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的研究(6篇)

来源:

预防医学的研究篇1

关键词: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预防医学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024-01

根据预防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预防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卫生检测技术,有一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应用型预防医学人才[1]。我院近几年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当前应用型预防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参考依据。

1实施“一目标、三结合、三并重”的预防医学人才培养计划

我院从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科研能力入手,以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个性协调发展,在关键环节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人才优势,创建实践教育教学平台,多途径地进行实践技能训练,实现校内教育与实际工作的有机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科研与管理并重、检测与监督并重。

2构建“双师素质”的教师团队,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双师素质”的教师,是指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同时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教师[2]。我院立足于实际,着力构建双师素质的教师团队。我院鼓励教师参与在岗培训、学术交流,开展教学、科研能力培训。并开展“传、帮、带”等措施,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互帮互学。同时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管理部门和卫生监督所聘请高技能、高职称人员任兼职教师,以指导实习、专题讲座等形式承担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任务,将业内最新成果、技术带入课堂。

为了加强学术交流,我院聘请国内名家来院讲学,并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为加强教师的培训,采取骨干教师在职培训、进修培训以及到市卫生监督所、疾病控制中心工作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教师。并先后举办了双语、PBL、TBL教学等教学观摩。为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先后引进了2名留学归国人员和派出多名教师到国内外名校访问研究,同时学校每年都举办高级英语口语培训班。在职教师硕士以上学历超过了80%。保障了教学队伍充足、结构合理,提升了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

3优化教学手段,增加“以学生为中心”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改革在新课程体系构建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我校邀请国内外专家来院进行现场PBL示范交流,并定期在校内举办PBL、TBL培训班。鼓励教师采用PBL、TBL、双语、案例及计算机辅助教学法等方法。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案例讨论与录像观摩、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调查访问等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完成的方法。经过我院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4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是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3]。为此我院培养方案中设立了课外实践教学环节,实施课外实践学分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早期接触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很早就深入社区、医院等地开展研究和调查。同时我院减少了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增加了设计性和综合性、研究性实验等不同层次的实验。不同层次的教师分别担任不同层次的实验内容。利用国际贷款增加了大型设备,增强了实验室的功能。我院学生参加开放性实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教师科研项目的和对外服务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这些措施增强了学生项目设计、实施、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提高了就业率及考研率。

5建立巩固教学实习基地,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为了培养应用型预防医学人才,我们在加强实验室建设的同时,还加大了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在巩固现有教学实习基地的基础上,致力于省内外主要卫生防疫机构、医院的联系,建立了一些高层次的实习基地,并按照我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制定了带教实习规范和专业实纲,适当增加了学生基层防疫部门和医院实习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实习基地的情况设计毕业论文,并以实习带动就业。

6建立本科生导师制,注重多元化培养

从低年级开始,每名教师带几名学生,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个性化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规划人生目标,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科研活动,社会实践等,并从中发现优秀学生,进行多元化培养。导师制使学生很快明确了自己的人生规划,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有些学生脱颖而出,考取了国家重点院校重点学科的研究生,或走上了管理岗位。

通过以上各方面的改革和实践,有效提高了学生现场工作能力、实践技能、自主学习、团结合作、科研创新等能力。我们在今后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过程中,将再接再厉,为高质量地实现我国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奋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预防医学的研究篇2

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被分离之后,两者都取得了自己领域内的重大突破,这是以前所没有的,例如:预防医学证实了牛痘的危害,临床医学也证实了人类的抗病能力在逐年增加。但是,在不断的摸索和研究中,相关研究者也发现了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也开始制约起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使得这两类学科的前进步伐受到了阻碍。其问题集中表现在相互之间缺乏交流的问题上,就像临床医学所能够取得的成就往往都是建立在已经发生过的或者已经蔓延开的疾病方面,对于那些可能发生的疾病方面束手无策;而预防医学则正好相反,其在研究那些可能发生的疾病时,越来越多的遇到与临床医学相关的问题,而对于与临床医学之间的相互交流的缺乏,导致了预防医学进展受阻,压力增大。同时,在现代社会里,医疗成本正在逐渐增大,也就预示着医学研究的成本也在增大,政府和社会企业、组织的投资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学研究的要求,使得许多高成本的课题无法正常进行,而两类学科之间没有足够的交流,也使得成本降低的几率越来越小,取得的成果越来越少,而政府和社会团体对于其研究越来越没有信心,常此以往下去就会产生恶性循环,使得相关研究进行得更加困难。

