处理站中。生活污水在进入污水处理站后应先经过格栅,将那些大型的污染物隔离出来。然后要经过厌氧池,经过处理之后才可以将污水排放到人工湿地中,在经过人工湿地处理后,才可以将污水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在进行人工湿地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生活污水排放的总量以及水质两项指标。人工湿地设计的重要内容包括基质的选取、微生物的培养、植物的种植等。

4结语

总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不当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必须要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而人工湿地是解决农村生活污水的一种有效方法。因此,应加强在相关方面的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董贝,刘杨,杨平.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与应用进展[J].水资源保护,2011,02:80-86.

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篇3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方法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环保问题,特别是城市污水处理已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在这种经济体制下,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方式等方面一直沿袭旧的经营管理模式,对污水处理设施方面的建造、设备运行和价费行使统一管理、分级领导的体制,给城市污水处理相关行业导致了很多弊端。城市污水的治理对改善城市水环境,保障城市经济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城市污水的特点

城市污水指人类生活所产生的污水,以洗涤污水和排泄物等为主。城市污水的排量和居民生活水平有关,其排量较大,平均每人每日产生污水150-400L。城市污水有区别于工业污水,但也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主要污染源。目前,除磷技术是城市污水处理的瓶颈问题。因为污水中含有的高量氮、硫、磷等物质在厌氧细菌作用下,极易生恶臭物质污染环境。此外,污水中还含有大量的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微生物,以及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和一系列金属物和盐类物质。

二、城市污水处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我国淡水资源十分紧缺,人均拥有量为230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拥有水平的1/4。更不为乐观的是我国的城镇污水:自1997年起,居民污水排放量首次超越了工业污水排放量(城市污水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45%),开始位居污水治理工作的首位。从而我国全面加强了城市污水的治理工作;1999年,城市污水污染负荷超过了工业废水污染负荷,我国水污染控制重点也从工业污染转变成了城市污水污染。到2003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460亿吨,其中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占污水排放总量的53.8%,为247.6亿吨;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1333万吨,其中生活污水占总量的61.6%,为821.7万吨。如此醒目的数字说明了我国水污染的严峻形式,以及城市污水的严重所在。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的生活污水大多未经处理就直接排人江河湖海,比例高达80%。400亿立方米的年排污量,污染了全国1/3以上的水域。专家指出,水污染无疑加重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更为严重的是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及饮用水安全和工农业发展的进度。目前,城市污水已慢慢侵蚀人类的生存环境,成为仅次于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污染。而我国城市水污染之所以如此严峻,其主要原因是污水处理率低,导致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由此,加强污水处理力度迫在眉睫。

三、污水处理常用方法探讨

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具有处理能力高,出水水质好的优点,也是目前全球采用最为广泛的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途径。该方法是在人工充氧条件下,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来分解并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剩余污泥排放系统组成。具体流程为:①曝气池作为一个生物反应器,容纳废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形成的混合液;再通过曝气设备充入空气,使氧溶人混合液,产生好氧代谢反应;同时保证混合液得到足够的搅拌处于悬浮状态,使废水中的有机物、氧气同微生物能充分接触反应。②混合液进入沉淀池后,悬浮固体经沉淀后和水分离,就有净化水流出沉淀池。同时沉淀池中的污泥回流(称为回流污泥)进曝气池,确保曝气池内保持一定的悬浮固体浓度和微生物浓度。此外,在曝气池中的生化反应引起微生物的增殖,微生物流经沉淀池时又被消除,来达到维持活性污泥系统的稳定运行的环境。活性污泥除了有氧化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外,还要有良好的凝聚和沉降性能,以使活性污泥能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来,得到澄清的出水。

3.生物膜法生物膜法也是污水生物处理的常用办法。该方法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来达到净化的目的。生物膜法的适用对象主要为中小规模的的污水处理系统,在南方运用更为广泛。具体流程为:污水和附着在介质“滤料”表面的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接触反应后,生物膜中的微生物会溶解去除有机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水、二氧化碳等物质,有机物消失达到净化的目的。

