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栽培技术要点(整理2篇)

来源:

黄瓜栽培技术要点范文篇1

【关键词】温室韭菜套种黄瓜栽培技术

1.栽培品种

选用叶片宽、直立性好、产量高、回根晚、休眠期短、抗病、耐低温的品种。如河南791、汉中冬韭、杭州雪韭等。

2.根株培养

2.1整地施肥选择排灌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块。为达到韭菜轮作养根的目的,选择两块适宜地块或一块地分成两块,同时进行整地作畦。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kg,磷肥25~50kg,撒施后深翻15~20cm,使土肥混匀。耙平后按南北向做成宽1m,长4~5m畦,畦间距20cm左右。

2.2播种

2.2.1播前种子处理为达到早出苗、出全苗的目的,采用座水种催芽方法。将种子用清水投洗2~3次,除掉杂质秕粒,趁湿装入纱布袋,摊平于15℃~20℃环境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投洗一次,早晚各翻动一次,保持种子温度、水分一致。

2.2.2播种方式与方法采用开沟条施法。播种时每畦南北向开3条宽沟,宽20cm、深5~6cm、间距10cm(便于以后定植黄瓜)。开沟后踩一遍底格,然后浇足水,水渗后撒籽,亩用种量约2kg,播后将畦面整平,覆土2cm厚,隔2~3天地皮干时再踩一遍上格子。

2.3出苗后管理韭菜幼苗生长缓慢,为防止草欺苗,发现杂草及时拔除,防止发生草荒。幼苗出齐后,发现地皮发干及时浇水,浇两次后要停一停,防止水大涝死。

2.4秋季管理

秋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韭菜生长旺盛、养分积累的时期,应加强肥水管理,促进韭菜健壮生长。

2.4.1重追肥在8月下旬和9月下旬分别进行一次重追肥,亩施人粪尿2000kg。

2.4.2合理浇水9月份前一般7天浇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10月份以后浇水量适当减少。回青的韭菜要避免因肥水过大造成贪青不回根。应在大地封冻前(11月中旬)浇一次水,顺水追施铵肥,供扣膜后头刀韭菜萌发生长的需要。

2.4.3及时掐花蕾秋季抽出的花蕾要及时掐去,以使更多养分回流到根部。

2.4.4剔土晾根,防止韭蛆剔土晾根是回青韭菜不可缺少的工作,可打破休眠,消灭根蛆,提高根际温度,促进萌发。一般剔土5~8cm深,晾晒7天,待鳞茎发紫即可。

3.扣膜前准备

3.1简易温室的建造要在封冻前,即10月下旬进行。简易温室的长度根据韭菜地确定,60~100m为宜,宽6.5~7m,后墙60cm,宽1m,东西山墙长6.5~7m、宽1m、最高处2.3m,最高点往南北有顺坡。

3.2扣膜时间温室栽培回青的韭菜,一定要在地上部分干枯后,大地完全封冻,冻层10cm厚时才能扣膜生产。若肥水充足植株迟迟不能回根时,可向茎叶浇施草木灰浸出液,以促进回根。然后去已干枯的残茎败叶,畦面盖3~4cm厚的腐熟优质有机肥或混合土杂肥即可扣膜生产。

4.扣膜后的管理

4.1温度管理与放风韭菜萌发前,气温可适当提高,以气温促地温,白天温度控制在17℃~23℃,夜温保持10℃~12℃,昼夜温差控制在10℃~15℃。以后各刀韭菜生长期间,白天温度可比上刀高出2℃~3℃,但不能超过30℃,夜温也相应提高。室温高于25℃时要放风,回青韭菜扣膜萌发后,天冷一般不放底风,只开启上排风口,若温度高、湿度大时,可同时开启上下排风口,尽快降温排湿。

4.2肥水管理与湿度调节扣膜前已浇过水的,临近扣膜时及扣膜初期不浇水,只在头刀韭菜收割前5~7天浇一次水,顺水追施硝酸铵,以促进本刀韭菜和下茬韭菜的增产。韭菜叶片喜欢干燥,湿度过大易引起病害。降低湿度的有效办法是放风。

5.收割

扣膜后一个月即可收割头刀韭菜。收割时留茬高度要适当,留茬高度直接影响韭菜的衰老速度和下一刀的产量。留茬过低易伤根,过高影响产量。一般收割标准是每棵韭菜有3~4片叶充分长成,无枯黄叶和干尖叶。收割部位要在鳞茎以上2~3cm处,割口呈黄白色为宜。连续收割的韭菜,两刀间隔时间以一个月为宜,如间隔太近,韭菜长势会明显减弱。收割韭菜宜在晴天上午进行,以确保产品鲜嫩。每次收割后,要待伤口愈合并开始生长时再浇水或灌药,以防烂根或感染病害。

6.套种黄瓜

12月下旬进行黄瓜育苗。在割第三刀韭菜前(即2月中旬),将黄瓜苗定植在两个韭菜行之间。

黄瓜栽培技术要点范文篇2

关键词:黄瓜;品种;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42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说到黄瓜可能大家并不知道它的来历,其实黄瓜是由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中原的,那时黄瓜被称为胡瓜,后改名为“黄瓜”。下面分别从黄瓜的植物形态、品种选择、病虫害防治进行了叙述。