2整合发展

现代的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已经遇到了研究的瓶颈。双方存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对方进行解决,因此,要想将这两类学科的科研进展的速度提高上去,就必须将两类学科进行整合发展。

2.1推动全科医学

由于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所研究的内容和对象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两类学科都各自在自己的道路上发展,使得其在自身的领域内越来越精通,而对于其它领域则相形见绌。因此,要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变得简单起来。另一方面,在整合的同时还要加大全科医学的推广速度,以社区医疗为基础,将全科医学广泛的开展出去,使得预防医学可以利用起临床医学在最基层的实践数据,而临床医学则可以通过预防医学研究的结果对一些流行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服务。

2.2结合教学内容

在工作上推广全科医学还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整合的问题,应该从教育着手,合理安排一些教学的内容,使得临床医学类的学生能够学习到预防医学的知识,也使预防医学类的学生能够获得临床实践的经验。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两类研究者只专精本门知识的问题,培养全面性人才,为在以后的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上的研究提供人才。

2.3国家推动整合

在医疗界自身改革的同时,国家也要协助改革的进行,政府应该对相关的研究给予大力的支持,同时也要创造各种条件,使得两类学科的研究人员能够充分的交流,以达到互惠互利的的目标。

预防医学的研究篇3

按照《教育部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目录》,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二级学科为: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军事预防医学等。笔者对2006年-2010年间我国部分地区高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二级学科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的文献简要评述如下。

目前,国内外对于2006年-2010年期间,我国高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二级学科的科技论的统计与分析比较少,仅有山西医科大学孔瑞珍的学位论文《高等院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技论文产出的综合评价》对筛选出的27所高校在2003年—2007年间产出的科技论文,经秩和比法逐年统计分析后得知,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具有较高的论文产出能力,提示这些高校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方面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成绩突出。对27所高校预防医学下属二级学科的科技论文产出数量运用秩和比法统计评价后,得出了在各二级学科方面各大学的科研情况以及优势所在: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以第四军医大学和复旦大学为优,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方面复旦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表现突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第三军医大学和中山大学名列前茅,儿少卫生和妇幼保健学以华中科技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最强,卫生毒理学突出的是第三军医大学和吉林大学[1]。在进行横向比较后发现,各高校5年间每年的论文产出数量相对起伏不大,但高校在各学科的论文产出能力并不均衡,需要发挥所长,弥补不足,既要全面发展,也应重点突出。

其他文献主要是对以某地区的卫生机构或某一高校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进行研究,例如:温州医学院图书馆赵丽红的《2002-2007年温州医学院医药卫生科技论文产出的计量分析》一文中应用文献计量学的科学方法,对2002-2007年温州医学院(温医)教师在国内生物医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及SCIE收录国际论文进行定量研究,提供各项指标的统计数据和测评结果。文中利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按照论文机构分布、论文作者分布、载文期刊分布、基金资助项目产出论文情况统计分析等,得出2002-2007年间,温州医学院国内发文和SCIE论文量均呈现出显著增长的趋势,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就目前而言,与国内一流医学院校尚存在一定的差距[2]。浙江省医学情报所的舒畅和《移植杂志》编辑部的沈敏共同完成的《浙江省各地区医学科技论文计量分析》一文中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对浙江省11个省辖市在2002-2007年发表的生物医学文献进行统计,按照11个省辖市的总量、省辖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献量、11个省辖市排名前五位的学科等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对浙江省各地区的生物医学水平进行分析,发现浙江省生物医学水平有长足的进步,但地区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十分明显,尤其是省属单位占居了主导地位,市级医疗单位难以与他们竞争,该文对以后这些地区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预防医学的研究篇4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流行病学;教学改革;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069-02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1]。该方法改变了以往“填鸭式”的教学形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2009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中首次尝试应用该方法进行流行病学课程的教学,也进行了相关总结[2]。为了了解学生对该方法教学的看法,以便进一步优化和改进该教学方法,我们在2010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中继续使用了该教学法,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开展了相关调查,现总结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选取正在采用情境教学法学习流行病学课程的公有民办本科院校预防医学专业2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1人,年龄23~25岁,平均24岁,城市生源4人。