3.氧化法据氧化剂的种类及反应器的类型,可将氧化法分为化学氧化法、催化氧化法、(催化)湿式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超临界氧化法几个种类。目前,氧化法处理污水采用率较高,且前景较为广阔,但其中的化学氧化法操作简单,但运行成本高且效果不佳,因此,采用率普遍不高。

4.氧化塘处理技术氧化塘处理技术,是指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通过在塘中生长的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被氧化分解,达到净化效果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该技术投资小、构造简单、运行维护管理方便、净化效果好、节省能耗,在国内外城镇污水处理领域被广泛应用。

然而,污水处理在实际建设和运营中有着很多障碍,比如资金问题。因为与污水处理是一项侧重于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工程,因此资金问题往往成为了效果的瓶颈。总的说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研究和应用领域,目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往往运行费用高,设备不能满足高效低耗的要求,且易出现污泥膨胀现象;②现随着污水排放标准的不断严格,污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排放要求逐步提高。而可以去除氮、磷物质的工艺就是活性污泥法了;但是活性污泥法只有形成多级反应池,通过增加内循环来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这样运行管理就更加复杂且各项费用也会大幅度提高;③目前城市污水的处理多以集中处理为主,庞大的污水收集系统的投资远远超过污水处理厂本身的投资。因此,如何使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朝着低能耗、高效率、少剩余污泥量、最方便的操作管理,以及实现磷回收和处理水回用等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已成为目前水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

综上所述,城市污水处理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目前遇到的最到的问题是技术的改良和污水处理实际落实的问题。还希望城市污水厂和相关部门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投资进行新技术的研究,保护好人们赖以生存的宝贵的水资源环境。

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篇4

城市污水厂建设规摸的确定,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排水规划,分期分批地建设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要根据水环境保护的目标,分期实施,逐步到位。城市排水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城区管渠改造,污水的收集、输送(包括泵站),污水处理和排放利用,以及污泥处置等问题在。

2.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艺选择

具体工程的选择要求包括:

①技术合理。技术先进而成熟,对水质变化适应性强,出水达标且稳定性高,污泥易于处理。

②经济节能。耗电小,造价低,占地少。

③易于管理。操作管理方便,设备可靠。

④重视环境。厂区平面布置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注意厂内噪声控制和臭气的治理,绿化、道路与分期建设结合好。

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世界各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种。活性污泥法是水体自净的人工强化,是使微生物群体“聚居”在活性污泥上,活性污泥在反应器-曝气池内呈悬浮状,与污水广泛接触,使污水净化的技术;生物膜法是土壤自净的人工强化,是使微生物群体以膜状附着在物体的表面上,与污水接触,使污水净化的技术。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及其变种变工艺,各有特点和应用条件,在选择的时候,应根据各地区的水质、水量、受纳水体、气候、环境、经济情况等条件确定。

⑵活性污泥法工艺在净化机制上,没有什么突破,历经几十年的发展与革新,现已拥有以传统活性污泥法为基础的多种运行方式,如A/O除磷工艺、A/O脱氮工艺、A2/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氧化沟工艺、A/B法、各种SBR法、载体活性污泥法、一体化活性污泥法等等。近十几年来,活性污泥法最大进步就是将厌氧机制引入到生化反应池之中来,使厌氧和好氧状况在生化池中同时存在或反复周期性地实现,但其基本流程原理与标准法是一致的。

⑶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工艺(A/O法),是具有生物选择机能并兼有脱氮除磷功能的标准活性污泥法变法。所谓厌氧就是生化反应段内溶解氧趋于零状态。在这种环境下迫使专性好氧微生物-丝状菌代谢机能锐减,抑制了其繁殖,起到了厌氧生物选择作用,从而可以防止污泥膨胀现象发生。A/O活性污泥法工艺在普遍活性污泥法前段加入厌氧段,通过污泥负荷的变化来实现除磷或脱氮的功能。在A/O法的基础上又发展了A2/O法,即在厌氧、好氧段之间加入缺氧段以实现同步除磷脱氮,由于其污泥负荷适应范围较小,因此在实际运行中往往按偏重于除磷或脱氮之一功能进行。A/O法、A2/O法工艺由于出水水质稳定、能耗不高、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在国内外大中型污水厂中采用最多。

