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常见病害及防治(整理2篇)

来源:

黄瓜常见病害及防治范文篇1

关键词:大棚黄瓜;病害;虫害;防治

在北方的黑龙江地区,日光温室以及塑料大棚的主要蔬菜作物就是黄瓜,全年可进行多茬的生产以及多次的采购,非常受农民朋友的欢迎,所以经常培育反季的大棚黄瓜来供市场所需,但是在种植黄瓜的过程中会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本文将会简单的介绍黑龙江地区大棚黄瓜的常见病害以及防治措施。

一、北方大棚黄瓜的常见病害及识别

1.黄瓜戴帽现象

黄瓜的幼苗出土之后,种皮不脱落,夹住了黄瓜的一片或者两片叶,就是黄瓜的戴帽现象。主要原因是播种之前覆土过于浅,床面的湿度不够,种皮干燥或者种子的成书程度不足够,生存能力弱等。

2.黄瓜花打顶

早春的黄瓜移栽之后不发苗,植株的顶端新叶没有及时的抽出,花以及瓜全都集中在了顶部,一般的情况之下,根部发育不良。可能是由于在苗期喷洒的乙烯利的你呢高度过高造成的,也可能是定植时花苗上到根部,不能及时的缓苗等原因。

3.黄瓜地温障碍

低温之后,有的叶缘或者部分的叶片组织呈现黄色,有的严重的叶片会枯死。早春定植之后,遇到低温、持续的高湿便会发病,影响光合作用,会造成减产的后果。

4.黄瓜叶烧病

植株的中上部,叶片病部叶绿素会减少,形成白色或黄色的斑块。防风不及时或者放风量过小以及高温闷棚的操作的实践过长都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

5.黄瓜生理萎蔫

整株的叶片都萎蔫,有的在早晚是可以恢复的,几天后死亡,在茎部并没有发现病变。可能是瓜田积水造成的在土壤中产生了有毒的气体,致使黄瓜的根系发育不良。

6.黄瓜焦边叶

大多是中部的叶片,叶缘组织变得枯黄,原因是积水过多或过急,土壤中盐分含量过高。

7.黄瓜畸形瓜

植株生长是正常的,但是瓜是畸形的,如大肚瓜、尖嘴瓜、细腰瓜等。原因为营养不良、授粉不够充分等。

二、北方大棚黄瓜病害的防治措施

1.覆土措施

在播种之前浇足底水,进行适当的覆土,1.5-2.0cm为宜,并且在播种覆土之后扣地膜进行保湿,床面干燥时应该适当的喷水。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治黄瓜的戴帽现象。

2.药物喷施与耕作

首先应该摘除雌花,叶喷50000倍的倍液赤霉素,随后就要对症的采取耕作措施。对于烧根而引起的根系发育不良而造成的花打顶应该及时的灌水,对于沤根造成的花打顶应该及时的中耕,从而提高地温,降低土壤的湿度。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治黄瓜花打顶现象。

3.抗寒措施

发芽的种子在零摄氏度的低温条件之下,锻炼24小时,增加黄瓜的抗寒能力,再根据大鹏的性能以及外界的气温,来确定合适的定植时期。在当地一般的棚内的气温大概是十摄氏度,低温天气就要采取相应的保暖措施。这样便可以有效的防治黄瓜的地温障碍。