(二)方法

1.资料收集。在流行病学课程学习结束后,基于质性研究方法,于2015年12月底采用半结构式、一对一深入访谈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访谈前与受访学生沟通,说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信息保密和匿名原则。访谈提纲是基于研究目的和既往文献制订,访谈内容以笔录和录音两种方式进行记录,每个学生访谈时间约30分钟。

2.资料分析。访谈结束后将录音转换为文字,结合访谈笔记,采用QSRNvivo8.0软件,借助于Colaozzi七步法[3]进行分析,即仔细阅读所有记录、析出有重要意义的陈述、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观点汇集、写出详细无遗漏的描述、辨别出相似的观点、返回参与者处求证等,从而形成对流行病学情境教学体验的看法并分析其原因。

二、结果

(一)对流行病学情境教学的正向体验

1.学习兴趣的提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如果教师讲课比较枯燥,加上无处不在的网络和通讯工具,学生可能时不时的看看手机,很容易分散学习注意力,教学效果并不好。而情境教学法力求模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各种问题,由于问题间又相互关联,层层深入,随着教师的引导,就会不断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2.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情境教学法以实际公共卫生事件为基础,置身于特定的环境,让学生应用流行病学理论来解决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公共卫生问题,这就需要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公共卫生实践相结合。而问题的解决又将会提高其对理论的理解,也提高了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公共卫生思维的拓展。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一般都涉及到预防医学的多个学科,学科间也交叉融合,解决实际问题就需要有宏观的公共卫生思维。情境教学法中的各种问题,有的是流行病学的内容,有的涉及到环境卫生学,有的涉及到卫生法律法规,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学生的思维就不会局限在流行病学课程中,会试着从不同角度看待和处理遇到的问题,从而形成综合多学科的公共卫生思维。

4.自信心的增强。教师根据情境抛出问题后,学生进行讨论与发言。其间,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教师也可以对个别学生的疑问进行解释或说明,这样会让讨论和发言变得更加轻松,也让学生变得勇于发言。在归纳总结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在表扬的基础上,委婉和适时地指出学生理解或思考的局限性,这样学生在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上会变得更加自信。

5.公共卫生实践的早准备。虽然是通过情境模拟,但采用多种模拟方法让学生感觉置身于公共卫生实践的现场,一方面可以初步获知公共卫生现场工作内容,为今后真正投入公共卫生实践提供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展示现场工作的复杂性、紧迫性,为立志投身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思想准备。

6.交流沟通能力的提高。情境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相互讨论、积极发言等,均可提高其语言表达水平和相互沟通的能力。教师适时点评和鼓励、轻松愉快的范围也让内向一些的学生可以主动开口。

7.其他。在集体讨论的时候,情境教学可以增强团队的合作意识;在情境设置时,加入了人文内容,也可以增强人文关怀意识;等等。

(二)对流行病学情境教学的负面体验

1.学习压力的增加。由于情境教学涉及面很广,需要思考和调用的知识也很多,而且有些知识点可能是其他课程内容,这使得学生在讨论和发言时存在一定的压力,少数学生在上课前还复习了既往学习内容。这种压力在班级学生少或者基础知识比较差的学生上尤为明显。

预防医学的研究篇5

关键词:网络环境医学文献数据库预防医学情报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516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449-01

在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大力推动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短短的几十年间,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渗入到社会的各个行业领域,成为了应用最广泛的基础高科技。在医学领域,计算机网络技术同样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预防医学作为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样对网络技术有着很大的需求。尤其是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为获取更多预防医学情报和传染病先例,就需要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查找相关医学文献数据库,为此,加强网络信息工程建设对于提高预防医学情报收集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1预防医学情报概述