⑷载体活性污泥法,是在活性污泥法反应池内投加固体颗粒或软性、半软性填料,以增加单位反应空间的微生物量,提高反应器容积负荷。是一种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良好结合,一般适于污水厂挖潜改造,提高处理能力,其核心技术为专利填料,近几年林泡工艺作为其代表应用于大连春柳污水厂和铁岭污水厂。

⑸氧化沟法,于五十年代由荷兰人巴斯维尔所开发,主要有卡鲁塞尔(Carrousel)式、三沟式、一体化式、奥贝尔(Orbal)式等几种技术形式。氧化沟法是一条闭合的生化反应沟渠,以转碟或转刷为充氧和水流动力,流程简单,对运行管理要求较低,多用于延时曝气,产生污泥量少,污泥易于脱水。氧化沟法在我国南方地区及中西部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⑹A/B法(Absoption-Biodegradation),是两级生化反应系统。一级为生物吸附,污泥负荷高,反应时间短(30分钟);二级为一般生化反应池,污泥负荷同普通活性污泥法。A/B法的

一、二级都有自己的二次沉淀池和污泥回流系统,多用于浓度高的生活污水,其国内典型应用为乌鲁木齐河东污水处理厂和青岛海泊河污水处理厂。

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SequencingBatchReactor)是1914年由英国学者Ardern和Locket发明的水处理工艺。70年代初,美国NatreDame大学的R.Irvine教授采用实验室规模对SBR工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于1980年在美国环保局(EPA)的资助下,在印第安纳州的Culwer城改建并投产了世界上第一个SBR法污水处理厂。

⑻间歇式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ICEAS-IntermittentCyclicExtendedSystem)是在1968年由澳大利亚新威尔士大学与美国ABJ公司合作开发的。1976年世界上第一座ICEAS工艺污水厂投产运行。ICEAS与传统SBR相比,最大特点是:在反应器进水端设一个预反应区,整个处理过程连续进水,间歇排水,无明显的反应阶段和闲置阶段,因此处理费用比传统SBR低。该工艺在我国典型的应用为昆明第三污水处理厂,在国内影响较大。

⑼生物膜法,是另一种广为采用的污水生化处理方法。这种处理法是使细菌和菌类一类的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一类的微型生物附着在载体或滤料上生长繁殖,并在其上形成膜性生物污泥-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接触,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质为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所摄取,污水得到净化,微生物自身也得到繁衍增殖。

3、根据以上工艺技术对比分析,结合奎屯市污水水质情况,认为较合适的处理工艺优选为:

第一方案:A/O工艺

近二十年来活性污泥法的最大进步就是将厌氧机制引入到生化反应池之中,厌氧、好氧的间歇周期运行给活性污泥法带来新的技术经济效果,即生物脱氮、生物除磷、生物选择等。

厌氧-好氧活性污泥法脱氮工艺(A/O法),是具有生物选择机能并兼有脱氮功能的标准活性污泥法变法。

第二方案:DAT-IAT工艺

好氧间歇曝气系统(DAT-IAT-DemandAerationTank-IntermittentTank)是一种SBR新工艺。它介于传统活性污泥法与典型的SBR之间,采用连续进水连续-间歇曝气的运行方式,适用于进水水质水量变化幅度较大的情况。主体构筑物是由需氧池DAT池和间歇曝气池IAT池组成,DAT池连续进水连续曝气,其出水从中间墙进入IAT池,IAT池连续进水间歇排水。同时,IAT池污泥DAT池。它属延时曝气工艺,实际上为A/O脱氮工艺与传统SBR的结合,该工业具有较低的污泥负荷,因此具有抗冲击能力强的特点,并有脱氮功能。该工业国内应用于天津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和抚顺三宝屯污水处理厂,是一种适合于较大水量的SBR工艺。

4、科学的进行工艺方案比较:

因地制宜地进行工艺方案(主要是生物处理方案)比较是必要的。对工艺方案的比较力求客观全面,在同等进水、出水条件下,其设计参数应包括对各种污染物的去除率、曝气时间、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曝气量和氧的利用率(及动力效率)、污泥产量(及污泥指数)等作全面分析,数据丰富就可以集思广益,扬长避短,根据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管理方便,运行可靠且有利于近、远期结合的原则,进行工艺方案的优化抉择。