1黄瓜的植物形态

黄瓜属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缘草本,根部包括主根和侧根两部分,茎是蔓生茎。黄瓜最初为野生,顶花带刺,诱人入食,但最初的黄瓜味道并不像现在我们吃到的黄瓜那样可口,最开始它是不能食用的,后经长期栽培、改良,才成为脆甜可口的黄瓜。黄瓜果实颜色呈油绿或翠绿,所以也有青瓜之称。

黄瓜植株柔嫩,茎披毛并,花色为黄色,茎上生有分枝的卷须,需要缘架攀爬。黄瓜在中国各地得到普遍栽培,初春育苗后移栽,或春季、夏季直接播种,也可温室栽培。

2黄瓜的品种选择

2.1早青二号

早青二号是广东省农科院蔬菜所育成的华南型黄瓜一代杂种,这种黄瓜瓜长在20cm左右,瓜皮颜色很深,生长势强,主蔓结瓜,雌花多。适合销往港澳地区,耐低温,抗病性比较强,宜春秋季栽培。

2.2欧盛2号油瓜

众所周知,我国的蔬菜之乡是寿光,欧盛2号油瓜大部分就种植于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该品种综合效益较好,果肉很厚,质量较高,产量也不低。其特点是生长旺盛,适应能力较强,抗病性较好,且耐寒。该品种果皮深绿色,并且果皮光滑无刺,深受人们欢迎。其适合越冬、早春日光温室栽培。

2.3中农8号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华北型黄瓜一代杂种。植株长势强,分枝较多,主侧蔓结瓜,抗霜霉病、白粉病、黄瓜花叶病毒病、枯萎病、炭疽病等多种病虫害。适宜春秋露地栽培。

2.4几种盆栽品种

荷兰小黄瓜,植株蔓生,果实长约10cm,果皮无棘,肉质香甜。从种植到收获约60d,结果多。家庭室内四季可播,各地可种植;F1水果黄瓜,植株蔓生,果实长约10cm,果皮无棘,肉质香甜。从种植到收获约50d,结果多。家庭室内四季可播,各地可种植,抗病、抗热性好,产量高;翠玉黄瓜,植株蔓生,果实长约10cm,果皮无棘,肉质香甜。种子用温水浸种、催芽、冒嘴即种,摘掉侧蔓,早结瓜,从种植到收获约50d,结果多。家庭室内四季可播,各地可种植;小可爱多黄瓜,植株蔓生,果实长约8cm,果有毛刺但不刺人,肉质香甜,从种植到收获约60d,结果多。喜凉爽通风良好的环境,家庭室内四季可播,各地可种植;春秋黄瓜,植株生长势强,主蔓结瓜为主,瓜条淡绿白色,有光泽,肉质香甜,从种植到收获约60d,结果多。

3病虫害防治

3.1白粉病

白粉病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棚室蔬菜上越冬。借气流、雨水和浇水传播,温暖潮湿、阴雨天气及密植的环境易发病流行,大水漫灌,湿度大,肥力不足,植株生长后期衰弱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适当增施生物菌肥、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降低湿度,增强通风透光。药剂防治可采取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2500~3000倍液、32.5%苯醚甲环唑醚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3%菌力克悬浮剂3000倍液、2%加收米水剂400倍液、40%福星乳油4000倍液喷雾。

3.2灰霉病

如果发现前期要控制浇水量,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药剂防冶:发病初期喷施45%特克多悬浮剂3000~4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交替使用,隔7~10d喷1次,连续2~3次。

3.3细菌性角斑病

多发生在高温多雨季节,病菌在种子和土壤中越冬。种子消毒: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90min,清水洗净后再按常规操作浸种催芽;药剂防治:可采用30%氧氯化铜胶悬剂800倍液进行药剂防治。

参考文献

[1]郭红琴,郭勇,姚建斌,等.大棚黄瓜病虫害防治技术[J].西北园艺(蔬菜专刊),2009(04).

[2]范福明.日光温室黄瓜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04).

[3]雷春军,孙卫中,魏玉强.大棚黄瓜病虫害主要发生种类及无害化防治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07(04).

[4]李树田,邱英来,王万琪,等.温棚黄瓜育苗期间常见“五种异苗”的防治技术[J].种子世界,2008(08).

[5]李洪山,申玉香,马旭东.棚栽黄瓜霜霉病的发病特点及其化学防治措施[J].江西农业学报,2007(09).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调研信息工作(收集3篇)

    阅:0

    调研信息工作范文篇1王延觉充分肯定了近几年来云南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他强调,教育信息化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

    黄瓜栽培技术要点(整理2篇)

    阅:0

    黄瓜栽培技术要点范文篇1【关键词】温室韭菜套种黄瓜栽培技术1.栽培品种选用叶片宽、直立性好、产量高、回....

    艺术类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收集3篇)

    阅:0

    最受欢迎的十大艺术类专业篇11.工业设计受欢迎指数:★★★★★工业设计是指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