在现代医学体系中,预防医学情报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其主要是为了研究传染病和流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而搜集相关情报,对于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水平有着关键意义。而预防医学情报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迅速的发展,主要是因为信息革命的推动与支持。正是通过信息革命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地的疾病信息都得到了快速的交流传播,才为预防医学搜集相关情报提供了更多信息来源。目前在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中,传染疾病与流行性疾病的种类在不断增多,影响和传播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给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带来较大的难度。再加上各种病菌变种的速度越来越快,如何及时的获取最新病种的信息资料,以尽快研制病菌抗体就显得非常紧迫。这就要求预防医学研究人员要尽快建立完善的情报获取体系。而网络技术的应用无疑成为最佳的建立手段,网络信息平台为你预防医学情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总的来说,预防医学情报的工作目的就是要为用户搜集和提供更多的医学文献资料,以方便用户对原始医学文献进行分析研究,促进医学的进一步发展。而其核心任务就是采集、整理、存储医学文献信息,并实现文献信息的快速检索。

2网络环境下的医学文献数据库应用

网络是在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共同发展下形成的一种信息数据传递途径,其具有快速、便捷、及时的特点,在网络环境下能够快速实现世界各地的信息交流。在预防医学的研究和发展中,研究人员为了搜集更多的文献资料,便利用网络技术对国内外的所有相关数据库进行查询,以找出有用的信息资料来帮助自己完成预防医学研究工作。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数据库是非常庞大的,且随时能够查阅,不受外界因素的限制,只要有计算机与网络,并连接到医学文献数据库,就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是非常方便的一种医学情报获取手段。因而网络环境下的各种医学文献数据库在当前的预防医学情报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我国的医学文献数据库建设状况

我国于1994年就开始着手进行医学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到今天,已经建立了多个大型医学文献数据库,为预防医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以下本文着重介绍三个最具权威的医学文献数据库,指出其在预防医学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3.1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该数据库文献量大,信息报道快,收录范围广,涵盖包括港澳台地区公开发行的生物医学期刊、汇编、会议论文的全部文献题录和摘要,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医学生物学、中医学、医院管理及医学情报等各个方面、由于文献未经严格标引,故操作简单,用户界面友好,使用者无须严格的培训,是目前国内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系统的骨干,也是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数据库。随着预防医学研究人员网络意识的逐步提高CMCC已愈来愈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它已成为传递医学信息必备的现代化工具,为预防医学研究人员获取情报资料提供了一条简单便捷的途径,是疾病预防工作者的得力助手。

3.2期刊全文数据库(CHKD)。该数据库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文生物医学类专业期刊以及相关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累计文献量约200多万篇,每年新增约50多万篇,CHKD的使用方式多种多样,既有硬盘版,光盘版又是有网上包库和上网检索卡。CHKD配备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检索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分类导航检索、专项检索、二次检索、多级检索等全方位的检索,充分满足了广大预防医学专业人员的不同需求。(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提供期刊导航和分类导航两种检索方式,期刊导航适用于广大医学人员,分类导航适用于情报检索人员)。由于CHKD收录的文献均采用文本方式进行在线摘录,存入剪贴板中,用Word、Excel、Wps等各种文字处理软件进行编辑和存储,用户界面简单,便于广大医学工作者操作。CHXD的突出优势在于提供全文和引文链接,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广大预防医学工作者对所需专业知识期刊检索不全的弊端。

3.3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信息研究所研制,该数据库涵盖了国内出版的生物医学及其他相关期刊千余种,收录了1984年以来生物医学期刊中涉及中医药学内容的文献题录,含有大量文摘,文献数量以每年3-4万篇的速度增加,数据每季度维护和更新一次,采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医学主题词注释表》及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进行规范标引,用户可以实现多途径,多方面的精确检索和扩展检索,该系统设置了Nesh主题词检索,查找主题词词典,查找期刊词典等多项检索功能。