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篇5

关键词:城市污水厂;污水处理;工艺

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是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控制的必然趋势,是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必然结果。而污水处理厂工艺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的多少、处理效果的好坏、占地面积的大小、管理上的方便与否等关键问题。因此,在进行污水处理厂设计时,必须做好工艺方案的比较,以确定最佳方案。

处理厂工艺是指在达到所要求的处理程度的前提下,污水处理各单元的有机组合。确定污水处理厂工艺的主要依据是所要达到的处理程度,而处理程度则主要取决于接受处理后污水的水体的自净能力或处理后污水的出路。因此,各个地区、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不同,需求不同,选择的工艺亦有所不同。每种处理工艺方法均有其各自的特点及适应范围,应根据当地的各种不同条件和要求选择处理形式。

1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水体自净的人工强化,是使微生物群体在曝气池内呈悬浮状,并和污水接触而使之净化的方法。包括标准活性污泥法、STEP曝气法、长时间曝气法、分段式曝气法、限制曝气法以及AB法等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改型和AO法、AOO等近年来开发高效脱氮除磷工艺。目前,活性污泥法占主导地位,适用于处理生活污水所占比重较大的城市污水,但随着如AO法、AOO法、AB法等新工艺的开发,对于工业污水成份比较高的污水的处理效果也有了提高。

1.1传统活性污泥法

优点:①不宜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处理的废水,BOD去除率可达95%以上。②建设投资额高,但处理的动力费较低。缺点:所需停留时间长,设备庞大,基建投资大,因而要加各种构筑物,使各种构筑物容积增大,从而使处理厂面积增大,增加管理人员及管理难度。发展方向:①为了废水体系的组分、浓度均匀化,重新估价预处理,重新研究调整槽。②探讨选择活性污泥微生物系的菌种。③活性污泥法的设备中引入仪表化和拟定管理指标。

1.2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以及城镇自身的发展,下水道设施已呈现出大城市转向中小城市、农村小镇的趋势,小规模污水处理设施逐步增加,农村小城镇对于改善生活环境条件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了。

小规模污水处理设施与大规模处理设施比较,它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大不相同,因此,必须研究采用适于小规模污水处理设施,用以取代过去的大规模处理方式。小规模污水处理应具备如下特点:①容易运行管理;②维修方便;③建设费用低;④出水水质良好。经过国内外一些污水处理厂(如日本千叶县的大原町污水净化厂等)的多年实践证明,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正是一种能满足这些条件的处理方法。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是采用一个处理池进行曝气、沉淀、排出处理水,使设备简单化、小型化,池内流态分明,运行管理方便,可做到无人运转,对于流入污水的负荷变动,有缓冲能力,处理性能稳定,不仅能去除有机物质和悬浮固体而且脱氮效果好。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具有代表性的方式,一般设2个曝气沉淀池,连续进入混合污水,各自错开半个周期进行运转,运行一个周期为6h,周而复始,反复进行。

1.3AB工艺法

AB工艺法也称为吸附生物降解法,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首先在德国兴起的,是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一种改型。从许多污水厂资料中表明该工艺在处理难降解的工业废水或较高浓度的城市污水处理方面,它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有特殊的净化机制和多方面的优越性。它把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池分为两段——A段和B段,A段在对有机物质吸附、吸收、氧化三种方式中,前两者起主要作用,而B段主要由后两者起作用,特别是氧化作用占主要地位。

从工艺流程来看,AB工艺的主要特征是:①AB工艺不设初沉池,污水经细格栅、沉砂池后直接进入A段曝气池;②设置中间沉淀池,使A段和B段污泥严格分开,单独回流,保持各自的菌群特征;③AB工艺的A段曝气吸附池以高负荷运行,污泥泥龄较短,B段曝气池以低负荷运行;④AB工艺的A段曝气池可以根据污水组分进行兼氧或好氧运行,改善污水的可生化性,这样大大降低B段曝气池的负荷。因此,AB工艺两段曝气池的总容积比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池显著减小。