4.大棚温度管理

应该加强对棚内温度的管理,及时进行通风,比较有经验的农户就会尽量的避免使用高温闷棚的方法进行防治黄瓜霜霉病,应该通过正确的科学的方法防治黄瓜的叶烧病。

5.清除积水

应该避免大棚内的田间有积水,应该使用大棚软管滴灌技术,加强中耕管理,在晴天高温的条件下,进行大通风,增加黄瓜的浇水量。以此来有效的防治黄瓜生理蔫萎。

6.防风措施

在棚内外的温差较大时,不能突然放风,同时使用农药一定要适度,过多过少都不宜。在盐碱地区,移栽之前应该进行洗盐,以此降低浓度,有效的防治黄瓜焦边叶。

7.畸形瓜理

对于畸形瓜应该及时的进行摘除处理,避免消耗过多的养分,严格的管理温度,增施钾肥,注意磷、氮以及钾的合理的配合使用。以此有效的科学的防治畸形瓜的现象。

三、结语

由于北方气候变化异常,尤其是早春的气温非常低,导致大棚内的蔬菜病害普遍的加重,尤其是黄瓜的病害,不能进行有效防治将会使种植者的经济遭受损失。上述内容已经阐述了北方地区大棚黄瓜的常见的病害以及防治的有效措施,应该因地制宜,合理的解决黄瓜的病害问题,以此增加黄瓜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黄瓜常见病害及防治范文篇2

关键词:生理性病害;产量和品质;防治措施;病因

在冬春茬黄瓜生产中,常见的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害菜农容易掌握。但是,在实际生产当中,冬春茬黄瓜在温室内低温阶段和温室内高温阶段,生理性病害经常发生,菜农难以识别。为了有效地控制其危害,我们将近几年经常发生的几种生理性病害进行一下介绍。

一、黄瓜苗“戴帽”:在黄瓜育苗出土时,经常遇到有种皮夹在子叶上而不脱落的情况,俗称“戴帽”。发病时轻者造成幼苗生长不良而形成弱苗、小苗,重者子叶烂掉,幼苗因饥饿而死亡。

病因:一是种子质量不好,生活力弱,出土时无力脱壳。二是苗床底水不足,种皮干燥变硬,夹住子叶而不易脱落。三是种子竖直插入土中,上部接触的土壤面积减少,种子出土过程中吸水不均匀。四是幼苗刚一出土即撤掉塑料薄膜,种皮在脱落前变干,致使种皮不能顺利脱落。

防治措施:(1)精选种子,挑选粒大饱满无虫的种子。(2)播前浇足底墒水,播后用潮湿土覆盖。(3)育苗床加盖塑料薄膜或草帘进行保温,使种子发芽到出苗期间保持湿润状态。(4)幼苗发生“戴帽”时,用喷壶先在幼苗上喷少许清水,在清晨种壳潮湿时人工辅助“摘帽”。

二、花打顶:在早春、秋延后或冬春茬栽培的黄瓜,苗期至结瓜初期常会出现植株顶端不形成心叶而是出现花抱头现象,植株停止生长,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病因:花打顶的成因大体有以下四种情况:一是定植时,定植穴或沟内有机粗肥施用过量,定植后浇水不及时,土壤溶液浓度高,根系吸收困难致植株顶端发生花打顶。二是棚室地温长期低于10℃,田间持水量又高于25%,使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形成沤根而出现花打顶。三是夜间温度偏低,白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同化物质在夜间转运缓慢,时间长久致使叶片变为深绿色,植株变得矮小出现营养障碍而形成花打顶。四是少量瓜苗在移栽时植株根系受到伤害,养分吸收受抑而出现花打顶。

防治措施:发生花打顶后,要针对各种成因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1)烧根引起的花打顶,应及时浇水,浇水后及时中耕,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不久即可恢复正常。(2)沤根出现花打顶时要停止浇水,及时中耕,设法提高地温达到10℃以上。等逐渐恢复正常发育后再转为平常管理。(3)夜温过低时,要设法维持前半夜的室温在15℃左右,下半夜室温降至10℃左右即可。(4)采取地膜覆盖,避免中耕的伤根。追肥采用冲施液肥,避免挖坑引起伤根。