4结语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医学文献数据库为预防医学情报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并且不断的完善数据库内容也正在成为预防医学情报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相信在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动下,医学数据库必将会在医学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功能作用。

参考文献

预防医学的研究篇6

[关键词]医务人员;静脉血栓栓塞症;认知现状;预防措施;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7)04(c)-0188-05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statusofknowledgeandpreventivemeasuresofvenousthromboembolisminmedicalstaff.MethodsAquestionnairehadbeensurveyedthestatusoftheknowledgeandpreventivemeasuresimplementationofvenousthromboembolismof268clinicalmedicalstaffin14clinicaldepartmentswhohavehighincidenceofVTEinthird-class&first-gradepolyclinics.ResultsThemedicalstaffhadgottheaveragescore(8.58±3.56)pointsinVTEknowledge.ThehighestscoreentrywastheconceptofVTEandthelowestonewasthatthePTEwasthemostseriouscomplicationoftheDVT.Themedicalstaffofdifferentoccupation,workexperience,educationandprofessionaltitleoftheVTEknowledg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hemedicalstaffhadgottheaveragescore(10.88±6.01)pointsinVTEpreventionmeasures.ThehighestscoreentrywasthehealtheducationofVTEpreventionandthelowestonewasoralmedicineofrivaroxaban.ThemedicalstaffwhohadgotthehighestlevelinVTEknowledgewerethehighestscoreinVTEpreventivemeasures,andthesecondarylevelonewerelowerthantheformerandthelowestlevelonewerethelowestscore,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1).ConclusionThemedicalstaffareinthemiddlelevelinVTEknowledgeandpreventivemeasuresandthemedicalstaffwerenotlearntheVTEknowledgeandpreventivemeasurescomprehensive,whichneedtobefurtherimproved.

[Keywords]Medicalstaff;Venousthromboembolism;Cognitivestatus;Preventivemeasures;Investigationandanalysis

o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即同一疾病在不同部位、不同发病阶段的不同表现,是仅次于肿瘤和心肌梗死的心脑血管疾病第三大死因,是癌症患者死亡的第二大病因[1-4]。VTE全球发病率为8‰~27‰,大部分VTE患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易漏诊漏治且治疗花费高[5-6]。有研究表明,VTE在亚洲国家(包括中国)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1,4-5,7]。VTE在亚洲国家(包括中国)的相关情况已经受到国际上相关领域学者的关注[8]。有资料显示,早期识别VTE风险因素,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DVT相对风险可降低50%~60%,PTE相对风险可降低近2/3[1]。故医务人员运用专业知识准确识别VTE风险因素,对VTE风险患者采取早期识别、科学评估、有效预防极其重要[9]。本研究开展义务人员VTE知识水平及预防措施的现状调查,为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VTE认知水平、改善预防措施实施现状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7月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VTE高发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纳入标准:①调查期间在14个VTE高发临床科室(包括心血管内科、血管外科、肝胆外科、乳腺外科、胃肠外科、血液内科、骨科、呼吸内科、肾病内科、胸外科、肿瘤科、妇科、产科、ICU)的医务人员;②知情同意并愿意接受问卷调查;③未同时参与其他研究项目者;④既往和现在无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⑤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①拒绝接受问卷调查;②调查期间在编不在岗的医务人员;③有精神病史及意识障碍者;④实习生或进修生。

本研究共调查268名医务工作者,其中女性178名(66.4%),男性90名(33.6%);医生142名(53%),护士126名(47%);年龄为18~52岁,平均(26.42±6.285)岁;工作年限为1~30年,平均(4.40±6.016)年;学历:中专15名(5.6%),大专70名(26.1%),本科144名(53.7%),硕士36名(13.4%),博士3名(1.1%);职称:初级职称223名(83.2%),中级职称36名(13.4%),高级职称9名(3.4%);工作科室:内科系统144名(53.7%),外科系统124名(46.3%)。