1.4AO法及AOO法

AO法及AOO法是近年来开发出的生物脱氮除磷新工艺,与传统的化学和生物脱氮除磷相比,它还有效提高了BOD、COD、SS的出水指标。AO法是缺氧、好氧的简称,AOO法是厌氧、缺氧和好氧的简称,脱氮是在缺氧段完成的,除磷则要求有厌氧段。AO法主要是脱氮,AOO法可以同时去除氮、磷。这两种工艺都要求污水充分曝气,使含氮有机物充分硝化,所以必须降低污泥负荷,延长曝气时间和增大鼓风量。根据天津东郊污水处理厂和沈阳市北部污水处理厂的实践,采用AO工艺比传统活生污泥流程的曝气池容积、二沉池容积、回流污泥量、鼓风量和曝气装置数量都增大一倍左右,而且由于该工艺要求比较低的污泥负荷,否则不足以达到污泥好氧稳定,所以AO法将带来基建投资和电耗的大幅度增加。AOO法在缺氧段前面还加有一个厌氧池,以达到对磷的有效去除效果,基建费用与电耗比AO工艺更高点。

2生物膜法

污水的生物膜处理法是与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种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它是土壤自净的人工强化,是使微生物群体附着在其他物体表面上呈膜状,并让它和污水接触而使之净化的方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等形式。

3下水道内部处理

污水中含有微生物和容易同化的有机物,因此,如果污水处于一种需氧状态(存在溶解氧),则大部分有机物逐渐氧化为二氧化碳或转化成新的细菌细胞。当污水在压力管道中长时间输送时,就中断了大气中氧的供给,所剩余的溶解氧迅速被用光,短时间后特殊的微生物就开始将硫酸盐还原成硫化氢,因而此时的污水就称为腐化污水。当这种污水同空气再次接触时,会释放出硫化氢,并在下水道的管壁上氧化成硫酸盐,从而造成严重的危害与腐蚀。

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篇6

关键词:城市污水;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工作建议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的脚步逐渐加快,农村也日益趋向城镇化,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环境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城市污水的增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城市污水处理逐渐成为城市环境治理的重点。城市污水排入城镇污水系统的污水的统称。载合流制排水系统中,还包括生产废水和截留的雨水。城市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由城市排水管网汇集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城市径流污水汇流而成的污水。虽然城市污水处理受到管理部门的重视,但是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人口过多,生活污水增长奇快,如此长期以来,污水处理与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等环境不协调,导致污水处理设施跟不上脚步,长期超负荷工作,使得城市在城市污水处理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污水处理的技术创新及其发展至关重要,需要进一步的发展。

1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的方法及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布置上,主要运用的是物理法、化学法以生物法三方面的污水处理方法,采用的具体工艺类型有活性污泥法、一级处理、生物膜法以及自然生态净化法等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其中物理法主要用于处理污水中的难以溶解的悬浮物质,化学法是将化学物质加入污水之中,通过化学反应溶解污水中的污物,从而净化污水,生物法是通过人工措施,建设合适的环境,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创造条件,促使微生物大量繁殖,加强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其中生物法相对于物理、化学处理方法来说,处理污水中溶解态和胶态的有机物、有机碳、硫、氮、磷等污染物的优势更为明显。

活性污泥法是传统污水处理最常用的方法,目前使用范围依旧广泛,并且该方法在供氧方式、运转条件、反应器设备等各方面得到创新和改进,处理工艺不断完善,但其可控制性依然较差。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系统与活性污泥法一样,都是利用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氧化分解处理污水中的杂物,该法目前技术手段不够成熟,使用滤池材质有待进一步发展。其他污水处理方法的使用极大的促进城市污水处理的发展,但依旧难以满足飞速发展的城市带来的污水的处理。

2城市污水处理的发展趋势

我国传统的城市污水处理方法在设计理论和实际运行管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对城市污水处理不断进行创新,污水处理新技术、可再生技术、污泥处理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也引进了一些国外先进的新技术、新设备。其中B法、氧化沟法、/O工艺、//O工艺、SBR法逐渐被运用到我国城市污水的处理当中,随着我国水环境质量的要求的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的发展更加趋向于自动化、机械化等高效处理方向,其中改良的//O工艺和回流污泥反硝化生物除磷工艺的实施应用,一大批工程规模大的污水处理厂建设投产体现出我国污水处理发展的新高度。