三、高温障碍:又称黄瓜叶烧病。多发生在结瓜期的成株中上部叶片,开始出现1~2毫米近圆形的白色斑块,后斑块不断扩大,植株上部受害严重,甚至会停止生长。

病因:高温低湿是发病主要原因。棚室内温度超过40℃,相对湿度低于80%,在放风不及时的情况下,使叶片受到伤害。在强光照条件下更容易造成高温障碍。

防治措施:(一)及时通风降温。白天使棚室温度保持在30℃以下,地温保持在25℃以下。如遇到阳光照射强,棚室内外温差大不便放风时,采用盖苇席、遮阳网或采用反光幕;夜间温度在18℃左右,地温保持在15℃以上。这样调温还可以控制茎叶徒长。(二)棚室底部温度过高,湿度过低时应少量洒水或喷雾进行临时降温。这样可以防止由于灌水降温过快而抑制根的活性。

四、低温生理病:又称黄瓜低温生理病。在黄瓜的每个生育期都有可能出现,并且很容易和其他病害症状混淆。播后遇到低温、地温过低,种子发芽和出苗延迟,苗黄苗弱,沤子或发生猝倒病、根腐病等;出土幼苗子叶边缘出观白边,叶片变黄,根系不烂也不长;幼苗期地温长时间低于12℃,会出现幼苗生长缓慢、退苗、叶色浅,叶缘枯黄,生长出现停滞,结瓜少且小;成株期受害较轻时,叶片组织退绿呈黄白色,长时间持续低温,植株往往不发根或不分化花芽;严重时部分叶肉组织坏死导致部分叶片枯死,诱发黑星病、灰霉病等病害。

病因:主要是由于长时间的低温造成植株的各种生理机能降低,如光合作用减弱、呼吸强度下降,根系对旷物质营养吸收能力降低,养分运转速度减慢,生理功能失调,生殖生长受抑制等。

防治措施:(一)选用耐低温品种。(二)科学安排播种期和定植期。(三)播种后种子萌动时,棚室应保持在25~30℃,出苗后白天保持25℃,夜间应高于15℃。(四)棚膜选用无滴膜,棚内地膜覆盖;寒流来临前,采用加盖纸被、草帘,室内生火加温等保温防冻措施。当气温过低已发生冻害时,要采用放风升温、灌水保温等缓慢升温措施。

五、苦味瓜:采摘的黄瓜在食用时有时出现苦味,影响品质和效益。

病因:这是由于苦味素在黄瓜中含量过高造成的。一般情况下,黄瓜对氮、磷、钾基本上按5∶2∶6的比吸收例,当氮肥施用过量,特别是一次性追施大量氮肥时,容易造成徒长,在弱枝上易出现苦味瓜。当棚室温度长期高于30℃时,由于同化能力降低,营养失调也容易出现苦味瓜。再有就是地温长期低于13℃时,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受抑制,也会出现苦味瓜。

防治措施:(1)对多年种植黄瓜的棚室,栽植前先对土壤进行养分测定,然后按氮、磷、钾三元素5∶2∶6的比例配方施肥。(2)苦味具有遗传性,叶色深绿的苦味瓜多,因此对品种要有所选择。(3)注意温度管理,当棚温高于30℃时要及时放风,使地温保持在13℃以上。(4)叶面经常喷洒磷酸二氢钾、绿风95等营养调节剂也以可减少苦味瓜的出现。

六、畸形瓜:保护地栽培的黄瓜经常会出现弯曲瓜、尖嘴瓜、细腰瓜、大肚瓜等畸形瓜条。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门户网站建设策划方案(收集4篇)

    阅:0

    门户网站建设策划方案篇1前言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互联网的发展,给各种产业带来翻新的改变,而互联网对娱乐业的....

    黄瓜常见病害及防治(整理2篇)

    阅:0

    黄瓜常见病害及防治范文篇1关键词:大棚黄瓜;病害;虫害;防治在北方的黑龙江地区,日光温室以及塑料大棚的主要蔬菜....

    调研会议报告(收集3篇)

    阅:0

    调研会议报告范文篇12月19日,市委书记**同志,市委副书记、市长***同志,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同志一行深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