1.2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调查问卷经笔者以查阅大量国内外VTE相关文献[1-9]为基础自行编制,并经由4名专家(临床医疗专家2名,临床护理专家2名)反复修改而成。问卷内容分为3个部分:①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工作年限、职称、科室;②医务人员VTE知识:18个条目,单选题,包括VTE的概念、病因、诊断、治疗等,每选择正确一个选项得1分,答错或不知道得0分,最高分为18分,最低分为0分;③医务人员VTE预防措施:8个条目,单选题,包括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弹力袜、健康宣教等,评分从“持续(一周内有5~7d实施此类措施)、经常(一周内有3~4d实施此类措施)、有时(一周内有1~2d实施此类措施)、偶尔或从未(一周内实施此类措施的日子不超过1d)”分别记3分、2分、1分,0分,最高分为24分,最低分为0分。第②~③部分评分均根据条目均分划分等级,分为低、中、高水平,得分越高表明水平越高;第②部分:0~6.00分为低水平,6.01~12.00分为中等水平,12.01~18.00分为高水平;第③部分:0~8.00分为低水平,8.01~16.00分为中等水平,16.01~24.00分为高水平。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选择与研究对象背景相同的30名临床医务工作(不包括研究对象)进行预实验,测得调查问卷中第②部分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64,第③部分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2,问卷总Cronbach′sα系数为0.878。邀请临床医疗专家2名和临床护理专家2名(入选条件:副高职称及以上;从事VTE相关临床或护理研究20年以上)评定问卷中每个条目的内容效度CVI系数为0.75~1.00,平均CVI系数为0.864。

1.3调查方法

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语,遵循知情同意和保密的原则,由两名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统一对2016年7月某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开展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现场发放、现场回收问卷的方式,要求研究对象在规定时间(10~15min)内独立完成,共现场发放问卷280份,当场回收问卷278份,剔除无效问卷10份(对于整份问卷作答呈规律性或者超过2个未回答条目即视为无效问卷),有效问卷26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5.7%。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医务人员VTE知R现状

2.1.1医务人员VTE知识情况结果显示,268名调查对象平均得分(8.58±3.56)分,其中53名(19.8%)调查对象VTE知识为低水平,189名(70.5%)调查对象VTE知识为中等水平,26名(9.7%)调查对象VTE知识为高水平。医务人员VTE知识部分得分最高的4个条目依次为:VTE的概念、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可预防VTE、VTE以药物治疗为主、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可预防VTE;得分最低的四个条目依次为:PTE是DVT最严重的并发症、静脉壁损伤是VTE的病因之一、D-二聚体可用于急性VTE筛查、口服利伐沙班可预防VTE且无需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INR)。见表1。

2.1.2不同人口学资料的医务人员VTE知识情况的比较结果显示,不同职业、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的医务人员VTE知识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医生较高,护士得分较低;工作年限>15年的医务人员得分最高,工作年限1~5年者低分最低;硕士学历的医务人员得分最高,博士学历者其次,中专学历者最低;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得分最高,中级职称者次之,低级职称者最低。见表2。

2.2医务人员VTE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268名调查对象平均得分(10.88±6.01)分,105名(39.2%)调查对象VTE预防措施实施为低水平,117名(43.7%)调查对象VTE预防措施实施为中等水平,46名(17.1%)调查对象VTE预防措施实施为高水平。得分最高的3个条目依次为:开展VTE预防的健康宣教、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使用弹力袜;得分最低的3个条目依次为:口服利伐沙班、开展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口服华法林。见表3。

2.3不同VTE知识水平医务人员的VTE预防措施得分差异比较

将VTE知识现状调查中,被分为高水平、中等水平、低水平的医务人员3组之间的VTE预防措施得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VTE知识水平为高水平的医务人员预防措施得分最高,中等水平者次之,低水平者得分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3讨论