城市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依旧与传统污水处理方法相似,主要的发展趋势是处理工艺的完善、处理设备的机械自动化等方面的研究和创新。比如新形式的格栅、网格、钟式沉沙池、多尔沉沙池以及除泥、清洗装置等。然而在城市污水处理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发展趋势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3城市污水处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3.1投资主体单一,资金短缺

一直以来,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使用是价格较低甚至免费的状态。城市污水处理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而建设资金全由政府财政投资,简单的再生产也由政府出资。因此,政府的财政拨款是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和维护的主要资金来源。随着城市污水处理要扩大发展,基础建设以及科学研究不可避免,需要更多的投资资金,而单单只靠政府有限的财政拨款,无法支撑污水处理厂的大规模建设、先进设备的购买及维护。

3.2污水处理设施较为落后,技术不够先M,运行效率低

由于我国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都是政府管理与包办,许多污水处理厂建设缺乏科学的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时未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导致城市排污系统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速度,城市污水厂的建设也未及时的更新,污水处理设施大部分效率较低、自动化程度低,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也不够先进,难以满足城市的发展需要。

3.3污水处理的管理机制不完善,运营水平较低

我国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行、管理机制主要沿袭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传统的符合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管理机制,污水处理的一切费用由政府承担,而政府有心无力的管理,导致污水处理建设建不起、建起来也养不起的局面,政府方面也缺乏污水处理的专业化管理机制以及工作人员。

4城市污水处理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4.1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的重视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在政府财政支持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污水处理厂的运营管理单位,并由之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提高政府对城市污水处理的积极性,推行项目代建和污水处理厂的特许经营制度,并制定多方面的优惠政策,按照产业化化发展、企业化经营的方向,建设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一体化的企业管理集团,减轻政府的负担,促进污水处理的发展。

4.2大力发展污水处理的新技术,提高自动化水平

积极利用传统的城市污水处理方法在设计理论和实际运行管理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加强污水处理新技术、可再生技术、污泥处理新技术等方面研究,提高基础设施的自动化程度,适当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手段,从而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4.3建设环保型污水处理厂,促进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

城市污水厂的建设首先要考虑的是污水厂自身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只有建设环保型污水处理厂,才能更好的进行污水处理,消除污染、化害为利。加强污水处理后的水资源的再生利用,保证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意义。

4.4合理设计和规划污水厂的建设

依据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趋势,对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行合理的合计和规划,保证其能够较长时间的使用,提高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靖.浅谈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J].山东工业技术,2015(6):99.

[2]李健.浅谈城市污水处理的措施与途径[J].甘肃科技纵横,2011(1):77-78.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写人作文范文(整理27篇)

    - 阅0

    写人作文篇1我有一个姐姐,她很漂亮,有着一头又长又黑的头发,水汪汪的大眼睛像黑宝石一样,一个樱桃般的小嘴。但你可别看她漂亮,她可是很花痴的。一次,我拿着一位明星的照片给姐姐.....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整理6篇)

    - 阅1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篇1除夕的前几天,我很盼望过年,恨不得一头栽进被子里美美地睡到除夕的早上。除夕终于到了,我和姥姥早上出去挂彩灯。我家的彩灯真美丽:有喜庆的大红灯笼;有能.....

    一周读书主题活动方案范文(5篇)

    - 阅0

    一周读书主题活动方案范文5篇为了确保一周读书主题活动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我们需要预先制定一份缜密的一周读书主题活动方案范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一周读书主题活动方案范.....

    销售总监年终总结报告范文(4篇)

    - 阅0

    销售总监年终总结报告范文(5篇)通过一年的辛苦工作,现在已经圆满结束,作为一名销售人员,可以书写销售总监年终总结报告记录自己的生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销售总监年终总.....

    应急管理知识培训(6篇)

    阅:0

    最新应急管理知识培训篇1关键词:“11规则”驾驶台资源管理培训方法2010年,国际海事组织在新修订的STCW公约马....

    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6篇)

    阅:0

    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篇1关键词:城镇生活污水;现状;处理技术1.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现状据住建部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

    物体的运动教案(6篇)

    阅:0

    物体的运动教案篇1关键词:人才培养;大学物理;案例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