3.1提高医务人员VTE知识水平

调查显示,268名调查对象平均得分(8.58±3.56)分,其中189名(70.5%)调查对象VTE知识为中等水平,说明参与本次调查的医务人员总体VTE知识现状处于中等水平,VTE总体知识水平不高,这与黄静等[9]研究一致。同时,VTE知识调查中,VTE概念条目得分最高,其余条目得分较低,其中得分最低的4个条目依次为:PTE是DVT最严重的并发症、静脉壁损伤是VTE的病因之一、D-二聚体可用于急性VTE筛查、口服利伐沙班可预防VTE且无需监测INR值;这说明医务人员VTE知识掌握不全面、当前存在VTE知识缺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不了解VTE的病因、诊断、预防、并发症等方面。研究显示,VTE知识的缺乏必将直接影响VTE的临床诊疗、护理,最终影响患者的预后,故提升医务人员VTE知识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0]。

同时,医生、工作年限>15年、硕士学历、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VTE知识得分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医生的VTE知识水平普遍高于护士,工作年限长、学历高、职称高的医务人员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和高等教育的培养,在VTE知识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这与孔德华等[11]研究一致。本次调查中,硕士学历医务人员VTE知识平均得分(10.78±3.23)分,博士学历者平均得分(10.67±2.88)分,这可能与参与本次调查的博士医务人员的数量较少,仅有3人,且工作年限均为1~5年有关。对VTE知识调查中为低水平的53名(19.8%)医务人员进行分析:其中,医生9名(17.0%),护士44名(83.0%),工作年限均为1~5年,均为初级职称,说明提升医务人员VTE知识水平必须首先注重提升护士、工作年限1~5年、初级职称者的知识水平。

因此,医院应加强对护士、低年资、低学历、初级职称者的VTE知识培训力度,了解医务人员VTE知识培训需求,优化培训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相结合的针对性培训工作[12],鼓励临床上高年资、高学历、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对低年资、低学历、初级职称的医务人员传授知识与经验,从而提升医务人员VTE知识水平。

3.2提升VTE预防措施实施水平

住院患者存在各种VTE危险因素,如恶性肿瘤、骨折、高龄、手术史、肥胖、制动、妊娠、血管损伤等,医务人员开展VTE早期预防,能降低VTE死亡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3-16]。VTE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基本预防、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3个方面[17]。调查显示,268名调查对象平均得分(10.88±6.01)分,105名(39.2%)调查对象VTE预防措施实施为低水平,117名(43.7%)调查对象VTE预防措施实施为中等水平,这表明医务人员VTE预防措施的实施情r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亟待提高。VTE预防措施调查的8个条目中,得分最高的3个条目依次为开展VTE预防的健康宣教、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使用弹力袜,得分最低的3个条目依次为:口服利伐沙班、开展住院患者VTE风险评估、口服华法林。这表明医务人员对VTE预防措施实施不全面,主要表现在较少使用药物预防和VTE风险评估等方面,提高医务工作者VTE预防措施水平,任重而道远。

将不同知识水平对VTE预防措施得分的差异进行比较发现:在VTE知识调查中为高水平的医务人员,其预防措施得分最高,中等水平者得分次之,低水平者得分最低。这表明,VTE知识水平较高的医务人员能够有效运用知识指导其开展VTE预防措施,医院在提高VTE预防措施的同时必须同时注重提高医务人员的VTE知识水平。

医院应对VTE防治工作实施风险管理,组建VTE多学科团队,建立VTE防治中心[18]。VTE防治中心工作人员定期开展VTE预防培训,指导临床科室医务人员依据指南对患者进行评估与分级,对不同风险等级的患者开展早期针对性预防,能有效降低VTE的发病率、降低平均住院日等[19]。在临床工作中,医院应开展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加强医护合作,将医生和护士的临床工作有机结合起来[20-21]。医护一体化工作小组在共同查房的过程中,护士能将病情观察的结果及时向医生汇报,医生能够及时指导责任护士实施临床护理,不但能及时发现患者VTE风险因素、采取早期预防,而且能有效提高医护双方的VTE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医疗质量,节约医疗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凤林,张太平.中国普通外科围手术期血栓预防与管理指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6,36(5):469-474.

[2]马军,吴一龙,秦叔逵,等.中国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治疗专家指南(2015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35(11):907-920.

[3]SilversteinMD,HeitJA,MohrDN,etal.Trendsintheincidenceofdeepveinthrombisisandpulmonaryembolism:a25-yearpopulation-basedstudy[J].ArchInternMed,1998,158(6):585-593.

[4]钟南山.呼吸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5]PuurunenMK,GonaPN,LarsonMG,etal.Epidemiologyofvenousthromboembolismintheframinghamheartstudy[J].ThrombRes,2016,145:27-33.

[6]CohenAT,AgnelliG,F.A.Anderson,etal.VTEImpactAsses?鄄smentGroupinEurope(VITAE).Venousthromboembolism(VTE)inEurope.ThenumberofVTEeventsandassociatedmorbidityandmortality[J].ThrombHaemost,2007,98(4):756C764.

[7]MolinaJA,GabrielZJ,HengBH,etal.Venousthromboem?鄄bolismattheNationalHealthcareGroup,Singapore[J].Ann.Med.2009,38(38):470.

[8]《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中国专家建议》写作组,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等.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中国专家建议(2015)[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4):345-352.

[9]黄静,康占菊.临床护理人员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知识水平及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4,13(2):148-150.

[10]徐园,杨旭,王晓杰,等.国内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0):1222-1225.

[11]孔德华,李海燕,钱火红,等.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外科护士对深静脉血栓的认知现状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8):47-49.

[12]张美燕.知信行模式培训预防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研究[J].全科护理,2016,14(36):3866-3868.

[13]吴春丽,林梅,鲍鹰等.静脉血栓栓塞症个性化风险评估工具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6,30(2):513-515.

[14]任海燕,蒋秋萍,张寅.烧伤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防治与护理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16,16(2):57-60.

[15]朱颖洁,萧蕊英,田杏音,等.品管圈活动提高神经外科患者DVT预防护理措施落实率[J].护理学杂志,2016,31(18):17-19.

[16]刘广秀.健康教育联合PDCA循环在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8):24-26.

[17]倪惠,邵凤慧,卢根娣.智能手机移动医疗应用程序及其对深静脉血栓预防的启示[J].护理杂志,2016,33(7):43-46.

[18]褚婕,胡琼,戚媚,等.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抗凝风险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6,31(2):38-40.

[19]张成欢,李莹,刘云,等.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现状的多中心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2):180-185.

[20]马培芳,李素云,余盈,等.t护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预防胃肠癌症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6,23(12):70-72.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写人作文范文(整理27篇)

    - 阅0

    写人作文篇1我有一个姐姐,她很漂亮,有着一头又长又黑的头发,水汪汪的大眼睛像黑宝石一样,一个樱桃般的小嘴。但你可别看她漂亮,她可是很花痴的。一次,我拿着一位明星的照片给姐姐.....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整理6篇)

    - 阅1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篇1除夕的前几天,我很盼望过年,恨不得一头栽进被子里美美地睡到除夕的早上。除夕终于到了,我和姥姥早上出去挂彩灯。我家的彩灯真美丽:有喜庆的大红灯笼;有能.....

    《爱丽丝梦游仙境》读后感范文400

    - 阅0

    《爱丽丝梦游仙境》读后感范文400字《爱丽丝梦游仙境》这本书里主要写的是爱丽丝,爱丽丝是个十分可爱的小女孩。她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她还有一颗同情心,懂得明辨是非。下面小.....

    关于疫情期间先进事迹学习心得范文

    - 阅0

    关于疫情期间先进事迹学习心得范文800字精选5篇从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不断蔓延,肆虐华夏大地,全国人民都投入到了紧张的防疫战争中。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5抗击疫情防.....

    检验科个人工作总结(6篇)

    阅:0

    检验科个人工作总结篇1一、检验科的具体管理工作吉林省医疗资源丰富。医疗机构分布也比较广泛,有大约三十家....

    预防医学的研究(6篇)

    阅:0

    预防医学的研究篇1关键词: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预防医学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

    检验专业论文(6篇)

    阅:0

    检验专业论文篇11.现状分析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于20世纪80年代相继开设医学检验5年制本科专业。随着形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